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_GUI的混合动力汽车部件选型平台
车辆工程基于MATLAB的动力性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程序

n=linspace(600,4000,100); %均分计算指令,600最低转速,4000最高转速,均分为100等分r=0.367;i0=5.83;nt=0.85;G=3880*9.8;f=0.013;CDA=2.77;If=0.218;Iw1=1.798;Iw2=3.598;m=3880;L=3.2;a=1.947;hg=0.9;ig=[6.09,3.09,1.71,1.00]; %输入已知参数ua1=0.377*r*n/i0/ig(1);ua2=0.377*r*n/i0/ig(2);ua3=0.377*r*n/i0/ig(3);ua4=0.377*r*n/i0/ig(4); %各转速各挡位下的速度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45*(n/1000).^4;%从600~4000rpm油拟合公式计算发动机转距Ft1=Tq*i0*ig(1)*nt/r;Ft2=Tq*i0*ig(2)*nt/r;Ft3=Tq*i0*ig(3)*nt/r;Ft4=Tq*i0*ig(4)*nt/r; %从600~4000rpm各挡位的驱动力Ff=G*f;ua=linspace(0,200,100);Fw=CDA*ua.*ua/21.15; %空气阻力plot(ua1,Ft1,ua2,Ft2,ua3,Ft3,ua4,Ft4,ua,Ff+Fw); %画出各挡位的Ua-Ft,及Ua-Ff+Ftxlabel('ua/ km/h');ylabel('F/N'); %标注横纵轴title('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标注图形题目gtext('Ft1'),gtext('Ft2'),gtext('Ft3'),gtext('Ft4'),gtext('Ff+Fw'); %给每根线条添加符号legend('Ft1','Ft2','Ft3','Ft4','Ff+Fw'); %标注图例umax=max(ua4);disp('汽车最高车速=');disp(umax);disp('km/h');imax=tan(asin(max((Ft1-(Ff+Fw))/G))); %最大爬坡度的公式disp('汽车最大爬坡度=');disp(imax); %输出最高车速,与最大爬坡度的结果n=600:1:4000; %600最低转速,4000最高转速,相邻数组间隔1 r=0.367;i0=5.83;eff=0.85;f=0.013;CdA=2.77;m=3880;g=9.8; %输入已知参数G=m*g;T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45*(n/1000).^4; %从600~4000rpm油拟合公式计算发动机转距for ig=[6.09,3.09,1.71,1.00]Ua=0.377*r*n/ig/i0; %各转速各挡位下的速度Pe=Ttq.*n/9550; %各转速下的功率plot(Ua,Pe);hold on; %使当前轴及图形保持而不被刷新,准备接受此后将绘制的图形,多图共存endUa=0:0.1:max(Ua);Pf=G*f*Ua/3600; %滚动阻力Pw=CdA*Ua.^3/76140; %空气阻力plot(Ua,(Pf+Pw)/eff);title('汽车的功率平衡图'),xlabel('Ua/(km/h)'),ylabel('P/kw'); %画出汽车的功率平衡图gtext('Ft1'),gtext('Ft2'),gtext('Ft3'),gtext('Ft4'),gtext('(Pf+Pw)/nt');legend('Ⅰ','Ⅱ','Ⅲ','Ⅳ','Pf+Pw/nt');n=600:1:4000; %600最低转速,4000最高转速,相邻数组间隔r=0.367;i0=5.83;nt=0.85;f=0.013;CdA=2.77;m=3880;g=9.8; %输入已知参数G=m*g;T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45*(n/1000).^4; %从600~4000rpm油拟合公式计算发动机转距for ig=[6.09,3.09,1.71,1.00]Ua=0.377*r*n/ig/i0;Ft=Ttq*i0*ig*nt/r;Fw=CdA*Ua.^2/21.15;D=(Ft-Fw)/G %汽车动力因子公式plot(Ua,D); %画出汽车动力特性图hold on; %使当前轴及图形保持而不被刷新,准备接受此后将绘制的图形,多图共存endf=0.0076+0.000056*Ua %滚动阻力与速度之间的关系plot(Ua,f); %画出速度与滚动阻力图title('汽车动力特性图'), %给图加题目xlabel('Ua/(km/h)'),ylabel('D');gtext('Ⅰ'),gtext('Ⅱ'),gtext('Ⅲ'),gtext('Ⅳ'),gtext('f');legend('Ⅰ','Ⅱ','Ⅲ','Ⅳ','f');n=600:10:4000; %600最低转速,4000最高转速,相邻数组间隔10m=3880;g=9.8;nmin=600;nmax=4000;G=m*g;ig=[6,09 3.09 1.71 1.00];nT=0.85;r=0.367;f=0.013;CDA=2.77;i0=5.83;L=3.2;a=1.947;hg=0.9;If=0.218;Iw1=1.798;Iw2=3.598; %输入已知参数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45*(n/1000).^4; %从600~4000rpm油拟合公式计算发动机转距Ft1=Tq*ig(1)*i0*nT/r;Ft2=Tq*ig(2)*i0*nT/r;Ft3=Tq*ig(3)*i0*nT/r;Ft4=Tq*ig(4)*i0*nT/r; %各转速各挡位下的驱动力ua1=0.377*r*n/ig(1)/i0;ua2=0.377*r*n/ig(2)/i0;ua3=0.377*r*n/ig(3)/i0;ua4=0.377*r*n/ig(4)/i0; %各挡位各转速下的速度Fw1=CDA*ua1.^2/21.15;Fw2=CDA*ua2.^2/21.15;Fw3=CDA*ua3.^2/21.15;Fw4=CDA*ua4.^2/21.15; %不同速度下的空气阻力Ff=G*f;deta1=1+(Iw1+Iw2)/(m*r^2)+(If*ig(1)^2*i0^2*nT)/(m*r^2);deta2=1+(Iw1+Iw2)/(m*r^2)+(If*ig(2)^2*i0^2*nT)/(m*r^2);deta3=1+(Iw1+Iw2)/(m*r^2)+(If*ig(3)^2*i0^2*nT)/(m*r^2);deta4=1+(Iw1+Iw2)/(m*r^2)+(If*ig(4)^2*i0^2*nT)/(m*r^2); %不同挡位下的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a1=(Ft1-Ff-Fw1)/(deta1*m);ad1=1./a1;a2=(Ft2-Ff-Fw2)/(deta2*m);ad2=1./a2;a3=(Ft3-Ff-Fw3)/(deta3*m);ad3=1./a3;a4=(Ft4-Ff-Fw4)/(deta4*m);ad4=1./a4; %各挡位下的加速度plot(ua1,ad1,ua2,ad2,ua3,ad3,ua4,ad4);title('汽车的加速度倒数曲线');xlabel('ua(km/h)'); ylabel('1/a)'); %作汽车加速度倒数曲线gtext('1/a1'),gtext('1/a2'),gtext('1/a3'),gtext('1/a4');legend('1/a1','1/a2','1/a3','1/a4');n=600:10:4000;m=3880;g=9.8;nmin=600;nmax=4000;G=m*g;ig=[6.09 3.09 1.71 1.00];nT=0.85;r=0.367;f=0.013;CDA=2.77;i0=5.83;L=3.2;a=1.947;hg=0.9;If=0.218;Iw1=1.798;Iw2=3.598; %输入已知参数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45*(n/1000).^4; %从600~4000rpm油拟合公式计算发动机转距Ft1=Tq*ig(1)*i0*nT/r;Ft2=Tq*ig(2)*i0*nT/r;Ft3=Tq*ig(3)*i0*nT/r;Ft4=Tq*ig(4)*i0*nT/r; %各转速各挡位下的驱动力ua1=0.377*r*n/ig(1)/i0;ua2=0.377*r*n/ig(2)/i0;ua3=0.377*r*n/ig(3)/i0;ua4=0.377*r*n/ig(4)/i0; %各挡位各转速下的速度Fw1=CDA*ua1.^2/21.15;Fw2=CDA*ua2.^2/21.15;Fw3=CDA*ua3.^2/21.15;Fw4=CDA*ua4.^2/21.15; %不同速度下的空气阻力Ff=G*f;i1=asin((Ft1-Ff-Fw1)/G);i2=asin((Ft2-Ff-Fw2)/G);i3=asin((Ft3-Ff-Fw3)/G);i4=asin((Ft4-Ff-Fw4)/G); %不同档位下的坡度plot(ua1,i1,ua2,i2,ua3,i3,ua4,i4);title('汽车的爬坡度图');xlabel('ua/(km*h^-1)');ylabel('i/%'); %作汽车的坡度图gtext('Ⅰ'),gtext('Ⅱ'),gtext('Ⅲ'),gtext('Ⅳ');m=3880;g=9.8;r=0.367;nt=0.85;f=0.013;CdA=2.77;i0=5.83;pg=7.1; %汽油的重度取7.1N/Lig=[6.09 3.09 1.71 1];n=600:1:4000;n0=[815 1207 1614 2012 2603 3006 3403 3804];B00=[1326.8 1354.7 1284.4 1122.9 1141.0 1051.2 1233.9 1129.7];B10=[-416.46 -303.98 -189.75 -121.59 -98.893 -73.714 -84.478 -45.291];B20=[72.379 36.657 14.524 7.0035 4.4763 2.8593 2.9788 0.71113];B30=[-5.8629 -2.0553 -0.51184 -0.18517 -0.091077 -0.05138 -0.047449 -0.00075215];B40=[0.17768 0.043072 0.0068164 0.0018555 0.00068906 0.00035032 0.00028230 -0.000038568]; %输入已知参数B0=spline(n0,B00,n);B1=spline(n0,B10,n);B2=spline(n0,B20,n);B3=spline(n0,B30,n);B4=spline(n0,B40,n); %使用三次样条插值,保证曲线的光滑连续ua3=0.377*r*n/ig(3)/i0;ua4=0.377*r*n/ig(4)/i0; %求出发动机转速范围内对应的3、4档车速Pe3=(m*g*f*ua3/3600+CdA*ua3.^3/76140)/0.85;Pe4=(m*g*f*ua4/3600+CdA*ua4.^3/76140)/0.85; %发动机功率for i=1:1:3401 %用拟合公式求出各个燃油消耗率b3(i)=B0(i)+B1(i)*Pe3(i)+B2(i)*Pe3(i).^2+B3(i)*Pe3(i).^3+B4(i)*Pe3(i).^4;b4(i)=B0(i)+B1(i)*Pe4(i)+B2(i)*Pe4(i).^2+B3(i)*Pe4(i).^3+B4(i)*Pe4(i).^4;%插值得出对应速度的燃油消耗率endQ3=Pe3.*b3./(1.02.*ua3.*pg);Q4=Pe4.*b4./(1.02.*ua4.*pg); %3.4挡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plot(ua3,Q3,ua4,Q4);title('最高档与次高档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 %画出最高档与次高档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xlabel('ua(km/h)'); ylabel('百公里油耗(L/100km)');gtext('3档'),gtext('4档');。
基于MATLAB仿真的纯电动车动力系统匹配研究

2纯 电动 汽车 动力 系统 匹配 的理论 计算 方法
纯 电动汽 车 的动 力性 评价 指标 与传 统 内燃机 汽 车基本 相 同 ,即汽 车 的 最 高车 速 、最大 爬 坡度 和加 速 时 间。用 电机 的额定 外特 性 计算 电动 汽 车 的
最 高车速 ,用 电动机 的 峰值 外特 性 进行 计算 加速 时 间 。采用 峰 值特 性 计算 最大 爬 坡度 则必 须 限定 在短 时运 行 状态 , 即爬坡 时间不 能 大于 峰值 特 性运 行 的时 间 ,如 果 超过 此 时间 则会 导致 电机 驱 动系 统 过热 损坏 。如采 用额 定 特性 计算 爬坡 度 则会 浪 费 电机驱 动 系统 的功 率容 量 。所 以本 文 针对 这两 种
m= 50p 、 T 2N 、T“ 5N 电机 驱 动 系统 效 率 >0 的 区间 大于 电机 运 20 rm  ̄ 8m m= 0m = 8%
着 重要 贡献 。 同 时由于 汽 车尾气 排 放是 城 市大 气污 染 的主 要源 头 , 因此节
能 且零 排放 的 纯 电动汽 车 成为 未来 的发 展 趋势 。 电动汽 车 是 以车 载 电源 为
行 区 间的7% 0 、峰值 外特 性运 行 时间 10 。 8 s
由34 知 ,如 果 采 用 二 档 变 速 器 ,则 要 求 转 矩 为 T≥6N 和 T ≥ .可 N 0m 9N 。通过 市 场调 研 ,若 采用 这 种 电机 ,若 额 定转速 为28 , 则 电机控 制 4E 45 系 统 的额 定功 率为 1k ,峰值 功 率为 2k , 电机 驱动 系 统 的价 格 会 大幅提 6w 5w
低 , 电机 系统 总体 效率 在7% 右 。 7左
2 1 以最高 车速确 定 电机 的额 定功率 .
基于MATLAB的车辆动力性和制动性仿真分析

基于MATLAB的车辆动力性和制动性仿真分析发布时间:2022-06-22T02:20:51.31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2月4期(下)作者:邹彦冉张竹林* 蒋德飞阮帅房冠霖曹士杰[导读] 动力性和制动性是评价车辆性能的关键指标,在对关键部件进行定参数、零部件选型、匹配优化时需要进行大量计算邹彦冉张竹林* 蒋德飞阮帅房冠霖曹士杰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357摘要:动力性和制动性是评价车辆性能的关键指标,在对关键部件进行定参数、零部件选型、匹配优化时需要进行大量计算,现在企业多采用EXCEL进行计算,导致效率低下、直观性不强。
本文基于MATLAB软件的App Designer模块,开发了车辆动力性和制动性仿真分析软件,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和曲线输出功能,并以某型号汽车的实际参数进行了动力性和制动性仿真验证,证明了软件仿真分析的可行性,能够为汽车设计提供良好的支撑,提高设计效率。
关键词:汽车;MATLAB;仿真分析;App Designer 中图分类号:U462.3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近年来国内外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截至2021年7月,全国家用车保有量达3.84亿辆。
我国正由汽车制造大国往汽车制造强国过渡,汽车的正向研发技术越来越受到各汽车设计单位的重视。
车辆的动力性和制动性是评价车辆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1],其性能的好坏影响到车辆的品质和市场。
如今国内外对App Designer在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2],韦超毅[3]等采用App Designer对汽车的爬坡能力进行建模与仿真,开发设计了一款软件,测试了试验车的爬坡性能;张晓荣[4]等针对调节阀工作流量特性的畸变问题,设计了工作流量校正算法,并采用App Designer 开发了操作简单、功能完整的操作界面;李晶[5]等基于MATLAB对实际汽车进行动力性仿真,假设节气门开度处于最大情况下,通过仿真分析绘制出该工况下车辆动力性曲线并分析结合实际实验测量数据,验证了该仿真系统的准确性;陈利娜[6]使用MATLAB对汽车制动性能分析,获得了车辆制动力分配曲线,为汽车制动性仿真分析提供了准确的操作方法与可视化数据。
基于Matlab平台的组合结构动态分析工具箱的开发与应用_秦仙蓉

1 基于完备模态空间理论的自由界面法 理论背景
用如下运动微分方程描述 : M{ ¨ x }+K{ x }={ R}
[ 8]
的
n 自由度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无阻尼强迫振动可以 ( 1)
其中 : K , M 为系统的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 , { x} 、 { R} 分别代表广义位移向量和输入广义力向量 , 则有 K ∈ R n ×n , M ∈ R n ×n ,{ x }∈ R n ×1 ,{ R }∈ Rn ×1 。 假设 Υ为模态振型矩阵 , 由模态分析理论可知 , 结构物理 坐标{ x }与模 态坐标 { q}之间存在 以下关 系: { x }= Υ { q} 。 代入( 1)式并在方程左右两端前乘 T T T Υ , 则根据振型正交原理 : Υ M Υ= I , Υ K Υ= Λ, Λ
qm qe
34 振 动 与 冲 击 2003 年第 22 卷
集实验模态分析 、 理论模态分析 、模型扩充缩聚 、模型 相关分析等技术于一体的复杂结构动力学问题 , 其显 著特点是数 据量巨 大 、环节 众多且各 个环 节联系 紧 密 。 因此工具箱采用菜单操作与图形交互相结 合的 模式 : 数据导入和输出主要以菜单操作方式完成 , 其 他部分以图形交互为主 。 图 1 ~ 3 依次为工具箱的主 界面 、 振型动画界面和模态匹配界面 。 工具箱由五个模块组成 : ( 1)数据交换模块 。 可 以完成单个子结构 ( 称为 Component) 和单次组合结构 分析( 称为 Project) 相关数据的导入和输出 ; ( 2)实验 模型扩充模块 , 采用 SEREP 算法 。 在扩充前首先根 据距离对实验测点和计算模型节点进行匹配 ; ( 3)模 态匹配模块( 图 3) , 选择模态置信度 ( Modal Assurance Criterion , 简称 MAC) 作为匹配指标 。 模态匹配分两步 完成 : 在导入实验与理论计算的模型及结果并完成实 验测点与计算节点的匹配后 , 程序将根据模态置信度 大于 60 % 的标准对实验模态和计算模态进行自动匹 配 , 并将结果返回于图 3 所示的表格 。 实际工程要求 的实验精度不同 , 工具箱模态自动匹配的结果有可能 并没有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 因此工具箱允许用户根据 具体情况编辑( Edit 按钮) 程序自动给出的实验/ 计算 模态匹配结果 , 也可在匹配表中剔除 ( Delete 按钮) 某 一对匹配模态或增加 ( Add 按钮) 新的模态对 ; ( 4)组 合结构动态分析模块 , 采用基于完备模态空间理论的 自由界面法 。 在进行这一步工作之前 , 用户必须首 先完成对所有子结构的定义 ; ( 5)辅助功能模块 , 用于 完成振型动画( 图 2) 和频率响应函数 、模态置信度和 其他指标的图形或图表显示 。 振型动画由按钮 AnimStart( AnimStop) 控制动画的 开始与停止 ; 按钮 PrevMode 、 NextMode 分别用于前阶 、 后阶模态的跳转 ; 右侧中部的几个单选框分别控制静 态模型显示 、 结构旋转 、图形缩放 、 节点显示和模态号 显示 ; 右下部的下拉式菜单用于控制视图切换 ; 下部 的两个卷轴分别控制动画速度和变形比例 ; 上部文本 框动态显示当前模态的频率 。 子结构的定义可以参照图 4 给出的工具箱的运 行流程图来完成 。 在利用工具箱进行分析之前 , 用户 应首先根据指定格式存储全部子结构的实验与 理论 计算的模型及结果 , 在 File 菜单下将其导入 , 然后依 次完成实验测点与计算模型节点的匹配 、实验模态与 计算模态的 匹配 ( 允 许用户对 自动匹配 结果适当 调 整) 、 实验模型扩充( 采用 SEREP[ 5] 方法) , 最后给出该 子结构与其他子结构的连接自由度和用于组合 结构 动态分析的低阶模态个数即完成一个子结构的定义 。 在 File 菜单中的 Save Component As 子菜单存储后继续 按照相同的思路定义其他子结构 。 在获得所有 子结
C#MATLAB混合编程在汽车性能仿真平台开发的应用

C#MATLAB混合编程在汽车性能仿真平台开发的应用刘杰畅;黄兵锋;罗永革;李峥;盛俏;杨芸芸【摘要】针对汽车性能仿真中对平台仿真精确度及便捷性的需要,论文提出了界面与算法内核并行开发的模式,基于Winform架构采用C#语言开发人机交互界面,以Simulink模型作为仿真内核,采用C#与MATLAB混合编程技术实现界面与仿真内核的调用和数据的传输.并对软件的架构设计、界面设计以及混合编程中所涉及的数据管理与批量数据传输方法进行了论述.通过软件与仿真内核的计算结果对比,证明了混合编程技术在界面调用仿真内核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能够在发挥MATLAB/Simulink强大仿真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Winform友好的人机交互特性,为汽车性能仿真软件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8(044)003【总页数】4页(P88-91)【关键词】汽车性能仿真;C#与MATLAB混合编程;数据管理;批量数据传输【作者】刘杰畅;黄兵锋;罗永革;李峥;盛俏;杨芸芸【作者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动力传动与电子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十堰 442002;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湖北武汉4300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7.4前言在汽车V型开发模式中,动力性和经济性计算是整车设计及总成、零部件匹配的重要一环。
目前,针对传统车、纯电动、混合动力及燃料电池等车型的计算理论和仿真平台较为完善,其中使用最广的是ADVISOR和AVL Cruise。
前者可自由配置计算任务,后者可从汽车建模开始,参数配置精细到零部件,软件的仿真自由度更大,但同时降低了便捷性。
企业中,通常需要对大量车型进行动力性经济性指标验证,每次仿真前重新对每一款车型进行细致的参数配置会降低工作效率。
为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提高仿真便捷性,Excel成为企业中较为普遍的计算平台[1],但其无法避免人工输入导致容易出错且精度不高。
基于Matlab的复合电源混合动力汽车建模及动力特性仿真分析

第18卷第!期2019年4月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UIIVG POLYTECHNIC COLLEGE b.2 Vol. 18Apr. 2019基于Matlab的复合电源混合动力汽车建模及动力特性仿真分析戚金凤(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10550)摘要:在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进行设计的基础上,以锂离子电池组和超级电容为动力源,以直流电动机为动力转换装置,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建立蓄电池和超级电容仿真、电动机仿真以及整车仿真,并对整车动力性能进行仿真分析。
结果表明:该动力系统方案是可行的。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汽车模型;仿真;动力特性中图分类号:U46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 -6558(2019)02 -17 -07D O I;10.3969/j.issn.1671 -6558.2019.02.004Modeling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witliHybrid Power Supply Based on MatlabQI Jin fe ng(Guangzli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uangzliou510550,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super capacitor and lithium ion batteries are used as composite power supply,DC motor isused as power conversion device,and Matlab/simulink simulation platformis used to build vehicle simulation on the basis of serie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These modules include batteries,super capacitor,motor,series brid control strategy,motor d r ive system and so on.By imitating the working condition of the vehicle,the power performance and the p erformance of tlie serie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a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that the design scheme of the system is feasible.Key words;hybrid electric vehicle#vehicle model#simulation#dynamic characteristic0引言当今世界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混合动力汽车在通信、电子、控制等领域快速发展的 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其续航能力比纯电动汽车长,逐渐成为汽车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有着广阔的发 展空间,但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核心仍然是续航性、动力性,因此,建立合理的混合动力汽车模型,探索 动力性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积极的研究 及现实意义。
汽车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选题

汽车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选题车辆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参考如下大客车车身总布置设计大客车底架系统布置设计大客车车身骨架结构设计大客车乘客门结构设计大客车操纵稳定性能模拟计算系统开发大客车平顺性能模拟计算系统开发大客车燃油经济性模拟计算系统开发大客车动力性及动力匹配模拟计算系统开发汽车车身变形过程3维动画演示系统开发大客车制动性能模拟计算系统开发汽车零部件试验模态分析乘用车路面激励平顺性虚拟仿真分析摩托车发动机结构试验模态分析发动机悬置阻尼特性研究发动机振动与车身结构动力响应的传递特性研究基于GPS技术的路面纵曲线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车辆运行状态与动态称重系统动态响应的相关影响研究怠速工况下发动机噪声与乘坐室内声场传递路径研究动力激振反力架动态特性研究及优化城市客车总布置设计城市客车底架及地板设计城市客车车身骨架设计城市客车乘客门设计城市客车车身有限元分析长途客车总布置设计长途客车底架及地板设计长途客车车身骨架设计长途客车造型设计旅游客车总布置设计旅游客车底架及地板设计旅游客车车身骨架设计旅游客车车门设计客运客车总布置设计客运客车底架及地板设计增程式光伏电动智能客车总布置设计增程式光伏电动智能客车底盘总设计增程式光伏电动智能客车配电及光伏电池布置设计增程式光伏电动智能客车智能化控制设计增程式光伏电动智能客车造型设计增程式光伏电动智能客车车载网络及电路设计增程式光伏电动智能客车效率计算及动力配置设计增程式光伏电动智能客车建模及有限元分析增程式光伏电动智能客车电控转向及制动设计增程式光伏电动智能客车骨架设计商用车EPS系统PID控制策略仿真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倒车测距系统设计前方运动车辆图像识别程序设计客车动力性模拟计算程序设计城市客车总布置设计城市客车车身骨架设计城市客车底架及地板设计客车经济性模拟计算程序设计汽车尾气发电装置设计的研究基于CATIA v5的驾驶员座椅设计基于PRO/E挖掘机工作装置的建模与优化某客车动力性和经济性仿真计算分析汽车变速箱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车身覆盖件成形仿真分析发动机缸体三维实体造型及虚拟装配设计轿车变速器三维建模及仿真长途客车车身总布置设计长途客车车身骨架设计长途客车车架设计长途客车车身造型设计长途客车车门与舱门设计长途客车车身有限元分析汽车动力性程序设计汽车操纵稳定性程序设计长途大客车总布置设计长途大客车底架设计长途大客车车身骨架设计长途大客车离合器的设计长途大客车外摆式乘客门的设计汽车悬架系统动力学仿真汽车ABS试验台设计混合动力车燃油经济性研究旅游大客车总布置设计旅游大客车骨架设计旅游大客车底架设计旅游大客车造型设计基于VC开发汽车平顺性仿真系统基于路面识别和动态滑移率控制的ABS系统仿真大客车空调系统布置及风道设计研究客车总布置设计客车车身骨架设计客车底架设计及振动特性计算基于CFD的轿车外部流场计算车牌识别系统软件设计基于VB的汽车燃油经济性软件设计大型长途客车总布置设计大型长途客车底架及地板设计大型长途客车车身骨架设计大型长途客车车门及仓门设计汽车持续制动模拟计算系统开发中型城市客车总布置设计中型城市客车车身骨架设计中型城市客车车门及仓门设计中型城市客车底架及地板设计汽车主动悬架系统性能研究中型公路客车总布置设计中型公路客车底架及地板设计中型公路客车车身骨架设计中型公路客车车门设计中型城市客车总布置设计中型城市客车底架及地板设计中型城市客车车身骨架设计中型城市客车车门设计大型城市客车总布置设计大型城市客车底架及地板设计大型城市客车车身骨架设计长途客车车身骨架设计城市客车总布置设计城市客车车身骨架设计城市客车底架设计长途客车造型设计长途客车总布置设计长途客车乘客门及舱门设计长途客车底架设计城市客车乘客门及舱门设计城市客车造型设计变速驱动桥设计(CATIA)涡轮蜗杆驱动桥设计(CATIA)方程式赛车总布置设计(CATIA)方程式赛车车身设计(CATIA)变速器设计(CATIA)转向器设计(CATIA)汽车曲面造型设计(CATIA)商用车制动系统及阀类设计(CATIA)厢式货车后栏板举升机构设计(CATIA ADAMS)汽车转向机动性能软件设计开发基于Matlab的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整车控制策略基于Matlab的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电机控制策略基于VC的汽车动力性和制动性实验数据分析软件开发基于Matlab/GUI的汽车操稳性实验数据分析软件开发基于Delphi的商用车EPS控制试验台控制系统基于Matlab的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基于Matlab的无刷直流电机EPS系统基于Matlab的电动汽车电子差速系统基于Matlab/Stateflow的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纯电动商用车动力系统匹配与仿真串联型混合动力商用车动力系统仿真并联型混合动力商用车动力系统仿真纯电动大客车AMT换挡规律模拟大客车侧翻模拟车辆操纵稳定性模拟增程型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策略仿真校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校车车身骨架设计校车车身底架及地板设计校车乘客门设计旅游大客车造型设计旅游大客车总布置设计旅游大客车骨架设计旅游大客车底架及地板设计旅游大客车乘客门设计城市客车总布置设计城市客车造型设计增程/插电式重型商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研究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及仿真研究基于Matlab/Simulink的汽车ABS系统性能建模与仿真基于MCGS的电动汽车人机交互智能仪表设计与实现基于MCGS的重型商用汽车安全运行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客车技术标准管理及查询系统DH6890型长途客车总布置设计DH6890型客车造型设计DH6890型客车底架及地板支架设计DH6890型客车乘客门设计DH6890型客车骨架设计客车动力性经济性性能模拟设计程序设计矿用井下防跑车总布置设计客车动力性经济性模拟计算程序设计重型汽车后置式行驶状态警示系统设计。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混合动力客车前向式仿真平台的建立

摘 要: 建立 某型号并联式混合动 力客车的前 向式仿真平 台, 于 Maa/i ik环境在标准道路行驶循 基 tbSn n l ml 环 下对其进行仿 真 , 以分析整车动 力性 与经济性。结果表 明 , 该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关 键 词 : t b Smuik; 合 动 力客 车 ; 向式 仿 真 Mal / i l 混 a n 前
E E E D (o )2 C + U CLw 3 况下进行仿 真【 工况跟 随验证结果 姗,
如图 6所示 。
际车速与参考 车速一致[ 9 1 。驾驶 员模 型采用 P 算法 , I 以
减少非 线性动力系统带来 的误差 。以参考车速 “ 耐与实
际车速 U 的差值为输入 , 得到整 车附加力 , 再加 上
3
V
=
R
—
c
R
— —
c
V
[
-
R 】 一 器
目
蓄 电池组 的散热方式是风 冷 , 每个箱体 中采用并行
通风的方式 。假设 每个蓄 电池模 块 的空气 流量相等 , 建
t 立简化 的蓄 电池热模 型。 r 为蓄 电池 内阻 ; 设 B P 船为蓄
_
置
水
电池温度 ; 为散热空气温度 ; B为 蓄电池 平均 比热 ; f Cp
容 ,反映蓄 电池 中储 存
电 能能力 的大小 ; C 和
f
1) { 0
0
反 映 蓄 电池 表 面 效
应 ; 表示 蓄 电池 的终
图 2 发动机万有特性 M P图 A
= = f } = = c c
L — — — — —1 一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3卷第3期0引言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汽车行业面临着从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转型问题。
人们认为最为理想的公共交通工具———纯电动客车,由于受到电池技术的限制推广应用受阻。
混合动力汽车兼具传统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长、节能、环保等优点,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
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设计初期,首先要进行部件选型(其主要工作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参数匹配),彭涛[1]、王国海[2]、郑维[3]等人对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并完成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参数匹配及仿真分析工作,但他们在进行参数匹配时将滚动阻力系数按照一个定值来处理,没有考虑行驶车速对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
对于由参数匹配结果得到的部件选型方案,郭宽友[4]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提出匹配方案扭矩裕度过大需要进行部件参数优化的问题,但其却没有给出合理的优化方案。
饶阳[5]、吴光强[6]等人通过遗传算法对参数匹配结果进行优化,并得到了良好的优化效果,但是这种寻优方法编程复杂、计算耗时且和实际生产中部件选型过程存在出入。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混合动力客车部件选型问题,以汽车理论经济性动力性分析部分的内容为理论基础,考虑行驶车速对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进行参数匹配,结合混合动力客车实际开发过程,通过相应的程序和Simulink 模型对满足性能要求的匹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到满足用户需求的最佳匹配方案,为混合动力客车部件选型工作提供了一个快速、稳定、可靠的程序化开发工具。
1部件选型1.1发动机选型发动机单独驱动情况下,根据平直路面上最高车速v e max 的设计要求,计算发动机最大功率需求:P e_max1≥v e max t [mg (f 0+f 1v e max )+C D A v 2e max](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5001)收稿日期:2014-12-28修回日期:2015-01-14doi :10.3969/j.issn.1673-3142.2015.03.002基于MATLAB/GUI 的混合动力汽车部件选型平台汪旭明(230601安徽省合肥市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试验部)[摘要]运用MATLAB/GUI 设计模块搭建了混合动力汽车部件选型平台。
该平台以汽车理论经济性动力性分析部分的内容为理论基础,根据用户的设计要求对发动机、驱动电机、动力电池等关键部件进行选型;通过相应的程序和Simulink 模型对满足设计要求的匹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满足用户性能需求的最佳匹配方案。
提出的部件选型平台为混合动力汽车部件选型工作提供快速、稳定、可靠的程序化开发工具。
[关键词]混合动力客车;MATLAB/GUI ;经济性动力性分析;部件选型[中图分类号]U4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3142(2015)03-0005-05Components Selection Platform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MATLAB /GUIWang Xuming(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Ltd.Technical Center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601,China )[Abstract ]Platform of components selection for 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 )was set up applying design module ofMATLAB /GUI.The platform wa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economy and power performances in the Automobile Theories ,and the key components ,such as vehicle engine ,motor and batterie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user's requirements in economy and power performances.The matching schemes which m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were conducted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by the relative program and Simulink model ,which aimed to get the best matching scheme to satisfy the user's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The platform of components selection in this paper provided a fast ,stable and reliable programming development tool for HEV.[Key word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MATLAB /GUI ;analysis of economy and power performance ;components selection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AGRICULTURAL EQUIPMENT &VEHICLE ENGINEERING第53卷第3期Vol.53No.32015年3月March 2015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5年式中:ηt ———传动系统效率;m ———设计车辆最大总质量;g ———重力加速度;f 0———滚动阻力系数常数项;f 1———滚动阻力系数速度一次方项系数;C D ———空气阻力系数;A ———迎风面积。
根据发动机单独驱动时整车最大爬坡度i e max计算发动机最大功率需求:P e_max2≥v it [mg (f 0+f 1v i )cos α+mg sin α+C D A v 2i ](2)式中:α———坡道的倾斜角,α=a rc tan (i e max /100);v i ———车辆一挡爬坡最低稳定车速,取v i =8km/h 。
最后,根据0-50km/h 加速时间t em 计算发动机最大功率需求P e_max3≥13600ηt t em (17.2mv 2em +mgf 0t em乙v d t +mgf 13.6t em0乙v 2d t +C D A21.15t em乙v 3d t )(3)式中:v em ———加速末速度,取50km/h 。
车辆由静止经时间t em 加速到末速度v em ,由经验公式[8]可知v =v em (t em)0.5,故发动机最大功率需求可写成P e_max3≥13600ηt t em (17.2mv 2em +mgf 0v emt em姨t em乙t 姨d t +mgf 1v2em3.6temt em乙t d t +C D Av3em 21.15t 3em姨t em乙t3姨d t )(4)为了保证发动机单独驱动时能满足用户提出的动力要求,发动机的需求功率须满足P e_max ≥max(P e_max1,P e_max2,P e_max3)(5)1.2驱动电机选型驱动电机选型和发动机选型步骤基本相同,分别通过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和0-50km/h 加速时间得到电机需求功率P m_max1、P m_max2和P m max3,取三者的最大值作为驱动电机的需求功率P m_max 。
1.3动力电池选型为保证电机单独驱动状态下整车的动力性能,对于动力电池选型,其功率需满足P bat_max ≥P m_maxηbat ηmot ηt(6)式中:ηbat ———电池的放电效率;ηmot ———驱动电机的驱动效率。
为保证整车纯电续驶里程≥S ev_mode ,动力电池容量需满足[9]C bat_max ≥W roadbat mot t mot SOC=s ev_mode 3.6ηbat ηmot ηt U mot ΔSOC ×[mg (f 0+f 1v ev )+C D A 21.15v 2ev](7)式中:W road ———纯电行驶状态下需要克服整车阻力所要做的功;U mot ———驱动电机正常工作电压;ΔSOC ———电池最大放电状态下SOC (State of Charge ,即电池的荷电状态)变化量;v ev ———纯电行驶状态下整车平均车速。
2部件选型平台界面设计2.1参数设置模块设计参数设置模块的作用是对设计要求和车辆相关参数进行设置。
其中,设计要求设置部分主要包括对发动机单独驱动、电机单独驱动以及混合驱动状态下,整车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以及0-50km/h 加速时间等参数进行设置;车辆相关参数设置部分主要用于设置车长、轴距、质心高度、空载质量、满载质量、质心至前轴距离、迎风面积、空气阻力系数、车轮滚动半径、滚动阻力系数等参数;为了便于对经济性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用户还需在其他参数设置部分对发动机附件功率、电器附件功率、市场油价、市场电价等进行设置。
具体界面设计如图1所示。
2.2部件选型模块设计部件选型模块,主要根据用户提出的设计要求,运用汽车行驶方程对发动机、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池进行选型[7]。
对于变速箱和主减速器,用户可以根据以往的匹配经验直接选定,也可以对其不图1参数设置界面Fig.1Interface of parameter setting6第53卷第3期进行设定,由部件选型平台将数据库中所有的变速箱和主减速器导入系统经行试算,最终推荐出动力性满足要求经济性最佳的部件选型方案。
具体界面设计如图2所示。
2.3工况设置模块设计对于部件选型结果,通过相应的程序和Simulink 模型对其所有组合方案进行经济性动力性分析,然后从中筛选出符合用户要求的最佳部件选型方案。
工况设置模块主要用于设置经济性计算的仿真循环工况以及部件选型评价标准。
部件选型平台目前包含的工况有ECE 、NEDC 、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工况,如用户需要添加其他工况,只需将对应的工况数据文件存放在对应的文件夹下即可。
对于部件选型评价标准设置,平台设置了经济性评价标准、动力性评价标准以及综合性能评级标准,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评价标准进行设置。
具体界面设计如图3所示。
完成循环工况和部件选型评价标准相关设置后,部件选型平台调用如图4所示的仿真分析模型[10]依次对部件选型获得的所有配置方案进行分析计算,根据用户设定的评价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最终推荐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最佳选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