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六淫”致病及共同特点
六淫

六淫简介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
各种解释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六气的正常运行变化,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变化,但如果六气太过或不及,则气候反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能成为致病因素,则称“六淫”或“六邪”。
六淫病邪均由外而入,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
如春季多风病、冬季多寒病,秋季多燥病,夏季及高温作业中暑、居住潮湿易感湿邪等。
六淫可单独作用机体而致病,也可二、三种邪气同时侵袭人体致病,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湿热黄疸,风寒湿痹等,且可互相转化,如风寒不解入里化热;热邪不解耗伤津液可化燥;热极生风等。
中医除指六淫为病因外,也将六气的特征与该病症状联系起来认识而形成病证名称,即风证、寒证、湿证、火证、燥证……等.这些病证与六淫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如风邪侵袭引起外感风寒,但有的并不要外感疾病而有类似风寒湿燥火的证候,如风疹块,临床表现起病急,消退快、瘙痒等,与风的“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相似,一般多认为是由风邪所致,由于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也可产生与外感六淫所具有的某些类似的性质和证候特点,中医为区别外感六淫称之为内风、内寒、内燥、内火、内湿等。
以下所讨论的以外感六淫为主,包括致病因素的特点和与病因相关的证候。
六淫:病因病理学名词,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合称。
六气太过、不及或不应时,影响到人体的调节适应机能及病原体的孳生传播,成为致病的邪气,属于外感病(包括一些流行性病和传染病)的病因。
六淫致病,自外而入,称为外因。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然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
”风为六淫之首中医学认为在外感六淫邪气当中,风为六淫之首。
也就是说风邪为六淫邪气的主要致病因素。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风为阳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其性开泄,易使人体皮肤腠理疏松开张而津气外泄,进而使人体的防护功能减弱,外邪乘虚而入。
中医

(一)六淫1.六淫概念: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1)外感性:六淫邪气侵犯人体,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上述两个途径同时受邪而发病,因六淫之邪多从外受,故称“外感六淫”,所致疾病,称为“外感病”。
(2)季节性:六淫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因六淫致病常有一定的季节性,故习称为“时令病”。
(3)地域性: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地域影响密切相关。
(4)环境性:六淫致病常与环境影响密切相关。
(5)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外邪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邪或两邪以上相合侵袭人体而致病。
(6)转化性:六淫致病后,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可发生转化。
3.内生五邪的含义:因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津液失调所产生的化风、化寒、化燥、化湿、化热、化火等病理反应,临床上常出现类似风、寒、湿、燥、火的证候,因其非外来之邪,不属于六淫的范围,故称为“内生五邪”。
4.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动而不居,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阳邪。
风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使气液外泄。
风邪常易侵犯人体的上部、肌表、肺等阳位。
②风性善行而数变:风具有善动不居、易行而无定处的特征。
其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
③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邪常挟带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二是指风邪致病极为广泛,风邪四季均有,风邪侵人无孔不入,其致病最多、变化最快,可导致多种病证。
古人甚至把风邪当作外感病致病因素的总称。
④风性主动:风具有使物体摇动的特性,故其致病具有类似摇动的症状。
(2)寒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是阴气盛的表现,故其性属阴。
阴寒邪气偏盛,阳气受损,而呈现出阳气衰退的寒证。
②寒性凝滞:阴寒偏盛,阳气受损,会使经脉气血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见各种疼痛证。
③寒主收引:寒邪袭体,使体内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④寒性清澈:分泌物或排泄物出现清稀状。
六淫名词解释

六淫名词解释
六淫是中医学中常用的六种外界因素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概念,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条件。
1. 风:风是空气流动的状态,也是一种气象现象。
在中医看来,风具有容易传播、变幻无常的特性。
风可以引起感冒、风湿等疾病,常表现为头痛、鼻塞、嗓子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2. 寒:寒是寒冷的环境条件。
寒气可以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阳气不足,使人体出现寒性疾病,如寒邪侵袭导致的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
寒性症状常常包括寒战、手脚冰凉、喜欢喝热水等。
3. 暑:暑是高温炎热的环境条件。
暑气容易引起人体阳气上升,血液循环不畅,导致中暑、高温痉挛、中暑等疾病。
暑性症状包括口渴、出汗、头晕、嗜睡等。
4. 湿:湿是指高湿度的环境条件,湿的特点是降低水分的蒸发速度,使空气中含有大量水分。
湿气容易导致中滞、血液循环不畅,引起湿邪疾病,如湿疹、风湿病等。
湿性症状包括浮肿、不想动、皮肤湿滑等。
5. 燥:燥是指干燥的环境条件,燥气容易导致人体液体流失,引起干燥症状,如干咳、干嘴、皮肤干燥等。
燥湿邪犯人体还可导致燥湿病症,如沙眼、热痱、湿疹等。
6. 火:火是指高温、高能量的环境因素,火邪可以导致体内阳
气过盛,气血燥热,出现火热病症,如高热、便秘、口舌生疮等。
火症状常常包括面红、口渴、口唇发红、舌苔黄等。
总之,六淫是中医学中用于描述外界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六种气候条件,它们可以引起各种疾病和不适症状。
了解六淫,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六淫

3.六淫的特点
外感性:六淫为病,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故又有 “外感六淫”之称。所致疾病,统称为外感病。 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 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但是, 也有一个季节可有多种邪气致病。 地域性: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地区密切相关。如西北高原地 区多寒病、燥病;东南沿海地区多湿病、温病。 环境性:六淫致病与所处环境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久 居潮湿环境易患湿邪致病;高温作业者常见燥邪或火邪致病等。 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发病,如寒邪直中脏 腑而致泄泻;又可两种以上相兼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热 感冒,寒湿困脾、风寒湿痹等。 转化性:六淫不仅可以相互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其 病理性质可发生转化,如寒邪可郁而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 伤阴,六淫之邪皆可从热化火等。引起转化的原因有两点,一 是人的体质不同;二是治疗不当。
概 念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 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风 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
一.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1.风性开泄—易使腠理疏泄开张—汗出、恶风
风 邪
2.风邪 轻扬外散 向上向外
头面 清阳受阻 头痛、鼻塞 易袭阳位 肌表 肌腠开泄 汗出、恶风 阳经 经脉失养 口眼歪斜
面部水肿:
性质及致病特点
风 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
四. 风为百病之长
风 邪
• 风邪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它邪多依附于 风邪而致病。如风寒、风热、风湿、风寒 湿、风燥、风痰等。 • 风邪致病广泛 侵犯部位较广,引起多种疾病。如伤风、漏 风、肠风、白殿风、油风
风 邪 性 质 轻 开 扬 泄 行 变 动 风性轻浮,向上向外 疏通透泄,具通透性 行无定处,善行走窜 发病急,变化快 动摇不定、风胜则动
中医“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是什么?它致病的特点!

中医“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是什么?它致病的特点!中医总论致病因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
正常情况下,这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无害,称六气。
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天气反常,或变化太快,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六气就变成侵犯人体的六淫邪气,故又称六邪。
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
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
总体来说六淫致病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感性;(2)季节性;(3)地方性;(4)相兼性;(5)转化性。
1,外感性:六淫为病,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故又有“外感六淫”之称。
所致疾病,统称为外感病。
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
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
但是,也有一个季节可有多种邪气致病。
3,地域性: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地区密切相关。
如西北高原地区多寒病、燥病;东%?病、温病。
4,环境性:六淫致病与所处环境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久居潮湿环境易患湿邪致病;高温作业者常见燥邪或火邪致病等。
5,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发病,如寒邪直中脏腑而致泄泻;又可两种以上相兼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热感冒,寒湿困脾、风寒湿痹等。
6,转化性:六淫致病虽各有特点,但不是孤立的,它还可以相互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其病理性质可发生转化--------如寒邪可郁而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六淫之邪皆可从热化火等。
引起转化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人的体质不同;二是治疗不当。
具体各邪的?%Cstrong>具体各邪的特点如下:1.风邪(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2)善行而数变。
六淫

补充信息
中医除指六淫为病因外,也将六气的特征与该病症状起来认识而形成病证名称,即风证、寒证、湿证、火证、 燥证……等.这些病证与六淫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如风邪侵袭引起外感风寒,但有的并不要外感疾病而有类似风寒 湿燥火的证候,如风疹块,临床表现起病急,消退快、瘙痒等,与风的“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相似,一般多认为 是由风邪所致,由于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也可产生与外感六淫所具有的某些类似的性质和证候特点,中医为区 别外感六淫称之为内风、内寒、内燥、内火、内湿等。以下所讨论的以外感六淫为主,包括致病因素的特点和与 病因相关的证候。
3、寒性收引。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机体的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临床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寒邪侵犯肌表,可致腠理闭塞,汗孔闭合,出现发热恶寒,无汗等症状。二是寒邪侵犯经络,引起筋脉收缩 挛急,气血不通,见关节挛急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
凡夏季具有炎热向上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暑邪是火热之邪的一部分,是在夏季常出现的致病邪气。暑邪致 病根据轻重分为两种:一为伤暑,二为中暑。中暑病情为重。
2、风性善行数变。风邪具有行无定处、病位游移的特点。善行,是指风邪致病病位游移不定,易导致四肢关 节疼痛,即为“行痹”。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如风疹具有瘙痒时作,疹块发无定处, 此起彼伏,时隐时现等特征。
3、风性主动。即风邪具有善动不居的特点。风邪入侵,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两目上 视等。
六淫
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01 历史起源
03 区别五邪 05 补充信息
目录
02 共同特点 04 各论
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 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 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 成为致病的因素。
跟我学中医六淫的概念与共同致病特点

跟我学中医六淫的概念与共同致病特点跟我学中医 | 六淫的概念与共同致病特点国医在线 2016-03-19 07:20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141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一、六淫的概念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又称为“六邪”。
六淫为外感病因之一。
二、六淫与六气的关系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
“六气”是万物生长变化和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对于人体是无害的,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即是说人依靠天地之间的大气和水谷之气而生,亦循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而成长发育。
同时,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了它们的变化特点,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所以正常的六气不易于使人致病。
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过剧的暴冷暴热等),或在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自然界气候变化而导致发病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
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
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
“六淫”的说法,首见于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六淫者,寒暑燥湿风热是。
”“然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
”六淫的“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
“六淫”亦可理解为六气太过,或令人致病的六气。
三、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六淫致病一般有以下共同特点:1外感性六淫为病,其侵犯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
如风寒湿邪易犯人肌表,温热燥邪易自口鼻而入等。
由于六淫邪气均是自外界侵犯人体,故称其为外感致病因素,因此又有“外感六淫”之称。
所致疾病,即称为外感病。
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
2019执业中药师《综合知识》复习资料:病因

2019执业中药师《综合知识》复习资料:病因
一、六淫
(一)六淫与六气的区别及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二)六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三)疫疠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多从口鼻侵入人体,致病特点为:
1.发病急骤,病情较重
2.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3.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二、七情内伤
2015A.依据七情内伤致病的理论,悲哀太过常导致
A.气上
B.气结
C.气消
D.气下
E.气乱
『正确答案』C
2017A.根据七情内伤致病理论,思虑太过可导致A.气上
B.气结
C.气消
D.气下
E.气乱
『正确答案』B
2016A.根据七情内伤致病理论,惊可导致
A.气上
B.气结
C.气消
D.气下
E.气乱
『正确答案』E
三、饮食与劳逸失常
四、痰饮
(一)痰饮的形成
(二)痰饮的致病特点
五、瘀血
2014A.具有生风动血致病特点的外感病邪是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E.火邪
『正确答案』E
2005A.湿邪致病,病程长,缠绵难愈,是由于
A.湿阻气机
B.湿邪伤阳
C.湿性黏滞
D.湿性重浊
E.湿性趋下
『正确答案』C
A.汗出恶风
B.筋脉拘急
C. 形体困重
D. 吐血呕血
E. 干咳少痰
2012B.根据六邪致病的特点,寒邪容易出现的病症是2012B.根据六邪致病的特点,火邪容易出现的病症是2012B.根据六邪致病的特点,湿邪容易出现的病症是正确答案』BD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六淫”致病及共同特点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六气的正常运行变化,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变化,但如果六气太过或不及,则气候反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能成为致病因素,则称“六淫”或
“六邪”。
六淫病邪均由外而入,多与季节气
候、居住环有关。
如春季多风病、冬季多寒
病,秋季多燥病,夏季及高温作业中暑、居
住潮湿易感湿邪等。
风邪
凡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特点的外
邪即为风邪。
风邪的致病特点: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风性轻扬、向上、向外、升散,风邪侵犯机体可致机体腠理疏泄开张,表现为汗出恶风之症;从病位而言,风邪多侵犯人体的上部、肌表、腰背等阳位。
2、风性善行数变。
风邪具有行无定处、病位游移的特点。
善行,是指风邪致病病位游移不定,易导致四肢关节疼痛,即为“行痹”。
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
3、风性主动。
即风邪具有善动不居的特点。
4、风为百病之长。
原因有二:其一,风邪最易兼他邪合而伤人。
其二,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寒邪
凡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等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寒邪的致病特点:1、寒邪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邪凝滞。
寒邪侵袭易使人体气血津液运行迟缓,凝滞阻塞而不通。
“不通则痛”,因此,寒邪易引起“痛痹”。
身体“得温则行,得寒则凝”。
3、寒性收引。
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机体的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临床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寒邪侵犯肌表,可致腠理闭塞,汗孔闭合,出现发热恶寒,无汗等症状。
二是寒邪侵犯经络,引起筋脉收缩挛急,气血不通,见关节挛急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
湿邪
凡具有重着粘滞等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湿邪的致病特点:1、湿邪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着。
湿邪具有重着的特点,是指湿邪致病易使人体产生重着、沉重的特点。
3、湿性粘滞。
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指症状上的粘滞,如湿滞大肠,大便粘腻不爽。
其二,指病程的缠绵性。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邪致病易伤人体下部。
燥邪
凡具有干燥收敛、肃降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燥邪的致病特点: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致病具有干燥的特点,因此也易损伤津液。
2、燥易伤肺。
由于燥邪秋季袭人致病最多,而秋季的所主之脏为肺,肺为娇脏,又与外界直接形通,最易受邪,因此,燥易伤肺。
热邪
凡具有炎热向上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邪。
热邪的致病特点:1、火热为阳邪,燔灼向上,易耗气伤津。
2、火性炎上。
“火曰炎上”,因此火热之邪具有燔灼向上的特点,易侵袭人体上部。
3、火热易伤风动血。
“生风”是指热邪侵犯人体易引起“肝风内动”,热邪引起的肝风内动,又称“热极生风”。
其生风的机理有两点:一是热邪耗伤津液,使筋脉失养,而出现手足颤动;二是热盛易助阳,使肝阳升动不止,阳气升动无制则化风。
“动血”是指热邪为病,易引起各种出血的病症,如吐血、便血、皮肤发斑等。
其机理也有两点:一是热邪使血行加快,迫使血液妄行横溢,容易导致出血;二是热邪可灼伤血络,使血出脉外。
4、火热易扰心神。
5、火邪易致疮痈。
暑邪
凡夏季具有炎热向上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暑邪是火热之邪的一部分,是在夏季常出现的致病邪气。
暑邪致病根据轻重分为两种:一为伤暑,二为中暑。
中暑病情为重。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暑邪的致病特点: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扰神。
3、暑多挟湿。
夏季不仅气候炎热,而且是多雨的季节,使空气中的湿度增加,故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同时侵犯人体而发病。
1.外感性一是指病邪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自外而来;二是指感受六淫之邪,初期多见表证。
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夏季多暑病等。
3.地域性六淫致病常与居住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而干燥等。
4.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犯人体而发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
5.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证候的性质可以发生转化。
如表寒证可入里化热形成里热证。
引起转化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人的体质不同;二是治疗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