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鲤鱼繁殖技术
鲤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鲤鱼的人工繁殖技术鲤鱼在流水或静水中都能自然产卵繁殖,但人工繁殖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卵、孵化效果。
一、亲鱼培育(一)性成熟和性周期长江流域的雌鲤一般2龄,雄鲤1龄以上达性成熟。
一般3-5月为其性腺成熟和产卵的时期。
产卵后的第Ⅵ期卵巢到7月份吸收退化到第Ⅱ期,此后逐渐发育到11月份进入第Ⅳ期,并以此期越冬,第二年3-4月份,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卵巢即迅速成熟很快由第Ⅳ期发展到第Ⅴ期。
性成熟的雄鲤繁殖后精巢退化到第Ⅲ期,8-9月进入第Ⅳ期,12月进入第Ⅴ期,并以此期越冬。
产卵季节在南北各地有所不同,南方地区产卵盛期为2-3月;长江流域为3-4月;黄河流域为4~5月;东北地区为5-6月。
产卵期一般可持续2个月左右。
(二)雌雄鉴别1、雌鲤。
体形:背高、体宽、头小;胸腹鳍:光滑,没有或很少追星;腹部:成熟时膨大松软,外观饱满;生殖孔:较大,略红肿,凸出。
2、雄鲤。
体形:体狭长,头较大;胸腹鳍:生殖季节胸、腹鳍及鳃盖有追星;腹部:狭小而略硬,成熟时轻亚后腹部有精液流出;生殖孔:较小,略向内凹。
(三)亲鱼的选择和饲养雌鲤鱼应选择2龄以上、体重1公斤以上,雄鲤鱼略小体重为0.5公斤左右。
选择的亲鱼应体高、背厚,身体健康、强壮,体形好,活动力强而无伤。
来源以池塘饲养的为好。
亲鱼池面积一般为1-3亩,水深1.5米左右,每年要清塘一次。
亲鱼的放养密度一般100-150公斤/亩,也可以混养少数鲢、鳙鱼,以控制浮游生物的过量繁殖。
在越冬后产卵前雌雄亲鲤必须分开饲养,以免温度突然升高时鲤鱼自然繁殖而零星产卵,平时则可以雌雄分养或混养一塘。
鲤鱼为杂食性,食量较大,饲养期间应给予足够的食物,同时也可适当施肥使水质肥沃,天然饵料充足。
注意产卵前10-15天用优质饲料进行强化培育,以利于性腺的发育。
二、自然产卵受精(一)产卵、孵化池的选择。
产卵池以0.5-1亩较好,水深1-1.5米。
应选避风、向阳、淤泥少,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的池塘。
鲤鱼的人工催情产卵和授精

效果评估
在催情剂使用过程中,需 要密切观察鲤鱼的反应情 况,记录催情效果,以便 后续优化催情方案。
催情环境的管理
水质管理
维持良好的水环境是促进鲤鱼繁 殖的重要条件,需定期检测水质 指标,确保水体透明度、酸碱度 、氨氮含量等处于适宜范围内。
水温与光照控制
根据鲤鱼的生长和繁殖需求,合 理控制水温,并提供适宜的光照 条件,以促进其卵巢发育和排卵
孵化管理
将精液和卵混合在一起,加入适量的生理 盐水,促进受精过程。受精卵会被送入孵 化设施中进行孵化。
在孵化期间,需要定期监测水温、水质、 溶氧等因素,确保孵化条件适宜。
繁殖效果评估
孵化率评估
统计孵化卵的数量和孵化出的鱼苗数量,计算孵化率。孵化率是评估繁殖效果的重要指标。
成活率评估
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统计成活的鱼苗数量和初始鱼苗数量,计算成活率。成活率也是评估繁殖效果的重要指标。
感谢您的观看
鲤鱼的人工催情产卵 和授精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鲤鱼繁殖概述 • 鲤鱼人工催情产卵技术 • 鲤鱼人工授精技术 • 鲤鱼繁殖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鲤鱼繁殖实例展示 • 鲤鱼繁殖前景展望
CHAPTER 01
鲤鱼繁殖概述
鲤鱼的繁殖习性
繁殖水温
鲤鱼在繁殖季节会表现出对水温的敏感性。适宜的水温范围为18°C-26°C,其 中最佳水温为22°C-24°C。在自然环境中,鲤鱼通常在春季开始繁殖,此时水 温逐渐升高。
精子卵子结合
将收集的精子和卵子按一定比例混合,使其 充分结合。
选择授精时间
选择在雌鱼排卵高峰期进行人工授精,以提 高受精率。
受精卵的分离和孵化
将受精卵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放入孵化器 中进行孵化。
鲤鱼人工繁殖及饲养技术

设施农业2024-01111农业工程技术(设施农业)鲤鱼人工繁殖及饲养技术摘要:鲤鱼营养价值丰富,适应性较强,是重要的经济养殖鱼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对于鲤鱼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
该文介绍了鲤鱼人工繁殖及饲养技术,旨在为相关饲养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鲤鱼;人工繁殖;饲养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境的变迁,鲤鱼人工繁殖及饲养技术的实践与发展一直在不断进步。
但在养殖过程中,鲤鱼养殖业依然面临环境污染、疾病防治、饲养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挑战,所以还需要持续地进行科技创新和管理优化,加强各种养殖技术的科学应用。
1 鲤鱼人工繁殖技术1.1 亲鱼选择在水温高于16℃且连续多天天气晴好,适合进行鲤鱼的人工繁殖。
在技术应用时,亲鱼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其直接影响着后期的繁殖效果和所得后代的质量。
亲鱼选择时,注意优先选择健康、无病的亲鱼,保证其具备良好的体色、饱满的体型、活跃的游动能力同时没有任何外伤和寄生虫。
亲鱼应处于性成熟的理想年龄阶段。
一般,选择2~4岁的鲤鱼作为亲鱼更为理想,因为这个年龄段的鱼性腺发育成熟,繁殖活性高。
合理的雄雌性别比例是保证成功繁殖的关键,通常采用雄:雌例为1:1或2:1,以保证受精的机会和效率。
选择体型均匀、体质量适中的亲鱼。
过大或过小的亲鱼可能会影响受精率和产卵量。
选择产卵量大、孵化率高的亲鱼,有助于获得较高的受精卵产量和孵化成功率[1]。
1.2 人工催产鲤鱼在人工繁殖过程中,还应合理的利用催产剂,模拟自然环境中的生理机制,促使鲤鱼顺利排卵或排精,以实现人工授精。
选择合适的催产剂和催产技术对于提高受精率和繁殖效率至关重要。
可供选择的催产剂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人工催产剂像Domperidone、Metoclopramide 等。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当前广泛用于鲤鱼的人工繁殖中,其能够模拟鱼类体内的黄体生成激素,直接促进排卵或排精。
腺垂体提取物是一邱子强1,折 霞1,武玲霞2,杨 宇3,杨植林4(1.伊金霍洛旗农牧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200;2.伊金霍洛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200;3.伊金霍洛旗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200;4.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党群服务中心,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200)种传统的催产剂,其能够刺激鱼类的性腺激素分泌以催生排卵。
锦鲤秋季繁育技术研究

锦鲤秋季繁育技术研究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第5期在常规情况下,锦鲤的繁殖期一般在每年4月底至6月初,当水温稳定在16~18℃以上时,开始自行产卵,一般在水温上升到20℃后开始大量产卵,产卵的时间在凌晨4点左右开始直到上午10点或中午为止。
亲鱼第1次产卵后,相隔2周左右又会产卵。
由于2018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出现严重极端持续高温闷热天气、暴雨频发,加大锦鲤苗种培育难度,尽管每个锦鲤场主都小心翼翼、殚精竭虑,但正常的加水换水不能使水体降温,水体上中下层均长期保持35℃以上,暴雨又引起水质突变、恶化,造成室外锦鲤池培育的苗种死亡严重,全国出现锦鲤苗种严重缺乏、供不应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高唐县水产局与盛和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锦鲤秋季繁育技术研究”试验项目。
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亲鱼的选择我们选用的亲鱼为当年春季未繁殖的锦鲤,在室内度过夏季后,于8月中旬移至室外鱼池中饲养。
再进一步选择优良的亲鱼来繁殖后代。
锦鲤繁殖的适龄一般在3-8冬龄,体重达3kg以上。
挑选体质健壮、外表丰满圆润,鳞片光润整齐,泳姿稳健;头圆阔,体长,无残、畸形,无损伤,无病害,色泽光亮、均匀的鱼作为亲体。
二、人工促进产卵亲鱼培育就是创造一个能促进性腺向成熟方向发育的条件,使之按照性腺发育规律正常发育,成为怀优质卵(精)量大、成熟度高的优质亲鱼。
1.隔离??改变环境有利于交配,人为的隔离是最直接的办法。
在产卵期前1个月,先把雄鱼和雌鱼分开饲养,到繁殖期临近时,发现雌鱼腹胀和雄鱼有“追星”出现时,才把雌、雄鱼放入产卵池中。
2.把握水的温度??适宜水温可促进产卵。
温度在22-24℃时,锦鲤活跃,准备产卵繁殖。
通过加注地下水,和加盖保温性能较好的泡沫塑料板,保持水温。
3.检查水质??检查水的酸碱度、氧气是否合适,好的水质可促进产卵。
4.鱼巢??放入鱼巢促进产卵。
5.天气??气压对锦鲤产卵影响较大,如果气压太低,锦鲤不宜产卵。
秋季鲤鱼繁殖技巧 养殖鲤鱼的秋季人工繁殖经验 - 养殖技术

秋季鲤鱼繁殖技巧养殖鲤鱼的秋季人工繁殖经验-养殖技术鲤鱼在春、秋季均可繁殖,但在常规生产过程中主要以春季繁殖为主。
秋季利用家庭凼仔流水养鱼池进行人工繁殖鲤鱼苗,能适应春季放养的需要,缩短鱼苗养殖周期,提高产量。
秋季鲤鱼繁殖技巧养殖鲤鱼的秋季人工繁殖经验,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秋季人工繁殖鲤鱼苗有五技巧:一、鲤鱼种鱼选择要选择成熟,重500克以上的种鱼。
雌鲤鱼要腹部膨大柔软,肛门和生殖孔周围红肿,充血;雄鲤鱼挤其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而且肛门附近无红肿。
二、鲤鱼雌雄搭配选择好雌雄种鱼后,以1:5~7的比例进行搭配。
若多放雄鲤鱼,能加速雌鲤鱼的发情。
三、鲤鱼吊水产卵把雌雄种鱼放在鱼篓里进行吊水,并放置鱼巢,鱼背约低于水面3厘米,以利用差温刺激和微流水刺激,达到其产卵。
若在每尾雌鲤鱼胸鳍基部无鳞处注射50%葡萄糖2毫升,产卵的效果更好。
四、孵化须知①产卵池和孵化池水不要过肥。
若水较肥会造成种鱼浮头,不产卵或产卵粒因肥水缺氧影响形成孵不出稚苗,产卵池和孵化池要注入新水,保持微流水为好。
水温以18~22℃为宜。
②产卵巢用根须通爽,不带混浆的假水仙为好,要剪去茎叶,以免粘住鱼卵被阳光晒死。
③防止雄鱼吃卵粒,提高孵化率。
五、鲤鱼人工催情给鲤鱼进行人工催情,能使鲤鱼按时产卵,提高卵量。
具体办法是:在鲤鱼繁殖季节给培育的成熟雌鱼注射50%的葡萄糖液,注射部位是胸鳍基部无鳍处,以45°角入针,注射量按雌鱼体重而定,每尾注射3~5毫升。
注射后雌亲鱼放在产卵池里,然后每尾雌鱼配2尾雄鱼,产卵池可利用家庭养鱼凼仔进行,保持微流水刺激,注射后10~15小时便开始产卵,排卵量一般比自然排卵量提高40%左右。
鲤鱼的卵呈黏性卵,需设产卵巢,产卵巢用假水仙根须或水草,卵附于鱼巢中,把附有卵的鱼巢放入已进行清糖的小鱼凼中进行孵化。
经实践证明,选用葡萄糖作为人工催情剂繁殖鲤鱼苗的好处有三:①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宜在农村广泛推广。
鲤鱼优质高产养殖技术

鲤鱼优质高产养殖技术鲤鱼(学名:Cyprinus carpio)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科研价值。
鲤鱼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效益,还能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鲤鱼优质高产养殖技术。
一、选种和育种技术选种是鲤鱼养殖的重要环节,选取具有高产、强抗病能力以及良好的肉质品质的种鱼进行繁殖,可以保证养殖的高产高质。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鲤鱼种类有红色鲤、银鲤、黑鲤等。
在选种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适合的鱼种。
育种技术方面,可以利用基因工程、人工授精等手段进行优良品种的培育。
二、养殖设施和环境鲤鱼优质高产养殖需要建立合理的养殖设施和良好的养殖环境。
鲤鱼养殖池塘应选择水质清洁、水源稳定的场地,避免污染和疾病传播。
应保持水体的透明度,提高水质的氧含量,为鲤鱼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水质调控上,可以使用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微生物制剂等技术手段,保持水质的平衡。
三、饲料和喂养管理饲料是鲤鱼养殖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鱼类的产量和质量。
不同生长阶段的鲤鱼需求不同,应根据其需求提供合适的饲料。
一般采用粒状饲料,其中包括粗粮饲料、草鱼饲料、肠杆菌发酵饲料等。
在喂养管理上,应注意饲料投喂量和投喂频次,避免浪费和污染水体。
要做好饲料质量的监测和检验,确保饲料的安全和营养均衡。
四、病害防控和健康养殖鲤鱼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病害问题,做好疫病防控工作非常重要。
病害防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建立疫病防治制度,加强对池塘的管理和消毒;定期检查鱼体,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科学选用药物进行治疗,避免滥用药物造成污染和药物残留;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鱼类的免疫力,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
五、养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养殖技术的创新,鲤鱼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如异养系统、生态循环养殖等,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发展精细管理技术和智能化养殖设备,可以实现养殖过程的精确控制和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锦鲤繁殖技术

锦鲤繁殖技术锦鲤是一种受欢迎的观赏鱼类,因其华丽多彩的鳞片而备受喜爱。
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锦鲤的热爱不断增长,锦鲤繁殖技术也逐渐得到了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锦鲤繁殖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帮助读者了解锦鲤繁殖的过程和方法。
一、锦鲤的生殖方式锦鲤的生殖方式主要有两种: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
自然繁殖是指锦鲤在适宜的环境下自行繁殖,而人工繁殖则是通过人工控制和干预锦鲤的繁殖过程。
二、自然繁殖1. 繁殖环境锦鲤的自然繁殖需要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水质清澈、水温适宜、水质稳定是保证锦鲤繁殖成功的关键。
此外,适当增加水中植被和石缝等繁殖场所也有助于锦鲤的繁殖。
2. 产卵行为雌性锦鲤在产卵前会选择一个合适的产卵场所,如水草丛中或石缝中。
雄性锦鲤会在产卵场所附近筑巢,吸引雌性锦鲤前来产卵。
锦鲤的产卵行为通常发生在清晨,雌性锦鲤会将卵黏附在水草或石缝上。
3. 孵化过程锦鲤的卵通常在3-7天后孵化。
孵化期间需要保持水温和水质的稳定,避免外界干扰。
孵化后的幼鱼会吸附在产卵场所附近的水草或石缝上,通过吸吮卵黄囊中的营养物质来生长。
三、人工繁殖人工繁殖是一种常用的锦鲤繁殖方式,通过人工控制和干预锦鲤的繁殖过程,可以提高繁殖效率和繁殖品质。
1. 人工控制产卵人工繁殖可以通过控制水温和饲养管理来诱导锦鲤产卵。
一般来说,将水温控制在24-26摄氏度,逐渐提高到28-30摄氏度,可以刺激锦鲤的产卵欲望。
此外,适当增加饲料量和添加富含蛋白质的饲料也有助于提高锦鲤的产卵率。
2. 人工孵化人工孵化是指将产卵后的卵黏附在人工孵化器中进行孵化。
孵化器中的水温和水质需要严格控制,保持稳定。
孵化后的幼鱼需要适时转移至适宜的养殖环境中,进行后续的饲养管理。
3. 后续管理锦鲤幼鱼的饲养期一般为2-3个月。
在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水质的保持和饲料的选择。
水质清澈、水温适宜、水质稳定是保证锦鲤幼鱼健康成长的前提。
饲料的选择应根据幼鱼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来确定,可以选择专门的锦鲤幼鱼饲料或者自制饲料。
锦鲤是怎样繁殖的

锦鲤是怎样繁殖的
锦鲤属于卵生鱼类,一般情况下有两种繁殖方法,自然繁殖或者是人工繁殖。
自然繁殖时,雄鱼会一直追着雌鱼,胸鳍处会出现追星。
雌鱼会先将鱼卵排出,然后雄鱼为其受精,结合形成受精卵,再慢慢孵化出小鱼。
人工繁殖是先将雌鱼的鱼卵挤出,再将雄鱼的精液抹在卵粒上,搅拌均匀,使卵粒充分受精。
最后将受精卵放在鱼巢内孵化。
锦鲤是鲤科属锦鲤,属于卵生鱼类。
这种鱼的繁殖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自然繁殖,一种是人工繁殖。
自然繁殖期一般是在每年的四月和五月,此时的水温应该在18℃以上,PH在7.5-8.5之间。
发情期间雄鱼会一直追着雌鱼。
在繁殖期时,雄鱼的胸鳍上会有白色的粒状突起,被称之为“追星”,繁殖期后,“追星”就会自动消失。
人工繁殖是将雌鱼腹内的卵粒挤出,放在盘中,再把从雄鱼体内挤出的精液抹在卵粒上,再将其搅拌均匀,使卵粒充分受精。
然后,将充分受精后的受精卵放置在事先准备好的鱼巢内,鱼巢可以是用柳树皮捆绑扎制而成的,用于提高鱼卵的孵化率。
两至三天后,鱼卵将变成半透明或不透明,卵粒内部或出现一个黑色小粒,此小粒就是即将孵化的幼鱼
正常情况下,幼年雄锦鲤需要两年以上才可以进行繁殖,而雌锦鲤达到性成熟则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
繁殖的最佳时间是雄鱼3-6岁,雌鱼4-10岁。
锦鲤的繁殖周期一般是一年,繁殖期在四月至六月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机肥 ( 、 禽 畜粪 等 ) 每亩 施 3 0 g 5 0 g , 0 k  ̄ 0 k 或 1k 一 5 g O g 2 k 磷肥加上 1k  ̄ 5 g 5 g 2 k 尿素 ,全 塘撒 施, 培育水质 。施 ̄ 3 - d E d 4 后池塘 出现大量 的 - 浮游 生物。在秋季繁 殖鱼苗 由于池 塘准备时 间短 , 以施无机肥较好 , 操作方便 , 易行 。 简单 三、 亲鱼保存 和选择 1 亲鱼的保存 、
鲤鱼亲鱼保存是秋季繁殖的一个关键环 节, 由于鲤鱼在常规养殖中 , 在春季易形成 自 然产卵 , 到秋季很难找到性成熟好的亲鱼 , 特 别是雌 鱼。 因此 , 事先要作好秋季繁殖秋 季繁
殖亲鱼 的保存工作 ,在春季将未成熟好 的亲 鱼选出 ,雌雄分开放养在常年水温在2 ℃以 5 下的江河 、 水库网箱或冷水田中 , 作为秋季繁
鱼苗生长不利 。 ④ 土 , .g 5 下腹膨大 , 腹鳍和臀鳍 间 肉质极薄 , 用手轻压有柔软感 。雄 鱼至少 2 龄 鱼, 体重在l g k 以上 为好 。初 次性 成熟和年老
案致富柏南2 j 0 5 0
—9 1—
维普资讯
保水保肥 。 2、 鱼苗塘的清整 消毒 清整消毒 鱼苗塘 是改善 鱼苗生活 条件 ,
的发展 和生产模式 的改变 , 仅在 春季繁殖 仅 鱼苗 现远远 不能满 足渔业 生产需 要 ,因此我 场根据市场需求 开展春 、秋季鲤鱼苗繁殖工 作, 均获得较好效果 , 下面介绍 秋季鲤鱼苗繁 殖技术供大家参考。
白粉2 g k全塘撒施 , 注入新水4 cl3 0 n,天后再逐 步加深水至8c 0m左右。 3 施放基肥 、 池塘消毒后及时施放基肥 ,施发酵 的有
、
繁 殖 时 期
秋 季繁殖 应 选择在 8 月底 至9 月上 旬进
行, 如果繁殖时 间过晚 , 秋季培育 的鱼苗 由于 生长 时间短 , 个体小难 以越冬 , 易造成损失 。
一
提高鱼苗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秋季繁殖鱼苗 的池塘 由于前茬培育鱼苗或养殖成鱼 ,前期 施肥 、 投饵 , 使池 塘沉积有 大量的腐殖 质 , 塘 中敌害及病原也随之大量繁殖 , 因此 , 在繁殖 前对池塘要进行彻底消毒 。消毒可进行干塘 消毒或带水消毒 , 以干塘消毒为佳 。 但 干塘消 毒在繁殖前十天左右排干塘水 ,清除 杂草 和 野杂鱼等 , 烈 日下暴 晒l  ̄ d 使之塘泥 呈 在 d2 , 龟裂状 , 然后每亩用生石灰 lO g 1O g 漂 Ok ̄5k.  ̄
l产卵池 准备 : 、 亲鱼在并 池产卵前 要做
好 产池准备工作 。 卵池面积不宜过大 , 产 一般 为05 l , .亩~ 亩 水深 l m左右 , 灌方便的池塘 , 排
最好是专用的产卵池 , 面积2 m- O 右 。 0 25 m 2 人工鱼巢 : 、 池塘采卵的鱼巢 , 比江河采 集天然卵的鱼巢小 , 一般选择质地柔软 , 韧性 好, 无毒 , 不易腐烂的材料制作 , 如棕 片、 杨树 根 、 乙烯 片 (编织 网 )、 聚 龙须 草 等制 作鱼
体衰的鲤鱼 , 其怀卵量和卵的质量较差 , 不宜
作亲鱼。
四、 催产 和 孵化
太 深 , 4。 , 1 c 呈 5 角 约 . m-1 e 以 免 伤 及 内 2 . m, 5
脏。注射激素后及时放入产卵池 , 并冲水 l , h 时经6 ~ 5 后即可发情产卵 ( 温越 高 , h lh 水 效 应时间越短 , 反之亦然 ) 。 4 孵 化 、 将粘有鱼卵的鱼巢移人事先准备好的鱼 苗塘 ,在粘有鱼卵的鱼巢放入孵化池时要检 查, 已受精 的鱼 卵透明 , 略带 黄色 , 卵和未 死 受精卵不透明 , 白色 , 带 要剔除 , 并轻轻洗涤 , 洗去泥沙污物 ,用竹竿扎成竹排式置于池 中 央或深 水处 , 沉下水面3 m,e c . m为宜 , - 4 不要重 叠或露 出水面 。也可用小面积 的孵化池进行 孵 化, 一般用 面积6 m 10 的水泥池 , o 一 0 m 孵化
殖的亲鱼来源。 2 选择标准 、
选择体 质健壮 , 体型好 , 鳞片完整 无缺 , 括 力强而无伤 , 体长与体高之 比为3: , 1具有
典 型的品种特征 的鲤鱼作 亲本 。雌 鱼至少3
管理 和塘间操作不 便 ; 面积太 小 , 位太浅 , 水 则鱼苗活动范 围小 , 水质不稳定 , 高温天气 对
维普资讯
池塘土质直接影响池塘的水位稳定和水
。 胡坤 寿
鲤 鱼在春 、 季均可繁殖 , 在常规生 产 秋 但 过程 中主要 以春季繁殖 为主。随着渔业 生产
质肥度 。要选择不漏水 、 塘基坚 固, 质壤 土 底 或 沙壤 土的池塘作 为鱼苗塘 , 以便控制水 位 ,
二、 池塘准 备
1 鱼苗 塘条件 、 由于秋季繁殖鱼苗 的池塘水温 比春季鱼 苗塘高 ,水质变化 快 ,刚下塘的鱼苗体质幼 嫩 , 环境 适应能力 较差 , 对 因此 , 为其 创造一 个优 良的池塘环境是很有必要 的。具体 的池 塘条件要求如下 : ①水源充足 、 水质适宜 、 排灌方便 在鱼苗培育 过程 中 , 随着鱼体 的生长 , 池 塘要经常控制水位 , 调节水质 , 以必 须有充 所 足的水 源供其应 用 , 排灌也要方便 。 水源的水 质要新 鲜 , 不含有 毒物资。 一般河流 、 溪沟 、 水 库、 泉涌等 均可作为鱼苗 塘的水 源。 ② 向阳通风 、 交通方便 向阳池塘 中的浮游植 物光合作 用旺盛 , 繁殖生长快 , 鱼苗所需的天然饵料丰富 , 中 水 溶 氧量 多, 同时通风也增加塘水溶 氧量 , 利 有 于鱼苗 生长。交通方便 则便 于鱼苗 的培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