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西北地区燕麦主要病虫害调查

合集下载

沈阳地区新引入燕麦品种病虫害调查

沈阳地区新引入燕麦品种病虫害调查
由表 3可以看出,燕麦引进品种林纳和加燕 2号的发病率均 >20%,病情较重。坚黑穗病在 白燕 2号、加燕 2号、青海 444号品种上发生,发 病率在 15%以下。叶斑病在所有品种均有发生, 范围广泛,在林纳和加燕 2号发生较重,最大病情 指数达到了 27.8,病情较重。白粉病发生程度较 轻。 32 燕麦虫害
我国栽培的燕麦大部分为裸燕麦,主要种植 在内 蒙 古、河 北、甘 肃、陕 西、青 海、吉 林 等 地 区[4]。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调整粮食产业结构, 辽宁地区燕麦的的种植面积逐年上升。将燕麦从 西部等环境较恶劣地区引入自然条件较好的辽宁 地区有利于提高燕麦的品质与产量,丰富辽宁地 区的作物品类,同时燕麦独有的营养与保健价值 还将大大优化人们的饮食结构,提高居民的膳食 水平,带动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表 1 试验材料名目及来源 Table1 Thenameandsourceofoatmaterials
品种名
青海 444 青引 1号 白燕 2号 林纳 加燕 2号
原产地
丹麦 青海 吉林 挪威 加拿大
皮裸性
Avenasativa Avenasativa Avenanuda Avenasativa Avenasativa
收稿日期:2017-12-28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燕荞麦育种专项资金 (CARS08A4);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00807) 作者简介:丰明(1982-),男,主要从事燕麦、荞麦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78·
试验材料 燕麦 燕麦 燕麦 燕麦 燕麦
辽 宁 农 业 科 学 2018年
生育期
(d) 89 85 81 82 88
表 2 燕麦病级标准 Table2 Thestandardofdiseasedegreesinoats

冀西山区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冀西山区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2 . 2 防治 方 法 。选 用 抗 病 品种 , 提 高 抗 病 性 ;在
玉 米 抽 雄 前 后 , 田 间病 株 率达 7 0 % 以上 ,病 叶率 2 0 %时 ,交替 使 用 多菌 灵 、 百菌 清 、代 森 锰 锌 等药
剂 防治 , 隔 7~1 0 d喷 1 次 ,共 防 治 2~3次 。
况 ,有 针 对性 地 搞好 综 合 防治 ,对 夺 取全 县 全年 粮
食 丰 收具 有 重要 意 义 。下面 就 近 几年 玉米 发 生 的主
要病 害和 防 治技 术介 绍如 下 。
1 玉 米病 毒病
4 . 2 防 治方 法 。选 用 抗 病 品 种 ,提 高 抗 病 性 ;发
病 严重 的地 块 不要 进 行秸 秆还 田 ,减 少侵 染 源 ;每 亩用 5 0 %的 多菌 灵 可湿 性 粉 剂 1 . 5~2 k g进 行 土 壤 处 理 ;也 可 用 6 %的戊 唑 醇 或 5 0 %多 菌 灵 、2 5 %粉 锈 宁拌种 ; 与花 生 、棉花 或豆 科作 物轮 作倒 茬 。
4 玉 米 瘤 黑 粉 病
4 . 1 危 害 症 状 。发 生 在 玉 米 生 育 期 的 各 个 阶 段 , 并侵 染植 株 的所 有 地 上组 织 ,被侵 染 的部 位 产生 形 状 各异 、大 小不 一 的瘤状 物 。
至 绝收 。因此 ,根据 近 几年 玉 米病 害 发 生和 危害 状
5 玉 米根 腐病
1 . 1 危 害 症 状 。 玉米 病 毒病 有 粗 缩 病 和 矮 花 叶病
毒病两种,由灰飞虱和蚜虫传播形成。玉米粗缩病 发生 后植 株 矮化 ,叶色 浓 绿 ,节 间缩 短 ,不 能 正 常
抽 穗 ;玉 米 矮 花 叶 病 毒 病发 病 后 叶 肉失 绿 、变 黄 , 而 叶脉 仍保 持 绿色 ,形成 黄 绿相 间的条 纹 ,病 株 黄

燕麦新品种“远杂2号”轻简种植技术——以康保县示范种植为例

燕麦新品种“远杂2号”轻简种植技术——以康保县示范种植为例

·210·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12期燕麦新品种“远杂2号”轻简种植技术——以康保县示范种植为例刘齐光1,赵彦敏2,郑 博2,薛木易3(1.张家口种子管理站,河北省张家口 075000; 2.张家口广播电视大学,河北张家口 075000; 3.张家口经济开发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河北张家口 075000)摘要:燕麦作为冀西北寒旱区人民的主要食粮和大牲畜的主要饲草。

围绕当地燕麦产业发展科技需求,依照当地农业绿色发展要求,推进燕麦品种更新及配套轻简栽培技术的应用,最大程度发挥“远杂2号”品种潜力,以促进燕麦增产和农民增收。

关键词:冀西北寒旱区;绿色农业;轻简种植0 引言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农业大市,张家口正在加快推进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

《张家口市实施绿色农业全域提升改造和开展质量兴农行动实施方案》也指出,要坚持树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理念,以强调产地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开展农业“三减”(减化肥、化药、化学除草剂)专项行动,要求到2021年全市农业用水较2019年减少1亿m 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88提升至0.61;要扩大有机肥替代应用范围,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由38%提升到41%;要促进精准高效施药,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由38%提升到41%。

因此,轻简种植,高效利用已成为当前我市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燕麦,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分为带稃型燕麦(也称皮燕麦)和裸粒型燕麦(也称裸燕麦)两大类。

冀西北农牧交错带作为裸燕麦重要种植区域之一,2019年张家口市种植面积8.52万hm 2,是冀西北寒旱区人民的主要食粮和大牲畜的主要饲草、饲料,在产区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畜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当前我市燕麦品种落后,现仍以2001年审定的坝莜1号和花早2号为主要栽培品种,其种植面积占全市燕麦品种种植面积75%以上,品种老化加之历经多年自留种繁育导致的品种退化,使当前品种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

天祝县燕麦叶斑病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鉴定

天祝县燕麦叶斑病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鉴定

天祝县燕麦叶斑病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鉴定聂秀美; 康晓强; 赵桂琴; 孙浩洋; 柴继宽; 吴文斌; 林龙; 孙雷雷; 王军; 王苗苗【期刊名称】《《草地学报》》【年(卷),期】2019(027)005【总页数】8页(P1384-1391)【关键词】天祝县; 叶斑病; 病原菌鉴定; rDNA-ITS【作者】聂秀美; 康晓强; 赵桂琴; 孙浩洋; 柴继宽; 吴文斌; 林龙; 孙雷雷; 王军; 王苗苗【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43.7燕麦(Avena sativa)是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世界性栽培作物[1],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保健功能[2-3],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华北、西北等高寒冷凉地区[4],对我国畜牧业生产、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5-6]。

燕麦叶斑病(Drechslera avenacea)又称条纹叶枯病,主要为害燕麦叶片和叶鞘,发病初期病斑呈灰绿色水渍状,随着病情加重,渐变为浅褐色至红褐色椭圆形病斑。

在低温高湿环境中,病斑还可扩展成不规则形条斑甚至融合成片,导致叶片枯死脱落,严重影响燕麦的生产性能和饲用价值[7]。

其病原菌多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第2年回春时产生的病原物可从幼嫩组织侵入燕麦植株体,发病后的燕麦植株所携带的致病菌菌丝或分生孢子又可反复进行多次侵染[8]。

该病害在燕麦重病田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在美国、加拿大、波兰等国家都是燕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在巴西被认为是流行最快的病害,可危害燕麦的幼苗、叶片及种子,一般减产5%~10%,重者可达30%以上[9-11]。

燕麦叶斑病尽管在很多国家都有发生,但都鲜见报道,我国对这种病害的研究报道更少,仅见袁军海等[12]于2013对河北省张家口市的51个燕麦品种进行叶斑病抗性鉴定,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较大,病叶率为70.83%~100%,病情指数为20.31~84.87,仅4个燕麦品种表现为中度抗病。

冀北不同裸燕麦品种萌芽期抗旱性评

冀北不同裸燕麦品种萌芽期抗旱性评

山西农业科学 2023,51(2):133-142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冀北不同裸燕麦品种萌芽期抗旱性评价王星宇,王霞,程静,李默涵,冯小磊,李云霞,左文博,董占红,葛军勇(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河北 张家口075000)摘要:为从冀北地区12个裸燕麦品种(品系)中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燕麦品种,试验采用5%、10%、15%、20%、25%的PEG -6000溶液模拟外界干旱胁迫环境,通过发芽种子数计算发芽率、发芽势等指标以及种子萌发指数等抗旱性相关指数,并对初生根数、最长初生根长、初生根总长、胚芽鞘长、胚芽长5个关键指标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品种和二者交互作用均可显著影响燕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抗旱指数等发芽及抗旱性相关指标;其中,坝莜3号、坝莜6号和品五在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萌发抗旱指数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展现了其较高的抗旱性。

在15%的PEG -6000溶液模拟典型干旱条件下,聚类分析5个作物早期关键生长指标结果表明,200919-7-1、坝莜1号、品五和坝莜3号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综合评价得出,所有品种中,品五和坝莜3号的抗旱性最为突出,坝莜6号和200919-7-1也具有较好的抗旱性,但应对不同程度的干旱表现不稳定,坝莜8号、坝莜9号、坝莜14号、9641-6、9641-13、坝莜18号和坝莜19号属于干旱敏感品种。

关键词:裸燕麦;抗旱性;干旱胁迫;发芽指数;萌芽抗旱指数中图分类号:S5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81(2023)02‒0133‒10Evaluation on Drought Resistance of Different Naked Oat Varieties fromNorthern Hebei Province in Germination StageWANG Xingyu ,WANG Xia ,CHENG Jing ,LI Mohan ,FENG Xiaolei ,LI Yunxia ,ZUO Wenbo ,DONG Zhanhong ,GE Junyong(Zhangjiak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bei Institute of Cold Crops ,Zhangjiakou 075000,China )Abstract :To screen out oat varieties with strong drought resistance in 12 naked oat varieties(strains) from northern Hebei, in this study, us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EG -6000(5%, 10%, 15%, 20%, and 25%) to simulate external drought stress environment. The indexes such as germination rate and germination potential, and the drought resistance related indexes such as germination index were calculated by the number of germination seeds. The number of primary roots, the longest length of primary roots, the total length of primary roots, coleoptiles length, and germ length were measured for further clustering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rought stress, variety, and their interaction all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germination indexes and drought resistance related indexes such as germination rate, germination potential, germination index, and drought resistant index of oat seeds. Three oat varieties, Bayou 3, Bayou 6 and Pinwu, had higher germination rate, germination potential, germination index and germination drought resistant index, exhibited strong drought resistance. The cluster results of early key growth indexes of five varieties showed that 200919-7-1, Bayou 1, Pinwu, and Bayou 3 had strong drought resistanc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ound that Pinwu and Bayou 3 had the most prominent performance on drought resistance in all varieties. Bayou 6 and 200919-7-1 also had strong drought resistance, but their drought resistance capability was unstable to different drought degrees. Bayou 8, Bayou 9, Bayou 14, 9641-6, 9641-13, Bayou 18, and Bayou 19 were drought -sensitive varieties.Key words :naked oat (Avena nuda L.); drought resistance; drought stress; germination index; germination drought resistantindex燕麦隶属于禾本科(Poaceae )燕麦属(Avena L.),为1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亚洲、欧洲、美洲等5个doidoi:10.3969/j.issn.1002-2481.2023.02.02收稿日期:2022-05-10基金项目: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 -07);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杂粮杂豆创新团队(HBCT201807);张家口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911015C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06Z6302G )作者简介:王星宇(1989-),男,河北万全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燕麦育种与栽培研究工作。

麦田野燕麦的综合防治

麦田野燕麦的综合防治
王贵启, 李博, 王晓琳,等. 河北省冬小麦田杂草优势种群及空间分布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 2021, 41(3): 47-51.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建立长期规划机制
针对野燕麦的防治,需要建立长期规划机制,制定防治 计划和标准,明确责任主体和防治时间,以确保防治效 果。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董立峰, 王文静, 刘冬青,等. 河北省小麦田杂草种类及群落特征[J]. 杂草学报, 2019, 37(1): 19-25.
王贵启, 李博, 王晓琳,等. 河北省不同类型麦田杂草优势种群及防治技术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 2020, 40(11): 46-50.
轮作倒茬
合理安排作物轮作,避免连续种植小麦,可有效降低野燕麦的发 生和传播。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合理施肥和水,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
01
选用对野燕麦有较好防治效果且对环境友好的低毒农药,如唑
草酯、精噁唑禾草灵等。
严格掌握用药量
02
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准确用药,避免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和
增加农民负担
为了清除野燕麦,农民需 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和财力,增加了生产成本 。
防治野燕麦的重要性
保障粮食安全
野燕麦的危害会对小麦生产造 成严重影响,防治野燕麦对于 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农民收入
有效的防治野燕麦措施可以减少 农民的生产投入,提高小麦的产 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
维护生态平衡
麦田野燕麦的综合防治
2023-11-06
目录
• 引言 • 野燕麦的生物学特性 • 野燕麦的防治措施 • 防治效果的评估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2016年种子包衣防治燕麦苗期蚜虫、红叶病和黑穗病试验总结

2016年种子包衣防治燕麦苗期蚜虫、红叶病和黑穗病试验总结
效果 。 比对 照增 产 2 O . 1 %。
2 4 ・
8 6 . 2 c m, 比对 照 增 加 1 . 5 c m, 说 明种 衣 剂 对 裸 燕 麦 表
果显著。 5 . 4 该 实 验 燕 麦 的 整 个 生 育 期 均 未 发 现 黑 穗 病 病
害。

现 为一 定 的促 进作 用 。 5 . 5 测 产结 果 显示 .种 衣剂 对 裸燕 麦有 一 定 的增 产
4 . 3 红 叶病 调查
供试药剂 : 1 6 S W 燕 麦 种衣 剂 ( 甘 肃 农 业 大 学 提
供) , 每 瓶 种衣 剂拌 种 1 亩 地燕 麦种 子 。 3 试 验 方 法
4月 3 0 日整地 , 5月 3日~ 5日浇地 , 5月 1 9日播
在燕 麦扬 花期 前 后 , “ Z ” 字 型五 点取 样 . 每 点调 查 2 0株 ,每 株按 照 红 叶病 分 级 标 准进 行 病情 分 级 ( 表
对 照 之 间的差 异 ( 表 4 ) 。
种 衣 剂播 种 面积 : 5亩 ; 空 白对 照播 种 面积 : 5亩 。 定量 播 种 试 验 : 在 地 边 单 另 开 沟 2行 , 包 衣 种 子
和空 白种 子各 数 3 0 0粒 , 各 播 l行 , 在 这 一 行 内统 计 出苗情 况 。 4 调查 记 载 4 . 1 出苗调 查
表2 — 3 单株 燕 麦开 花期 蚜虫调 查 表 ( 裸 燕麦 坝莜 八号 ) 试 验 地点 : 乌 兰察 布市 农科 院试 验基 地 调 查 日期 :7月 2 9日

2 3・
檀 保
土 肥
现代 农业 2 0 1 7 年 8 期
表 5 燕麦 种 子产量 测 定表 I 全 部收 获 测产 }

甘肃省燕麦真菌病害研究

甘肃省燕麦真菌病害研究

甘肃省燕麦真菌病害研究甘肃省燕麦真菌病害研究一、引言燕麦(Avena sativa L.)作为一种重要的冷季作物,广泛种植于我国的甘肃省。

然而,燕麦种植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真菌病害的威胁,给农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甘肃省燕麦真菌病害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燕麦真菌病害的种类甘肃省燕麦真菌病害主要包括白粉病、纹枯病和镰刀菌病。

1. 白粉病白粉病是燕麦种植中最为常见和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

病叶表面会生长出白色的粉末状真菌孢子,使整个植株受损。

2. 纹枯病纹枯病是由纹枯菌引起的真菌病害。

感染的植株会出现红褐色的条纹和斑点,导致植株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3. 镰刀菌病镰刀菌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幼苗期。

病叶变黄变褐,严重耗损了燕麦的养分和水分,降低了产量。

三、病害防治研究1. 生态防治针对甘肃省燕麦真菌病害的特点,采取生态防治措施能够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

例如,科学合理地调整种植结构,合理轮作和间作可以减少连作的风险,增加田间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2. 遗传改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燕麦进行遗传改良,引入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燕麦真菌病害防治的一种重要途径。

甘肃省的科研人员在燕麦的遗传改良上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目前燕麦真菌病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

合理选用药剂,科学使用农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真菌的生长,减轻病害的危害。

然而,由于燕麦是人类食用的重要作物之一,农药的使用应谨慎,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四、燕麦真菌病害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对甘肃省燕麦真菌病害的研究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病害的发生规律、病原菌的种类和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

此外,燕麦抗病品种的培育和应用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望未来,应加强对燕麦真菌病害的研究,通过深入分析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特性,寻找有效的防治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