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_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提升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训练新人教版1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孜孜不倦一番风顺模式B.根深蒂固不言而喻修身C.袖手旁观不知所措汲取D.格物致知实验精神诚意2.下列加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措。
C.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充满荆棘才充满挑战。
D.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是否善于积累,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B.在老师的鼓励下,使小明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C.听她讲话的声音,这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4.下列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2)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3)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5.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是著名科学家对于学习自然科学的经验之谈。
文章的论点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B.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与《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不一样。
C.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地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D.中国学生大都俯身于理论而轻视实验,俯身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但不会做研究。
这是中国传统教育所致。
6.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01 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的加点字注音及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A.模.式(mú) 探索.(suǒ) 孜.孜不倦(zì)B.汲.取(xí) 儒.家(rǔ) 根深底.固(dì)C.埋没.(mò) 关键.(jiàn) 不言而谕.(yù)D.肇.事(zhào) 彷.徨(páng) 格物致.知(zhì)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A.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措....。
C.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充满荆棘才充满挑战。
D.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解析:A项“袖手旁观”的意思是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与句子意思不符。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A.是否善于积累,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B.在老师的鼓励下,使小明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C.听她讲话的声音,这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解析:A项两面对一面,可删去“是否”;B项缺少主语,去掉“在……下”或“使”;C项“大概”和“左右”重复。
)4.下列加点的词能否删除?为什么?(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不能删除。
“大都”表示范围,指多数学生而并非全部学生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也有个别的除外。
(2)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不能删除。
“往往”“常常”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
“近”是接近,但不到一百分,去掉后就成了考试都得一百分,与实际情况不符。
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测)(提升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读书求知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30分 3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阔绰.(cuó)倔.强(jué)胆怯.(qiè)无边无垠.(yín)B.哽咽.(yè)残垣.(yuán)秀颀.(qì)潜.滋暗长(qián)C.反省.(xǐng)绽.出(zhàn)不屑.(xiè)锲.而不舍(qì)D.祈.祷(qí)嶙峋.(xún)束.缚(shù)不屈不挠.(ná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教晦旁骛断章取义重蹈覆辙B.发窘抽噎前仆后继黎明百姓C.隔膜惘然刻骨铭心恼羞成恕D.谮害戳破恃才放旷豁然贯通3.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
(4分)张()失措()然无存晴天霹()转弯()角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半山腰的松柏根深蒂固,才显得枝繁叶茂。
B.这次的成功,让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还要不断学习,以免重蹈覆辙。
C.这个人的出现吓了他们一跳,于是锤声戛然而止,钳中夹着的铁块也失落在地。
D.他得知自己的罪行已被揭发,面对前来拘捕的警察,不由得义愤填膺。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A.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是二十三四岁左右。
B.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二、阅读议论文,完成小题。
(16分)遗憾也美丽①微笑很美妙,泪光中的微笑呢?美丽很动人,遗憾中的美丽呢?我轻轻叩问人生,怀着几分迷茫。
②人从一个未知来到这美丽的星球,然后又回归另一个未知;人生的短暂与唯一,可能是宇宙间最大的遗憾。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着去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配套K12】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基础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读书求知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积累与运用1.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袖手旁观断章取义强聒不舍与日具增B.怒不可遏世外桃园盛气凌人重蹈复辙C.格物致知直接了当相提并论不言而喻D.一抔黄土化为乌有豁然开朗廓然无累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攫.取(jué)参.差(cān)孜孜不倦吹毛求疵B.芳馨.(xīn)栈.桥(dài)豁然开朗格物致知C.恣睢.(suī)惘.然(wǎng)袖手旁观根深蒂固D.荫.庇(yìn)笨拙.(zuō)咬文嚼字揭斯底里3.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A.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预计,“五一”3天小长假,地铁2号线发送乘客总数将近百万人次左右。
B.为了增强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了解诗歌的一些体裁知识,是很必要的。
C.中国驻菲大使馆要求菲方立即释放被扣渔民,归还渔民财产,杜绝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侵权行为,不要采取任何挑衅行为。
D.长沙铜官窑曾是唐代著名的外销瓷窑,开创了中国陶瓷彩绘的先河,对世界陶瓷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所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是其中的几篇。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春秋》合称“四书”。
C.《水经注》使其作者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成为山水游记文学的鼻祖。
D.《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作者是西汉时的刘向,《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二、议论文阅读阅读议论文《“磨”到最后》,完成后面小题。
(10分)①“我磨墨,墨磨我”,这是画家韩羽的一枚书法印章。
他自幼热爱文学、戏剧。
搞漫画创作,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的。
那时,他向省报投稿,天天投,天天退,如此持续了几年,把美术编辑都投怕了。
九年级语文上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主题解说本文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中国教育的状况和自身的学习经验,从古代的文化典籍中引出观点:我们应该具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号召中国学生培养实验的精神,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2. 重点突破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提示:第一,传统的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3. 难点攻克作者讲了哪些道理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提示:分析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真正的意义等。
4. 学法点津分析论据的作用论据都或前或后地围绕、支撑着论点,对论点进行陈述、阐释,和论点有着密切的逻辑联系。
【典型例题】请说说文章第四段列举王阳明的例子有何作用?【参考答案】以王阳明为例,采用道理论据阐明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没有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技法点睛】论据的作用分别是:A.道理论据一一增加论据的权威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B.事实论据一一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C.比喻性的论据一一或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或深入浅出地论证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D.用事实作对比的论据一一从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MKMC XIAO KE TAT4C01杠积累运用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孜孜不倦一番风顺模式B •根深蒂固不言而喻修身C .袖手旁观不知所措汲取D .格物致知实验精神诚意2. 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成语。
(1)不知如何办才好,形容发急或受窘。
()(2)把手揣在袖子里观看。
形容置身事外而不参与,不协助。
()(3)船只扬帆顺风行驶。
比喻非常顺利。
()(4)探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3. (盐城中考)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本次亚信峰会上,我国认为,在复杂的安全挑战面前,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唯有通过合作,才能迎来共同安全。
[学习资料]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基础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资料]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基础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4f6af750e2524de5187e7a.png)
第四单元读书求知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积累与运用1.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袖手旁观断章取义强聒不舍与日具增B.怒不可遏世外桃园盛气凌人重蹈复辙C.格物致知直接了当相提并论不言而喻D.一抔黄土化为乌有豁然开朗廓然无累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攫.取(jué)参.差(cān)孜孜不倦吹毛求疵B.芳馨.(xīn)栈.桥(dài)豁然开朗格物致知C.恣睢.(suī)惘.然(wǎng)袖手旁观根深蒂固D.荫.庇(yìn)笨拙.(zuō)咬文嚼字揭斯底里3.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A.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预计,“五一”3天小长假,地铁2号线发送乘客总数将近百万人次左右。
B.为了增强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了解诗歌的一些体裁知识,是很必要的。
C.中国驻菲大使馆要求菲方立即释放被扣渔民,归还渔民财产,杜绝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侵权行为,不要采取任何挑衅行为。
D.长沙铜官窑曾是唐代著名的外销瓷窑,开创了中国陶瓷彩绘的先河,对世界陶瓷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所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是其中的几篇。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春秋》合称“四书”。
C.《水经注》使其作者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成为山水游记文学的鼻祖。
D.《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作者是西汉时的刘向,《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二、议论文阅读阅读议论文《“磨”到最后》,完成后面小题。
(10分)①“我磨墨,墨磨我”,这是画家韩羽的一枚书法印章。
他自幼热爱文学、戏剧。
搞漫画创作,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的。
那时,他向省报投稿,天天投,天天退,如此持续了几年,把美术编辑都投怕了。
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讲)(提升版,

第四单元读书求知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要点】复习论证方法的有关知识。
☆课堂探讨☆要点一:论证方法的种类及作用。
【探究活动】论证方法的种类及作用。
【教师释疑】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四种: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尔之矛,攻尔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
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讨论明确】【课堂提升】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4分)一个哲学命题①我小时住的小镇土只有两位理发师,自然,他们各自的发型当然只能由另外一名理发师理出来。
所以,头发干净整洁的那名理发师的技术显然比不上那名头发乱糟糟的理发师,因为他的发型就是由头发乱糟糟的理发师理的。
②这样一种生活现象却隐藏着一个哲学问题。
“头发于净整洁”和“头发乱糟糟”都是我们看到的现象,理发师各自拥有的理发技术才是问题的本质。
很遗憾,儿时的我尚未练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慧眼,常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以为头发干净整洁的理发师的技术是最好的。
③俗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一个河边钓鱼的老头,竞能辅佐姬昌、姬发父子兴周灭商;一个容貌丑陋、放荡不羁的酒鬼,竟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一个终生潦倒,混迹于烟花柳巷的公子哥,竟然是开创一代词风的大词人柳永。
如果不是有史记载,有据可查,我们很难想到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反之亦然。
一个衣冠楚楚、相貌俊俏的帅哥,也可能有着阴险和狡诈的内心,比如秦桧,比如阮大铖。
④于是,常有人语重心长地提醒我们,待人处事切不可以貌取人。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喜欢以长相、言谈、举止以及衣着打扮来判断一个人。
这个毛病,是老祖宗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惯,也是我们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人性弱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提升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读书求知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泯灭/抿嘴散漫/散文数不胜数/数见不鲜B.汲取/吸收伎俩/歧视相形见绌/咄咄逼人C.钻探/钻研相当/相声为人处世/为虎作伥D.遒劲/劲头憔悴/纯粹含辛茹苦/莘莘学子2.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一是“趣味”。
B.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C.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D.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们必须及时应对并随时发现日本某些右翼分子对钓鱼岛的挑衅举动。
B.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深受各国读者喜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C.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在于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D.马航MH370客机失联后,马政府的搜救态度一开始就引起了中国民众的泛滥关注。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10分)品味瑕疵①我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谚语,英谚也有“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之说。
由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有缺点,都有瑕疵。
如何对待这些瑕疵,却因人而异:有些人斤斤计较,换得的是不满和不快乐,而有些人却学会品味瑕疵,从而收获了很多。
②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
最美女神维纳斯,成就其美的,不是无瑕绝伦的美貌,不是艺术家高超的技艺,而是一双无法修复的手臂。
两只残缺的手臂,却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从而成就了一种撼人心魄的艺术美。
月缺是瑕疵,但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那一弯如钩的月,却把李煜的国破家亡之恨、孤独寂寞之情渲染得如此传神,从而写出了深深触动我们内心的凄清之美。
正是瑕疵,酝酿出这些别样的风景。
③瑕疵也能超过完美,创造奇迹。
在美国有个叫拉里恩的玩具商人开办了一家玩具娃娃公司,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娃娃名为Bratz,却总是无法超越完美的经典——诞生于1959年的芭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读书求知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泯灭/抿嘴散漫/散文数不胜数/数见不鲜
B.汲取/吸收伎俩/歧视相形见绌/咄咄逼人
C.钻探/钻研相当/相声为人处世/为虎作伥
D.遒劲/劲头憔悴/纯粹含辛茹苦/莘莘学子
2.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一是“趣味”。
B.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C.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D.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分)
A.我们必须及时应对并随时发现日本某些右翼分子对钓鱼岛的挑衅举动。
B.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深受各国读者喜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C.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在于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D.马航MH370客机失联后,马政府的搜救态度一开始就引起了中国民众的泛滥关注。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10分)
品味瑕疵
①我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谚语,英谚也有“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之说。
由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有缺点,都有瑕疵。
如何对待这些瑕疵,却因人而异:有些人斤斤计较,换得的是不满和不快乐,而有些人却学会品味瑕疵,从而收获了很多。
②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
最美女神维纳斯,成就其美的,不是无瑕绝伦的美貌,不是艺术家高超的技艺,而是一双无法修复的手臂。
两只残缺的手臂,却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从而成就了一种撼人心魄的艺术美。
月缺是瑕疵,但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那一弯如钩的月,却把李煜的国破家亡之恨、孤独寂寞之情渲染得如此传神,从而写出了深深触动我们内心的凄清之美。
正是瑕疵,酝酿出这些别样的风景。
③瑕疵也能超过完美,创造奇迹。
在美国有个叫拉里恩的玩具商人开办了一家玩具娃娃公司,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娃娃名为Bratz,却总是无法超越完美的经典——诞生于1959年的芭比。
当他为此苦恼时,他那只有7岁的孩子不小心把几滴墨水溅到娃娃脸上,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对这个脸上有瑕疵的娃娃,孩子反而更喜欢了。
“你不觉得他跟我很像吗?看他那一脸的雀斑,很可爱!”他的孩子指着娃娃脸上的污渍说。
拉里恩得到启发,大胆地设计了有五位成员的娃娃组合,最主要的是她们脸上都有一些雀斑,这就是
如今的Bratz。
经过十年的发展,拉里恩用持续市场销量说明了Bratz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玩具娃娃。
美国《时代》杂志这样评价说:“拉里恩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用瑕疵超越了完美的经典!”
④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
司马迁身受大刑之辱,成为了他人生中抹不去的瑕疵,可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却将此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奋笔疾书,夜以继日,终于完成了《史记》而声誉斐然。
卓别林因为相貌丑陋而被很多工作拒绝,但在喜剧方面逐渐显露出了他的优秀之处,从此,一位著名喜剧大师诞生了。
正是他的瑕疵成就了他的事业。
然而也有一些人却不是这样,比如一些运动员在自己事业上升时期,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想方设法回避该有的挑战,早早结束运动生涯,失去了获得更大成功的机会。
因此,有时瑕疵虽然使我们的人生不完美,却激发出更大的能量,绽放出更美丽的花朵。
⑤尼采说:“追求完美是正常而有缺憾的人性。
”允许瑕疵的存在,是人生淡然的大智慧。
学会品味瑕疵,才能感受到不完美的完美,才能创造奇迹,才会收获更大的成功。
1.阅读全文,请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2.下面是对本文的有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开头引用两句谚语,目的是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会有瑕疵,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瑕疵,从而逐步走向“完人”。
B.用最美女神维纳斯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两只残缺的手臂,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美”这个观点。
C.本文采用“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的论证结构,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D.第③段的事例说明了一个道理:有瑕疵的玩具,就能超越完美的经典。
3.第④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你指出一种,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它的作用。
4.我们生活当中也会有“瑕疵”,你肯定有感受。
请你举出一例,运用文中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