成语故事_老马识途PPT课件
老马识途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老马识途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桓公率兵攻打山戎,山戎首领密庐投奔孤竹。
孤竹国君答里呵听从宰相兀律的建议,杀掉密庐假降齐军,并把齐军引向旱海沙漠。
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建议,挑选几匹漠北的老马给齐军带路,走出沙漠,乘机攻占孤竹,杀死答里呵。
【拼音】lǎo mǎ shí tú
【典故】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
遂得道。
《韩非子·说林上》
【释义】老马认识路。
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近义词】识途老马、轻车熟路、轻车熟路
【相反词】不知所以、乳臭未干
【押韵词】如手如足、视有如无、应付自如、熔于一炉、乌合之卒、捶胸跌足、支支梧梧、矫世变俗、天赐之福、依样画葫芦、......
【成语示列】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清·黄仲则《立秋后二日》
【成语例句】
◎老马识途的成语,在中国是尽人皆知的。
◎其实这个"日本名"不过是"老马识途"成语的另一种用法,其实不是我们要他改的那种。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成语名称:老马识途成语拼音:lǎo mǎ shí tú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实用性:常用感情色彩:中性词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年代:古代成语解释:途:道路。
老马能认识路。
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成语来源: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
遂得道。
”成语造句:王朔《我是你爸爸》:“怎么不说小孩识途偏说老马识途呢?”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出处《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xi)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释义“途”路。
老马认识道路。
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故事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
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
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
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
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
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
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
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老字开头的成语老来有喜老龟刳肠老龟煮不老骥伏枥老而不死老牛舐犊老当益壮老马识途老生常谈老妪能解包含有老字的成语老而不死老骥伏枥人老心不少壮不努无面目见无颜见江老龟煮不老龟刳肠老来有喜老生常谭。
老马识途成语故事

老马识途成语故事谙熟门路成语故事【拼音】lǎo mǎ shí tú【典故】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利诱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
遂得道。
《韩非子·说林上》【释义】老马知道路。
比方有经历的人对工作比较了解。
【结构】主谓式【近义词】识途老马、驾轻就熟、驾轻就熟【相反词】不知所以、年幼无知【押韵词】如手如足、视有如无、应付自如、熔于一炉、乌合之卒、捶胸跌足、支支梧梧、矫世变俗、天赐之福、依样画葫芦......【时代】古代【英语】anexperiencedmanknowstheropes【日语】老馬(ろうば)は道を知る。
経験者(けいけんしゃ)はその道に詳(くわ)しい【法语】unvieuxchevalconnaǐtlarouteérienceestunbonguide>【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桓公率兵攻击山戎,山戎领袖密庐投靠孤竹。
孤竹国君答里呵遵从宰相兀律的主张,杀掉密庐假降齐军,并把齐军引向旱海沙漠。
齐桓公采用管仲的主张,选择几匹漠北的老马给齐军领路,走出沙漠,乘机占领孤竹,杀死答里呵【成语示例】谙熟门路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清·黄仲则《立秋后二日》【成语例句】◎谙熟门路的成语,在中国是尽人皆知的。
◎其实这个"日本名"不过是"谙熟门路"成语的另一种用法,并不是咱们要他改的那种。
词类符号:名词。
时刻名词。
方位名词。
场所名词。
人名。
姓氏。
姓名。
地名。
组织名。
其他专有名词。
动词。
联络动词。
能愿动词。
趋向动词。
形容词。
区别词。
数词。
量词。
副词。
代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叹词。
拟声词。
习用语。
缩略语。
前接成分。
后接成分。
语素字。
非语素字。
老马识途

• • • • • • • • •
注释
1.管仲、隰朋:两人都是齐桓公的大臣 2.伐:讨伐 3.孤竹:指孤竹国,春秋时的古国。 4.往:出征 5.反:通“返”,返回 6.迷惑:分辨不清方向,今指心神迷乱,辨不清是非 7.失道:迷失归途。道:归途 8.放:放开,指解脱羁绊让马自己随便走 9.随:跟随,跟着。随之,跟着它,跟着老马,之字是 代词。 • 10.遂:终于 • 11.得:找到 • 12.行:走
• • • •
• • • • • • • • •
13.居:住,处于 14.阳:山之南水之北 15.阴:山之北水之南 16.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据说蚁封(蚁穴周围防雨水的 高出地面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处有水 仞:古代 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17.掘:挖 18.得:找到 19.以:凭借 20.圣:精明通达 21.不难:不以.....为难 22.师:学习,请教,向……学习 师于老马:就是以老马为师,意动用法,学习,效仿 23.圣人:有智慧的人 24.过:过错
译文
• 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 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 利用老马的才智。”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 随在后,终于找到了路。 • 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 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蚁封有一 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 挖掘地,终于得到了水。 • 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 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 的人带着愚蠢的心却不知道学习有智慧的人的才 智,这不也是很大的错误吗?
精彩继续
最美不过中国风
功夫篇
四大名著
《西游记》 (作者 吴承恩)
《三国演义》(作者 罗贯中)
《水浒传》 (作者 施耐庵) 《红楼梦》 (作者 曹雪芹、高鹗)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课件

目录
• 成语故事背景 • 老马识途故事 • 成语在现代的应用 • 老马识途的启示 • 总结与思考
01 成语故事背景
成语含义
总结词
解释成语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用法。
详细描述
成语的含义通常由四个字或更长的话语组成,用以简洁地表达一种思想、观点或 情境。这些成语通常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了解成语的含义是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语言的基础。
故事主题理解
理解故事所表达的主题 ,探讨其深层含义和启 示。
角色分析
分析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理解其行为动机和性 格特点。
情节分析
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 理解其逻辑和结构。
文化背景思考
思考故事所反映的文化 背景和社会现象,探讨 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对成语在现代的应用的反思
成语的意义
理解成语的原始意义和引申意义,探讨其在 现代语境下的适用性。
详细描述
许多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或传说。这些故事或传说通常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 、信仰、价值观和智慧。了解这些故事和传说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 用法,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同时,这些故事和传说也具有很
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02 老马识途故事
03
营造意境
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来营造特定的意境和氛围,有 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日常生活中的引用
01
02
03
交流பைடு நூலகம்通
在日常交流中,恰当地使 用成语能够使表达更加简 洁明了,提高沟通效率。
幽默诙谐
一些成语具有幽默、诙谐 的特点,可以在日常生活 中调节气氛,增加趣味性 。
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语故事_老马识途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发兵伐孤竹国,随军出发的有一个名叫管仲的大臣,知识渊博,足智多谋。
战争从春季开始,凯旋时已是冬天,山川草木变了样子,齐军不熟悉孤竹地理,途中迷失了道路。
到夜间,天黑雾浓,阴风惨惨。
点火把照明,风一吹就熄;行路更分不清南北东西。
管仲下令击鼓敲锣,将齐军汇集拢来,先扎营住下再说。
天亮了,齐桓公发觉,原来齐军已走入一个地势险要的山谷,赶忙派出几支人马,分头寻找出路。
可是山高谷深,到处陡壁悬崖,派出的人马左盘右旋,怎么也摸不出去。
齐桓公急得不知怎么才好。
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
”于是吩咐将几匹老马解开,放它们自由行走。
齐军跟在老马后面,走着走着,居然弯弯曲曲出了谷口。
管仲所说的老马之智可用,后来演变成成语“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成语故事

老马识途成语故事在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农民,名叫张三。
他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以耕作为生。
这天,他决定去城里买些需要的物品,于是便驾着自己的老马出发了。
张三一路上心情愉快,马儿也配合得很好,一直稳步前行。
可是,当他进入陌生的城市后,却因为不熟悉路程而迷失了方向。
无论他怎么转弯骑马,都无法找到自己要去的目的地。
正当他感到困惑不解的时候,一位老者走上前来,他看起来是个有经验的人。
老者微笑着对张三说:“小伙子,看你好像迷路了。
我可以帮你找到你要去的地方。
”张三急忙答道:“非常感谢您,我迷路了好久,真是找不到回去的路。
”老者见到他的困惑,便骑马护送着他,一直走到了目的地。
张三感激地感谢了老者,但是他却无法忍受自己无法找到回去的路。
他对老者说:“老先生,我真的太依赖您了,我应该自己能够找到回去的路才对。
”老者笑着点点头,说:“年轻人,你不必感到自责。
你是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又是个陌生的环境,迷路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我要告诉你一个成语,它叫做‘老马识途’。
”张三好奇地问:“‘老马识途’是什么意思呢?”老者耐心地解释道:“‘老马识途’意味着经验丰富的人在熟悉的领域中,能够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找到正确的方向。
就像这个城市,我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所以才能帮助你找回正确的路。
”张三恍然大悟,他明白了老者的意思。
经验和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能帮助人们避免迷失和错误的选择。
于是,他决定回去后,好好学习并积累自己的经验,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
故事中的张三告诉了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经验和知识的重要性。
人们常说“经验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因为经验能够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迷茫时,能够正确并快速地找到解决方法。
而这个故事也与现实生活中的成语故事相呼应。
成语是汉语中具有鲜明特点的一种语言形式,它既有深刻的内涵,又具有简洁明了的表达形式。
通过成语故事的讲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背后的智慧。
正如这个故事中的老马识途,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迷茫时,需要依靠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成语故事的主人公 老马识途

成语故事的主人公老马识途老马识途,是中国的一个著名的成语。
成语故事中的老马,是指经验丰富的老马。
老马经过多年的磨练,已经对周围的环境足够熟悉,知道如何避开危险,如何抵达目的地。
这个成语告诫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应当学习老马的谨慎和从容,才可能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朝的著名将领陈霸先(Chén Bà Xiān)与北魏军队交战的事件。
据传,陈霸先将领导的部队在和北魏军队作战时,疏于侦查和谋划,军队被北魏军队打散。
此时,周围寸草不生、险阻重重的山路上只剩下陈霸先、他的一匹老马和几名手下。
陈霸先迷失在山中,挣扎着想寻找一条通往安全之地的道路,但却迷失在森林、悬崖和曲折的山道中。
然而,陈霸先的老马所经过的地方,无论是没膝的泥泞,还是崎岖的峭壁,有时是枯草堆砌,有时是灌木丛生,老马都轻松自如、一路稳健地前行。
陈霸先敏锐地发现,老马一马当先,散发着沉着、自信和果断的气质,证明它深知如何应对任何环境和困难。
最终,老马带着陈霸先和他的同伴安全离开山中,并根据老马的经验,找到了回去的路。
陈霸先很感动,赞叹老马真是杀了他一匹宝贵的战马,但救了他的生命和事业。
故事中的老马,不仅是一匹作战、冲锋陷阵的战马,更是一位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老人。
老马被描绘为知道如何走出危险和困境的动物。
明确竖立“老马”这一形象,以譬喻世事难周,需要有经验和智慧,才能避险进益。
陈霸先回到部队后,借助老马的经验,制定了更明智、更有效的战略,并最终挫败了北魏的军队,缔造了辉煌的战绩,为南朝梁朝立下了赫赫的功劳。
从这个成语故事中可以看出,老马不仅代表一种个体动物,更重要的是代表了经验和智慧的积累。
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重视老人的原因之一。
在我们的生活和事业中,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尤其是学习老一辈人的经验和智慧,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事业水平。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要向老马一样,经历岁月的洗礼,在生活和事业中不断汲取经验、吸取智慧,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1/5
7
由老马代领着,果然就慢慢回到城里。
8
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更熟悉情况,了解事 物。
9
和“
”有关的成语
• 马不停蹄、马到成功、牛头马面、走马观花、 一马平川、马瘦毛长、万马奔腾、一马当先、 汗马功劳、走马上任、天马行空、万马齐喑、 铁马金戈、人仰马翻、兵强马壮、蛛丝马迹、 车水马龙、鞍前马后、兵荒马乱、人高马大、 青梅竹马、指鹿为马、招兵买马、悬崖勒马、 塞翁失马、千军万马、单枪匹马、马马虎虎
11
谢 谢!
12
2019/11/513ຫໍສະໝຸດ 10和“”有关的诗句
•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王翰《凉州词》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老 识途
----语文精彩两分钟
1
老马识途
2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有一年春天,齐桓公和宰相 管仲率领军队,攻打孤竹国。
3
一直打到了冬天,才迫使孤竹国君放弃了城池,率 领部下躲入深山。
4
齐桓公下令追赶,可这时,厚厚的积雪已经掩盖了 马车道的痕迹。齐军兵马很快就迷了路,齐桓公为 此很着急。
5
这时,聪明的大臣管仲,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让士 兵选出几匹老马,放开缰绳,士兵们只需跟在老马 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