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痛逐瘀汤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揭牧夫;欧冠周;祝最成;榻柱能;覃海容【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17(24)9【摘要】目的分析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包括腰痛缓解情况及腰椎活动度.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JOA评分为(23.98±2.14)分,腰椎屈曲度值为(17.03±1.86)mm,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20.41±2.33)分、(11.26±2.01)mm;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为(2.43±0.87)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3.68±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状况,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总页数】3页(P119-121)【作者】揭牧夫;欧冠周;祝最成;榻柱能;覃海容【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骨伤科,广东江门529400;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骨伤科,广东江门529400;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骨伤科,广东江门529400;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骨伤科,广东江门529400;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骨伤科,广东江门529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相关文献】1.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J], 覃海容;揭牧夫;欧冠周2.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按摩药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 张喜秋;刘仍军3.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J], 揭牧夫;欧冠周;祝最成4.身痛逐瘀汤加减口服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陈青松; 金智勇; 臧鹏5.中医骨伤手法配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J], 别业峰;区淑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身痛逐瘀汤辅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辅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和多发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变,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导致相邻的脊神经根被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引起一系列综合征[1]。

该病的常见症状是腰部疼痛、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坐骨神经痛等,若不及时治疗,会出现血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水平[2]。

本研究用身痛逐瘀汤辅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共80例,均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

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26~53岁,平均(39.31±5.62)岁;病程1~4年,平均(2.37±1.05)年;单节段突出16例,两节段突出13例,三节段突出11例;中央型18例,非中央型22例。

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25~52岁,平均(39.13±5.58)岁;病程1~4年,平均(2.63±1.07)年;单节段突出15例,两节段突出13例,三节段突出12例;中央型19例,非中央型21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3]。

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腰部活动受限,腰椎病变间隙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点,同时有放射性痛,放射至小腿或足,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有时还呈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或尾骨疼痛,或有肢体麻木感;②X线摄片或CT/ MRI检查示腰椎可呈侧凸、椎间隙减小或明显狭窄;③多有急性腰部扭伤或慢性反复发作腰痛史。

中医辨证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中气血痹阻证。

主症为腰、肩、臂疼痛剧烈或周身疼痛,日久不愈,夜间加剧,痛有定处,多为刺痛;次症为俯、仰卧艰难,腰硬如板状,大笑时症状加重;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弦。

主症2项或主症1项加次症2项可确诊。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临床资料齐全,对研究积极配合。

身痛逐瘀汤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王秀超,闫磊,刘鹏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郑州 450006)摘要目的:明确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按摩药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功能康复及生活质 量的影响。

方法:将1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消炎止痛、松弛肌肉、卧床休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按摩药浴,疗程为2 周,分别观察2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SF-36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后腰痛、下肢 麻木和下肢萎缩的症候积分均降低,治疗组降低的更明显;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治疗 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

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按摩药浴治疗腰椎 间盘突出症,可加快患者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主题词椎间盘移位/中医药疗法按摩身痛逐瘵汤/治疗应用中图分类号:R681. 53 文献标识码:A D O I:10. 3969/j.issn. 1000-7369. 2017. 08. 022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管中的神经根受突出的髓核 压迫而出现腰椎脊旁疼痛、重者放射至双下肢或引起 间歇性跛行的一种常见病证,发病率约为4%〜7%[1]。

因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疗效基本相当,且经 济安全、并发症少,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多以非手 术治疗为主[2],其中以中医保守治疗更为常见,有报道 指出8 0 %〜90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痛的患者通 过中医治疗获得缓解[3]。

笔者通过采用身痛逐瘀汤加 减配合按摩药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现效果比单 纯西药保守治疗更明显。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将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就 诊于我科的1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中医临床辨证 为瘀血阻滞夹风湿症,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 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56例,男27例,女29例;年龄40〜65岁,平均(54.3±5. 7)岁;病程1个月〜36个月,平均 (20.4±5.9)月;1^4椎间盘突出16例山4_5椎间盘突出19 例,U-Sj椎间盘突出21例。

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腰椎MRI影像学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腰椎MRI影像学示腰椎间盘突出情况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

2.材料与方法2.1 材料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介于25~60岁之间,平均年龄45岁,病程3个月~5年不等,平均病程为2年。

男性18例,女性12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介于28~58岁之间,平均年龄47岁,病程3个月~5年不等,平均病程为2年。

男性16例,女性14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基本相似,比较具有可比性。

2.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中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腰椎MRI影像学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3.临床观察3.1 观察组临床症状变化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腰背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后3个月,症状缓解明显,6个月后症状几乎消失。

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速度较慢,3个月后症状缓解,6个月后症状有所改善,但仍有放射痛等症状存在。

3.2 观察组腰椎MRI影像学变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椎MRI影像学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情况得到明显缓解,椎间隙明显变宽,椎间盘轮廓明显改善,椎管受压情况明显减轻。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影像学变化较小,腰椎间盘突出情况未得到明显改善。

3.3 观察组生活质量变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生活能力明显增强,工作、生活状态明显改善。

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椎间盘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腰腿疼痛、麻木、肌肉无力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本文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的临床观察,总结了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和成效。

一、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使椎间盘的髓核移位,压迫腰椎神经根或腰椎神经干,导致腰腿疼痛、麻木、肌肉无力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床位休息、物理疗法、手术等,但有些患者对这些方法效果不佳或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不畅、痰浊瘀滞等引起的,治疗时需要促使病变组织恢复正常,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代谢,以达到消肿止痛、扶正祛邪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验证了中医治疗的有效性,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材料与方法2.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25-60岁。

患者均有明显的腰腿疼痛、麻木、肌肉无力等症状,经CT、MRI等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2.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

具体治疗过程为:首先在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穴位贴敷透药贴,每日更换一次;同时口服身痛逐瘀汤加减中药,每日3次,连续2周为一个疗程。

2.3 临床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麻木情况、肌肉力量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3、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30例患者中有23例症状明显改善,7例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腰腿疼痛显著减轻或消失的患者占76.67%;麻木症状改善的患者占63.33%;肌肉无力减轻或消失的患者占60%。

4、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疗效。

观察针灸推拿配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观察针灸推拿配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观察针灸推拿配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作者:汪德超王荣祥陈铁飞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23期[关键词]针灸推拿;身痛逐瘀汤;腰椎间盘突出[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3-0029-02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疾病,患有此种疾病的患者会出现腰腿部麻木和疼痛等症状,并且在发病时行动会受到一定阻碍,对生活和工作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1]。

就目前情况来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一般会应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均可以得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最为常见的保守治疗方式为针灸、推拿以及中药汤剂,对患者症状改善与提升生活质量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2]。

基于此,本院研究分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应用针灸推拿配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次实验研究所选时间段为2019.1-2020.12;确定本次实验研究所选研究对象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数量为46例;而这次选用分组方式为电脑随机法。

将病患分为两组,每组23例。

参照组中,男13例,女10例,统计年龄分布范围,年龄值最小者31,最大者72,年龄均值(44.03±4.69)岁;研究组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32~72岁,平均(42.59±4.75)岁。

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2)签署知情同意书;(3)无精神类疾病,可配合治疗。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的差别(P>0.05),可比。

1.2方法(1)给予参照组针灸推拿治疗,方法为:患者俯卧位,从足太阳膀胱经开始推拿,使用按、揉、㨰、弹拨等手法放松腰部局部肌肉,推拿时间为15分钟,每日1次,1周为一个疗程。

针灸时选择肾俞、腰阳关、腰眼、大肠俞、关元俞、环跳、委中、绝骨、阿是穴等穴位,较为疼痛的患者还可以增加腰痛点、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位,留针时间为25分钟,每日1次,1周为一个疗程。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腰腿痛40例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腰腿痛40例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腰腿痛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给患者带来很多麻烦,西医学认为它主要因椎间盘劳损变性、纤维环破裂或髓核脱出等,刺激或压迫脊神经、脊髓等,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关键是肾气虚损,筋骨失养。

跌仆闪挫或寒湿之邪为之诱因。

经脉困阻,气血运行不畅是出现腰腿痛的病机[1-2]。

笔者应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顽固性疼痛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了2021年6月~2021年7月,经上级医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0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年龄最小22岁,最大72岁。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单侧疼痛32例,双侧疼痛8例。

对照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单侧疼痛34例,双侧疼痛6例。

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均排除其他疾病如骨肿瘤、骨外伤、骨结核等所引起的腰腿疼痛。

1.2治疗方法治疗组以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

基本方:红花10 g,乳香10 g,没药10 g,白芷15 g,附子6 g,羌活15 g,地龙15 g,牛膝10 g,葛根30 g,元胡15 g,白屈菜15 g,威灵仙30 g,狗脊30 g,穿山甲10 g,蜈蚣3条,水蛭5 g。

加减:伴有肾虚者加右归丸或六味地黄丸;伴有寒湿痰阻者酌加独活寄生汤;伴有湿热痹阻者合薏苡仁汤。

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500 ml,分早晚2次饭后口服。

7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片,每次300 mg,每日1次,盐酸泼尼松片,每次10 mg,每日3次。

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盐酸泼尼松片减为每次5 mg。

共用3个疗程。

两组患者同时均配合按摩牵引等物理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显效:腰腿疼痛消失或明显改善,直腿抬高70°以上,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痹症48例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痹症48例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痹症48例临床观察
付晶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年(卷),期】2006(22)5
【摘要】笔者每遇痹痛久而不愈,或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舌有瘀点,脉多迟缓、沉细、涩而无力者,用“身痛逐瘀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总页数】1页(P56)
【作者】付晶
【作者单位】长春市宽城区中医院,13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6
【相关文献】
1.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J], 董秀珍;郭秋芬;李春阳;杜景文;朱卫星
2.身痛逐瘀汤合四物汤加减治疗消渴病痹症阴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戴月娟;陈文娟
3.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J], 揭
牧夫;欧冠周;祝最成
4.中医手法整脊联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J], 薛金;朱刘佳;薛丽莉
5.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牵引、微波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观察 [J], 张振丽;张洪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异常可随病情好 转而消失 ( 2 。 表 ) 表2 病 变部 位 与心 电图异 常例数 的 关 系 ( ) n
部位
基底节
丘脑
好转或恢复 ,此种心 电图表 现称为 继发性 改变。本研究 中病变累及岛叶 仅 3 ,均出现了心 电图异常 。这 与岛叶中存在着控制心脏活动 的中枢 例
有关 。可能 因本组病例均为老年人 ,且有 明确 的高血压 、冠状动脉粥
中国医药指 南 2 1 0 0年 2月第 8卷 第4 期
G i f hn Mei n , eray 0 0 V 1 , o u e C ia dc e F bu r 2 1, o. N . do i 8 4
临 床研 究 I 7 9
出血 5 中心 电图异常 4 (0 ;脑 干出血 9 中心电图异常 8 例 例 9%) 例 例 (8 %) 8. ;脑 叶出血 4 例 中心 电图异 常 3 例 (0 ;脑室 出血 8 9 0 6 9%) 例 中心 电图异常 8 (0%) 例 10 ;小脑 出血 l 例心 电 图正 常 ;蛛 网膜下 腔 出血 l 中心 电图异常 7 (0 。本组有 9 患者 C 0例 例 7%) 例 T显示 脑 出 血, 心电图为 s T段压 低 、 T波改变 、 窦性心动过速 、 窦性 心动过缓等 血 肿 引流 术后 ,血肿 缩小 ,心 电图好转 或正常 。显示 急性脑 出血心 电
[】 李 明 . 性脑 出血 14例 心 电 图分 析 [ . 江临 床 医 学 , 0 ,, 2 急 2 J浙 ] 2 47 0
67:1 . () 5 6
3讨
论 18年Ma 等 报道2 3 急性脑出血患者2 %出现心律 失常 ,而 发 93 i n 8例 3
【】 林 雪梅 , 香, 3 傅金 黄志标 , . 出血 与脑 血栓 患者 心 电图改变 的特 等脑 征及 分析 [. J 临床荟 萃 , 0 ,81) 2 —2 . ] 2 31(1: 46 5 0 6
脑出血组(= 1) n 10
钉 4
8 O 8 0 7 O
脑 叶
脑干 肼胝体
脑室
参考 文 献
【】 王 其 新 . 视 老 年 心 脑 血 管 疾 病 防 治 [] 用 老 年 医学 , 0 , 1 重 J. 实 2 6 0
2 ()1 7 03 :4 .
小脑 蛛 网膜 下腔 多 发
[] Al D vs , ej nH e a.r nh at t c o [ . xs 4 a M, a i MD B na , B a ri e t n ] e a n mi t 1 i e r i JT n a
Her si t ,9 32 2 :5 —6 . at ntueJ1 9 ,0()1 81 9 I t
d a ?J B a R s 9 1 5 () 1 — 1 et [ . ri e, 9 , 0 1: 5 1 . h ] n 1 5 1 2
【] 吴 梅 丽, 6 王义 刚 .1例 急性 脑 梗死 患 者 心 电 图变 化 分析 [ . 20: 0—0 . 0 5 [】 江 国华 . 性脑 血管 病患 者 的心 电图特 征分 析 [ . 临床 医学, 7 急 J 中国 ]
样硬化性 心脏病者 占7 . %,在发生 脑出血之前 就 已经存在 心 电图异 97 3 常改变。因此在认识急性脑出血的心电图改变时 , 应分清其心 电图表现 是原有心脏病损害 ,还是急性脑血管病的继发改变。
脑 出血 、脑梗死 后易 发生 脑心综 合征 ,且高血压 、糖尿病 、动 脉
硬化是 心脑血 管病共 同的常见 病因 ] 。一个 发生脑 出血 、脑梗死 的老 年患 者实 际上可 能 已经发生 了冠状 动脉 硬化 以及冠状 动脉 供血 不足 , 当脑部 发生 病变 时 ,无 疑给原 已存 在病变 的心 脏又增 添 了新的 负担 , 从而诱 发心脏疾病 的发 生 ,使病 死率增 高 。临床应高 度重视 ,在 防 止再 出血 、积极 处理脑 血肿 及控 制颅 内压 的同时 ,应注意 心 电监 护。 如遇到严重 的心律失常 时, 应及时处理 , 同时要注意水 、 电解质 的平衡 , 及时纠正低钾 、低钠 、低镁 以免加重脑心综 合征 】 。
病前 并无心脏病 史 。此 类脑源性 心 电图改变 ,称为脑 心综合 征 ,其 】 主要表现为s _改变 ( TT 下移或抬高 ) , 波低 平、倒置 、双 向或高大直 T 立 , —间期 延长;其 次为各种心律失常。 QT 本组 16 2 例老年脑 出血患者 中心 电图异 常 占 8. 7 %,与文献报道一 3 致口 ] 中有 2 项心 电图异常 者 4 例 (81 。脑 出血 心电图改变 ,其 8 3. %) 机制 目前 尚未完全 阐明,可能与神经 、体液和颅 内压增 高等 因素相 关。 脑 出血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 ,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 素分泌增 高,导致 神经 一 体液调节功能异常 , 干扰 心脏 传导系统和心肌复极化或引起心 内膜下损 害 , 心肌 和异位起搏 点的 自 性增加从而出现各种心律紊乱 ; 律 其心 电图改变及严重程度与脑 出血的量 、部位、脑水肿程度及有无基础 心脏病变有 关。一般而言 ,脑源性心 电图改变是暂时、可逆性 的,随术 后血 肿吸收,脑水肿减轻 ,颅内压 下降 ,大多数心 电图异常改变可逐步
[] O p n e e M, l nJ G i u o , 1 sl r xsm — 5 p e h i r Wio u a d nC e a I u r ot i u m S s X, r t . ac e t n
lto p o uc slt lc r ica r yhm isam e h im fs d n ain r d e eha a da rh t a : c a s o n ud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