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课件

v
k<0
0
k>0
t
2、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图 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3、两图线的相交:表示两物体在交点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
4、图线的截距:在横坐标上的截距表示速度为0的对应的 时刻;在纵坐标上的截距表示开始时刻的速度.
5、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时间轴上的 面积表示正向位移,下方的面积表示负向位移.
课堂练习 6、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 路标,以后甲车一直做匀速运动,乙车先加速后 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
的速度又相同,则可判断( B )
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D.甲、乙、丙三车同时到达
自由落体运动
1、特点: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 v0=0,a=g,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
0A B
C
D
E
课堂练习
12、汽车由于漏油而在笔直的马路上每隔相等时间
T0滴下油渍,下图是其中的四滴,量得它们之间的
距离分别是1m、2m和3m,从而可以知道这辆汽车在
这段时间内( B C D
)
A.行驶的速度方向
B.行驶的应油滴位置时的速度大小
B)D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物体先同左运动,2s后开始向右运动
C、前2s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位于出发点
的右方
D、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课堂练习
5、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C )
A、A、B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开头4s内 A、B向物体的位移相同 C、t=4s时.A、B向物体的速度相同 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新教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ppt课件人教版

•
2.自然而然即为自由自在,是人生的 最高境 界,也 必然是 书法的 最高境 界。
•
3.历代书家正是在观察、体悟、回归 自然的 过程中 ,提炼 了书法 的点画 样式, 丰富了 书法的 生命意 象,升 华了书 法的审 美境界 ,终将 书法内 化为书 家的人 格修养 和心性 表达。
•
4.由于人的情绪、意志、身体状况等 方面因 素的影 响,有 时会使 测谎仪 发生误 判。为 了弥补 这些细 小的缺 陷,科 学家叉 开始了 新的探 索。
此式把各段位移都利用上,有效地减小了仅由两次位移 测量带来的偶然误差,这种方法被称为逐差法.
逐差法求加速度方法二
OA B
C
D
E
X1 X2
X3
X4
X5
如图所示,如果纸带上测得连续5个相同时间T内的位移x1、x2、
x3、…、x5 去一段留连续部分
奇数≥5
由Xm-Xn=(m-n)aT2得
a1
x4 x2 2T2
X1 X2 X3
X4
X5
X6
X1 X2 X3
X4
X5
X6
如: a =a1+a2+n…+an+1=ΔTx21+ΔTx22+ n …+ΔTx2n =x2-x1+x3-xn2T+2 …+xn+1-xn=xn+n1T-2 x1
这样求平均值的结果仍是由两段 T 内的位移 xn+1 和 x1 决定,其余各段都没有有效利用,偶然误差相同,不利于准
• [练习]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 中,得到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A、B、C、D、 E、F为相邻的6个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的时 间间隔为0.1 s,则粗测小车的加速度为 ___1_.5_8___m/s2.
推论:Xm-Xn=(m-n)aT2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总结图象法解析PPT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 直线运 动的研 究—— 匀变速 直线运 动规律 总结(图 象法解 析)(共 22张PP T)
在v-t图象中,你还能看出哪些公式?
-10-
v
v
v
v
v v0 2
vt/2
v0
平均速度公式
0
t/2
t
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 直线运 动的研 究—— 匀变速 直线运 动规律 总结(图 象法解 析)(共 22张PP T)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总结
v
a b
0
t
c
d
甲
v e
0
乙
f t
-2-
教学目标
• 用图象理解并记住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 能推导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比例式 • 初步学习用图象分析并求解物理问题
-3-
在v-t图象中,你能看出哪些公式?
v
v
v v0 at
ΔV=at
v0
v0
0
tt
v
v
-4-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 直线运 动的研 究—— 匀变速 直线运 动规律 总结(图 象法解 析)(共 22张PP T)
-8-
巩固练习:
1.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汽车以1m/s2的加速度
行驶了12s,驶过了180m,求:
(1)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多大?
(2)过了180m处之后接着若以2m/s2大小的加速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 直线运 动的研 究—— 匀变速 直线运 动规律 总结(图 象法解 析)(共 22张PP 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 直线运 动的研 究—— 匀变速 直线运 动规律 总结(图 象法解 析)(共 22张PP T)
物理必修1人教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8张)-PPT优秀课件

. 2 匀 变速直 线运动 的速度 与时间 的关系 (共18张 PPT)
4.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l m/s2的加速 度匀加速运动,经5 s后做匀速运动, 最后2 s的时间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直至 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是多 大?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物 理 必 修 1人 教版 2 . 2 匀 变速直 线运动 的速度 与时间 的关系 (共18张 PPT)
物 理 必 修 1人 教版 2 . 2 匀 变速直 线运动 的速度 与时间 的关系 (共18张 PPT)
运动示意图
物 理 必 修 1人 教版 2 . 2 匀 变速直 线运动 的速度 与时间 的关系 (共18张 PPT)
解:以初速度v0=10m/s方向为正方向 (1)匀减速时:v=v0+a1t1 匀加速时:v0=v+a2t2
重物牵引下的运动图象, 线,说明速度随时间均
有什么特点?
匀增加
v/m.s-1
v4
v3
v2
Δv
v1
v0
Δt
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保持不变。
Δv’ Δt’
o
t1 t2 t3
t4 t/s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uniform variable rectilinear motion)。
物 理 必 修 1人 教版 2 . 2 匀 变速直 线运动 的速度 与时间 的关系 (共18张 PPT)
物 理 必 修 1人 教版 2 . 2 匀 变速直 线运动 的速度 与时间 的关系 (共18张 PPT)
例题5.卡车原来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开始刹车,使 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m/s时,交通灯转为绿 灯,司机当即停止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 时间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过 程用了12s。求:(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 小;(2)开始刹车后2s末及10s末的瞬时速度。
4.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l m/s2的加速 度匀加速运动,经5 s后做匀速运动, 最后2 s的时间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直至 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是多 大?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物 理 必 修 1人 教版 2 . 2 匀 变速直 线运动 的速度 与时间 的关系 (共18张 PPT)
物 理 必 修 1人 教版 2 . 2 匀 变速直 线运动 的速度 与时间 的关系 (共18张 PPT)
运动示意图
物 理 必 修 1人 教版 2 . 2 匀 变速直 线运动 的速度 与时间 的关系 (共18张 PPT)
解:以初速度v0=10m/s方向为正方向 (1)匀减速时:v=v0+a1t1 匀加速时:v0=v+a2t2
重物牵引下的运动图象, 线,说明速度随时间均
有什么特点?
匀增加
v/m.s-1
v4
v3
v2
Δv
v1
v0
Δt
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保持不变。
Δv’ Δt’
o
t1 t2 t3
t4 t/s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uniform variable rectilinear motion)。
物 理 必 修 1人 教版 2 . 2 匀 变速直 线运动 的速度 与时间 的关系 (共18张 PPT)
物 理 必 修 1人 教版 2 . 2 匀 变速直 线运动 的速度 与时间 的关系 (共18张 PPT)
例题5.卡车原来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开始刹车,使 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m/s时,交通灯转为绿 灯,司机当即停止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 时间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过 程用了12s。求:(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 小;(2)开始刹车后2s末及10s末的瞬时速度。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课件: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其应用 (共34张PPT)

0
t
T 2T 3T 4T 5T
图象法推导: v
5v
4v
3v
2v
v
0
t
T 2T 3T 4T 5T
图象法推导: v
5v
4v
3v
2v
v
0
t
T 2T 3T 4T 5T
图象法推导: v
5v
4v
3v
2v
v
0
t
T 2T 3T 4T 5T
x1 : x2 : x3 = 1:22:32: …
图象法推导: v
5v
(5)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质点 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x,常用结论:
v0=0 tⅠ
v1 tⅡ v2 tⅢ
v3 tⅣ
x t0=0
t1 x
x t2
t3 x
t4
t1 :t2 :t3 tI :tII:tIII v1:v2:v3
(5)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质点 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x,常用结论:
少米?。 80m
180m
(2) 第2个5秒内、第3个5秒内、各
前进了多少米?。
60m
100m
【练习1】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由 静止从斜面顶端沿斜面下滑:
该物体滑到底部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 t0,则滑到一半长度所用时间为
A t0. 2
2 B2 .t0
B
2 1
C. 2
t0
D t0. 4
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由静止从 斜面顶端沿斜面下滑,
多少? 4s
【练习3】某人站在月台上观察火车匀 加速出站的运动情况,开始时此人恰站 在第一节车厢与车头相接的地方,从火 车启动开始计时,测得第一节车厢经过 他的时间为5s,全部车厢经过他的时间为 30s,求火车共有多少节车厢.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差公式

117v=
-2
×
10
m/s=1.9 m/s。根据匀变速直
2
2×
3
Δ
线运动的推论 Δx=aT2,得加速度大小为 a=
2
=
17×10-2
2
3
2
m/s2=0.38 m/s2。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1.(用平均速度求位移)(2023四川成都高一期末)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
对点演练
2.(2023湖南邵阳高一月考)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小球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规律,
使用智能手机的连拍功能测量小球的运动。如图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
手向左轻轻地推一下小球,在小球向左运动过程中,用智能手机的连拍功能记录
不同时刻小球的位置。图中记录了小球在桌面上连续6个像的位置,已知智能手
2
2
2
应用体验
【例1】 (多选)在滑雪场游玩时,小明从雪坡的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
线下滑,途中依次经过a、b、c三个标志点,已知a、b间的距离为4 m,b、c
间的距离为8 m,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2 s,则( AD )
A.小明通过b点的速度大小为3 m/s
B.小明通过c点的速度大小为7 m/s
2
(3)三个平均速度公式的比较:
=
适用于任何运动,
=
0 +
及
2
=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
对点演练
1.(2023浙江余姚中学高一月考)一物体从固定斜面上某点由静止开始沿斜
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 s后到达斜面底端,并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
直线运动,又经过9 s停止,已知物体经过斜面和水平地面交接处时速度大
-2
×
10
m/s=1.9 m/s。根据匀变速直
2
2×
3
Δ
线运动的推论 Δx=aT2,得加速度大小为 a=
2
=
17×10-2
2
3
2
m/s2=0.38 m/s2。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1.(用平均速度求位移)(2023四川成都高一期末)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
对点演练
2.(2023湖南邵阳高一月考)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小球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规律,
使用智能手机的连拍功能测量小球的运动。如图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
手向左轻轻地推一下小球,在小球向左运动过程中,用智能手机的连拍功能记录
不同时刻小球的位置。图中记录了小球在桌面上连续6个像的位置,已知智能手
2
2
2
应用体验
【例1】 (多选)在滑雪场游玩时,小明从雪坡的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
线下滑,途中依次经过a、b、c三个标志点,已知a、b间的距离为4 m,b、c
间的距离为8 m,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2 s,则( AD )
A.小明通过b点的速度大小为3 m/s
B.小明通过c点的速度大小为7 m/s
2
(3)三个平均速度公式的比较:
=
适用于任何运动,
=
0 +
及
2
=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
对点演练
1.(2023浙江余姚中学高一月考)一物体从固定斜面上某点由静止开始沿斜
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 s后到达斜面底端,并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
直线运动,又经过9 s停止,已知物体经过斜面和水平地面交接处时速度大
大一轮高考总复习物理(人教版)课件:实验0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大小是__________
(3)如果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出前六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x1、x2、 x3、x4、x5、x6,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t,则小车的加速度a的表达式 为:__________
答案:(1)AD (2)x3-x2=x2-x1 (3)a=x4+x5+x262-5 tx2 1+x2+x3
____________ s打一次点.
(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小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过程的
操作顺序应该是(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哪个先,哪个后都可以
(3)实验中该同学从打出的若干纸带中选取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按时间 顺序取A、B、C、D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尺子测得相 邻各点间的距离为x1=3.62 cm,x2=4.75 cm,x3=5.88 cm.
二、实验原理 从纸带上确定计数点和两计数点间隔的时间,量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利用 平均速度求出瞬时速度;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是一个常数来确定运 动性质.
三、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 线、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 四、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原理图,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 2.把一细线系在小车上,细线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 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5.换纸带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三、误差分析 1.使用刻度尺测计数点的距离时有误差. 2.作v-t图象时出现作图误差. 3.电源频率不稳定,造成打点的时间间隔不完全相同. 4.长木板粗糙程度不均匀,小车运动时加速度有变化造成误差.
(3)如果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出前六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x1、x2、 x3、x4、x5、x6,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t,则小车的加速度a的表达式 为:__________
答案:(1)AD (2)x3-x2=x2-x1 (3)a=x4+x5+x262-5 tx2 1+x2+x3
____________ s打一次点.
(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小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过程的
操作顺序应该是(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哪个先,哪个后都可以
(3)实验中该同学从打出的若干纸带中选取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按时间 顺序取A、B、C、D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尺子测得相 邻各点间的距离为x1=3.62 cm,x2=4.75 cm,x3=5.88 cm.
二、实验原理 从纸带上确定计数点和两计数点间隔的时间,量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利用 平均速度求出瞬时速度;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是一个常数来确定运 动性质.
三、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 线、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 四、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原理图,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 2.把一细线系在小车上,细线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 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5.换纸带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三、误差分析 1.使用刻度尺测计数点的距离时有误差. 2.作v-t图象时出现作图误差. 3.电源频率不稳定,造成打点的时间间隔不完全相同. 4.长木板粗糙程度不均匀,小车运动时加速度有变化造成误差.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PPT课件

3vB2 -2v2A 5
D.35vA+25vB,
3vB2 +2v2A 5
解析 物体加速度 a=vB-t vA,物体经过25t后的瞬时速度为 v1=vA+a·25t=35vA+25 vB。由 v2B-v22=2a·25s,v22-v2A=2a·35s,联立解得 v= 3vB2 +5 2v2A,选项 D 正确。 答案 D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新教材】 人教版 高中物 理必修 第一册P PT课件
解析 (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 v201=2ax 小客车刹车的最小加速度 a=v220x1=2×1422 0 m/s2=4.9 m/s2
汽车刹车前行驶的速度最大值为 v0m=at=4.9×3 m/s=14.7 m/s (2)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v0t1=8×0.5 m=4 m 汽车做匀加速度运动的时间t2=t-t1=2.5 s L-s=v0t2+12at22 代入数据解得a=4.0 m/s2 答案 (1)14.7 m/s (2)4.0 m/s2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知识总结复习
概念:沿着一条直线,且 加速度 不变的运动
匀
变பைடு நூலகம்
速度公式:v=_v_0_+__a_t_
速 直
基本公式 位移公式:x=_v_0t_+__12_a_t2_
线 运 动 的
规律
重要的导出公式
速度位移公式:__v_2-__v_0_2_=__2_a_x_ 平均速度公式:v=v0+2 v=vt
[例 1] 一物体以速度 vA 从 A 点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 t 到达 B 点速度
为 vB,A、B 相距 s,则该物体经过时间25t时和距 B 点25s处时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
A.25vA+35v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上下振动起来,位于振片一端
的振针就跟着上下振动而打点,这时,振针就在纸带上打 出一系列点, 当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时,它每隔0.02 s打
一点,即打出的纸带上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02
s.振针的上下振动是靠电流方向的改变来改变磁铁的磁场 方向,从而促使振动片上下振动来带动的,注意振动片的 振动周期与电源的电流变化周期一致.若使用50 Hz的交流 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
解析:选取计数点可以使相邻点间的间隔增大,在用 直尺测量这些点间的距离时,在测量绝对误差基本相同的
情况下,相对误差较小,故A正确;在实验中如果小车运动
的加速度过小,打出的点就很密,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较 大,测量的准确度会降低,因此小车的加速度适当增大一
些较好,选项B错误;适当增加钩码个数,可使小车的加速
要注意“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与“每隔4个点取一 个计数点”说法是一样的.但要注意题中是“每几个点取
一个计数点”.
图4
[例1]
如图4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
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
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 s,
其中x1=7.05 cm,x2=7.68 cm,x3=8.33 cm,x4=8.95 cm, x5 =9.61 cm,x6 =10.26 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4.在坐标纸上画v—t图象时,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 选取,使图象分布在坐标平面的大部分面积上.
5.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可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
计数起点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6.为了便于测量,可以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
找一个点当作计时起点.
7.区分计时点和计数点 计时点是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计数点是 指在测量和计算时在纸带上所选取的点.通常每隔4个轨迹 点选1个计数点,选取的记数点不少于6个.
米为单位的.
(2010.日照模拟)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
的纸带如图5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计数点A、B、C、D、
E、F,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点 的距离依次是2.0 cm、5.0 cm、9.0 cm、14.0 cm、20.0 cm.
小球在位置A时的速度大小vA=________m/s.
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 m/s2.
[答案] 0.60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9
图9为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它是每隔s的 时间拍摄的.从某个稍大些的位置间隔开始测量,照片上
边数字表示的是这些相邻间隔的序号,下边的数值是用刻
度尺量出的其中两个间隔的长度.根据所给的两个数据求 出小球下落加速度的测量值g=________m/s2.序号3的间隔
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s6-s1)等于(s2-s1)的6倍
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
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 答案:C
3.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路上启动时的加速度(轿 车启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成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 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12所示,如果拍摄时每 隔2 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 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
一端,接好电源;
把一细线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 钩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
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换纸带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 量分析.
五、数据处理 1.选择适当的点做计时起点,用笔在纸带上标出计
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14所示,请根
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填字母).
(1)在B、C、D三段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 是________;
(2)打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 m/s2.
答案:D
8.05
6.有一种“傻瓜”相机的曝 光时间(快门打开到关闭的时间)是 固定不变的.为了估测该相机的曝 光时间,有位同学提出了下述实验 方案:他从墙面上A点的正上方与A 相距H=1.5 m处,使一个小石子自 由落下,在小石子下落通过A点后, 立即按动快门,对小石子照相,得 到如图15所示的照片,由于小石子 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一条模糊 的轨迹CD.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 是6 cm.
(1)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B点的速度为vB= ________m/s,CE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2)以打B点时为计时起点,建立v—t坐标系如图6所示, 请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 (3)根据图线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 m/s2.
答案:(1)0.25
(2)为了减小误差,改变h的数值,测出多组数据,记
录在表格中(表中t′是水滴从水龙头口到A板所用的时间,即 水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请在图17乙中所示的坐标纸上作
出适当的图象,并利用图象求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g=
________.(要求两位有效数字)
次数 1 2 3 4 5 6
高度h/cm 20.10 25.20 32.43 38.45 44.00 50.12
前一个水滴滴在挡板上的声音的同时,下一个水滴刚好开 始下落.首先量出水龙头口离挡板的高度h,再用秒表计时,
计时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挡板上的声音的同时,
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 依次数“2,3,„”,一直数到“n”时,按下秒表按钮停 止时,读出秒表的示数为t.
(1)写出用上述测量方法计算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g =________;
2.电火花计时器:它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 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仪器.当接通220 V交流电源,按下
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
针、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 运动纸带上就打出一系列点迹.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它
也是每隔0.02 s打一次点,即打出的纸带上每相邻两点间的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实验目的 1.利用打点纸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能画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并根据图象求加速 度. 二、实验原理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
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求出第n个点对应的瞬时速度, vn=,作出v-t图象,分析v与t的关系.
如图1所示,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 x1、x2、x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Δx=x2-x1=
度适当增大,故选项D正确.舍去纸带上过于密集,甚至分 辨不清的点,可以减小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故选项C正 确. 答案:ACD
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 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图10所示的 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 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空中运动时间t′/s 0.20 0.23 0.26 0.28 0.30 0.32
速度约为
(
)
A.1 m/s2 C.3 m/s2
图12 B.2 m/s2 D.4 m/s2
答案:B
4.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 时器使用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选择打点清晰记录小
车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在纸带上分别用数字0~5标注6个
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纸带 上从0点起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分别为2.80 cm、
线较远,应该舍弃该点,利用其他点确定小车的v-t图象;
七、注意事项 1.打点计时器、纸带、限位器要与长木板纵轴位置
对齐再固定在长木板上,使纸带、小车、拉线和定滑轮在
一条直线上. 2.牵引小车的钩码的质量要适宜.若质量过大,则
纸带上打出的计时点太少.若质量过小则点数过于密集,
不便于测量.以能在纸带上长约50 cm的范围内清楚地取 7~8个计数点为宜. 3.为防止钩码落地损伤钩码,可在地面铺泡沫塑料 垫.
时间间隔也是0.02 s.
3.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比较 (1)电磁打点计时器应使用10 V以下的交流电源;电火
花计时器要使用220 V交流电源.
(2)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小, 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实验误差小.
(3)两种打点计时器能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打
在纸带上的点,记录了纸带运动的时间,如果把纸带跟物 体连在一起,纸带上的点就相应地表示出运动物体在不同 时刻的位置.
4.40 cm、5.98 cm、7.60 cm、9.19 cm,如图13所示.由纸
带上的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 度为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 m/s2.(所填结 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图13
答案:0.68
1.60
5.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 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两 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依打点先后编为0、1、2、
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
加速度的大小是 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 字).
题后反思:求解时注意三点: (1)认清计时点与计数点,以便于确定打点周期;
(2)明确x1、x2、…、xn表示的含义,是相邻
两个点的间距还是某点到起点的间距; (3)准确进行单位换算,因为纸带上的数据通常是以厘
请从上述信息和照片上选取估算相机曝光时间必要的 物理量,用符号表示,如H等,推出计算曝光时间的关系
式,并估算出这个“傻瓜”相机的曝光时间.(要求保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