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锦玲:发挥头雁作用扶贫带民增收
头雁 带动农户发展目标方式 -回复

头雁带动农户发展目标方式-回复"头雁带动农户发展目标方式"一、引言在中国的农村地区,农户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然而,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许多农户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因此,如何通过带领头雁农户来推动整个农户群体的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头雁的带领方式来实现农户的发展目标。
二、激发头雁的主动性头雁是人群中领导地位较高的个体,他们往往具有更多积累和资源,并拥有更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要激发头雁的主动性,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 奖励机制:建立奖励制度,鼓励头雁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例如,可以给予表现突出的头雁一定的经济奖励或其他激励措施。
2. 建立示范农场:为头雁提供展示自身先进农业技术和经验的机会,让其他农户能够学习和借鉴。
三、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为了确保头雁能够带领其他农户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是非常关键的。
具体方式包括:1. 建立培训和指导机制:组织培训班和示范会议,邀请专家或有经验的农户为头雁和其他农户提供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2. 提供低息贷款:为头雁和其他有发展潜力的农户提供低息贷款,帮助他们购买农业机械设备、种子和肥料等必要的投入品。
四、建立合作机制合作是推动农户发展的重要方式。
头雁可以通过建立合作机制来带领其他农户发展,例如:1. 组织农户合作社:鼓励头雁和其他农户组建合作社,共同经营农田和养殖场,并共享资源和利益。
2. 促进头雁之间的交流合作:组织头雁之间的交流会议和合作项目,让他们分享经验和合作机会,共同推动农业领域的进步。
五、政府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头雁带动农户发展目标方式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减免税收:对于头雁和其他有发展潜力的农户,可以减免一定的税收,减轻他们负担,鼓励他们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
2. 提供补贴和奖励:为头雁和其他有贡献的农户提供一定的补贴和奖励,以激励他们继续发展和创新。
六、监督和评估为了确保头雁带动农户发展目标方式的有效实施,需要进行监督和评估。
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 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刘军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改革发展和科技处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以来,全区集体林 权结构、集体林业经营管理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 改变。
为积极推动集体林业发展,调动农牧民生产 积极性,各地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扶持、强化服务、 逐步规范”的原则,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大力推进 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
引导林业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 为林业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打开方便之门。
一是 落实扶持政策,支持林业专业合作社承担林业建设 项目,参与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林木种苗花卉、 中蒙药材、特种野生动物繁育、林下经济等重点林业 产业建设,鼓励流转集体林地,逐步扩大生产经营规 模。
目前,林业专业合作社参与了三北防护林建设、 自治区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植被 恢复和林业产业化等林业工程项目。
二是按照国家 和自治区规范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要求,推行《林 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示范文本)》,引导林业专 业合作社向运行管理制度比较健全、组织机构运转有效、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产权归属清晰、财务 社务管理公开透明、服务能力和带动效应明显增强、 成员权益得到保障方向发展。
截至2019年底,全区 共有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561个,入社农户21000户, 经营林地面积294万亩。
围绕特色主导产业持续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跨度大,各地气候地理和林情社情不同,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及主导产业也有 所不同。
各地采取多种形式,依托优势资源,围绕 当地林业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 业务范围覆盖营林造林、果树种植、种苗花卉、生 态旅游、野生动物驯养、林下种植养殖以及林产品 加工销售等方面,实现了林业产业多领域发展。
呼 伦贝尔市的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榛子、沙果、食用 菌、蚕、林下养鸡等种植养殖业,以及蘑菇、中草 药、山野菜等林下采摘业。
通辽市的38家林业专业 合作社发展以“塞外红”小苹果、李子、沙果、梨 为主的经济林种植业,成员达1062户。
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助力乡村振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地区发展,我国开始实施“头雁领航”工程,通过引领带动的方式,帮助乡村振兴取得更明显的效果。
该工程以鼓励和支持一线乡村振兴先锋为主要目标,力求发挥先锋示范和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取得积极成效。
首先,实施“头雁领航”工程重点关注并积极支持在乡村振兴方面有成效的先锋单位和个人。
这些先锋人物不仅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乡村振兴经验,还能够通过他们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分享,为其他地方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因此,“头雁领航”工程将通过提供政策支持、金融扶持和技术指导等方式,激励和支持这些先锋单位和个人继续深耕乡村振兴事业,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
其次,“头雁领航”工程还注重推动乡村振兴的全方位发展。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还包括文化、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的提升。
为了帮助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头雁领航”工程将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提供多元化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多领域发展。
此外,“头雁领航”工程还将注重推广乡村振兴的成功模式和经验。
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各地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推动乡村振兴事业。
在“头雁领航”工程中,将重点挖掘和推广不同地区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为其他地方提供借鉴和参考。
这将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全面升级。
总之,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是为了增强乡村振兴的合力和整体效果,通过引领带动的方式实现乡村振兴的整体提升。
工程将积极支持乡村振兴先锋,推动乡村振兴的全方位发展,并通过推广成功案例和经验,促进乡村振兴事业的全面升级。
相信通过“头雁领航”工程的实施,我国农村地区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的重要战略举措,旨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塑造美丽乡村景观,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有助于发挥好先锋示范和引领作用。
“头雁”带领“群雁”飞

一卓“头雁”带领“群雁”飞在九间棚人眼中,金银花是“致富花”,是助力山区农民精准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In the eyes of the villagers of Jiujianpeng, honeysuckle is a “Flower of Wealth”, and a good project helpingpeasants in mountain areas to achieve targeted poverty elimination and prosperity.厉家寨是一个好例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山东省委上报的《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一文上亲笔批示:“此件值得一阅。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从此,位于临沂市莒南县的厉家寨不仅名扬大江南北,也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据《厉氏支谱》记载,厉家寨因三面环山,恰似一座山寨而得名。
群山仿若巨大臂弯拥抱着厉家寨,然而这样的拥抱,却成为厉家寨人的“桎梏”。
自然条件制约,加上生产条件落后,导致这里的粮食产量很低,群众生活十分困苦。
转机出现在1942年。
八路军115师联合当时的人民武装力量,发起甲子山反顽战役,解放了包括厉家寨在内的大片土地。
从那时起,厉家寨人由各家顾各家走上了在“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
”乡村振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带动。
山东临沂革命老区的厉家寨、九间棚、代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模范村。
勤劳、智慧的临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弘扬沂蒙精神,不断加快探索发展的步伐,使临沂这片土地成为农村改革创新的热土。
独家策划SPECIAL. All Rights Reserved.厉家寨毛主席广场紧邻厉家寨展览馆,是一处红色教育基地。
Chairman Mao Square of Lijiazhai, adjoining Lijiazhai Exhibition Hall, is a red education base.党组织带领下互帮互助的路子。
头雁 带动农户发展目标方式

头雁带动农户发展目标方式头雁是指一群雁中的领头者,它们通常具有强壮的体魄、敏锐的观察力和领导力。
头雁往往引领整个雁群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飞行,它们不仅在飞行中指引方向,还对其他雁员进行保护和激励。
在农村发展中,头雁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它们可以带动农户发展,实现共同的目标。
头雁带动农户发展的目标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头雁可以通过组织农户培训班、技术交流会等方式,提供农业种植、养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指导。
通过学习新技术和方法,农户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农业现代化。
2.提供优质种苗和农资供应:头雁可以组织农户集中采购农业种苗、化肥、农药等农资,从而获得更好的品质和价格优势。
同时,头雁还可以提供种植所需的优质种苗,确保农户能够在种植过程中获得高产、高质的农产品。
3.建立农产品销售渠道:头雁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销售合作社或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
头雁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特点,制定销售策略,帮助农户将农产品销售到市场,获得更高的收益。
4.推动农业产业化:头雁可以协助农户组织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头雁可以引导农户选择适宜的农产品种植或养殖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对接,帮助农户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益。
5.建立农业合作组织:头雁可以帮助农户组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提供统一的经营管理、市场拓展、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等服务。
通过组织农户形成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助合作。
6.引进外部资源和技术:头雁可以引进外部的资源和技术,帮助农户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头雁可以与政府、企业等合作,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管理经验,为农户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7.强化农户组织建设:头雁可以帮助农户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农户组织和管理能力。
头雁可以培养农户的组织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农户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共同面对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
头雁带动农户发展的目标方式,需要头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同时也需要农户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激活引领发展“头雁效应”

激活引领发展“头雁效应”作者:韦婧房德华来源:《走向世界》2021年第44期今年3月,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经山历海》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引发人们对乡镇基层党员干部的关注。
剧中,性格直爽的市区干部吴小蒿不甘于一眼望到头的生活,通过干部遴选考试,考取了楷坡镇副镇长,上任后与经验丰富的镇长贺丰收扎根基层,克服各种困难,带领乡亲过上了更加红火的小康日子。
吴小蒿的故事,是返乡、扎根乡村、立业为民的山东基层干部们激荡青春、焕发风采的缩影。
近年来,山东以组织振兴为引领,通过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万名干部下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等工作,推动组织资源力量向乡村倾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越来越多的“头雁”带领“群雁”飞向更远方。
90后、未婚女孩、退役军人、村支书,集这几个身份于一身,王成成为此吸引了许多好奇的目光。
2019年夏天,沂水县面向退役军人公开选拔农村党组织书记,26岁的王成成通过面试、考察、公示等环节,被任命为院东头镇西墙裕村党支部书记。
西墙峪村自然环境好,但是基础设施差,村民收入微薄,村里各种关系比较复杂,之前的三任党支部书记都没能干下去。
“这个年轻丫头、一个外村人,能融入这个村集体吗?”在村民的质疑声中,经历5年军营锤炼的王成成硬着头皮上任了。
上任不到一个月,她跑遍了全村10个自然村,走访了200余户家庭。
根据调研结果,一系列布局谋划陆续付诸实施,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红色旅游、扶持“農家乐”经营户、打造“三产融合”产业……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致富也有了奔头。
2020年,临沂市评选出10名“沂蒙优秀兵支书”,王成成入选。
“大家都往城里挤,但是我就想扎根在这青山绿水间,这里一样能实现人生理想。
”王成成表示。
和王成成一样,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积极投身于广阔的农村天地,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
扶上马、送一程。
为了让“兵支书”快速成为农村发展的带头人,临沂市从培训学习、结对帮带、发展经费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和激励,鼓励引导“兵支书”们领办合作社、村级公司等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带领广大群众与合作社抱团发展。
头雁 带动农户发展目标方式

头雁带动农户发展目标方式头雁带动农户发展是指通过一些具有先进经营理念和技术的农户来引领其他农户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下面我将从农技指导、科技扶贫、农民合作社等方面解释头雁带动农户发展的目标方式。
首先,农技指导是头雁带动农户发展的重要目标方式之一。
农技指导是通过有经验的农户为其他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实践经验的方式,以提高农作物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水平。
头雁作为有一定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农户,可以通过现场示范、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方式,为其他农户提供种植和养殖方面的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科技扶贫也是头雁带动农户发展的重要目标方式之一。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的应用已经成为推动农户发展的重要手段。
头雁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设备、推广高效的种植技术、利用先进的农机设备等方式,帮助其他农户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
例如,引进精准农业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无人机遥感技术,为农户提供精确的农业生产方案和病虫害监测控制措施,帮助他们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此外,农民合作社也是头雁带动农户发展的重要目标方式之一。
农民合作社是农户通过互助合作,共同经营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组织形式。
头雁可以帮助其他农户建立农民合作社,通过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
他们可以给予其他农户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提高农业技术、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
此外,农民合作社还可以集中采购农资、统一销售农产品,减少农户的成本,提高利润。
最后,头雁带动农户发展的目标方式还包括产销对接、示范引领等。
产销对接是指头雁帮助其他农户解决销售困难,帮助他们与市场和采购商建立联系,促进他们的农产品销售。
通过建立农产品物流、包装和品牌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农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建设,提高农户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示范引领是指通过头雁身经百战的实践经验,向其他农户展示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和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引领他们按照现代农业的模式开展生产经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头雁项目个人简介

头雁项目个人简介
(最新版)
目录
1.头雁项目简介
2.项目创始人个人简介
3.项目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4.项目的未来发展规划
正文
【头雁项目简介】
头雁项目,全称为头雁计划,是我国一项旨在培养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的公益性教育项目。
项目成立于 2006 年,由公益组织“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发起,以“关爱贫困地区孩子,助力教育公平”为宗旨,致力于改善农村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状况,为当地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项目创始人个人简介】
头雁项目的创始人是张桂梅女士,她出生于我国河南省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从小亲身经历了农村教育的艰辛。
凭借自己的努力,张桂梅女士成功走出大山,成为了一名教育工作者。
她深知教育对于农村孩子的重要性,因此决定发起头雁项目,帮助更多的农村贫困孩子接受良好教育。
【项目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自 2006 年成立以来,头雁项目已经走过了 16 个年头。
在这 16 年里,项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共筹集善款数千万元,帮助了数十万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
项目主要通过设立奖学金、改善学校设施、培训教师等方式,提升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水平。
头雁项目在我国农村教育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各级政
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项目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慈善奖项,如“中华慈善奖”、“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金奖”等。
【项目的未来发展规划】
面对未来,头雁项目将继续秉承“关爱贫困地区孩子,助力教育公平”的宗旨,进一步扩大项目规模,覆盖更多农村贫困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 第4期
中国农民合作社
24
本期聚焦
温锦玲:
发挥头雁作用 扶贫带民增收
■ 文 / 本刊实习记者 康晨远
一
头短发,一身正装,和大厅的庄严红相应,眼前的温锦玲和去年相比,眉眼间多了许多从容。
弃医从农,只为助农初心
现在的温锦玲是番石榴种植专家、带民致富的农业先进典型,可事实上,温锦玲也是半路出家的农业创业者。
1998年,21岁的温锦玲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区开了自己的医药门市,这一做就是10年。
学医出身,一切进行得顺理成章,只是期间的一件小事走进了她心里,引起了她的思考,也改变了她之后的人生轨迹。
原来在门市门口,她经常看到摆摊卖水果的小商贩,他们从乡下开着大货车赶来市区,大清早起身,摆摊经营到深夜,吃饭上顿不接下顿,挣个辛苦钱谋生。
平时还好,碰上刮风下雨天,少有客人光顾,几百斤水果卖不出去,挣不到钱。
为了少跑一趟,节省油钱,他们会求助于温锦玲,把水果和杂物寄存在她门市里,在廉价小旅馆租个小时房歇歇脚,隔天再卖。
这一切温锦玲看在眼里,“能做点什么,让这些上了岁数的人不再靠体力谋生?”温锦玲一直在思考。
2008年,温锦玲迈出弃医从农的第一步。
她多方调研考察,学习培训,几番琢磨,最终选定种植番石榴。
当地卖的番石榴都是白心的,她要种的是一种叫作珍珠番石榴的红心果,这是在一次去我国台湾省调研时发现的。
这种品种原产于热带美洲,病虫害少,易于种植,果实好看且营养丰富,最重要的是具有当年收成和四季挂果的优异特点,现在
已经成为区域水果开发种植的热门品种。
温锦玲在自家地里种起这种珍珠番石榴,因为半路出家,缺技术、少经验,一切从零开始,她交了不少学费。
2009年的时候,种植的番石榴丰产不丰收。
原因就是她给每棵番石榴果套袋,没有控制好数量,结果每棵树果子太多,个却很小,果子只得贱卖,亏了不少钱。
但温锦玲没有气馁,她四处请教种植红心番石榴的专家,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掌握了成熟的种植技术和本领。
定向扶贫,石榴结出致富果
随着种植技术越发成熟,温锦玲开始着手扩大种植规模。
2010年,她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宝光街道荷木坡村流转土地50亩;2013年,又承包了宝光街道下汉村的500亩土地,同年,她牵头成立了果留香番石榴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为成员和农户免费提供番石榴苗,聘请专业农技师对成员和农户进行技术培训,还以不低于市场的价格统一收购果子,不外出务工的村民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成员每年除拿到500元/亩—1000元/亩的土地流转费外,还可获得60元/天—80元/天的打工收入。
成员也从最初成立时的15户发展到现在的65户,户均收入2.3万元/年。
2018年,参加全国“两会”归来的温锦玲对总书记谈到的自觉担当起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责任感受颇深,加上当地政府有扶贫需要,温锦玲充分利用自身行业优势,勇挑重担。
她几乎是扎进田间,多方考
2019年 第4期
中国农民合作社
25
本期聚焦
察地形、位置和土质,最终选定云潭镇的新农村村和丰文垌村两个省定贫困村,走上一条定向扶贫道路。
从2018年4月开始,她带领团队先后在云潭镇建立2个番石榴种植基地,共计200亩,免费向贫困户、一般农户发放了3万多棵种苗,利用集中授课和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向所有农户免费提供种植技术指导服务,种出的果实再统一进行收购,先后带动了100多户贫困对象500人脱贫增收。
扶贫成效虽然立竿见影,但过程并不轻松。
一年来,温锦玲频繁往返高州宝光与云潭两地。
村民只要遇到种植技术难题,温锦玲都会亲临田间地头手把手教,从打果、疏果到包果,每个环节都要进行详尽指导。
温锦玲回忆说:“这期间最棘手和最现实的问题还是土地流转,村民们最开始谁也不放心交出自家土地,怕没有收益,地也要不回来,都在观望”,她接着说,“当时我几乎是天天往乡亲们家里跑,讲解合作社是什么,以及怎么跟他们分利润,碰上不好惹的农户,被毫不留情面轰出来也是常有的。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乡亲们看到流转土地后拿到实实在在的钱的时候,他们就理解了你的苦心,纷纷要求加入流转土地的行列”。
三产融合,谱写合作新篇章
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证质量和销路就成了至关重要的发展问题。
温锦玲带领成员和农户实行水肥一体化技术,引进使用太阳能杀虫灯,还监督他们使用有机肥,从源头保证了红心珍珠番石榴的好品质。
每收成一波果子,来自广东、广西的大批发商就会齐聚基地,加上和超市、学校、企业的定向单子,按照5元/斤的价钱,番石榴不愁卖,常常是一丰收就被拉走了大半,这部分占到全年收益的40%左右。
另外60%的收益则来自2015年开始起步的乡村旅游和休闲采摘。
早春的气候乍暖犹寒,明媚的阳光照耀着三官山余脉下的土地。
在温锦玲开发种植的新农村石榴园里,是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
枝丫间硕果累累,煞是喜人。
映衬不远处的山峦,俨然一方敞开怀抱翠绿乐土。
温锦玲十分注重拓宽农业生态功能。
她说,国家提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是农业发展的方向,也只有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民才能鼓了钱袋子,农村才会发展得更好。
目前,合作社还是主要在一三产业上着力,下一步,温锦玲准备发展加工产业,进一步丰富和延长产业链条,“番石榴的叶子可以用来泡茶,果实
可以深加工成果干,这样既发挥了番石榴的多重功效,延长果子的保鲜时间,也能丰富游客的后备箱产品种类,可谓一举多得”。
她的销售手段也在不断丰富,从2017年开始试水电商,希望建立和完善遍布全广东省乃至更广范围的物流网络。
集群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
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二年,温锦玲从容淡定了很多,对待荣誉,她没有炫耀,说自己只不过是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带动帮扶了乡亲邻里,没什么可夸耀的。
她还说:“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富;一小片富也不是富,要有好的大环境,才能全民奔小康,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
温锦玲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想法。
去年参加全国“两会”期间,温锦玲根据调研成果,提交了《关于创建高州市荔枝龙眼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议》。
她认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利于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平台,是新时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方向。
令温锦玲感到极大鼓舞的是,这份建议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的重视和复函肯定。
2018年6月,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将广东省茂名市产业园纳入拟批准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中,区域范围涉及11个乡镇206个行政村,其中高州市根子镇、分界镇、泗水镇、谢鸡镇、金山街道均处于产业园范围。
同月,茂名高州市荔枝产业园入选广东省第一批1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并获得5000万元建设资金。
借助政策东风,如今该产业园建设正“按下快进键”。
今年全国“两会”,温锦玲继续关注现代化农业问题,并准备了一份关于推动北部湾城市群现代化农业集群发展的建议,“希望通过区域城市集群联动,把物流、电商、农特产定点聚集起来,带动茂名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温锦玲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