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教学设计
6.设计梯度性的作业和评价方式,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又要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设想活动:布置不同难度的课后作业,包括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和拓展提高的思考题,以及开放性的探究任务。
7.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设想活动:定期举行问答环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
3.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以下总结: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重点强调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特点。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明确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植物细胞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
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细胞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细胞的结构,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3.讲解与示范:教师详细讲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同时进行显微镜操作示范,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4.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显微镜观察,记录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并尝试分析其功能。
-设想活动:在讲解显微镜原理时,联系物理学中关于光的传播和成像的知识,让学生理解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5.通过案例分析和生活实例,将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设想活动:讨论植物细胞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等,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4.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能够进行比较和分析。

七年级生物上: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生物上: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过程与方法:学生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尝试改革实验,意识到实验方法是可以发展变化的,增强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教学难点: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

课前准备:洋葱鳞片叶,番茄(或西瓜等成熟果实)的果肉,新鲜的黄瓜,清水,碘酒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为1%~5%),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用问答式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复习上节课内容。

具体方法如下: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可分为……(学生接述)我们还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步骤可分为取镜……(学生接述),大家对显微镜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很好。

那么我们掌握好这些知识就是为了便于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结构。

今天我们就先来观察一下植物细胞结构。

三、讲授新课: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P56,思考:(1)显微镜所观察的材料一定是什么样的?如何处理:(2)玻片标本的种类分为哪些种类?基础跟踪练习1:1、生物材料还必须使可见光能穿过被观察的物体,这样才能看清物象。

因此,观察的材料一定要_________。

答案:薄而透明2、我们常见的玻片标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能否长期保存又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答案:切片涂片装片永久玻片临时玻片自学指导2:在预习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通过教师的演示,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课前布置学生对《探究活动报告册》P16~17页做好预习。

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并完成P17~19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小结与反思。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教学设计
(1)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模型,结合生活实例,形象生动地展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直观的认识。
(2)设计对比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加深对细胞结构异同的理解。
(3)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二)教学设想
4.能够运用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过程,培养学生对植物细胞的探究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发现植物细胞的特点及其与生物现象的联系。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表达、沟通、合作能力。
5.结合课后作业和评价,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实验报告、课堂问答等,促使学生自我反思,不断提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一颗绿色植物,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特征,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的细胞结构有何特殊之处?”
3.光合作用:植物细胞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4.细胞呼吸:植物细胞通过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三、教学方法
1.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利用多媒体、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形象直观地展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教案-初中七年级[生物(人教版)]植物细胞

教案-初中七年级[生物(人教版)]植物细胞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单元第一章
第二节植物细胞第1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玻片标本的分类。

2.了解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

3.说出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4.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环保意识。

二、难点和重点:
重点:了解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植物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难点: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方法:疑探助学,四环递进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设计(第1课时)
六、板书设计:
植物细胞
(张贴由学生完善的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 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3. 植物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进出,能量的转换与利用。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细胞的基本概念,如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等。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深入讲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完整的生物知识体系。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植物细胞的研究有更深入的理解,为后续学习其他生物细胞打下基础。
当堂检测:
1. 请简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请解释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并说明其意义。
3. 请举例说明植物细胞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 请简述植物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并说明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进出方式。
5.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并说明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和观察指标。
答案:
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等。细胞壁保护植物细胞,维持细胞形态和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包含各种细胞器;细胞核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生长和分化;液泡储存营养物质和水分,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 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植物叶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
实验步骤:
a. 选取一片植物叶片,制作切片。
b. 将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c. 使用染色剂对切片进行染色,增强细胞结构的可见性。
d. 记录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结构,进行观察指标的评估。
4. 植物细胞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拓展建议
1. 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资源查找更多关于植物细胞的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了解植物细胞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教案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1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2节植物细胞
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教学本方法。
2.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先自学后观察教师演示再自己操作的过程,学习植物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了解实验过程中的细节及重点。通过绘制简图和自学教材知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部分结构的功能。
复习旧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探究新知
一、玻片标本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第42页的?°想一想,议一议?±,得出显微镜的观察材料要具备的特点:薄而透明。
引出观察材料通常要制成玻片标本,玻片标本可以分为:切片、涂片、装片;又可以分为:永久性玻片标本、临时性玻片标本。
提醒学生观察实验台上的永久性玻片标本。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上节课学习的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强调对光的重要性以及对要观察的材料的要求。
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大部分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同学们想不想看看细胞是什么样子?
细胞很小,我们必须借助显微镜来观察,今天我们就来观察植物细胞。
回答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制作并观察临时装片,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实验态度;通过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简图,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
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难点】
通过观察细胞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d. 细胞核:位于细胞质中央,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e. 叶绿体:位于细胞质中,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能量。
f. 液泡:位于细胞质中,储存水分、营养物质和废物。
3. 植物细胞的功能:
a.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维持细胞的形状和结构稳定。
b.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4. 教学手段:讲解、实验、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观察植物细胞》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曾经观察过植物细胞?”(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植物细胞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两个重点。对于细胞壁和细胞膜这两个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植物细胞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植物细胞的基本原理。
4. 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可以使用颜色、图片、符号等元素,使板书更具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启发性:板书设计应具有启发性,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植物细胞的知识。
示例板书设计:
```
植物细胞
---------------------
| 概念 | 结构 | 功能 |
c. 环境保护: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研究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净化作用。
七、课后作业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此外,我还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尝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释植物的生长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观察作业:请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植物,观察其细胞结构,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该植物的生长现象。要求学生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观察过程和心得体会。
-运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显微镜观察和临时装片制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教学步骤:
(1)导入:以生活中的植物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内容:详细介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并阐述各部分功能。
1.判断题: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选择题: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3.填空题:植物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同时,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好奇心。
4.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依赖心理,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生对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教师可在教学中融入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植物细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阐述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步骤。

2.能力目标:
(1)尝试自己制作临时装片。

(2)运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
(3)尝试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3.情感目标:
(1)观察世界的乐趣,交流观察的体会与感想。

(2)确立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巩固使用显微镜的要点,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2.难点: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教学准备:
洋葱鳞片叶,番茄(或西瓜等成熟果实)的果肉,新鲜的黄瓜,清水,碘酒溶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甘油,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自愿准备,感兴趣、可观察的植物材料,如:洋葱、成熟的番茄、黄瓜(西瓜、苹果)等;3H铅笔,尺;兴趣强烈的学生提前跟随老师学做临时装片。

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
利用实验、课件、视频等激发学生兴趣,参与实验教学、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解决实验的难点,启发学生,引导,帮助学生分组实验。

本课的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复习显微镜的使用,为实验进行做基础;
2、课前欣赏,激发兴趣;
3、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4、实验操作;
5、归纳交流;
6、小节与收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显微镜的使用,为实验进行做基础。

以小组为单位动手使用显微镜,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本节课做准备。

检测学生的操作,进行教学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指导、纠错、表扬。

二、课前欣赏,激发兴趣
展示各自准备的生物材料,想探究它们的结构组成,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气氛活泼。

导言:学会操作显微镜、可是把一个洋葱或者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能看到内部结构吗?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辨析、思考得出结论: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从而进一步明确要先制成玻片标本方可观察。

三种常见的玻片标本种类
四、实验操作
自主学习教材42-45页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目的、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协助介绍、补充说明(尤其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陌生的材料用具,如染色剂碘酒溶液、提示制片的主要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
引导众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注:应用此策略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发现实验当中的“注意事项”和规范操作。

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的方法步骤提问、思考,以解决不解之处,扫除制片中的障碍,以便下一步自行操作能顺利进行。

提示:①改撕取为用解剖刀先在内表皮上切下2-3mm正方形内表皮来,再用镊子取下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②取材:黄瓜改“刮取果肉”为“削取薄片”,挑选最薄的一片制片;番茄可挑取果肉或吸取果汁;
③染色:可在盖上盖玻片之前直接滴加染色剂染色(黄瓜、番茄不必染色)
自行选择一种所给材料及相应的染液和方法,练习制作临时装片。

小组成员互相检查。

附板书设计
(一)、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准备;
2、制片;
3、染色。

(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总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
2、细胞膜;
3、细胞质;
4、细胞核;
5、叶绿体。

(三)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实验报告
家庭作业:趣味探究:
从外向内依次取出洋葱鳞片叶3个,再在每一个鳞片叶上取出一块表皮,依次放在同一个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找到物像后,移动玻片标本,你会有什么发现?因此你想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通过巡回指导与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关于本课实验的创新与实验探索
一、结合农村学校特点上课前让学生自己收集想观察的实验材料,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比如学生对自家种的西红柿、茄子、辣椒、胡萝卜、黄瓜、苹果、菠菜等特别感兴趣。

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自制实验报告单明确分类,按材料的特点指导学生应采用的制片方法及注意事项。

有效地防止学生在教师讲解时注意力分散,在操作时无从下手,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三、制作临时装片:改撕取为用解剖刀先在内表皮上切下2-3mm正方形内表皮来,再用镊子取下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这样改动的理由是撕取的材料太大不容易展平且易产生气泡得而切取到的材料更易于学生操作,实验效果更明显。

盖盖玻片这个环节采用实物展台放大讲解演示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方法。

由于洋葱内表皮有蜡质易产生气泡在实验中注意水滴的量不要多,盖完盖玻片后可先用吸水纸轻压挤出部分气泡吸出多余的水,有利于下一步的染色。

四、染色环节采用视频资源有利于学生模仿操作。

也可以选择在没有盖盖玻片之前先滴碘液,但要注意碘液的用量及滴的方法。

在上课时有些同学由于方法不当,染液把实验材料冲走。

五、根据各组实验材料的不同各组交流更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

六、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表皮细胞时注意通光孔的调整,在暗视野下细胞的液泡等透明结构更易于观察。

七、生物报告单的课堂展示及评价有效地提高学生实验的严谨性,防止学生思想上的松懈。

八、在实验观察后可以采用甘油油封临时装片这样可以防止水分的挥发保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有利于让学生课后观察交流,及下一节讲观察动物细胞时做比较用,更有对比效果,有利于课程教学的承接。

课后反思:
《观察植物细胞》这节课是初中生物学的第二个实验,实验设计的知识面很关,特别是对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及归纳植物细胞的结构要求很高,历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新课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对该课的学习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整合能力,这对以后的自主学习有很大帮助。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显微镜的使用,但部分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还不熟练,在操作过程中常出现一些错误,应及时加以纠正。

对动手操作能力较好的学生,激励其大胆展示,和自己的做一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