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礼仪分析
红楼梦贾府中的礼仪文化与道德伦理

红楼梦贾府中的礼仪文化与道德伦理在《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小说中,贾府是一个富豪世家,被描述为一个繁华而庄重的家族。
贾府中的礼仪文化与道德伦理是这个世界的核心,为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从宴会礼仪、家族规矩和婚姻伦理等方面来探讨贾府中的礼仪文化与道德伦理。
1. 宴会礼仪在贾府中,举办宴会是常见的社交活动。
宴会礼仪在《红楼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首先是宴席的座次安排。
贾府中人人有着严格的身份等级,不同身份的人在宴席上有着不同的座次,这体现了家族中的权威和社会地位。
同时,在宴会中,宾客与主人之间的互动也需遵守一定的规矩,如致辞、敬酒等。
这种礼仪规范展示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
2. 家族规矩贾府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拥有许多成员,因此需要一套严格的家族规矩来维持秩序和和谐。
以孝道为基础的家族规矩是贾府的核心价值观。
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被视为贾府中人的义务,违背这一规矩将被视为无德之人。
此外,谦逊有礼、讲究纪律也是家族规矩中的重要内容,这些规矩体现了贾府中人对家族和家庭的忠诚和责任。
3. 婚姻伦理婚姻在贾府中被视为一种严肃而神圣的事情。
贾府重视门第观念和传统的婚姻伦理。
贾府中的人往往不允许自由选择配偶,而是要通过家族介绍和物色来安排婚姻。
父母的决定权在婚姻中占主导地位,子女往往顺从家长的安排。
这种婚姻观念体现了家族尊卑有序的道德观念,并强调了家族和谐和家族荣誉的重要性。
4. 礼俗传承贾府乃至整个《红楼梦》描绘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俗传承。
在贾府中,各种传统节日和重大事件都会举行相应的仪式和庆祝活动,如祭祀祖先、成年礼、婚礼等。
这些仪式和庆祝活动凝聚了贾府中人的情感,也加强了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
通过这些礼俗,贾府中的人们接受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5. 道德伦理在贾府中,道德伦理被视为人们行为准则的核心。
家族中的每个人都被期望遵守道德规范,如诚实守信、守时守纪、尊重他人等。
同时,忍让宽容、关怀他人也是贾府中人所追求的美德。
《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与社交礼仪

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与社交礼仪1. 引言自古以来,中国文化注重礼仪之道。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生动地描绘了宴会场景和社交互动,并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宴会文化和繁复而庄重的社交礼仪。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与社交礼仪。
2. 宴会形式与准备在《红楼梦》中,各种宴席形式各异且皆有其特点。
其中最常见的形式包括园林宴、酒席、壽筵等。
这些宴会往往需要一番精心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布置、菜肴准备以及人员安排等等。
园林宴是《红楼梦》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形式。
在这种宴会中,主人通常邀请亲朋好友到自家园林内共享美食。
主人会在事前对园林进行精心布置,花束竹篱、曲径通幽处于旁,古木参天,花开如意等。
客人们可以在这个优雅的环境中品味美食,并进行闲谈和娱乐。
酒席是《红楼梦》中另一种常见的宴会形式。
它通常发生在各大家庭或富豪之间的互访之时。
丰盛的饮食和美酒必不可少,此外还有诗词歌赋、音乐舞蹈等文化表演节目。
为了能够迎合宾客的口味和需求,主人需要提前安排菜肴并确定桌位次序。
壽筵是《红楼梦》中更加隆重而庄重的宴席形式。
当主角或其中有贵族身份之人壽辰到来时,经常会举行壽筵以示隆重。
这类宴会通常规模较大,菜肴丰盛多样,几十道以上菜品并附有龙凤珍馐与热瑞什等寿星所喜爱的佳肴。
3. 社交礼仪3.1 客人与主人在《红楼梦》中,出席宴会者需遵循严格的社交礼仪,以示尊重和体现自身的修养。
来宾通常需要在到达时行礼致意,并称呼主人的名讳或亲戚称谓。
主人则有责任招待客人、引领客人前往座位,并对客人表示热情洋溢的欢迎。
主人还需要特别注意贵宾的安排和待遇,以显示出家族尊贵与待客之道。
3.2 席间言谈在宴会中,高雅的言谈是社交礼仪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红楼梦》中,参加宴会者通常进行诗词抒发、古文演讲等形式的即兴表达。
这些话题往往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典故以及当前世事等等。
同时,参与者还需谨记宴会场合需保持适当之言论、避免冲突话题或争辩,以保持愉快和谐气氛。
红楼梦中的礼仪文化

红楼梦中的礼仪文化《红楼梦》被尊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想必不仅仅是因为它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细腻生动的描写手法,个性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更是让人终生受益,感触颇多,足以用来醒世警世,劝人谏人。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红楼梦中的礼仪文化,希望能够帮到你哦!红楼梦中的礼仪文化悲喜千般同幻渺,盛席华宴终散场。
无论是纵观全书还是咬文嚼字,红楼梦中叹人生无常变幻莫测的情景不在少数,不进让人悲叹天意如此,造化弄人。
时不时由书及人,亦开始自怜自伤,自悲自叹,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不安和忐忑,不知未来路途是否艰险,究竟是福是祸也尚不知。
开篇就有二仙师道:“那红尘中虽有些乐事,但不能永久依持;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后来《好了歌》以及甄士隐对此做的一番解注,亦表现了人生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看贾府的兴衰荣辱,从元妃省亲的壮观到获罪抄家后的凄凉,从万贯家财到一贫如洗,从人烟阜盛尽享天伦之乐到物是人非犹感离人之伤。
更让人不免扼腕叹息,为何不能一帆风顺地度过太平盛世,反倒要历经这些磨难。
可知劫难是命中定数,无可奈何,避之不及。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以平常之心看待人生中的起起落落,守得贫,耐得富。
若是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想必就能坦然地过这一生了,人生中自会少了许多庸人自扰地烦恼,更添了些超然物外的乐趣。
所以这第一哲理,便是要我们坦然面对人生,因为人生无常。
本应诚心善待人,多行不义必自毙。
再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礼仪之邦里,仁义一直就是贤者的修身标准。
若是凡事都能义字当先,以仁处事,以礼待人,想必会过得更为洒脱。
看那薛蟠为争买一婢目无法纪打死冯渊,致使自己入狱;为调戏柳湘莲无端滥情遭苦打;因争风吃醋枉杀人命而差点让自己偿了命。
再看凤姐,若是能待下人能够和顺些,少些飞扬跋扈,也不会尽失人心;若不是贪图钱财放高利贷,也许不会落得散尽家财一无所有;若是不善妒害死尤二姐,能雅量容人,也不会受到贾琏的冷落;若是不指使张华状告贾府,又怎么会火上浇油惹龙颜大怒……由此可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谈《红楼梦》中的礼仪文化

知识文库 第11期24谈《红楼梦》中的礼仪文化杨毅《红楼梦》的文学价值非常高,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中的许多内容都描写了礼仪的细节,使后人可以了解当时的礼仪文化,有着很好的借鉴价值。
《红楼梦》所描写的礼仪对塑造人物形象、反应当时的社会风貌、展现小说的情景变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红楼梦》中的家庭礼仪文化、生活礼仪文化、制度礼仪文化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本文通过与礼仪的概念相结合对《红楼梦》所描写的礼仪文化进行了分析,对《红楼梦》中展现的不同生活阶层的礼仪文化进行了研究。
1 家庭礼仪文化中国人有着十分浓厚的家庭观念,若家庭氛围良好,家庭成员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家庭关系中有一种是父子之间的礼仪文化,本书有关于“父慈子孝”的描写,父亲在儿子面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儿子在父亲面前必须唯命是从,百依百顺,“父亲指责儿子是出于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这种观念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在一些人的思想中都根深蒂固。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红楼梦》所处的那个年代中,男尊女卑,女人的地位比较低,妻子需要依赖于丈夫,夫妻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而是像一种上级和下级的关系,例如《红楼梦》内的邢夫人,当他的丈夫想要纳妾的时候,邢夫人不仅不能够反对,反而要极力的促进这门亲事,真是可悲可叹。
当时夫妻之间的礼仪是大部分是用来约束女性的,而对男性的限制却比较少,女性必须三从四德,从一而终,而男性却可以三妻四妾,这对于女性确实十分不公平。
除此之外,《红楼梦》中也描写了主仆关系之间的礼仪文化,仆人必须对主人决定的服从和忠诚,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思想。
2 生活礼仪文化《红楼梦》中描写的生活礼仪文化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道德方面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人们的性格与心理。
2.1 婚姻礼仪文化《红楼梦》中描写了两段十分有趣的婚姻礼仪,一个是贾琏偷偷的趣尤二姐,另外一个是薛蟠迎娶夏金桂,这两个人的婚姻描写虽然没有占到很大的篇幅,然而对比起来却是十分的有趣。
红楼梦礼仪特点

红楼梦礼仪特点
《红楼梦》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礼仪规范和等级制度。
作为一部描写贵族生活的巨著,小说中处处体现了等级观念和礼数。
比如在称呼上,有爷、姑娘、老太太、小姐等分别对应不同身份地位;在行为举止上,也有许多礼节要求,如见长辈要跪拜、女子出门要蒙盖头巾等。
这种等级化的礼仪制度,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分明。
但小说也对这种僵化的礼教提出了一定批评,如林黛玉多次违背礼数的做法,就折射出对封建礼教的某些不满。
《红楼梦》生动再现了封建社会的礼仪特色,既有等级分明的一面,也透露出对僵化礼教的一些疑虑。
这既是对当时社会的写实反映,也是作者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思考。
红楼梦中的礼仪仪式与礼节观念分析

红楼梦中的礼仪仪式与礼节观念分析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其丰富的情节、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深刻的社会描写而著称。
其中,对礼仪仪式与礼节观念的描绘尤为精彩。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红楼梦中的礼仪仪式与礼节观念进行分析。
首先,红楼梦中的礼仪仪式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在红楼梦中,贵族家庭的生活充斥着各种宴会、婚礼、祭祀等仪式。
例如,贾府的大婚仪式被描写得极为隆重,全家人都要参与其中,礼仪之繁琐可见一斑。
这些仪式不仅是家族传统的延续,也是展示家族地位和尊贵的象征。
同时,红楼梦中的人物对于礼仪仪式的态度也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
贾母是贾府的家族长辈,她对于礼仪的重视可见一斑。
她常常要求家人遵守礼节,尤其是在重要场合,如婚礼、祭祀等,她都要求家人严格按照礼仪进行。
这种等级制度下的礼仪仪式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人们对于地位和身份的追求,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
其次,红楼梦中的礼仪仪式也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在红楼梦中,人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充斥着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情感。
而这些情感往往通过礼仪仪式来表达和展示。
例如,贾府的女儿们在婚礼上要向母亲行礼,以表达对母亲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而在贾府中,每年的祭祀活动也是家人们表达亲情和家族凝聚力的重要场合。
可以说,红楼梦中的礼仪仪式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表达,更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
通过参与礼仪仪式,人们可以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增进亲密度,维系家族和社会的稳定。
此外,红楼梦中的礼仪仪式还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
在红楼梦中,人物们对于礼仪的遵守和追求,体现了他们对于道德规范的尊重和追求。
例如,贾府中的人们在宴会上要遵守规矩,按照礼仪进行。
他们要遵循座次、礼仪、饮食等各种规定,以显示自己的修养和教养。
而一旦有人违反了礼仪规范,就会受到家族成员的指责和社会的谴责。
这种对于礼仪的追求体现了封建社会中人们对于道德规范的高度重视。
总之,红楼梦中的礼仪仪式与礼节观念在揭示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人际关系和道德观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林黛玉进贾府]从林黛玉进贾府看大家礼仪
![[林黛玉进贾府]从林黛玉进贾府看大家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88078a1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76.png)
[林黛玉进贾府]从林黛玉进贾府看大家礼仪篇一: 从林黛玉进贾府看大家礼仪红楼一梦,几乎是1个社会缩影,上至官场百态,下至炎炎苍生,几近囊括。
可是很多人看红楼,忽略了1个几乎可以奠定全书基础的东西——规矩。
所谓规矩,就是大家礼仪,此篇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来看大家礼仪,虽不可全现,但希望能够窥得一斑。
一、宁国府在东荣国府在西《红楼梦》第3回中:“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2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
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5个大字。
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
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
”林黛玉进入城中后先见到宁国府,此后往西行不远到荣国府。
这说明宁国府和荣国府相隔不远,宁府为东,荣府守西,此为何?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
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作侍坐。
宁国公居长,所以宁府为长房,这也是贾珍能为贾家族长的原因,所以宁府在东,而荣府在西。
二、不从正门而从角门进在第3回中写道:“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
”林黛玉到了荣府,却不走正门,只走西角门。
此为何?依旧是规矩!贾家是1个世袭官职之家,所以宁荣两府自然是很有规模,这样的家庭,门应该是很大的,并不是每个人来都能走正门,像林黛玉这种来的没有权利交际的亲戚,自然是不会走正门的。
那么什么时候能走正门呢,愚以为,只有在迎接贵重宾客或者大礼节之际,才会大开正门,比如元春省亲,再比如可卿出殡,这些时候才会走正门。
三、依次下轿在第3回中写道:“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
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
另换了三4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
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
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红楼梦》中的社交礼仪与仪态分析

《红楼梦》中的社交礼仪与仪态分析1. 引言1.1 概述《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一部巨型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该作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描绘了庞大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和社交场景。
在这个虚构的世界中,社交礼仪和仪态被赋予了极高的重要性,并对情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分析《红楼梦》中的社交礼仪与仪态。
首先,我们将介绍社交礼仪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小说中扮演的角色。
接着,我们会详细讨论每个角色在红楼梦中所展示出的独特社交礼仪,探究他们之间互动背后深层次的含义。
随后,我们将研究不同身份地位下的社交礼仪要求差异,并探讨其中与红楼梦剧情和权力斗争相关联的因素。
然后,我们会探讨社交礼仪在爱情关系中的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爱情纠葛与社交礼仪之间的冲突。
最后,我们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从《红楼梦》对社交礼仪和仪态的启示出发,提供一些建议给后续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红楼梦》中社交礼仪与仪态的分析,深入了解这一经典文学作品中人际关系、身份地位和爱情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
通过揭示小说中角色们各自展现出的社交礼仪和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到曹雪芹塑造角色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以及呈现社会风貌所采取的手法。
同时,对于读者来说,这也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社会中以及当代社会中如何重视并运用良好的社交礼仪与恰当的仪态。
2. 社交礼仪与仪态分析2.1 社交礼仪的重要性社交礼仪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种行为准则和规范,指导个体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和举止。
恰当的社交礼仪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相互沟通、理解和尊重。
在《红楼梦》这部经典小说中,社交礼仪被广泛描绘,并成为了展示人物身份地位和塑造角色形象的手段。
2.2 红楼梦中人物的社交礼仪《红楼梦》中各个人物都展示了不同类型的社交礼仪。
例如贾府的主人贾母以及其他府上长辈都具备娴熟并严谨规范的社交礼仪,表现出高尚端庄、温文尔雅的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家庭礼仪的分析 中国传统社会中是十分重视家庭格局的 ,一个 良好的家庭关 系能 够促进家庭所有成员 的发展。而在 家庭关系 ,夫妻礼仪是最重要 的组 成部分。 《 红楼梦》 中的夫妻关系,其一表现在妻子对于丈夫的依附性。 当时的社会,夫妻之 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 的平等 ,更多的是一种君臣 之间的绝对领导与被领导性 。比如说 《 红楼 梦》中的邢夫人,在丈夫 要纳鸳鸯为妾的时候,她不但不作为妻子来进行 阻止 ,还要主动促成 这 门亲事,这种乖巧的顺从十分悲哀 ,但 同时也能够反映 出当时的夫 妻 关系 。夫妻 礼仪一般都 是用来克制 女性.而对于 男性的要求 却很 少。女性要三从四德 ,从一而终的思想在当时十分普遍 。 家庭关系中,还有一种礼仪是父子之间的礼仪 。 《 红楼梦》 中曾 经描写过 “ 父慈子孝 ”的画面 ,父亲在 儿子 的面 前是绝对 的领 导角 色,而儿子则 需要百分百的顺从,父亲对于儿子的所有指责都是源 自 于爱。这种父子之间的礼仪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都十分常见。 另外, 《 红楼梦》中还有关于主l I ' l L 仪的细节描写,仆人必须对 主子忠诚和坦诚 ,是其中最主要的表达思想 ,这里面包含 了浓重 的封
2 . 2 婚姻 礼仪 的分 析
君臣礼仪是国家制度礼仪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 要的一部分 。在 《 红楼梦》中贾元春省亲这一节 中,我们就可 以看 出 当时君臣之 间的礼仪规范的基本形态 。贾元春省 亲所乘坐的轿子刚刚 落下,贾府 的所有人都基本出动 ,全部在路旁实行跪拜礼 ,就连贾府 中权力最大,最受尊崇的贾母也是如此 。通过跪拜,来表达 出对对方 的尊重和敬 意,这是我国古代延续最长 的一种礼仪。跪拜礼仪加深了 尊卑贵贱等 级,深刻体现出了古代君 臣之间的森严等级 。在君臣礼仪 面前,贾元春和 贾府首先是君与臣之 间的关系 ,其次才 是亲人 、子女 的关 系 。 《 红楼梦》 中所描述的制度礼仪 ,不仅要有严格 的执行力度 ,还 有专 门的礼仪太监来进行监督和指导。在省亲的整个过程之 中,贾府 之 间的谈话,进退,俯仰等各种动作 礼仪 ,都在礼仪太监的指 导下进 行 ,身份地位不同,其动作也各有差 异。这个细节就可以反 映出当时 制度礼仪 的严苛性 。
文 化 艺 术
《 红楼梦 》 中的礼仪分析
何 琳
柳州 5 4 5 0 0 2 ) ( 广 西柳 州市 第九 中学 ,广 西
摘 要: ( ( / u - 楼梦》是我 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有着极 高的文学欣赏价值,而其中涉及到的各种礼仪 细节的描写,也具有很到的鉴赏性 ,方便后人 日后 去 了解那 个 时代 的礼仪 风 貌 。本文 结合 书 中的 内容 ,分 析和研 究 红 楼 梦》 中的 礼仪规 范。
臣子与 臣子之间 的交往 ,也是有 严格 的礼仪 讲究 的。在 《 红楼 梦 》中,有一节描写贾赦等人去给北静王府拜寿的片段。首先是递名 帖,写明自己的身份;其次是 由北静王府门 口的小太监进行通传,得 到同意之后 ,才会被领着进府 ;进 了府 门 之后 ,到 了内宫 门之前,又 由小太监进行通传,得了一个 “ 请 ”字之后 ,一行人才按照家族身份 规矩肃敬 的进入殿门。其中有一个细节是,北静王穿着整齐 ,已经站 在殿门廊 下迎接 。这说明,在 古代 臣子与臣子之间交往 中,无论身份 高低 ,主人都需要站在大门内迎接客人 。 而在贾赦等人与北静王见面之后,作为地位较低 的一方,且是拜 访者的身份,贾赦还需要向北静王行请安礼 。这种 礼仪是 中国古代 比 较常见的一种礼仪 ,它的实行多半是 由下向上进行请 安。通过实行请 安礼,来表达实行者对于被实行者 的尊重和敬意,同时也严格分明 了 等级制度 。
关键词 : 红楼 梦 》 ;礼 仪
本文 结合礼仪 的概念 ,分 析 《 红楼梦 》中所 出现 的礼仪场 面描 写 ,具体 分析 《 红楼 梦》所表达 出来的各个生活 阶层不 同的礼仪文 明。 1 《 红楼梦》中的制度礼仪 分析 制度礼仪是政治管理中所涉及 到的一个方面,它的诞生是统治者 从 自身的利益和 地位出发 ,所 制定的一系列 的规范和标准 。 《 红楼 梦 》中,贾府是赫赫有名 的名府,他们 既扮演者皇亲国戚的角色 ,也 有着朝 中重 臣的重要身份 ,他们属于当时的上层社会 ,必然要遵 守当 时 的制 度 礼仪 。
1 . 1君 臣之 间 的礼仪 分析
另外 ,在宝玉平时 的生日里面 ,也会收到贾府 上下及亲戚的礼 物,相 比贾母 ,贾宝玉收到的礼物大 多是些家常用具和玩 意儿 ,但生 日那天仍然有宴饮和庆祝活动,过生 日的人还要还席 这说 明,人们 在古代过生 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生 日送礼物这一礼仪和 习惯 。此 外,主人收礼物之后,还要进行还礼,举办生 日宴会等一系列事情 。
1 . 2 臣与 臣之 间的礼仪 分析
《 红楼梦》 中,有两段有趣 的婚姻礼仪 ,一是薛蟠迎娶 夏金桂 , 二是贾琏偷娶尤二姐 。这两个人的婚姻流程在 书中虽然没有浓墨重彩 的描写 ,但是对照来看 却十分有趣。薛蟠作 为长子迎娶正房太太应该 是格 外隆重 的,书中虽然没 有具体写 出婚 礼的过程 ,但是却 由香 菱 之 口说 出薛家 上 自薛姨妈薛 宝钗 ,下到 薛家仆人家丁操 办之忙 ,且 由贾府王熙凤出面提亲,一丝不乱 。又用宝玉之病略去婚礼之热闹隆 重 。而贾琏偷娶尤二姐,当时贾琏的伯父贾敬刚死 ,朝廷的老太妃也 薨 了,正是国孝家孝在 身,按礼法是不能纳妾的,况且正房王熙风善 妒,迎娶尤二姐只能偷偷摸摸 的来 ,想等凤姐一死就把尤二姐扶正 。 所以娶亲 当日只有 “ 一顶素轿 ”和简单的拜天地仪式,但贾琏的迎亲 规格却是 高于纳妾的,包括 贾蓉做媒 、给尤老娘下聘、新房规格 、仆 人配备等方面 ,所 以后来张华告贾琏 的罪名是 “ 停妻再娶 ”,而不是 “ 违规纳妾”。 从这两段婚姻礼仪 我们不难看 出贾府之中对于礼仪规 范的看重程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