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2.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练)
(人教版)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知识点同步练习卷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新人教版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下列分类合理的是()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同位素:1H、2H、3H;干冰、液氯都是非电解质④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纯碱;同素异形体:C60、金刚石、石墨⑤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A.只有②④ B.只有②③⑤ C.只有①②④ D.只有②③⑤【答案】A2.下列变化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 B C D陶瓷的烧制活字印刷排版术鞭炮和烟火的燃放司母戊鼎表面出现铜绿【答案】B3.类比推理的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有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几种类比推理结论中正确的是()A.H2SO4为强酸,推出HClO4为强酸B.Fe3C l8可以改写为FeCl2·2FeCl3,推出Fe3I8可以改写为FeI2·2FeI3C.NH3的沸点高于PH3,推出CH4沸点高于SiH4D.CO2通入Ba(NO3)2溶液中无沉淀生成,推出SO2通入Ba(NO3)2溶液中无沉淀生成【答案】A4.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Na2O、CaO、Al2O3均为碱性氧化物B.液溴不导电,所以液溴是非电解质C.12C与13C的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只含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答案】C5.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①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元纸币将逐步被硬币替代,硬币是合金②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H2O2,两者都含有极性键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答案】B6.【湖南邵东一中2017届高三上第三次月考】下表中所示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右图的是()【答案】B7.《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时作业(含解析)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2分)1.某化学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福尔马林、聚苯乙烯、油脂、生铁、铝热剂、肥皂均是混合物②冰和干冰都是酸性氧化物,固体时是分子晶体③小苏打、硬脂酸钠、BaSO4、Al2O3都是强电解质④CO2、NH3、SO2、H2S、Cl2都是非电解质⑤鸡蛋清溶液、淀粉溶液、烟水晶、雾都是胶体⑥苯酚、纯碱、胆矾和H2O2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A.①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 A解析①福尔马林是甲醛水溶液,聚苯乙烯是苯乙烯的加聚反应产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铝热剂是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等的混合物,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盐,上述物质均属于混合物,正确;②冰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③小苏打、硬脂酸钠、BaSO4、Al2O3都是强电解质,正确;④CO2、NH3和SO2都是非电解质,H2S是电解质,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⑤鸡蛋清溶液、淀粉溶液、烟水晶、雾都是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⑥纯碱为Na2CO3,属于盐类,苯酚不是酸,属于酚类,H2O2为过氧化物,错误。
2.(2018·大连市高三双基检测)分类思想是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A.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淀粉、纤维素、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根据丁达尔现象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答案 D解析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转化为臭氧,白磷转化为红磷等,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淀粉、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而不是根据丁达尔现象,C项错误;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等,D项正确。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分散系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100 nm
分子、离子
许多分子的 集合体或大 分子
大量分子聚集 成的固体小 颗粒
大量分子 聚集成的
小液滴
特点
均一、稳 定体系
多数较均 一、 较 稳 定 (介稳体系)
不均 一、 不 透 明,久置沉淀
不均一、不 透明,久置
分层
分散质粒子能
能
能
不能
否通过滤纸
分散质粒子能 能
否透过半透膜
不能
不能
实例
食盐水、 Fe ( OH)3 胶 泥水、石灰乳 植物油和水
电解 NaOH
④AlCl3 →Al
→NaAlO2
⑤饱和 NaCl 溶液 NH3 ,CO→2 NaHCO3
△ →Na2 CO3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⑤
1. 答案 B ②Fe 在 O2 中燃烧生成 Fe3 O4 而不生成 Fe2 O3 ,故 错误;④制金属铝可以采用电解熔融的 Al2 O3 ,电解 AlCl3 溶液 不能得到 Al,熔融 AlCl3 不导电,故错误。 ①③⑤转化可以实 现,故 B 项正确。
{ îï按有无挥发性 挥发性酸:HNO3 、HCl 等
难挥发性酸:H2 SO4 、H3 PO4 等
按水溶性 可溶性碱:NaOH、KOH、Ba(OH) 2 等
{ (4)碱
难溶性碱:Mg(OH) 2 、Cu(OH) 2 等
{ { 按是否完全电离 强碱:NaOH、Ba(OH)2、KOH 等
弱碱:NH3 ·H2 O 等
( 2)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的性质,它
包括氧化性和还原性、酸性和碱性等。
3.物质的分类方法
( 1) 单一分类法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二章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练习(含解析)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后确认,60个N原子可结合成N60分子,下列关于N60的叙述正确的是( )A.N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N60和N2性质完全相同C.一个N60分子中有30个N2分子D.N60和N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解析:N60是一种单质,A项错误;N60和N2是两种不同的单质,物理性质不相同,化学性质相似,B项错误;N60是纯净物,不含有N2分子,C项错误。
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D.胆矾是纯净物,水泥是混合物解析:A项,如HD(D为氢的同位素)是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但它属于单质,A项错误;B项,如CO为非金属氧化物,但它不是酸性氧化物;C项,如MnO-4含金属元素Mn,但它是阴离子。
答案:D3.下列有关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沼气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B.盐酸和醋酸既是化合物又是酸C.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D.豆浆、牛奶和油脂都属于胶体解析:A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B项,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D项,油脂不属于胶体。
答案:C4.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A.Na2CO3B.Cu2(OH)2CO3C.NaClD.NaHCO3解析:Na2CO3分别属于正盐、碳酸盐和钠盐,故A正确;Cu2(OH)2CO3属于碱式盐,故B 错误;NaCl不属于碳酸盐,故C错误;NaHCO3属于酸式盐,故D错误。
答案:A5.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A.电解质:冰醋酸、小苏打、明矾、氧化铝B.化合物:液氯、干冰、烧碱、纯碱C.混合物:漂白粉、铝热剂、矿泉水、磁性氧化铁D.胶体:豆浆、墨水、血液、生理盐水解析: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溶于水电离出钾离子、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为电解质,冰醋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为电解质,小苏打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电解质,氧化铝为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故A正确;液氯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故B错误;磁性氧化铁为四氧化三铁,为纯净物,故C错误;生理盐水是溶液,不是胶体,故D错误。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2.1物质组成.性质与分类教案含解析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考纲要求: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教材知识层面]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
3.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高考考查层面]命题点1 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示如下:[典题示例]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 )(2)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 )(3)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 )(4)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
( )(5)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 )(6)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 )解析:(2)化学变化中的单原子分子不能再分,如He、Ne等。
(5)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NaCl,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是由分子保持的。
(6)12 6C16 8O和14 7N2有相同的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不是同一种粒子。
2020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夯基练习及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夯基练习及答案专题: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B.SiO2既能与NaOH 溶液反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是一种两性氧化物C.CO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D.H2SO4、NaOH、K2CO3在水溶液中均能电离,它们均为离子化合物【答案】A2、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 ℃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
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过程有( B )①蛋白质的变性②蛋白质的盐析③胶体聚沉④盐类水解⑤焰色反应⑥氧化还原反应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3、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①金属导电②爆炸③缓慢氧化④SO2使品红溶液褪色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⑥工业制O⑦白磷转化为红磷⑧久置浓硝酸变黄⑨16O与218O间的相互转化⑩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⑪石油化工中的裂化、裂解A.②④⑦⑧⑨ B.③④⑤⑦⑧⑪C.①③⑥⑨⑩⑪D.①②⑤⑥⑩⑪解析:①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
②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爆炸是化学变化,气体受热膨胀产生的爆炸是物理变化。
③缓慢氧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④由化学反应引起的物质的颜色的改变是化学变化。
⑤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吸水生成蓝色的五水合硫酸铜是化学变化。
⑥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氮气、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是物理变化。
⑦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
⑧久置浓硝酸变黄是因为浓硝酸发生了分解,是化学变化。
⑨化学反应不改变原子种类。
⑩煤的干馏可得到焦炉煤气、煤焦油、焦炭等物质,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可得到不同沸点的馏分,是物理变化。
⑪石油化工中的裂化、裂解过程都是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得气态烯烃的。
最新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物质的组成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时训练题(带答案)第三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6月28日,第五期中国科协“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医学专家呼吁:过量补锌致儿童性早熟,全民补碘也是不科学的,这里的锌、碘应理解为(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同位素2.在碱性条件下,由经过处理的工业级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通过氧化沉淀的方法,可以制备适合复印墨粉的高档四氧化三铁磁粉,则四氧化三铁和三氧化二铁属于( )A.同素异形体 B.同位素C.同分异构体 D.同一金属的不同氧化物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油 B.生石灰 C.铝热剂 D.漂粉精4.(2012•深圳二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4C中含有14个中子B.1H、2H、3H是同一种核素C.根据酸溶液中c(H+)大小,可将酸分为强酸和弱酸D.根据分散质颗粒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浊液、胶体和溶液5.下列各组物质中,均为纯净物的一组是( )A.碘酒、干冰 B.石油、液氮C.Na2CO3•10H2O、Na2CO3 D.石灰石、氨水6.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此时当光束通过该红褐色液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该红褐色液体是(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二、双项选择题7.在下列物质分类中,后者包括前者的是( )A.氧化物化合物 B.化合物电解质C.溶液胶体 D.溶液分散系8.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
下列关于“NaClO”的分类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 B.电解质C.钠盐和氯酸盐 D.碱性氧化物三、非选择题9.溶液、________、浊液都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都(统)称为________。
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________之间,溶液中的溶质一般以________或________形式存在。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清华大学的科学家将古老的养蚕技术与时兴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结合,发现通过给蚕宝宝喂食含有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桑叶,可以获得更加牢固的蚕丝纤维。
已知:当把石墨片剥成单层之后,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单层就是石墨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蚕丝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石墨烯像烯烃一样,是一种有机物C.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D.碳纳米管具有丁达尔效应解析:选C A项,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错误;B项,石墨烯是单质,属于无机物,错误;C项,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正确;D项,碳纳米管在合适的分散剂中才能形成胶体分散系,错误。
2.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解析:选B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是利用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发生了化学变化;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是因为硅胶疏松多孔,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是因为二氧化硫可与某些有色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肥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钠,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是利用高级脂肪酸钠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呈碱性的性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3.最近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锌修饰的H-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可一步转化为乙酸。
CH4、CO2和CH3COOH均属于() A.有机物B.共价化合物C.电解质D.离子化合物解析:选B CH4、CO2和CH3COOH均属于共价化合物。
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B.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C.人类超量碳排放及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解析:选C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C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1.【重庆市綦江区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MERS病毒疫苗的研制 B.朝鲜的原子弹爆炸实验C.近期出现雾霾的原因探究 D.马鞍山钢铁厂冶炼铁【答案】B2.【辽宁省大连市2018届高三双基测试】分类思想是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叙述正确的是()A.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淀粉、纤维素、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C.根据丁达尔现象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答案】D【解析】A.同一反应中,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臭氧和氧气之间的转化,故A错误;B、淀粉、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 错误;C.根据分散系分散质微粒直径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不是根据丁达尔现象分类的,故C错误;D、碱性氧化物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可以是两性氧化物如 Al2O3,故D正确;故选D。
3.【宁夏育才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特征是()A.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B.胶体粒子带电荷C.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D.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答案】C【解析】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
答案选D。
4.【安徽省滁州市2018届高三9月质检】下列叙述与胶体无关的是()A.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B.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时,可观察到一束光线C.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D.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答案】C5.【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B.向煮沸的1mol·L-1NaOH溶液中滴加FeC1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C.导电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所以物质导电时不可能发生化学变化D.液氯、乙醇、NH3均属于非电解质【答案】A【解析】A.原子为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遵循元素守恒,则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A正确;B.Fe(OH)3胶体的制备是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的,向煮沸的1mol/L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沉淀,故B错误;C.导电时可能为自由电子或自由离子的定向移动,如电解时导电发生化学变化,故C错误;D.液氯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A。
6.【上海市普陀区2018届高三二模】据报道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H3分子。
H3与H2属于()A.同素异形体 B.同分异构体 C.同系物 D.同位素【答案】A7.【四川省泸州市2018届高三三诊】中国不少古诗词清晰的描绘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如刘禹锡的浪淘沙“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下列有关本诗中蕴含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A.“沙中浪底来”指的是金的氧化物B.淘金原理与化学上的萃取一致C.雾的分散质粒子直径范围是10-9~10-7cmD.由沙子到计算机芯片发生了还原反应【答案】D【解析】A.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沙中浪底来”指的是金单质,故A错误;B.沙里淘金的原理是:金子的密度比沙子的密度大得多,在水的冲击下沙粒被水流带走,而金就留在容器里,不是萃取原理,故B错误;C.雾属于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范围应该是1-100nm,故C错误;D.沙子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计算机芯片为硅单质,硅的化合价从+4价到0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故D正确;本题选D。
8.【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把以下物质分类:H2,CaO,Ba(OH)2, Fe2O3,Al,浑浊的河水,CH3CH2OH,NaHSO4,Cu(OH)2,HCl,HNO3,H2SO4,CO2,H3PO4,NaOH, CuSO4,空气,CO,CH4,MgCl2,H2CO3,MgSO4。
(1)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2,Al (2)CH4,CH3CH2OH (3)CaO,Fe2O3,CO2,CO(4)HCl,HNO3,H2SO4, H3PO4,H2CO3(5)Cu(OH)2,Ba(OH)2,NaOH(6)NaHSO4,CuSO4,MgCl2,MgSO4(7)浑浊的河水,空气【解析】(1)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属于单质的是H2、Al;(2)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般是有机化合物,但CO、CO2以及碳酸盐等例外,则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CH4、CH3CH2OH;(3)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则属于氧化物的是CaO、Fe2O3、CO2、CO;(4)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则属于酸的是HCl、HNO3、H2SO4、H3PO4、H2CO3;(5)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则属于碱的是Cu(OH)2、Ba(OH)2、NaOH;(6)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则属于盐的是NaHSO4、CuSO4、MgCl2、MgSO4;(7)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属于混合物的是浑浊的河水、空气。
1.【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①电解质: 明矾、氢氟酸、纯碱②胶体: 淀粉溶液、豆浆、墨水③酸性氧化物: SO2、CO2、N2O5④同位素: 1H2、2H2、3H2⑤同素异形体: C60、金刚石、石墨⑥放热反应: 盐酸与氢氧化钠、碳酸钙高温分解、甲烷燃烧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④⑤⑥【答案】A2.【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下面的“诗”情“化”意,分析正确的是()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B.“日照澄州江雾开”中伴有丁达尔效应C.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梁中的乙醇分离出来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答案】B【解析】“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涉及化学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又生成碳酸钙,A错误;雾是一种以气体作为分散剂的分散体系,即气溶胶,因此当受阳光照射时会发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高粱中不含乙醇,用高粱酿酒是高粱中的淀粉在酒曲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然后用蒸馏法将乙醇分离出,C错误;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发生氧化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D错误;正确选项B。
3.【湖北省荆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质检】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正确的是()X Y ZA 二氧化氮酸性氧化物氧化物B 硫酸化合物电解质C 胶体分散系混合物D 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A.A B.B C.C D.D【答案】C4.【安徽省蚌埠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向含有Fe3+、Fe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碱溶液,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经查阅资料后得知,该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分散系可产生丁达尔现象B.可用过滤的方法將分散剂与分散质分离开C.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Fe2++H2O=FeO+H2↑D.通直流电时,阴极附近黑色变深,说明该分散系带正电【答案】A5.【江西省赣州市四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A.单甘油酯、混甘油酯、苛性钾、H2S、B.胆矾、漂白粉、硫酸钠、次氯酸C.明矾、水煤气、盐酸、铜D.冰醋酸、福尔马林、硫酸钡、乙醇【答案】D【解析】A、H2S属于弱电解质,故A错误;B、次氯酸属于弱电解质,故B错误;C、盐酸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铜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符合概念,故D正确。
6.【新疆2018届高三一模】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杀青篇》中详细记载了古法制纸工艺。
步骤可分为五步,“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干”。
其中以发生化学反应为主的步骤是()A.煮楻足火 B.荡料入帘 C.覆帘压纸 D.透火焙干【答案】A【解析】A.煮楻足火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将被打烂之竹料倒入水槽内,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故C错误;D.将湿纸逐张扬起,并加以焙干,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A。
7.【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下列判断合理的是()①硫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②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盐③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⑥向Cu与过量浓硫酸反应后的试管中加水以观察CuSO4溶液的颜色A.只有②④⑥ B.只有③④⑥ C.只有①③⑤ D.只有①②⑤【答案】D8.【山西省45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物质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科学合理的分类对于系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解决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1)纯净物根据其组成和性质有如图分类形式,这种分类方法层次分明、简洁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