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的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检测记录表

合集下载

粗集料堆积密度、孔隙率及间隙率试验记录表

粗集料堆积密度、孔隙率及间隙率试验记录表
)源自试验次 数VC单值
VC平均值
单值
平均值
2 备注: 试验规程:T0309-2005 (1)堆积密度ρ=(m2-m)/V(t/m ),⑴水泥砼用振实状态下空隙率Vc=(1-ρ/ρa)×100(%) 式中ρa—粗集料的表观密度(见D-34、D-34.1或D-34.2试验测定)。 用途—说明水泥砼、沥青混合料的集料。 容量筒容积V=((m1-m2))/ρT,ρT—水温T(℃)时的密度、查表得水温密度。 ⑵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骨架捣实状态下的间隙率按下式计算:VCADRC=(1-ρ/ρb)×100 式中:ρb—粗集料毛体积密度(t/m )(见D-34.1或D-34.2试验测定) 备注及评语:
粗集料堆积密度、孔隙率及间隙率试验记录表
(编号:
建设项目:连霍洛三(豫陕界)段改扩建工程 施工单位: 施工路段: 合同号: 取样编号: 产地: 容量筒与 试验温度T 容量筒与 容量筒的 容量筒的 水的总质 试验温度 时水的密 试样的总 质量 容积V 量 度 质量 m1(㎏) 1 mw(㎏) T(℃) ρ T(㎏ (mω - m1)/ 3 ρ T /m ) m2(㎏) 堆积密度ρ (t/m3) ρ 单值 ρ 平均值 空隙率VC(%) 间隙率VCADRC(%)
3 3
试验:
计算:
复核:
试验日期:

砂原始记录

砂原始记录
奉化环球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试验室
砂试验原始记录(1)
代表数量:规格:产地:编号:试验日期:
试验名称
颗粒量
第一次g
第二次g
累计筛余平均(%)
试样质量
G(g)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m0(g)
筛孔尺寸
mm
筛余质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筛余质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其中:含水率ωwc= ×100%表观密度ρ=( -αt)×1000堆积密度ρL= ×1000
(2)空隙率νL=(1- )×100%=其中:ρL为堆积密度,ρ为表观密度。
(3)氯离子含量ωcl= ×100%(4)贝壳含量ωb= ×100%-ωc
复核:试验:
试样总量
m1(g)
未烘干的试样与容器总质量
m2(g)
水+瓶+砂样
总质量
m1(g)
容量筒+砂样
总质量
m2(kg)
AgNO3浓度
(CAgNO3)(mol/L)
试样除去贝壳后的质量
m2(g)
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总质量
m3(g)
水+瓶
总质量
m2(g)
容量筒体积
V(L)
空白体积消耗
V2(mL)
含泥量
ωc
含水率
ωwc(%)
水温(℃)
堆积密度ρL
(kg/m3)
样品体积消耗
V1(mL)
贝壳含量
ωb(%)
修正系数αt
表观密度ρ
(kg/m3)
氯离子含量ωcl(%)
平均值
ωwc(%)
平均值ρ(kg/m3)
平均值ρL(kg/m3)

细集料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

细集料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

细集料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一、表观密度1.仪器设备: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a)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b)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c)容量瓶:500ml;d)干燥器、搪瓷盘、滴管、毛刷、温度计等。

2.实验步骤:1)按规定取样方法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66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称取试样300g,精确至0.1g。

将试样装入容量瓶,注入冷开水至接近500ml的刻度线处,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使砂样充分摇动,排除气泡,塞紧瓶盖,静置24h。

然后用滴管小心加水至容量瓶500ml刻度处,塞紧瓶盖,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3)倒出瓶内水和试样,洗净容量瓶,再向容量瓶内注水(应与步骤“2)”水温相差不超过2℃,并在15℃~25℃范围内)至500ml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的各项称量可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

3.结果计算与评定:1)砂的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2)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应重新试验。

3)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二、堆积密度与空隙率1.仪器设备: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a)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b)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c)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经108mm,净高109mm,壁厚2mm,筒底厚约5mm,容积为1L;d)方孔筛:孔径为4.75mm的筛一只;e)垫棒:直径10mm,长500mm的圆钢;f)直尺、漏斗或料勺、搪瓷盘、毛刷等。

2.试验步骤:1)按照规定取样方法取样,用搪瓷盘装取试样约3L,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砂料试验记录

砂料试验记录
砂料试验记录(一)
样品名称:试验编号:
取样日期:试验日期:
1、视密度及饱和面干视密度
项目
原样重(g)
[瓶+水]重(g)
[瓶+水+砂]重(g)
体积
(cm3)
结果
(㎏/m3)
平均值
(㎏/m3)
视密度
饱和面干视
密度
2、自然堆积密度及紧密堆积密度
项目
[桶+砂]重(g)
桶重(g)
砂重(g)
容积
(cm3)
结果
(㎏/m3)
平均值
(㎏/m3)
自然堆积密度
紧密堆积密度
3、吸水率(饱和面干)及空隙率
次数
砂样重(g)
烘干砂样重(g)
吸水率
(%)
平均值
(%)



υ0(%)=(1- )×100=
1
γ0——砂样自然堆积密度
2
γ——干砂视密度
4、含泥量、云母、硫化物及有机质
含泥量
云母
硫化物
有机质
次数
砂样重
(g)
烘干砂样重(g)
含泥量(g)
平均值
(%)
砂样重(g)
1
云母重(g)
2
云母含量(g)
校核:试验:

委托单位:料场名称:砂样种类:河砂人工砂湖砂
样品编号:试验依据:取样日期:年月日
超径含量试验:仪器编号:
原样质量(g)
>5mm颗粒含量(g)
超径率(%)
试验:月日
校核:月日
颗粒级配试验仪器编号:
次数
1
2
平均
孔径(mm)

砂石检测报告

砂石检测报告

混凝土粗骨料试验报告单检测单位: 石子类别:工程名称: 材料产地:工程部位: 代表数量:委托单位: 委托日期:施工单位: 报告日期:执行标准:SDJ207-82、SD105-82、JGJ53-92、GB/T14685-2001 试验编号技术负责: 审核: 试验:海南保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实验项目规范(设计)指标 实验结果实验项目规范(设计) 指标实验结果堆积密度(kg/m ³) >1350 超径(%) / 表观密度(kg/m ³) >2550 逊径(%) / 吸水率(%) <2.5 软弱颗粒含量(%) / 表面含水率(%) / 压碎指标值(%) <16 含泥量(%) <1.0 有机质含量 浅于标准色 泥块含量(%) 不允许 坚固性 / 针片状颗粒含量(%)<15 抗磨损 / 空隙率(% )<47碱活性判定/颗 粒 级 配筛孔尺寸(mm ) 80 63 50 40 31.5 25 20 16 105 2.5 标准颗粒级配范围累计筛余量(%) 实际累计筛余(%)~实验结果评语 符合 SDJ207-82、SD105-82、JGJ53-92、 GB/T14685-2001标准备注 仅对来样负责砂 试 验 报 告 单检测单位: 材料产地:工程名称: 代表数量:工程部位: 委托日期:委托单位: 报告日期:施工单位: 试验编号执行标准:SD105-82、SDJ207-82、JGJ52-92、GB/T14684-2001技术负责: 审核: 试验: 海南保庆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试验项目要求指标试验结果试验项目 要求指标试验结果堆积密度(kg/m ³) >1350 坚固性(%) / 表观密度(kg/m ³) >2540 轻物质含量(%) / 含泥量(%) <3.0 空隙率(%) <47 云母含量(%) <2.0 硫酸盐、硫化物含量(%)/ 含水率(%) / 碱活性 / 吸水率(%) / SO3测定(%) / 泥块含量(%)不允许有机物含量 浅于标准色颗 粒 级 配筛孔尺寸 10.00 5.00 2.50 1.25 0.160 Ⅰ区 累计 筛余(%)Ⅱ区Ⅲ区 试验 结果 累计筛余(%)细度模数 级配区评 语符合 SD105-82、SDJ207-82、JGJ52-92、GB/T14684-2001标准。

砂的筛分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2

砂的筛分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2
含泥量、 含泥量、泥块含量 有害物质含量 坚固性 碱-骨料反应 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
•Ⅰ类 Ⅰ •Ⅱ类 Ⅱ •Ⅲ类 Ⅲ
2.实 验 目 的 实
实验类型: 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
1 筛分实验, 筛分实验,测定 实验 筛余量 评定砂的级配和 评定砂的级配和 级配 粗细程度 2 检测表观密度和 检测表观密度和 堆积密度 计算其空隙率 3 为水泥混凝土设 计提供原始数据 评定砂的质量
筛分实验
①称量试样500g,将套筛置于摇 称量试样 , 筛机上筛10min,取下,再逐个 筛机上筛 ,取下, 手筛。 手筛。 称量各筛筛余量。 ②称量各筛筛余量。 计算。 ③计算。
堆积密度实验
①用漏斗将试样装入容量筒, 用漏斗将试样装入容量筒, 至满出,用直尺刮平, 至满出,用直尺刮平, 称量G 称量 1 分二层装试样, ②分二层装试样,每层左右 颠击各25次 刮平,称量G 颠击各 次。刮平,称量 1 计算。 ③计算。
4)
思考题
1.筛分实验时,称量 筛分实验时, 筛分实验时 500g,但分计筛余之和 , 大于或小于500g,其可 大于或小于 , 能的原因( 能的原因(称量错误不 计) ? 2.当各筛孔的存留量之 当各筛孔的存留量之 和与试样总质量相比相差 不超过1% 不超过 %时,差值部分 如何处理? 如何处理?
3 ρ01 − ρ02 ≤ 20kg/ m 有 , 则 重 实 效 否 需 新 验
《建筑用砂》(GB/T 14684—2001) 要求 建筑用砂》 ) 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 表观密度大于
5. 实 验 步 骤
(3)堆积密度实验 放正漏斗和容量筒。容量筒放在漏斗下
(正对漏斗出料口的中心),试样装入漏斗 正对漏斗出料口的中心),试样装入漏斗 ), 1) ) 松散 堆积 密度 容量筒上部试样呈锥体, 加满料。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锥体,且 容量筒四周溢满时, 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停止加料 用直尺刮平(注意! 刮平。用直尺刮平(注意!沿筒口中心线 向相反方向) 向相反方向)。 称试样和容量筒质量( ),称容 称量。称试样和容量筒质量(G1),称容 量筒质量(G2) 量筒质量(

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

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

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T 0309-2005)2.6.1 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粗集料的堆积密度,包括堆积状态、振实状态、捣实状态下的堆积密度,以及堆积状态下的空隙率(或间隙率)。

2.6.2 仪具与材料2.6.2.1 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称量的0.1%。

2.6.2.2 容量筒:适用于粗集料堆积密度测定的容量筒应符合表2.6.2.2的要求表2.6.2.2 容量筒的规格要求2.6.2.3 平头铁锹。

2.6.2.4 烘箱:能控温105±5℃。

2.6.2.5 振动台:频率为3000次/min±200次/min,负荷下的振幅为0.35mm,空载时的振幅为0.5mm。

2.6.2.6 捣棒:直径16mm,长600mm,一端为圆头的钢棒。

2.6.3 试验准备按《粗集料取样法》T0301的方法取样、缩分,质量应满足试验要求,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也可以摊在清洁的地面上风干,拌匀后分成两分备用。

2.6.4 试验步骤2.6.4.1 自然堆积密度取试样1份,置于平整干净的水泥地(或铁板)上,用平头铁锹铲起试样,使石子自由落入容量筒内,此时,从铁锹的齐口至容量筒上口的距离应保持为50mm 左右,装满容量筒并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空隙,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m 2)。

2.6.4.2 振实密度按堆积密度试验步骤,将装满试样的容量筒放在振动台上,振动3min ,或者将试样分三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25mm 的圆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装入第二层,用同样的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然后再装入第三层,如法颠实;待三层试样装填完毕后,加料填到试样超出容量筒口,用钢筋沿筒口边缘滚转,刮下高出筒口的颗粒,用合适的颗粒填平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m 2)。

砂的表观密度(视比重)、堆积密度(松容重)和紧装密度(紧装容重)试验记录表

砂的表观密度(视比重)、堆积密度(松容重)和紧装密度(紧装容重)试验记录表

试验条件
试验依据
JTG E42-2005
样品名称
主要仪器设备及 编号
施工单位

试验日期鼓风干燥箱、天平、Fra bibliotek孔筛、容量筒等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取样说明
施工路段
K135+600-RK161+600
堆积密度 (松容重)
试验次数
盛器容积 (mL)
V
1
2
平均
紧装密度 (紧密容重)
1 2 平均
盛器质量 (g) m0
集料表观密度(视比重)、堆积密度(松容重)和 紧装密度(紧密容重)试验记录表
建设项目:
三淅高速公路卢氏至西坪段建设工程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计量测试中心连霍洛三(豫 陕界)段改扩建工程LM-6标段工地试验室
附属工程
委托/任务编 号
样品描述
样品编号
合同号: 报告编号:
D-27 LXLM-2
盛器与砂的总 质量 (g) m1
砂的质量 (g) m1-m0
密度 g/cm³ ρ=(m1-m0)/V
表观密度 (视比重)
试验次数
试样的烘干 质量(g)
m0
水与容重瓶 总质量(g)
m1
试样、水与容 量瓶总质量 (g) m2
温度修正系数 αt
1
视比重 g/cm³ ρ=[m0/(m0+m1-m2)αt]
2
平均
备注
依据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试验,试验结果符合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 技术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
试验:
复核:
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页,共 页
砂的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及 编号
试验编号
表观密度
(kg/m3)
容量筒的质量
(g)
容量筒的容积
(mL)
测堆积密度时容量筒和砂总质 量
(g)
测紧密密度时容量筒和砂总质 量
(g)
松散堆积密度测值
(kg/m3)
松散堆积密度测定值
(kg/m3)
松散堆积空隙率测值
(%)
松散堆积空隙率测定值
(%)
紧密堆积密度测值 紧密堆积密度测定值
(kg/m3) (kg/m3)
紧密堆积空隙率测值
(%)
紧密堆积空隙率测定值
(%)
备 注:
记录编号: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试验日期
1
2
试验:
复核:
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