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测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一、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1.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四个小题。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期间,天鹅湖周围群楼持续上演主题为“合肥之心祝福祖国”的灯光秀,用璀càn 灯光向祖国深情告白。
夜幕下,变换的灯光幕墙,舞动的激光线条,滚动的五色字幕,共同构筑一场爱国主题灯光秀,每晚吸引数万市民前来观看。
天鹅湖灯光表演以多元共融、合肥之心、宾礼四海、安徽之门为设计定位,以提升城市夜景环境质量、丰富市民夜间活动内容、展现合肥未来发展趋向为设计目标。
绚丽的激光穿过夜空,美伦美奂,灯光秀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爱国热情。
“看到这流光yì彩的夜空,繁华背后的是合肥高速发展带来的成就,让人自豪感油然而生,骄傲自己是合肥人,骄傲自己是中国人。
以此向祖国母亲表白,再合适不过,祖国盛世我们才有如今的幸福生活。
”观看天鹅湖灯光秀的市民吴先生表达了自己最真挚的情感。
为了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国庆过后天鹅湖灯光秀还将继续播放。
(摘自2019年10月7日《江淮晨报》)(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璀càn( ) 流光yì彩( )绚.丽( )(2)文中有一个带错别字的词是“ ”,正确写法是“ ”。
(3)第一段文字主要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4)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2. 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郭校长在建言献策交流会上的开场白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来许多创办一流州中的好建议。
B .中国人每年“舌尖上的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
C .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令观众由衷地赞叹。
D.峰环水抱的达州,高高低低的房屋琳琅满目。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A.为了防止恶性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加大了监管力度。
B.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本试卷满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5分)一、基础识记(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 )(3分)A .略无阙.处(qu ē) 沿溯.阻绝(s ù) 飞漱.其间(s ù) B .水皆缥.碧(pi ǎo) 能与.其奇(y ǔ) 藻荇.交横(x ìng) C .泠.泠作响(l íng) 互相轩.邈(xu ān) 嘤.嘤成韵(y īng) D .夕日欲颓.(tu í) 隐天蔽.日(B ì) 素湍.绿潭(C hu ǎn)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 .蝉则千转不穷C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 .至于夏水襄陵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3分) A .每至晴初霜.旦 B .无案牍之劳.形 C .互相轩邈..D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D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5.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 .3月3日这一天,天无纤云....,草堂外戏蝶在菜花里飞舞,几若透明。
B .精彩的歌舞让人头晕目眩....,拍手叫好。
C .三峡的山真高啊!隐天蔽日....,不是正午时分,根本见不到太阳。
D .深秋时节,九寨沟林寒涧肃....,一派清秋的别致风光。
6.文明是中华民族之魂,请走进”文明创建你我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以下题目。
(5分)(1)如图是一个文明宣传的图标。
请说说它的寓意。
(2分)(2)请为你校的文明活动提几条建议。
(3分)二、积累与运用(15分)7.古诗文诵读与默写(10分)(1)选出下面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 )(3分)A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娴.熟xián 周济.jǐ不辍. chuò溃.退kuì锐不可当.dāngB.悄.然qiāo 锃.亮zèng 国殇.shāng 面颊.jiā屏.息敛声bǐngC.镌.刻juān 着.舰zhuó翘.首qiáo 要塞.sài 杳.无音信yǎoD.教诲. huì畸.形 jī炽.热zhì绯.红fēi 深恶.痛疾wù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尔安.敢轻吾射安.能辨我是雄雌 B.尝射于.家圃相与步于.中庭C.月色入户.木兰当户.织 D.对.子骂父丁氏对.曰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吴均)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
B.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郦道元)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了,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吴均)湍急的流水好像比箭还快,好像凶猛的波浪在飞奔。
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依次判断正确的是( )1)秋目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
2)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月艮啊!3)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深山中。
4)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
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晾望孔望见的景致都是足够赏心悦目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础测试题基础卷(A)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素湍(tuān)曦月(xī)飞漱(sù)鸢飞戾天(lì)B.轩邈(miǎo)横柯(kē)缥碧(piǎo)属引凄异(shǔ)C.泠泠(líng)牛犊(dú)东皋(gāo)经纶世务(lún)D.襄陵(xiāng)萋萋(qī)燕然(yàn)嘤嘤成韵(yīng)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跑)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坠落C.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共同,一起)D.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甚,很)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实是/欲界之仙都C.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二、填空题4.古诗文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
(5)《庭中有奇树》中,写女子执花在手,无语凝伫,感慨天长地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
(1)读《红星照耀中国》,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写的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本书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___________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2)《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很多英雄,下面文段中的“他”是指()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6分)中国人是天生的哲学家,我们几△乎可以从日常一切活动之中提炼出令人感动的意义。
即使游玩,也不强△调表面的体力活动。
历来文人与武人都不鼓厉匹△夫之勇,他们饮酒是为了,游山是为了,玩水是为了,郊游是为了淘冶性灵。
所以,他们笔下的山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谧,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隐逸,是。
旅行家徐霞客或许比较特殊△,他是为了探寻地理山形,不是纯欣赏,但也未闻他以“征服某山”自我夸耀,他只是向大地求知而已。
(1)文中加“△”字的注音和加点字的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几△乎(jǐ)提炼B.强△调(qiāng)淘冶C.特殊△(shū)鼓厉D.匹△夫(pī)夸耀(2)请将下面三个词分别还原到文中的横线上。
(2分)A.赋诗B.旷怀C.寻真(3)顺其思路,请在加曲线的句子后面仿写一句。
(2分)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清荣峻茂(茂盛)晓雾将歇(消散)B.欣然起行(出行)东皋薄暮(将近)C.幽绝久远(极远)任意东西(向东向西)D.互相轩邈(高)良多趣味(很,甚)3.下列对句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散尽的时候,猿和鸟杂乱地鸣叫。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庭院中的月光像清澈透明的积水,水中还有藻类、荇菜纵横交错着,原来那些是竹和柏的影子。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译:有时候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可到达江陵。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空荡的山谷传来猿猴叫声的回响,使人悲哀到极点。
4.下列各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5.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三峡》这篇短文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山川之美(14分)活动一:溯源山水(6分)“山”,象形字,本义是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甲骨文用线条勾勒出三块凸起的形状,连绵起伏。
后来字形整体变瘦,中间部分耸起,楷书写作“山”,沿用至今。
由“山”组成的字大多与山石、高大等语义相关,如①jùn qiào()。
“水”,象形字,本义是河流。
甲骨文形似一条弯弯曲曲的溪流,之后将中间弯曲的线简化成一竖,楷书写作“水”,沿用至今。
有水才有生命。
望着②chéng chè()的湖水,让人感受到无限美好。
美丽而智慧的大自然,无时无刻都在启迪着我们,学会生活,读懂自然。
1.上面是同学们关于汉字溯源的整理,请你根据语境把括号处补写完整。
(2分)2.“湍”字从水,表示与水的流速相关,可以解释为____________,如“素湍绿潭”。
(2分)3.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2分)活动二:笔绘山河(8分)4.山水小品文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
大鹏在网络上搜集到一段关于山水小品文的资料,但句子顺序被打乱了。
请你帮他进行排序:。
(填序号)(2分)①游记,状写名山大川,惊湍飞瀑,晴湖雪巘,乃至亭台池榭,美不胜收。
②因此,游记小品,是最具个人风采的美文。
③游记小品,堪称文苑奇葩。
④陶弘景在南朝游记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中云:“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⑤小品,独抒性灵,信笔挥洒,自由书写,文极简洁而意味隽永,情思摇曳,韵趣天然。
5.下面是“四季诗朗诵”活动中主持人开场白中的部分内容,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
(2分)四季之美,美不胜收。
我们喜爱春天,爱她的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我们喜爱夏天,;我们喜爱秋天,;我们喜爱冬天,爱她的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6.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关于“秋天”的一篇日记,老师认为他写得不具体。
请你用“添枝加叶”的办法,帮他充实内容,使这段描写生动丰富,具有画面感与感染力。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娴.熟xián 周济.jǐ 不辍.chuò 溃.退kuì 锐不可当.dāngB.悄.然qiāo 锃.亮zèng 国殇.shāng 面颊.jiā 屏.息敛声bǐngC.镌.刻juān 着.舰zhuó 翘.首qiáo 要塞.sài 杳.无音信yǎoD.教诲.huì 畸.形jī 炽.热zhì 绯.红fēi 深恶.痛疾wù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尔安.敢轻吾射安.能辨我是雄雌B.尝射于.家圃相与步于.中庭C.月色入户.木兰当户.织D.对.子骂父丁氏对.曰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吴均)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
B.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郦道元)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了,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吴均)湍急的流水好像比箭还快,好像凶猛的波浪在飞奔。
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依次判断正确的是( )1)秋目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
2)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月艮啊!3)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深山中。
4)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
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晾望孔望见的景致都是足够赏心悦目的。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检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6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不见xī()月素湍.绿潭()夕日欲颓.()水皆piǎo()泠.泠作响()互相轩邈.()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至于夏水襄.陵(升到高处)良.多趣味(良好)B.五色交辉.(光辉)负.势竞上(凭借)C.晓雾将歇.(休息)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D.急湍甚.箭(超过)盖.竹柏影也(大概是)3.下列选项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青林翠竹,四时俱备C.水中藻、荇交横D.实是欲界之仙都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
B.《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与父亲苏辙、弟弟苏询并称“三苏”。
C.《使至塞上》的作者是王维,盛唐诗人,开创了水墨山水画派。
D.律诗一般分为四联,颔联和颈联的上下联必须是对偶句。
5.古诗默写。
(6分)(1)树树皆秋色,。
(2)几处早莺争暖树,。
(3)《使至塞上》一诗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4)《渡荆门送别》中,“,”两句运用拟人手法,深切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
6.综合实践。
(8分)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
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寻家风】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代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
这些大多是一家成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我的母亲》材料三“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迫求,学父亲的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检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6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不见x ī( )月 素湍.绿潭( ) 夕日欲颓.( ) 水皆pi ǎo ( ) 泠.泠作响( ) 互相轩邈.( )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至于夏水襄.陵(升到高处) 良.多趣味(良好) B.五色交辉.(光辉) 负.势竞上(凭借) C.晓雾将歇.(休息) 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 D.急湍甚.箭(超过) 盖.竹柏影也(大概是) 3.下列选项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C.水中藻、荇交横 D.实是欲界之仙都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
B.《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与父亲苏辙、弟弟苏询并称“三苏”。
C.《使至塞上》的作者是王维,盛唐诗人,开创了水墨山水画派。
D.律诗一般分为四联,颔联和颈联的上下联必须是对偶句。
5.古诗默写。
(6分)(1)树树皆秋色, 。
(2)几处早莺争暖树, 。
(3)《使至塞上》一诗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 。
(4)《渡荆门送别》中,“ , ”两句运用拟人手法,深切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
6.综合实践。
(8分)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
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寻家风】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 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代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
这些大多是一家成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 “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我的母亲》材料三 “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迫求,学父亲的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3分)【展家风】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条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
(3分)A.家和万事兴B.天道酬勤C.百善孝为先我选 项,理由: 。
【扬家风】老师想用一副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2分) 上联:长辈言传 明祖训 下联:子孙心领神会承 二、阅读理解(44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5分)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诗歌的首联、颔联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8.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0分)第3页(共8页)第4页(共8页)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1)沿溯阻绝溯:(2)属引凄异属: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你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2分)12.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2分)(1)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
说到三峡,你会想到的古诗句是:,。
(2)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你会想到的古诗句是:,(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5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①涂潦:泥沼雨水。
②畚锸:箕畚铁锹。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徙.知徐州14.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盖.竹柏影也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C.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D.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使官更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16.从【甲】【乙】两文中,你能感受到苏轼怎样的情感或是怎样的精神品质?请分别加以概述。
(6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4分)养鱼记[北宋]欧阳修折檐①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②。
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洿③以为池。
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④,全其自然。
纵锸⑤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
予偃息⑥其上,潜形于毫芒⑦;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
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⑧也。
乃求渔者之罟⑨,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
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
怪而问之,且以是对。
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矣乎⑩!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
感之则作《养鱼记》(选自《居士外集》)【注释】①折檐: 屋檐下的回廊②非非堂: 作者刚刚出仕,在洛阳做留守推官时所建在衙厅西侧③洿(wū):地势低洼的地方。
④甃(zhōu)砌池壁。
筑:夯底土。
⑤锸(chā)铁锹。
浚:挖沟疏通水路。
⑥偃息:休息⑦潜形于毫芒:在毫末之中隐藏了自己的身体⑧舒忧隘而娱穷独:释放忧愁郁闷的心情,在困厄孤独中快乐起来。
⑨罟(gǔ):渔网。
⑩无乃……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不是……吗”“恐怕……吧”。
嚚(yín)昏:愚蠢糊涂。
1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分)(1)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
植()(2)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盈()(3)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
循()18.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第5页(共8页) 第6页(共8页)A.折檐之.前有隙地。
怪而问之.。
B.因洿以.为池。
童子以.为斗斛。
C.任其.地形。
不能广其.容。
D.微风而.波。
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5分)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
20.下列六个句子分成为四组,全部描写鱼池的一组是。
( )(2分)①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 ②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③湛乎汪洋,晶乎清明。
④微风而波,无波而平 ⑤若星若月,精彩下入。
⑥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21.文章结尾, 作者“感之而作《养鱼记》”,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有怎样的感想。
(3分)三、写作(30分)22.山川风光,风土人情,皆蕴藏无穷美好。
请你选取自己熟悉的景观或游览过的一处胜地,描写一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写你的情怀。
题目自拟。
第7页(共8页)第8页(共8页)参考答案一、1.曦tuān tuí缥líng miǎo2.D3.A4.B5.(1)山山唯落晖(2)谁家新燕啄春泥(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6.【寻家风】(1)学习并记住祖训。
(2)向长辈学习。
(3)遵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好规矩。
【展家风】提示:能结合家庭实际,分别围绕“和睦”“勤奋”“孝顺”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扬家风】身教家风二、(一)7.首联、颔联两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之情,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8.B(二)9.(1)逆流而上。
(2)连接。
10.(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2)即使乘着快马驾着轻风,也不如船这么快。
11.每当春冬之际,三峡的景象格外美丽,江水清清,鱼儿在其中欢唱,树木茂盛不受拘束任意生长,山势高耸,青草茂盛,色彩鲜艳,生机勃勃。
意境明快,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12.示例:(1)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任选一题作答)(三)13.(1)只是。
(2)调任。
14.D15.(1)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一同走到庭院中。
(2)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16.[甲]文表达了苏轼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豁达的情怀。
[乙]文表现了苏轼临危不惧、以身作则、善于指挥、足智多谋、公而忘私、亲民爱民等品质。
(四)17.(1)种植。
(2)满,充满。
(3)顺着,沿着。
18.C19.我看那些大鱼枯死在池边,不能回到该去的地方;而那一群小鱼却在又窄又浅的水池里游玩嬉戏,好像很满足的样子。
20.C作者看到大鱼“不得其所”,而小鱼“有若自足”,感到两者命运不公,感叹像童子一样的用人者糊涂无知;还感慨自己不能满足于现状,应到更广阔的空间施展才华。
三、22.[写作指导]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并在描写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感情。
切忌记流水账,只记游览的过程,而忽略细致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