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
尔雅

《爾雅》內容 爾雅》
• 《尔雅》全书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 尔雅》全书收词语4300多个, 4300多个 2091个条目 这些条目按类别分为“ 个条目。 2091个条目。这些条目按类别分为“释 释言” 释训” 释亲” 诂”、“释言”、“释训”、“释亲”、 释宫” 释器” “释宫”、“释器”、“释乐 yuè) 释天” 释地” (yu )”、“释天”、“释地”、 释丘” 释山” 释水” “释丘”、“释山”、“释水”、“释 释木” 释虫” 释鱼” 草”、“释木”、“释虫”、“释鱼”、 释鸟” 释兽” 释畜(chù) “释鸟”、“释兽”、“释畜(ch )” 19篇 等19篇。
《爾雅》的現代價值 爾雅》
• 在今天看来,《尔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 在今天看来, 尔雅》 而且是多方面的。 尔雅》 值,而且是多方面的。《尔雅》作为中国 现存最早的词典, 现存最早的词典,汇集和解释了大量先秦 的词汇,保存了丰富的方言资料,也包罗 的词汇,保存了丰富的方言资料, 了社会和自然各种专科名词, 了社会和自然各种专科名词,因此它不仅 是一部语文词典,也是一部百科词典。 是一部语文词典,也是一部百科词典。宋 代有人说过: 古人之学 必先通《尔雅》 古人之学, 代有人说过:“古人之学,必先通《尔雅》, 则六籍百家之言皆可以类求矣。 尔雅》 则六籍百家之言皆可以类求矣。”《尔雅》 至今仍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籍不可缺少的 工具书。 工具书。
十三经
• 十三经,《周 仪礼》 礼》、《仪礼》、《礼 春秋左传》 记》 、《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公羊传》、《春 秋谷梁传》 论语》 秋谷梁传》、《论语》、 孝经》 尔雅》 《孝经》、《尔雅》、 孟子》 《孟子》。
《爾雅》的價值
• 語言學 1.幫助認識古代詞彙發展的規律 幫助認識古代詞彙發展的規律, 1.幫助認識古代詞彙發展的規律,從龍同 趨向細密,由綜合趨向分化; 趨向細密,由綜合趨向分化; 2.瞭解許多詞語的古義 瞭解許多詞語的古義, 2.瞭解許多詞語的古義,弄清相當一部分 古今詞義的區別 • 社會歷史學 反映了氏族社會、 反映了氏族社會、宗法社會的人文關係
尔雅(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目录分析
释言第二
释诂第一
释训第三
1
释亲第四
2
释宫第五
3
释器第六
4
释乐第七
5
释天第八
1
释地第九
2
释丘第十
3
释山第十一
4
释水第十二
5
释草第十三
1
释木第十四2释虫第源自五3释鱼第十六4
释鸟第十七
5
释兽第十八
《尔雅》词语笔画 索引
释畜第十九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 全注全译丛书
作者介绍
这是《尔雅(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这算是古代汉语词典,尔雅通识,讲了山川草木等等的介绍和文字用法。 《尔雅》,名字即好听。 尔者,近也。一字一世界,一意一如来,文以载道,离诸文字则孰能与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字郁郁, 以观成康。
精彩摘录
古今言异,方国语殊,释以雅言,义归乎正,故名《尔雅》 汉刘熙《释名·释典艺》:“《尔雅》:尔,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 主也。” 《尔雅》是第一部内容和体例都比较完备的汉语词典。 释 诂 》 以 一 词 解 释 多 词 为 主 , 《 释 言 》 以 一 词 解 释 一 词 为 主 , 《 释 训 》 的 被 释 词 语 以 双 音 词 语 为 主 。 传世《尔雅》十九篇,即《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 《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 《释诂》一篇大抵是以通语易词解释古语、方言及疑难词语。 权舆:通“虇蕍(quǎn yú)”,本义为草木始生,引申为开始、初始的意思。 诞:本义为说大话,引申为大。 俶(chù):古籍中常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开始动作或行动 京:人工筑起的高丘,引申有大、高大的意思。
尔雅原文及译文

尔雅原文及译文
尔雅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词典,也是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
它的内容包括词语的解释、词语的用法、词语的出处等。
下面是一段尔雅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
”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是工具。
”
在这段原文中,“子曰”是“孔子说”的意思,“君子不器”是孔子的一句话,意思是君子不是工具,不能被他人利用。
这句话的含义是,君子应该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不能被他人左右,也不能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自己的原则。
尔雅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对于研究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同时,尔雅中的许多词语和表达方式也被后人广泛引用,成为了汉语的一部分。
《释言》(尔雅)简介及原文全文

《尔雅》释言关于尔雅《尔雅》是辞书之祖。
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
它不仅是辞书之祖,还是中国古代的典籍——经,《十三经》的一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尔雅》是第一部词典,“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
《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释言原文殷、齐,中也。
斯、誃,离也。
谡、兴,起也。
还、复,返也。
宣、徇,遍也。
馹、遽,传也。
蒙、荒,奄也。
告、谒,请也。
肃噰,声也。
格、怀,来也。
畛、厎,致也。
恀、怙,恃也。
律、遹,述也。
俞、{合田},然也。
豫、胪,叙也。
庶几,尚也。
观、指,示也。
若、惠,顺也。
敖、幠,傲也。
幼、鞠,稚也。
逸、愆,过也。
疑、休,戾也。
疾、齐,壮也。
悈、褊,急也。
贸、贾,市也。
厞、陋,隐也。
遏、遾,逮也。
征、迈,行也。
圮、败,覆也。
荐,原,再也。
抚、敉,抚也。
臞、脙,瘠也。
桄、熲,充也。
屡、昵,亟也。
靡、罔,无也。
爽,差也。
爽,忒也。
佴,贰也。
剂、剪,齐也。
饙、馏,稔也。
媵、将,送也。
作、造,为也。
餥、餱,食也。
鞫、究,穷也。
卤、矜、咸,苦也。
干、流,求也。
流,覃也。
覃,延也。
佻,偷也。
潜,深也。
潜、深,测也。
谷、鞠,生也。
啜,茹也。
茹、虞,度也。
试、式,用也。
诰、誓,谨也。
竞、逐,彊也。
御、圉,禁也。
窒、薶,塞也。
黼、黻,彰也。
膺、身,亲也。
恺悌,发也。
髦士,官也。
畯,农夫也。
盖、割,裂也。
邕、支,载也。
諈、诿,累也。
漠、察,清也。
庇、庥,廕也。
谷、履,禄也。
履,礼也。
隐,占也。
逆,迎也。
憯,曾也。
增,益也。
薆,隐也。
僾,唈也。
基,经也。
基,设也。
祺,祥也。
祺,吉也。
兆,域也。
肇,敏也。
挟,藏也。
浃,彻也。
替,废也。
替,灭也。
速,征也。
征,召也。
琛,宝也。
探,试也。
髦,选也。
髦,俊也。
俾,职也。
纰,饰也。
水夌,栗也。
栗,戚也。
蠲,明也。
《尔雅》全集

《尔雅》全集〖汉初〗【简介】 ................................................................... . (2)一、释诂 ..................................................................... .. (4)二、释言 ..................................................................... .. (9)三、释训 ..................................................................... (17)四、释亲 ..................................................................... (20)五、释宫 ..................................................................... (22)六、释器 ..................................................................... (23)25 七、释乐 ..................................................................... ..................................................................八、释天 ..................................................................... (26)28 九、释地 ..................................................................... ..................................................................十、释丘 ..................................................................... .................................................................. 29 十一、释山 ..................................................................... .............................................................. 30 十二、释水 ..................................................................... .............................................................. 31 十三、释草 ..................................................................... .............................................................. 32 十四、释木 ..................................................................... .............................................................. 38 十五、释虫 ................................................................................................................................... 41 十六、释鱼 ..................................................................... .............................................................. 43 十七、释鸟 ..................................................................... .............................................................. 45 十八、释兽 ..................................................................... .. (48)【简介】注音:ěryǎ价值:《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代的词典。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
《尔雅》是辞书之祖。
《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
书中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汉语词汇。
它不仅是辞书之祖,还是典籍——经,《十三经》的一种,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尔雅》是第一部词典,“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
《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汉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尔雅》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上限不会早于战国,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楚辞》、《列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后的作品。
书中谈到的一些动物,如狻猊(suān ní,即龙九子之一,形如狮子),据研究,不是战国以前所能见到的。
也有认为《尔雅》成书的下限不会晚于西汉,因为在汉文帝时已经设置了《尔雅》博士,到汉武帝时已经出现了犍为文学的《尔雅注》。
《尔雅》全书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
本20篇,现存19篇。
它大约是秦汉间的学者缀缉先秦各地的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的。
这些条目按类别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yuè)”、“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chù)”等19篇。
这19篇的前3篇与后16篇有显著的区别,从内容的类别来看,可以分为六类:一专门解释字义词义的,有《释诂》、《释言》、《释训》;二有关人事和生活用器名称,为《释亲》、《释宫》、《释器》、《释乐(yuè)》;三有关天文的,《释天》;四有关地理的,《释地》、《释丘》、《释山》、《释水》;五有关动物的《释鸟》、《释兽》、《释畜》、《释虫》、《释鱼》;六有关植物的《释草》、《释木》。
尔雅名词解释

《尔雅》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辞书,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词典的开山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字学、语言学和文化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尔雅》分为上下两篇,分别收录了当时的语言词汇、古代文化、典故以及各种生物、器物、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名词,并进行了详细解释和注释。
其中,《尔雅》上篇主要收录了各种人物、动植物、器物、地理名词等,涵盖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知识;而《尔雅》下篇则主要收录了各种节日、礼仪、历法、乐曲等文化传统和典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形态。
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辞书之一,《尔雅》不仅对后来的辞书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今天的历史学、语言学、文化研究等领域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参考。
尔雅的名词解释有哪些评价

尔雅的名词解释|有哪些评价尔雅的名词解释:《尔雅》是辞书之祖。
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
它不仅是辞书之祖,还是中国古代的典籍——经,《十三经》的一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尔雅》是第一部词典,“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 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
《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尔雅的主要内容:《尔雅》全书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
本20篇,现存19篇。
这些条目按类别分为“ 释诂”、“ 释言”、“ 释训”、“ 释亲”、“释宫”、“释器”、“释乐(yuè)”、“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chù)”等19篇。
这19篇的前3篇与后16篇有显著的区别,从内容的类别来看,可以分为六类:一专门解释字义词义的,有《释诂》、《释言》、《释训》 ;二有关人事和生活用器名称,为《释亲》、《释宫》、《释器》、《释乐(yuè)》 ;三有关天文的,《释天》 ;四有关地理的,《释地》、《释丘》、《释山》、《释水》 ;五有关动物的《释鸟》、《释兽》、《释畜》、《释虫》、《释鱼》;六有关植物的《释草》、《释木》例如:如、适、之、嫁、徂(cú)、逝,往也。
( 释诂)克,能也。
( 释言)明明,斤斤,察也。
( 释训)其中“释诂”是解释古代的词,它把古已有之的若干个词类聚在一起,作为被训释词,用一个当时通行的词去解释它们。
“释言”是以字作为解释对象,被训释词大多只有一两个。
“释训”专门解释描写事物情貌的叠音词或联绵词。
尽管作为语文词典来说,它的注释过于笼统,许多条目仅仅是同义词表,但是远在公元前3世纪就能产生出这样的著作,就是在世界词书编纂历史上也堪称第一了。
《尔雅》后16篇是根据事物的类别来分篇解释各种事物的名称,类似后世的百科名词词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尔雅通识课-用相声演绎中国文化试题及答案导读:满分尔雅答案,《用相声演绎中国文化》期末考试,1以下哪位相声大师的艺名是“万人迷”,答案:D,答案:B,答案:C,5以下关于“清门相声”说法错误的是?,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D、在中国各地域戏曲之中排名第三,A、是一种中国古代戏曲形式,8下列关于对口相声的说法错误的是?,B、由捧哏、逗哏两个演员对讲的相声,D、是最早的相声表演形式,A、是相声组织包袱的手段之一,D、是相声表演中组织包袱的唯一手段满分尔雅答案《用相声演绎中国文化》期末考试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 以下哪位相声大师的艺名是“万人迷”A、裕德隆B、刘德智C、焦德海D、李德钖答案:D2 下列关于汉语中“双重否定”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为两类句式B、双重否定具有疑问句的功能C、一般的双重否定句式,连用两个否定性词语造成D、特殊的双重否定句式,是由一个否定性词语和一个反语语气连用造成的答案:B3 以下哪个词汇不适宜描绘侯宝林大师的舞台风度?A、洒脱B、拘谨C、俊秀D、儒雅答案:B4 下列关于绕口令说法错误的是?A、练习绕口令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让口齿清楚、语言明晰B、它将若干双声、叠词词汇或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有意集中在一起C、同英文的绕口令是一样的,都是有故事情节的D、读起来节奏感强、妙趣横生,内容五花八门答案:C5 以下关于“清门相声”说法错误的是?A、所演曲目用语高雅B、表演者清高自傲,作艺方式是自娱C、继承人物之一是陈涌泉先生D、表演者以此为生答案:D6 以下关于河南豫剧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源于河南省的一个戏曲剧种,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B、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C、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D、在中国各地域戏曲之中排名第三答案:D7 下列关于参军戏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种中国古代戏曲形式B、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C、一般是两个角色,被戏弄者是参军,戏弄者叫苍鹘D、内容多为严肃的时政话题答案:D8 下列关于对口相声的说法错误的是?A、曲艺名词叫双春B、由捧哏、逗哏两个演员对讲的相声C、其目的是引人发笑D、是最早的相声表演形式答案:D9 下列关于“开门柳”的解释正确的是?A、开门看见一株大柳树B、在表演刚开始起来就唱C、为了招揽观众,站在门前的柳树上唱D、为了招揽观众,在门前的柳树下搭台表演答案:B10 以下关于普通话的描述,错误的是?A、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B、以北方语言为基础方言C、以现代白话文作为与法规范D、是大和民族共用的语言答案:D11 一个人如果想做到“伶牙俐齿”,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除了()A、语汇丰富B、行动机敏C、反应机敏D、通情达意答案:B12 山西话中的“老醯”的本义是什么?A、酱油B、甜酒C、山西人D、俗人答案:B13 下列关于“三番四抖”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相声组织包袱的手段之一B、“三番”是指反复强调三遍C、“四抖”是指在第四遍时来个巧妙的突变,揭露出矛盾和事物真相D、是相声表演中组织包袱的唯一手段答案:B14 相声中的包袱类型各有不同,以下哪种表现手法不是包袱的表现手法?A、曲解、双关、错觉B、把内容加以夸大和夸张C、用揭露的方式,用否定的方式D、平铺直叙,抽象表达答案:D15 以下哪点不属于“笑忌”?A、刺人隐事B、令人难堪牵强C、生活中的误会D、笑中刀答案:C16 下列关于贯口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相声当中的一种技巧和基本功B、贯口的“贯”是一气呵成、一贯到底的意思C、说贯口就是要快速地一气呵成,越快越好D、在说贯口的过程中,要做到慢而不断,快而不乱答案:C17 下列关于“顶针续麻”说法正确的是?A、是清代旗藉子弟发明的文字游戏B、是民间游戏,文人墨客不屑于玩此游戏C、是宋元以来的一种首尾相连的文字游戏D、只是在相声表演中使用的一种手法答案:C18 1956年之后,出现了一大批的歌颂型相声,以下哪个不是这一时期相声的代表作?A、社会主义好B、夜行记C、昨天D、解放思想答案:B19 俏皮话的范围很广,以下哪类语言不属于俏皮话?A、俗语B、谚语C、绕口令D、方言答案:D20 传统相声中的四大“腿子活”不包括以下哪个作品?A、《汾河湾》B、《黄鹤楼》C、《八扇屏》D、《窦公训女》答案:C21 除了人物塑造方面的功底,侯派相声对后世相声的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点是什么?A、学唱B、叙述方式C、杂谈方面的内容D、包袱的组织方式答案:C22 相声中的学吆喝,有些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有些是直接借鉴的。
以下哪些行当的喝声是直接被借鉴的老行当?A、卖鸡毛掸子B、卖冰糖葫芦C、江湖郎中D、卖寿衣的答案:B23 下列关于“文哏”说法错误的是?A、说起来比较文雅,含有知识性B、以文学作品为基本内容的段子C、以叙述为主,有人物行动、戏剧情节D、多以学唱为主答案:D24 常连安在他们家庭的相声团中做的最大的贡献是A、刻苦学习B、努力练功C、不让孩子们说脏话D、家长权威答案:C25 马三立是一位世俗的相声大师,他的“俗”当中不包括以下哪个涵义?A、大众化的通行的习惯B、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等C、深厚的民俗传统D、趣味不高、令人厌恶的戏谑答案:D26 下列关于“逗哏”说法错误的是?A、是相声中的“主角”B、对口相声演出时不断地说出笑料以让人发笑的主要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C、传统相声中,逗哏的笑料应该远少于捧哏的D、传统相声中,逗哏的笑料应该远多于捧哏的答案:C27 在整个的相声表演过程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以下哪个?A、说B、学C、逗D、唱答案:A28 一段相声表演是否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在于?A、包袱是否连接巧妙B、观众是否能够发出笑声C、表演者是否有充足的准备D、台上两个人的配合是否默契答案:B29 下列关于“南昆北弋东柳西梆”的解释,错误的是?A、南昆-南方的昆曲B、北弋-北方的花儿C、东柳-柳子腔D、西梆-梆子腔答案:B30 以下哪个音比较适合练习鼻韵母的音?A、anB、 bC、iD、e答案:A31 哪一年,丁广泉老师如愿拜侯宝林为师A、1970年B、1971年C、1972年D、1973年答案:D32 丁广泉老师和侯宝林大师一起做的事情不包括A、学艺B、抄写手抄本C、唱京剧D、做木工答案:C33 在朱绍文之后,相声进入到一个繁荣发展的年代,出现了“相声八德”,以下哪位人物不属于“八德”之一?A、郭德纲B、裕德隆C、焦德海D、刘德智答案:A34 相声作为一门曲艺艺术,其完整定型是在哪个时代?A、不好说B、朱绍文先生的时代C、寿字辈时代D、八德时代答案:B35 下列关于习俗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个人或集体的传统、传承的风尚B、习俗就等同于风俗C、习俗可大可小D、习俗既可以普遍也可以特殊细小答案:B36 侯宝林大师提出了几个原则,可以让学相声的人感觉到相声“不难”,以下哪个不是这些原则之一?A、学识渊博B、见解独到C、善于表达D、学有所长答案:D37 对于侯宝林大师而言,每段相声中的人物都必须有一,这些小传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A、人物的年龄B、人物的特点C、人物的理论的来源D、人物的家庭住址答案:D38 以下关于相声当中的“学”的要求,说法错误的是?A、模拟如真B、神似C、形似D、深层次的模拟答案:C39 评价一个相声演员“说”的好坏的根本是什么?A、包袱是否连接巧妙B、包袱是否响了C、说的根底D、语言是否流利答案:C40 以下哪段相声不属于民国至1948年期间的相声作品?A、《交租子》B、白事会C、推广普通话D、大上寿答案:C41 追溯相声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以下哪个阶段?A、伶官B、小丑C、俳优D、梨园戏子答案:C42 历史上记载的早期的“相声”指的是什么?A、传统的口技表演B、跟现在所看到的小品差不多C、隔壁戏D、现在所看到的舞台上的相声答案:C43 以《买猴》为代表的一系列的讽刺相声,其目的不在于?A、提倡职业道德B、提倡公共道德C、提高人文素质的公共教育D、从正面的角度来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答案:D44 以下哪点不是侯派相声“逗”的特点?A、寓庄于谐B、火爆搞笑C、风趣优雅D、幽默风趣答案:B45 以下歇后语搭配错误的是?A、茶壶里煮饺子-白玩B、茶壶里煮饺子-肚子里明白C、哑巴吃扁食-肚里有数D、八个歪脖坐一桌-谁也不正眼看谁答案:A46 常连安相声的代表作不包括A、黄鹤楼B、卖估衣C、大上寿D、大保镖答案:A47 下列关于“农历”说法错误的是?A、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B、同公历的计月方法是完全一样的C、用置闰的方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D、安排了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答案:B48 下列关于“瘸腿诗”说法错误的是?A、也称为“无赖体”B、通常用来表达严肃的社会现实话题C、也称为“三句半”D、诗歌的前三句要求合辙押韵,最后由两三个字收尾答案:B49 以下哪种关系是传统相声中捧哏与逗哏之间约定俗成的关系?A、二八分B、四六分C、一九分D、三七分答案:D50 下列关于俏皮话说法错误的是?A、是中国人民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B、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C、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解释、说明D、一般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答案:C二、判断题(题数:50,共50.0 分)1 侯宝林大师对相声段子中包袱的要求是越多越好。
答案:×2 侯宝林大师是满族人答案:√3 相声就是为了搞笑答案:×4 相声的老祖朱绍文先生属于清门相声的创始人。
答案:×5 汉字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一直延续下来,没有断的文字。
答案:√6 相声必须特别有人情味,因为有人情味才能带出趣味。
答案:√7 捧哏的演员一般也称为“量活儿的”。
答案:√8 满汉全席原本是清代宫廷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做的一种全席答案:√9 丁广泉老师在拜侯宝林为师前从没有见过侯宝林答案:×10 作为喜剧,相声是第三人称的叙述。
答案:√11 从审美学的观点来看,“笑”能够起到很大的社会功效,比如说增加产量、提高生产效率等等。
答案:×12 侯派相声最大的特点就是寓庄于谐。
答案:√13 “抬杠”一词由北京方言中逐渐引申出来,成为一个褒义的词汇,意为同大家保持一致的步调答案:×14 山东快书是起源于山东省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演唱者一人手持竹板或铜板两块,以快节奏击板叙唱,又名竹板快书。
答案:√15 抬杠就应当是以对方为中心的正理歪说。
答案:×16 “笑品”就是笑的艺术的品级以及笑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17 在相声“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讲求形似,同时还要神似。
答案:√18 相声当中,学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小品,因为要刻画具体的人物形象。
答案:×19 作为相声中的唱来说,除了歌曲、戏曲之外,还有一些表演的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