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2015版高中政治(人教版 必修3)课件:微课堂讲座6
合集下载
成才之路高中政治必修三配套课件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综合探究

第十二页,共15页。
2.教材 P115“探究问题” 提示:(1)民族的文化,是和谐一致的中华民族文化,它 代表和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中华先进文化的立身之 本。科学的文化,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合 理先进的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以科学的精神态度对待一切 事物的思想文化。大众的文化是面向人民群众、来自人民群 众、依靠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的文化。三个方面是密切 联系、不可分割的,互为存在的条件。
第五页,共15页。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 ____________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灵魂:坚持________的指导地位。 (2)主题:__________________。 (3)精髓:培育和弘扬________和________。 (4)基础:树立和践行____________。
第六页,共15页。
3.立足于________________,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 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 们的精神力量。
4.是________的共同事业,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 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 葆生机和活力。
5.要深化__________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文 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 力和竞争力。
成才之路·政治 (zhèngzhì)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 版 ·必修
(bìxiū)3
第一页,共15页。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页,共15页。
第四单元
综合探究 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页,共15页。
主干知识(zhī shi)梳理
2.教材 P115“探究问题” 提示:(1)民族的文化,是和谐一致的中华民族文化,它 代表和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中华先进文化的立身之 本。科学的文化,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合 理先进的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以科学的精神态度对待一切 事物的思想文化。大众的文化是面向人民群众、来自人民群 众、依靠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的文化。三个方面是密切 联系、不可分割的,互为存在的条件。
第五页,共15页。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 ____________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灵魂:坚持________的指导地位。 (2)主题:__________________。 (3)精髓:培育和弘扬________和________。 (4)基础:树立和践行____________。
第六页,共15页。
3.立足于________________,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 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 们的精神力量。
4.是________的共同事业,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 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 葆生机和活力。
5.要深化__________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文 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 力和竞争力。
成才之路·政治 (zhèngzhì)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 版 ·必修
(bìxiū)3
第一页,共15页。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页,共15页。
第四单元
综合探究 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页,共15页。
主干知识(zhī shi)梳理
【成才之路】2015版高中政治(人教版 必修3)课件:第1课 第2框

第一单元 第 2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1
学 海 导 航
2
导 学 线 索
5
疑 难 突 破
3
主干知识梳理
6
随 堂 训 练
4
探 究 提 示
7
课 时 作 业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2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导 学 线 索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2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2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主干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2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基础 , 政 治 是 经 济 的 集 中 表 现 , 1 . 经 济 是 ________ 文化 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________ 2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 ________ 决定 ,又反 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社会发展 3 .不同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同,对 ________
量表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 竞争的重要因素。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2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疑难突破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2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成才之路春人教政治必修3课件:第3单元 微课讲座6 体现类主观题解题方法突破

第三单元 第六课 微课讲座(六)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思想政治 ·必修3
[解题思路] 1.背景信息: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有些西方国家以 “普世价值”为名义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对我们的民族精神会 造成极大的影响。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民族的复兴 和国家的强盛。 2.设问分析:理解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构建中华民族精 神的原因。回答此问题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重要地位。二是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3.理论依据: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民 族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单元 第六课 微课讲座(六)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思想政治 ·必修3
2.原因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1)根据原因类试题的特点要求,答案各要点必须与设问的 对象之间有因果联系。 (2)答题格式一般包括客观必然性(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意义(作用、好处、积极影响),即原因+结果。 (3)常用连结词为“因为……所以……”,对于求结果类试 题,常用连结词有“有利于……”“促进了……”等。
成才之路 ·政治
人教版 ·必修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思想政治 ·必修3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思想政治 ·必修3
第三单元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微课讲座(六)体现类主观题解题方法突破
第三单元 第六课 微课讲座(六)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思想政治 ·必修3
答案:(1)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 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 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理论依 据)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思想政治 ·必修3
[解题思路] 1.背景信息: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有些西方国家以 “普世价值”为名义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对我们的民族精神会 造成极大的影响。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民族的复兴 和国家的强盛。 2.设问分析:理解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构建中华民族精 神的原因。回答此问题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重要地位。二是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3.理论依据: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民 族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单元 第六课 微课讲座(六)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思想政治 ·必修3
2.原因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1)根据原因类试题的特点要求,答案各要点必须与设问的 对象之间有因果联系。 (2)答题格式一般包括客观必然性(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意义(作用、好处、积极影响),即原因+结果。 (3)常用连结词为“因为……所以……”,对于求结果类试 题,常用连结词有“有利于……”“促进了……”等。
成才之路 ·政治
人教版 ·必修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思想政治 ·必修3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思想政治 ·必修3
第三单元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微课讲座(六)体现类主观题解题方法突破
第三单元 第六课 微课讲座(六)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思想政治 ·必修3
答案:(1)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 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 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理论依 据)
【】《成才之路》高中政治 4102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课件 新人教必修3

• (5)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 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 [例1] (2009·广东文科基础)下列关于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
道德修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科学文化修养决定思想道德修养
• B.科学文化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的中心环节
• C.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的灵魂
• (3)一方面,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 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理 论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思想道德认识的水 平,重视思想道德情操的陶冶,同时要坚定理想信念,使 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得到升华。只有坚持科学文化修 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才能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 领,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
高,成为一个
的人,
的人。
• 三、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 1.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
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
的长期过程。必须努
力学习
的科学改理造论主,观坚世定界
共
同理马想克,思逐主步树义立
远大理中想国。特色社会主义
• 2.在加强自身共修产养主的义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
知识 目标
①了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 ②明确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 的过程;学会通过正确途径切实提高自己的思 想道德修养。
能力 目标
①正确分析当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思想道德冲突, 认识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给人们的思想道德观 念带来的冲击和挑战。②通过提高自身的科学 文化修养特别是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 D.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 [例1] (2009·广东文科基础)下列关于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
道德修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科学文化修养决定思想道德修养
• B.科学文化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的中心环节
• C.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的灵魂
• (3)一方面,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 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理 论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思想道德认识的水 平,重视思想道德情操的陶冶,同时要坚定理想信念,使 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得到升华。只有坚持科学文化修 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才能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 领,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
高,成为一个
的人,
的人。
• 三、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 1.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
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
的长期过程。必须努
力学习
的科学改理造论主,观坚世定界
共
同理马想克,思逐主步树义立
远大理中想国。特色社会主义
• 2.在加强自身共修产养主的义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
知识 目标
①了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 ②明确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 的过程;学会通过正确途径切实提高自己的思 想道德修养。
能力 目标
①正确分析当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思想道德冲突, 认识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给人们的思想道德观 念带来的冲击和挑战。②通过提高自身的科学 文化修养特别是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 D.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成才之路】2015版高中政治(人教版 必修3)课件:第1课 第1框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内涵 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
而言的人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 ______________ 意识形态性质 的部分,又包括 非意识形态 的部分。 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______________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探 究 提 示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1.教材P4“探究问题” 提示:(1)如歌曲、杂技、舞蹈等。 (2) 欣赏方式有看电视、电影、参加音乐会、网上点播
等。
(3)不能把文化等同于艺术。艺术只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 一,而不是文化的全部内容,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2.教材P5“探究问题” 提示:(1)①学校组织的文化活动通常有文艺晚会演出, 诗歌、朗诵、演讲比赛,开学典礼,表彰大会,普法教育活 动,专家报告会等。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有文艺演出、社区
普法教育宣传、社区歌会等。②参加这些活动的感受是陶冶
动,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增强道德意识,提升思想道德境
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4.教材P6“探究问题2” 提示:如:文字的发明——记数的发明——中国古代四大发 明——工业革命——1969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载人航天工程。 5.教材P7“探究问题”
【成才之路】2015版高中政治(人教版 必修3)课件:第6课 第2框

[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征及文化创新的
途径。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审读材料,把握材料主旨。材料表明,佛教传入中国后,几
经演变,中华文化从佛、释、道并存到以儒家为主导,表明
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具有包容性,同时,儒家文 化为主导说明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时,我们始终坚持尊重 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即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①③符合 题意,选 C项;文化融合是求同存异的过程,不会消灭各民 族文化差异,②说法错误;④观点错误,经济决定文化,社 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A、B、D均含错误题肢,应 排除。 [答案] C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2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中华各民族文化 (1)特性:既有中华文化 ________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________。 (2)地位: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________ 瑰宝 ,都是中华民 骄傲 。 族的________ 相互交融、__________ 相互促进 ,共 (3)关系:各兄弟民族的文化 ________
误的。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2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探 究 提 示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2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1.教材P66“探究问题” 提示: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对世界的贡献:传统文化光辉灿烂,在很长一段时间 内走在世界前列。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及传播对亚洲乃至世界
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山区的花鼓舞,风格矫健有力、开朗豪
放、节奏鲜明、动作特点是小腿灵活,有不少高难度技巧; 壮族的板鞋舞,表现力丰富,舞者们借助道具敲打和音乐伴 奏,跳出协调一致的优美舞姿。
【成才之路】2015版高中政治(人教版 必修3)课件:第4课 第2框

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 .文化在 ________ 继承 的基础上发展,在 ________ 发展 的过程 中继承。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2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 社会制度 ________ 的 文化的发展方向 。 变化,也决定着__________________ 2 .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 ________ 和思想运动 ________ 都会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学 海 导 航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2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1.解析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难点】 2.阐述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重点】 3.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重点】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2框
“学思结合”等正确思想,对此我们应当予以借鉴吸收,而
不能全部抛弃。 (2) 观点二看到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有许多积极的合理成 分,但没有看到其不足之处,所以对古代教育思想不能全盘 吸收,应该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古代教育思
想要“扬弃”。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2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3 .随着教育方式 ________ 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
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2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这里的
教育不能仅仅理解为学校教育,而是广义上的教育 ) ,具 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 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
成才之路版高中政治必修3课件综合探究2

第十二页,共15页。
3.教材P59“探究问题1” 提示(tíshì):根据三则材料可以归纳出学习
型社会的三个特点: (1)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
处是学习之所,事事是学习之机。 (2)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的需要。 (3)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学习创造了更
好的条件,人们需要学会利用现代化传播 技术进行学习。
国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第十四页,共15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成才之路 ·政治。2.是__________的必然要求,也意味着__________方式的新变革。推 动______________和构建______________,要求必须搭建起教育信息化和终身教育的平台。1
No .教材P57“探究问题1”。(1)新知识(zhī shi)不断出现,需要人们不断学习。(3)知识(zhī shi)不断
扩展,需要人们不断提高学习和运用知识(zhī shi)的能力。4.教材P59“探究问题2”
Image
第十五页,共15页。
2 探究提示
第四页,共15页。
主干知识梳理
第五页,共15页。
建设(jiànshè)学习型社会的必
1.是新要世性纪新阶段我全国面(quánmiàn)建成小康
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标(mùbiāo)之一
。 科技进步
文化传承
2.是__________的必然要求,也意味着
__________方式的新变革。
成才之路 ·政治 (zhèngzhì)
人教版 ·必修 (bìxiū)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页,共15页。
第二(dì èr)单元 文化传承(chuán chénɡ)与创新
3.教材P59“探究问题1” 提示(tíshì):根据三则材料可以归纳出学习
型社会的三个特点: (1)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
处是学习之所,事事是学习之机。 (2)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的需要。 (3)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学习创造了更
好的条件,人们需要学会利用现代化传播 技术进行学习。
国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第十四页,共15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成才之路 ·政治。2.是__________的必然要求,也意味着__________方式的新变革。推 动______________和构建______________,要求必须搭建起教育信息化和终身教育的平台。1
No .教材P57“探究问题1”。(1)新知识(zhī shi)不断出现,需要人们不断学习。(3)知识(zhī shi)不断
扩展,需要人们不断提高学习和运用知识(zhī shi)的能力。4.教材P59“探究问题2”
Image
第十五页,共15页。
2 探究提示
第四页,共15页。
主干知识梳理
第五页,共15页。
建设(jiànshè)学习型社会的必
1.是新要世性纪新阶段我全国面(quánmiàn)建成小康
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标(mùbiāo)之一
。 科技进步
文化传承
2.是__________的必然要求,也意味着
__________方式的新变革。
成才之路 ·政治 (zhèngzhì)
人教版 ·必修 (bìxiū)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页,共15页。
第二(dì èr)单元 文化传承(chuán chénɡ)与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
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 结合。
第六课 微课堂讲座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学以致用] 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一千多年前,茶圣陆羽在《茶 经》中就提及“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中 华茶文化以“和”为核心,承载哲学、宗教、民俗、文学、
型。此类试题的呈现方式一般包括背景材料(可能是一个,也
可能是多个 ) 和设问 (一般表述为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某某观 点的或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观点)。
第六课 微课堂讲座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2.“体现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1)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是什么。 (2)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艺术等诸多元素,蕴藏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生活智慧,积淀了
深厚的中国文化元素,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 请你说说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
第六课 微课堂讲座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答案:(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茶文化,“发于神农 氏,闻于鲁周公”到今天一直保持着无穷的魅力,体现了中 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此题应注意的问题是不能笼统作答,要坚持“一一对应”的 原则,逐一进行分析说明。 3 .理论依据: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 的区域性特征;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第六课 微课堂讲座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答案:(1)山东展馆融合了泰山、海洋、鲁班锁等元素, 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山东展馆勾勒出“海岱文化”的山东地理形态,体现 了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
第六课 微课堂讲座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展馆入口设计成敞开式,表达“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的热情与好客。馆内有“智慧长廊”、“城市窗口”和“齐
鲁家园”三大展区,展示文化山东、魅力山东、好客山东以 及山东人未来的城市生活,进而表达“和而不同,我们的家 园”的城市内涵。 请你说说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观点?
(3)山东展馆设计将传统文化的元素与现代表现手法融为
一体,体现了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4)山东展馆表达了“和而不同,我们的家园”的城市内 涵,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第六课 微课堂讲座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名师支招] “体现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1 . “ 体现类 ” 试题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的题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茶文化承载哲学、宗教、民
俗、文学、艺术等诸多元素,蕴藏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生活智 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六课 微课堂讲座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典型例题] 在第41届世博会上,山东展馆外观以雄峙山东的泰山为 主视角,侧面是抽象的大海浪涌形象,形成 “ 青山连绵不 绝,绿水长流不断 ”的文化意境,勾勒出“海岱文化”的山
东地理形态。“鲁班锁”是山东馆的一大特色,“鲁班锁 ”
是春秋时期鲁国工匠鲁班发明的一种木制卯榫结构,是中国 传统木结构建筑构件——斗拱的基础,将其作为城市营造智慧 的典型符号。
第六课 微课堂讲座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解题思路]
1 .背景信息:上海世博会山东展馆的设计独具匠心,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展馆外形、 “ 鲁班锁 ” 、展馆入 口、三大展区到城市内涵,每一处设计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 内涵。
2 .设问分析,阐释材料所体现的文化生活观点,回答
成才之路 ·政治
人教版 · 必修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 政治 ·必修3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自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 政治 ·必修3
第六课 微课讲座(六) 体现类主观题解题方法突破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