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机构设计

合集下载

导向机构的设计

导向机构的设计

机械导向机构的要求、分类和设计要点导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在工作时一部分固定不动,称为支承导轨(或导轨),另一部分相对支承导轨作直线或回转运动,称为动导轨(或滑座)。

1.导轨的基本要求(1)导向精度是指动导轨沿支承导轨运动的直线度或圆度。

影响它的因素有:导轨的几何精度、接触精度、结构形式、刚度、热变形、装配质量以及液体动压和静压导轨的油膜厚度、油膜刚度等。

(2)耐磨性是指导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否保持一定的导向精度。

因导轨在工作过程中难免有所磨损,所以应力求减少磨损量,并在磨损后能自动补偿或便于调整。

(3)疲劳和压溃导轨面由于过载或接触应力不均匀而使导轨表面产生弹性变形,反复运行多次后就会形成疲劳点,呈塑性变形,表面形成龟裂、剥落而出现凹坑,这种现象就是压溃。

疲劳和压溃是滚动导轨失效的主要原因,为此应控制滚动导轨承受的最大载荷和受载的均匀性。

(4)刚度导轨受力变形会影响导轨的导向精度及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要求导轨应有足够的刚度。

为减轻或平衡外力的影响,可采用加大导轨尺寸或添加辅助导轨的方法提高刚度。

(5)低速运动平稳性低速运动时,作为运动部件的动导轨易产生爬行现象。

低速运动的平稳性与导轨的结构和润滑,动、静摩擦因数的差值,以及导轨的刚度等有关。

(6)结构工艺性设计导轨时,要注意到制造、调整和维修方便,力求结构简单,工艺性及经济性好。

(7)对温度的敏感性导轨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应能正常工作,既不“卡死”,也不影响系统的运动精度。

导轨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主要取决于导轨材料和导轨配合间隙的选择。

2.导轨的分类常用的导轨种类很多,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开式导轨(借助重力或弹簧弹力保证运动件承导面之间的接触)和闭式导轨(只靠导轨本身的结构形状保证运动件与承导面之间的接触);按其接触面的摩擦性质可分为滑动导轨、滚动导轨、流体介质摩擦导轨等。

(1)滑动导轨导轨工作面的摩擦性质为滑动摩擦。

如图2—36所示,图a为普通导轨,图b为液体静压导轨。

第6章 合模导向机构

第6章 合模导向机构

25
有两种形式:
1、一种是两锥面之间有间隙,将淬火零件装于 模具上,使之和锥面配合,以制止偏移。
26
2、另一种形式是两锥面配合,这时两锥面都要 淬火处理,角度150—200,高为15mm以上
27
对于矩形型腔,可以采用锥面定位,在型腔四 周利用几条凸起来的斜边定位。
28
29
30
31
32
33
第六章 合模导向机构
第一节 第二节
导柱导向机构 锥面定位机构
1
合模导向 机构
推出 机构
2
导向机构作用
1、导向作用 动定模合模时,首先导向机构接触,引导 动定模正确闭合,避免凸模或型芯先进入型腔, 以保证不损坏成型零件。 2、定位作用 为避免模具装配时方位搞错而损坏模具, 并且在模具闭合后使型腔保持正确的形状,不 至于因位置的偏移而引起塑件壁厚不均。
各带锥面的导向定位机构与导柱导套联合使用,对 于圆形型腔有两种对合设计方案 。
24
对于方形(或矩形)
型腔的锥面对合,可以将 型腔模板的锥面与型腔设 计成一个整体,型芯一侧 的锥面可设计成独立件淬 火镶拼到型芯模板上,这 样的结构加工简单,也容 易对塑件壁厚进行调整 (通过对镶件锥面调整), 磨损后镶件又便于更换。
③材料 导套用与导柱相同的材料 或铜合金等耐磨材 料制造,但其硬度应该低于导柱硬度,这样可以 改善摩擦,以防止导柱或导套拉毛。
17
④固定形式
18
பைடு நூலகம்
3.导柱与导套的配合
19
4、导柱与导套的布置
常见导柱有2根—4根,布置原则是:
必须保证动定模只能按一个方向合模,不要在装配或合 模时,因为方位搞错使模具损坏。

独立悬架导向机构

独立悬架导向机构

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一、设计要求对前轮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要求是:1)悬架上载荷变化时,保证轮距变化不超过±4.Omm,轮距变化大会引起轮胎早期磨损。

2)悬架上载荷变化时,前轮定位参数要有合理的变化特性,车轮不应产生纵向加速度。

3)汽车转弯行驶时,应使车身侧倾角小。

在0.4g侧向加速度作用下,车身侧倾角不大于6°~7°,并使车轮与车身的倾斜同向,以增强不足转向效应。

4)汽车制动时,应使车身有抗前俯作用;加速时,有抗后仰作用。

对后轮独止:悬架导向机构的要求是:1)悬架上的载荷变化时,轮距无显著变化。

2)汽车转弯行驶时,应使车身侧倾角小,并使车轮与车身的倾斜反向,以减小过多转向效应。

此外,导向机构还应有够强度,并可靠地传递除垂直力以外的各种力和力矩。

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上、下臂不等长的双横臂式独立悬架(主要用于前悬架)和滑柱摆臂(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下面以这两种悬架为例,分别讨论独立悬架导向机构参数的选择方法,分析导向机构参数对前轮定位参数和轮距的影响。

二、导向机构的布置参数1.侧倾中心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由如图6—24所示方式得出。

将横臂内外转动点的连线延长,以便得到极点P,并同时获得P点的高度。

将P点与车轮接地点N连接,即可在汽车轴线上获得侧倾中心W。

当横臂相互平行时(图6—25),P点位于无穷远处。

作出与其平行的通过N点的平行线,同样可获得侧倾中心W。

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的高度hw通过下式计算得出滑柱摆臂式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由如图6—26所示方式得出。

从悬架与车身的固定连接点E 作活塞杆运动方向的垂直线并将下横臂线延长。

两条线的交点即为P点。

滑柱摆臂式悬架的弹簧减振器柱EG布置得越垂直,下横臂GD布置得越接近水平,则侧倾小心W就越接近地面,从而使得在车轮上跳时车轮外倾角的变化很不理想。

如加长下横臂,则可改善运动学特性。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侧倾中心的高度hw可通过下式计算式中2.侧倾中心在独立悬架中,前后侧倾中心连线称为侧倾轴线。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课件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课件

2.定位----模具闭合时,保证动、定模按照 正确的位置闭合。 对导柱导套间隙有要求
3.承受侧压→充模过程中可能有单向侧压力
应有一定强度刚度,如侧压力较大时 应增设锥面定位机构
三、导向机构的形式: 1.导柱、导套导向(见上图) 2. 锥面定位
(通常采用导柱、导套导向)
(二)导柱导向机构
导柱导向机构的主要零件是导柱和导套。 一、导柱
两种导柱的结构特点
1. 带头导柱和有肩导柱的前端都设计为锥形,便于导向。
2. 两种导柱都可以在工作部分带有贮油槽图3.图4所示。 带贮油槽的导柱可以贮存润滑油,延长润滑时间。
3. 装在模具另一侧的导套安装孔可以和导柱安装孔采用 同一尺寸,一次加工而成,保证了严格的同轴,如下 图3所示。
4. 有肩导柱工作部分因某种原因挠曲时,容易从模板中 卸下更换,带头导柱则比较困难,如图4所示。
1. 导柱的结构形式 带头导柱——简单,小批量磨损少则无需 导套。 有肩导柱——较复杂,用于大批量精度要 求高时。
A: 带头导柱或(直形导柱)如图
B:有肩导柱(或阶梯形导柱)
除安装部分的凸肩外,使安装的配合 部分直径比外伸的工作部分直径大如下 图b.C所示。
b ■c 用于固定板太薄的场合,不常用.
■ 二、导套
■1.导套的结构形式 带头导套——用于精度较高合,
如下图所示 直导套——用于简单模具
如右图所示
2.导套设计要求
①导柱孔做成通孔,利于排出孔内空气及残渣废料、如模 板较厚、导柱孔必须做成盲孔时、可在盲孔侧面打一 小孔排气
②导套用与导柱相同材料或铜合金等耐磨材料制造、导套 硬度应低于导柱、以↓磨损、防导柱或导套拉毛,导套
作业:
1、合模导向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2、导向装置选用和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3、导柱的结构形式有哪几种?各自用在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5(导向_定位_顶出_复位)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5(导向_定位_顶出_复位)

3,导柱的端部通常设计成锥形或半球形,以便导柱顺利进入导向孔。
导柱的端部分别为锥形,半球形,R角,斜角
4,导柱与导向孔通常采用间隙配合,导柱与安装孔通常采用过渡配合。
5,导柱的固定形式 普通导柱的固定形式:
推板导柱的两端都要固定,这样才能 更好的起导向作用。
挂台固定 (通孔)
螺钉固定(盲孔) 导柱配合面研伤更换 时可避免损坏固定孔
定位: 1,在模架上通常增加一些精定位来帮助动, 定模之间更准确的定位。这些精定位的位置 选择要注意关于中心对称,以使受力平衡。 定模 动模
右边为常用的几种 精定位形式(圆锥 面定位型,侧面安 装无锥度型,嵌入 安装锥面定位型)
2,在动,定模芯之间,为了达到更好的定位效果,防止动,定模芯之 间错位,需要增设定位。 动模定位 定模定位
定位到型腔边的距离不 等可能定位效果不理想
4,侧向受力不均匀的 塑件对模具往往有较 大的侧向力,该压力 可能引起型芯和型腔 的偏移,如果传递到 导柱上,将使导柱发 生卡住或损坏的现象, 需要采用定位的形式。
5,有些分型面坡 度过大,合模时受 力不平衡,为了抵 消这些不平衡力, 防止动,定模之间 错位,要设置定位。
动,定模合在一起
定位需带有斜度,合上之后没有间隙
动定模错位导致壁厚不均匀 3,对于成型大型深腔, 高精度或薄壁制品的模具, 型腔可能因为受到大的侧 向压力而向外变形,为消 除动定模之间的断差确保 壁厚均匀需要设置定位。
定 模 涨 开 导 致 动 定 模 之 间 断 差
大型腔或要求壁厚均匀的薄壁塑件的分型面上设置的 定位要随着型腔的外形走
推管顶出后
推管与推管芯的通常固定形式:
3,推块
推块可以有效的增加顶出面积

导向机构

导向机构

塑料模典型机构
机构是模具中重要的组成部件,选择和设计机构是模具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正确选择和设计机构是保证模具结构科学合理的前提。

塑料模工作动作相对较多,因此所涉及的机构类型和数量也比较多,主要包括合模导向机构、脱模机构、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先行复位机构、顺序定距分型机构等。

要掌握模具设计技术,必须认识和了解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功能作用、技术要求、应用范围等内容,方能在实际生产中,正确选择和应用机构。

下面分别介绍塑料模中常用的几类机构:1、合模导向机构
2、脱模机构
3、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4、先行复位机构
5、顺序定距分型机构
典型结构------ 合模导向机构
1、合模导向机构
(1)导柱导向机构:
工作原理
导向零件导入,引导动、定模或上、下模准确合模。

功能及作用
导向作用、定位作用、承受一定的侧压力。

技术要求
导柱和导套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导柱和模板固定定孔之间的配合为H7/k6,导柱和导向孔之间的配合为H7/f7。

应用范围
适用于小型简单的移动式模具等。

(2)锥面定位机构
工作原理
与导柱导向机构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式。

功能及作用
提高动定模之间的定位精度,承受大的侧压力。

技术要求
(1)两锥面之间镶上经淬火的零件;(2)两锥面直接配合。

应用范围
适用于模塑成型时侧向压力很大的模具,成型大型、深腔或成型高精度塑件的模具,特别是成型薄壁、偏心塑件的模具。

链条输送线设计的原理以及应用

链条输送线设计的原理以及应用

链条输送线设计的原理以及应用前言链条输送线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自动化装置,它利用链条和传动设备将物体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

本文将介绍链条输送线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链条输送线的工作原理1.链条传动机构:链条输送线使用链条作为传动机构,传送物体在链条上运动。

链条分为传动链和导向链两部分,传动链负责传递动力和牵引物体,导向链用于引导物体运动的方向。

2.驱动装置:链条输送线通常使用电动机作为驱动装置,通过轴和齿轮或链轮与链条连接,将驱动力传递给链条,从而带动物体运动。

3.输送物体:链条输送线适用于输送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物体,如零件、容器、包装箱等。

通过合理设计链条的结构和排列方式,可以适应不同的物体类型。

4.运动方式:链条输送线可以采用连续式运动或间歇式运动。

连续式运动适用于需要连续输送物体的场景,间歇式运动适用于需要间隔输送物体的场景。

二、链条输送线的设计要点1.载荷计算:在设计链条输送线时,需要根据输送物体的重量和尺寸计算所需的承载能力。

载荷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输送线的安全运行。

2.传动机构设计:传动链的选择和设计是链条输送线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需要考虑链条的强度、齿轮或链轮的尺寸和传动比等因素。

合理设计传动机构可以提高链条输送线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3.导向机构设计:导向链的设计要求链条不会偏离轨道,以确保物体沿着预定路径运动。

合理设计导向机构可以减少链条的磨损和摩擦,延长链条的使用寿命。

4.防护和安全:链条输送线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安装护栏、限位开关和急停装置等,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三、链条输送线的应用1.生产装配线:链条输送线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装配线中,可以将不同工序的物体传送到相应的位置。

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2.仓储物流:链条输送线可以用于仓储物流系统中,实现物料的输送、分拣和储存。

它可以大大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人工操作,降低物流成本。

空气悬架导向机构纵向推力杆的优化设计

空气悬架导向机构纵向推力杆的优化设计
JANG Ho g CHE I n, NG h n — h ZHAGN Co g Z o g s u, n
( ol eo c a ia E gn eig J n s nvri ,h nin 10 3 C ia C l g f e Meh nc l n ier ,i guU iesy Z ej g2 2 1 , hn ) n a t a

o e o h g u ia rda e by i w iht a i t s o et r i r sf h e m d l teln tdnl o sm l, hc em x m s es c r ncicl at o teasm- f oi s n h mu r f i a tap s b n et a ssaet e l a dt t ma a n∞ ojci f n t n . eeo e f rh u oeo d ce i eT  ̄ y h o l r k be t e u ci si d vl d o e r s e ra n t a - v o s p t p p f s gh n i u t s a dtett s. 厂ail o t zt nsh m ban db sdo esnivt a dd - m m s es a masA- s be pi ai e ei o t e ae nt e s ii e r n h ol e mi o c s i h t yn s ns aea a s h t zt nojci s i c n yi o eo i ai bet e. g p l sft p mi o v
o h wo- y pa a ti r n miso o lb l n ANS o k e c i s a l h d h e o i z i n n te t wa r me rc ta s s in t o ui i t YS W r b n h,s e tb i e .T ptmia o s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导向机构的设计
3.4.1 导向机构设计要求
独立悬架的导向机构承担着悬架中除垂直力之外的所有作用力和力矩,并决定了悬架跳动时车轮的运动轨迹和车轮定位角的变化,因此,悬架的设计要求有:
1)形成强档的侧倾中心和侧倾轴线。

2)形成恰当的纵倾中心。

3)个交接点处受力尽量小,减小橡胶元件的弹性形变,以保证导向精确。

4)保证车轮定位参数及其随车轮跳动哦的变化能满足要求。

5)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

对于前轮独立悬架机构的要求是:
1) 悬架上载荷变化时,保证轮距变化不超过±4.0mm,轮距变化大会引起轮胎早期磨损。

2)悬架上载荷变化时,前轮定位参数要有合理的变化特性,车轮不应产生纵向加速度。

3)汽车转弯行使时,应使车身倾角小。

在0.4g侧向加速度作用下,车身侧倾角≦6°~7°,并使车轮与车身的倾斜同向,以增强不足转向效应。

4)只用时,应使车身有抗前俯作用;加速时,有抗后仰作用。

3.4.2 导向机构的布置参数
1)侧倾中心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由下图所示方式得出。

从悬架与车身的固定连接点E作活塞杆运动方向的垂直并将下横臂延长。

两条的交点即为极点P 。

将P点与车轮接地点N的连线交在汽车的轴线上,交点W即为侧倾中心。

图3-1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侧倾中心的确定
Fig.3-1 Maifuxunshi independent suspension roll centre established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弹簧减震器轴线EG 布置得越接近垂直,下横臂GD 布置得越接近于水平,则侧倾中心W 就越接近于地面,从而使得在车轮上跳动时车轮外倾角的变化不理想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高度为
s
v w r d k p
b h ++=
σβtan cos 2
(3-42)
式中 )
sin(βα++=o
c k
d k p +=βsin
(3-43)
表3-4 215/60R16轮胎标准 Table.3-4 215/60R16 Tire standards
选取:
d=360mm s
r =152 β=60 σ=50 (3-44)



3-4


α
=
σ
=50 (3-45) 因为弹簧自由高度 0H =260mm ,减振器的长度L=300mm 所以取
C+o=478mm (3-46)
因为轮胎的断面宽度B=189mm ,车宽度a B =1673mm ,所以:
v
b =
2
2B B a -=
=-2
189
21673742mm
(3-47)
根据设计要求满载时: K=
)
65sin(478
0+o =2505.24mm
(3-48)
87.6213606sin 24.25050
=+⨯=p mm
(3-49) 所以
152
5tan 3606cos 24.250587
.621272400+⨯+⨯=
w h =84.2mm (
3-50)
满足在独立悬架中,前悬架侧倾中心高度在0~120mm 范围内。

2)侧倾轴线
在独立悬架中,汽车前部与后部侧倾中心的连线称为侧倾轴线,侧倾轴线应大致与地面平行,且尽可能离地高些。

平行是为了使得在曲线行驶时前、后轴上的轴荷变化接近相等,从而保证中型转向特性;而尽可能高则是为了使车身的侧倾限制在允许范围内
然而,在前悬架的侧倾中心高度收到允许的轮距变化限制,并其尽可能超过150mm.此外,在前轮驱动驱动的汽车中,由于前桥轴荷大,且为驱动桥,故应尽可能是前轮轮荷变化小。

3)纵倾中心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纵倾中心,可由E 点座减震器运动方向的垂直线。

该垂直线与横臂轴D 延长线的交点v O 即为纵倾中心,如下图所示:
图3-2 麦弗逊式悬架的纵倾中心
Fig.3-2 Maifuxunshi Suspension trim Centre
4) 抗制动纵倾性
抗制动纵倾性可能使制动过程中汽车车头的下沉量及车尾的抬高量减小。

只有在前后悬架的纵倾中心位于两根车桥(轴)之间时,这一性能方可实现
5) 抗驱动纵倾性
抗驱动纵倾性可减小后轮驱动汽车车尾的下沉量或前轮驱动汽车车头的抬高量。

对于独立悬架而言,当纵倾中心位置高于驱动桥车轮中心时,这一可能性方可实现。

6) 悬架横臂的定位角
独立悬架中的横臂铰链轴大多空间倾斜布置。

3.4.3 导向机构受力分析
分析如图的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受力简图可知:作用在导向套上的横向力F 3,可根据图上的布置尺寸求得
图3-3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导向机构受力简图
Fig.3-3 Maifuxunshi independent suspens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force diagram
根据弹簧设计要求以及减震器升级要求,和上面布置要求,确定上面参数: a=152mm b=357mm
c=120mm d=404mm (3-51) 42.418334342.38405.08.9701=+=⨯⨯+=F F
(3-52)
)
)((13c d d c ad
F F -+=
(
3-53)
式中,F 1为前轮上的静载荷1'
F 减去前轴簧下质量的1/2 所以
120)
-)(404044(120404
25142.41833+⨯⨯=
F =1726.26N (
3-54)
将弹簧和减震器的轴线相互偏移距离s=6mm,在考虑到弹簧轴向力F 6的影响,则作用到套筒上的力将减小,即
c
d s F c d b c ad
F F ---+=
613))((
(3-55) 式


165cos F F ==4183.42×0.996=4166.69N
(3-56)
)
120404(669.416626.17263-⨯-=F =1638.23N
(3-57)
增加距离s ,有助于减小作用到导向套筒上面的横向力。

3.4.4 横向轴线布置方式的选择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横臂轴线与主销后倾角的匹配,影响汽车的纵倾稳定性。

O 点为汽车纵向平面内悬架相对于车身跳动的运动瞬心。

当摇臂轴的抗前俯角'β-等于静平衡位置的主销后倾角γ时,横臂轴线正好与主销轴线垂直,运动瞬心交于无穷远处,主销轴线在悬架跳动时作运动。

因此,
γ值保持不变。

当'β-与γ的匹配使运动瞬心O 交于前轮后方时(图3-4),在悬架压缩行程,γ角有增大的趋势
当'β-与γ的匹配使运动瞬心O 交于前轮前方时(图3-4),在悬架压缩行程,γ角有减小的趋势。

为了减小汽车制动时的纵倾,一般希望在悬架压缩行程主销后倾角γ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设计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时,应选择参数'β能使运动瞬心O 交于前轮后方。

图3-4 γ角变化示意图 Fig.3 -4 γangle diagram
3.4.5 横臂长度的确定
有图3-5可以看出,横臂越长,B y曲线越平缓,即车轮跳动时轮距变化越小,有利于提高轮胎寿命。

主销内倾角β、车轮外倾角α和主销后倾角γ曲线的变化规律也都与B y类似,说明摆臂越长,前轮定位角度的变化越小,将有利于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因此,在满足布置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加长横臂长度。

图3-5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运动特性
Fig.3-5 mcpherso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motion characteristic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