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高考文综模拟考试题带答案

高考文综模拟考试题带答案

2013高考文综模拟考试题(带答案)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四次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列甲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乙图为某次地震时,M、N、Q三地震台站测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为半径绘成大小不同的圆。

读图完成1~3题。

1.关于图中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W1和W2两者皆无法通过地幔B.W2造成的破坏最大C.W1和W2能可以在任何物质中传播D.能通过地核的是W12.若M台站测得纵波和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则M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A.3000.4000Km3.依据M、N、Q三地震台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通过某天气系统中心,距中心正南200M和距中心正北200mM分别作的三条东西向气压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4~5题。

4.在天气系统中心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风力最大的是A.东面B.西面C.南面D.北面5.关于该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气旋控制,中心区域天气晴好B.低气压控制,四周气流向内辐合运动C.锋面系统,以阴雨天气为主D.台风过境,狂风暴雨读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完成读图回答6~7题。

6.若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为A.东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7.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A.甲B.乙C.丙D.丁8.读右图“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原始村落平面复原图”。

指出下列关于此原始聚落的评价,不合理的是A.图中所示聚落已经有了原始的功能分区B.图中壕沟主要是处于防御功能而修建的C.图中居民区位于河流附近,容易受到洪水的威胁,故布局在区域③出更为合理D.图中聚落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出行对时间因素考虑逐渐增多,时间因素可能成为选择交通方式的主导因素。

2013年高考模拟系列试卷(1)—数学(文)含答案

2013年高考模拟系列试卷(1)—数学(文)含答案

2013年高考模拟系列试卷(一)数学试题【新课标版】(文科)题 号 第Ⅰ卷第Ⅱ卷总分一二171819202122得 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z=i 2(1+i)的虚部为( ) A .1 B .iC .– 1D .– i2.设全集()()2,{|21},{|ln 1}x x U R A x B x y x -==<==-,则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 .{|1}x x ≥B .{|12}x x ≤<C .{|01}x x <≤D .{|1}x x ≤ 3。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a }中,1237895,10,a a aa a a ==则456a a a =( )UA.52B.7 C 。

6 D 。

424.已知0.81.2512,,2log 22a b c -⎛⎫===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A.c b a <<B. c a b <<C 。

b c a <<D .b ac <<5.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其中正(主)视图中半圆的半径为1,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3242π- B .243π- C .24π-D .242π-6.设,m n 是空间两条直线,α,β是空间两个平面,则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 .当n ⊥α时,“n ⊥β”是“α∥β"成立的充要条件B .当α⊂m 时,“m ⊥β”是“βα⊥"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 .当α⊂m 时,“//n α”是“n m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D .当α⊂m 时,“α⊥n "是“n m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7。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广东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分值答案说明1 3 C A.léi/lèi,shè/niè,jī/jī;B.chù/chù,qiú/qiú,fāng/fáng;C.xiàng/hàng,zhé/zhì,xiè/jiě;D.qiǎn/qiǎn,zhēng/zhèng,jiān/qiān。

2 3 B 炙手可热:指手一挨近就感觉到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贬义。

3 3 B A成分残缺,“表达”缺少主语,在“响起”后面加“的”;C关联词使用不当,把“而且”改为“但”;D“防止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误,把“防止”改为“确保”。

4 3 D 第一步,确定首句。

比较⑥②两句,其中第⑥句中的“有兴趣”跟“国学热”在内容上紧密相联,故选⑥。

第二步,根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序。

第⑥句中的“本是”与第③句的“但”构成转折关系;第③句中的“…轻浮‟的文化争论”与第⑤句中的“随便地进行谈判”在内容上紧密相联;而第①句是通过打比方的方法对第⑤句的解说;第①句与第④句构成递进关系。

5 3 A 滋:滋生、蔓延。

6 3 C A以:连词,表目的/连词,表原因;B焉:兼词,于此/疑问代词,什么;C均表修饰关系;D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

7 3 A ①“其心洒然而醒”是“乐”的实质,虽然是“或醉且劳”者之乐,但是也是欧阳公之乐;②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可知这不是“公之乐”;③④由“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可知均是“公之乐”;⑤是写同游者的“喜”与“幸”。

8 3 C “这种…乐‟就在于…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错。

原文已经说明,欧阳公的“乐”是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国君无为不治,百姓安居乐业,人才各显其能,万物自然生长。

山东省聊城市2013届高考模拟试卷[2013聊城一模 ]

山东省聊城市2013届高考模拟试卷[2013聊城一模 ]

2 0 1 3年聊城市高考模拟试题英语(一)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 6页。

满分1 50分。

考试用时1 20分钟。

第1卷(共1 0 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 0分)该部分分为第一、第二两节。

注意:回答听力部分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你的答案转涂到客观题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面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19. 15.B.£9.15.C.£9.18.1. Where did the man find the wallet?A. In the grass.B. In the laboratory.C. At the parking lot.2, What do the speakers have in common?A. They both like animals.B. They both enjoy parties.C. They both have the same friends3. What time is it now?A.2:10.B.2:20.C.2:30.4. What will the woman do?A. Go out for a walk.B. Complete her essay.C. Go over her lessons.5. Whose CD is broken?A. Jack's .B.Mum's. C.Kathy's,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2013年全国高考模拟试卷1答案

2013年全国高考模拟试卷1答案

2013年全国高考模拟试卷1(总分:100 考试时间:65.9分钟)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1 题, 共计 59 分)1、(2分)A2、(6分)C3、(2分)A4、(2分)A5、(2分)A解析:地窖中CO2浓度较高,不利于呼吸进行,所以有利于降低呼吸强度,所以A对;地窖中CO2浓度较高与水分吸收无直接关系,所以B错;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与本题无关,所以C错;地窖内无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D错。

6、(2分)A7、(2分)A8、(1分)9、(2分)D10、(2分)A11、(2分)BC12、(6分)D解析:病菌进入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要通过细胞免疫来起作用,所以是效应T细胞与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破裂,暴露出抗原,进而被相应的抗体消灭。

本题直接考查人体免疫的过程。

13、(2分)A14、(6分)A15、(2分)D16、(3分)B17、(6分)18、(2分)B19、(2分)A解析:分离定律是孟德尔提出的,进化学说最早是拉马克提出的,中心法则是法拉第提出的。

细胞学说是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共同提出的。

20、(3分)ACD解析:果皮主要是纤维素,用纤维素酶就可处理;A项中的黑曲霉,C项中的平菇,D项中的木霉都能产生纤维素酶,而B项中的乳酸菌不产生纤维素酶。

21、(2分)D解析:A项中,卵裂期有机物总量不断减少;B项中,胚胎分割时需将囊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C项中核仁应较大;D项中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分裂能力很强的细胞,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

二、非选择题 ( 本大题共 5 题, 共计 41 分)1、(10分)36.(1)①有利于新陈代谢各种反应的进行。

②有利于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输。

③有利于维持植物体的温度。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满分)(2)蒸发植物的蒸腾作用(3)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其他合理答案也给满分)37.(1)四(2)68~72(答案数值在此范围内均可得分)①水温增高,饱和值下降②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产氧量增加(3)①污染较重的小工业停产②对工农业及生活污水进行处理③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④调整生产过程,适当在洪水期排污(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2、(8分)31.(1)离子根毛区(2)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肠肽酶小肠(3)氨基尿素3、(4分)48.使植物光合作用停止密闭,防止空气进入装置内有意义具有对照作用4、(7分)35.(1)低(2)灰质(3)不能。

山东省2013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理综 Word版含答案概论

山东省2013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理综 Word版含答案概论

山东省2013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页。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87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小题。

1~13题每小题4分,14~20题每小题5分,共87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作用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的种类比外膜多C.细胞癌变后,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间黏着性显著降低D.细胞吸收葡萄糖都要消耗能量2.下列有关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无染色体,以无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B.蓝藻无叶绿体,但属于生产者C.洋葱根尖产生的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其作用也能体现两重性D.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在线粒体中生成CO23.右图为某抗体合成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发生了碱基配对,如A与T配对,G与C配对B.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②的形成与核仁有关C.③合成后还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具有活性D.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4.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如果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生物就不会进化B.只有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才能产生新物种C.共同进化形成生物的多样性D.自然选择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库5.以下是对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确定细胞有丝分裂的时期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发现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大小呈正相关C.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PH是自变量,温度属于无关变量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表明,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6.下列有关变异及其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频率很低,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B.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与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可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D.染色体DNA中一个碱基对的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只有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离子反应的结果是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减小C.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化学平衡常数可能发生变化D.Fe(OH)3胶体和饱和FeCl3溶液都呈红褐色,二者可通过丁达尔效应区分8.下列有关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性铁粉无明显颜色变化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C.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2,则与过量NH3·H2O 也生成AlO-2D.常温下1 mol铜片投入含4 mol HNO3的浓硝酸中金属可完全溶解9.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阴阳离子个数比1:1B.第IA族又名碱金属族C.1H35Cl、2H37Cl两种气体的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可能不同D.由于还原性:S2->Cl-,故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氯元素10. 下列有关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烯水化和油脂水解,反应类型相同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用于鉴别和除去乙烷中的乙烯C.淀粉、纤维素、蔗糖均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D.甲烷、苯、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够发生取代反应11.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饱和Na2CO3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B. 铜粉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铜,可加入稀硝酸后过滤C. 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D. 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混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到浓硝酸中,并及时搅拌和冷却1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某红棕色气态物质能够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则该气体为溴蒸气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检测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D.用氢氧化铜粉末检验尿糖13.如图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

2013年高考模拟理综试题

2013年高考模拟理综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秘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理科综合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卷上。

3、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4、回答第Ⅱ卷时,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本试题上无效。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S—32 Cl—35.5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水绵属于绿藻,藻体是由一列圆柱状细胞连成的不分支的丝状体,通常以细胞分裂繁殖后代,则下列关于水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绵通过有丝分裂繁殖后代B、水绵通过游离于细胞质基质的片状叶绿素分子光合作用C、水绵的细胞壁无生物活性D、水绵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2、右图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则下列有关两者共同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者都能产生[H]B、两者都存在于叶的表皮细胞中C、两者都是双层膜的细胞器D、两者都消耗H2O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得出的下列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DNA遇吡罗红呈现红色,RNA遇甲基绿呈现绿色B、使用盐酸的目的是维持细胞形态C、实验材料可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替代D、细胞中红色面积大于绿色面积4、朊病毒(Prion)是一类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的可自我复制并具感染性的因子。

朊病毒的蛋白质能为自己编码遗传信息。

【地理】山东省滨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3月)模拟考试试题

【地理】山东省滨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3月)模拟考试试题

2013年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与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为7至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1.5分。

)右图是一位旅游爱好者在阿根廷某城市(64°W,40°30′S)拍摄的景观图片,据此完成1~2题。

1.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A.1月1日B.4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2.下列地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东北方B.这一天北京的昼长约是10小时C.此后,该城市的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变大D.此时,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且极昼范围越来越小下图为山东省某地等高线地形图,R1为引水管道,R2、R3为河流,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山与某村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25米 B.40米 C.45米D.60米4.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R1可自流输水B.R2河水注入R3C.R3可能有凌汛D.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下图为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A.3月B.4月C.9月D.12月6.该水库所处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读北半球理想海陆分布模式图,完成7~8题。

7.关于甲、乙洋流流向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甲向南流,乙向南流,降温减湿B.甲向北流,乙向北流,增温增湿C.甲向北流,乙向南流,降温减湿D.甲向南流,乙向北流,增温增湿8.关于a、b两地气候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A.a地冬雨夏干,冬寒夏热B.b地夏雨冬干,冬暖夏凉C.a地全年多雨,四季如春D.b地全年少雨,终年炎热右图中,a、b为等高线,c、d、e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回答9~10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东中学2009-2010届高三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为‚五种外力作用相互联系示意图‛,图3为‚四种陆地地貌图‛。

读图完成1—2题。

1.在①②③④的成因中,与五种外力作用有直接关系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甲、乙、丙、丁四种地貌中,由①类岩石经a、b作用形成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图4为‚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圈‛。

读图完成3-4题。

3.该天气系统中A.丙处气压可能为1002hpaB.甲处为冷锋,乙处为暖锋C.丁处吹西南风D.甲、乙、丙三地同为雨区4.此类天气系统多出现于A.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C.西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东风带图5为‚地球各纬度带的水平衡值(降水量—蒸发量:水平衡值)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海陆水平衡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洋水平衡值总体上高于大陆B.大陆水平衡值从低纬向高纬递减C.海洋水平衡值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增D.大陆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平衡值为正值6.下列关于水循环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气环流是造成各纬度降水差异的根本原因B.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使海洋与陆地储水量保持相对稳定C.水的循环运动使得大陆与海洋气温的差异不断加大D.大陆水平衡值的差异是水资源地区差异的根本原因地震烈度表示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图6为‚汶川‘5.12’大地震烈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7—9题。

7.此次地震的烈度大致A.以汶川为中心呈同心圆状递减B.从汶川一北川一线向两侧递减C.由汶川向西南的衰减缓于向东北D.重庆、西安两地未受地震的破坏8.汶川地震发生后,出现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反映了自然灾害的A.突发性 B.周期性C.群发性 D.多因性9.汶川抗震救灾中,政府部门利用遥感技术A.为救援车辆定位、导航B.提供灾区实时地理图片C.对救灾物品进行跟踪管理D.确定人口伤亡数量下表为‚世界2006年和2050年人口大国人口数据表‛。

据此完成10-11题。

10.2050年退出世界10大人口国的国家,其目前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A.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B.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C.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D.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11.到2050年,我国人口及社会状况可能是A.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高B.人地矛盾更加尖锐C.出生率趋近于零,人口为负增长D.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图7为‚某1987—2007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读图完成12-13题。

12.关于该地产业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产值大幅下降B.第二产业占比有升有降C.第三产业占比匀速上升D.地区产业结构趋于优化13.该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社会经济的主要影响是A.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上升,B.资源利用率提高,环境质量改善C.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减弱,D.降低了对交通与信息通达度的要求图8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14-16题。

14.该区域可能位于A.辽东半岛 B.渤海沿岸C.山东半岛 D.广西沿海15.形成该地农业特色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科技 D.劳力16.利于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发展观光农业,增加农民收入B.种植水稻,确保粮食自给自足C.修筑梯田,扩大甘蔗种植面积D.开挖池塘,建设淡水养殖基地图9为‚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7-18题。

17.对该镇服装产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较为完备 B.生产附加值高,企业利润丰厚C.企业生产规模大,生产过程集中 D.原材料、设备和产品市场均在海外18.该镇各类服装企业高度集中的最主要原因是A.共用基础设施,便于生产协作 B.交通便利,利于产品集散C.增加就业,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图10为‚湖北省略图‛。

上世纪60年代二汽落户十堰,现在总部已迁至武汉。

据此完成第19题。

19.总部迁移利于二汽获得的主要区位优势有A.更接近丰富的煤铁资源B.交通更发达,市场更广阔C.信息、技术条件更为优越D.国防更安全,劳力更丰富图11为‚某月大洋部分海域表层水温分布图‛。

读图完成20-21题。

20.关于图示海域水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有A.该图反映的是2月大洋水温的分布状况B.同纬度东西海域水温差,高纬海域小于低纬海域C.南北海域水温差,低纬海域小于高纬海域D.副热带海域的水温最高21.有关图示海域水温分布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暖流影响,甲处水温较两侧高B.受寒流影响,乙处水温较甲处低C.西风漂流使得丙海域东西温差大D.洋流是影响水温分布的根本因素图12中的a图为‚某大陆局部地域自然带分布现状示意图‛,b图为该地域‚未来可能出现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22-23题。

22.导致图示变化过程的原因,其还能造成A.自然灾害减少B.全球降水增加C.雪线高度上升D.农耕纬度提高23.造成图示变化过程的人类活动可能有A.积极兴修水利工程B.采伐林木扩大耕地C.大力发展清洁生产D.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我国改革开放后,甲、乙、丙三地(如图13所示)成为我国主要的人口迁移地区。

读图完成24-26题。

24.有关甲、乙、丙三地现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有A.甲、乙两地人口大量迁往丙地B.人口迁移多以务工和经商为主C.经济收入差异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D.城市迁往乡村是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25.关于乙地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有A.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B.农业生产地域专门化程度很高C.该地区盛产水稻、桑蚕、油菜等 D.该地是我国农业最发达区之一26.乙、丙两地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有A.引进外资项目,吸纳农村剩余人口 B.调整行政区划,提高城市人口比重C.改善交通体系,缓解城市交通拥挤 D.整治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二、综合题:本大题共计60分。

27.图14为“某区城经纬网及太阳高度等值线(a和b)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1)图示时刻,M点的地理坐标:。

(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3)此季节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A.北半球季风区河流径流量较小B.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连绵C.南通早晨的太阳从东南方升起D.东北平原的小麦即将开镰收割(4)图中等值线b的数值应为。

(5)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时。

28.图15为全球离岸风与迎岸风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1)受①、②、③、④和⑤、⑥风的影响,此时这些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这些地区的自然带类型为。

(2)离岸风终年为信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其风向在北半球为风,南半球为风。

(3)在和的共同影响形成了南亚西岸的迎岸风。

在此风的影响下,北印度洋洋流呈方向流动。

(4)受⑦风影响的沿海丘陵地区,自然植被类型为南北纬的大陆岸,终年受⑧风的影响。

29.图16为“某城市用地略图”。

读图回答问题:(12分)(1)图中①②③代表城市功能用地,其最合理的安排是:①为,②为,③为。

(2)①功能区空间分布的特点有:(3)该城市将向方向拓展,原因是:。

(4)该城规划将甲地作为高档住宅建设用地,你认为其合理性有哪些?30.图17为“中国主要煤矿及北煤南运方向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12分)(1)我国煤炭资源主要输出省(区)有山西、和地区。

(2)煤炭主要输入区人口,经济,能源需求量。

煤炭输入对当地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3)对煤炭输出地来说,资源开发中应注意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31.图18为“世界四大沙尘暴中心(A、B、C、D)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12分)(1)A、B、C、D沙尘暴中心中,其分布属纬度地带性规律的是:、 (填字母)。

(2)A、B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人为原因有(3)沙尘暴对人类的主要危害有。

(4)B地防治沙尘暴的主要措施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2.C 3.B 4.C 5.D 6.C 7.B 8.C 9.B 10.C 11.D 12.D 13.B 14.D 15.B 16.A 17.A 18.A(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o19.BC 20.BC 21.AB 22.CD 23.BD 24.BC 25.CD 26.CD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7.(1)105ºW 20ºs(2分)(2)从20ºS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70ºN及其以北地区(2分)(3)AC(2分)(只选1个且选对得1分;全选对者得2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5)3:00(次日3:00)(2分)28.(12分)(1)温和湿润(2分)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1分)(2)赤道一南北回归线(热带或低纬)的大陆西岸东北东南(3分)(3)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顺时针(由西向东)(3分)(4)热带雨林(1分) 40º—60º (1分) 西(1分)29.(12分)(1)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3分)(2)沿交通线延伸(呈条带状分布);位于城区外缘(处于盛行风的下风地带)(2分)(3)东(南或北)(2分) 西部地形为丘陵(2分)(4)位于城区的上风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3分)30.(12分)(1)陕西内蒙古(2分)(2)稠密发达大(3分)缓解能源紧缺的矛盾;促进经济发展(4分)(3)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污染(3分)31.(12分)(1)C D(2分)(2)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开矿等(答对其中3点给3分)(3分)(3)掩埋农田、牧场;妨碍交通;危害人体健康;侵吞人类生存空间(答对1点得1分)(4分)(4)保护植被;合理利用土地;合理利用水资源;开矿中注意环境保护;营造防护林(答对其中3点得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