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带答案的思考题及样题

合集下载

自考《美学》重点习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重点习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重点习题及答案习题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A.培养审美能力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D.规范社会文化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A.虚拟性B.敏感性C.想象性D.情感性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A.审美快感B.意象C.形式D,物象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8.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

”这可以说明美育是()A.感性的B.愉快的C.不可抗拒的D.自然而然的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然环节的是()A.艺术批评B.艺术接受C.艺术品D.艺术创造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A.游戏说B.模仿说C.表现说D.娱乐说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A.《论美书简》B.《判断力批判》C.《审美教育书简》D.《美学》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类的生产劳动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C.人类社会的分工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10.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A.立普斯B.费希纳C.布洛D.丹纳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12.明确地使用“崇高” 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A.毕达哥拉斯B.爱迪生C.托马斯。

班纳特D.博克13.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美学试题标准参考答案

美学试题标准参考答案

试题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0小题)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D)A.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B.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C.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D.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B)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3.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D)A.外在的自然界B.人所改造过的自然界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D.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D)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5.美感产生于(D)A.游戏B.摹仿C.巫术D.社会实践6.美感的核心是9)A.情感B.意志C.直觉D.体验7.以下不属于大力倡导美感的非功利性的美学家是(A)A.康德B.王国维C.蔡元培D.柏拉图8.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A)A.精神关系B.认识关系C.信仰关系D.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9.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B)A.通感B.理解C.想象D.情感10.“人闲桂花落”与“飞泉挂碧峰”这两句话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是(A)A.优美和崇高B.崇高和优美C.均为崇高D•均为优美11.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A)A.王国维B.吕荧C.严羽D.蔡元培1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孩子看事物,只看到物的形象,而不知其为何物,这属于(C)A.知觉B.直觉C统觉D.感觉13.丑在传统美学中只是一种否定的力量,到了20世纪(D)美学中,丑与荒诞却代替了崇高与滑稽,成为非理性的审美理想的标志。

A.表现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14.曾经提出“内在感官,,说的美学家是(A)A.夏夫兹别里和哈奇生B.夏夫兹别里和斯宾塞C哈奇生和斯宾塞D.柏格森和夏夫兹别里15.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到崇高的是(A)A.毕达哥拉斯B.朗吉弩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6.“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是贯穿以下哪一部作品始终的一条红线?(B)A.《判断力批判》B.《论崇高》C《伊安篇》D.《诗学》17.认为想象的快乐有三种:宏伟、新奇和美的美学家是(A)A.爱迪生B・博克C贺拉斯D.黑格尔18.将崇高区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的是(B)A.劳鲍特里B.康德C梅里美D.雨果19.崇高与优美之间的关系是(B)A.对立的B.并列的C递进的D.同一的20. 18世纪,将文章的风格区分为阳刚与阴柔两类的是(B)A.方苞B.姚鼐C.刘熙载D.王夫之21.亚里士多德著名的关于悲剧原因的理论是(B)A.过失说B.命运说C.永恒公理说D.性格缺陷说22.霍布斯关于喜剧产生原因的学说是(B)A. “乖讹”说B. “鄙夷”说C. “生命的机械化”说D. “游戏”说23.将乖讹区分为“上升的乖讹”和“下降的乖讹”的美学家是(C)A.休谟B.柏格森C.斯宾塞D.弗洛伊德24.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将西方现代艺术正在经历的危机称作是(C)A.审美危机B.形式危机C.范式危机D.范型危机25.在西方美学史上,明确使用“崇高”一词,并把它与优美并立起来成为美学上两个基本范畴的美学家是(A )。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是美的基本形态?() A. 喜剧 B. 悲剧C. 优美D. 崇高答案:C2、下列哪一个选项符合“审美心理”的描述?() A. 是一种理性的认知活动 B. 是一种感性的体验活动 C. 是一种客观的判断活动D. 是一种主观的联想活动答案:B3、“审美疲劳”是指()。

A. 对美好事物的厌倦和无聊 B. 对美好事物的崇拜和迷恋 C. 对丑恶事物的忽视和厌恶 D. 对丑恶事物的关注和批评答案:A二、简答题4、请简述“美学”的基本含义。

答案:“美学”是一种研究人类审美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美的本质、美的形态、审美心理、审美教育等方面。

41、请简述“审美心理”的基本过程。

答案:审美心理过程包括审美准备、审美展开和审美结束三个阶段。

审美准备阶段包括审美需要的产生和审美心理的准备;审美展开阶段包括审美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活动;审美结束阶段包括审美评价和审美反思。

三、论述题6、请论述“悲剧美”的基本特征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

答案:悲剧美是一种通过对人类生命、尊严、价值等方面的歌颂和肯定,展现出人类在面对苦难和毁灭时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和英勇的精神美。

悲剧美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多种多样,例如在戏剧中,可以通过对主人公的悲惨遭遇、高尚品德和顽强精神的描绘,展现出人类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奈和抗争;在音乐中,可以通过对旋律、节奏、音色等元素的运用,创造出具有强烈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悲剧美。

四、分析题7、请分析下列画作《蒙娜丽莎》所体现的“美学”原理。

答案:《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它所体现的“美学”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神秘的微笑,它引发了观众无限的想象和联想;其次是背景的虚化,突出了蒙娜丽莎的形象,强调了主题;再次是身体比例的微妙调整,使得画面更加和谐;最后是画家对于细节的精湛描绘,例如衣物、头巾、背景等,使得画面充满了真实感和生活气息。

美学答案

美学答案

作业1.第1题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探索途径()。

A.从精神意识中探索美的本质B.从政治领域探索美的本质C.从客观事物中探索美的本质D.从社会生活中探索美的本质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第2题美的最高形态是()。

A.人的美B.自然美C.社会美D.艺术美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3.第3题下列选项不是美的特征的一项是()。

A.美的主观情感性B.美的客观社会性C.美的感染愉悦性D.美的具体形象性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4.第4题原始时代的狩猎民族虽然住在花卉极其丰富的土地上,却决不用花做装饰。

这一现象说明( )。

A.美取决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B.美依存于人们的生活实践C.美在于移情D.美取决于距离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5.第5题()是一种三度空间艺术、静态表现艺术,具有内部和外部空间性。

A.雕塑艺术B.建筑艺术C.绘画艺术D.文学艺术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6.第6题漫画《武大郎开店》是()。

A.崇高B.悲剧C.喜剧D.壮美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7.第21题标志着美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鲍姆嘉通的《美学》一书出版于()。

A.1844年B.公元前3世纪C.1750年D.19世纪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8.第22题把山水作为绘画、文学等艺术样式的题材,这标志着()。

A.人对自然审美意识开始觉醒B.审美活动开始走向独立C.艺术开始进入自觉的时代D.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9.第23题中国美学界持“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A.吕荧B.蔡仪C.李泽厚D.朱光潜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0.第24题西方“美是和谐”的观念是()提出来的。

美学课后习题答案

美学课后习题答案

美学课后习题答案问题1:请解释“美”的概念,并讨论其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

答案:“美”是一个主观和多维的概念,通常指那些能够引起人们审美愉悦的事物或现象。

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期,美的标准和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古希腊,美与和谐、比例和平衡联系在一起;而在东方文化中,美可能更强调自然和内在的精神性。

美的表现可以是自然景观、艺术作品、音乐、诗歌等。

问题2:描述“审美经验”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案:审美经验是一种个人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过程,它通常包括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元素。

审美经验是主观的,每个人的体验都可能不同。

例如,一个人在欣赏一幅画时,可能会被其色彩、构图、主题或情感表达所吸引,而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

问题3:讨论“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区别。

答案:形式美主要关注作品的外在特征,如线条、色彩、形状和节奏等,它强调的是审美对象的直观感受。

而内容美则侧重于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或故事,它与作品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有关。

两者并非完全独立,一个好的艺术作品往往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达到了和谐统一。

问题4:请解释“审美距离”的概念,并说明其对审美体验的影响。

答案:审美距离指的是观众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心理和情感距离。

适当的审美距离可以增强审美体验,使观众能够更客观地评价和欣赏作品。

过近的距离可能导致个人情感的过度投入,而影响对作品的客观评价;过远的距离则可能导致情感的疏离,减少审美的愉悦感。

问题5:讨论“艺术创作”与“美学理论”之间的关系。

答案:艺术创作是艺术家个人表达和创新的过程,而美学理论则提供了对艺术和美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框架。

艺术创作往往先于美学理论的发展,艺术家通过实践探索美的可能性,而美学理论则试图解释这些实践背后的规律和原理。

两者相互影响,艺术创作为美学理论提供实例,而美学理论则为艺术创作提供理论指导。

请注意,上述答案仅为示例,实际的美学课后习题答案应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教师的要求来确定。

美学专业课后思考题一

美学专业课后思考题一

美学专业课后思考题一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对象,即体现着人与世界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就是审美活动。

美学应当是研究人和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研究体现审美关系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的学科,这是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和主要对象。

2.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答:说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不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由是:(1)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首先,在人文学科视野下,美学所研究的审美现象虽然也包括自然现象,但不同于自然科学所面对的自然现象。

比如,把月亮作为无生命的自然现象进行天体学宇宙学等纯粹自然科学的研究,与把月亮当作有生命的对象进行审美的心灵感受,心理体验和精神对话,显然是大不一样的;其次,美学所面对的审美现象,也不同于社会科学所面对的社会现象。

(2)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也不相同。

自然科学研究追求对客观事物属性规律的精确掌握,因此,采用观察,归纳,实验的模式,执著于冷静的,理智的,客观的态度,绝对排斥主观精神和情感的渗入;社会科学研究的目标也是发现和掌握社会现象的内在本质规律,人文学科则不同,它更多关注人的精神现象,而不追求研究的客观性,因而往往要求研究者的介入,参与,体察甚至投入。

3.美学学科孕育和形成经过了哪三个阶段?答:美学一词是1750年鲍姆加登创立的。

它共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意识、美学思想与美学学科。

审美意识是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但有进一步的发展。

美学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但它是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下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4.怎样理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答:马克思主义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特色是:(1),始终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的存在。

这是区别于其他一切存在论的内在本性之一;(2)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3)最根本的,马克思从人与世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到统一来把握和说明人的社会存在的。

《美学》练习题库答案.docx

《美学》练习题库答案.docx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美学》练习测试题答案填空题劳动社会实践体操教育缪斯教育柏拉图普罗丁毕达哥拉斯博克休谟康德黑格尔狄德罗车尔尼雪夫斯基摩尔维特根斯坦孔子庄子孟子蒋孔阳刘纲纪周来祥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功利性非功利性接近联想相似联想'激情热情车尔尼雪夫斯棊马克思对比联想心境关系联想刘勰孔子王国维艺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社会实践积淀情绪情感典型意境博克美选择题BCDEABCDEACDEABCADEDACDCACEABCEBCDEABDEABCDABCDEABCDEACDEBCDE20. BE三、判断改错题1.X俄国教育家乌屮斯基主张“全而了解人,全而教育人”。

2.X命运悲剧主要为古希腊悲剧。

3.V4.X纶活推动了艺术家的技巧的发展。

5.X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特别强调美育中的咅乐教育。

6.X人类的主要审美器官是视觉和听觉。

7.X感知和表彖在美感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形成审美意彖。

& X布洛的心理距离指人以非功利的态度对待对象。

9.V10.V11.V12.X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

13.X崇髙是指在才盾双方的冲突对立中显现出的令人惊心动魄的美。

14.X西方美学史对丑的探讨的前期的特征是以美为主,以虽衬美。

15.V16.X社会悲剧主要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悲剧。

17.X柏拉图特别推崇音乐教育,亚里士多德特别重视音乐和悲剧的净化功能。

18.V19.X在西方,崇髙作为严格意义上的美学范畴形成于现代。

20.V四、名词解释1.市美意象是在审美活动中,感知和表象与情感反复作用,并经过联想和想象所形成的,既有高度的概括性,又有鲜明的个体性的内心形彖(意中Z彖)。

2.自然美指具自然事物和自然现彖表现出來的美。

如日刀星辰,花鸟虫鱼,梅兰竹菊,北国草原,南疆山水等白然景观都属于自然美的范畴°3.所谓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以美的对象,特别是各门类艺术为主要手段,寓教于乐,培养和提高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潜移默化地塑造健全心灵,培养全而发展人才的教育。

《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A. 艺术B. 自然C. 道德D. 社会答案:C3. 美学中的“审美经验”是指什么?A. 个人对美的感受B. 个人对美的创造C. 个人对美的思考D. 个人对美的实践答案:A4.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艺术即表现”的观点?A. 尼采B. 叔本华C. 杜威D. 罗素答案:C5.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强调的是:A. 内容的重要性B. 形式的重要性C. 功能的重要性D. 材料的重要性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比较研究B. 历史研究C. 实验研究D. 理论分析答案:ABCD3. 美学研究中,关于“美”的讨论通常涉及哪些方面?A. 美的本质B. 美的起源C. 美的分类D. 美的实践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美学史上的重要流派?A. 古典美学B. 现代美学C. 后现代美学D. 实用主义美学答案:ABCD5. 美学研究中,关于“审美”的讨论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审美态度B. 审美对象C. 审美价值D. 审美经验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审美判断的理解。

答案: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审美判断是一种纯粹的、无利害关系的判断,它不依赖于任何概念和目的,纯粹基于对形式的直观和感受。

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即每个人在面对美的事物时,都会产生相似的审美感受。

2. 请简述黑格尔对艺术与美的关系的看法。

答案: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美的最高形式,它通过感性的形式表现了精神内容。

艺术与美的关系在于,艺术通过创造性的表达,将美的理念具体化、形象化,使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美的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原理》知识点:单选、多选、填空。

第一部分:美学的基本概念:1、最早使用美学这个术语作为一门学科名称的,是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登。

2、1735年,鲍姆嘉登在他的《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中,首次使用“美学”这个概念。

3、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正式以“埃斯特惕卡”这个术语出版他的《美学》第一卷。

从而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美学》一书的书名音译为“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就是“感性学”的意思。

)4、鲍姆嘉登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

从不同的学科加以研究,研究知,即理性认识的学科是逻辑学;研究意志的学科是伦理学;而情,即对所谓“混乱的”感性认识加以研究,并最终用“埃斯特惕卡”来命名这门学科,即今天人们所说的美学。

5、美学的学科性质:⑴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基本性质是一门人文学科,与其他许多人文学科有着多方面的联系。

它包括哲学、文艺学、心理学、论理学等等。

⑵美学离不开人,与人生价值有着重要联系。

⑶美学要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必定以人的审美价值论态度为前提,因此,美学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人的审美价值态度是什么:是一个人对审美价值论的理性认识) 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阶段:6、美学的诞生:1750年(单选)7、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审美意识发展到美学思想,再由美学思想发展为独立的美学学科。

(多选)8、原始审美意识的标志:能制造工具,使用工具。

如:许家窑人的石球(单选)人与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能否制造工具。

原始人利用现成的石块加以砍削凿磨,由此产生一种惊奇感和喜悦感,这是最原始的审美意识。

9、审美意识的形成:早在无文字可考的远古时代,人类就已有了审美意识。

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例如:石器的造型;审美对象从动物扩展到植物(彩陶上的纹饰显现及岩壁上的绘画显现)。

(多选)10、美学思想的两个基本特点:⑴能够借助语言形式进行传播,也就是说,美学思想具有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典籍文献中,并得以传诸后代。

⑵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要领范畴。

(多选)11、美学学科建立的基本条件:首先应当有专门的美学著作;其次,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多选)12、美学学科问世的标志: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于1750年,以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问世为基本标志。

(填空、单选)美学研究对象:13、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我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

(单选、填空)学习美学的目的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审美教育的需要。

在西方美学史上,被称为“美学之父”的是:鲍姆嘉登(填空)第二部分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14、基本途径:⑴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⑵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⑶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⑷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⑸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⑹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

(多选)15、基本途径的核心内涵以及代表性观念:(选择:判断代表人物,注意观点和人物对号、填空)⑴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

(多选)①核心内涵:是把美看成某种客观的物质属性。

②代表性观念:1)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事物由于数而显得美”,美就来自于数的秩序。

如:“秩序和比例是美的和有用的”。

所以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数……,“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总之,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在于客观事物的均衡、对称、和谐、多样统一及黄金分割等形式。

《形而上学》中,2)亚里士多德:“美的主要形式‘秩序、匀称与明确’ ……美取决于体积和顺序。

”亚里士多德关于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的观点,成了折中主义美学的重要理论资源。

3)托马斯·阿奎那:“美即在恰当的比例;美严格地讲属于形式因的范畴。

”美与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之间的关系,认为美需要有三个条件得到满足才能成其为美:“第一是事物的整体性或完善,因为有缺陷的东西其结果必是丑的;第二是恰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明晰,因此具有鲜明色彩的东西才被称作是美的。

”(多选)4)达·芬奇:“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

5)威廉·荷加斯:“曲线比直线美,而在曲线中又以蛇形线最美。

蛇形线,我把它叫做富有吸引力的线条。

”6)费希纳:提倡重视实验的“从下而上”的美学,通过实验,他认为黄金分割段是最美的形式。

(此选择题:注意观点和人物对号)⑵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多选)①核心内涵:从抽象的精神存在物中寻找美.②代表性观念: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柏拉图。

(填空)认为现实世界中一切美的东西之所以会美,是由于“分享”了“美的理念”。

因此,理念是美的本质。

罗马时代的普罗提诺和柏拉图一样,理念:认为“世间的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分享了理型”。

这里的“理型”,就是理念。

他又称理念为理性。

(多选)黑格尔继承了柏拉图关于“理念”的一些讲法,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⑶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多选)①核心内涵:是把美归结为人的某种主观的心意状态。

②代表性学说:有美在愉快和美在无意识的欲望等。

“快乐和痛苦不但是美和丑的必然伴随物,而且还构成它们的本质。

”这就是说,美与丑的区别,就在于一个引起快感,一个引起痛感。

休谟认为:“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

博克认为:美的愉快只涉及爱而不涉及欲念。

真正严格地区别美感和快感的还是康德。

康德认为美不具有功利性,没有利害感。

具有使每个都愉快的普遍性。

美国的马歇尔:“美就是相对稳定的,或者真正的快乐。

”桑塔耶纳:也联系快感来谈美,他的观点:“美是在快感的客观化中形成的,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

弗洛伊德:美的本质源泉就是无意识的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美的快感说:“快乐派”的代表人物有休漠、博克、康德、马歇尔、桑塔耶纳。

无意识的欲望说: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⑷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多选)①核心内涵:美不是孤立的,美不美并不完全取决于事物本身,而要看它与人及其周围其他的事物发生一定的关系,然后才能说是美的或是丑的。

②代表性观念: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派:从数的关系来探讨美的本质。

苏格拉底:美人的目的,也就是效用之间的关系。

贺拉斯:在《诗艺》的开头说:“如果画家作了这样一幅画像:上面是个美女的头,长在马颈上,四肢是由各种动物的肢体拼凑起来的,四肢上又覆盖着各色羽毛,下面长着一条又黑又丑的鱼尾巴,朋友们,如果你们有缘看见这幅画,能不捧腹大笑么?”。

文艺复兴以后,布鲁诺、笛卡儿等人从关系方面来谈美。

(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把“关系”作为美学的理论基础,系统提出自己关于美的见解的,还是狄德罗。

)(填空、单选)狄德罗称之为“关系到我的美”:“真实的美”、“相对的美”“外在于我的美”。

(多选)⑸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①核心内涵: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生活休戚相关。

②代表性观念:席勒提出美是“活的形象”的讲法,认识到美是生活与形象的统一,注意到了生活,但是,他所说的生活,只是人的感性的生命活动,只是人性的一个方面,而不是现实的人类的社会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美是生活”的命题,并把生活中的美当成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单选、填空)⑹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

(多选)康德:从先验的主观唯心主义出发,把美学研究从客观世界转移到主观世界,转移到期主观鉴赏能力和主观的审美心态,“主观的合目的性”,成了他的美学的一个中心命题。

①核心内涵:立足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从人的审美关系和审美实践活动出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解放。

(马克思主义美论乃至整个美学思想体系有一个新的逻辑起点)②代表性观念:马克思“劳动创造了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等观点。

16、中国当代美学家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争论,观点及代表人物:一、主张美是主观的,以吕荧和高尔太为代表。

二、主张美是客观的,以蔡仪为代表。

蔡仪说:“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西……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

三、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

朱光潜为了说明他主客观统一的观点,还引了苏东坡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他认为:“说琴声就在指头上的就是主观唯心主义……说琴声就在琴上的就是机械唯物主义……说要有琴声,就既要有琴(客观条件),又要有弹琴的手指(主观条件),总而言之,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主观条件):这是不对的,它是客观条件,因为主观是客观反映到人脑的心理和生理的印象。

如:审美情趣、理想、追求,美是客观的统一。

)(判断:)四、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以李泽厚为代表。

(填空、选择)美的本质:17、美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这一观念的核心内涵,一句话,美的形成和创造,是许多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

(多选)18、人的本质属性:表现为自然—精神、个体—社会、历史—文化,三个主要逻辑层面或逻辑要素之间的整合。

(多选)19、美的本质的集合化界定:①人是“世界的美”②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③美是自由的形象④美在创造中。

(多选)20、美的形成和创造,依赖于哪些基本层面:①自然物质层面②知觉表象层③社会历史层④心理意识层。

(多选)21、①自然物质层面:是形成和创造美的基础。

(单选)②知觉表象层:知觉是感觉的复合,表象是感觉形式的复合,知觉表象是相互转化。

③社会历史层:是制约和影响美的形成和创造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④心理意识层:是审美活动中主观方面的构成因素。

第四部分美感产生的历程:22、美感的产生是以人类的诞生为前提的。

因此,实践特别是人在劳动过程中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不仅是人类诞生的必要条件,也是美感产生的必要条件。

(选择、填空)23、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欲望,包括生存欲望和生殖欲望。

24、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的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的本能。

从开始制造工具中分化出来,并对自己的生产和活动采取观赏性的态度,而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心理和精神的需要。

美感产生的逻辑因素:从逻辑上看,美感是多种因素的汇合。

25、美感的存在必须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单选)26、美感的存在,是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的。

(单选)27、审美态度是人获得美感的基本条件。

(单选)28、美感的存在需要一定的审美环境。

(单选)西方学者对审美活动中感觉器官的分析:29、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曾说:“美就是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