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读后感
幸福的家庭鲁迅读后感

幸福的家庭鲁迅读后感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其中《幸福的家庭》是一篇让人深思的文章。
这篇文章让人感
慨万分,对于家庭的幸福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揭示。
文章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展开,小女孩对于家庭的幸福有着自
己的理解。
她认为,家庭的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的富足,而在于家人
之间的关爱和温暖。
小女孩的父母虽然并不富裕,但他们用心呵护
着孩子,让她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这种幸福并不是金钱能
够买来的,而是建立在亲情和关爱之上的。
鲁迅通过小女孩的视角,深刻地揭示了家庭幸福的真正含义。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物质追求所迷惑,忽略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家庭是人们最温暖的港湾,是人们心灵的归宿。
只有家庭幸福了,才能让人们在外面的世界上有所依托和支撑。
鲁迅通过小女孩的视角,让人们重新审视了家庭幸福的含义。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忽略了家庭的重要性,而是追求物质的富足。
然而,当他们得到了物质的富足之后,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得到真正
的幸福。
家庭的温暖和亲情才是人们真正需要的,只有家庭幸福了,
才能让人们真正感到快乐和满足。
《幸福的家庭》这篇文章让人们深刻地思考了家庭幸福的含义。
在现代社会,人们应该重新审视家庭的重要性,珍惜家庭的温暖和
亲情。
只有家庭幸福了,才能让人们真正感到幸福和满足。
愿每一
个家庭都能够幸福,让家庭成为人们心灵的港湾。
幸福读后感(14篇)

幸福读后感(14篇)幸福读后感1这本书,循序渐进地带领我们找到正确的心态和人生方向。
在每章开头都有一个关于心态的故事带领我们进入本章的内容中。
例如:“用积极心态重塑自我”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一个老婆婆在屋子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
一个颗粒饱满的玉米说道:“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可是收获那天,老婆婆并没有把它摘走。
“明天,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玉米仍然自我安慰着…第二天,老婆婆又收走了其它一些玉米,可唯独没摘这个玉米。
“明天,老婆婆一定会把我摘走!”玉米仍然自我安慰着…可是从此以后,老婆婆再也没来过。
直到有一天,玉米绝望了,原来饱满的颗粒变的干瘪坚硬,可是就在这时老婆婆来了,一边摘下它,一边说:“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用它作种子,明年肯定能种出更棒的玉米!”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在一直很自信而怀才不遇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有点耐心在绝望中再等一下,也许机会就在下一秒出现,正是在这个故事的指引下我理解了“用积极心态重塑自我”的含义。
读过此书,我记住了:人生是一连串不停的奔波,过程免不了跌倒或无端的迷失。
无由的抱怨,愤怒的发泄,只能使自己更颓废。
既然命运如此,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就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就从心态开始,乐观地接受命运的挑战,那么生命将会是另一种景象。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工作中,自己的心态也会起伏不定,当自己手里没有意向客户的时候,或者跟进中的意向客户没有跟进下来,可能会想到的是我的运气为什么那么差?怎么连意向客户也没有?种种不一样的想法就会冒出来;月底又到了,还没有出单,或者心里会想,同事们怎么看我?经理一定对我很失望吧?连续几个月不出单,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不适合这份工作,或许我还是需要再找一份工作吧。
其实回过头想想,很多同事都会有类似的想法,但是,我看了这本书之后,对这些原有的事情有了新的想法:没有意向客户,是不是找资料方向和行业开发方向上出现问题了呢?意向客户没有跟进下来,是不是我跟进这个客户的方法哪里出现问题,是不是应该去找做得好的同事,看下他们是怎么样去跟进这类型的.客户的?这么久没有出单,是不是自己的积累实在太薄弱,那现在开始我是否要打好每通电话,见好每一个客户,不要在意同事的眼光,相信自己很快就出单。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小说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幸福的家庭每每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苦情。
”这句话也恰好暗喻了安娜的这一生。
安娜是奥布朗斯基的妹妹,安娜只身来找奥布朗斯基,故事的情节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火车站,接妹妹的奥布朗斯基鱼伏伦斯基相遇,并介绍安娜与伏伦斯基认识,伏伦斯基被安娜可爱的脸上温柔的笑所打动,回到彼得堡后,安娜也经常会与伏伦斯基在各种社交场合相遇,伏伦斯基对安娜展开了疯狂的.追求,安娜也渐渐为之所动,他们不顾外界的非议,公然同居,使得安娜原本的丈夫卡列宁搁不下脸面。
在安娜有了伏伦斯基的孩子后,分娩时,她一再请求丈夫的原谅,丈夫由于是教徒便答应了。
分娩后,她便与伏伦斯基逃到了国外,回国后,安娜又涉足上流社会社交圈,但物是人非,谁也不欢迎她,她未得到丈夫的离婚许可而伏伦斯基也不常回来。
在一次口角中,安娜选择了她初来俄国火车站看到的一幕——卧轨自杀,安娜最终悔恨的死去。
可以说安娜这一生命运跌宕,虽然出身贵族,但却没有获得自己的幸福,最终选择了自杀。
对安娜,我既同情又憎恨,同情她原本的善良,她美丽的面容,却最终含恨自杀,同情她没有收获一份可以携手到老的感情。
憎恨她打破了自己原本安宁的生活,违背妇道与伏伦斯基出轨。
这无疑是给丈夫安了顶大绿帽子,她也未曾想到,丈夫是个男人,男人的面子该往哪搁?憎恨她不顾外界的劝阻,执意与伏伦斯基私奔逃走。
正是因为伏伦斯基的不常回家使安娜与他发生口角而最终选择了一条让她走向死亡的路。
伏伦斯基的“风流,花花公子”使得安娜选择走上身败名裂,含悔而死的路。
作者的感情似乎与我一样,他对安娜也是就赞美又谴责。
赞美在作者描写陶丽、吉娣看到安娜时目光突出了安娜的美丽,也从对哥哥感情的安抚,突出安娜的善良。
谴责在安娜违背妇道,禁不住诱惑,最终使自己身败名裂,对于伏伦斯基,作者也用谴责,抨击的态度描写这个风流的花花公子,可以说是安娜所有的优点与伏伦斯基的缺点相映。
鲁迅幸福的家庭读后感

鲁迅幸福的家庭读后感《鲁迅幸福的家庭》是一部深刻揭示家庭问题的小说,通过对家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鲁迅对于家庭的深刻思考和对家庭问题的深刻洞察。
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引起了读者对于家庭问题的深刻反思和思考。
在小说中,鲁迅通过对家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家庭中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小说中的家庭,充满了争吵、冷漠和矛盾,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导致了家庭关系的破裂和家庭成员之间的隔阂。
鲁迅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引起了读者对于家庭问题的深刻反思。
在小说中,鲁迅对于家庭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洞察力也得到了充分展现。
鲁迅通过对家庭生活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及这些问题和矛盾背后的深层原因。
鲁迅通过对家庭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洞察力,引发了读者对于家庭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通过对小说的阅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家庭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家庭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家庭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和健康。
而小说中描写的家庭问题,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家庭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家庭问题不仅仅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更是社会问题和人文问题。
家庭问题的解决,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努力和付出,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通过对小说的阅读,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家庭问题的解决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努力和付出。
家庭问题的解决,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努力和付出。
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学会沟通和理解,尊重和包容他人,以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同时,家庭问题的解决也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社会应该加强对家庭问题的关注,为家庭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通过对《鲁迅幸福的家庭》的阅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家庭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以及家庭问题的解决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努力和付出,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够和睦相处,共同创造幸福的家庭。
幸福的家庭读后感

幸福的家庭读后感《幸福的家庭》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是如何建立的。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绘一个幸福的家庭的生活,让读者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通过对这部小说的阅读,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家庭的重要性,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幸福的真谛。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一家人的生活,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支持。
父母之间互相理解和支持,孩子们之间互相关心和帮助,这样的家庭氛围让人感到温馨和幸福。
在这个家庭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呵护。
这种家庭氛围让人感到幸福和满足,也让人深刻地体会到了家庭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很多幸福的家庭。
他们或许并不富裕,但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到幸福和满足。
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孩子们之间互相关心和帮助,这样的家庭氛围让人感到温馨和幸福。
这些家庭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家庭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家庭,努力去营造一个温馨和幸福的家庭氛围。
通过阅读《幸福的家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家庭的重要性。
家庭是我们生活的港湾,是我们心灵的避风港,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在家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也能够感受到兄弟姐妹之间的关心和支持。
这样的家庭氛围让人感到幸福和满足,也让人更加珍惜自己的家庭。
通过阅读《幸福的家庭》,我深刻地理解了幸福的真谛。
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的富裕,而是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支持。
只有在一个温馨和幸福的家庭中,我们才能够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家庭,努力去营造一个温馨和幸福的家庭氛围,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够感受到幸福和满足。
通过阅读《幸福的家庭》,我对家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家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努力去营造一个温馨和幸福的家庭氛围,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够感受到幸福和满足。
只有在一个温馨和幸福的家庭中,我们才能够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家庭,努力去营造一个温馨和幸福的家庭氛围,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够感受到幸福和满足。
鲁迅《幸福的家庭》的读后感与心得体会

鲁迅《幸福的家庭》的读后感与心得体会(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鲁迅《幸福的家庭》的读后感与心得体会【导语】: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希望赚几笔稿费补贴家用而写作的故事。
幸福的家庭读后感

幸福的家庭读后感《幸福的家庭》这篇文章读完,让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文章里描绘的那个所谓“幸福的家庭”,在我看来,充满了讽刺和荒诞。
作者笔下的这个家庭,被设定在一个理想的框架中,处处追求着所谓的完美和高尚。
可现实呢?却和这理想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就说这家庭的经济状况吧,他们幻想着有着丰厚的收入,能满足一切物质需求。
但实际上,这不过是空中楼阁。
让我想起了我家隔壁的那户人家。
男主人天天想着发大财,嘴里念叨的都是那些不切实际的赚钱计划。
一会儿说要投资个大项目,一会儿又说发现了什么赚钱的秘诀。
结果呢?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孩子上学的费用都凑得艰难。
女主人为了几块钱的菜钱都能和摊主磨半天嘴皮子。
这和文章里那个幻想中的富裕家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
再说说家庭中的关系。
在这“幸福的家庭”里,夫妻之间被描述得相敬如宾,无比和谐。
可咱们在现实生活里瞅瞅,哪有那么多的风平浪静?就像我大姨家,大姨和大姨夫那可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有时候就是因为大姨夫下班回家忘了换拖鞋,把地板弄脏了;有时候是因为大姨做饭盐放多了,俩人能为此争得面红耳赤。
可吵归吵,闹归闹,真遇上事儿了,他们还是彼此依靠的。
这才是真实的家庭关系,有争吵,有矛盾,但也有相互的关心和支持。
哪像文章里那种虚幻的、毫无瑕疵的相处模式,简直就是在做梦嘛!还有教育孩子这方面。
文章里的家庭似乎觉得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资源,孩子就能顺顺利利地成才。
可这多天真啊!我同学的弟弟,家里给他报了各种昂贵的补习班、兴趣班,一家人围着他转,期望他能成为人中龙凤。
但那孩子呢?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越来越厌学,成绩不升反降。
其实啊,孩子的成长哪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给他足够的爱和自由,让他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去探索、去犯错,可能比那些生硬的教育方式要好得多。
回过头来想想,我们总是在追求一种理想化的幸福家庭模式,好像只有达到了某些标准,才能算得上幸福。
可真正的幸福哪里是这么简单定义的呢?它不是金钱堆砌出来的,不是没有争吵的假象,也不是按照某种模板培养出来的优秀孩子。
幸福的家庭读后感

幸福的家庭读后感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幸福的家庭》,由著名心理学家杰瑞·费尔曼撰写。
他在书中以一个幸福家庭为样本,通过对这个家庭的成员进行深入访谈,阐述了他们取得幸福的秘诀和生活智慧。
这个幸福家庭由父母和两个孩子组成,他们之间的关系紧密、温暖,无论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都能保持理解和支持。
本书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构建幸福家庭的指南,而是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阐释,向读者展示了幸福家庭的细节和内在机制。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幸福家庭的重要性和付出的努力。
以下是我从这本书中领悟到的几点重要观点。
首先,幸福家庭的基石是相互尊重和信任。
在这个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充分尊重他人的需要和意见,不会强加自己的意愿和价值观。
他们信任彼此,愿意相互倾听和支持。
这种相互尊重和信任建立在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基础上,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会倾听其他人的声音。
其次,幸福家庭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和情感投入。
家庭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关心彼此的生活和成长。
他们不仅分享快乐和成功,也共同面对挑战和困难。
每个人都会为家庭的幸福付出努力,不计较个人利益。
他们通过互相支持和鼓励来增强家庭凝聚力和稳定性。
第三,幸福家庭注重家庭规矩和纪律。
在这个家庭中,父母设定了明确的规矩和纪律,每个成员都要遵守。
这种规矩不是为了约束和控制,而是为了保证家庭的秩序和和谐。
父母要以身作则,展示良好的行为榜样,以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第四,幸福家庭注重共同体验和共同成长。
这个家庭往往会共同参与一些活动和事务,比如一起做饭、一起旅行、一起学习等。
通过这些共同的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理解也更深入。
共同成长是一个家庭的重要目标,每个人都会互相支持和鼓励,共同追求进步和成功。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幸福家庭的重要性和创建幸福家庭所需的努力。
一个幸福的家庭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通过每个成员的努力和奉献才能建立起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幸福的家庭》读后感
控制班骆心雨
“做不做都跟随自己的心性来,那诗和远方,像阳光一样,从无尽的天空涌入双瞳,不像柴米油盐,充满了生存的苟且,这才是最向往的生活,那才是幸福的家庭。
”而我,在一如既往尽职尽责的值班后,换得了片刻的清闲。
在忙碌的清洁着属于我的小“家”,无意间瞥到了那本已经丢失封面的《呐喊》。
放下手中的“忙碌”,随心的翻到了《幸福的家庭》。
思绪回到高中时代,那时的我为了完成阅读量要求草草而读完的这篇散文。
而今,已经独立生活的我重阅此文,倒是体验了那句“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周树人前辈在《幸福的家庭》中描写了一个处在窘迫环境中的青年作家为了糊口而创作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他写作的过程不断被妻子与小贩的斤斤计较、讨价还价、金钱匮乏、床底下的劈柴、五五二十五的算计、低矮狭窄局促的房间、妻子的斥骂、孩子的啼哭等等打断,通过现实与理想的交错,展示了主人公的悲哀以及作者对他的同情。
那位青年作家平庸和苟且的灵魂。
在恋爱婚姻问题上,他很可能满腔热情地进行过反封建的斗争,但是,婚后穷困的生活却消磨了他的斗志,使他失去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失去了面对苦难生活的勇气。
用这双已经使用近两年螺丝刀的“被生活锤炼”的手擦去书面的厚厚灰尘,也拭去头脑里的茫然无措。
或许《幸福的家庭》打动我的不是鲁迅先生擅长的对于当时社会的冷嘲热讽,而是那忘记初心,甘于苟且的平庸。
回望刚进单位时势必要做出一番成绩的满腔热血,现
在的我是否还不忘初心的砥砺前行?是否还坚持追求着我心中的诗和远方?还是安然接受这“甘于平凡”?青年作家彷徨了,却没有付诸行动,处于迷茫时期的我却恰好接收到了来自鲁迅先生的“呼喊”,提醒着我,在完成职业的责任之余,拾起我向往的诗和远方,继续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