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 矢量分析 中学选址

合集下载

Arcgic学校选址课程设计总结

Arcgic学校选址课程设计总结

Arcgic学校选址课程设计总结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ArcGIS在地理信息科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学校选址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学生能够运用GIS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等功能,对不同地理位置的适宜性进行评估。

3.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地图制作和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ArcGIS软件,进行地图的创建、编辑和管理。

2. 学生能够利用GIS工具,执行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解决选址问题。

3. 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选址对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重要性,树立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结合ArcGIS软件进行实际案例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对信息技术有较高的接受度,但对GIS软件操作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教学要求:1. 教师需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帮助学生掌握GIS软件的使用。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3. 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综合表现。

二、教学内容1. GIS基本概念与功能: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构成要素及其在教育、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2. ArcGIS软件操作基础:讲解ArcGIS软件的界面、工具栏、基本操作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ArcGIS软件操作基础3.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学习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导入和导出等操作。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4. 空间分析与应用:介绍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并应用于学校选址案例。

ARCGIS学校选址报告解析

ARCGIS学校选址报告解析

ARCGIS学校选址报告解析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报告目的与意义 (3)1.3 报告结构概述 (5)二、理论基础与方法 (6)2.1 ARCGIS软件简介 (7)2.2 学校选址的理论依据 (8)2.3 选址分析方法介绍 (9)三、案例研究 (10)3.1 案例一 (11)3.1.1 基础数据收集 (12)3.1.2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13)3.1.3 选址结果与讨论 (14)3.2 案例二 (16)3.2.1 基础数据收集 (17)3.2.2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18)3.2.3 选址结果与讨论 (20)四、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21)4.1 政策因素 (22)4.2 经济因素 (23)4.3 社会因素 (24)4.4 环境因素 (26)4.5 技术因素 (27)五、选址优化策略 (28)5.1 多准则综合评价法 (30)5.2 灰色关联分析法 (31)5.3 模糊综合评判法 (33)5.4 德尔菲法 (34)六、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 (34)6.1 实践应用概述 (35)6.2 案例分析一 (35)6.3 案例分析二 (37)七、结论与建议 (38)7.1 结论总结 (39)7.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40)7.3 对实践应用的展望 (41)一、内容描述本报告旨在对ARCGIS学校选址进行深入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选择依据。

报告首先阐述了选址的重要性,接着从市场需求、交通便利性、教育资源、环境适宜性以及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采用GIS技术对选址进行空间分析,最终提出推荐选址方案。

引言:阐述选址对于学校建设的重要性,包括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区域发展等。

市场需求分析:分析目标区域的生源情况、人口结构及发展趋势,评估学校的市场需求。

交通便利性分析:从地理位置、交通线路、公共交通设施等方面评估学校选址的交通便利性。

教育资源分析:考察周边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包括学校数量、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等。

Arcgis 矢量分析 中学选址

Arcgis 矢量分析 中学选址

一、概述用arcgis进行中学选址。

要求:1.距离现有中学的距离分为四类,分别赋予评定指标:0:0-500米:0(代表权重),500-1000米:1,1000-1500米:2,大于1500米:32.人口密度分为4类(人/万平方米),分别赋予评定指标:0-50:0,50-100:1,100-200:2,大于200米:33.划分土地利用再分为3类,分别赋予评定指标:工业(M)或绿地(G):0,商业:1(C),居住:2(R1、R2)4.综合评定指标:三个指标之积(取值越高,越适合中学选址)二、数据说明Road.shp,scho.shp,parcel.shp;pop_smp人口密度数据三、具体操作步骤1.启动ArcGis—Add Data将四个文件加进来。

2.因为我们需要的是500-1000m,1000-1500m的环形区域,因此ArcTool box--Analyst Tools—Proximity--Multiple Ring Buffer直接生成缓冲环形区域。

3.为每个添加属性字段,Options—Add Field命名为weight。

Editor—Start Editing—再打开属性表,将权重值赋给各缓冲环。

4.因parcel图层含有较多信息,会使图层间进行操作后信息量较大。

所以将parcel进行dissolve操作。

不勾选任何field。

5.因为生成的缓冲环有大于parcel图层边界的部分,有没有覆盖的部分,因此要进行identity操作。

将上不操作生成的parcel-dissolve图层设为Input class 。

Analysis Tools—Overlay—identity6.给生成后的parcel-dissolve 图层权重字段赋值。

7.用泰森多边形进行人口密度分类,因为所给的人口密度图层数据是点图,不能直接进行计算,因此要利用Thienssen Polygons进行实现。

Buffer—create Thienssen Polygons(!注意:在生成泰森多边形时在第三栏中要点选ALL,否则生成的图层没有人口数据)。

ArcGIS空间分析报告教程——学校选址

ArcGIS空间分析报告教程——学校选址

ArcGIS空间分析实习一.实习内容合理的学校空间位置布局,有利于学生的上课与生活。

学校的选址问题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学生娱乐场所配套、与现有学校的距离间隔等因素,从总体上把握这些因素能够确定出适宜的学校选址区。

本实习通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以及基本编辑功能,综合分析用地类型,对某学校的修建位置进行选择,以达到最利于学生学习环境的目的。

二.实习数据及平台(1)土地利用图(landuse)(2)数字高程模型(DEM)(3)娱乐场所分布图(rec_sites)(4)现有学生分布图(school)(5)ArcMap桌面端注:数据来源均来源于网络以及相关教程三.基本要求(1)新学校的选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地势平坦、结合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考虑、成本不高、新学校应该与现有娱乐设施相配套、新建学校应该避开现有学校,合理分布。

四.实验流程准备数据权重0.25栅格计算五.实验步骤1.运行ArcMAP,激活Spatial Analyst模块。

激活步骤是:自定义-拓展模块-Spatial Analyst。

2.单击图标加载上述四个实验数据,包括landuse、DEM、rec_sites、school。

3.从DEM数据文件中提取坡度数据。

单击打开ArcToolbox 工具箱,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表面分析——坡度,输入DEM数据,生成slope数据文件。

生成的slope数据集如下图:4.提取娱乐场所直线距离的数据。

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距离分析——欧氏距离,加载rec_sites文件,参数均选择默认,生成距离文件。

5.提取学校直线距离的数据。

同样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距离分析——欧氏距离,加载school文件,等到dis_school数据集。

6.对数据集进行重分类。

首先对坡度数据进行重分类,因为学校的位置最好选择平坦的地区,因此此处选择把坡度分为10级,平坦的地方适宜性好,赋以较大的适宜性值,陡峭的地区赋比较小的值,从而得到坡度适宜性数据。

ArcGIS实现多条件选址分析

ArcGIS实现多条件选址分析

百度文库:PCFAN 小童鞋
第 1 页 共 12 页 ArcGIS 实现多条件选址分析 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如何选址的问题,选址时要考虑很多条件因素,例如距离医院300米、距离学校500米等从空间距离上综合考虑,此时就可用arcigs 进行辅助分析,本教程以购房选址为例进行演示,利用arcgis 分析出了距离景区、商场、学校、医院等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符合条件的小区名单供购房者选择,避免了选址时的盲目性。

效果预览: 原数据预览:
本教程要从指定区域内选择出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小区名单:
1、距离景区不超过300米
2、距离商场不超过600米
3、距离医院不超过500米
4、距离中学不超过200米
最后利用arcgis 软件从很多小区中分析出来了符合以上四个条件的小区点文件和属性表:。

利用ARCGIS进行学校选址分析

利用ARCGIS进行学校选址分析
第23页/共29页
2 生成起伏度成本数据集,将其按照成本大小重分类;
第24页/共29页
3 坡度数据和起伏度数据按照0.6:0.4的权重合并,
生成成本数据集;
第25页/共29页
计算成本权重距离函数
spatial analy----distance----cost weighted
第26页/共29页
6 将得到的灰度值大于8.2的数据转换成矢量数据,
命名为sites
第19页/共29页
7 Arccatalog新建个人数据库,将sites导入到数据库中,以获得面积数据;
第20页/共29页
8 根据属性提取面积大于十万的区域,再根据位置提取与公路相交的图斑,作为建立学校的地点
第21页/共29页
实验目的:
熟悉栅格数据距离制图、成本距离加权、数据重分类、多层面合并、最短路径分析等空间分析功能;
第1页/共29页
实验内容:
立体效果图的显示;基于栅格数据的学校选址分析;最短路径分析;
第2页/共29页
1 设置工作环境:
一 立体效果显示
第3页/共29页
2 生成elevation的山坡阴影2页/共29页
同类原理,重分类学校和娱乐设施直线距离;
第13页/共29页
对landuse而言,土地利用数据删除water wetlands,agriculture:9 built up:3 barren land:10 forest:4 bursh/transitional :5
三 寻找目的地到学校的最短路径
要求: 新建路径成本最少,且为较短路径; 新建路径的成本数据计算时,坡度数据和起伏度数据按照0.6:0.4的权重合并;
第22页/共29页

基于GIS的学校选址分析

基于GIS的学校选址分析

河北联合大学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课程题目:基于GIS的学校选址分析姓名:学号: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班级: 11地信1班****: ***矿业工程学院2014年 5月 20 日目录1.搜集资料 (3)2.引言 (3)3.项目概述 (4)3.1项目背景 (4)3.12用到的软件 (4)3.2学校选址的调查与分析 (5)3.2.1背景条件 (5)3.2.2学校选址要求 (5)3.2.3数据准备和处理 (5)3.3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和分析思路 (6)4 具体操作步骤 (6)4.1设置空间分析环境 (6)4.2数据提取 (8)4.3重分类数据集 (10)4.3.1 重分类坡度数据集 (10)4.3.2重分类娱乐场直线距离数据集 (11)4.3.3 重分类现有学校直线距离数据集 (12)4.3.4重分类土地利用数据集 (12)5适宜区分析 (13)6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6)1.搜集资料(1)娱乐场所:点,区域内的娱乐场所。

(2)学校:点,区域内收集到的学校位置信息。

(3)土地利用类型:面,包括不同的土地类型。

(4)地面高程数据:面,地面的不同高程,都是由面状要素体现。

2.引言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处理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GIS成为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高科技热点之一。

GIS是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等多门学科综合的边缘学科,其核心是计算机科学,基本技术是数据库、地图可视化及空间分析,GIS是处理地理数据的输入、输出、管理、查询、分析和辅助决策的计算机系统。

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在公园选址与规划中的应用,体现出其众多的优点和巨大的潜力,保证了公园选址与规划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地理信息系统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产物。

由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等概念的相继提出,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极大地拓展,开始由资源环境领域向社会经济领域和商业领域转变。

arcgis学校选址步骤基本介绍

arcgis学校选址步骤基本介绍

arcgis学校选址步骤基本介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跨国企业在整个经济链中的作用越发显现,引领着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前进方向。

arcgis学校选址也越来越方便。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解开arcgis学校选址步骤,希望能帮到你。

arcgis学校选址步骤在GIS发展的早期,专业人士主要关注于数据编辑或者集中于应用工程,以及主要把精力花费在创建GIS数据库并构造地理信息和知识。

慢慢的,GIS的专业人士开始在大量的GIS应用中使用这些知识信息库。

用户应用功能全面的GIS工作站来编辑地理数据集,建立数据编辑和质量控制的工作流,创建地图和分析模型并将这些工作和方法记录成文档。

这加强了GIS用户的传统观念,这些用户往往拥有连接在数据集和数据库上的专业工作站。

这种工作站拥有复杂的GIS应用以及用来实现几乎所有GIS任务的逻辑和工具。

这种对GIS软件所处位置的看法已经被证明非常有价值,被约全球二十万组织中的GIS专业人士所接受。

事实上,这种客户-服务器的计算模式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让许多人认为GIS只有这样的模式。

但是,对GIS的观念在不断的扩展。

近期Internet的发展,DBMS技术的长足进步,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移动设备以及GIS的广泛使用已经促使GIS有更加开阔的前景和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除了GIS桌面产品,GIS软件可以被集中在应用服务器上和Web 服务器上,把GIS的功能通过网络传递给任意多的用户;可以集中一些GIS逻辑,将其嵌入和部署在用户定制的应用中;为野外GIS业务在移动设备上部署GIS软件的应用也多了起来。

企业GIS用户使用传统高级的GIS桌面软件,使用Web浏览器,专门的应用程序移动计算设备以及其它数字化设备连接中心GIS服务器。

GIS平台涉及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展。

使用 ArcGIS 满足 GIS 用户所有的需求ArcGIS作为一个可伸缩的平台,无论是在桌面,在服务器,在野外还是通过Web,为个人用户也为群体用户提供GIS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
用arcgis进行中学选址。

要求:
1.距离现有中学的距离分为四类,分别赋予评定指标:0:0-500米:0(代表权重),500-1000米:1,1000-1500米:2,大于1500米:3
2.人口密度分为4类(人/万平方米),分别赋予评定指标:0-50:0,50-100:1,100-200:2,大于200米:3
3.划分土地利用再分为3类,分别赋予评定指标:工业(M)或绿地(G):0,商业:1(C),居住:2(R1、R2)
4.综合评定指标:三个指标之积(取值越高,越适合中学选址)
二、数据说明
Road.shp,scho.shp,parcel.shp;pop_smp人口密度数据
三、具体操作步骤
1.启动ArcGis—Add Data将四个文件加进来。

2.因为我们需要的是500-1000m,1000-1500m的环形区域,因此ArcTool box--Analyst Tools—Proximity--Multiple Ring Buffer直接生成缓冲环形区域。

3.为每个添加属性字段,Options—Add Field命名为weight。

Editor—Start Editing—再打开属性表,将权重值赋给各缓冲环。

4.因parcel图层含有较多信息,会使图层间进行操作后信息量较大。

所以将parcel进行dissolve操作。

不勾选任何field。

5.因为生成的缓冲环有大于parcel图层边界的部分,有没有覆盖的部分,因此要进行identity操作。

将上不操作生成的parcel-dissolve图层设为Input class 。

Analysis Tools—Overlay—identity
6.给生成后的parcel-dissolve 图层权重字段赋值。

7.用泰森多边形进行人口密度分类,因为所给的人口密度图层数据是点图,不能直接进行计算,因此要利用Thienssen Polygons进行实现。

Buffer—create Thienssen Polygons(!注意:在生成泰森多边形时在第三栏中要点选ALL,否则生成的图
层没有人口数据)。

8.将泰森多边形分析过的图层与parcel-dissolve图层进行identity操作。

9.在上步生成的图层属性表里添加POP_DEN ,人口权重weight2字段,(注意添加字段的数据类型)。

因为此图层字段较多,可以适当隐藏无关字段。

用calculate Geometry 计算出区域面积area字段的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用field calculator计算POP_DEN,因为最后要求的单位是人/万平方米,因此人口密度时要注意单位换算。

POPU*10000/AREA。

按照人口密度划分赋权重值。

10. 将储存有距离和人口密度的的parcel_Dissolve2_Identity 和parcel_Dissolve2_Identity3 进行识别操
作,继承两个图层的权重信息。

11.土地利用指标的确定:打开parcle.shp 属性字段中关于土地利用的说明与分级,p_weight即为级别权重,将其与上一步的图层Union,则所得图层继承了weight 和weight2两个权重。

添加字段w来储存三个指标的乘积,用field calculator,输入计算公式[P_Weight] * [weight] * [weight2],单击OK。

12.然后右键单击w属性列--sort descending 就可看到权重从大到小的排序,即综合权值最大的几个区域。

最大值为12,选择所有w值为12的区域。

下图右侧蓝边高亮区域为最佳区域。

四、心得
开始不了解ArcTool box--Analyst Tools—Proximity--Multiple Ring Buffer操作时走了很多弯路,建立缓冲区之后通过erase操作实现,但过于复杂。

此次实习才意识到dissolve操作的好处,dissolve可使图形融合,简化属性字段,使很多操作变得简便,如赋值操作。

泰森多边形是使点数据面化得操作,很多情况下点数据不能直接参与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