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知识和简易盆景设计与制作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盆景制作课件

盆景制作课件

意境美
盆景应传达出深远的意境 ,使观者能够感受到自然 与人文的交融。
创新美
鼓励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 新,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 艺术个性。
盆景的评价要素
主题与构思
盆景的构思是否巧妙, 主题是否突出,能否引
人入胜。
造型与构图
盆景的形态、线条、比 例是否协调,构图是否
完整美观。
树种与材质
盆景所用的树种、材质 是否适合表现主题和构
盆景制作技术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盆景艺术的需求不断增加 ,盆景制作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逐渐 形成了更加专业、精细的制作流程和 技艺。
盆景艺术的传承与推广
盆景艺术的传承
传统盆景艺术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承,如开展培训课程、组织交流活动 等,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传统盆景艺术。
盆景艺术的推广

05
盆景制作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盆景植物生长不良
总结词
盆景植物生长不良可能是由于土壤质量不佳、光照不足、 施肥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总结词
定期检查盆土的干湿情况,保持盆土湿润,避免过干或过 湿。
详细描述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选择透气性好、排水性佳的土壤, 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并合理施肥,遵循“薄肥勤施”的 原则,避免过度施肥导致烧根。
根据植物的习性和光照需求,合理安排摆放位置,确 保盆景植物能够接受到适宜的光照和通风条件。
详细描述
注意盆景的摆放位置,避免强光直射或长时间阴暗潮 湿的环境。
06
盆景制作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盆景制作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盆景制作技术的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盆景制作技术 也在不断创新,如使用新型材料、引 入现代园
目录

盆景知识和简易盆景设计与制作

盆景知识和简易盆景设计与制作

盆景知识和简易盆景设计与制作盆景,是一种将小型植物种植在浅盆中,以尽情展示自然美的艺术形式。

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绿色的植物,成为了许多人喜爱的室内装饰品。

本文将介绍盆景的基本知识以及简易盆景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一、盆景的基本知识1.盆景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之一、它通过将小型植物放置在浅盆中,通过修剪和造型,创造出美丽的自然景观。

2.盆景植物的选择:常见的盆景植物有松树、柏树、榕树等,它们具有树干高大、枝叶繁茂、生长缓慢等特点,适合用来制作盆景。

3.盆景的造型与修剪:盆景的造型主要通过对植物的修剪来实现。

常用的修剪方式有剪枝、造型、剔叶等,通过修剪植物的枝叶,使其呈现出各种美丽的形态。

4.盆景的盆器选择:盆景的盆器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瓷盆、陶盆、紫砂盆等。

盆器的选择要考虑和植物形状相协调,同时要保证盆器的质地和结构能够提供良好的水分和通气条件。

简易盆景是指通过简单的材料和方法来制作的盆景。

下面是一个简易盆景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供参考。

1.确定主题与植物:首先,要确定盆景的主题,如山水、远洋、田园等。

然后选择合适的植物作为主角,根据主题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

2.选择合适的盆器:根据主题和植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盆器。

可以使用瓷盆、陶盆等,注意盆器的大小、形状和颜色要与植物相协调。

3.场景的设计与布置:将盆景的主题通过布置植物和配件来呈现出来。

可以使用小石子、小河流、小桥梁等来营造自然景观。

4.修剪植物:根据盆景的主题和设计要求,进行植物的修剪。

可以通过剪枝、剔叶等方式,使植物呈现出精美的形态。

5.养护与展示:制作完成后,要进行盆景的养护工作,包括浇水、施肥、防虫等。

并将盆景放置在阳光明媚的地方,使其得到充分的照射。

通过以上的步骤,一个简易盆景就能够完成。

盆景制作虽然简单,但要达到理想的效果,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盆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将小型植物放置在浅盆中,并通过修剪和造型,创造出美丽的自然景观。

幼儿园大班综合实践教案《盆景制作》

幼儿园大班综合实践教案《盆景制作》

幼儿园大班综合实践教案《盆景制作》【教案主题】盆景制作【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盆景,了解制作盆景的基本方法。

2. 能够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培养对植物的兴趣和爱护。

3.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锻炼细致耐心的能力。

【教学准备】1. 盆景土、盆、小石子、植物、小工具、水等。

2. 图片资料、课件、幼苗等。

【教学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介绍盆景是什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盆景是由哪些物品组成的。

2. 引导学生看图片、视频等资料,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实践过程(40分钟)1. 观察植物(1)教师让学生观察一盆植物,了解它的习性和形态特点。

(2)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让学生观察花瓣、叶片、根茎等微观结构。

2. 制作盆景(1)教师让学生了解盆景制作的基本步骤,根据步骤完成制作。

(2)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自由制作盆景。

(制作步骤)第一步:选择小型植物第二步:选好花盆和盆景土第三步:将盆景土填入花盆中,压实并澆水第四步:将植物插入盆中,根据需要修剪第五步:加入小石子、小木棒等装饰品第六步:给盆景浇水、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三、总结(5分钟)1. 教师和学生共同欣赏制作好的盆景,谈谈感受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总结盆景制作的步骤,复述盆景制作的技巧。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制作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纠正。

【教学扩展】1. 通过旅游、野外观察等形式,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及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让孩子关注和保护环境,培养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板书设计】盆景制作【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在制作过程中,能够锻炼孩子的细致耐心和注意细节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和艺术水平。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参与度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下一步我将继续深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以致用,充分实现教学目标。

小学美术《制作盆景》教案

小学美术《制作盆景》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盆景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盆景制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实践活动的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也说明,让学生动手实践,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3.在讲授重点难点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盆景制作的比例关系和构图技巧掌握不够熟练。今后,我需要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更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举例: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山石形状进行合理构图,如何修剪植物以保持盆景的平衡美感。
(3)审美观念培养: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提高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举例:分析优秀盆景作品的审美特点,让学生学会从色彩、形态、比例等方面评价盆景。
2.教学难点
(1)盆景制作中的比例关系:学生往往难以把握山石、植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导致作品失衡。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盆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表达不够自信,今后需要加强对这些学生的鼓励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盆景制作技术教案

盆景制作技术教案

盆景制作技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盆景制作技术,通过学习盆景的形成和制作技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视觉能力,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盆景的基本构成原理,掌握盆景制作的技巧和步骤,激发学生对盆景制作的兴趣和热情。

本课适用于初中的美术课程,学生年龄为13-15岁,教学时间为2课时。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盆景的基本构成原理。

(2)掌握盆景制作的基本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掌握盆景的创作方法和步骤。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通过展示和欣赏盆景作品,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兴趣。

(3)通过小组合作及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追求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1.盆景的基本构成原理。

2.盆景制作的基本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盆景的创作方法和步骤。

四、教学难点1.如何合理运用材料和工具,制作出富有艺术感的盆景作品。

2.如何运用创造性思维,将自然景观还原到盆景中。

五、教学准备1.盆景制作相关的材料和工具:陶盆、盆景土、砂石、植物、镊子、铲子、喷壶等。

2.展示盆景作品的范例。

3.相关教学资料和课件。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盆景作品的范例,并引发学生对盆景的兴趣和热情。

2.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盆景的基本构成原理:山石为主体,植物为辅助,在有限的空间中模拟出山川河流的景观。

(2)介绍盆景制作的基本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说明盆景的创作方法和步骤:选材、理念设计、摆放位置、修剪造型等。

3.示范操作(20分钟)教师为学生现场示范盆景制作的整个过程,比较重要的步骤进行详细解说,学生观摩并记笔记。

4.分组实践(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5人,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开始制作盆景作品。

幼儿园盆景课程教学设计

幼儿园盆景课程教学设计

幼儿园盆景课程教学设计幼儿园盆景课程教学设计目录:1. 引言2. 盆景的概念和意义3. 幼儿园盆景课程的目标4. 幼儿盆景课程的教学设计4.1. 盆景的基本知识4.2. 盆景的材料准备4.3. 盆景的制作步骤4.4. 盆景的养护与管理4.5. 盆景的观赏和欣赏5. 幼儿园盆景课程的评价与反思6. 结论1. 引言幼儿园盆景课程是一种独特而有趣的课程设计,通过培养幼儿对自然的认知和动手能力,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盆景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在幼儿园中引入盆景课程,并培养幼儿对盆景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2. 盆景的概念和意义盆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利用树木、石头和土壤等材料,以较小的尺寸再现自然景观。

盆景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有助于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于幼儿来说,参与盆景的制作和养护能够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

3. 幼儿园盆景课程的目标- 培养幼儿对自然和环境的认知能力;-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促进幼儿的观察和想象力的发展;- 帮助幼儿培养细心和耐心的品质;- 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4. 幼儿盆景课程的教学设计4.1. 盆景的基本知识在开始盆景课程之前,教师应该向幼儿介绍盆景的基本知识,例如:盆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盆景的分类和风格。

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和互动问答,激发幼儿对盆景的兴趣和好奇心。

4.2. 盆景的材料准备在进行盆景制作之前,教师应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如盆、土壤、石头、小树苗等。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购买材料或参观园内的盆景展示,让幼儿亲身体验盆景制作的过程。

4.3. 盆景的制作步骤教师可以分为几个步骤来教授盆景的制作过程。

教师可以向幼儿展示盆景的制作步骤,并解释每一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实践每一个步骤,例如选择合适的盆和植物、摆放石头、施加土壤等。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尝试和创造,而不仅限于模仿。

4.4. 盆景的养护与管理一旦幼儿完成盆景的制作,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养护和管理盆景。

幼儿园小班小组教案制作简易盆景

幼儿园小班小组教案制作简易盆景

幼儿园小班小组教案制作简易盆景教学主题:制作简易盆景教学对象:幼儿园小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盆景的制作过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2. 培养幼儿园小班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增进他们对自然的认识;3. 提高幼儿园小班幼儿的形象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盆景的制作过程;2. 盆景中的植物、石子、小工具等的认识;3. 盆景的布局设计和搭配。

教学准备:1. 盆景制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花盆、土、植物、石子、小工具等;2. 盆景制作的步骤和示范模板;3. 适合幼儿们阅读的盆景相关的绘本或图片资料;4. 认识植物和石子、小工具的卡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1. 制作盆景的步骤(1) 准备材料:选择一口花盆,洒上适当的泥土;(2) 植物的安置:根据盆景模板,挖一个小坑,把植物放进去;(3) 布局设计:用石子、小工具等装饰盆景,布置盆景基本结构;(4) 模仿制作:学生观察老师制作盆景的每一个步骤,然后模仿老师的操作。

制作盆景时,幼儿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 盆栽要平稳,不可倾斜;2. 盆土要湿润,不能过于湿润;3. 植物被放在盆中后需轻轻拍压使其紧密贴合土壤,以便植物得以生长;4. 石子、小工具的安置要根据盆景布局设计的需要安排。

2. 认识盆景中的材料(1) 植物:将其中一种植物取出来,让学生看到植物的组成结构,如树枝、叶子、花、果实等等。

(2) 石子:让学生在盆景制作时用石子为盆景打底或进行装饰,观察不同的石头,感受其手感和重量,并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石子进行盆景装饰。

(3) 小工具:让学生识别盆景制作所需工具,介绍它们的用途。

3. 盆景布局设计和搭配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盆景的布局设计和搭配,比如植物的生长状态、颜色搭配等等。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想象去构思盆景的布局。

教学反思:制作盆景是幼儿园小班幼儿很喜欢的一种活动。

通过盆景制作,能够让小朋友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盆景的布局设计。

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

幼儿园盆景制作课教案

幼儿园盆景制作课教案

幼儿园盆景制作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盆栽概念和盆栽制作;2.掌握制作盆景的步骤和技巧;3.增强观察、表现、想象、创新、协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盆景制作材料:土、苔、小石子、小木棒、小纸伞、小石桥等;2.图片、书籍等教材资源;3.教师制作的示范盆景模型;4.准备盆栽制作场地。

三、教学内容第一步:讲解盆栽制作概念教师通过图片、教材等资源向学生介绍盆栽的概念,并向学生展示盆景制作的过程和成果,引导学生对盆景制作产生兴趣和热情。

第二步:展示制作盆景所需材料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盆景制作材料,并讲解各种材料的作用和搭配方式。

如土、苔可以起到保持植物湿度的作用,小石子、小木棒、小纸伞、小石桥等可以起到美化盆景的作用。

第三步:示范盆景制作步骤1.选择合适品种的植物: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盆景制作的植物,如多肉植物、草本植物等。

2.准备盆景容器:选择合适的盆景容器,一般以小型陶瓷、玻璃或塑料为主。

3.选好合适的泥土:将种植物的泥土用筛子筛选,去掉大颗粒,添入适量红粘土,按比例混合以提高通气性和排水性。

4.打底铺底:在盆景容器里放入一层厚度适中的泥土,大概是盆容积的1/3,用手轻轻压实。

5.放置植物:将选好的植物放入容器中,再放一层泥土。

6.美化盆景:在容器中根据设计意图放入小石子、小木棒、小纸伞、小石桥等,达到美化盆景的目的。

7.浇水:每次浇水要将水基本均匀的浇入,不能仅仅浇在中央,以及浇完水后要注意盆碟中多余水的排放。

第四步:组织学生制作盆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制作盆景,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安全,如注意手指被划伤等。

第五步:展示、分享与评价学生完成盆景制作后,教师组织学生轮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盆景制作心得体会,同时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图片、教材等资源向学生介绍盆栽制作概念和步骤;2.示范法:教师制作示范盆景开展学生制作;3.学生自主创作: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并组织评价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景知识和简易盆景设计与制作一、盆景知识介绍盆景是艺术美的创造,同山水画和山水园林有着相似之处,很重视写意和抒情。

虽然师法造化,以自然为蓝本,但又不仅仅是单纯地摹拟自然景物。

在创作上常常采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达到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审美效果。

盆景不同于盆栽的道理就在于此:盆栽仅仅是一种栽培方式,在盆钵中栽植树木花草,未经艺术加工。

而盆景则是栽培技术与造型艺术高度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优美的造型风格。

同时,盆景中的树木山石必须与盆钵、几架相配合,互相协调衬托,才能构成真正完善的盆景艺术。

盆景艺术在历史的沿革过程中,形成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

树木盆景以木本植物为主要素材,是活的生命体,其制作技术较为复杂,大致有挖掘、种植、整形、攀扎、修剪、上盆、养护等步骤。

艺术上则要求具有老干虬枝,清奇古雅,生机勃勃,意韵深远的效果。

山水盆景则以山石、水、土为主要材料,为无生命物质,其制作技术要求侧重于艺术境界,不论是层峦叠蟑,还是波光岛影,应能表现出山河的锦绣壮丽盆景是以植物、石料、土壤、水体、风、雨、雪、配景、盆、几架等为材料创作而成的,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立体的中国山水画,是经过高度概括和提炼,集中表现大自然优美风光的一种特殊艺术品。

盆景艺术源于中国,约1,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在瓦盆、陶盆和木桶中栽培树木,将天然情景移入咫尺盆中,後来这技术又被日本人接受和发展。

日本有关树桩盆景的纪录,最早见于高阶隆兼所画的《春日权现验记》(1309)。

盆景艺术是直接受自然界的启迪而产生。

生长于高山岩缝中或悬挂于峭壁上的树木,终生低矮而扭曲。

从美学观点看,日本人在盆栽方面欣赏的是:枝干老态龙锺,上部根条露出土外,显得饱经风霜;这被视为体现了万物无常的哲学概念。

盆景起源于中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东方艺术精品之一,也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园林艺术之一。

盆景始于唐代,至今大约有1300余年历史。

1972年在陕西出土的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甬道壁画上两盆盆栽,是至今发现最早的盆栽。

盆景源出我国,盛于日本,播于世界。

依据盆栽发展经过以及各种迹象来加以考究推敲,可以推定和证明盆栽是在我国的东晋以前业已发生,至初唐时发展进步具体形成一门盆栽艺术,在盛唐期才由日本派来的朝唐使节带回国,经过日本的爱好家改良后,广传国际间流行普及世界。

我国的盆景艺术起源虽早,但由于战乱连年,及至南宋偏安局部生活稳定,盆栽则加速普及扩延到民间富闲人士阶级。

及至元朝演变成为些子景(即盆景),再经明、清的几段太平时期,盆栽书籍陆续问世呈现一番盛况。

后因国运多艰、战乱频生、兵连祸结,以致这一高尚艺术日趋式微,将近销声匿迹,甚至清末军阀和民初富绅反由日本进口盆栽赏玩。

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

此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统一整体。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景、盆、几(架)三位一体。

“景”在盆景中为主体部分,盆、几为从属部分。

即一盆好的盆景,景、盆、几要相互配合默契、主次分明,注意避免把欣赏者的注意力引导到“盆”或“几(架)”上来。

盆、几(架)无论在形状、体积、色彩等方面与景的关系要处理得协调、自然。

要保持主客关系,这就是常说的:一景二盆三几(架)的原因。

盆景分为五大流派,即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闽派、桂派、京派、香港、台湾、鲁新派。

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这两大类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

随着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丰富,我国盆景的新类别也在逐步产生。

现在可分为下列七大类:第一类,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攀扎、修剪、整形等技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旷野巨木或葱茂的森林景象者,统称为树木盆景。

由于树木盆景的材料常从山野旷地采掘而来,所以树木盆景习惯上又称为树桩盆景。

第二类,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题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布置于浅口盆中,展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翠峦碧涧等各种山水景象者,统称为山水盆景,又称山石盆景。

第三类,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为材料,通过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浅口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种景观盆景。

第四类,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为主要材料,经过一定的修饰加工,适当配置山石和点缀配件,在盆中表现自然界优美的花草景色的,称为花草盆景。

第五类,微型盆景:一般树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长不超过10厘米的这些盆景,称为微型盆景。

第六类,挂壁盆景:挂壁盆景是将一般盆景与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形式。

挂壁盆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山石为主体,称为山水挂壁盆景;另一类以花木为主体,称为花木挂壁盆景。

第七类,异型盆景:异型盆景是指将植物种在特殊的器皿里,并作精心养护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种别有情趣的盆景。

二、简易树桩盆景的栽培和管理盆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

它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是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有机结合,被人们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有生命的雕塑”。

盆景分树桩盆景、山水盆景和其它材料类盆景等。

其中树桩盆景也叫树木盆景,就是把木本植物栽在盆中,经过修剪、绑扎、整形等加工过程和精心的栽培管理,使其成为古雅奇伟的树木缩影。

作为我们初中学生主要研究树桩盆景的栽培和管理。

树桩盆景的栽培和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工具和材料树桩盆景在栽培制作和养护时,需要有一些必备的工具和材料,如:修枝剪、木锯、木锉、锤子、圆凿、金属丝、棕丝等。

(二)树桩盆景苗木的培育1.树桩盆景所需的材料主要是树木,而树木主要来自人工繁育。

人工繁育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播种:采用播种的方法可适应苗木的大批量生产。

以鼠李为例,将鼠李果实的外种皮去掉,冲洗干净,准备播种。

在准备好的苗盆底孔垫上瓦片,取适量原土和腐殖土,按照1:1的比例拌匀,填入盆内。

将种子均匀播入苗盆,再盖上一层浮土,浮土的厚度是种子直径的3倍,浇水,盖上玻璃,这样可以保温保湿。

为使其较快发芽,可放置于温湿的地方养护。

第二年,可以将小苗分栽在瓦盆中或苗床里,再培育一年后就可以用其制作小型的盆景了。

高空压条:高空压条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使之繁殖成多个独立成活的个体。

采用这种方法植物生根速度快,成活率高达99%。

以九里香为例,先将所需植物部分,采取环状剥皮方法剥皮一到两厘米,然后用透明塑料布把下面扎紧,敷上有一定湿度的营养土,包紧。

因为植物的根部不喜光,最好再用黑色塑料布包一层。

待长出新根后,再移栽到盆中养护。

扦插:扦插可以应地制宜,利用现有植物的枝条进行苗木繁殖。

以罗汉松为例,选取当年生的健康枝条,去掉三分之二的叶子,插到准备好的苗盆里,苗盆内填上适量的纯净沙土,然后套上塑料袋,保持扦插盆内小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四五天观察一次,待生根之后进行分株栽植。

2.养坯:无论用哪一种繁殖方法育出的树木,都必须先进行地植,培养一定的时期,叫做养坯。

在养坯的同时还要进行树木的造型加工,直到树木的干、枝和根等基本符合盆景的造型要求。

养坯时间有2—3年的,也有10年以上的,如果要将一棵树苗培养成大型的树桩盆景,一般至少需要15年以上,松柏类时间更长,而制作小盆景的树木,一般养坯3—5年即可成型。

3.改坯:树木经过养坯,主干达到一定粗度时,一般约在所需粗度的70%,便可挖起来进行粗加工,称为改坯。

改坯包括剪去树根,截去主干的上部,选定主要的枝干等工作,改坯的时间一般宜在春季发芽前进行,有些南方植物和常绿植物可到天气暖和时进行。

(三)树桩盆景的制作由于制作者的创意和审美不一样,制作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树桩盆景就形成了几大流派,如苏派、海派、北方派、岭南派等。

下面我们把一些常规的制作方法介绍给大家。

根的整形根裸露在外面,会使桩景显得苍老奇特,自然古朴,盘根错节,更具观赏效果,我们可以通过人为的方法来处理。

一是在每年换盆时,可将根逐步裸露。

也可在换盆时,把一块岩石夹在根部中间,这样把裸露出来的根绕在岩石之后,景致别具一格。

如果采用附石式盆景,可将岩石凿成小沟,将根缚在岩石上,并在根外贴上苔藓或包上麻袋片用金属丝固定,这样金属丝不会对根造成直接伤害,待成活后,去掉包裹物。

茎的整形茎粗、茎老才能显示出自然枯朽的形态,可以利用雕刻的方法,剥去部分树皮,使树皮表面凹凸不平,以显苍老。

剥皮前,要对所剥树皮部分用笔标示出来,剥后裸露出木质部,并用浅色墨汁涂抹木质部,使整体颜色达到和谐一致。

弯曲茎既能表现出经常受到劲风吹拂的神韵,又能显示出长在山巅的千年古树之态,要想达到这种观赏效果,可以用金属丝或棕丝蟠扎,使其弯曲。

劈开茎劈开的两半树生机盎然,自然古朴,方法是把主茎用凿子或斧子劈开,中间夹入小石块,固定其形态,再填上泥土,地植在背阴处,浇水,长出新叶后再移栽到盆里。

枝的整形、修剪树桩盆景整形除冬季外都可以进行。

根据树的不同种类和制作者的观赏角度,可以把树枝用金属丝在枝上缠绕,金属丝要贴紧树条,以金属丝和枝条成45°角为最佳。

可把当年新长出的交叉枝、对称枝剪掉,并要及时除掉头年捆绑的金属丝,以免勒伤枝干。

平时注意留取长出的多余枝条,可用手摘叶、摘心的办法控制树形,或用锯截修剪的方法整形、定型,截取处要用浅墨汁涂抹处理。

每一根枝条剪多长以及保留多少小枝,都必须根据造型的需要而定,要灵活处理,才能富有诗情画意。

(四)树桩盆景的养护和管理学会了树桩盆景的制作,我们也要加强对它的日常养护和管理。

1.放置的场所对场地和光照、温度、湿度进行调试。

遇到严寒天气,应及时收进室内,室外存放一定加强管理,喜阴植物要适当遮阳。

夏天最好放置在室外露天地方,冬天要放在棚内和室内通风朝阳处,注意不要摆放在地势低的地方,要防止地面积水,冻伤苗木。

2.浇水根据盆钵大小、深浅,和植物生长的不同季节控制浇水,一定要浇净水、清水、酸碱度比例比较适中的存放水。

不洁净的水不能浇花。

常用的浇水办法:不干不浇,浇要浇透,夏秋季高温多浇,一般一天一次,冬季少浇,可两三天一次或时间更长一些。

炎热夏季还要适当多喷叶面水,注意盆中不能积水。

3.施肥常用的肥料种类有马掌片和麻酱渣,它们既可以做底肥,又可浸泡做液肥用。

每次翻盆换土时,要施一次底肥,平常以施液肥为主,液肥主要在生长季节施,在北方,到八月底停止施肥,防止植物徒(t u)长,以免影响其木质化生长程度,不利于过冬。

炎热夏季,中小型观叶类盆景,最好少施肥,以免烧伤根部。

4.翻盆以每年3—4月份为好,小型树桩盆景两年一次,中大型盆景3—4年一次。

翻盆必须保留三分之二的原土,剪去老根及枯枝、烂根及无用的枝条。

翻盆时重新调换大一点的盆,进行重新定型布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