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2-4归去来兮辞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2.4 归去来兮辞 并序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2.4 归去来兮辞 并序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

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息交以绝.游绝:断绝。

B.善.万物之得时善:好的。

C.感吾生之行.休行:将要。

D.聊乘.化以归尽乘:顺随。

解析:B项,善:喜好、羡慕。

答案:B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脱然..有怀,求之靡途脱然:轻快的样子。

B.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眷然:思念的样子。

C.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质性:质疑本性。

D.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怅然:失意的样子。

解析:C项,质性:本性。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奚惆怅..之得时..而独悲 B.善万物C.僮仆欢迎.... D.悦亲戚之情话解析:D项,“情话”,古义为“知心话”,今义为“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

4( )..向荣③乐琴书以.消忧④云无心以.出岫⑤请息交以.绝游⑥问征夫以.前路⑦农人告余以.春及⑧眄庭柯以.怡颜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解析:①②④为连词,表修饰关系,不译;③⑧为连词,表目的关系,译为“用来”;⑤连词,表并列关系,不译;⑥⑦为介词,译为“把”“拿”。

答案:C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亲故多劝余为长吏”句中的“长吏”,是指职位较高的官吏,汉时俸禄二百石至四百石。

B.陶渊明的家叔陶夔曾官至太常卿,“太常卿”是当时掌管国家祭祀礼乐医药的官职。

C.《归去来兮辞》的“辞”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讲究押韵,注重平仄。

D.“三径就荒”中的“三径”之典来源于西汉兖州刺史蒋诩,后成为隐士居所的代称。

解析:C项,“辞”一般要讲求押韵,但没有强调注重平仄。

答案:C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4. 归去来兮辞并序 .doc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4. 归去来兮辞并序 .doc

第二单元“士族”非“士卒”2012年11月22日《北京晚报》刊有《走进部长们的大课堂》一文,其中讲到盛唐的经验与教训时有句话说:“当时的唐朝正处在一个社会变迁的转折时期,豪强士卒已经衰落,门阀等级已被打破……”此处“士卒”显系“士族”之误植。

士族,是指东汉以后在官僚地主阶级内部形成的大姓豪族。

他们在政治、经济方面享有许多特权,并世代相传。

如魏晋南北朝时实行九品中正制,选用官员着眼于士族高门,寒门则被排斥。

据学者研究,士族门阀制在唐代开始衰落。

而士卒即士兵,是军中最底层,和豪门、门阀挨不上边。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高道一相关知识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间的一种文体。

因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亦叫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又称骚体。

辞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灵活而富于变化。

在汉代,人们习惯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不加区别。

但实际上二者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

其相似之处在于:辞和赋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但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联词语增多。

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则重在抒情。

注音求之靡.途()心惮.远役()稔.()敛.裳()轻飏.()载.欣载奔()眄.()西畴.()窈窕..()惆怅..()盈樽.()壶觞.()酌.酒()矫.首()翳.翳()盘桓.()幽壑.()崎.岖()答案:mǐdàn rěn liǎn yáng zài miǎn chóu yǎotiǎo chóuchàng zūn shāng zhuójiǎo yìhuán hèqí“酉”是个象形字。

其甲骨文和金文的形体,像酒瓶的样子。

“酉”的本义是酒器。

后来这个本义消失了,被假借为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的第十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2.4归去来兮辞习题.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2.4归去来兮辞习题.doc

一、基础知识(共1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轻飏.(yáng) 壶觞.(shāng) 出岫.(yòu) 景翳翳.(yì)B.曷.不(hé) 耘耔.(zǐ) 登东皋.(gāo) 棹.孤舟(zhào)C.熹.微(xī) 流憩.(.qì) 遐.观(xiá) 眄.庭柯(gài)D.西畴.(chóu) 盘桓.(huán) 遑遑.(.huáng) 载.欣载.奔(zǎi) 2.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①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②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B.①载欣载奔(载,义同“载歌载舞”的“载”)②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C.①或植杖而耘耔(耔,培苗)②景翳翳以将入(景,风景,景物)D.①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②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自知)3.下列对各组句子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胡不归②奚惆怅而独悲——“胡”“奚”的意思都是什么。

B.①悟已往之不谏②恨晨光之熹微——两个“之”字都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C.①云无心以出岫②登东皋以舒啸——两个“以”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

D.①既窈窕以寻壑②亦崎岖而经丘——“窈窕”“崎岖”都是形容词用如名词,分别指“幽深的河岸”“崎岖的山路”;前面省略了“循”“沿”等动词。

4.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五柳先生”称之。

B.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应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

C.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

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04课 归去来兮辞 并序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04课 归去来兮辞 并序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4 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概览·【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诗歌、散文、辞赋都有很高的成就。

诗歌的成就尤为突出,大略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

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

陶渊明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

散文首推《桃花源记》,本篇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诗意,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后人编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五言诗成就最高。

他的五言诗可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

后代批评家常称其为“田园诗人”。

陶渊明现存文12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

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主要作品:《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

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

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灵活而富于变化。

在汉代,人们习惯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不加区别,但实际上二者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

其相似之处在于:辞和赋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

不同之处在于: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则重在抒情。

【重点理解】通假字(1)乃瞻衡.宇:通“横”,横木(2)景.翳翳以将入:同“影”,日光词类活用(1)实迷途..其未远( ) ____________(2)策.扶老以流憩( ) ____________(3)乐琴书..以消忧( ) ____________(4)或棹.孤舟( ) ____________(5)生.生所资( ) ____________(6)园日.涉以成趣( ) ____________(7)时.矫首而遐观( ) ____________(8)倚南窗以寄傲.( ) ____________(9)善.万物之得时( ) ____________(10)眄庭柯以怡.颜( ) ____________(6)名词作状语每天(7)名词作状语时常(8)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9)形容词用作动词喜好、羡慕(10)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古今异义(1)幼稚..盈室古义: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精校解析Word版---高二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练习(5)归去来兮辞(并序)

精校解析Word版---高二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练习(5)归去来兮辞(并序)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练习(5)归去来兮辞(并序)1.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1.下列各句中“策”字与例句中“策”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策扶老以流憩A.振长策而于宇内B.策杖村西日斜C.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D.归而求救国之策2.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项是( )A.违己交病请息交以绝游B.问征夫以前路乐夫天命复奚疑C.奚惆怅而独悲乐夫天命复奚疑D.既自以心为形役寓形宇内复几时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

B.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C."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一句着重表现了诗人在进入官场之后内心的迷茫和痛苦,为后文美好田园生活的刻画埋下伏笔。

D."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东晋黑暗腐朽的官场是诗人选择辞官归隐最直接的原因,表现了陶渊明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归去来兮辞》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归去来兮辞》练习附答案

《归去来兮辞》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A.诤谏.(jiàn)轻飏.(yáng)熹.微(xī)眄.庭柯(gài)B.流憩.(qì)矫.首(jiǎo)出岫.(xiù)景翳.翳(yì)C.盘桓.(huán)窈.窕(yǎo)遑.遑(huáng)棹.孤舟(diào)D.耘耔.(zǐ)东皋.(hào)壶觞.(shāng)瞻.衡宇(zhān)2. 各句中“之”字作结构助词“的”的是()A. 知来者之可追B. 羡万物之得时C. 悦亲戚之情话D.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3. 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 )①舟遥遥以轻飏②木欣欣以向荣③乐琴书以消忧④聊乘化以归尽⑤请息交以绝游⑥问征夫以前路⑦农人告余以春及⑧眄庭柯以怡颜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4.下列选项中词类活用归纳正确的一项是()①生.生所资②策.扶老以流憩③园日.涉以成趣④或棹.孤舟⑤倚南窗以寄傲.⑥携幼.入室⑦审容膝..之安⑧善.万物之得时⑨乐.琴书以消忧⑩乐琴书..以消忧⑾悦.亲戚之情话⑿眄庭柯以怡.颜A.①②④⑩/③/⑤⑥/⑦/⑧/⑨⑾/⑿B. ①②⑩/③④/⑤/⑦/⑥⑧/⑨⑾/⑿C.①②⑩/③④/⑤⑥/⑦⑧/⑨⑾/⑿D. ①②④⑩/③/⑤⑥⑦/⑧/⑨⑾/⑿5.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句是()A. 复驾言兮焉求B.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 乐夫天命复奚疑D. 将有事于西畴6.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既自以心为形役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农人告余以春及 D.乐夫天命复奚疑7.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时风波....未静 B.实迷途..其未远C.尝从人事D.悦亲戚之情话..之可追 F.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E.知来者8.下列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乃瞻衡.宇B.曷.不委心任去留C.景.翳翳以将入D.时矫.首而遐观9. 解释下列字词的含义(1)求之靡.途靡:______________ (2)会.有四方之事会:______________ (3)感悟生之行.休行:______________ (4)违己交.病交:______________ (5)遂见.用于小吏见:______________ (6)三径就.荒就:______________ (7)悟已往之不谏.谏:(8)知来者之可追.追:______________ (9)载.欣载奔载:______________ (10)审容膝之易安审:______________ 10.翻译(1)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2.4归去来兮辞Word版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2.4归去来兮辞Word版含解析

课时达标训练4回去来兮辞并序一、夯基训练1.以下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余三项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籍吏民 ,封府库.B.或棹孤舟.C.园日涉以成趣.D.乐琴书以消忧..分析 :C 项,名词作状语 ,每日。

A 、B、 D 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籍”,登记; “棹”,用桨划 ; “琴书”,抚琴念书。

答案 :C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完整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 悦亲戚之情话..B.将有事于西畴..C.既窈窕以寻壑..D.善万物之得时..分析:A 项, “亲戚”古义为包含父亲母亲兄弟在内的内外家属;今义为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及其成员,不包含家人。

B 项, “有事”古义指耕作之事 ,农事 ;今义是泛指 ,范围扩大。

C 项, “窈窕”古义指 (宫室、山川 )深远波折的样子 ;今义既指 (女子 )娴静而美好 ,(妆饰、仪容 )美好 ,又指(宫室、山川 )幽静。

答案 :D3.以下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①饥冻虽切 ,违己交病A. {①回去来兮 ,请息交以绝游①问征夫从前路B.{①乐夫天数复奚疑①奚难过而独悲C.{①乐夫天数复奚疑①既自以心为形役D.{①寓形宇内复几时分析 :A 项, “交”,①副词 ,交互 ;②名词 ,有交情的人。

B 项, “夫”,①名词 ,人;②代词,那。

C 项, “奚”,①疑问副词 ,为何 ;②代词 ,什么。

D 项, “形”,都是名词 ,身体。

答案 :D4.以下句子的句式特色与其余三项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B.乐夫天数复奚疑C.何不委心任去留D.复驾言兮焉求分析 :C 项为一般疑问句 ,其余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 :C5.名句填空。

(1),。

实迷路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

(3)木欣欣以向荣 ,。

,感吾生之行休。

答案 :(1)悟过去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云没心以出岫抚孤松而盘桓(3)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二、延长阅读6.阅读下边的文字 ,达成第 6~10 题。

2013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人教版必修5):2-5滕王阁序

2013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人教版必修5):2-5滕王阁序

一、课内双基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帝阍.(hūn) 翼轸.(chěn)台隍.(huán ɡ) 瓯.越(ōu)B .睢.园(suī) 棨.戟(qǐ)龙舳.(yōu) 簪.笏(zān)C .涸.辙(hé) 捧袂.(mèi)凫渚.(zhǔ) 多舛.(chuǎn)D .睇眄.(miǎn) 孤鹜.(wù)遄.飞(chuán) 叨.陪(dāo )【答案】 C(A.轸:zhěn ;B.舳:zhú;D.叨:tāo)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地势极.而南溟深②极.娱游于暇日B.⎩⎪⎨⎪⎧①临.帝子之长洲②飞阁流丹,下临.无地C.⎩⎪⎨⎪⎧ ①控蛮荆而引.瓯越②敢竭鄙怀,恭疏短引.D.⎩⎪⎨⎪⎧ ①时运不齐,命.途多舛②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答案】 D(都当“命运”讲)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雄州雾.列 B.宾主尽东南之美.C.他日趋庭,叨陪鲤.对D.俊采星.驰【答案】B(形容词用作名词,其余为名词作状语)4.典故中与诗文所涉及的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A.气凌彭泽之樽——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B.奉宣室以何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C.光照临川之笔——此一生得意,唯在临川四梦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答案】C(临川之笔:指谢灵运。

临川四梦:是明代汤显祖的作品,涉及的人物是汤显祖)5.对下列语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写自己闯入聚会,委婉含蓄、谦逊而又不卑不亢,恰到好处。

B.“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两句是虚写,表面上是“看”“望”,实际上是在想,此处用的是双关手法,十分巧妙。

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两句含蓄地写出了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情意绵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心惮.(dān)惆.怅(chóu)壶觞.(shānɡ)B.眷.然(juàn) 怡.颜(yí) 载.欣载奔(zǎi)C.自酌.(zhuó) 矫.首(jiǎo) 盘桓.(huán)D.窈.窕(yǎo) 遑遑.(huānɡ) 东皋.(ɡāo)【答案】C(A.惮:dàn;B.载:zài;D.遑:huánɡ)2.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舟遥遥以.轻飏B.问征夫以.前路C.园日涉以.成趣D.云无心以.出岫【答案】B(B是介词,拿,用;其余都是连词,相当于“而”。

)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园日.涉以成趣②策.扶老以流憩③或棹.孤舟④乃使其从者衣.褐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⑥渔人甚异.之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⑤/②③④/⑥D.①③/②④⑤/⑥【答案】C(①日,名作状,每天;②策,名作动,拄;③棹,名作动,划;④衣,名作动,穿;⑤箕畚,名作状,用箕畚;⑥异,意动用法,以之为异。

)4.对作者的高尚情操的表现,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既自以心为形役”,表现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憎恶。

意思是说,为了谋求衣食去做官,而做官却要违背自己意志,不能正道直行。

B.“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既表现出作者傲视官场,清高自守的情操,又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高尚情趣。

C.“富贵非吾愿”,明确表示了作者安贫乐道,不为追求富贵而出卖灵魂的高尚情操。

D.“乐夫天命复奚疑”,一句提到“天命”,表示作者有宿命论的思想。

【答案】D(“作者有宿命论思想”不对)5.对本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文袒露了作者过去求官的失误悔悟和今日归隐田园的愉悦心迹,表达了对官场现状的不满。

B.本文善于通过环境描写创造意境,烘托主题,营造出真挚明朗的感情。

C.本文多用偶句,韵调和谐,语言如行云流水,自然畅达,有着丰富的韵律美。

D.本文大胆流露出“乐夫天命”的闲情逸致,这在当时无疑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答案】D(消极意义)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B.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

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

他被看作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

C.陶渊明辞官的主要原因是“眷然有归欤之情”,再加上“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D.“田园将芜,胡不归”是用了《诗经·式微》中,“式微,式微,胡不归”成语。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用了《论语·微子》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典故。

E.陶渊明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激烈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答案】C(辞官原因主要是厌恶官场)二、文本精品阅读下面语段,回答7~10题。

从“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到“乐夫天命复奚疑!”原文见课本。

7.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恨.晨光之熹微(痛恨)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C.时矫首..而遐观(抬头)D.云无心以出岫.(泛指山峰)【答案】A(恨:遗憾)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乃”字的意义、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B.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C.两刃相割,利钝乃.和D.精思傅会,十年乃.成【答案】A(A当“于是”讲,其它三个“乃”当“才”讲)9.对下列加点词的用法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眄庭柯以怡.颜②或植.杖而耘耔③策.扶老以流憩④寓.形宇内复几时⑤悦.亲戚之情话⑥或命巾车,或棹.孤舟⑦善.万物之得时⑧乐.夫天命复奚疑A.①/②③④⑥/⑤⑦⑧B.①⑤⑦⑧/②⑥/③④C.①⑦/②⑥/③④⑤⑧D.①/②③④⑥⑦⑧/⑤【答案】A(使动/名词活用作动词/意动)10.对下列各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大约因为心情急切,作者的归程画面转换得也快:他刚才还在轻飏的舟上迎风伫立,转眼间又出现在晨光熹微的山路上,为了告诉每个人,明知却偏还要“问征夫以前路”;待到“乃瞻衡宇”,这位已届中年的汉子,竟又像小孩子一样“载欣载奔”。

写得真实而动人。

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

这里“松菊”既是天性爱好又是言志和寄托。

C.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这两句可以看出精神的富有和物质的拮据,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压倒优势。

D.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

鸟犹如此,人何以堪?触景感怀,景物亦有人情和个性,感情在景物中自然流露出来。

【答案】 A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陶潜字渊明,或云字深明,名元亮。

浔阳柴桑人,晋大司马侃之曾孙也。

少有高趣,宅边有五柳树,故尝著《五柳先生传》,云:“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臵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其自序如此。

盖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而归。

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夫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

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因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有高趣.趣:志趣B.而家贫不能恒.得恒:经常C.晏.如也晏:平静、安定D.盖以自况.况:情况【答案】D(况:比方,打比方。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每有会.意,欣然忘食②会.天大雨,道不通B.①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②且焉置.土石C.①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②便扶向路,处处志.之D.①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②公等遇.雨,皆已失期【答案】B(B项中置:摆置,放置。

A.①领会;②适逢;C.①志向,心意,名词;②做标志,动词。

D.①对待;②遇到。

)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陶潜“不慕荣利”的一组是()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②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③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④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B(①句表现其不拘小节。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喜欢饮酒,但不善饮,家里穷得不能经常喝到,亲朋便摆酒招待他,他每次必醉,喝醉了就走。

B.陶渊明亲自种田耕地,以至累得体弱生病,也不愿做官。

C.江州刺史檀道济想让陶渊明出来做官,并讲了一番贤能之士处世的道理,可是陶渊明却不为所动。

D.陶渊明做彭泽令是为了养家糊口,所以当官后便带上全家,并分配给儿子一个仆人来服侍他。

【答案】D(“不以家累自随”:不带家人随同自己上任。

)四、高考热点15.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

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

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

谁的环境好,“洼地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就快,发展就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16.把下面这则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

英国电信局准备实施新规定,在所有青少年节目中禁播含有高脂肪、高盐分和高糖分食品的垃圾食品广告,以便遏制儿童肥胖现象。

这一项禁令还会扩展到青少年观众占到一定比例的其他电视节目。

电视行业担心,这一禁令会导致广告收入下降,从而使青少年节目减少。

但一些健康专业人士和反肥胖运动者却说,英国电信局的这项新规定不够彻底。

他们呼吁,在每晚9点前禁止播放所有垃圾食品广告。

英国医学协会的薇薇恩说:“我们的孩子的健康难道不比广告收入更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英国电信局欲禁播儿童垃圾食品广告。

17.仿照画线句的内容和句式再写三句话。

儿童的学习,在更多的时候是充满快乐的,就像鸟儿在无垠的天空自由飞翔的愉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就像骏马在辽阔的草原尽情奔跑的惬意,就像鱼儿在浩瀚的海洋舒展游弋的怡然,就像鲜花在土壤温暖的怀抱恣意绽放的快乐。

五、读写创新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电影《赤壁》(下)中有这样的台词,当诸葛亮借东风成功时,鲁肃夸诸葛亮样样精通,诸葛亮说:“什么都略懂一点,生活才多彩一点。

”的确,在生活中,有时候只有“什么都略懂一点”,才能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

你对此有何高见?请以“略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写作指向】此题属于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的立意,一般只要求扣住话题即可,但有时也必须考虑引出话题的材料。

此题命题者的态度其实已相当明确,材料及其后的评述,都表达着相同的意思,即对“略懂”的肯定,而不是否定。

在明确立意的大方向后,考生需要将话题化大为小,如略懂知识、略懂人生、略懂哲学等。

【佳作赏读】百花齐放才是春李艳萍一朵牡丹,虽然华贵,但却只能孤芳自赏;无数花草,虽然普通,却能迎来真正的春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