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共41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共40张PPT)

训 募力败的 练多农整倭战 ,
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
——
“ 封 侯 非 我 意 , 但 愿 《海 止波 止平 堂。 集” 》
和戚 名继 族光 的不 安追 危求 为个 己人 任名 的利 爱, 国以 情国 怀家 。
戚继光抗倭
利戚 的继 原光 因在
抗 倭 战 争 取 得 胜
1、得到沿海一带广大 人民的支持,并且战 争的性质是正义反侵 略的。
27000多人 200多艘
7次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历时长 规模大
次数多 范围广
郑和下西洋
时间 次数 人数 船数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到达美 洲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7次
4次
27800人 1000-1500人
大号宝船62艘
17艘
达•伽马绕过好望 角到达印度 1497-1498年 1次 160人 4艘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 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 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 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 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 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 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 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 大贡献。
郑和下西洋
新马加来坡西邮亚票三宝山
爪哇岛三宝庙 中国香港邮票
郑和下西洋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 日被定为中国的航海日,并规 定全国所有船舶鸣笛挂彩旗, 系取郑和首次下西洋之日期 1405年7月11日。
六甲有“三宝庙”等。“三宝”是指( C)
A.文天祥 B.岳飞 C.郑和 D.郑成功
4、郑和能够先后七次下西洋的最根本条件是(A )
A.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 B.船队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 C.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D.船队采用了多种通信手段
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
——
“ 封 侯 非 我 意 , 但 愿 《海 止波 止平 堂。 集” 》
和戚 名继 族光 的不 安追 危求 为个 己人 任名 的利 爱, 国以 情国 怀家 。
戚继光抗倭
利戚 的继 原光 因在
抗 倭 战 争 取 得 胜
1、得到沿海一带广大 人民的支持,并且战 争的性质是正义反侵 略的。
27000多人 200多艘
7次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历时长 规模大
次数多 范围广
郑和下西洋
时间 次数 人数 船数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到达美 洲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7次
4次
27800人 1000-1500人
大号宝船62艘
17艘
达•伽马绕过好望 角到达印度 1497-1498年 1次 160人 4艘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 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 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 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 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 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 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 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 大贡献。
郑和下西洋
新马加来坡西邮亚票三宝山
爪哇岛三宝庙 中国香港邮票
郑和下西洋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 日被定为中国的航海日,并规 定全国所有船舶鸣笛挂彩旗, 系取郑和首次下西洋之日期 1405年7月11日。
六甲有“三宝庙”等。“三宝”是指( C)
A.文天祥 B.岳飞 C.郑和 D.郑成功
4、郑和能够先后七次下西洋的最根本条件是(A )
A.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 B.船队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 C.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D.船队采用了多种通信手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优质课件(共48张PPT)

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纪念邮票
1、郑和的半身画像。郑和身穿蟒袍,披青布斗篷,身后是波涛汹涌的 大海,海上有郑和的宝船,反映了郑和决心完成远航使命的英雄气概。 2、郑和到达占城,占城国王骑象欢迎郑和的情景。郑和与国王同坐在大 象身上,四周是载歌载舞欢迎郑和到来的占城人民。 3、郑和的船队到达阿拉伯,明朝的使者用丝绸、瓷器同当地人民交换产 品。人们态度友好,气氛和谐。 4、郑和的船队到达非洲,当地的国王穿着礼服欢迎郑和。人们高兴地手 舞足蹈,郑和抱拳向人们表示感谢。
郑和: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姓 马小名三保,回族,出身于世代 穆斯林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 伊斯兰教和佛教。从小吃苦耐劳, 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在靖难 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被赐郑姓, 泰国 三宝公寺 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印尼 三宝庙
云南 郑和公园
纪念郑和的邮票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连一连:将邮票和所反映的主题连起来 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 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西洋,地理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含义有所不同。明初 ,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 而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 地区称为“西洋” 广义西洋还包括 欧美等地。
东洋或东瀛:在汉字 文化圈间表示日本, 可做日本一词的别称。 南洋:是明、清时期对 东南亚一带的称呼,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概念。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 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清朝时期 也指自江苏以南的沿海诸地称为“南洋”(江苏以北沿海称北洋)。 北洋:渤海、黄海,朝鲜半岛附近。如“北洋水师”、“北洋军阀”、“ 北洋政府”、“北洋通商大臣”。这些词均源自以李鸿章为创始者的一系 政治力量在北洋地区的军事、商业活动。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24张PPT)

之(寻找惠帝的下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阅读材料,指出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追查惠帝的踪迹;展示国力,提高明朝 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海之荣——远航的条件
史料探究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 充积(注:国库充足),天下太平。”到 永乐年间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8/92021/8/92021/8/92021/8/9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民族英雄 爱国主义精神 淡泊名利
海之殇——哭泣的澳门
1553年,葡萄牙殖民 者借口到岸上晾晒货 物,攫取了在澳门的 居住权,并不断扩张 在澳门的势力。
1887年,葡萄牙政府 与清政府签定《中葡 友好通商条约》,正 式强占了澳门地区, 从此与祖国母亲天各 一方。
明 朝
和平 交往 郑和下西洋
国力强盛
海之卫——海疆永固
中
大 阅 兵
国 海 军 南
海
“ 辽 宁 舰 ”
中 国 首 艘 航 母
温故知新
明朝前期国力强,郑和七次下西洋。 首航出发刘家港,浩浩荡荡向西洋。 非洲东岸去贸易,红海沿岸好风光。 二十八年七远航,和平大使美名扬。 中期国弱倭寇狂,将军出征鬼哭嚎。 葡人奸诈骗澳门,而今港澳谱新篇。 海上丝路助共赢,巨舰航母保太平。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92021/8/92021/8/98/9/2021 11:27:25 AM
阅读材料,指出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追查惠帝的踪迹;展示国力,提高明朝 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海之荣——远航的条件
史料探究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 充积(注:国库充足),天下太平。”到 永乐年间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8/92021/8/92021/8/92021/8/9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民族英雄 爱国主义精神 淡泊名利
海之殇——哭泣的澳门
1553年,葡萄牙殖民 者借口到岸上晾晒货 物,攫取了在澳门的 居住权,并不断扩张 在澳门的势力。
1887年,葡萄牙政府 与清政府签定《中葡 友好通商条约》,正 式强占了澳门地区, 从此与祖国母亲天各 一方。
明 朝
和平 交往 郑和下西洋
国力强盛
海之卫——海疆永固
中
大 阅 兵
国 海 军 南
海
“ 辽 宁 舰 ”
中 国 首 艘 航 母
温故知新
明朝前期国力强,郑和七次下西洋。 首航出发刘家港,浩浩荡荡向西洋。 非洲东岸去贸易,红海沿岸好风光。 二十八年七远航,和平大使美名扬。 中期国弱倭寇狂,将军出征鬼哭嚎。 葡人奸诈骗澳门,而今港澳谱新篇。 海上丝路助共赢,巨舰航母保太平。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92021/8/92021/8/98/9/2021 11:27:25 AM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下 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
系
1.背景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2.主要目的
友好交 郑往和下西
3.时间1405-1433年 7次下西洋
明 1405洋~1433年 4.规模
朝
5.范围 (到达地点)
的
对
6.意义
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 明逃难代的绘情画景《倭寇图卷》(局部)描易为绘和“了抢倭民劫寇众,”遭被。受倭时患人而称
倭寇损害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破坏了我国的主权
人教版七年级下
经过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 关系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经 过浙江平倭:台州九战
九捷
台州九 捷
进入福建、广东剿倭 (与俞大猷合作)
结 使果东南沿海的倭患基
的一次也有60多艘。 飞
燕
坐
阵 编
战
船水
队
船
船
马 船
粮 船
郑和船队有严整的编队,船员分工明确。分
别承担载人、载货、运粮、装淡水等任务,还有
人教版七年级下
规模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 关系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猜想郑和船队 为保证航行时 协调一致,采 用哪些通信手 段?
郑和船队最大的海船 长44丈4尺,宽18丈,立九桅,挂十二帆,是当时世界上 最大的木帆船。短宽型船体的设计,体现了先进的造船技术,行驶起来平稳安 全。船队航行中兼用天文与水罗盘导航。
继续努力
再见
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
册
关系
西 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19张PPT)

温故知新
张骞通 西域 日遣唐 使来华
玄奘 西行
第十五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何为西洋?
西洋: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
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
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
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为何下西洋?
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 郑和传》
1、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
5、消极影响:七次远航属于馈赠性贸 易,不计经济利益,给明政府造成了沉 重的经济负担,因此不可能长久。
天皇皇,地皇皇, 莫惊我家小儿郎, 倭倭来,不要慌, 我有戚爷会抵挡。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戚继光
二、戚继光抗倭
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组成的海盗武装集团, 到中国东南沿海走私和抢劫,时称“倭寇”。
1405-1433年七下 西洋
刘家港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3、概况:
年--年,郑和先后 次下 西洋,到达过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 到达了 和 。 丝织品、瓷器、茶叶、印 花布、铁器等
中国
西洋
香料、染料、药物、珍珠、 玛瑙、宝石等
明朝造船用淮尺,10丈约等于 34.2米
宝船:长44.4丈
战船:长18丈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 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 也。……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 之郑和。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思考:为何“我则郑和以
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郑和下西洋所费约在白银600万两,相当
于当时国库年支出的两倍。而建造和修补一 艘船平均需要1600两银子,每次出航平均需 船260多艘,仅造修费用就需要几十万两银子。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 东澳门的居住权。
张骞通 西域 日遣唐 使来华
玄奘 西行
第十五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何为西洋?
西洋: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
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
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
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为何下西洋?
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 郑和传》
1、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
5、消极影响:七次远航属于馈赠性贸 易,不计经济利益,给明政府造成了沉 重的经济负担,因此不可能长久。
天皇皇,地皇皇, 莫惊我家小儿郎, 倭倭来,不要慌, 我有戚爷会抵挡。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戚继光
二、戚继光抗倭
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组成的海盗武装集团, 到中国东南沿海走私和抢劫,时称“倭寇”。
1405-1433年七下 西洋
刘家港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3、概况:
年--年,郑和先后 次下 西洋,到达过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 到达了 和 。 丝织品、瓷器、茶叶、印 花布、铁器等
中国
西洋
香料、染料、药物、珍珠、 玛瑙、宝石等
明朝造船用淮尺,10丈约等于 34.2米
宝船:长44.4丈
战船:长18丈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 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 也。……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 之郑和。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思考:为何“我则郑和以
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郑和下西洋所费约在白银600万两,相当
于当时国库年支出的两倍。而建造和修补一 艘船平均需要1600两银子,每次出航平均需 船260多艘,仅造修费用就需要几十万两银子。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 东澳门的居住权。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19张PPT)

郑和1371-1435年
新授
郑和下西洋的起止时间:从1405年到1433年 郑和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过西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和洪海沿岸
郑和率领的船队规模庞大,第一次下西洋时的船队有船只208只,船员来自各行各业,共 27800多人。郑和船队最大的宝船长达44丈,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建造过的最大的木 质帆船。郑和穿戴带着罗盘针、航海图,应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
明朝海防松弛,国力渐衰,倭寇成患!
戚继光抗倭的背景
倭寇与倭患
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元末明初,日本武士到中国东南沿海进行武装抢劫,被 时人称为“倭寇”。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弛(倭患形成原因)。倭寇与中国 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 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新授
一、郑和下西洋
明朝前期,经济逐步繁荣,国力日益强盛。明成祖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 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决定派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出身于云南一个回回家庭, 祖父和父亲曾从海道到过伊斯兰教圣地天方。他从 小就对西洋的情况有所了解,对海外世界充满了向 往与好奇。正和少年时入宫做了宦官,后投靠朱棣, 由于机智勇敢,深受信任,朱棣登基后被赐郑姓。
思考:戚继光能取得抗倭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立志灭倭、带兵有方、军纪严明、战术得力、改革军制
比较“岳家军”和“戚家军”的异同点。
①相同点: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②不同点:抗击对象不同。“岳家军”对抗的是我国少数民 族,其间属于民族内部矛盾。而“戚家军”对抗的是外国人, 其间属于国家之间的矛盾。
哭泣的澳门
新授
郑和下西洋的起止时间:从1405年到1433年 郑和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过西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和洪海沿岸
郑和率领的船队规模庞大,第一次下西洋时的船队有船只208只,船员来自各行各业,共 27800多人。郑和船队最大的宝船长达44丈,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建造过的最大的木 质帆船。郑和穿戴带着罗盘针、航海图,应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
明朝海防松弛,国力渐衰,倭寇成患!
戚继光抗倭的背景
倭寇与倭患
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元末明初,日本武士到中国东南沿海进行武装抢劫,被 时人称为“倭寇”。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弛(倭患形成原因)。倭寇与中国 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 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新授
一、郑和下西洋
明朝前期,经济逐步繁荣,国力日益强盛。明成祖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 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决定派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出身于云南一个回回家庭, 祖父和父亲曾从海道到过伊斯兰教圣地天方。他从 小就对西洋的情况有所了解,对海外世界充满了向 往与好奇。正和少年时入宫做了宦官,后投靠朱棣, 由于机智勇敢,深受信任,朱棣登基后被赐郑姓。
思考:戚继光能取得抗倭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立志灭倭、带兵有方、军纪严明、战术得力、改革军制
比较“岳家军”和“戚家军”的异同点。
①相同点: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②不同点:抗击对象不同。“岳家军”对抗的是我国少数民 族,其间属于民族内部矛盾。而“戚家军”对抗的是外国人, 其间属于国家之间的矛盾。
哭泣的澳门
2016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41张PPT)

1、“人心向背”: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 1、“人心向背”: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 战争, 符合人民的利益。 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3、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 3、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 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 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 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郑和航海与同期欧洲航海活动相比有何特点?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 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 和 下 西 洋
思考讨论:
假如你是郑和船队随行的大明官 员,担负着协助郑和与其他国家友好 交往的使命,你将会带给他们哪些具 有中国特色的礼物呢?
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纪念邮票
第 一 枚
郑和的半身画像。 郑和身穿蟒袍,披青布 斗篷,身后是波涛汹涌 的大海,海上有郑和的 宝船,反映了郑和决心 完成远航使命的英雄气 概。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 姓名 地点 达·伽马 绕过非洲南 端到达印度 时间 1405-1433 1492-1504年 1497-1498 次数 郑和下西洋不仅时间早,而且航海规模之 7 次 4次 1 次 年 年 人数 27800 人 1000-1500 人 160 人 大号宝船 62 大、远航次数之多以及涉及的地区范围之广, 船数 艘(共百余 4艘 17艘 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空前的。 艘) 大号宝船 120吨 船只 长24.5米 长151.8米 100吨 大小 宽6米 宽61.6米 50吨 郑和 下西洋 哥伦布 到达美洲
七子之歌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30张PPT)

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他 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郑和(1371—1435)
明代杰出的航海家
1、目的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1,宣扬明朝的国威; 2,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3,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2、概 况
时间 1405~1433年 次数 先后7次 规模 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每
……
二、戚继光抗倭
❖1. 倭寇的概念
❖ 2.明朝中期为什么倭患严重?
❖ 3.倭患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 么严重的后果?
❖ 4.明王朝派谁到东南沿海抗倭?他的主 要事迹有哪些?结果如何?
❖ 5.戚继光抗倭的性质,用一句话评价戚 继光
明代抗倭图(局部)
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 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进行走私货物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郑和船队能够成功远航的条件有哪些?
郑和的船队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 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 (2)2020年是郑和首航615周年。你认为郑和远航最值得我 们纪念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郑和开拓进取、敢于探险的精神,以及英勇无畏的气 概。此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 史上的壮举,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戚继光
一、郑和下西洋
西洋:
明初把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 印度洋一带的海域及沿岸地区 称为“西洋”
背景条件:
❖ 明朝初期,国力雄厚(前提) ❖ 具备远洋航海的技术条件(指南针,造
船技术) ❖ 拥有航海方面的人才
郑和:回族,出身于世 代穆斯林家庭。
他从小听说了许多海外 的情况,学到了很多航海知 识,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郑和(1371—1435)
明代杰出的航海家
1、目的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1,宣扬明朝的国威; 2,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3,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2、概 况
时间 1405~1433年 次数 先后7次 规模 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每
……
二、戚继光抗倭
❖1. 倭寇的概念
❖ 2.明朝中期为什么倭患严重?
❖ 3.倭患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 么严重的后果?
❖ 4.明王朝派谁到东南沿海抗倭?他的主 要事迹有哪些?结果如何?
❖ 5.戚继光抗倭的性质,用一句话评价戚 继光
明代抗倭图(局部)
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 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进行走私货物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郑和船队能够成功远航的条件有哪些?
郑和的船队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 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 (2)2020年是郑和首航615周年。你认为郑和远航最值得我 们纪念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郑和开拓进取、敢于探险的精神,以及英勇无畏的气 概。此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 史上的壮举,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戚继光
一、郑和下西洋
西洋:
明初把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 印度洋一带的海域及沿岸地区 称为“西洋”
背景条件:
❖ 明朝初期,国力雄厚(前提) ❖ 具备远洋航海的技术条件(指南针,造
船技术) ❖ 拥有航海方面的人才
郑和:回族,出身于世 代穆斯林家庭。
他从小听说了许多海外 的情况,学到了很多航海知 识,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和的宝船
郑 和 与 宝 船
2.读教材,学生抢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 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换取海外的奇珍。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西洋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3.郑和下西洋的时空范围。
时间、次数:1405—1433年、7次
台州九捷
抗倭形势图
4.学生分组讨论对戚继 光的正确评价。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 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 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戚继光
5.分组讨论:戚 继光取得胜利的 原因。
连环画《抗倭英雄戚继光》
1、获得明朝政府的大力支持。2、戚继光卓越的领 导才能和治军严明。3、得到沿海一带广大人民的支 持,并且战争的性质是正义反侵略的。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这句话体现了戚继光的什么高尚品德? 1、表达了戚继光抗倭的决心,拯救 百姓于水火,并不是追求个人功名; 2、他志向远大,以国家和民族安危 为己任的高尚品质。
三、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郑和从小能吃苦耐 劳,培养了英雄无 畏的气概。 宋元以来我国的 造船业发达,能 造出巨大的海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原 因
客观 造船技术的发达;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是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 主观 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戚继光抗倭
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 的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今 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 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 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 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 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 军”,他本人也与俞大猷等同 为抗倭名将,声名远扬。
3.郑和下西洋的时空范围。
空间: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 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装载物品: 丝绸、瓷器、 茶叶、漆器、 金银货币等 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 用途:慷概送礼,展 现大国风度,发展友 好关系;用于贸易, 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今孟加拉国和印度 刘家港 西孟加拉邦一带
4.读材料和教 材,学生分组 讨论郑和下西 洋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
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 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 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对比郑和下西洋概况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 你得出什么结论?
人物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到达美洲 比较结果 时间早 次数多 人数多 船只多 船只大 范围广 设备先进
3.根据材料和教材,分组讨论戚继光平息倭寇的 情况。
1561年,倭寇 大举侵犯浙江。 戚继光率军在 台州九战九捷, 平定浙东倭患
戚继光与其他 抗倭将领带领 军民消灭福建、 广东两地倭寇
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 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 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连环画《抗倭 英雄戚继光》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
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东 海 海 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东
南 海
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途经的海域、国家以及最远到达的地区
新课探究
一、郑和下 西洋
1.读教材,回 答郑和下西洋 的历史条件。 15世纪初,明 朝经济逐步繁 荣,国力雄厚, 成为当时世界 上的强国。
榜葛剌
今印度科 泽科德
占 城
今加里曼 丹岛北部
今马来西亚 马六甲一带
南亚国家欢迎郑和 船队的到来
刘家港
红 天方 海 今沙特阿拉 伯的麦加
占城
阿拉伯地区国家欢 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刘家港 红 天方 海
占城
木骨都束
慢八撒
今肯尼亚 蒙巴萨
非洲国家欢迎郑和 船队的到来
在肯尼亚 的穆斯林古墓 上,中国瓷盘 用作装饰。
③结果:他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 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读史料: 材料一:
鸳鸯阵
材料二: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与大奠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 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 猷上。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然当张居正、谭 纶任国事则成,厥后张鼎思、张希皋等居言路则废。 任将之道,亦可知矣。
导入新课
郑和下西洋的目 的众说纷纭,一 说宣扬大明威德, 《明史· 郑和传》 中记载:“且欲 耀兵异域,示中 国富强”;一说 郑和的远洋船队 寻找建文帝,《 明史· 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 迹”; 一说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有史料称郑和下西 洋使“贫民致富”、“国用充足”;另有包抄帖木儿帝 国、 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说法。面对 这么多的说法,我们该取哪一种观点呢?今天就让我们 来学习一下《明朝的对外关系》。
1.背景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 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 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明朝中期,日本国内社 会动荡加剧,明朝国力减 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 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 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 益猖獗,沿海各地遭到重 大破坏,时称“倭患” 日本倭寇
2.概况 (1)戚继光整顿军队 ①目的:提高军队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 ②举措:大力整顿 军队,招募农民和 矿工,进行严格训 练,操练新阵法 戚家军
时间 次数
人数 船数
1404—1433 7次
27800 大船62艘(连小船共 有200艘)
1492—1504 4次
1500 17艘
船只 大小
到达 范围 设备
长44丈(151.8米)宽 18丈(61.8米)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 区 航海图、罗盘针
长24.5米宽6米
美洲
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 在世界航海史上堪称是空前的壮举。
郑和:云南昆阳(今晋宁)人, 小名三保,回族,出身于世代 穆斯林家庭,又皈依佛教,熟 悉伊斯兰教和佛教。从小吃苦 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 本姓马,原在燕王朱棣府当差, 后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 被赐郑姓,有一定的政治经验 和组织才能。
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他们说的 对吗?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