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十周周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无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第十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答案解析

政治答案12-23 AABAA BAADB BB12.A 【解析】随着疫情的扩散,口罩成为“抢手货”,说明对口罩的需求增加,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口罩的生产情况,符合这一要求的只有A项。
A项表明需求扩大,供给不变,符合材料要求。
B项表明供给增加,需求不变;C项表明需求扩大,供给增加;D项表明供给缩小,需求扩大,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13.A 【解析】根据题意,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以释放资金全部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可知,中小银行会增加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贷款额度,①排在第一位,增加民营企业的贷款可以缓解其融资难的问题,有利于民营企业将资金用于扩大生产或研发投入,从而推动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发展,故顺序是①⑤②③,故选A。
14.B 【解析】财政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说明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①④符合题意;财政支出会形成社会购买力,代表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并非“扩大社会总供给”,②表述错误;财政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没有体现财政在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方面的作用,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A 【解析】“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决定》,进一步放宽了保险公司、外资银行准入门槛,取消了多项业务限制”,这些做法有利于引进外资,为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法治保障,同时为中外资金融机构公平竞争提供了良好的环境,①②符合题意;③中的“社会保障体系”、④中的“对外投资”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
故选A。
16.A【解析】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我国的行政机关,负责生物安全法的拟定,故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生物安全法草案应排在第一位;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故国人大常委会对生物安全法草案进行初审;为了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草案通过全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使之进一步完善,全国人大最后做出决策,故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生物安全法的决定,故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②④。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最后一卷(十调)文综历史试题(原卷版)

1. 战国时期出现的国家授田制度,即在国家掌握大量土地的前提下,根据国家户籍中的户口数,以户口登记为前提,计户授田。
这种授田制A. 促进了庄园制类型经济的发展B. 导致了租赁关系盛行C. 有利于提高受田者生产积极性D. 消除了土地兼并隐患2. 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
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
这说明当时A. 外戚独揽国家大权B. 门阀政治影响政局C. 中央集权受到削弱D. 国家处于四分五裂3. 对于“格物致知”一说,王阳明解释为: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
是少几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这说明了心学A. 奠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B. 强调人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C. 是程朱理学的继承、发展D. 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4. 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地区,永乐年间该地区乡村共有墟市33个,嘉靖时增至95个,万历时发展到176个。
福建顺昌县弘治年间只有墟市4处,嘉靖时增至8处;建宁县从原来的l个增至9个。
材料反映了A. 明朝地方行政机构有所发展B. 珠江三角洲己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C.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D. 江南手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影响不大5. 1896年6月30日,上海《申报》上的《徐园告白》登出告示:本园于廿日起,每夜开放至十二点钟止,内设西洋影戏。
……同时穿插唱戏、“杂耍”和“戏法”。
这反映了A. 徐园成为中国最早的电影院B. 西方电影成为主要的娱乐方式C. 西洋电影与传统戏曲互为促进D. 娱乐方式日趋多样化6. 盛宣怀在其所拟《电报局招商章程》中说:“中国兴造电线,固以传递军报为第一要务,而其本则尤在厚利商民力图久计。
”根据材料推断,盛宣怀认为应如何发展近代电讯事业A. 引进西方近代电讯技术B. 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C. 结合商业化运转推动发展D. 提高电讯行业的利润7. 有人说:“如果没有康有为、梁启超在上海创办《强学报》、《时务报》,就没有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第十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高三年级第十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本试卷共16页,47 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列国官制先后突破《周礼》的框架,各成系统;而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官制再次发生变化,秦国不断学习三晋,楚国不断面向中原。
“再次变化”反映了( )A.各国在官制上仍然遵循《周礼》B.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C.战国统- -的官僚政治雏形显现D.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25.、下表是两汉时期有关教育的文献记载,由此可以得出两汉时期的共同结论是()A.儒学正统地位确立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C.教育体系逐步完善D.私家授学发展兴盛26.儒医始称于宋代。
《宋会要辑稿》言:“伏观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儒术、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于疾病,谓之儒医。
”,“道林养性”逐渐不被医家重视,医生以“儒门事亲”自附于儒林,对于鬼神致疾说大肆批评。
儒医的出现表明( )A.古代的医术与巫术开始分离B.治国思想由道家转向儒家C.医学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现实D.传统儒家思想的不断分化27.下图是晚明时期吴县长洲社会经济地位长期变化分布状况,由此可知该地()A.自耕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B.地主阶级占绝对优势地位C.农业经济内部流动性较强D.租佃关系受阻碍发展缓慢28.《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