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李佳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题提纲(重点部分要填空)

1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岳麓版)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1、581年, (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
2、 年,隋文帝杨坚灭掉陈,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3、隋文帝统治的措施:A 、政治上实行“ ”;B 、 制度,采用 的办法选拔人才,到隋炀帝时又设立进士科。
4、隋代大运河:三个点:中间是 ,北到 ,南达 ;分为四段:自北向南一次为 、 、 和 ; 沟通了五大水系:即 、 、 、 、 。
5、 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⑴、掌握隋大运河的一个中心,两端,四段,连接的五大水系 一个中心:洛阳 两端: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⑵、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⑶、隋开凿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是:促进南北的经济交流。
⑷、隋大运河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6、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隋开凿大运河时,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湖泊;运河通航后,两岸大规模植树造林,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第2课 贞观之治1、618年, (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626年, (唐太宗)继位,年号“贞观”。
3、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 。
4、唐太宗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 。
5、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1)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驰。
(2)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
(3)选贤任能,任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
6、“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
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第3课 开元盛世1、唐太宗去世后,高宗即位,其后是中宗,大权旁落到 手中,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周。
2、史称武则天有“ ”。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的内容通常是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以下是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本课的一些关键知识点,仅供大家参考:
1.隋的统一: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并在589年灭
陈,统一全国。
隋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治,如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等。
2.开通大运河:605年,隋炀帝下令开通大运河。
大
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千米。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但也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赋税和徭役负担。
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文帝时,初步建立通过考试
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维持了约1300多年,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隋朝的灭亡: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农民起义不断。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10

4)问题导学: 隋朝为什么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开通大运河? 隋朝为什么能完成这一浩大工程? 如何评价大运河的作用?(引入有关评价大运河的诗,学 生朗读,教师释读,评价分析一定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3、科举制的创立 1)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2)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集隋炀帝的有关资料,结合本课所学的有 关知识,写一篇评价隋炀帝的短文。 (七)、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基础训练
六、教学设计说明: 俗话说:“授人以鱼只给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 无穷。”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教人终身受用无穷的“渔”。 因此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预案的: 一、在设计 “隋朝同一南北”这一教学内容时,要求学生自 主学习掌握杨坚建立隋朝时的时间、都城、统一中国的时间; 通过合作探究分析隋朝能迅速统一的原因及统一后所产生的 影响。通过本目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二、在设计“大运河的开凿”这一重点教学内容时,首先让 学生自主学习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作用及大运河的“三点、 四段、五河”。在学习完上述内容后,让学生绘制大运河简 图,其目的是:让学生对运河图建立起正确的空间概念。最 后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开凿大运河的功与过。兴趣是学生好学 上进的动力,通过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和 兴趣。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上期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 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 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学生对历史虽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 缺乏 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 ,综合分析史实的 能力较差,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 社会经济的发展。 2、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 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 量。 3、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 要。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08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
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
一、隋朝统一南北 二、大运河的开凿 三、科举制的创立
一、隋朝统一南北
1.隋朝的建立
2.隋朝的统一 3.隋朝经济的发展
581年,
隋
杨坚废北周皇
帝,建立隋朝,
定都长安。杨 坚就是隋文帝。
隋文帝(581~604年在位)
589年, 隋灭陈,
隋
统一南北,
结束了长期 的分裂局面。
隋灭陈时使用的五牙战船
高 颎 向 隋 文 帝 提 出 的 取 陈 之 策
《 隋 书 高 颎 传 》 中 记 载 的
隋朝统一时的疆域图
隋
想一想
隋朝为什么能 统一南北?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谈谈你的理由。
三、科举制的创立
1.隋朝创立科举制
2.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科举考生赶考用的赶考挑子
想一想
么影响?
温故知新 畅想天地
自己动手
畅想天地
科举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
官参政的机会,谈谈你对读书做官的
看法。
温故知新
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 相似的地方。
自己动手
仔细观察《隋运河》图,对照《中国
政区图》,试着找出大运河经过现在的哪
些省(市)。
隋朝时使用的五铢钱
《隋文帝祈雨图》体现了开皇之治的气氛
二、大运河的开凿
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2.大运河开凿的意义
隋炀帝(604~618年在位)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06

1.隋朝统一南北
隋
581年,杨坚废北周
皇帝,建立隋朝,定
隋
都长安。杨坚就是隋 文帝。
隋文帝(581~604年在位)
589年,隋灭陈,南北
隋
统一,结束了长期
的分裂局面。
隋朝统一时的疆域图
隋
2.大运河的开凿
隋炀帝(604~618年在位)
永 济 渠 通 济 渠 邗 沟 江 南 河
涿郡
北京
5. 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 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版、
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精华绝品。“水弄堂”两岸粉
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勾画出江南 “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让无数中外游客如痴如醉, 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 B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科举制的创立
纵 览 隋 朝 科 举 制 开科举制先河 正式形成科举制
隋文帝
隋炀帝
隋朝统一南北
589年,隋灭陈,南北统一 一点:洛阳 两端:涿郡 余杭
大运河的开凿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黄河、长江、海河、淮河、钱塘
江
科举制的创立 隋文帝:开始科举
隋炀帝:创设进士科
1.学习隋唐史后,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 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B )
6.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ān fú)望之 ——王定保《唐摭(zhí)言》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 ——王定保《唐摭言》 (1)材料一中“科第之设”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何时创 立?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 史作用。 “天下英雄入吾彀(ɡòu)中矣”。 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历史七年级下册1至7课复习

历史七年级下册1~7课复习习题第一课:开运河创科举1.年,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他就是帝。
在年,隋朝灭掉在南方的陈朝,它的作用是。
2. 帝统一南北后,采取措施发展经济,使得,,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
年,帝下令开凿,这条河以为中心,北通(今),南达(今),全长,是。
它的开凿,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 帝时,改革选拔官吏的方法,通过选拔人才,开制的先河,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科举制的作用:。
第二课:贞观之治1. 年,建立唐朝,定都。
唐朝建立不久,李世民发动了“”做了皇帝。
李世民就是,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
在年,改国号为。
2.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多次,保证农民的和。
他还大力提倡,力戒,这些措施。
3.唐初沿用隋朝的制(三省:。
尚书省:)。
贞观期间,增加了人数,既有利于防止,又能,减少。
针对当时“”的情况,唐太宗,,以,提高。
唐朝常设的科目是(考)和(考)。
4.贞观之治是:。
第三课:开元盛世1.唐太宗去世后,继位的体弱多病,朝政逐渐由皇后执掌。
即位后,武则天继续掌权。
后来,她废、,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
武则天中用的人,重视发展,在她当权的半个世纪里,社会经济,为唐朝以后奠定了基础,史称她的统治有“”。
2.唐玄宗,,卓著,他选拔才德兼备的、、等为相,大力发展,他还,。
唐玄宗前期的年号为,期间社会,经济,国力,唐朝进入时期,史称“”。
唐朝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和,全国和大大超过前代。
3.唐朝都城建筑宏伟,布局,商业,人口达,是全国、、中心,也是当时著名的。
唐朝全胜时期、、良好。
第四课:唐朝的民族关系1.唐朝疆域东到,西达,东北至和,南及,是当时世界上最的国家之一。
唐朝加强对的管辖和联系,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得到。
隋末唐初,强大起来。
唐太宗派人攻打,俘其首领,唐朝设立,管理东突厥各部,任命东突厥贵族为都督,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受到的拥护,被尊为“”。
2. 为藏族的祖先,很早就居住在。
7世纪前期,吐蕃的杰出首领统一各部建立了强大的,以为都城。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13

大运河的功过
大运河开通有什么 弊端吗?
【大运河龙舟】
科举制的创立
隋文帝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隋炀帝 创设进士科
开科举制的先河
科举制正式形成
科举制的作用
结合课本, 想想科举制有什 么样的作用?
(1)科举 制打破了门第 的限制,给一 般的知识分子 提供了做官参 政的机会。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隋朝年表
581年 隋 朝 建 立
589年 统灭 一亡 全陈 国朝
605年 开 通 运 河
618年 隋 朝 灭 亡
两代而亡,短命王朝。 ———————————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繁荣 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本课目录
一、隋朝统一南北
二、大运河的开凿
三、科举制的创立
隋朝统一南北
隋朝是如何结束分裂、 实现统一?
南北朝分裂局面的结束
东魏 北魏 西魏 宋 北周 梁 陈 北齐
隋朝
隋炀帝暴政亡国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隋朝与历史上秦朝最相似—— (1)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 (2)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制度,如秦的郡县 制、隋的科举制; (3)都兴建了举世闻名的工程,如秦修长城、 隋开运河; (4)都因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而迅速灭亡。 (5)后续朝代是个鼎盛王朝(秦朝之后是汉 朝、隋朝之后是唐朝。);
——————————位)
大运河的开凿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三点: 中心:洛阳 北通: 涿郡(北京) 南达: 余杭(杭州) 四段: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五河
大运河今貌
岳麓版历史七下《开运河创科举》word教案

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课标内容]①了解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②以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隋朝的建立;隋朝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大运河开凿的时间、南北起止及中心点;大运河的作用;隋文帝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①结合《隋运河》图讲解大运河的开凿,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②联系隋以前中国古代的主要选官制度,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说明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对隋炀帝的评价,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④通过课后题“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隋朝统一及其历史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②结合课中题,补充历代诗人对隋大运河的咏叹,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进行讨论。
结合卡通问答中有关科举制的介绍和课后题,对科举制的作用进行讨论。
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做出评价。
③写一个关于隋炀帝功过的短评,进行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③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大运河的开凿2、科举制的创立二、难点1、大运河为什么在隋朝时开凿?2、进士科的创设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
3、就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和科举制的作用引导学生勇于多角度提出问题,共同探究,并做出解释。
[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导入新课]一、隋朝统一南北隋朝的建立,弄清楚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都城所在地。
就定都长安,要求学生归纳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在此建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同意谁的观点?谈谈你的理由。
对大运河的正确评价: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它 开凿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 ①沟通了南北交通; ②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 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消极作用:由于当时征发的劳役过重、过急, 造成的社会后果十分严重,是隋朝灭亡的重要 原因之一。
历 史 朝 代 顺 序 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温 故 知 新
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东魏 北魏 西魏 北周 北齐
581
隋
宋
齐
梁
陈
589
南北朝分裂局面是怎样结束的? 隋朝是怎样建立并完成统一的? 隋朝在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
余杭(今杭州)
涿郡
北京
通
济
渠
余杭
杭州
大运河的开凿
一 条大运河 二 千多千米长 三 个点(涿郡——洛阳——余杭)
四 沟、江南河 )
钱塘江)
段河道(永济渠、通济渠、邗
条河流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五
六
个省区(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
苏、浙江 ) 1个市——北京
通州段
扬州段
运河风 光
杭州段
苏州段
难点突破
用表格比较秦、隋两朝的共同点
秦朝
统治时间 统一意义 政治制度 伟大工程 15年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的局 面,第一次实现全国大一统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郡县制 长城
隋朝
38年 结束了自西晋以后的分裂 状态,重建全国大一统的 局面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运河 为政刻薄,精于搜刮;骄 奢淫逸、滥用民力 唐承隋制,唐接受隋亡教 训,贞观之治
欣赏黄梅戏
我国的科举制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科举制的创立
“我们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 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 试。” ——《英国大百科 全书》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 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 去的。” ——孙中山
隋文帝
隋炀帝
开始分科考试 正式设置进士 科 雏形 创立
灭亡原因
对后朝影响
刑法严酷;兵役、徭役繁重
汉承秦制;汉接受秦亡教训,休养 生息
自己动手
仔细观察《隋运河》图,对照《中国 政区图》,试着找出大运河经过现在的哪 些省(市)。 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浙江
一.隋朝统一南北
知识点回顾
长安
1.建立 581年 杨坚 2.隋朝统一 589年
二.大运河的开凿
隋文帝统一南北后,采取措施发展经济, 使得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隋朝出现了前所 未有的繁荣景象,史称 “开皇之治”。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东都---洛阳
隋朝时使用的五铢钱
智慧闯关:
隋朝时一位商人,要把一批货物从 余杭经水路运往洛阳,应走的路线?
隋朝大运河
二、大运河的开凿
1.时间:605年 隋炀帝 2.目的 2.大运河开通的情况 3.评价
三.科举制的创立
1、隋文帝分科考试,开科举先河 2、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涿郡
北京
通 济 渠
余杭
杭州
探究活动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三: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请同学们比较这四则材料对大运河的评价有哪些不 同,到底哪种是正确?隋朝大运河对历史的发展起 了怎样的作用?隋朝的灭亡与大运河是否有联系? 该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段话是在说谁呢?哪个成语 与此有关?
隋文帝,杨坚(541年-604年),隋朝建立者,中国
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开皇之治)。文帝出身 于汉族军事贵族集团,其女儿是北周皇后。580年, 年仅8岁的静帝继位.杨坚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 他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逼迫静帝退位,轻易夺 取政权。正如清人赵翼所言“古来得天下之易, 未有如隋文帝者。”
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
一、隋朝统一南北 二、大运河的开凿 三、科举制的创立
一、隋朝统一南北
1.隋朝的建立
2.隋朝的统一 3.隋朝经济的发展
(隋朝与陈对峙图) 北周与陈对峙图)
隋
隋文帝(581~604年在 位)
581年,杨 坚废北周皇帝, 建立隋朝,定都 长安。杨坚就是 隋文帝。
(隋朝与陈对峙图)
隋朝创立科举制
隋文帝: 科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举 开科举制的先河; 制 的 隋炀帝: 创 创设进士科, 立
科举制正式形成。
科举考生赶考用的赶考挑子
想一想 隋朝创立的科举制产生了哪些作用和影响?
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 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 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 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
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具有深远的 影响,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猜一猜
科举制创立前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后期的弊端:
பைடு நூலகம்
按照门第的高低选拔官吏 高门子弟做大官,寒门子弟无法做官
表现: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想一想 科举制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 在社会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科举制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调动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了官吏 的素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自主学习:
杨坚 废北周黄帝,建立隋朝,定 1、581年, _____ 长安 。 都_____ 陈朝,南北统一。 2、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____ 3、605年, 隋炀帝 _____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 涿郡 ,南达_____ 余杭 ,全场 洛阳 为中心,北通_____ _____ 2000多千米。 隋文帝 隋炀帝 4、开科举制先河的是_____ , _____ 又创设 进士科 _____ ,标志科举制正式形成。
隋
589年 隋文帝派儿子 杨广率军灭陈 统一南北, 结束了长期 的分裂局面。
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建立时间: 581年 建 立 者: 杨坚 都 城: 长安 统一时间: 589年
隋朝统一时的疆域图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改南方陈国。陈朝 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 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 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 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 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胭脂井
隋 隋
想一想
隋朝为什 么能统一南北?
① ② ③ ④ ⑤
长期的分裂割据,人们渴望统一; 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隋朝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隋朝建立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增强, 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
想一想
隋朝统一全 国有何历史意义? 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继秦汉之 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有利于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畅想天地
科举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 官参政的机会,谈谈你对读书做官的 看法。
温故知新
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 相似的地方。
①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
②都形成了深远的制度,如:秦的郡县制、 隋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③都兴修了举世闻名的工程,如:秦修长城、 隋开凿大运河; ④都因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而迅速灭亡。
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2.大运河开凿的意义
隋炀帝(604~618年在位)
想一想
隋炀帝为什 么要开凿大运河?
①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和促进南北交通, 促进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
②也是维护统一,发展经济的客观需要。
涿郡(今北京)
永
济
渠 通 济
洛阳
渠
邗 沟
江 南 河
大运河 以洛阳为中 心,北通涿 郡,南达余 杭,全长 2000多千米, 是南北交通 的大动脉。
隋炀帝的罪恶,把南山上的竹子都做成竹简,也 书写不完;掘开东海,用海水也洗刷不清。在起 义军的猛烈打击下,隋朝的统治开始土崩瓦解, 众叛亲离。可是这时的隋炀帝只顾在江南游玩做 乐。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十一日凌晨, 禁军将领宇文化及冲入宫中,逼隋炀帝自缢。
暴君隋炀帝
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统治后期, 暴虐无道,终于引 发 隋末农民大起义。 618年,炀帝在 江都被部将所杀, 隋朝灭亡。
江都---今江苏扬州
隋 炀 帝 巡 游 江 都 时 的 龙 舟
唐朝诗人皮日休说:
唐朝诗人胡曾说:
“尽道隋亡为此河,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至今千里赖通波。 锦帆未落干戈起,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惆怅龙舟更不回。”
尽管隋朝是因为这条河而灭亡的,但这条河至今仍通畅流波。若没有水 殿龙舟事件,仅就开通大运河而言,隋炀帝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