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中的数字加网技术全攻略(二)
凹印的制版与凹版印刷(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凹印的制版与凹版印刷(二)
(二)凹印制版与打样
与过去相比,原版方面不再需要制作连续调的原版,制作方法几乎与
胶印没有什幺两样。
尤其是制作加网分色片,色彩打样通过胶印打样机来完成,工艺上非常简单,省时。
以往的方法是制作一根与上机版滚筒一样的打样滚筒用来打样,然而打样与印刷的环境条件并不一样,在印刷质量上存在差别。
现在对于客户有要求或质量要求很高的,往往是在印刷机上进行现场打样。
如果质量得到认可,则打样滚筒即做为上机滚筒使用。
近年来由于制版的数字化和无软片化不断取得进展,使用数字彩色打
样的多了起来。
1. 出版凹印制版与彩色打样
出版凹印的制版方法从黑稿制作到拼版,完全是按照胶印的制版方式、相同的工序和同样的质量管理来进行的,因而对于正在进行凹印印刷的产品,当客户急着要时,即使是换成胶印印刷也没有多大问题。
凹印制版方法分为两种,一是制作与胶印一样的原版(分色片),二是
完全采用数字文件来制版。
前一种方法的彩色打样与胶印相同。
关于打样油墨,往往使用与凹印油墨接近的油墨,但是如前所述,由于印刷方式心脏油墨的特性不同,要求再现的色彩完全一致是很难的。
至于数字式彩色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数字打样中的加网技术

数字打样中的加网技术加网是彩色印刷复制的基础。
印刷品的颜色、层次与清晰度都是由具有一定特性的网点来再现的。
而数字打样之所以加网,是为了在输出分色胶片或印印刷前通过其非常接近印刷过程的加网处理,复制出能够较好地预视其后印刷结果的样张,包括是否有龟纹、玫瑰斑、网点扩大等等,真正做到所见即所得。
1.加网的位置在数字打样工作流程中,数字加网进行的具体位置会随RIP后打样和RIP前打样不同而有区别。
在接收RIP后数据打样的工作流程中,数字打样系统直接接收RIP后面向照排的数字加网数据,并将提取的加网信息数据转换为面向喷墨打印机数字加网数据,控制打印设备来打中印刷加网等价结果。
即RIP后数字打样系统需要对RIP 后的加网进行转换和控制。
2.加网的类型目前数字打样中采用的加网技术大致有调幅加网、调频加网、混合加网等几种类型。
1)调幅加网调幅加网是传统的加网方式,双称为AM加网。
其特点是网点间隔固定,着墨点集中位于网格中心,其面积大小是阶调信息函数。
在网点位置和排列角度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利用网点的大小变化来表现图像的深浅。
调幅网由于频率固定从而形成固定的排列点阵,存在网点线数、网点角度的限制。
需要把两个色版的网角控制在30度或以上,才可避免出现龟纹。
调幅网点既有印刷再现稳定、容易及均匀性好等优点,又存在容易产生网花、网纹之间的干扰龟纹、色彩跳跃、文字和细微层次边缘不光洁等问题,还要求极高的套印精度。
2)调频加网调频加网也叫FM加网,是一项继调幅中网后的全新技术。
其特征是将大小相同的着墨点微粒在单位区域内进行随机发布,其中发布的疏密程度即空间发布频率是图像阶调信息的函数。
调频网点大小相同,直径介地8-30微米之间,比传统网点小得多。
网点分布不均匀,通过单位面积内网点疏密变化来表现图像的深浅层次。
调频加网作为一种比调幅加网出现要晚的较新技术,有许多优点。
在调频加网的图像中,单位网格中只有一定数目的随机分布的元素点,整体上看不以传统的网点。
第二章:凹版印刷工艺

按
照
印
刷
层 叠 式 卷 筒 料 印 刷 机
机 组 的 排 列 方 式 分 类 :
层叠型凹版印刷机,其印刷单元上下层叠,排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的包装越来越 受到重视。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色彩缤纷、设计 新颖的商品包装能够引发人们的购买欲望。
由于凹印能真实再现原稿效果,且层次丰 富、清晰,色泽鲜艳明亮,加上其可采用 水性油墨和醇溶性油墨,符合绿色环保印 刷的要求,并能广泛适应薄膜、复合材料、 纸张等多种介质,因而在包装印刷领域得 到了广泛应用。
计算机直接雕刻(无软片)系统工艺流程图
原稿
图像扫描
数码打样
工作站
组版工作站
版式打样
滚筒精加工 镀铜
粗加工 无缝钢管
电子雕刻 镀铬
凹版打样
电分机接口系统将电分机与整页拼版系统
相连;电雕机接口与电雕机控制工作站构 成无软片雕刻系统,并通过网络与整页拼 版系统连接。
电分机将彩色原稿,包括反射片、透射片、
近几年,新型的机组式凹版印刷机已实现电子无 轴传动,即每个印刷单元之间去掉了共用的驱动 动力轴(有轴传动),改由伺服马达进行控制, 使套印精度更高,操作更加方便。
机组式凹版印刷机具有如下优点: (1)增减印刷单元容易,一般的凹版印刷机只有6-9个单元,
最多的可达12个单元,实现双收双放,即一个台印刷机可 能分成两台印刷机进行操作。 (2)可以在印刷机上安装一套反转装置,可改变基材的穿 行路线,进行单面或双面印刷。 (3)相邻两个印刷单元距离大,使印刷干燥速度提高,装 拆方便,便于互换印版和油墨等,从而可减少停车时间, 提高生产率。 (4)每组印刷单元后可设置较大面积的干燥装置,有利于 油墨的快速干燥,可用于高速印刷。现在高档的印刷机均 彩用复式烘干箱,并且在最后一单元再加一组烘干箱,保 持印刷膜能彻底干燥,提高速度,降低溶剂残留量。 (5)采用先进的自动套色系统,实现于印刷过程中的自动 纠正偏差,降低了废品率,明显提高了套印精度,同时可 通过印品质量监控系统,可以及时调整印刷缺陷。目前, 世界上最先进的印刷机还带有检品机,检查已印完的印刷 品,发现不良会自动贴上标识,在进行下工序加工时可以 筛选出来,避免于重复浪费造成的生产成本的提高。 其缺点是不太适应拉伸大或超薄膜的印刷。
印刷中网点形状网点角度加网线数知识

印刷中网点形状网店角度加网线数知识在印刷过程中,连续调和半色调图像都是由网点的疏密来进行调整表现的。
而通过将CMYK 四色的网点混合,则可以表现出无穷多的颜色。
目前在印刷工艺中使用的网点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类型:调幅网点(AM)和调频网点(FM)。
调幅网点调幅网点是目前使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点。
它的网点密度是固定的,通过调整网点的大小来表现色彩的深浅,从而实现了色调的过渡。
在印刷中,调幅网点的使用主要需要考虑网点大小、网点形状、网点角度、网线精度等因素。
网点大小网点大小是通过网点的覆盖率决定的,也称着墨率。
一般习惯上喜欢用“成”作为衡量单位,比如10%覆盖率的网点就称为“一成网点”、覆盖率20%的网点称为“二成网点”另外,覆盖率0%的网点称为“绝网”,覆盖率100%的网点称为“实地”。
印刷品的阶调一般划分为三个层次:亮调、中间调、暗调。
亮调部分的网点覆盖率为10%~30%左右;中间调部分的网点覆盖率为40%~60%左右;暗调部分则为70%~90%。
绝网和实地部分是另外划分的。
网点形状印刷中的网点形状不只是大家想象中的单单圆形一种,以50%着墨率情况下网点所表现出的形状来划分,可以分为:方形、圆形、菱形三种。
方形网点在50%覆盖率下,成棋盘状。
它的颗粒比较锐利,对于层次的表现能力很强。
适合线条、图形和一些硬调图像的表现。
圆形网点无论是在亮调还是在中间调的情况下,网点之间都是独立的,只有暗调的情况下才有部分相连。
所以对于的采层次的表现能力不佳,四色印刷中比较少采用。
菱形网点综合了方形网点的硬调和圆形网点的柔调特性,色彩过渡自然,适合一般图像、照片的表现。
网点角度印刷制版中,网点角度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择错误的网点角度,将会出现干涉条纹。
常见的网点角度有90度、15度、45度、75度几种。
45度的网点表现最佳,稳定而又不显得呆板;15度和75度的的角度稳定性要差一些,不过视觉效果也不呆板;90度的角度是最稳定的,但是视觉效果太呆板,没有美感了。
凹版印刷中的数字加网技术全攻略(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凹版印刷中的数字加网技术全攻略(三)凹印制版方法和对网点的要求凹印制版方法中传统的方法是照相凹版制版法。
该方法制成的印版网孔面积相同、以网孔深度不同表达印刷品的层次。
其原版无网点,为连续调软片。
原版上的图像经紫外线照射成像于耐蚀膜(对印版滚筒镀层进行腐蚀所用的膜)或碳素纸上,再将此膜包裹于滚筒上,在温水中显影,通过氯化铁进行化学腐蚀,形成深浅不一的网孔。
现在已多不使用连续调原版碳素纸,主要使用分色软片的方法,即按照与胶印完全相同的方法制作加网分色片的方法;另一种是对图像进行全数字化处理、无软片制作印版滚筒的方法。
在包装印刷和特殊凹印领域,无软片制作法正迅速得到推广。
在出版凹印领域无软片化也有了实在的进展。
现代凹印制版工艺方法主要有: (1)网点照相凹版。
采用凹印网点特型网屏作照相加网,或电子加网,制出加网阳(或阴)图片,在光聚合材料版滚筒或喷涂光刻胶的铜滚筒上直接晒版,前者只需冲洗显影,后者则再经腐蚀(或电解),即可制成凹印版,也称直接法涂布腐蚀凹版。
这种制版具有程序简单,数据稳定,易于操作,制取的凹印版,网穴深浅一致,可统一变化其深度(15~35μm)。
网点大小则随图像层次而变化,网墙与网点的线比,可随原稿协调反差要求从1∶3至1∶6作不同变化(最高可达13,但不耐印)。
虽然只能表现56%~73%(最高79%)的网点阶调,但由于其印刷墨层厚,反差高,加上印刷网点阶调层次的扩大,其阶调层次再现仍然优于平版印刷。
而且画面平服、均匀、柔和,适宜建筑材料与商标装潢印刷。
(2)腐蚀凹版。
是目前凹印制版的主要方法之一。
由照相凹版发展而来,采用网点图片(照相或电子分色)直接曝晒在涂布有感光胶的滚筒上,经腐蚀制成凹印版。
去掉了晒碳素纸过版的不稳定因素,工艺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数字加网技术及其在印刷复制上的应用

栅格 涂 黑 的数量 。 另一 种调 频 加 网是 网点 大小 和空 间分 布都在 变化 ,即二级调 频加 网。
由于调频 加 网 的网点 时随 机分 布 的 ,不受 网屏
角度 限 制 ,无 网角 产生 ,从 而 不会 形成 龟 纹和 玫瑰
斑 ,不会产生错 网;由于使用了很细小的网点 ,使 图像看起来更加光滑 ,能显示更多的细节 ;并且使 用低分辨率的照排机也可以获得高品质的图像 ;在
印 刷过 程 中更容 易 保持 水 墨平 衡 ,提高 印 品清 晰度 和 稳定性 。
二、数字加 网技术影像输出上的应用
本文对 同一图像分别采用了3 种数字加网技术
进 行 了加 网 ,为 了便 于 读 者 观 察 ,对 图像 进 行 了
放大并截取 图像 中的一个部分 ,以下4 组图分别是原 稿、调幅加网图像、调频加网图像和混合加网图像。
字加
毒
觥复鞲 的 i 应 用
文/ 吴 丽 童 贞
在 平版 印刷 工艺 中 ,由于 印版 上 图文 部分 和 空 白部 分 基 本位 于 同~ 平 面 ,印刷 时 墨层 的厚 度 是一 致 的 ,所 以 图像 的层 次就 需 要通 过 加 网来 表现 。所
如 图1 所示为1 6 % 的调幅 加 网结 构 图 ,在 图 中涂 黑部
网发展 到 现在 的数字 加 网技 术 。数 字 加 网技术 是 计
算机出版系统 中采用的加网技术 ,根据纪录网点的
¨ l l ¨¨ ¨ ¨ ¨
分 布 状态 ,数字 加 网技 术可 以分 为 调 幅加 网、调 频
就 决 定 了调 幅 网 点 具 有 固定 的间距 。
加网和混合加网技术。
的技术 。 随 着 印刷技 术 的不 断 发展 ,加 网技术 也从
凹版印刷常规操作

凹版印刷常规操作
1.设计与制版:先制作设计稿,然后将设计稿通过数码印刷或者胶版
印刷的方式制成版,这里常常采用的是数码合成网点阵列或者光电蚀版的
制版方式。
2.准备凹版印刷机:将凹版印刷机调整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特别是
考虑到墨水的流动性和干燥性,确保机器的稳定性和实际需求。
3.墨水调配准备:将黑色、白色和其他所需颜色的墨水按照正确的比
例调配好,以确保印刷所需颜色的准确性和图案的清晰度。
4.柔性印版与印刷基材预处理:为确保印刷质量和印刷速度,需要预
处理印版和印刷基材,以提高版面质量和印刷效果。
5.调整印刷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印刷机的印刷速度、印版松紧度、刮墨器松紧度和其他控制参数,以提高印刷质量和印刷效果。
6.开始印刷:将准备好的印版放入印刷机的定位架上,印刷工人根据
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调整印刷机的运转速度和印刷压力,开始印刷。
7.检查印刷品质: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印刷品的质量,特别
是图案的清晰度、色彩的准确性、文字的清晰度和其他印刷要求。
8.修正和调整:根据检查结果和印刷需求,对印刷机进行适当的修正
和调整,以确保印刷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9.涂覆保护层:印刷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对印刷品进行涂覆保护层,以增加印刷品的耐用性和抗损耗性。
10.后期加工和整理:印刷完成后,需要对印刷品进行后期加工和整理,如裁剪、折叠、装订等,以使得印刷品更加完整和可用。
以上是凹版印刷的常规操作步骤,每一步都需要注意细节和质量要求,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凹版印刷适用于许多行业,如包装、出版、广告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二章_凹版制版(9[1].20)
![第二章_凹版制版(9[1].20)](https://img.taocdn.com/s3/m/94e31204eff9aef8941e06d2.png)
2.3.1 凹印滚筒加工的工艺流程
钢辊加工→去油→清洗(用400#水砂摩擦钢辊) →活化(用5%的硫酸) →镀镍→清洗(用800#水砂摩擦钢辊) → 活化(用5%的硫酸) → 镀基础铜层→研磨→浇注剥离层→镀制版铜层→研磨、抛光→ 电雕 →清洁滚筒(用丙酮将滚筒擦干净) →电解除油→清洗→活化(用5 %的硫酸) →镀铬→清洗(用400#水砂摩擦)
色彩校正
强调色彩饱合度 强调色彩明亮度 色彩跳跃区的处理:80%、5% 黑版阶调的处理:缩短黑版阶调
清晰度强调
虚光蒙版锐化功能 锐化作用量(Amount):一般凹印产品调整到50%~ 200%范围内,应调整到稍过分一些,稍有浮雕感为 佳。 锐化半径(Radius):凹印工艺一般设定在2~3之间。 阈值(Threshold):凹印中要求细微层次清晰,则为 0;要求亮调平滑,则设臵为8~98%、MY85%~88%、 K75%~85%,四色 网点值总和为340%~360%。 一般涂料纸: C93%~95%、MY80%~85%、 K70%~75%,四色 网点值总和为320%左右。 胶印纸: C85%~90%、MY75%~80%、 K70%,四色网点值总和 为300%左右。
2.凹版滚筒的构造
(1)轴形滚筒(有轴滚筒) 通轴滚筒是用长的一根通轴在滚筒内壁上适量加入加固筋。 半轴形滚筒即将滚筒轴伸入滚筒内三分之一处,在滚筒内 轴端有一加固筋固定。
通轴滚筒
半轴滚筒
2.凹版滚筒的构造
(2)无轴滚筒 滚筒两端有厚度为18mm的闷盖,中心开有圆孔,圆孔锥度 为10°,并带有键槽,宽度为12~15mm,深度4mm左 右。 一般无轴滚筒长度为100~115cm,直径在127~241mm左 右。
2.3.3 版滚筒的镀铜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凹版印刷中的数字加网技术全攻略(二)
凹印网点的特点和新技术网点是实现图像阶调层次的基础,不同的印刷方式对网点的传递增大效果不同,由于凹印和柔印中网点增大比胶印更严重,因此对图像阶调的影响更大。
在网点传递的过程中,网点形状是影响图像阶调再现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印刷阶段更是如此。
传统的网点形状有方形点和圆形点,目前还有链形点(或称菱形点)、字母点、复
合点、变频点、调频点等。
在相同的网点百分比下,不同的网点形状其周长的总和不同,其网点的增大量也不同。
网点增大时沿其边缘向外扩大,所以周长越大,网点增大越严重。
此外,网点在由小变大的过程中,总会有网点搭接的部位,由于搭接会造成密度突然上升。
因而破坏了阶调曲线的连续性,造成某些阶调区域的层次损失。
例如肤色、恰好处于黄、品红版的中间色调,极易造成阶调生硬,缺乏细微层次的变化。
在肤色再现时链形点比圆形点和方形点都要好,因为这种网点的搭接避开了中间调,而且网点的搭接分两次,每次造成的跳升减弱。
网点搭接造成的阶调跳跃在原理上也可以通过RIP的调整参数来克服,但有一定的难度;其一是跳跃
的幅度有诸多因素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有随机性,即使作了精心的预设,仍难抵消所有的缺陷;其二是跳跃的位置只能给出一个范围,很难精确定位。
所以网点搭接造成的阶调跳跃在实际生产中几乎无法消除,只能通过网点形状和制作图像的特性相互配合来减轻其影响。
凹印网点由网墙和网穴组成,它不同于凸版、平版等其他印刷网点。
凸版、平版以网点面积的大小来表达印刷品的层次,凹印则以凹版的凹下部分(油墨网孔)来表达
层次。
凹印网点需要有网墙来支撑刮墨刀并且加强网穴对油墨的吸附力。
凹版凹下部分按形状不同可分为凹下部分的表面积相等深度不等;凹下部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