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信道与噪声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简答题答案2(个人整理)

通信原理简答题答案2(个人整理)

第一章绪论1-2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答:数字信号:电信号的参量值仅可能取有限个值。

模拟信号:电信号的参量取值连续。

两者的根本区别是携带信号的参量是连续取值还是离散取值。

1-3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偶哪些优缺点?答:利用数字信号来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为数字通信系统。

优点: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传输差错可控;便于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变换、储存;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缺点:一般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系统设备较复杂。

1-4 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信源编码: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通过数字压缩技术降低码速率),完成A/D转换。

信道编码/译码: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加密与解密:认为扰乱数字序列,加上密码。

数字调制与解调: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带通信号。

同步:使收发两端的信号在时间上保持步调一致。

1-5 按调制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传输系统。

1-6 按传输信号的特征,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1-7 按传输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FDM,TDM,CDM。

1-8 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通信方式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解释他们的工作方式。

答:按照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分类。

单工通信:消息只能单向传输。

半双工: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的工作方式。

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以同时收发消息。

1-9 按数字信号码元的排列顺序可分为哪两种通信方式?他们的适用场合及特点?答: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方式。

并行传输一般用于设备之间的近距离通信,如计算机和打印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串行传输使用与远距离数据的传输。

1-10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答:有效性和可靠性。

1-11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哪些?答:有效性:传输速率,频带利用率。

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

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

(a) 相移失真前的波形; (b) 相移失真后的波形
减小畸变的措施
通过一个线性补偿网络,使衰耗特性曲线变得平坦。这一 措施通常称之为“均衡”。在载波电话信道上传输数字信号时, 通常要采用均衡措施。
3.3 变参信道及其对所传信号的影响
变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
变参信道传输媒质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 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 传输时延随时间也发生变化; (3) 具有多径传播(多径效应)。
Kf (t t0 ) KF ()e jt0
另一条路径的时延为(t0+τ),假定信道衰减也是K,故它到达接 收端的信号为Kf(t-t0-τ)。相应于它的傅氏变换为
Kf (t t0 ) KF ()e j(t0 )
当这两条传输路径的信号合成后得
r(t) Kf (t t0 ) Kf (t t0 )
3.1 信道特性
信道的定义 通俗地说,信道是指以传输媒介(质)为基础的信号通路。
具体地说,信道是指由有线或无线电线路提供的信号通路;抽 象地说,信道是指定的一段频带,它让信号通过,同时又给信 号以限制和损害。 信道的作用是传输信号。
信道的分类
分成:狭义信道和广义信道。 狭义信道按具体媒介的不同类型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有线信道是指传输媒介为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 光缆
(2) 从频谱上看,多径传播引起了频率弥散(色散),即由 单个频率变成了一个窄带频谱;
(3) 多径传播会引起选择性衰落。
为分析简单,下面假定只有两条传输路径,且认为接收端 的幅度与发送端一样,只是在到达时间上差一个时延τ。若发送 信号为f(t),它的频谱为F(ω),记为
f (t) F()
设经信道传输后第一条路径的时延为t0,在假定信道衰减为K的 情况下,到达接收端的信号为Kf(t-t0),相应于它的傅氏变换为

通信原理(第四章)

通信原理(第四章)

27
第4章 信 道 章
四进制编码信道模型
0 0
1 送


1
收 端

2
2
3
3
2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4章 信 道 章
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恒参信道的影响 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是确定的或者 是变化极其缓慢的。因此,其传输特性可以 等效为一个线性时不变网络。 只要知道网络 的传输特性,就可以采用信号分析方法,分 析信号及其网络特性。 线性网络的传输特性可以用幅度频率特 性和相位频率特性来表征。 现在我们首先讨论 理想情况下的恒参信道特性。
平流层 60 km 对流层 10 km 0 km 地 面
6
第4章 信 道 章
电离层对于传播的影响 反射 散射
7
第4章 信 道 章
电磁波的分类: 电磁波的分类: 地波 频率 < 2 MHz 有绕射能力 距离: 距离:数百或数千千米 天波 频率: 频率:2 ~ 30 MHz 特点: 特点:被电离层反射 一次反射距离: 一次反射距离:< 4000 km 寂静区: 寂静区:
13
第4章 信 道 章
4.2 有线信道
明线
14
第4章 信 道 章
对称电缆:由许多对双绞线组成, 对称电缆:由许多对双绞线组成,分非屏蔽 (UTP)和屏蔽(STP)两种。 )和屏蔽( )两种。
塑料外皮
双绞线( 5对)
图4-9 双绞线
15
第4章 信 道 章
同轴电缆
16
第4章 信 道 章
n2 n1 折射率
25
第4章 信 道 章
4.3.2 编码信道模型
调制信道对信号的影响是通过k(t)和 使已调信号发生波形 调制信道对信号的影响是通过 和n(t)使已调信号发生波形 失真。 失真。 编码信道对信号的影响则是一种数字序列的变换, ฀ 编码信道对信号的影响则是一种数字序列的变换,即将 一种数字序列变成另一种数字序列。 一种数字序列变成另一种数字序列。误码 输入、输出都是数字信号, ฀ 输入、输出都是数字信号,关心的是误码率而不是信号 失真情况,但误码与调制信道有关, 失真情况,但误码与调制信道有关,无调制解调器时误码由 发滤波器设计不当及n(t)引起 引起。 收、发滤波器设计不当及 引起。 编码信道模型是用数字的转移概率来描述。 ฀ 编码信道模型是用数字的转移概率来描述。

通信原理第4章信道

通信原理第4章信道
1
第4章 信道
4.0 信道的定义及分类 4.1 无线信道 4.2 有线信道 4.3 信道数学模型 4.4 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5 信道中的噪声 4.6 信道容量
2
本章教学目的:了解各种实际信道、信
道的数学模型和信道容量的概念。

本章的讨论思路:通过介绍实际信道的例
子,在此基础上归纳信道的特性,阐述信道的 数学模型,最后简介了信道容量的概念。
信道模型的分类: 调制信道 编码信道
信 息 源 信 源 编 码 加 密 信 道 编 码 数 字 调 制 数 字 解 调 信 道 译 码 解 密 信 源 译 码 受 信 者
信道 噪声源
调制信道 编码信道
31
4.3.1 调制信道模型
有一对(或多对)输入端和一对(或多对)输出端; 绝大多数的信道都是线性的,即满足线性叠加原理;
41
相位-频率畸变
指相位-频率特性偏离线性关系所引起的畸变。
1、理想相频特性是一直线
群延迟-频率特性
|H( )|
d ( ) ( ) d

( ) td
O (b) td
K0
O (a)

O (c)

42
2、实际电话信道的群延迟特性 一种典型的音频电话信道的群延迟特性。
25
光纤呈圆柱形,由芯、封套和外套三部分组成(如 图所示)。芯是光纤最中心的部分,它由一条或多 条非常细的玻璃或塑料纤维线构成,每根纤维线都 有它自己的封套。由于这一玻璃或塑料封套涂层的 折射率比芯线低,因此可使光波保持在芯线内。环 绕一束或多束有封套纤维的外套由若干塑料或其它 材料层构成,以防止外部的潮湿气体侵入,并可防 止磨损或挤压等伤害。

通信原理第四章 (樊昌信第七版)PPT课件

通信原理第四章 (樊昌信第七版)PPT课件

则接收信号为
2 1
fo(t) = K f(t - 1 ) + K f(t - 2 ) 相对时延差
F o () = K F () e j 1 + K F () e j ( 1 )
信道传输函数
H()F F o(( ))K Keejj 11((1 1 eejj ))
常数衰减因子 确定的传输时延因子 与信号频率有关的复因子
课件
精选课件
1
第4章 信道
通信原理(第7版)
樊昌信 曹丽娜 编著
精选课件
2
本章内容:
第4章 信道
信道分类
信道模型
恒参/随参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信道噪声
信道容量
定义·分类
模型·特性
影响·措施
信道噪声 信道容量
精选课件
3
概述
信道的定义与分类
n 狭义信道:
—传输媒质 有线信道 ——明线、电缆、光纤 无线信道 ——自由空间或大气层
1. 传输特性
H ()H ()ej ()
H() ~ 幅频特性
()~ 相频特性
2. 无失真传输
H()Kejtd
H() K
()td
精选课件
27
n 无失真传输(理想恒参信道)特性曲线:
恒参信道
|H()|
K
() td
td
0
H() K
幅频特性
0
0
()td
()d() d
td
相频特性
群迟延特性
精选课件
28
n 理想恒参信道的冲激响应:
恒参信道
H()Kejtd
h(t)K(ttd)
若输入信号为s(t),则理想恒参信道的输出:

《信道和噪声》课件

《信道和噪声》课件

信道分析
1
信道容量
2
信道容量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能够通过信
道传输的最大信息速率。了解信道容量
有助于确定系统的极限性能和优化策略。
3
信道模型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信道,例如传 输特性、传播损耗和多径效应等。这有 助于我们理解和预测信号传输的行为。
信道编码
通过使用纠错编码和调制技术,可以提 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了解不同 类型的信道编码对系统设计至关重要。
总结和展望
通过学习《信道和噪声》课程,您已经了解了信道和噪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希望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优化信号传输,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工作奠程中的各种干扰源,如热噪声、系统噪声和外部干扰等。理 解噪声来源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抑制和补偿策略。
2 噪声的特性
噪声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统计特性,如高斯噪声、白噪声和脉冲噪声等。了解噪声特性有 助于设计抗干扰技术和优化信号处理算法。
3 信噪比
信噪比是衡量信号质量和噪声水平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提高信噪比可以改善信号传输 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信道和噪声》PPT课件
欢迎来到《信道和噪声》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探索信道和噪声的概 念以及它们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优化信号传输。
什么是信道和噪声
信道是指信息传输过程中的通信介质,它决定了信息能够以何种方式被传送 和接收。噪声是干扰信号的非期望信号源,对通信系统性能有重要影响。
应用案例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和 噪声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和噪声 对数据传输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了解信道特性和噪声情况有助于 优化系统性能。
如何优化信号传输
通过选择合适的调制方案、信道 编码技术和抗噪声算法,可以提 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第四章 信道(2)

第四章 信道(2)

§4.3.1 调制信道模型
e0 (t ) k (t )ei (t ) n(t )
k(t)——乘性干扰 它是时间t的函数,表示信道的特性是随时间变化的。 随时间变化的信道成为时变信道 k(t)——乘性干扰——引起的失真随时间做随机变化 特性随机变化的信道称为随参信道 特性不随时间变化或者变化很小的信道称为恒参信道
§4.3.1 调制信道模型
输出量表示为:
e0 (t ) k (t )ei (t ) n(t ) ——二端口网络
e0(t)——输出端电压 ei(t)——输入信号电压 k(t)——乘性干扰 n(t)——加性干扰
n(t)——加性干扰 当没有信号输入时,信道输出端也有加性干扰 k(t)——乘性干扰 当没有信号输入时,信道输出端没有乘性干扰
( w)
dw
td (常数)
理想的相—频及群迟延—频率特性曲线:
( )
( )
k
k

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实际信道对信号产生的两种失真: (1)幅频失真 表示信号中不同频率的分量分 H ( w ) K (频率失真): 别受到信道不同的衰减。
模拟信号:波形失真——信噪比下降
回顾窄带随机过程
(t ) a (t ) cos[ct (t )]
(t ) c (t ) cos ct s (t ) sin ct
可见,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可由
a (t )、 (t )或者c (t )、s(t )的特性确定 反之也成立
重要结论之二: 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σ2ξ的窄带高斯过程ξ (t), 其包络a ξ(t)的一维分布是瑞利分布;
设一恒参信道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
H ( w) K

第4章_信道

第4章_信道

32
4.3 信道的数学模型
内蒙古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4.3.2 编码信道模型
由于信道噪声或其它因素的影响,将导致输出数字序列发生 错误,因此输入输出数字序列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组 转移概率 来表征。 转移概率:在二进制系统中,就是“0”转移为“1”的 概率和“1”转移为“0”的概率。
8
4.1 无线信道
内蒙古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地波
频率在2MHz以下的电磁波,趋于沿弯曲的地球表面传 播,有一定的绕射能力。 地波在传播过程中要不断损失能量,而且频率越高损 失越大,因此传播距离不大,一般在数百千米到数千千米。
传播路径 传播路径
发射天线 发射天线
地面 地面
接收天线 接收天线
导体 绝缘层
图4-9 双绞线
21
4.2 有线信道
内蒙古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传输电信号的有线信道主要有三类:
明线、对称电缆和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
由内外两根同心圆柱导体构成,两根导体之间用绝缘体 隔离开。内导体多为实心导线,外导体是一根空心导电管或 金属编织网,在外导体外面有一层绝缘保护层。其优点是抗 干扰特性好。
增大视线传播距离的途径 卫星中继(卫星通信)
利用三颗地球同步卫星可以覆盖全球,从而实现全球通信。
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能够增大一次 转发的距离,但是却增大了发射功 率和信号传输的延迟。 此外,发射卫星也是一项巨大的工 程。 故开始研究使用平流层通信。 图4-5 卫星中继
15
4.1 无线信道
发射天线 发射天线
地面 地面
接收天线 接收天线
图4-4
无线电中继
特点:容量大、发射功率小、稳定可靠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装置。 • 在讨论通信的一般原理时通常采用广义信道,为
叙述方便,常把广义信道简称为信道。
2020/7/7
3
二、信道的分类
• 从定义可看出,信道大致分成两大类:狭义信道和广 义信道。
• 狭义信道按具体媒介不同分为: 有线信道:同轴电缆、明线、光缆等,传输效率较高; 无线信道:短波、卫星中继等,传输效率较低,安全 性较差。
频率(Hz)
原因:感性负载、容性负载 如何引起畸变?
2020/7/7
22
信号由基波和三次 谐波组成,且幅度 比为2:1
传输后基波比 三次谐波衰减 得多,比值为
2:1
白:基波
从图中可看出信号不同频率分度畸变(即波形失真),若 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则会引起相邻码元在时
红:信号(合成波) 间上相互重叠,即造成码间串扰。
• 广义信道按包含的功能不同分为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
2020/7/7
4
狭义















换 器





调制信道
编码信道
为了便于研究,不管信道过程做了什么变换,也不管用什
么传输媒质,我们只关心通过信道后的结果,即只关心输
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
数学模型
2020/7/7
返回 5
三、信道的数学模型
15
③ 同轴电缆 ➢ 优点:具有良好的传输特性和屏蔽 特性,带宽高
➢ 传输信号类型:数字信号与模拟信 号均可
➢ 主要应用:有线电视系统、局域网
➢ 种类:基带同轴电缆(50欧,数 字)、宽带同轴电缆(75欧,模拟)
2020/7/7
16
2. 光纤信道
① 传输信号:光信号,用光脉冲的有无来代 表二进制数字。 ② 传输原理:全反射。
研究复杂问题的一般流程:
大量考察
总结特性
数学模型
2020/7/7
6
1. 调制信道模型
调制信道的主要特性: • 有一对(或多对)的输入端和一对(或
多对)的输出端; • 绝大多数是线性的; • 信号通过信道需要一定的迟延时间,且
会受到一定的损耗(固定或时变的); • 即使没有信号输入,在信道的输出端仍
2020/7/7
18
3.无线电视距中继
➢ 工作在超短波(30~300M,米波)和微波 (300M~3G,分米波)波段。
➢ 电磁波基本沿视线传播,通信距离依靠中 继方式延伸。
终端站
中继
中继
终端站
例如:移动通信网,电力230M专网
2020/7/7
19
4.卫星中继信道
• 无线电中继信道的一种特殊形式。 • 同步卫星,距地面35860公里
由编码信道的特性所决定。
P(0/0) + P(1/0) = 1 P(1/1) + P(0/1) = 1
2020/7/7
11
第4章 信道与噪声
4.1 信道的定义、分类及模型 4.2 恒参信道及其对传输信号的影响 4.3 随参信道及其对传输信号的影响 4.4 信道的加性噪声 4.5 信道容量
2020/7/7
12
一、恒参信道举例
➢有线电信道 ➢光纤信道 ➢无线电视距中继 ➢卫星中继信道
2020/7/7
13
1. 有线电信道 ① 架空明线
➢ 优点:传输损耗低(与电缆相比)
➢ 缺点:易受气候影响,通信质量不 稳定,频带窄
➢ 传输信号类型:模拟信号
➢ 主要应用:电话系统(业务量较小 的次要传输线路)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
任课老师 温洪明
国防工业出版社
1
第4章 信道与噪声
• 4.1 信道的定义、分类及模型 • 4.2 恒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 4.3 随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 4.4 信道的加性噪声 • 4.5 信道容量
2020/7/7
2
一、信道的定义
• 狭义信道:仅指信号的传输媒介。 • 广义信道:除包含传输媒介外,还包括有关的变
假定 f[ei(t)]=k(t)ei(t) 则 eo(t)=k(t)ei(t) + n(t)
n(t):加性噪声,独立于ei(t) k(t):乘性干扰,依赖于网络的特性,是由 于信道传输特性不理想造成的,它随着输入信 号的消失而消失。
2020/7/7
9
在研究信道时,根据k(t)的不同情况可把调制信 道分成两大类: • 恒参信道:k(t)基本不随时间变化,即信道对信 号的影响是固定的或变化极为缓慢的。 • 随参信道(变参信道):k(t)随时间随机快变化 的信道。
缺点:传输时延大。
2020/7/7
20
• 低轨道卫星
优点:距离近,所需发射功率小,传输时延 比同步卫星小。
缺点:卫星天线覆盖区域小,地面天线必须 随时跟踪卫星。
2020/7/7
21
二、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1. 幅频特性( H(ω) )
信道的幅频特性不理想会引起幅频畸 变(又称频率失真)。
衰 耗 (dB)
一般情况下,有线信道为恒参信道,无线信道为 随参信道。
2020/7/7
10
2.编码信道模型
• 编码信道对信号的影响是一种数字序列的变换 (即编码),可看成数字信道。
• 编码信道模型可以用数字的转换概率来描述。

P(0/0)


P(1/0)
二进制编码
1
P(0/1) P(1/1)
信道模型
1
p(0/0),p(1/0),p(0/1),p(1/1)为信道转换概率,
③种类:
➢ 多模:纤芯直径为50或62.5µm,可以存在 多条入射角不同的光线。
➢ 单模:纤芯直径为8~10µm(一个光波的波 长),光线不出现反射,直接向前传输。
2020/7/7
17
④ 优点: ➢ 频带宽; ➢ 抗雷击和电磁干扰; ➢ 保密性强; ➢ 传输损耗小; ➢ 重量轻。
⑤ 缺点:太细,精确连接两根光纤比较困难
2020/7/7
14
② 对称电缆 ➢ 分类:三类线、五类线、六类线 ➢ 优点:频带较明线宽,多线对采用双扭线, 减少了线对间的串扰 ➢ 缺点:容易受到外部高频电磁波干扰,且 线路本身会产生一定噪声,误码率较高 ➢ 传输信号类型: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均可 ➢ 主要应用:局域网、电话系统
2020/7/7
有一定功率输出。
因此,可用一个二对端(或多对端)的时变线 性网络来替代调制信道。
2020/7/7
7
ei(t)
ei1(t) ei2(t) ein(t)
2020/7/7
… …
时变线 性网络
时 变 线 性 网 络
eo(t)
eo1(t) eo2(t) eom(t)
8
对于二对端网络的信道模型可表示为: eo(t)=f[ei(t)] + 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