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管道风压、风速、风量测定
管道风压、风速、风量测定

仪器中还设有P-N结温度测头,可以在测量风速的同时, 测定气流的温度。这种仪器适用于气流稳定输送清洁空 气,流速小于4m/s的场合。
管道风压、风速、风量测定
四、风道内流量的计算
天竹夭的店
2020年6月27日
管道风压、风速、风量测定
管道风压、风速、风量测定
一、测定位置和测定点
(一) 通风管道内风速及风量的测定,是通过测量压力换算得到。测得管道中气体的
真实压力值,除了正确使用测压仪器外,合理选择测量断面、减少气流扰动对 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大。
测量断面应尽量选择在气流平稳的直管段上。测量断面设在弯头、三通等异形 部件前面(相对气流流动方向)时,距这些部件的距离应大于2倍管道直径。
1 在同一断面设置两个彼此垂直的测孔,并将管道断面分成一定数量的等面积同 心环。 对于圆形风道,测点越多,测量精度越高。
2 矩形风道 可将风道断面划分为若干等面积的小矩形,测点布置在每个小矩形的中心,小 矩形每边的长度为200mm左右,圆风管测点与管壁距离系数(以管径为基数)。
管道风压、风速、风量测定
当测量断面设在上述部件后面时,距这些部件的距离应大于4~5倍管道直径。 当测试现场难于满足要求时,为减少误差可适当增加测点。 但是,测量断面位置距异形部件的最小距离至少是管道直径的1.5
管道风压、风速、风量测定
一、测定位置和测定点
(一)
测定动压时如发现任何一个测点出现零值或负值,表明气流不稳定,该断面 不宜作为测定断面。
如果气流方向偏出风管中心线15°以上,该断面也不宜作测量断面 (检查方法:毕托管端部正对气流方向,慢慢摆动毕托管,使动压值最大,这
风量风压风速的计算方法

风量风压风速的计算方法风量、风压和风速是风力工程中常用的几个重要参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方法对于风力工程设计、建筑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等领域都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风量、风压和风速的计算方法。
1.风量计算方法:风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风道或风口的空气量,通常用立方米每小时(m3/h)表示。
计算风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a.风量计直接测量法:使用风量计器直接测量风量。
常用的风量计器有热线式风量计、翼片式风量计、旋翼式风量计等。
b.风量计算公式法:根据风道或风口的几何尺寸和空气速度计算风量。
如矩形风道的风量计算公式为:风量=风道的面积×风速。
c.实验室测试法:在实验室中通过建立模型进行风洞实验,测量模型上方或模型周围的风量,然后进行比例计算得到实际工程中的风量。
2.风压计算方法:风压是指风力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或牛顿每平方米(N/m2)表示。
计算风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a.风压计直接测量法:使用风压计直接测量风压。
常用的风压计有静压传感器、动压传感器、静压管等。
b.风压计算公式法:根据气流速度和管道形状等因素,使用相关的公式计算风压。
如圆管道风压计算公式为:风压=0.5×空气密度×风速的平方。
c.风洞实验法:通过模型在风洞中进行试验,测量模型表面的风压,然后进行比例计算得到实际工程中的风压。
3.风速计算方法:风速是指空气运动的速度,通常用米每秒(m/s)表示。
计算风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a.风速计直接测量法:使用风速计直接测量风速。
常用的风速计有热线风速计、旋转风速计、风速计索等。
b.风速计算公式法:根据风压、风量等参数的关系,使用相关的公式计算风速。
如根据风量和风道面积计算风速的公式为:风速=风量/风道的面积。
c.等速线法:利用等速线的特性,在风速图上找到实际工况点的风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方法是基于一些理想假设和模型推导得到的,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实际工程环境、空气密度、局部阻力等因素的影响。
风量风压风速的计算方法

风量风压风速的计算方法一、测定点位置的选择:通风管道内风速及风量的测定,是通过测量压力再换算取得的。
要得到管道中气体的真实压力值,除了正确使用测压仪器外,合理选择测量断面,减少气流扰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也很重要。
测量断面应选择在气流平稳的直管段上。
由于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压力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因此必须在同一断面上多点测量,然后求出平均值。
圆形风道在同一断面设两个互相垂直的测孔,并将管道断面分成一定数量的等面积同心环。
矩形风道可将风道断面分成若干等面积的小矩形,测点布置在每个小矩形的中心。
二、风道内压力的测定。
测试中需测定气体的静压、动压和全压。
测全压的孔应迎着气流的方向,测静压的孔应垂直于气流的方向,全压和静压之差即为动压。
气体压力的测量通常是用插入风道中的测压管将压力信号取出,常用的仪器是皮托管和压力计。
标准皮托管是一个弯成90°的双层同心圆管。
压力计有U形压力计和倾斜式微型压力计。
皮托管和压力计相配合测出压力。
三、风速的测定。
常用的测定管道内风速的方法有间接式和直读式。
间接式先测得管内某点动压,再算出该点风速。
此法虽然繁琐,由于精度高,在通风测试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直读式测速仪是热球式热电风速仪,测头会受到周围空气流速的影响,根据温升的大小即可测出气流的速度。
四、局部吸排风口风速的测定:1,匀速移动法:使用叶轮式风速仪,沿风口断面匀速移动,测得风口平均风速。
2,定点测定法:使用热球式热电风速仪,按风口断面大小,分成若干面积相等的小方块,在小方块的中心测定风速,取其平均值。
五、局部吸排风口风量的测定:1,用动压法测定断面动压,计算出风速,算出风量。
2,用动压法不易找到稳定的测压断面时,使用静压法求得风量。
管道内风速及风量的测定

图6 孔板流量计
五.喷嘴流量计
喷嘴流量计是差压式流量计的一种,测定原理 同孔板流量计。
L 1.41CFn Pd 1.41CFn P
n
n
⑵
n
B Pj
287 273.15 tn
⑶
图7 喷嘴流量计
若有n个相同的喷嘴同时工作,其总流量为Lz= nL
上述式中:L——经过喷嘴的空气流量, m3/s; Lz ——空气的总流量,m3/s; C——喷嘴流量系数; Fn ——喷嘴喉口部面积,㎡; Pd ——喷嘴喉部处动压, Pa; △ P ——喷嘴前后静压差, Pa; ρn ——喷嘴入口处的空气密度,㎏/m3; B ——当地大气压力, Pa; Pj ——喷嘴入口处静压,Pa;
p
2 Pdp
B
287 273.15
tn
式中:νp ——平均流速, m/s;
Pdp ——断面上平均动压值,Pa; ρ ——空气密度,㎏/m3; B ——当地大气压力, Pa; tn ——管道内空气温度,℃
5. 管道内流量的计算
L=vF
式中:L——管道内的流量, m3/s; ν ——平均流速, m/s; F——管道断面积,㎡.
为使实验系统的风量可调,用可控硅调速装置 改变直流电机的输入电压,在v=120~180v之间 任取三个不同的电压,从而得到系统中不同的 三个风量,每改变一个风量,均用比托管法测 出断面上的动压,同时记录双纽线集流器,笛 形流量计,孔板流量计,喷嘴流量计的压差值, 然后按有关公式计算出相应的系数。
本实验以比托管法为基准,测出通 风系统的风速、风量,其他几种流量计 与之进行比较,测出各自的流量系数或 者校正系数。
现场风量、风速、风质测量管理制度

现场风量、风速、风质测量管理制度1. 引言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达到相关标准要求,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公司制定了现场风量、风速、风质测量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对工作场所中风量、风速以及风质的测量与管理。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办公室、车间、实验室和生产线等各类工作场所。
3. 定义•现场风量:指单位时间内某个区域内的空气流动量,通常以立方米/小时(m³/h)来表示。
•风速: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速度,通常以米/秒(m/s)来表示。
•风质:指空气的质量状况,包括温度、湿度、含氧量等。
4. 现场风量、风速、风质测量设备和方法4.1 现场风量测量设备为了准确测量现场风量,公司将配备以下测量设备:•风速计:用于测量空气流动的速度。
采用高精度风速计,能在不同区域快速测量风速,并实时显示结果。
•静压差计:用于测量风道、管道等区域的静压差。
通过测量静压差,可以计算出风量。
4.2 风速测量方法4.2.1 员工培训所有相关人员在操作风速计前,都需要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2.2 定点测量在工作场所中的不同位置进行定点测量,记录每个位置的风速,并进行合理的平均处理。
4.2.3 定时测量定时测量各个区域的风速,通过连续多次测量获得平均值,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3 风质测量设备和方法公司将配备以下测量设备和方法,以确保工作场所的风质符合相关要求:•温湿度计:用于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温湿度计具有高精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可以实时监测工作环境的温湿度。
•氧气浓度测量仪: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浓度的仪器。
通过监测氧气浓度,可以判断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4.4 测量结果记录和管理所有测量结果需要记录并进行管理,包括测量时间、测量位置、测量数值等信息。
公司将建立相应的风量、风速、风质测量结果数据库,记录和管理所有测量数据。
5. 监测与评估公司将定期对工作场所中的风量、风速以及风质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风道风压、风速和风量的测定

风道风压、风速和风量的测定一、实验的目的了解和掌握通风系统风道内风压、风速和风量的测点布置方法及测定方法,测定数据的处理和换算。
从而对通风系统气流分布是否均匀作出理论判断。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U型压力计一台(测量范围在10000Pa)2.倾斜式微压计一台(测量范围在250Pa)3.热球式风速仪一台(测量范围在0.05-30.0m/s)4.毕托管一支5.外径φ10mm,壁后1mm的橡胶管或乳胶管数米。
6.蒸馏水500ml7.纯酒精500ml8.钢卷尺一把,长度值不小于2m三、测试原理及方法1.测试原理风道风压、风速和风量的测定,可以通过毕托管、U型压力计、倾斜式微压计、热球式风速仪等仪器来完成。
毕托管、U型压力计可以测试风道内的全压、动压和静压,由测出的全压可以知道风机工作状况,通风系统的阻力等。
由测出的风道动压可以换算出风道的风量。
也可以用热球式风速仪直接测量风道内风速,由风速换算出风道内风量。
2.测量位置的确定由于风管内速度分布是不均匀的,一般管中心风速最大,越靠近管壁风速越小。
在工程实践中所指的管内气流速度大都是指平均风速。
为了得到断面的平均风速,可采用等截面分环法进行测定。
对圆形风管可将圆管断面划分若干个等面积的同心环,测点布置在等分各小环面积的中心线上,如图1所示,把圆面积分成m个等面积的环形,则:,然后将每个等分环面积再二等分,则此圆周距中心为Y n,与直径交点分别为1、2、3,…n点,这些点就是测点位置。
各小环划分的原则是:环数取决于风管直径,划分的环数越多,测得的结果越接近实际,但不能太多,否则将给测量和计算工作带来极大麻烦,一般参照表5分环。
表5 测量时不同管径所分环数n 表6 圆管测点位置值图2测压管标定测点位置 图3 矩形风管测点位置为了将测压管准确地放在风管中预定的位置,必须在测压管上作出标志。
由测压端中心线向管柄方向取风管直径的一半即等于R 为刻度中心,如图2所示,再根据计算出来的Y 1、Y 2、Y 3…Y n 值在管柄上逐次标出测点位置。
通风管道风压、风速、风量测定(精)

第八节通风管道风压、风速、风量测定(p235)(熟悉)一、测定位置和测定点(一测定位置的选择通风管道内风速及风量的测定,是通过测量压力换算得到。
测得管道中气体的真实压力值,除了正确使用测压仪器外,合理选择测量断面、减少气流扰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大。
测量断面应尽量选择在气流平稳的直管段上。
测量断面设在弯头、三通等异形部件前面(相对气流流动方向时,距这些部件的距离应大于2倍管道直径。
当测量断面设在上述部件后面时,距这些部件的距离应大于4~5倍管道直径。
测量断面位置示意图见p235图2.8-1。
当测试现场难于满足要求时,为减少误差可适当增加测点。
但是,测量断面位置距异形部件的最小距离至少是管道直径的1.5倍。
测定动压时如发现任何一个测点出现零值或负值,表明气流不稳定,该断面不宜作为测定断面。
如果气流方向偏出风管中心线15°以上,该断面也不宜作测量断面(检查方法:毕托管端部正对气流方向,慢慢摆动毕托管,使动压值最大,这时毕托管与风管外壁垂线的夹角即为气流方向与风管中心线的偏离角。
选择测量断面,还应考虑测定操作的方便和安全。
(二测试孔和测定点由于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压力分布也是不均匀的。
因此,必须在同一断面上多点测量,然后求出该断面的平均值。
1 圆形风道在同一断面设置两个彼此垂直的测孔,并将管道断面分成一定数量的等面积同心环,同心环的划分环数按(236)表2.8-1确定。
对于圆形风道,同心环上各测点距风道内壁距离列于表2.8—2。
测点越多,测量精度越高。
图2.8-2是划分为三个同心环的风管的测点布置图,其他同心环的测点可参照布置。
2 矩形风道可将风道断面划分为若干等面积的小矩形,测点布置在每个小矩形的中心,小矩形每边的长度为200mm左右,如(p236)图2.8-3矩形风道测点布置图所示。
圆风管测点与管壁距离系数(以管径为基数表2.8-2 二、风道内压力的测定(一原理测量风道中气体的压力应在气流比较平稳的管段进行。
通风管道风压风速风量测定DOC

通风管道风压风速风量测定通风管道在工业生产和建筑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通风管道的安全和有效,需要对通风管道进行风压、风速、风量测定。
以下是一些测量通风管道的基本方法。
一、风压测量仪器•喜马拉雅差压计•数字多功能仪表步骤1.在通风管道的两边墙壁上钻孔,使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2.将差压计连接在通风管道上,调整读数到设置零点。
3.打开通风机,记录差压计的读数。
如果差压计涉及到密封效应,需要进行更多调整以得到更准确的读数。
如果机器噪音太大,可以考虑将差压计放置在远离机器的地方。
计算通风管道的压强等于差压计的读数。
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通风管道的风速: •风速(m/s)= 差压计的读数 * (角度系数 / 因素系数)•风速(英尺/分钟)= 差压计的读数 * (角度系数 / 因素系数) * 196.85其中,角度系数和因素系数根据差压计的型号而异。
二、风速测量仪器•热线风速仪•热膜风速仪步骤1.在通风管道上安装风速仪器。
尽量远离通风系统的进口和出口,以避免干扰。
2.打开通风机,等待五到十分钟,直到温度和湿度稳定。
3.风速仪器将记录并显示当前风速。
计算通风管道的风量等于风速和扇叶面积的乘积。
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通风管道的风速:•风量(立方米/小时)= 风速 (米/秒) × 扇叶面积 (平方米) × 3600•风量(立方英尺/分钟)= 风速 (英尺/分钟) × 扇叶面积 (平方英尺) ×60三、风量测量仪器•平衡法风量计•流量计步骤1.在通风管道上安装风量计。
平衡法风量计需要根据通风管道的直径进行调整。
2.打开通风机,将通风管道进行平衡,直到读数稳定。
3.查看风量计上的读数。
计算无需计算。
风量计上的读数已经是通风管道的实际风量。
四、对于工业生产和建筑物中的通风管道,测量其风压、风速、风量是十分重要的。
使用合适的仪器和正确的测量方法,可确保通风管道的安全和有效。
不同的测量方法有不同的精度和调整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节通风管道风压、风速、风量测定(p235)(熟悉)一、测定位置和测定点(一)测定位置的选择通风管道内风速及风量的测定,是通过测量压力换算得到。
测得管道中气体的真实压力值,除了正确使用测压仪器外,合理选择测量断面、减少气流扰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大。
测量断面应尽量选择在气流平稳的直管段上。
测量断面设在弯头、三通等异形部件前面(相对气流流动方向)时,距这些..部件的距离应大于2.倍.管道直径。
当测量断面设在上述部件时,距这些部件的距离应大于4.~.5.倍.管道直径。
测量后面..断面位置示意图见p235图2.8-1。
当测试现场难于满足要求时,为减少误差可适当增加测点。
但是,测量断面位置距异形部件的最小距离至少是管道直径的1.5倍.。
...测定动压时如发现任何一个测点出现零值或负值,表明气流不稳定,该断面不宜作为测定断面。
如果气流方向偏出风管中心线15°以上,该断面也不宜作测量断面(检查方法:毕托管端部正对气流方向,慢慢摆动毕托管,使动压值最大,这时毕托管与风管外壁垂线的夹角即为气流方向与风管中心线的偏离角)。
选择测量断面,还应考虑测定操作的方便和安全。
(二)测试孔和测定点由于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压力分布也是不均匀的。
因此,必须在同一断面上多点测量,然后求出该断面的平均值。
1圆形风道在同一断面设置两个彼此垂直的测孔,并将管道断面分成一定数量的等面积同心环,同心环的划分环数按(236)表2.8-1确定。
对于圆形风道,同心环上各测点距风道内壁距离列于表2.8—2。
测点越多,测量精度越高。
图2.8-2是划分为三个同心环的风管的测点布置图,其他同心环的测点可参照布置。
2矩形风道可将风道断面划分为若干等面积的小矩形,测点布置在每个小矩形的中心,小矩形每边的长度为200mm左右,如(p236)图2.8-3矩形风道测点布置图所示。
圆风管测点与管壁距离系数(以管径为基数) 表2.8-2 二、风道内压力的测定(一)原理测量风道中气体的压力应在气流比较平稳的管段进行。
测试中需测定气体的静压、动压和全压。
测气体全压的孔口应迎着风道中气流的方向,测静压的孔口应垂直于气流的方向。
风道中气体压力的测量如(p237)图2.8-4所示。
用U形压力计测全压和静压时,另一端应与大气相通(用倾斜微压计在正压管段测压时,管的一端应与大气相通,在负压管段测压时,容器开口端应与大气相通)。
因此压力计上读出的压力,实际上是风道内气体压力与大气压力之间的压差(即气体相对压力)。
大气压力一般用大气压力表测定。
由于全压等于动压与静压的代数和,可只测其中两个值,另一值通过计算求得。
(二)测定仪器气体压力(静压、动压和全压)的测量通常是用插入风道中的测压管将压力信号取出,在与之连接的压力计上读出,常用的仪器有毕托管和压力计。
1毕托管(1)标准毕托管结构见(p238)图2.8-5,它是一个弯成90°的双层同心圆管,其开口端同内管相通,用来测定全压;在靠近管头的外壁上开有一圈小孔,用来测定静压,按标准尺寸加工的毕托管校正系数近似等于1。
标准毕托管测孔很小,易被风道内粉尘堵塞,因此这种毕托管只适用于比较清洁的管道中测定。
(2)S型毕托管结构见(p238)图2.8-6。
它是由两根相同的金属管并联组成,测量时有方向相反的两个开口,测定时,面向气流的开口测得的相当于全压,背向气流的开口测得的相当于静压。
由于测头对气流的影响,测得的压力与实际值有较大误差,特别是静压。
因此,S型毕托管在使用前须用标准毕托管进行校正,S型毕托管的动压校正系数一般在0.82~0.85之间。
S型毕托管测孔较大,不易被风道内粉尘堵塞,这种毕托管在含尘污染源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2.压力计(1)U形压力计由U形玻璃管制成,其中测压液体视被测压力范围选用水、酒精或汞,U形压力计不适于测量微小压力。
压力值由液柱高差读得换算,p值按下式计算:p=ρgh (Pa) (2.8-1)式中p—压力,Pa;h—液柱差,mm;ρ—液体密度,g/cm3;g—重力加速度,m/s2。
(2)倾斜式微压计构造见图2.8-7。
测压时,将微压计容器开口与测定系统中压力较高的一端相连,斜管与系统中压力较低的一端相连,作用于两个液面上的压力差,使液柱沿斜管上升,压力p按下式计算:p=K·L (Pa) (2.8-2)式中L —斜管内液柱长度,mm ;K —斜管系数,由仪器斜角刻度读得。
测压液体密度,常用密度为0.1g/cm 3的乙醇。
当采用其他密度的液体时,需进行密度修正。
(三)测定方法 1.试前,将仪器调整水平,检查液柱有无气泡,并将液面调至零点,然后根据测定内容用橡皮管将测压管与压力计连接。
P238图 2.8-8是毕托管与U 形压力计测量烟气全压、静压、动压的连接方法。
P238图2.8-9是毕托管与倾斜式微压计的连接方法。
2测压时,毕托管的管嘴..要对准..气流流动方向,其偏差不大于5°,每次测定反复三次,取平均值。
三、管道内风速测定常用的测定管道内风速的方法分为间接式和直读式两类。
(一)间接式先测得管内某点动压p d ,可以计算出该点的流速v 。
用各点测得的动压取均方根,可以计算出该截面的平均流速v p 。
ρdp v 2= m/s (2.8-3)⎪⎪⎭⎫ ⎝⎛+⋅⋅⋅++=n p p p v dm d d p 212ρ m/s(2.8-4)式中p d—动压值,p di断面上各测点动压值,Pa;v p—平均流速是断面上各测点流速的平均值。
此法虽较繁琐,由于精度高,在通风系统测试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直读式常用的直读式测速仪是热球式热电风速仪,这种仪器的传感器是一球形测头,其中为镍铬丝弹簧圈,用低熔点的玻璃将其包成球状。
弹簧圈内有一对镍铬—康铜热电偶,用以测量球体的温升程度。
测头用电加热。
由于测头的加热量集中在球部,只需较小的加热电流(约30mA)就能达到要求的温升。
测头的温升会受到周围空气流速的影响,根据温升的大小,即可测出气流的速度。
仪器的测量部分采用电子放大线路和运算放大器,并用数字显示测量结果。
测量的范围为0.05~19.0m/s(必要时可扩大至40m/s)。
仪器中还设有P-N结温度测头,可以在测量风速的同时,测定气流的温度。
这种仪器适用于气流稳定输送清洁空气,流速小于4m/s的场合。
四、风道内流量的计算平均风速确定以后,可按下式计算管道内的风量L=v p·F (m3/s)(2.8-5)式中F—管道断面积,m2。
气体在管道内的流速、流量与大气压力、气流温度有关。
当管道内输送气体不是常温时,应同时给出气流温度和大气压力。
五、局部排风罩口风速风量的测定(一)罩口风速测定罩口风速测定一般用匀速移动法、定点测定法。
1匀速移动法(1)测定仪器:叶轮式风速仪。
(2)测定方法:对于罩口面积小于0.3m2的排风罩口,可将风速仪沿整个罩口断面按图2.8-10所示的路线慢慢地匀速移动,移动时风速仪不得离开测定平面,此时测得的结果是罩口平均风速。
此法进行三次,取其平均值。
图2.8-10罩口平均风速测定路线图2.8-11各种形式罩口测点布置2定点测定法(1)测定仪器:标定有效期内的热球式热电风速仪。
(2)测定方法:对于矩形排风罩,按罩口断面的大小,把它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块,在每个小块的中心处测量其气流速度。
断面积大于0.3m2的罩口,可分成9~12个小块测量,每个小块的面积<0.06m2,见图2.8-11(a);断面积≤0.3m2的罩口,可取6个测点测量,见图2.8-11(b);对于条缝形排风罩,在其高度方向至少应有两个测点,沿条缝长度方向根据其长度可以分别取若干个测点,测点间距≤200mm ,见图2.8-11(c)。
对圆形罩至少取4个测点,测点间距≤200mm ,见图2.8-11(d)。
排风罩罩口平均风速按算术平均值计算。
(二)风量测定1动压法测量排风罩的风量如图2.8-12所示,测出断面1—1上各测点的动压p d ,按式(2.8-4)计算出断面上各测点流速的平均值v p ,则排风罩的排风量为:L=vp ·F (m 3/s) (2.8-6)式中v p —平均风速,m/s ;F —管道断面积,m 2。
图2.8-12排风罩排风量图2.8-13静压法测定排风量2.静压法测量排风罩的风量在现场测定时,各管件之间的距离很短,不易找到比较稳定的测定断面,用动压法测量流量有一定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按图2.8-13所示,通过测量静压求得排风罩的风量。
局部排风罩压力损失:'21'''''2)()(0d d j d j q o q p v p p p p p p p ξρξ==+-=+-=-=∆式中p0g —罩口断面的全压,Pa;o q p — 1—1断面的全压,Pa; 'j p —1—1断面的静压,Pa;o q p —1—1断面的动压,Pa;ζ—局部排风罩的局部阻力系数;v 1—断面1—1的平均流速,m/s ;ρ1—空气的密度,kg/m 3。
通过公式(2.8-8)可以看出,只要已知排风罩的流量系数及管口处的静压,即可测出排风罩的流量。
''122j dp F F p F v L ρμρ=⋅== (m 3/s) (2.8-9)各种排风罩的流量系数可用实验方法求得,从公式(2.8-8)可以看出:''j dp p =μμ值可以从有关资料查得。
由于实际的排风罩和资料上给出的不可能完全相同,按资料上的μ值计算排风量会有一定的误差。
在一个有多个排风点的排风系统中,可先测出排风罩的μ值,然后按公式(2.8-10)算出各排风罩要求的静压,通过调整静压调整各排风罩的排风量,工作量可以大大减小。
上述原理也适用于送风系统风量的调节。
如均匀送风管上要保持各孔口的送风量相等,只需调整出口处的静压,使其保持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