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2010-12-27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注意事项 齿轮轮毂的长度应满足l=(1.2~1.5)d,至少l=d, d—装齿轮处轴的直径 当齿宽系数取值较小时,尤其是硬齿面,会导致齿宽b较小, 可能会出现齿轮轮毂长度l小于所在轴直径d,此时应加长轮毂至 满足上述要求。 此时,最初根据齿宽b确定的箱体内壁位臵必须作相应的调 整。
校核计算 1.键的选择及校核 轴的结构设计完成后,根据键所在的轴径查标准确定键的截 面尺寸b、h。兼顾轮毂长度确定标准键长L 。 验算键的挤压强度。若强度不足,可采用相隔180的双键, 但按1.5个键计算 。 2.轴承的寿命计算 类型的选择:若轴上的齿轮为斜齿轮,最好选用7类或3类轴 承,以便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若为直齿轮,优先选用6类轴承。
联轴器的极限转速 工作转速
且保证
式中:Tc—联轴器传递的名义转矩;
KA—工作情况系数,查表;
[T]—联轴器许用转矩,查标准。
八、 轴的结构设计 除了原始数据和上述的计算数据外,轴的结构设计前还必须确定 以下内容:
1.确定箱体的结构 整体式或剖分式
铸造或焊接
2.确定轴承的润滑方式 当齿轮的圆周速度v 2m/s时,轴承采用脂润滑。轴承端面 与箱体内壁的距离为8~12mm,此时要设有封油盘。 当齿轮的圆周速度v> 2m /s时,轴承采用油润滑。轴承 端面与箱体内壁的距离为2~3mm 。 2<v 3m/s 时,在结合面上开设油沟 图例 v > 3m/s 时,不必开设油沟
六、最小轴径的估算
P 用d C ,估计各轴受扭段的最小轴径 n
3
说明:
圆柱齿轮 x 2.5m时, 作成齿轮轴 1)C为由轴的许用扭切应力所确定的系数,与材料有关,查表确定。
注意:若为齿轮轴(上图),轴的材料即为齿轮的材料。 2)当此轴段上有键槽时,将d 按单、双键分别加大4%或7%后,取 整数。 若最小轴径处装联轴器,最小轴径应与联轴器的孔径匹配。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王军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王军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王军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机械设计和创新的能力。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需要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等。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分析和计算,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系统设计。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需要培养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机械设计的重要性、设计过程、设计原则等。

2.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轴承、齿轮、联轴器、弹簧等常见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

3.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机械系统的功能分析、结构设计、参数计算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和注意事项。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机械设计》教材,用于学生学习和参考。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机械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4.实验设备:准备相关的实验设备,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践。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几个方面,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估。

作业将包括课后练习和小论文等,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考试将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通过这些评估方式,希望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机械综合课程设计

机械综合课程设计

机械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并运用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知识进行简单的机械结构设计。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流程,包括铸造、焊接、车削、铣削等,并能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3.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图的认识,掌握制图规范,能够阅读和绘制中等难度的机械图纸。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进行机械设计和绘图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机械加工设备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加工任务。

3. 培养学生运用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完成机械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关注环保和资源利用,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3.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具备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毅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机械设计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力学基础、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对应教材第1-3章。

- 力学基础:力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分析,简单机械结构的受力计算。

- 材料力学:常见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选择与应用。

- 机械原理:机械传动、联接、支撑、密封等基本原理。

2. 机械加工工艺:铸造、焊接、车削、铣削等,对应教材第4-6章。

- 铸造工艺:砂型制作,铸造缺陷分析,铸件结构设计。

- 焊接工艺:焊接方法,焊接缺陷,焊接结构设计。

- 车削与铣削:车床、铣床操作,加工工艺参数选择,加工精度控制。

3. 机械制图:制图规范、图纸阅读与绘制,对应教材第7-9章。

- 制图规范:制图符号、线型、比例等基本知识。

- 图纸阅读:了解图纸内容,分析图纸结构。

- 制图技巧:运用CAD软件绘制中等难度机械图纸。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西工大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西工大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西工大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设计过程和关键要素。

2. 使学生了解并能够运用西工大机械设计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如力学分析、材料选择、工艺流程等。

3.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机械零部件的绘制和设计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文献资料、网络资源等工具进行机械设计相关研究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项目中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意识,树立工程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养成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注重绿色设计,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求知欲,但可能缺乏实际设计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西工大机械设计课程的特点,注重实用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a.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及概念- 研究机械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掌握机械系统性能与结构设计的关系b. 机械零部件设计- 分析并设计常用机械零部件(如轴、齿轮、轴承等)- 了解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和装配要求c.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学习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利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部件的绘制和设计d.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 分析典型机械设计案例,理解设计过程和方法- 学习并运用设计优化和评价方法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1周: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及概念- 第2周:机械零部件设计(1)- 第3周:机械零部件设计(2)- 第4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第5周:机械设计实例分析(1)- 第6周:机械设计实例分析(2)3. 教材章节及内容:- 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 第2章:机械零部件设计- 第3章: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第4章:机械设计实例分析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西工大机械设计课程要求,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pdf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pdf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pdf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功能与构成。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机械传动机构、连接方式及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和应用。

3.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工程计算和图形表达。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机械装配图的设计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手册和资料进行机械设计计算和参数选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关注工程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以实践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尚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践操作为主线,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指导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设计的整体框架。

- 教材章节:第1章 机械设计概述2. 常用机械传动机构设计:讲解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 教材章节:第3章 机械传动设计3. 机械连接设计:介绍螺纹连接、焊接、铆接等连接方式的设计方法和选用原则。

- 教材章节:第4章 机械连接设计4. 机械零部件设计:包括轴、轴承、联轴器、弹簧等零部件的设计原理和选用。

- 教材章节:第5章 机械零部件设计5. CAD软件应用: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绘制和装配图设计的能力。

- 教材章节:第6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6. 机械设计计算与图形表达:教授设计过程中的工程计算和图形表达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学院机械设计教学部一、课程设计的意义和目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设计基础”和其它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一项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教育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也是非机类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中一次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际设计训练使所学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

2.学习和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3.进行机械设计工作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计算、绘图能力及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如标准、规范)的能力。

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严肃、认真和科学的治学态度,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自学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本课程设计题目为: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要求完成的工作量为:l)减速器装配图一张(0号图纸)2)零件工作图二张(低速级大齿轮、低速轴各一张,2号图纸)3)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6000~8000字)具体内容如下:1.装配图l)视图:除必要视图外,还应考虑是否需要附加局部剖视图、放大图等。

2)尺寸标注:装配图上应标注的尺寸有:外形尺寸——即减速器所占的空间尺寸,如总长、总高、总宽,供运输和车间布置时参考。

安装尺寸——减速器安装于地基或底座上的底面尺寸、地脚螺钉孔的尺寸和位置。

此外,还要注明伸出轴伸至地面的高度,以确定它与机组(电机、其它部件等)联接时地基(或底座)的高度。

装配尺寸——各配合零件配合处(如滚动轴承内圈与轴径、外圈与轴承座孔、传动零件轮毂孔与轴等)的配合尺寸,包括配合和精度符号,以确定配合零件的安装方法。

特性尺寸——如传动中心距及其偏差。

3)标题栏、零件的序号、图号种装配明细表标题栏——必须包括以下内容:零件或产品名称、图号、材料、比例、张数、张次、重量以及设计者姓名、学号、单位等。

可参考图一。

图一标题栏样式明细表——置于标题栏上方,应写明零件的序号、图号、名称、数量、材料、重量、附注等。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性质、任务及要求课程性质:考查课设计内容:二级齿轮减速器需完成的工作:1)二级齿轮减速器装配图1张2)零件图2张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设计时间:三周考核方式:检查图纸、说明书+ 平时考核+ 答辩要求:1)在教室里进行设计。

2)按照规定时间完成阶段性任务。

3)未经指导教师允许,不得用AutoCAD绘图。

4)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的内容书写说明书。

2、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例图:1)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周一)①选择电动机P电=P工/η建议同步转速取1000 rpm或1500rpm②分配传动比i总=i1i2i链对于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i1 =1.3~1.4 i2③各轴的传动参数计算P k= P k-1/ηk n k= n k-1/i k T k=9550*P k/n k2)传动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周二)包括: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链传动的设计计算;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等,设计方法主要参照教科书。

(注意:齿轮传动的中心距应为尾数为0 或5 的整数,故最好选用斜齿传动。

3)装配草图的绘制(周三~下周一)①轴系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初估轴的最小直径;轴的结构设计;轴上零件的选择(如键、轴承、联轴器等)。

②确定箱体尺寸按照经验公式确定箱体尺寸。

③主要轴系部件的强度校核(轴、轴承、键等)。

④确定润滑方式⑤绘制装配草图并确定减速器附件。

4)绘制装配图(0#或1#图纸)(周二~周五)5)绘制零件图(周一)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周二)7)答辩(周三~周五)4、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内容及次序设计任务书;目录(标题及页次);1.电动机的选择计算1.1计算电动机功率工作机功率1.2确定工作机转速2.分配传动比2.1总传动比2.2减速器外各传动装置的确定2.3减速器传动比2.3.1减速器高速级传动比2.3.2低速级传动3.传动装置的运动与动力参数的选择和计算(计算减速器各轴的功率P、转速n和扭矩) 3.1电动机轴的参数3.2减速器高速轴的参数3.3减速器中间轴的参数3.4减速器低速轴的参数3.5………………………………4.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4.1减速器外部零件的设计计算4.1.1带传动的设计计算4.1.2链传动的设计计算4.1.3 ………………………………4.2减速器内部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4.2.1高速级齿轮的设计计算(1)齿轮轮的受力分析(2)齿轮的弯曲强度计算(3)齿轮的接触强度计算4.2.2低速级齿轮的设计计算(1)齿轮轮的受力分析(2)齿轮的弯曲强度计算(3)齿轮的接触强度计算5.轴的设计计算5.1高速轴的设计5.1.1高速轴的结构设计(1)初估直径(2)确定各轴段的尺寸。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电子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电子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设计过程;2. 培养学生对电子版机械设计软件的操作能力,学会运用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装配;3.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中的工程制图标准,提高图纸阅读与绘制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进行机械零件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版软件进行机械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提高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分析机械结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优化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细节,养成良好的工程习惯;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为未来的工程师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运用电子版设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我国机械工程领域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与概念:-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机械零件的分类、性能及选用原则;- 机械结构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2. 电子版机械设计软件操作:-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技巧;- 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与装配;- 机械零件图的绘制与标注。

3. 机械设计实践与应用:-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 学生团队项目设计实践;- 机械设计方案的优化与评价。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制定以下教学大纲:第1周:机械设计基本原理与概念;第2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基本操作与使用技巧;第3周: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与装配;第4周:机械零件图的绘制与标注;第5周:机械设计实例分析;第6周:学生团队项目设计实践;第7周:机械设计方案的优化与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螺旋输送机; 2-减速器;
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传动(同向)
课程设计
3-电动机; 4-开式齿轮传动
设计题目
5. 矿用链板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题目G) 设计内容:
1)电动机选型
2)一级挠性传动设计 3)联轴器选型设计
1-链板运输机; 2-电动机; 3-减速器; 4-运输机主轴; 5-运输机主动星轮
或 i1
(1 . 3 ~ 1 . 4 ) i
(4)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i1 i 2 i
(5)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i1 0 . 25 i 3 ~ 4
课程设计
课程设第一阶段任务
(7)尺寸紧凑、便于润滑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第一阶段任务
四、完成减速器装配图
1、标注尺寸:特性尺寸、配合尺寸、安装尺寸、外形尺寸 2、填写减速器技术特性 3、编写技术要求 4、零件编号 5、编制明细栏和标题栏 6、检查装配图
课程设计第三阶段任务:
零件图设计和说明书整理
一、零件图的设计要点
1.视图选择和布置 每个零件的视图应布置在一个标准图幅内,尽量 采用1:1的比例。根据零件表达需要,采用1个或多个视图,配以适当的剖 面图、剖视图和局部视图等。
课程设计
圆锥齿轮减速器装配图设计特点: 1、圆锥齿轮减速器多以小圆锥齿轮中心线作为机体的对称面 2、小圆锥齿轮大多作成悬臂结构
3、小圆锥齿轮通常放在套杯里
蜗杆减速器装配图设计特点: 1、蜗杆减速器的结构设计要点是合理地设计蜗杆传动及支座结构并注意散

2、常用的蜗杆轴支承方式: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3、为了提高蜗杆刚度,应尽量减小支点跨距,为此,轴承支座常伸到箱体内
零件图应能完全、正确、清楚地表明零件的结构形状和相对位置,并 注意与装配图的一致性。视图数量要适当,合理利用图幅,细部结构要表 达清楚,必要时可以采用局部放大或缩小视图或文字说明。 2.尺寸标注 零件图上的尺寸是加工与检验的依据。图上标注尺寸, 必须做到正确、完整、书写清楚,配合尺寸要标注出准确尺寸及其极限偏 差。按标准加工的尺寸(如中心孔等),可按国家标准规定格式标注。 课程设计
(7)要注意箱体结构工艺性。
箱体上加工面与非加工面必须分开,并尽量减少箱体的加工面积,如箱体 轴承座端面与轴承盖、窥视孔与视孔盖、螺塞及吊环螺钉的支承面处均应做出 凸台或沉头座,铣平或锪平
(二)减速箱附件的结构设计
1、窥视孔
2、通气器
3、放油螺塞
4、油标
5、起吊装置
6、定位销
7、起盖螺钉
齿轮通常取浸油深度为一个齿高,锥齿轮浸油深度为0.5~1个齿宽,但不
小于10m。
为避免传动零件转动时将沉积在油池底部的污物搅起,造成齿面磨损,
大齿轮齿顶距油池底面距离不小于30~50mm,
(6)输油沟设计于箱座的剖分面上,用来输送传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润滑
油润滑轴承。飞溅起的油沿箱盖内壁斜面流人输油沟内,经轴承盖上的导 油槽流入轴承.
机05-6:
1~10号 11~20号 21~30号 31~33号
课程设计
设计工作量
1. 减速器装配图1张(1号图纸) 2. 零件图工作图2张(3号) 轴和齿轮各1张。 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课程设计
设计过程
1. 设计准备 1)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条件、内容和步骤 2)了解设计对象 3)复习课程有关内容 4)准备设计需要的图书、资料和工具 2.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3)传动装置运动、动力参数计算
各轴 .. P .. n .. T .. i .. η ..
二、传动零件设计计算(教材)
齿轮设计、带传动设计、链传动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第一阶段任务
三、初步计算轴的最小直径
3
d min
注意:

A
P n
单键:加3%~5%
1.键槽 双键:加7%~10%
2.视该轴段所装零件圆整直径

装配图设计第二阶段
主要任务:在第一阶段基础上,进行轴系零件的结构设计
课程设计
(一)传动零件结构设计
锻 造 齿 轮
铸 造 齿 轮
(二)套杯与端盖结构
(三)轴承润滑与密封 d*n < 2*105 mm.r/min-------油脂润滑 d*n >= 2*105 mm.r/min------油润滑
1)决定传动装置的方案
2)计算电动机功率,确定电动机型号
3)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课程设计
设计过程
3. 装配图设计
1)计算和选择传动比参数 2)绘制装配图草图 3)设计轴并计算轴毂联接强度 4)选择计算轴承和进行支承结构设计 5)进行机体结构及其附件设计 6)完成装配图其它要求 4. 零件工作图设计 5. 整理和编写计算说明书 6. 设计总结和答辩
(3)箱盖与箱座联接凸缘应有一定的厚度,以保证箱盖与箱座的联接
刚度;箱体剖分面应加工平整,要有足够的宽度;螺栓间距应不大于 100~150mm,以保证箱体的密封性。 (4)箱座底面凸缘的宽度B应超过箱座内壁,以利于支撑,使壁厚尽 量均匀,并尽量减少加工面。
(5)箱体的中心高由浸油深度确定,传动零件采用浸油润滑时,对于圆柱
1 2 3 4
4 2 2
η1-一对轴承效率;
η2-齿轮啮合效率;
η3-联轴器效率; η4-工作机效率。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第一阶段任务
c) 转速:多选用同步转速为1500r/min 、1000r/min 最后注明: 型号、额定功率、同步转速、满载转速、中心高(H)、 轴伸尺寸(D*E) 2)传动比分配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 i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电工程学院
目的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 2.学习机械设计一般方法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设计内容: 1)电动机选型 2)带传动设计 3)联轴器选型设计
1. 垂直斗式提升机传动装置设计(题目C)
4)减速器设计
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传动(异向)
1-料斗; 2-滚筒; 3-减速器; 4-带传动; 5-电动机
2)链传动设计
3)联轴器选型设计 4)减速器设计
1-输送链; 2-主动星轮; 3-链传动; 4-减速器; 5-电动机
E1: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传动(同轴) E2: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传动(异向)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4. 螺旋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题目F)
设计内容:
1)电动机选型
2)开式锥齿轮传动设计 3)联轴器选型设计 4)减速器设计
a) 类型:Y系列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第一阶段任务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第一阶段任务
b) 容量(功率):要求电动机额定功率稍大于电动机工作功率
工作机的功率 Pw
Pw F v 1000

Pw
T nw 9550
电动机工作功率 Pd
Pd
课程设计
Pw

Kw
课程设计第一阶段任务
传动装置总效率η
5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各校皆有出版)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要求
1.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2.正确处理理论计算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3.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4.正确使用标准和规范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第一阶段任务
明确要求,进行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和传动零件的计算
一、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1. 分析传动装置的组成和特点,确定传动方案(√) 2. 选电动机、分配传动比 1)选电动机
电动机满载转速 工作机转速 nw nm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第一阶段任务
分配原则:
(1)各级传动比应在推荐范围内选取,不得超过最大值。 数值见手册 (2)外加带/链传动,传动比最好1.5~2.5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第一阶段任务
(3)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i1 (1 . 3 ~ 1 . 4 ) i 2
课程设计
设计进度
第一周:完成全部传动零件设计 第一周末:进行第二次布置 第二周:装配图设计 第三周:零件图设计,整理说明书,答辩
课程设计
纪律要求
要求全部同学在设计教室完成课程设 计内容,并作为总成绩考核指标之一
机08-1:闫海峰 赵子江 机08-2:闫海峰 赵子江
课程设计
参考资料
1 主教材 2 3 4 机械设计课程上机与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哈尔滨工业大学 实用机械设计手册.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2. 机械厂装配车间输送带传动装置设计(题目D)
设计内容: 1)电动机选型 2)带传动设计 3)联轴器选型设计
4)减速器设计
1-输送带; 2-电动机; 3-V带传动; 4-减速器; 5-主动滚筒
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传动(分流)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3. 悬挂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题目E) 设计内容: 1)电动机选型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第二阶段任务:装配图设计
一、装配图设计第一阶段 主要任务:定出轴的支点跨距 ,以便进行轴及轴系零件的强度 校核,这一阶段的绘图,所用线条越少越好 以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草图设计为例,来 说明减速器装配图设计第一阶段工作 1、准备
根据传动零件尺寸大小,参考结构类似的减速器装配图,估 计待设计的减速器外部轮廓尺寸,并考虑标题栏、明细栏、零 件序号及技术要求等位置,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合理布图。 2、绘装配草图(俯视图,结合轴的阶梯化设计)
装配图设计第三阶段
主要任务:完成减速箱箱体及其附件设计
课程设计
(一)减速箱箱体的结构设计
(1)为保证减速器支承刚度,箱体轴承座处应有足够的厚度,并设置加强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