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海洋旅游发展规划(2012-2022)》简介

合集下载

三亚海棠湾规划方案

三亚海棠湾规划方案

三亚海棠湾规划方案一、引言海棠湾位于中国海南省三亚市,是一处拥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旅游目的地。

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海棠湾的优势,提升其旅游资源价值,特制定了本规划方案。

本方案旨在基于海棠湾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合理规划并开发旅游景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设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促进海棠湾旅游市场的持续发展。

二、规划目标本规划方案的目标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打造海棠湾成为国内著名的旅游胜地。

具体目标如下:1.提升海棠湾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2.开发和建设高品质的度假酒店和度假村,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供便捷和高质量的旅游服务。

4.保护和改善海棠湾的自然环境,提升生态保护意识。

5.提升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三、规划内容3.1 景区规划根据海棠湾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将景区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区域:1.海滩区:清澈的海水、洁净的沙滩,提供游泳、晒太阳和沙滩活动等。

2.海岛区:规划建设一些环境优美的海岛,提供浮潜、海钓等活动。

3.滨海公园:建设公园和步行道,供游客散步、观景和休闲等。

4.历史文化区:保留和修复历史建筑,展示当地的文化遗产。

5.娱乐休闲区:规划建设娱乐设施和休闲场所,如水上乐园、高尔夫球场等。

3.2 旅游设施规划为了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本规划方案还包括以下设施规划:1.酒店和度假村:在景区内规划建设多个高品质的酒店和度假村,提供舒适的住宿和休闲设施。

2.餐饮设施:在景区内提供多样化的餐饮选择,包括当地特色美食和国际化餐饮服务。

3.商业中心:建设商业中心,提供购物、娱乐和休闲设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

4.交通设施:修建道路、停车场和公共交通站点,方便游客的交通出行。

3.3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了保护海棠湾的生态环境,本规划方案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升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

2.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环境状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限制过度开发和过度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保护珍稀植物和动物物种。

三亚海洋休闲体育旅游现状探析

三亚海洋休闲体育旅游现状探析

三亚海洋休闲体育旅游现状探析三亚,是中国著名的海滨城市,也是一个拥有世界级海洋休闲体育资源的地方。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三亚海洋休闲体育旅游也日益受到游客的青睐。

本文将对三亚海洋休闲体育旅游现状进行探析。

一、三亚海洋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三亚的海洋休闲体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首先是海岛资源。

三亚市辖区内有大小岛屿200多个,其中有50多个能够开发利用的岛屿。

著名的亚龙湾、三亚湾、大东海等海滨风景区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其次是海洋活动项目。

三亚市拥有良好的海洋运动条件,如帆船、潜水、冲浪等项目备受游客追捧。

最后是海岸线资源。

三亚有着长达180公里的海岸线,沿海有许多美丽的海滩和海岛景观,为海洋休闲体育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亚的海洋休闲体育旅游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该地区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首先是旅游项目多样化。

三亚的海洋休闲体育旅游项目非常多样,游客可以进行潜水、海钓、帆船、海岛游等多种活动,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其次是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三亚的旅游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较高,能够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各项设施和设备也日益完善,为海洋休闲体育旅游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最后是旅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海洋休闲体育旅游的需求逐渐增加,三亚的海洋休闲体育旅游市场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三亚作为海洋休闲体育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首先是自然环境优越。

三亚的自然环境非常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气候条件,为海洋休闲体育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次是旅游设施完善。

三亚市政府重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为海洋休闲体育旅游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最后是旅游配套设施丰富。

三亚拥有丰富的海洋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同时也拥有丰富的旅游配套设施,如酒店、度假村、商业街等,可以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在发展过程中,三亚的海洋休闲体育旅游也面临一些问题。

三亚市5A景区门票经济转型研究——以大小洞天旅游区为例

三亚市5A景区门票经济转型研究——以大小洞天旅游区为例

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4期作者简介:黄芝英(1984-),女,湖南芷江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MTA 教育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谢镕键(1975-),男,重庆人,博士,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通讯作者)㊂三亚市5A 景区门票经济转型研究以大小洞天旅游区为例黄芝英㊀谢镕键(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MTA 教育中心,海南三亚572022)摘㊀要:旅游景区从单一门票经济向多元化的经济模式转型,不仅能够提高景区的经济效益,更能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提升景区的竞争力㊂为摆脱对门票经济的依赖,三亚市5A 景区大小洞天旅游区于2018年降低门票价格,一系列举措对产业提优增质后,于2022年宣布永久性免门票㊂本文重点分析该景点从 门票经济 向 产业经济 转型期间,为促进旅游产业链多元化延伸发展采取的举措,并对景区免门票经济后的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㊂关键词:门票经济;大小洞天;产业转型中图分类号:F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4.008㊀㊀自杭州西湖景区2002年免门票经营成功后,国内关于景区 门票经济 向 产业经济 转型的研究受到广泛而长期关注㊂郭立珍(2006)由首届河南文化遗产日 免费游 引发了 门票经济 向 产业经济 转换思路的思考㊂耿松涛(2012)深入分析了旅游景区门票经济的成因与转型之困,提出了应对门票经济的政策建议㊂阮修星(2013)认为摆脱门票经济关键在产业转型,并指出攻坚方向㊂夏金梅(2014)以凤凰古城票制改革为例分析了门票价格改革的困境与对策㊂张凌云(2019)认为与国外同类景区相比,我国景区门票价格水平存在结构性差异,自然景观类景区往往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不能完全通过市场机制解决㊂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2021)在价格杠杆助推国有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思路研究中进行了以降成本倒逼景区门票价格合理调整的探索㊂以上研究无一例外均在门票经济转型对策中提到了旅游产业链的多元化延伸发展,可见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在转型过程中举足轻重㊂1㊀三亚市景区门票经济转型的研究与实践1.1㊀实践借鉴和理论研究三亚市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借鉴的主要案例是国内首例转型成功典范:西湖景区㊂2002年10月,浙江杭州的西湖景区成为全国第一个不收门票的5A 级景区㊂景区免费初期每年损失收入数千万元,且管理费用持续攀升,在减收和增支叠加作用下,经济负担近亿元左右;随后相关行业迅速协调,景区井喷式增长的客流量带动了周边酒店㊁餐饮㊁购物㊁娱乐等产业的发展,最终年收入从免费开放前的549亿元提升到开放十年后的1191亿元,被誉为 西湖效应 ㊂在对三亚景区借鉴西湖景区的研究中,孙小媄㊁乔淑英(2020)通过分析,阐述了三亚各景区借鉴复制西湖免费模式的可行性,其中鹿回头景区(4A 级)和大小洞天旅游区(5A 级)属于可借鉴型㊂她们指出大小洞天旅游区虽然距离客源地交通成本高,但其旅游设施完善,在国内外已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及庞大粉丝群,运营模式成熟,建议通过增设园区内及外围周边的宗教性商业设施㊁特色餐饮㊁住宿配套,及利用沿海优势发展海上旅游项目㊂通过分析大小洞天旅游区从2018年10月1日的门票减价到2022年10月1日的免费期间的一系列举措和营收结果,探究存在的问题,可以对其免门票后的发展提出对策和改进建议㊂1.2㊀三亚市景区门票现状三亚是海南岛上一个以热带自然风光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其大部分旅游产品主要依托于自然资源,其产业收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依赖门票经济㊂2022年9月22日,三亚市旅游市场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社会公布了17家正规景区景点名单,其中大部分景区仍然收取门票:蜈支洲岛旅游区(5A 级)㊁南山文化旅游区(5A 级)㊁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旅游区(4A 级)㊁西岛海洋文化旅游区(4A 级)㊁水稻国家公园(4A 级),以及部分3A 级景区 凤凰岭海誓山盟旅游区㊁亚龙湾国际玫瑰谷景区㊁亚龙湾海底世界㊁三亚红色娘子军演艺公园(三亚丝路欢乐世界)㊁天行森林公园(原南天热带植物园)㊁千古情景区㊁三亚梦幻水上乐园㊂不收门票的景区只有两个3A 级景区:大东海旅游区和三亚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㊂鹿回头风景区(4A 级)㊁大小洞天旅游区(5A 级)先后于2022年7月1日㊁10月1日面向游客和市民免门票㊂2023年6月1日,天涯海角游览区(4A 级)也开始免费开放㊂在三亚市可复制西湖免费模式的5A 级景区中,大小洞天旅游区首个实施永久性免门票政策,表明三亚旅游景区正尝试着摆脱门票经济,迈向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其转型举措可为其他景区的转型提供参考㊂2㊀大小洞天旅游区应对门票经济转型的举措和营收2018年10月1日,大小洞天旅游区下调门票价格,降幅达30%,是海南全省5A 级景区中降幅最大的景区:门票基准价格由108元/人下调至75元/人,特殊人群优㊃42㊃2024年第4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惠票45元/人,实行基准价门票价格;2022年10月1日景区正式对国内外游客免费开放㊂为了应对此次门票经济转型,促进旅游产业链多元化延伸发展,大小洞天旅游区从项目建设和引流创收方面着手进行了相关尝试㊂2.1㊀门票降价后大小洞天旅游区的项目建设在调价后的第一年,景区加强了重点项目建设㊂一是引进了无动力滑索项目,填补景区大型体验性项目空白,延长景区二消产业链;二是以 婚纱摄影 为载体, 婚庆产业链 为目标,整合自然资源,优化景点结构,精化产业链,打造了 文化㊁爱情㊁生态 高度融合的爱情婚嫁主题景区,开展婚拍基地项目建设;三是充分利用景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开发了一系列绿色体育户外运动项目,完善了商业服务区㊁救护区㊁露营基地功能,将基地建设成面向全国的青少年的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四是对景区景观分阶段进行改造提升,以花卉节举办为契机,结合景区自然生态景观,充分挖掘整合资源,打造了全新的 花卉+旅游 复合型旅游科普基地㊂2.2㊀门票降价后大小洞天旅游区的创收举措从2019年起,景区从品牌推广建设㊁市场开拓营销㊁促进二次消费这3个方面进行了挖掘与推进㊂(1)品牌推广建设㊂2019年,景区的形象推广渠道主要是新闻与网络媒体㊂景区除了报纸㊁电视㊁网络等媒体和洞天福地微信平台之外,还与凤凰网㊁人民网㊁新浪网㊁南海网等重点网络媒体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并加入网红模式助力宣传㊂通过短视频㊁直播㊁图文游记的形式在各大社交媒体以及OTA平台对景区进行宣传推广,开拓电视电影拍摄服务宣传模式,积极对接各拍摄组等驻扎景区取景拍摄,传播景区美好新形象㊂2020年,景区组织创建视频团队,以自拍自导方式在新媒体渠道上开展宣传㊂2021年,景区继续通过直播,提升自身的网络热度,实现引流㊂建设小红书景区IP账号,通过小红书账号运营与线上商城搭建和引导,提升品牌形象,提高景区品牌线上曝光度及品牌价值㊂在疫情允许的情况下每年都开展各类活动㊂(2)市场开拓营销㊂2019年,景区的营销工作主要围绕着研学旅行市场的开拓和海南本岛市场的开发展开㊂结合景区资源研发研学旅行产品,针对三亚市区及周边学校㊁教育机构㊁酒店等商务单位进行团建拓展㊁亲子露营产品推广,并加强会员板块业务合作,不断开展渠道PK活动,刺激会员合作单位吸引客源的积极性㊂2020年为应对新冠疫情影响,景区对团队和散客实施了不同的战略㊂在团队方面,紧抓本地游客市场,积极响应海南省政府 海南人游海南 惠民活动;旅游市场开放后,对接各大集团,加强合作,增加景区在旅行社产品展示上的曝光量㊂在散客方面,制定网络推广计划,丰富线上产品种类,注重与本岛生活类平台合作,定期推出 酒店+景区门票+娱乐项目 联合产品,充分利用网红项目引流㊂继续跟进旅游年卡板块客流,年卡覆盖岛内各个市县特别是岛内本地出行散客㊂2021年在团队方面,景区紧抓会议团队市场热度,加大各大集团会议团接洽力度,积极拜访各大旅行社,了解旅行社产品需求并推出有针对性的景区产品,提升产品吸引力㊂合理利用兄弟景区联票优势,开展联合营销㊂在散客方面,继续在会员板块采取优惠政策,增加渠道客源㊂丰富OTA线上产品种类,针对新上线体验项目,利用五一㊁端午㊁六一等节日契机,推出主题活动特惠套票;针对本岛居民推出半价优惠政策;与多家线上平台进行资源置换,与三亚市商务局旗下的抖音小程序 商小鹿 开展合作,在抖音平台上架景区旅拍㊁门票等产品,借助一元门票会员日的模式,打造景区品牌会员日的概念㊂景区还在婚拍市场和研学旅行方面大力推进,开发了4个主题婚拍系列和9个研学旅行课程㊂(3)促进二次消费㊂2019年,景区利用大数据开拓酒店住客市场,保持原有合作网络平台优势,增加线上代理商的推广力度,婚纱摄影高端VIP产品㊁团建帐篷㊁钟点房等新产品;增加酒店早餐和晚间烧烤品种,为酒店客人推出夜间抓螃蟹㊁篝火晚会等活动丰富客人的体验感;餐厅推出两人旅行婚礼㊁亲子游㊁经济特色㊁婚纱旅拍㊁海边沙滩浪漫情侣等套餐;引进租赁合作单位,年度租金增收;结合景区节假日活动开展商品促销,引进新售卖商品304种;发系列文创产品,以南海古神话故事为依据,打造出鳌小九形象,开发纪念摆件㊁主题文化衫㊁风筝㊁头饰㊁雨伞㊁帽子等系列产品,同时在景区多处设置形象小品打卡处㊂2021年,景区升级椰林吧和景区新出口区域,从11月10日开始通过提价电瓶车票增加创收;根据电瓶车候车点客流情况,在紧邻游步道位置增设移动售卖车;景区合作及引进商家22家,将丛林飞车㊁悬崖秋千㊁彩虹滑道项目交由合作商统一管理运营,先后引进文创雪糕等新品98种㊂2.3㊀大小洞天旅游区转型期间经营状况分析大小洞天旅游区从2019年到2021年的营业情况如下(见图1㊁图2):2018年,景区共接待游客70多万人次;2019年,景区共接待游客人数与2018年相近,营业收入稍有降低;受疫情影响,2020年景区接待游客减少至60多万人次,营业收入相比前两年降低了35%;2021年景区接待游客近80万人次,营业收入有所回升㊂景区门票降价后的年支出成本和年均接待游客量波动不大,受疫情影响营业收入有所下滑,但历经多元化创新性的提质升级举措后,景区较好地缓解了低价门票带来的经济冲击㊂图1㊀客流量(2019 2021年)㊃52㊃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4期图2㊀营业收入(2019 2021年)3㊀大小洞天旅游区转型问题及对策建议大小洞天旅游区通过系列举措缓解了低价门票带来的冲击㊂由于疫情影响,景区在门票降价期间并未出现预期的客流量激增,周边产业经济也比较低迷㊂景区在2022年10月1日实行免门票政策,使得景区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亟须加强旅游资源的深挖精耕和旅游服务的提质增效㊂根据大小洞天旅游区的资源禀赋,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思路和建议:3.1㊀挖掘核心资源大小洞天旅游区的自然资源在海陆空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景区资源开发不均衡,其在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方面的开发滞后于山林㊂三亚独特的热带海洋气候又使得天空也成为一种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㊂在游玩体验方面可以集齐海陆空全方位游览体验,将 游 与 玩 完美地结合:海上玩潜水㊁摩托艇㊁香蕉船等热门娱乐项目,陆地上游彩虹滑道㊁丛林飞车,空中可以乘无人驾驶载人飞机进行观光体验㊂除了自然资源之外, 大小洞天 的名称与 洞天福地 的道家文化自然契合,在中国最南端将中国本土道家文化作为人文旅游资源的核心内涵加以展示,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㊂3.2㊀打造特色产品立足三亚 山海联动 的全域旅游规划,大小洞天旅游区在去同质化的路上依然任重道远㊂同质化产品会导致游客审美疲劳,严重影响旅游体验㊂因此,景区在迎合当下市场需求同时,要注重产品内涵,开发出有别于三亚其他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产品㊂引流更引留㊂道家文化是大小洞天旅游区的名片,可以设计一些体现道家文化特色的旅游购品,弘扬传统文化㊂另外,为激发景区夜游经济,可继续开发景区夜游产品㊂开展夜间演艺活动,在周边建设集餐饮㊁住宿㊁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度假区,将白天在景区游玩的游客留住,形成新的利润来源㊂3.3㊀开发创新玩法在康养旅游㊁亲子旅游㊁研学旅行等越来越盛行的时代,人们出行旅游中, 娱 的需求尤为突出,并附加上了 康 与 学 ㊂如何把健康和学习融合到旅游中来,是当下创新的重要方向㊂尤其大小洞天体现的是道家文化,自古以来常有 十道九医 说法,所以非常适合在大小洞天展示药膳㊁太极拳等道家养生文化㊂海南省正在遴选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大小洞天若能打造出体验性较强的创新性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有助于树立 道家文化,养生胜地 的旅游目的地形象㊂同时,在Z时代背景和智慧旅游技术支撑下,元宇宙与景区旅游活动的融合也是值得深度研究的㊂3.4㊀提供优质服务自媒体时代,信息传递速度极快㊂很多游客习惯于自拍发抖音或微信朋友圈,分享好的旅游体验让更多朋友同乐,或者展示不好的体验以防朋友 踩坑 ㊂景区的服务直接影响到游客的体验度㊂从网络上对景区的评论来看,目前景区在厕所保洁服务质量和部分服务员普通话规范等方面有待加强㊂提供优质服务,关键在于服务者的素养与心态,景区应加强制度建设和员工管理,定期培训或开展多种活动提升员工素质,培养良好团队精神和主人待客心态㊂4㊀结语大小洞天旅游区在门票降价期间通过加强项目建设㊁品牌推广建设㊁市场开拓营销㊁促进二次消费等方面举措,有力促进了旅游产业链多元化延伸发展,缓解了低价门票冲击㊂为应对免门票后的经济压力,还需以核心资源㊁特色产品㊁创新玩法㊁优质服务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监管效能,以期达到收支平衡㊂三亚市主动拆除 门票经济 之墙,总体思路是还景于民,转型升级㊂作为国内首批5A景区的大小洞天旅游区,是非常典型的案例研究对象,可为三亚市其他景区从门票经济转型提供参考㊂参考文献[1]郭立珍. 门票经济 向 产业经济 转换 首届河南文化遗产日 免费游 引发的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6,(05):21-22.[2]耿松涛.我国旅游景区门票经济的转型之困与应对策略[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07):25-26.[3]阮修星.摆脱门票经济关键在产业转型[J].经济研究参考,2013,(36):23.[4]夏金梅.门票价格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以凤凰古城票制改革为例[J].价格月刊,2014,(02):16-19.[5]张凌云.景区门票价格与门票经济问题的反思[J].旅游学刊,2019,34(07):17-24.[6]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价格杠杆助推国有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思路研究 以降成本倒逼景区门票价格合理调整的探索[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04):46-49+115.[7]孙小媄,乔淑英.杭州西湖景区免费开放经济效应研究及对三亚的启示[J].价值工程,2020,39(13):76-77.㊃62㊃。

三亚海洋旅游发展

三亚海洋旅游发展

三亚海洋旅游发展三亚,(Sanya City)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是中国最南部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全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全国最长寿地区(平均寿命80岁)。

三亚市别称鹿城,又被称为“东方夏威夷”,位居中国四大一线旅游城市“三威杭厦”之首,它拥有全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

东邻陵水县,西接乐东县,北毗保亭县,南临南海。

陆地总面积1919.58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600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市区面积约37平方公里。

东西长91.6公里,南北宽51公里,常住人口为53.6万人,聚居了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

美丽的三亚市是中国通向世界的门户之一。

三亚是海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枢纽,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黄金海岸线上最南端的对外贸易重要口岸。

三亚拥有亚龙湾、天涯海角游览区、南山文化旅游区、大小洞天风景区、大东海风景区、鹿回头公园、三亚湾风景区、落笔洞游览区及西岛、蜈支洲岛海上乐园等著名景点。

三亚地处海南省的最南端,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境内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等十大风景资源。

2007年北京奥组委宣布三亚成为08北京奥运会国内火炬传递的第一站。

星罗棋布的旅游景点、风情万种的旅游资源,构成了罕见的热带滨海风光。

迷人的海湾,令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这里四季如春、花果飘香、山峦叠翠、椰林婀娜、海鸥翩跹。

那如虹的海湾、清澈的海水、洁白的沙滩、奔涌的浪花、明媚的阳光、海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那碧波万顷的大海、变幻莫测的白云、千姿百态的奇岩怪石、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风情,无不散发出动人心魄的魅力。

面对美丽的三亚,让人不禁折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来到这里,不少海内外游客都忍不住惊叹“不是夏威夷,胜似夏威夷”。

一、三亚发展海洋旅游的条件评价(一)海洋旅游资源评价海域宽广,类型丰富,岛礁资源特别突出三亚地处海南岛最南端,东西长91.6公,南北宽51公里,全市面积1919.58平方公里。

三亚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三亚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三亚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三亚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旅游城市,以其独特的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对三亚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1. 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三亚以其优美的海滩、清澈的海水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而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海南岛作为中国最南端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游客。

三亚以其特有的热带风情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跻身于世界级旅游城市之列。

2. 丰富的旅游资源:三亚市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多样化的旅游资源。

著名的景点包括大小洞天、天涯海角、南山寺、亚龙湾等。

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动植物资源使得三亚成为水上运动和海洋游览的理想之地。

3. 基础旅游设施建设: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三亚市积极发展旅游基础设施。

城市内设有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包括公路、机场和港口,方便游客的进出。

此外,还有酒店、度假村、购物中心等旅游设施的建设,以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4. 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三亚市依赖旅游业是主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旅游业为城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升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

同时,旅游业也为政府带来了可观的税收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5. 面临的挑战:尽管三亚旅游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

另一方面,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众多旅游城市争夺游客。

因此,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市场推广和形象营销是三亚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总结起来,三亚旅游业发展现状良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

然而,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需要继续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并保护好旅游资源和环境,以促进三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三亚旅游发展策略分析

三亚旅游发展策略分析

三亚旅游发展策略分析三亚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旅游优势,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三亚旅游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三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平衡。

三亚拥有得天独厚的海岛、海滩等自然景观资源,但过量的开发和商业化使得这些资源遭受严重破坏。

因此,在旅游发展策略中,应当明确将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合理规划和管理好旅游景区,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可以通过推出限制游客数量、合理安排游览路线等措施,减少对自然景观资源的破坏。

其次,三亚旅游发展需要注重提高服务质量。

虽然旅游业已经成为三亚的支柱产业,但在服务质量和水平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可以引入更多的专业旅游人才,提高员工培训和素质水平,加强服务意识的培养。

同时,可以推出一系列旅游行业标准和监管措施,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企业的管理,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此外,可以发展旅游特色产品和主题旅游路线,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吸引更多高端游客。

再次,加强旅游市场推广和宣传。

三亚拥有许多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景点,但在宣传方面仍存在不足。

因此,应加大对三亚旅游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类媒体和网络渠道向国内外游客展示三亚的风光和特色。

同时,可以与国内外旅游机构和游客分享三亚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市场推广。

另外,还可以推出各类优惠政策和促销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三亚旅游。

最后,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和合作。

旅游业的发展涉及到许多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因此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旅游企业的协作和沟通。

例如,可以与交通部门合作改善交通条件,提高交通运输的便捷性;与环保部门合作,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和管理;与文化部门合作,推出旅游活动和节庆,丰富旅游文化内涵等等。

只有各方面的合作与配合,才能实现三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三亚旅游发展需要注重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市场推广和宣传,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与合作。

三亚旅游方案及计划书

三亚旅游方案及计划书

02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三亚将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融合 发展,推出更多具有当地特色的 文化旅游产品。
03
智慧旅游助力提升 体验
未来三亚将借助智慧旅游技术, 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如智能导 览、虚拟现实等。
下一次旅行计划筹备工作
精心策划行程
根据本次旅行的经验和未来发展趋势,精心 策划下一次三亚旅行的行程安排。
出发地
根据个人所在地选择合适 的机场或火车站出发。
交通方式
可选择飞机直飞三亚或搭 乘高铁、火车等交通工具 前往,根据时间、费用等 因素综合考虑。
行李准备
根据三亚的气候和旅行天 数,准备必要的行李,如 夏季服装、防晒用品、游 泳装备等。
抵达三亚后住宿预订策略
住宿区域选择
根据旅行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住 宿区域,如海滨酒店、市区酒店或度 假别墅等。
提前预订机票酒店
为确保下次旅行顺利进行,提前预订好机票 和酒店等旅行必需品。
深入了解当地文化
在下次旅行前,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深入 了解三亚的当地文化和风俗习惯。
准备必备物品
根据三亚的气候和旅行需求,提前准备好防 晒霜、泳衣、太阳帽等必备物品。
THANKS
[ 感谢观看 ]
节约方法
利用旅游平台优惠活动、购买旅游套餐等。
住宿费用预算及优化建议
1 2
酒店选择 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经济型酒店、度假酒店等。
预订方式 通过旅游平台预订、使用酒店优惠券等可降低住 宿费用。
3
优化建议 选择离景区较远的酒店、考虑住宿青年旅社等。
餐饮费用控制策略
节约方法
避免高档餐厅、自己动手制作简单餐食等。
及时补充水分
在高温天气下,应随身携带水杯,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现象 的发生。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7.17•【字号】琼府[2005]39号•【施行日期】2005.07.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琼府[2005]39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有关单位:《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四届省政府第61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市县、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我省辽阔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生物、油气、旅游和矿产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选择,是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沿海各市、县人民政府要根据《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制定本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一并精心组织实施。

省政府直属各有关部门要履行好各自职能,加强对各地贯彻落实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指导和督促,促进我省海洋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二00五年七月十七日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一、基础条件与现状评价(一)自然资源条件区位条件海南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内靠粤港澳深珠形成的华南经济圈外缘要地,外临东南亚地区,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中心位置(附图1);海南省是祖国的南大门,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海南省向东北穿过台湾海峡等直抵西太平洋环形经济区的北部,向东经巴士海峡等与太平洋沟通,东南经苏禄海等可达大洋洲,西南经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相通,海上交通十分便利(附图2)。

海域空间海南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面积为3.54万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

其中,环本岛海域使用管理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与相关的陆域形成一个环岛“蓝宝石”海洋经济圈(附图3);可以利用的大陆架浅海83万平方千米;南沙海域73万平方千米(附图4)。

资源基础海南省滨海地区和海域有多种自然资源,适合发展海洋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亚市海洋旅游发展规划(2012-2022)》简介一、规划范围三亚境内海岸线258.649公里的滨海区域(包括港湾,沙滩,河流入海口等)及周边地区,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

以三亚市为中心,联动海南全岛,北部湾等,并向南中国海延伸。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南端,海岸线长258.649公里,海域宽广,大小港湾20个,大小岛屿岛礁70个,生长了多种珊瑚群。

境内海水、沙滩、阳光、气候、动物、植物、岩洞、温泉、森林等海洋度假休闲资源丰厚,具备成为国际性海洋旅游目的地的先天条件。

海洋是三亚旅游核心产品的聚集地,以滨海度假、邮轮、游艇、潜水、水上娱乐活动为代表的海洋旅游产品发展迅速。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2-2022年,其中近期为2012-2016年、中期为2017-2021年、远期为2022年以后。

其中2012年至2016年为重点规划阶段。

三、发展定位国际性热带海洋旅游目的地。

依托三亚独特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和海水、沙滩、珊瑚、礁石、岛屿优势资源,整合温泉、森林、田园、文化,构建环境优美、宜居快乐、活动丰富、设施完善、服务优质的国际性热带海洋旅游目的地。

南海旅游的服务基地。

面向全省,面向南海,加强周边区域合作,提升三亚成为南海开发、南海旅游的集散中心、交通枢纽与服务基地。

我国海洋旅游的创新实验区。

利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全国低空开放、国家海洋战略等的战略机遇,争取和制定免签、落地签证、免税等促进海洋旅游发展的创新政策,占据全国海洋旅游的制高点,打造我国海洋旅游的创新实验区,为全国海洋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模板和示范。

四、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按照“立足三亚,开发南中国海洋旅游”的思路,整体构建“一心服务、一带支撑、三组团集聚、三区域联动、三空间拓展”的空间战略发展格局。

一心服务:海洋旅游中心城市(中心城区)。

一带支撑:滨海旅游带。

三组团集聚:海棠湾—亚龙湾高端度假旅游组团、榆林湾—三亚湾休闲度假旅游组团、红塘湾—崖洲湾海洋文化旅游组团三区域联动:腹地、滨海、海洋。

三空间拓展:低空、海平面、海底。

五、离岸岛屿开发1、蜈支洲岛集康体休闲运动,高端度假体验等于一体度假岛屿,中国最好的婚庆与运动主题度假岛屿,带动三亚岛屿旅游高端集聚发展的龙头和引擎,世界级岛屿度假目的地。

2 、凤凰岛完善凤凰岛国际邮轮码头基础设施及其配套服务设施,打造国际邮轮航线停靠港和国内一流、具有国际水准的邮轮母港。

3 、西岛以海洋文化、海上休闲运动为核心,海洋观光和民俗体验为特色的国际一流的热带海岛旅游区。

4、椰子洲岛以生态资源保护为开发前提,以原生态海岛为生态本底,依托原生态环境与湿地资源,打造成为国际标准、国内领先的“国家海岸湿地公园”。

5、小青洲岛依托岛屿优越的珊瑚礁资源,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以海底深潜、海底探险等海底观光游览活动为主,以康体疗养为辅的慢生活休闲度假岛屿。

6 、东锣岛依托岛屿原生态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针对高端度假市场,充分借鉴马尔代夫岛屿度假发展经验,重点发展岛屿度假旅游产品,加快建设生态小屋、游艇码头,SPA等度假养生项目,打造高端度假岛。

7 、西鼓岛依托岛屿丰富的地质资源和领海基点的特色区位,以地质科普与海洋权益保护科普为开发主题,以原生态维护和低密度开发为准则,将西鼓岛打造成为国内海岛地质与海洋权益保护的科普基地。

六、滨海旅游带优化提升1、国家海岸•海棠湾国际休闲度假区以“国家海岸”——国际休闲度假区为总体定位,加快推动国家海岸•海棠湾国际休闲度假区建设,打造世界级的旅游度假天堂,国家海洋科研、教育、博览综合体。

2、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以中国第一、亚洲首选、世界知名的,以热带海洋风光、南国民族风情、中国传统文化为特色的热带滨海旅游胜地、避寒旅游度假胜地为总体定位。

3、大东海旅游区以大东海国际休闲旅游社区与滨海休闲长廊为总体定位。

4、半山半岛旅游区立足鹿回头山顶公园黎族文化和爱情文化特色,形成“南海情山”、“黎族圣山”、“生态之山”的旅游文化定位。

5、三亚湾旅游区按照“度假核心、城市客厅”的发展定位,以热带海滨风情为特色,形成以“三亚旅游服务基地”、“不夜城”、“休闲长廊”为主题的“阳光海岸”。

6、天涯海角游览区以具有南疆历史文化内涵的滩湾奇石和热带海滨风光为特征,融合中国传统爱情文化、黎苗风情文化、婚俗文化和现代时尚婚庆文化。

7、大小洞天旅游区以观光游览和休闲旅游功能为核心,按照国际性、地域性、现代性的高水准,以融合道家特色文化,凸显热带、海滨、森林、生态、文化特质的生态文化风景区为发展定位。

8、南山文化旅游区以奇特秀丽的海景、山景、石景、历史悠久的名人胜迹和佛教道教文化为特征,以“国际一流的生态文化型度假旅游区”为目标。

9、崖州古镇旅游区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三亚历史文化展示中心为发展目标,充分开发“天涯文化”,打造“天涯文化”风情小镇,把崖城打造成为三亚西线旅游发展的龙头、三亚知名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文化旅游发展的新起点。

10、红塘湾度假区以打造国际国内高端市场的综合性高端旅游度假区为总体定位。

11、铁炉港以世界级的游艇休闲社区为总体定位。

七、海洋旅游城市建设1 、优化提升酒店业,建设国际热带滨海度假城市规划建成高星级酒店400家;利用海洋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新建海洋、丝路文化主题酒店等;针对大众游客,发展青年旅馆、家庭旅馆以及连锁酒店。

2 、特色发展餐饮业,打造国际海洋美食城市构建多元化餐饮体系,高星级酒店的餐饮服务、以海鲜美食为主的餐厅、渔家乐等、24小时服务的中西快餐厅、具有三亚特色风格的主题餐厅;打造海洋特色美食街;培育三亚餐饮业品牌,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多元投资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餐饮大型企业。

3 、大力发展购物业,建设国际旅游购物城市整合现有旅游购物系统,提升三亚购物设施与服务,改造商品街与购物街,规范旅游购物环境,塑造旅游购物天堂形象。

高品质发展免税购物;体验式建设购物场所;特色化开发本土商品。

4、创新发展娱乐业,打造特色海洋娱乐城市围绕游客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以本土特色文化、民俗、海洋文化为基调,积极吸纳国际时尚文化娱乐元素,大力开发文化娱乐旅游产品,构建文化休闲娱乐体系。

完善传统室内外休闲活动;打造热带风情夜间娱乐系统。

5 、完善发展交通业,建设特色交通旅游城市构建包含海上,陆地,空中无缝连接的多通道旅游集散、运输网络体系,引进多元化集散客运管理模式,打破海、陆、空相对独立的交通发展现状,为游客构筑立体化、无障碍海洋旅游交通体系。

6 、凸显景观特色,打造国际海洋风景城市构造山—海—河—城景观格局,整体构建城市空间文化景观、城市主格调、城市外立面、城市夜景;彰显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特色,做好三亚文化景观风格、色调和结构的设计,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体系,打造三亚的标志性建筑。

7、提升国际化水平,打造国际化海洋城市建立游客到访中心和公共危机处理中心,完善旅游信息、旅游线路、交通运输、消费信息四大集散功能;规范服务标准,强化旅游市场监管,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规范公共场所外语图文标识,制定三亚公共场所外语图文标识标准。

八、邮轮旅游发展规划1、完善凤凰岛邮轮港口建设以国际性规模和标准来规划和建设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使其成为国际邮轮航线停靠港,和具有国际水准的专用邮轮母港。

在回填的人工岛周边新建10万吨级泊位1个、15万吨级泊位2个、22.5万吨级泊位1个;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规划配套国际邮轮会所、国际邮轮俱乐部、超星级酒店等商业旅游配套。

2、丰富邮轮产品线路加快打造以三亚为母港的南海航线、环北部湾航线、东南亚航线等,积极吸引国际邮轮建设一程多站式邮轮航线,同时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主题航线。

3、优化岸上活动组织以直升机、游艇、旅游巴士、自行车为载体,以三亚凤凰岛邮轮港为中心,构建海、陆、空立体化的邮轮岸上观光游览交通体系,提供“安全、高效、环保、舒适、便捷”的邮轮旅游交通服务。

4、培育邮轮旅游产业体系拓展邮轮港口服务;提升邮轮旅游组织服务;加快邮轮人才培养。

九、游船游艇旅游发展规划1、加快推进码头建设2、丰富游船游艇产品设计游船旅游产品:海上游览、海上休闲、海上餐厅、夜游产品、水上巴士游艇旅游产品:海上摄影、海上表演、海上婚庆、海上垂钓、3 、游船游艇线路规划环国际岛游船游线、水上巴士线路(西部航线、东部航线)、游艇游线(沿岸景区游线、近海离岸海岛游线、海洋文化游线)。

4、培育游船游艇旅游产业体系完善游船游艇港口码头服务;延伸培训与咨询服务;扩大三亚国际游船游艇博览会影响力;扩张发展游艇俱乐部模式;组建游船运营集团公司。

十、内河旅游发展规划立足三亚河、临春河、宁远河、海棠湾一河两湖(江林河、龙江塘、青田泻湖)等河流资源,发挥内河的生态和景观优势,结合海洋文化资源,加快开发内河游船旅游、构建城市滨水空间、打造特色景观环境,全面推动内河旅游发展,实现交通环境、生态环境的共赢。

十一、低空旅游发展规划探索发展低空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推动三亚成为岛内率先拥有海陆空立体化旅游产业体系的国际旅游城市,将三亚建设成为全国低空(航空)旅游产业实验区,海南国际旅游岛低空旅游总部基地。

1、建设低空旅游场地围绕低空旅游发展目标,重点建设水上飞机服务场地、直升机服务场地、滨海低空运动场地、低空旅游服务与体验场地四类,为低空旅游发展提供依托。

2、设计低空旅游产品立足三亚低空旅游的发展需求,依托三亚低空旅游的场地建设规划,构建三亚低空旅游的产品体系,重点开发空中观光、赛事节庆、空中交通、专项产品。

3、策划低空旅游线路以三亚市旅游资源分布、旅游开发现状为依托,严格遵守低空禁飞区划定范围,以水上飞机、直升机为载体,策划推出滨海观光、三亚—三沙、环海南岛等一批低空旅游线路。

4、培育低空旅游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基础设施;推进低空旅游运营;构建低空服务体系;培育横向产业链。

十二、海洋娱乐运动发展规划1、建设帆船运动基地以半山半岛帆船港、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的举办为契机,加快发展帆船项目,打造中国帆船之都。

重点建设半山半岛国际帆船基地,将其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准的休闲帆船基地。

2、建设潜水运动基地按照精致化、标准化的发展模式,全面打造三亚潜水旅游基地,并逐步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潜水旅游服务质量。

3、建设海钓运动基地按照不同的垂钓技巧、游客的消费水平,策划发展船钓、矶钓、滩钓等三大类海钓产品,配套建设相应的垂钓基地和海钓俱乐部。

4、建设其他海洋娱乐运动基地依托亚龙湾、蜈支洲岛、大东海、三亚湾、西岛等景区的摩托艇、香蕉船、滑水冲浪等海上娱乐运动的发展基础,打造海上娱乐运动基地。

5、培育海洋运动娱乐业体系组建潜水集团公司,规范潜水行业秩序,扶持专业帆船旅游企业发展,加强与其他帆船赛基地的合作,强化海洋功能分区管理,强化保护重要休闲鱼种资源量及栖息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