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阶段检测试卷

合集下载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阶段综合测试2含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阶段综合测试2含答案

阶段综合测评(二)一、选择题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

读图,完成1~2题。

1.该沙丘位于()A.冲积扇B.冲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2.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①②③④A.①B.②C.③D.④1.D2.C[第1题,一般冲积扇位于山前开阔地段,图中沙丘地势高、坡度大,不属于冲积平原,三角洲位于河口地区。

而题干明确告知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再结合景观图可确定爬升沙丘位于河漫滩。

第2题,爬升沙丘是指沙丘移动时受山地阻挡,沙在风力作用下沿坡面爬升形成的沙丘,沙丘迎风坡坡面较缓,背风坡坡面较陡,再结合景观图可确定选C项。

]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桂林是我国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下图为桂林喀斯特地貌景观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顶平坡陡,地表支离破碎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4.与喀斯特地貌发育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A.岩石、光照B.气候、土壤C.土壤、地形D.岩石、水文3.A4.D[第3题,据图可知,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第4题,喀斯特作用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等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因此与喀斯特地貌发育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岩石、水文、气候。

]云瀑亦名瀑布云,是流云在垂直方向上的一种动态景观。

当流云顺着风向在飘移的过程中遇到山口、悬崖或翻越山岭时,就会由于重力因素跌落,像水一样倾泻而下,形成云瀑(下图)。

川西地区是目前云瀑景观发现的中心区域。

据此完成5~6题。

5.云瀑常常出现的时间是()A.晴朗的午后B.晴朗的早晨C.湿润的午后D.湿润的早晨6.与川西地区云瀑景观的形成,关系不大的是()A.河川纵横,水汽充足B.气候复杂,天气多变C.群峰纵列,峡谷众多D.怪石林立,风大云急5.D6.D[第5题,云瀑是流云在垂直方向上的动态景观,云的形成需要充足的水汽,因此天气应该较为湿润。

高一年级地理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

高一年级地理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

高一年级地理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地理试卷(选修班)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高低”的国家是:A、①B、②C、③D、④2、关于我国人口迁移的正确叙述是:A、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经济发展B、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自发性人口迁移C、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D、我国解放以来的人口迁移都是经济原因引起的读右图回答3—4题。

3、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93%B、23%C、13%D、60%4、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的人口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1.3亿人。

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的人口比重读“世界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人口增长图”;回答5—7题:5、图中A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6、下列既属于B类国家;人口再生产处于“加速增长阶段”的是:A、英国B、德国C、坦桑尼亚D、中国7、近年来;A类国家中部分国家的人口死亡率有所上升;原因可能是:A、生活质量和医疗卫生水平下降B、人口老龄化C、环境恶化D、战乱频繁8、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9、关于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B、历史时期、气候的优劣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C、因土地不足和土地生产力衰竭进行的人口迁移是工业社会前的特有现象D、自古以来;自然环境差异是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动因10、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25亿左右②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人③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是根据各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估计的④正确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有利于贯彻计划生育和环保国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

高一地理阶段性检测试题

高一地理阶段性检测试题

高一地理阶段性检测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部分(60分)一、 选择题(20*3=60分)1.下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按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 .①立体农业;②灌溉农业;③茶叶园艺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B .①热带作物种植业;②茶叶园艺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立体农业C .①茶叶园艺农业;②立体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D .①灌溉农业;②热带作物种植业;③立体农业;④茶叶园艺农业2.A .水稻种植业 B .混合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种植园农业 3.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 .刚果盆地B .四川盆地C .长江三角洲D .墨累——达令盆地 4.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 .提高机械化水平 B .充分利用水资源C .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D .合理开垦当地土地2008上海动漫娱乐展于9月29日至10月4日在上海世贸商城隆重举行。

动漫产业是个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产业。

目前,动漫产业已经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

据此回答5~6题。

5.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判断,动漫产业属于( ) A .劳动力指向型 B .技术指向型 C .原料指向型 D .市场指向型 6.现阶段,下列地区比较适宜发展动漫产业的是( ) A .长江三角洲B .东北平原C .塔里木盆地D .云贵高原下图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7题。

7.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符的依次是( ) A .④②③ B .④⑤② C .③②① D .①③⑤ 读产业集聚模型图,回答8~10题。

8.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图中N 环节要做的工作是( ) A .新建相关生产工厂 B .开拓市场C .建成基础设施D .运输原料和燃料9.该产业集聚现象能产生的影响是( ) A .提高生产成本 B .获得规模效益C .可利用廉价劳动力D .扩展成高技术工业城10.若该工业区以汽车工业为主,可布局的工厂有( ) A .钢铁厂 B .化纤厂 C .电视机厂 D .酿造厂各种运输方式各有长处与不足,应根据运输对象的性质和运量不同,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中图中华地图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中图中华地图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含解析)(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综合题。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回答试题中的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测试范围:主题1-7【中华中图地图版(沪版)(2020年)必修第一册】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本卷难度系数:0.75一、人类生活的家园——地球。

(20分)材料下图1为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图2为太阳系示意图(局部),图3为地球内部结构图图1图2图31.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具有_(1)__性、_(2)__性、共面性三大特征,因此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从而保护地球生命存在。

图2中的①表示的是_(3)__(填天体名称),其巨大的体积和质量,吸引大量的小行星,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间接保护地球生命存在。

(3分)2.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不定项选择3分)A.太阳辐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太阳能够昼夜不停地为地球提供稳定的能量C.煤炭、风能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D.低纬度比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巨大,图1中在A层的太阳活动是__(1)__和__(2)__,其中属于太阳活动主要标志的是__(3)__,它们的活动周期大约是__(4)__年。

(4分)4.举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4分)5.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各圈层对地球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图3中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1)。

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活动的发源地,根据图3说明软流层的大致位置__(2)__。

(4分)6.爬行动物出现和盛行的地质时代分别是古生代和__(1)__代。

人类是自然环境发展、地球演化的产物,人类产生的地质年代是_(2)__代。

高一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区?A. 北极圈地区B. 孟加拉国C. 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D. 阿拉伯半岛答案:B. 孟加拉国2.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非洲撒哈拉沙漠B. 亚洲戈壁沙漠C. 南极洲沙漠D. 澳大利亚大沙漠答案:C. 南极洲沙漠3. 以下哪个是我国的第一大湖泊?A. 青海湖B. 鄱阳湖C. 太湖D. 洞庭湖答案:B. 鄱阳湖4. 以下哪个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流?A. 长江B. 黄河C. 湄公河D. 亚马逊河答案:A. 长江5. 非洲的最高峰是:A. 乞力马扎罗山B. 喜马拉雅山C. 马鲁阿山D. 奥鲁冈山答案:A. 乞力马扎罗山二、填空题1. 世界上盛行的环境类型是 ___________。

答案:温带季风气候2. 中国边境上最长的山脉是 ___________。

答案:昆仑山脉3. 我国境内第一高峰是 ___________。

答案:珠穆朗玛峰4. 我国最长的内陆河是 ___________。

答案:塔里木河5. 我国特大城市上海位于 ___________。

答案:杨子江三角洲三、简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地球的四季变化?答:地球的四季变化是由于地轴倾角引起的。

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同时地轴相对于公转轨道倾斜23.5度。

当地球公转到不同季节时,太阳直射地球不同的区域,导致阳光照射角度的改变。

这种改变会导致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气温、降水、风向等因素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 请简述地球上的五大洲。

答:地球上的五大洲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亚洲是最大的洲,拥有人口最多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等大国。

非洲是人口第二多的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欧洲是经济发达的洲,有很多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等。

北美洲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

南美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动植物物种。

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洲,主要由澳大利亚和其附属岛屿组成。

山东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A卷)地理试题(无答案)

山东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A卷)地理试题(无答案)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4年10月高一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 517^0)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近日,科学家首次探测到岩质行星巨蟹座55e周围存在大气,大气成分可能是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该行星围绕巨蟹座55(类太阳恒星)运行,与恒星巨壁座55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1/65,距离地球仅41光年,直径约是地球的2倍,密度比地球略大。

据此完成1~2题。

1.巨蟹座556所属的天体系统为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科学家推测巨蟹座55e没有生命存在,其理由最可能是该行星A.表面温度不适宜B.大气成分不适宜C.体积不适宜D.密度不适宜太阳活动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特点,一般把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作为太阳活动的周期。

图1为 1975~2025 年太阳黑子数统计图。

据此完成3~4题。

图13.图示期间太阳黑子数A.峰值持续下降B.峰值变化明显C.变化周期约为5年D.峰值均呈双峰特点4.根据图示曲线变化推测,2025年A.太阳耀斑爆发次数较少B.信鸽秋季赛事受影响较大C.三亚观测到极光概率大D.在轨航天器通信干扰较少将土地同时用于农业和太阳能发电称为农业光伏。

传统光伏为倾斜安装方式,近年来垂直安装已成为一种新兴安装方式(如图 2,垂直安装即将光伏组件与地面倾角呈 90°安装)。

当发电功率超过用电功率时,将多余电能储存起来;当用电负荷过高时,将储存的电能释放出来,实现电能的实时匹配,确保电网安全稳定。

2024年新疆地理高一上学期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新疆地理高一上学期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新疆地理高一上学期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有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各要素在特定地域内形成统一的整体C.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D.各要素之间并不发生联系,只是在特定的地域内形成了统一的整体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选项A,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这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核心表现,因此A选项正确。

选项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不仅仅是指各要素在特定地域内形成统一的整体,更重要的是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制约和渗透,所以B选项描述不够全面,错误。

选项C,虽然某一要素的变化确实可能影响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状态,但这只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种表现,不是整体性的定义,因此C选项错误。

选项D,各要素之间并不是不发生联系,而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和渗透的,所以D选项错误。

2、以下关于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条件的改变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很大B.自然因素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C.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减弱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选项A,自然条件的改变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的生产方式和布局,即农业区位的选择,因此A选项正确。

选项B,自然因素如气候、土壤、地形等,其变化相对较为缓慢和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需求、政策导向、技术进步等,则发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也更为显著,所以B选项正确。

选项C,市场是农业生产的导向,市场需求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方向和规模,因此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C选项正确。

山西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山西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3~2024 学年高一5 月质量检测卷地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草稿纸上作答无效.........,在试题卷4.本卷命题范围:湘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至第四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通辽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其南、北部是高山丘陵,中部为辽河冲积平原,历史上水草丰美,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丘陵区,流动强,很少有人口定居。

下图示意现今通辽地区人口密度分布。

据此完成1~2题。

1.历史时期的通辽地区很少有人口定居,可能是因为当地A.对外交通便利B.宗族观念强C.以游牧业为主D.建房水平低2.现今通辽地区人口分布A.中部人口密度最大B.丘陵地区人口最多C.南部人口密度最小D.各区域人口较均匀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村是我国历史文化名村,自1999年以来其乡村空间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下图示意篁岭村1999年和2022年乡村空间结构。

据此完成3~4题。

3.篁岭村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A.公共设施减少B.农业生产区减少C.居住用地减少D.空间结构简化4.篁岭村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后,天街的主要功能是A.农业生产B.村民住宅C.文化祭祀D.商业活动山东省济南市与莱芜市在2018年12月进行了双城合并,合并后的莱芜市成为济南市下辖区,实现了公共服务、市政设施一体化,双城合并促进了济南市城镇化的进程。

下图示意济莱双城区域。

据此完成5~6题。

5.双城合并促进了济南市城镇化进程,主要原因是A.增强了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B.行政区域面积增加C.大量人口从济南迁往莱芜D.污染排放得到转移6.为更好地促进双城一体化发展,最应该A.均衡布局产业B.完善交通建设C.优化自然环境D.增加城市人口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内陆,周边沙漠广布,当地人口超过1亿,农业是其经济支柱,中部裂谷区是该国传统农业种植区,多以家庭为单位,但粮食经常歉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阶段阶段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44分)
图1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图2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

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1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据图2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 )
A.中心商务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文化区
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正积极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

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不适宜推广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的城市是( )
A.敦煌 B.成都 C.广州 D.深圳
4.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
A.缓解热岛效应 B.减轻城市内涝 C.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D.提供工业用水5.暴雨过后,公园中的荷花池最主要功能是( )
A.调节小气候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美化城市环境 D.增加下渗量
公交覆盖度,即公交的空间覆盖广度,用公交实际覆盖面积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表示,用来衡量公交公平性。

比值越大,说明越多的地区能够被公交震盖,公交的公平性越大。

下图示意广州市公交覆盖度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6~7题。

6.1954-2011年,广州市
A. 公交公平性逐渐变好
B. 公交公平性持续变差
C. 公交覆盖面积增大
D. 建成区面积一直增加缓慢
7.1995年广州市公交覆盖度最低,其主要原因是
A. 公交覆盖面积减少
B. 城市快速发展
C. 道路规划不合理
D. 私家车数量多
2016年1月,江苏省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建设在江苏省两会得到热议。

委员们建议江北新区应加快形成以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读江北新区位置图,回答8~9题。

8.江北新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A.空间大,土地价格较低
B.邻近南京主城区,联系便利
C.位于主导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
D.邻近安徽省,扩大南京辐射范围
9.江北新区产业布局合理的是()
A.西部地区—重点发展重化工业
B.东部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滨江地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港口贸易
D.丘陵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粮食生产
二、综合题。

(56分)
12.图21为“我国某城镇发展现状和规划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该城镇规划的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其优点有_______。

(3分)
(2)为发展工业,该城镇将工业用地集中布局在西南方,考虑的自然条件主要有_______。

W处规划为工业仓储用地的理由有_______。

(5分)
(3)为使城镇五个组团紧密联系,形成有机整体,规划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

(2分)
【答案】
(1)功能相对独立,互相影响少;发展空间大;有利于居住环境改善
(2)地形平坦;城镇盛行风下风向;城镇河流下游。

靠近工业区;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3)加强各组团联系的道路和桥梁建设;优化城市结构;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用地。

(任答两点)
【解析】
(3)为使城镇五个组团紧密联系,需要加强各组团联系,主要通过道路和桥梁建设,优化城市结构;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用地,各组团之间分工合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答案】1.A 2.B
题,图示荷花池是图示雨水的最终汇集地,该池塘面积广阔,是城市市中心典型的湿地系统,调节局地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观赏景观均是该荷花池的附带功能,但是荷花池作为图示雨水收集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此环节的核心功能是增加下渗量,补充城市地下水。

城市建筑、交通设施导致雨水很难补给地下水,对城市发展带来安全隐患,及时利用雨水回灌地下水符合大自然的水循环规律,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所以本题的荷花池的最主要功能为增加下渗量,故选择D项。

【答案】3.A 4.D 5.D
【答案】6.C 7.B
【解析】
【答案】8.A 9.C
【解析】
试题分析:
9.西部地区位于河流的上游,冬季风的上风向,不利于发展重化工业,A错误;东部地区远离科研中心,不利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错误;滨江地区可以利用长江发展航运物流、港口贸易,C正确;丘陵地区可以发展生态旅游,靠近城市,地价格高不利于粮食生产,D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