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海拔高度分布图

合集下载

中国的自然环境重难点

中国的自然环境重难点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1、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2、我国地势对交通、气候和水能的影响: A.地势西高东低,很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

B.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C.地势呈三级阶梯,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我国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各类地形中山地占比重最大占33%,高原占26%,丘陵占10%,以上三种统称为山区。

平原仅占12%。

4、我国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山脉:北列:a 天山山脉 f 阴山山脉 中列:b 昆仑山山脉g 秦岭 南列:n 南岭东北——西南向山脉:西列:i 大兴安岭 j 太行山 h 巫山 k 雪峰山中列:l 长白山 m 武夷山 东列:o 台湾山脉西北——东南向山脉:d 祁连山脉 p 阿尔泰山脉 q 小兴安岭 南北向山脉:e 横断山脉 r 贺兰山脉(请画出)弧形山脉:c 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是珠穆朗玛峰5、主要地形区及特征:四大高原:C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D 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草场广布;E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广布;G 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四大盆地:A 准噶尔盆地:最位置北;B 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有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F四川盆地:紫色盆地,成都平原称为“天府之国”;K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有“聚宝盆”之称。

三大平原:H东北平原:面积最大,黑土著称;I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J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密布、鱼米之乡。

三大丘陵:a辽东丘陵b山东丘陵c东南丘陵6、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A青藏高原;B横断山脉;C四川盆地;D巫山;E长江中下游平原;F黄海。

我国沿北纬36°地形剖面图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D黄海。

(注意:沿32°N和沿36°N的地形剖面图,图中海洋都是黄海;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图中海洋是东海。

编绘我国山系分布图,并说明我国山系的分布规律

编绘我国山系分布图,并说明我国山系的分布规律

编绘我国山系分布图,并说明我国山系的分布规律中国是多山之国。

据统计,山地、丘陵和高原的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9%。

就海拔而言,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共14座,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的中国国境线上和国境内者即达9座。

世界第1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第2高峰——乔戈里峰(8611米),第3高峰——干城章嘉峰(8586米),第5高峰——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第7高峰——卓奥友峰(8204米)均位于中国国境线上,第14高峰——希夏邦马峰(8012米)位于中国西藏境内。

至于海拔超过5000米的高峰,在喜马拉雅山脉、喀□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唐古拉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雪山、岷山等山地中数以千百计,无论是山峰的高度和数都是其他国家无可伦比的。

山地是中国地貌的格架。

中国大地貌单元如大高原、大盆地的四周都被山脉环绕。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高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4500~5000米,环绕高原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等。

西南部的云贵高原海拔降至2000~1000米,周围的山脉有哀牢山、苗岭、乌蒙山、大娄山、武陵山等。

西北部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边缘的山脉有秦岭、太行山脉、贺兰山、阴山山脉、大兴安岭等。

新疆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最低处罗布泊洼地的海拔780米。

而周围的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等山脉,一般海拔在4000~5000米。

新疆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的四周都为高大山脉所封闭。

就是在中国东部和东北部的大平原和岛屿上也可见到大片的中、低山和丘陵,如松辽平原东部的张广才岭和长白山脉,黄淮海平原东部的山东丘陵和长江中下游的低山丘陵。

台湾岛的玉山海拔3997米,海南岛的五指山海拔1867米。

主要山系山地系统是指山脉、山块、山链及其大小分支的总称。

它具有复杂的地质发展史和包括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山地。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

黄土高原
位于中国中部,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地表千沟万壑,水土流 失严重。
内蒙古高原
位于中国北部,地势平坦,草原广阔,是中国的重要畜牧业基地。
云贵高原
位于中国西南部,地表崎岖不平,多喀斯特地貌,是我国石漠化最严 重的地区之一。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
位于中国西部,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基地。
04
CATALOGUE
中国第三级阶梯
主要地形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是 中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
东北平原
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之一,地势 平坦,土地肥沃,是重要的农业基地。
ABCD
东南丘陵
位于中国东南部,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和两 广丘陵等,地形复杂多样。
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对中国的气候具有重要的影响,它是中国气候的重要调节器。
青藏高原的冷空气活动和季风活动对中国的降水分布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 影响。
青藏高原的冰川和冻土也对中国的水资源和水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如长 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源主要来自青藏高原。
03
CATALOGUE
中国第二级阶梯
主要地形区
第一阶梯主要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阶梯主要是山地和高原,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 第三阶梯主要是平原和低地,海拔在500米以下。
三级阶梯的地形地貌
第一阶梯
01
青藏高原是中国第一阶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之一,拥
有许多高山和峡谷。
第二阶梯
02
第二阶梯包括中国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地区,
第三阶梯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区,包括辽宁、河北 、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 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第二讲中国的地形教案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第二讲中国的地形教案

第二讲中国的地形知识:知道:主要地型类型及分布特点、多地震的国家、海底地形的种类和分布记住: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和丘陵的名称和分布、珠穆朗玛峰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中国地形的特征及对环境与经济的影响技能:初步学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学会:在实地和地图上识别常见的地形类型、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能力:记忆: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和丘陵的名称和分布、珠穆朗玛峰观察:在实地和地图上观察我国地形、地势环境及其要素的基本特征,并能根据观察结果描述我国地形景观特征和某种地形的特点想象:根据地图和景观图片想象我国地形、地势的空间状况、想象我国的地形特征,并能用地理语汇加以描述。

思维:根据地理图像和资料综合我国的地形特征1.我国地形特点:(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也可通过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地势西高东低(陆上最高处珠峰8844.43米、最低处艾丁湖面-154。

31米),呈阶梯状分布从下面地形剖面图不难看出,我国的地形大势和呈阶状分布的基本状况。

(下图学生用书《三维设计》中国地形空间定位部分有北纬40、36度剖面图或考试地图册P103)(补充1:新中国成立后,利用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观测记录,确定了以黄海平均海平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高程起算基准面,并且在青岛观象山埋设了永久性的水准原点。

水准原点的高程是以青岛验潮站平均海平面为零点,经过精密水准测量进行连测而得。

以黄海平均海平面建立起来的高程控制系统,通称“1956年黄海高程系”。

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中国的高程基准面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原国务院批准启用的“黄海平均海平面”。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比“黄海平均海平面”高29mm2:我国陆地最低点:-154.31米据新华社电国家测绘局08年9月28日公布了我国陆地最低点——新疆吐鲁番艾丁湖洼地高程新数据为-154.31米。

艾丁湖洼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南,是我国内陆最低处,也是世界著名低地.197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测绘局采用传统光机型测绘仪器首次测定了艾丁湖洼地最低点高程数据为-155米.29年来,由于环境及地质结构变化、地壳运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风沙淤积的影响,艾丁湖洼地最低点的位置和高程发生一定变化。

高考地理专题3.6 林线图的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3.6 林线图的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4.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
A.1 800~1 900 B.1 900~2 000
C.2 000~2 100 D.2 100~2 200
答案:A
解析:图示四条折线都是在1 800~1900米林带比重最大,故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1 800~1900米。
5.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A.甲地——石漠化 B.乙地——沙漠化
C.丙地——水土流失 D.丁地—土壤盐碱化
影响森林生长和分布的因素很多,如气温、降水、土壤等。森林在高山地区向上攀升到某一高度会突然终止,由高大乔木变成低矮灌木,这一界限称为林线,全球林线的分布高度随纬度而变化(左图)。另外森林向下生长也会因某种因素受到限制,如呼伦贝尔的森林大多生长在地势降起的地方,河谷和平地上反而难觅树木踪影(右图)。据此完成9~11题。
三、林线分布举例分析
全球来讲,纬度越高,林线越低;同纬度情况下,降水量少的地区林线的高度较高(与山地迎风坡的降水、干热的焚风等相关)
在平地一般是高寒地带的针叶林的北限(北半球),见于北纬60-70°附近,而海岸附近多为较此更低的纬度。在高山,大体上是以发达的亚高山带针叶林为上限,如日本岛根县大山也有山毛榉林.森林界线的高度随着低纬度趋向高纬度而降低,在同一座山,一般南侧比北侧要高,在同一斜面池沼方面也比山脊有更高的倾向,再有普通台地连接的高山也比孤立的高山要高。日本本州中部高山大概在2400-2600米附近,北海道高山是1000米附近.在森林界线以上或以北,乔木疏生,并即将达到乔木界线,而无乔木生长。连接于高位沼泽的水湿地区的森林也表现出一种界线,这是在高纬度地区以外所存在的局部现象。
①喜光②抗风③喜湿④耐寒⑤喜阴⑥耐贫瘠
A.①⑥B.②③C.③⑤D.④⑥

中国的地形

中国的地形
巫山
雪峰山
横断山脉 贺兰山
两侧地形区名称 西侧 东侧 内蒙古高原 东北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 四川盆地 平原 云贵高原 江南丘陵 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山脉名称
两侧地形区名称 南侧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两广丘陵 柴达木盆地 北侧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江南丘陵 河西走廊
天山 昆仑山 阴山 秦岭 南岭 祁连山
纬线 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北回归 线 30 °N 40° N
记忆方法 北回归线东西穿 云南两广和台湾 冈底斯山横断山 盆地巫山和平原 塔里木、祁连山 河套南部渤海湾
经线
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记忆方法
90° E
100° E 110° E 120° E
三山夹两盆 青藏中间分 河西走廊祁连山 横断山脉到云南 北起阴山贯三秦 南越巫山过海南
19.图中甲处北部的山脉是 A.阴山 B.天山 C.秦岭,大巴山 D.大兴安岭
20.甲处地形是 A.塔里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江淮平原
下列关于乙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气温来看乙处气温高于4℃ B.从地形来看,乙处为山地和丘陵 C.从植被类型来看,乙处为落叶阔叶林 D.从所处自然带看,乙处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大兴安岭海岸线
读某地等值线图
1、下列有关甲乙两 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海拔高度比 乙地高 B.甲气压比乙地高 C.甲地降水量比乙 地多 D.甲地气温比乙地 低
图为沿87.5°E的 我国地形剖面图, 据图回答
该剖面经过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山南坡为向阳坡,热量条件优于北坡, 因而林带分布上限高于北坡
黄土 高原

中图版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海拔、相对高度、陆地地形

中图版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海拔、相对高度、陆地地形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五种地形的特点比较:(笔记)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海拔 500米 500米 200 〜 高度 以上 以上 500米
不定 200米以下
地面起 较平 崎岖 伏程度 坦
崎岖 中间低、 较平坦 四周高
几何图 形区分
(记忆)
丘陵
Hale Waihona Puke 丘陵海拔一般 500米以下 地势起伏不 大
坡度和缓
相对高度 不超过200米
中国最大的四个高原
• 青藏高原 • 云贵高原 • 黄土高原 • 内蒙古高原
(记忆)
青藏高原
高原
海拔一般 500米以上 范围宽广
面积较大 外围较陡
内部起伏 较为和缓
(记忆)
平原
平原
宽广平坦 起伏很小
海拔一般 200米以下
上节课知识复习
地图上的
文字 数字
标记山脉、河流、国家和城 市等的名称
标注陆高海深
图例 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 说明
()
记 忆
地 图 图 例
地图的类型
普通地图 反映地形、河流、城市、行政区 等一般特征

内 容
专题地图
反映人口分布、气候类型、资源 分布等一两种地理事物主要特征
按 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国家图、省图、县图

海拔1500米
相对高度 1500米 –
500米
=
1000米

海拔500米
海平面
珠穆朗玛峰 (考点)
海拔为8844.43米 中国最高峰 世界最高峰。
吐鲁番盆地
tǔ lǔ fān pén dì
海拔最低点-154.31米 我国陆地海拔的最低点。

中国地理图标解读1

中国地理图标解读1

【图2.1中国的地形类型】【知识链接】地形是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的总称。

它包括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五种类型。

各种地形的特点是:山地绝对高度较大,顶部高耸,坡度很陡,沟谷幽深;丘陵相对高度较小,地形起伏和缓,坡度较小;高原绝对高度大于500米,相对高度小,顶部面积较大,起伏和缓,四周较陡;平原绝对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小;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起伏和缓的丘陵。

【图表解读】从我国地形类型图可以看到,我国有气势磅礴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绵延不断的山岭、起伏和缓的丘陵,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

我国地形的类型特征非常突出,五大地形类型齐全,而且每类地形都有大面积分布,具有多种多样性的特点。

地形类型的多样性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的有利条件。

【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分析】从我国地形的分布图中看到,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面积广大,这是我国地形的又一特征。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部的地形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分布有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总结】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图2.3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分析】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居各地形之首,高原面不到全国陆地面积的1/3,位居第二,盆地面积不到全国陆地面积的1/5,位居第三,平原面积仅占10%多一点,位居第四,丘陵面积仅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10,位居第五。

山地加上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占的比例为统称为山区,占到我国面积的2/3,因而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知识链接】山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地形复杂多样,便于发展多种经营;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高山牧场可以放牧;中草药和动物资源丰富;山区急流可以发电等。

山区开发的不利条件: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各种自然灾害容易发生;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坡度大,不宜耕种农作物;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