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最新初三语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10)

合集下载

初中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初中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

从表达方式看,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B.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受的文学样式,它还有“美文”“小品文”“随笔”之称。

C. 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D. 戏剧通过矛盾冲突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往往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答案】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体知识的掌握。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而不是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

故答案为C【点评】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

三者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小说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而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其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都卓有建树。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曹氏三父子。

B. 《狼》选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志异》中的“志”意思是“志向”,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并不在功名,而在于诸多“奇异的事”。

C. 新闻特写,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断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D. 律诗有“五律”和“七律”,每两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首的中间两联的上下句须是对偶句,全诗通押一个韵,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

【答案】 C【解析】【分析】A.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苏氏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

B.““志”意思是动词,记述,《聊斋志异》就是在他的书斋里记述奇异的事。

C.说法正确。

D.律诗并不是要求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而是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化文学常识(含答案)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化文学常识(含答案)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化文学常识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A.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

B.书塾就是私塾,旧时家庭、家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C.我国古时候,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D.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

(2015广西百色)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A.在古代,山的北面江河的南面叫阴,山的南面江河的北面叫阳。

B.《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北宋著名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我国古代的史书有不同的体例。

《史记》是纪传体,《资治通鉴》《左传》是编年体,《战国策》是国别体。

D.《威尼斯商人》是英国著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一部喜剧作品,文中的夏洛克是外国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之一。

(2015广西梧州)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A.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

B.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代表作《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C.余光中和郑愁予都是台湾诗人,我们学过他们的作品分别是《乡愁》和《雨说》。

D.契诃夫;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羊脂球》、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2015贵州贵阳)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A.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B.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而学者胡适在《我的母亲》中通过回忆母亲的教子方式来体现。

C..《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庄子》属于道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D.《桃花源记》借虚构的故事寄托社会理想,《五柳先生传》用传记的形式表现人物的性格志趣,这两篇文章都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2015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题及答案

2015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题及答案1、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B、《关睢》和《蒹葭》两首诗都选自《诗经》。

C、《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的“江城子“为词牌名。

D、《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苏轼。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是( )A、《春》和《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

B、《马说》和《捕蛇者说》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韩愈。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

D、《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和《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都是法国作家。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A、《关睢》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天净沙。

秋思》是元朝马致远所作的散曲。

B、《枣核》和《背影》是叙事散文,《白杨礼赞》和《春》是抒情散文。

C、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出师表》《捕蛇者说》《醉翁亭记》《陋室铭》。

D、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色龙》和马克。

吐温的《竞选州长》都是小说。

4、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

B、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中,有苏氏三父子,他们是父亲苏洵,儿子苏轼和苏辙。

C、《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建功立业、辞官还乡的故事。

D、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故乡》、《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 )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宋代人,他的作品还有《岳阳楼记》。

B、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C、《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孔乙己》。

D、《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6、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纪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题及答案(Word版)

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题及答案(Word版)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题及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其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B. “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

C. “豆蔻梢头二月初”中的“豆蔻”现在也称“豆蔻年华”,指的是少女十三四岁的年龄。

D. 古时,用“令郎”“令爱”尊称对方的儿子,用“令尊”和“令堂”尊称对方的父亲。

【答案】 D【解析】【分析】D项“令爱”是称对方女儿的敬辞,“令堂”是称对方母亲的敬辞。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和辨析的能力,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认真的判断。

2.对下列文学常识、语法知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更定”指每晚八时左右。

B. 中国“酒”文化中,“射”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C. “我坚信:虽然道路坎坷泥泞,但是曙光就在前方。

”这个句子是单句。

D. “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

”这个句子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答案】 D【解析】【分析】“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

”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选项“并列关系的复句”错。

故选D。

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丰富的民族,例如节气歌、传统节日、经典文学、中华礼仪等都是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

3.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叙述错误的是()A. “是日更定”,旧时晚上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更定。

B. “故自号曰醉翁”,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生前有谥号,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

C. 下面称呼按年龄从小到大的排序为:垂髫、豆蔻、及笄、弱冠、而立。

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题及答案(Word版)

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题及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舒婷用饱含深情的文字抒发对土地的炽恋之情。

C. “子规”指布谷鸟,“鸿鹄”指天鹅;一人一马为一骑,一车四马为一乘。

D. 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答案】 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

B项表述错误。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应该是诗人艾青的诗句。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知识的积累。

做此题时,学生应该认真读题,核实各个选项的表述的正确与否。

作家和作品一定要牢固掌握,切记张冠李戴找出错误。

要求学生平时要多积累一些文学文化常识,包括古代一些特定称谓的词语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手法,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借白杨树歌颂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高尔基的《海燕》借对海燕战斗英姿的刻画,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B. 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启示深远,如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启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庄子·逍遥游》借鲲鹏的形象启示人们要积极进取、奋力拼搏。

C. “序”“说”“书”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如《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马说》是借千里马阐述人才被埋没的议论性文体,《与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回复谢中书的一封信。

D. 许多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清代吴敬梓《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法国都德《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俄国契诃夫《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

【答案】 A【解析】【分析】A高尔基的《海燕》是散文诗。

2015初三语文文学常识月考试题(附答案)

2015初三语文文学常识月考试题(附答案)

2015初三语文文学常识月考试题(附答案)(一) 填写题【例题1】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

小诗把对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的咏叹完全地融为一体,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

【答案】冰心(谢婉莹) 母爱自然——此题型有时单独为一小题考查,一至三空,每空一分。

这类填充题,根据作家生平、作品所涉及到的文化常识等考点进行设题,,要求考生能根据提示语准确填写出相关的作者名、国别、文化常识、重要的历史事件等。

解答这类题目,只要能将教材上所涉及到的文学及文化常识记牢,了解作品内容,那就能正确解答出题目。

【例题2】他虽嫉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文中的“他”是,请你简要地写出原著中有关他的另一件事情:。

【答案】鲁达(鲁智深、鲁提辖、花和尚) 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等。

——这类填充题有多个填空,一空一分,主要是根据文学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等考点进行设题,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语填写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以及作品的主要情节等。

解答这类题目,关键是要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进行积累,譬如阅读《水浒传》这部小说,那你就要将小说主题读透,将小说里面的精彩情节,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绰号,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记牢,并对小说的写作特色进行品析,这样,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就能得心应手。

(二)选择题【例题】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

2015年中考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2015年中考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中考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1(2011 ·)下列各项中,对相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豹子头林冲,因高俅陷害,刺配沧州道,看守草料场,后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B.《父亲的病》回忆了“我”儿时为父亲求医治病的种种荒诞情景,揭露了几位庸医草菅人命的丑恶面目。

C.在笛福的笔下,鲁滨逊勇敢乐观,开拓进取。

在孤岛上,他凭着辛勤的劳动,改变了荒岛的面貌。

D.格列佛乘坐“冒俭号”第三次远航,先后到过“飞岛国”和“慧因国”。

这两个地方很多东西新鲜而又荒唐,让人出乎意料,耳目一新。

【解析】第三次远航没有到“慧因国”。

2. (2011 ·成都)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C)A.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极大,善于用简短而清丽的语言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如诗集《繁星》《春水》,歌颂了母爱、童真和自然,同时也不乏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读来情韵悠长,别有趣味。

B.由元末明初施耐庵创作的《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林冲、鲁达、李逵、宋江等,小说通过叙写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健壮的祥子变成了狡猾、麻木、吃喝嫖、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D.《伊索寓言》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骆驼羡慕牛有一对非常厉害的角,于是向宙斯请求赐予,宙斯非常生气,认为骆驼已经拥有了众多的好处还不知满足,就把它的耳朵变小了——这个寓言说明贪得无厌的人最后往往会失去更多。

【答案】小福子不是另嫁他人,而是自杀。

3.(2011北海)下列文段出自《水浒传》,它属于下列情节的一项是( A)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Word版)

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A. 口吃 B. 好说谎 C. 喜欢骂人 D. 喜欢无病呻吟【答案】 A【解析】【分析】“期期”来自汉代大臣周昌的故事。

周昌,沛县(今属江苏)人。

秦末,他在农民战争中归刘邦,并从刘邦入关破秦,后升至御史大夫,封汾阴侯。

周昌为人正直,敢于直言。

但他口吃,说起话来很费劲。

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有一个宠妃叫戚姬,戚姬生了个儿子叫如意。

刘邦就想废掉原来的太子,立如意为太子。

于是,上早朝时,刘邦就说了这件事儿。

不料,众臣皆反对。

曾侍秦朝的博士叔孙通说:“太子天下本。

本一揺天下振动。

奈何以天下为戏!”这时,周昌也出来说话,明确表示反对无故废太子。

周昌本来说话就有点口吃,表达意思很吃力,最后说急了,他脱下官帽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这一结巴,反而把满朝文武百官都逗笑了,刘邦也跟着笑了,于是这件事暂且被搁在一边。

“艾艾”来自三国时魏将邓艾的故事。

邓艾,义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人。

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邓艾率先率军偷渡阴平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

后来邓艾遭到政敌钟会陷害,因此招司马昭的疑忌而被杀。

故答案为:A【点评】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

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又称为“诗三百”。

B. 《出师表》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名表,文中以实情、实礼、实事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最新初三语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⑴《范进中举》中张乡坤对中举后的范进说:“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其中“桑梓”是指____
⑵《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句里的“庙堂”是指____
⑶“好向濂溪弥净植,莫随残叶坠寒塘”,是鲁迅七律《莲蓬人》中的诗句,其中“濂溪”即宋代哲学家____,“净植”出自他的《爱莲说》中的“亭亭净植”一句,原文是“予独爱莲之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


⑷《出师表》中有“愿陛下托臣讨贼兴莩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的文句.这里的“陛下”指的是____。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____》的开篇词。

3.____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

⑴《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
⑵《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⑶《三国演义》中有—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外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
⑷“辞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____。

4.⑴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
A.《醉翁亭记》、《出师表》、《马说》、《陋室铭》中的“记”、“表”、“说”、“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

其中“表”是奏议的一种。

B.成语“一鼓作气”、“鸿鹊之志”、“心旷神怡”分别出自《左传•曾刿论战》、《史记•陈涉世家》和《岳阳楼记》。

C.《范进中举》、《狼》分别选自《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作者分别是明代的吴承恩和清代的蒲松龄。

D.《天净沙•秋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两篇作品,前者是元曲,后者是宋词,其中“天净沙”、“水调歌头”分别是曲牌名和词牌名;“秋思”、“明月几时有”是题目。

⑵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
A.陆游、苏轼、李贺、辛弃疾部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或词人。

B.表观爱国诗人杜甫忧国忧民情思的诗篇有《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C.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达思乡报国之情的句子是“将军白发征夫泪”。

____.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一名句出自爱国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
篇诗歌,占时也称“诗三百”。

B.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范进是《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C.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小说(故乡》选自《呐喊》,作者是朱白清。

D.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

5.⑴下面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____)
A.林黛玉——葬花、焚稿
B.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
C.鲁智深——醉打蒋蒋门神
D.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⑵下面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项
____(____)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进大观园
6.⑴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顶是____(____)
A.《石壕吏》——社莆——唐代——诗歌
B.《变色龙》——契诃夫——俄国——寓言
C.《中国石拱桥》——茅以升——现代——说明文
D.《故乡》——鲁迅———现代——小说
⑵下列作家作品等对应完全正确的—项是____(____)
A.《皇帝的新装》——安徒生——英国
B.《陈涉世家》——司马迁——汉朝——《史记》
C.《岳阳楼记》——范仲淹——唐朝——《范文正公记》
D.《曹刿论战》——孔子——春秋——《左传》
7.课外阅读填空: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
为生。

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____的女儿。

8.你知道《水浒传》中鲁提辖在解救了金氏父女之后又在野猪林解求了谁吗?你还能概括一个与被解救之人有关的故事情节的名称吗?____请在下面填空。

被解救的人:____。

____故事情节的名称:____。

9.冰心原名____,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____”、“____”。

《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____、____、___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____”。

10.____(人物名)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伟体三部曲是《____》、《____》、《____》。

11.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其中《____》是他最著名的一部悲剧,《____》是他最著名的一部喜剧。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____》、《____》、《____》和《____》。

13.有这么一个真实故事:1704年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

这一故事引起轰动,也引起作家们的关注,其中一位叫____的作家据此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小说《____》。

14.《格列佛游记》作者是____,主人公是____。

《格列佛游记》用“____”“____”(国名)抨击英国1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颇具____的色彩。

千百万人熟知的“雅虎”网站,原名“Yahoo”,在《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____”中提到的怪物“雅虎”,现已成为因特网世界最令人熟悉的名词之一。

15.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____》、《____》、《____》三部传记。

其中,____(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参考答案】
1、⑴家乡;⑵朝廷;⑶周敦颐;……⑷刘禅;
2、三国演义;
3、⑴晁盖;⑵孙悟空;⑶关羽;⑷武松;
4、⑴C;⑵A;⑶C;
5、⑴C;⑵C;
6、⑴B;⑵B;
7、拉车;刘四爷;
8、林冲; 大闹野猪林;
9、谢婉莹;冰心体;春水体;母爱、童真、自然; “爱的哲学”。

10、《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11、《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
12、《哈姆雷特》、《奥塞罗》、《查尔王》和《麦克风》;
13、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14、斯威夫特; 格列佛;“大人国”;“小人国;讽刺;智马国游记;
15、《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侠》、《托尔斯泰传》; 贝多芬;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