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两国垃圾分类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其中日本的生活垃圾管理方式颇具特色,对于我国也有着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本文将从日本生活垃圾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出发,探讨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是一个高度垃圾分类的国家。
日本人非常注重垃圾分类,将生活垃圾、可回收物、不燃物和有害废物分门别类。
他们通过不同的颜色和标志来标识不同类型的垃圾,这样不仅方便了垃圾的分类回收,也让人们养成了良好的分类习惯。
在日本,每个家庭都会配备分类桶,有的地方甚至配备了更为细致的分类桶,如厨余垃圾、塑料瓶、纸类、金属等,这使得垃圾分类变得更加细致化和便捷化,有效减少了垃圾的混合污染。
日本实行了垃圾减量的政策。
日本政府鼓励人们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比如推广使用可重复利用的购物袋、杯子、餐具等。
购买一些生活用品也会受到一些限制,如购买包装过于复杂的商品,一次性用品等。
这种减量的政策从源头上减少了垃圾的产生,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
日本鼓励人们进行资源回收利用。
在日本,回收利用可谓是非常普遍,市民们非常注重将可回收物进行分类存放,并且主动参与回收利用活动。
在日本,市民可以通过将废旧纸板、杂志、包装纸等送至指定的回收站点,并通过出售废纸获得收入。
日本政府也鼓励企业进行废物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而且还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获得经济效益。
除了以上几点,日本还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
对于一些环保公司来说,日本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市场,因为政府非常重视环保产业的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政策来扶持环保产业,包括政策性补贴、税收优惠、土地和资金扶持等,这使得环保技术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和推广。
我国也需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人们进行垃圾减量。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推广环保产品,引导企业生产环保产品等方式来减少垃圾的产生。
我国也可以学习日本的资源回收利用经验。
我们可以鼓励市民主动参与垃圾回收利用活动,并且通过出售废纸、废金属等获得经济收益,从而激发全民的环保意识。
国外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对中国的启示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才刚刚起步,虽然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但很多城市的垃圾焚烧厂、填埋场也是陷入紧急状态,垃圾问题迫在眉睫。
西方发达国家垃圾分类工作起步早,发展快,他们在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再利用中的经验,具有很大借鉴价值,对我国垃圾分类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完善垃圾分类的顶层设计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是垃圾分类顺利推行的重要保障。
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在垃圾分类与管理上都有严格的法律条例和监督机制。
美国有旧金山的《垃圾强制分类法》,日本有《废弃物处理法》以及具体细致的各类废弃物处理细则,新加坡有《环境公共健康(一般废弃物收集)管理条例》,全都清楚、细致地规定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操作处理流程以及奖罚制度。
垃圾分类工作复杂繁琐,仅靠自觉是不能实现的。
因此,国家层面应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立法,用法律保障垃圾分类顺利实施。
如国家可以细化垃圾强制分类的要求,明确政府、社区、生产企业、环保社团、物业公司、居民等垃圾分类主体的不同责任,将垃圾分类的实行情况纳入到地方绩效考核之中。
同时应明确政府的主导地位,依靠法律捋顺政府、市场、居民等各个主体之间的联系。
赋予政府权利,规定政府义务,明确各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建立垃圾分类标准化管理体系,细化垃圾分类标准,规定垃圾回收时间,健全和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和奖罚制度。
在梳理我国现有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制定系统化的垃圾分类管理法规体系,使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有法可依,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二、加强宣传教育要使垃圾分类持久有效地推广下去,首先要做的是提升全社会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意识,只有公民形成自觉垃圾分类的意识,才能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在实处。
对此,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全方位宣传形式——丰富宣传主体。
垃圾分类是一场社会各界参与其中的环保运动,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垃圾分类的主体,都负有宣传教育的职责和义务。
政府在宣传教育中应起到主导作用,制定规范和技术扶持。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作者简介:刘心怡,生于2000年1月,汉族,河北秦皇岛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日语专业。
【校级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2020年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10299518X摘要: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是世界公认的成功典范,日本立足本国国情,在多年实践中形成了健全高效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因经验不足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课题旨在研究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成功经验,从而为改进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建言献策。
关键词: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1.城市生活垃圾的内涵和特点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集贸市场垃圾、街道垃圾、公共场所垃圾、机关、学校、厂矿等单位的垃圾(工业废渣及特种垃圾等危险固体废物除外)。
由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目前多采用混合收集的方式,各类垃圾混杂在一起,因此成分十分复杂;而且,由于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比较大,因而有机废物较多,含水率高达30%~50%;另外,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仍然以煤为主要燃料,垃圾中的煤渣、砂石等无机物含量高。
1.正确有效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随着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其引起的各类问题越发严重。
城市生活垃圾侵占大量土地,导致“垃圾围城”的恶劣生活环境,又易孳生蚊蝇,传染疾病。
其中的有害物质渗入土壤、溶入地下水,有害气体进入大气后,会对土壤、地下水、大气环境和农作物等造成污染,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然而,尽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城市生活垃圾在能够得到有效利用的前提下,其实也是一种潜在的资源。
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有机物,经过焚烧后能够产生一定的热量,可应用于生产生活。
试论日本垃圾分类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增刊 2 0 1 5 年 6月 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建议从源头抓起 ,最大限度 地减 少 垃圾产 生量 。 ( 3 )虽然中国历来重视废 旧物资的回收利用 , 但由于只从经济 目标出发 ,没有从减少垃圾 、保护 资源、保护环境出发 ,回收还没有作为一种义务而 仅 是赚 钱 的手 段 ,因 此 回收 对 象 多 集 中 为废 旧金
处理。
不可燃垃圾 ,周二上午收资源垃圾 。很多社 区规定 早上 8 点之前扔垃圾 ,有的放宽到中午 ,但都是 当
2 国 内垃 圾分 类态 势
收稿 日期 : 2 0 1 4— 1 0— 2 3
中 国大 多 城市 现 在 也 在 号 召市 民规 范扔 垃 圾 ,
一
2 7 —
环境科 学导刊 h t t p : / / h j k x d k . y i e s . o r g . c n 第3 4卷
关键 词 :垃圾 分 类 ;发 展 战略 ; 日本 ;启 示 ;建议 中 图分类 号 :X 3 2
0 引 言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9 6 5 5( 2 0 1 5 )增 一 0 0 2 7—0 2
天 就拉 走 ,不致 污染 环境 或 引来 害虫 和乌鸦 。 1 . 2 管 理 到位 ,措施 得 当 外 国人 到 日本 后 ,要 到居 住 地 政 府 进行 登 记 , 这 时往 往就 会领 到 当地有 关扔 垃圾 的规 定 。当你 人
中国城市垃 圾人均 年 产量 达到 4 4 0 k g ,1 9 9 6年 ,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就已达到了 1 亿t ,而且每 年以8 %一 1 0 %的速度增长。垃圾的历年堆存量达到 6 o多亿 t ,全 国 有 2 0 0多 座城 市 陷入 垃圾 的包 围之 中。垃圾堆存侵占的土地面积多达 5亿多 m 。人人 都讨厌垃圾 ,人人都制造垃圾 。刺鼻的空气 ,巨大 的垃圾 山 ,周 围灌木 和树上零 星点缀 着 的脏塑料 袋 , 在 风 中不停 地打 着 旋儿 … …随着 这样 的情 景越 来 越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不仅在科技、经济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而且在环境保护和生活垃圾管理方面也有着很好的经验和做法。
日本人对垃圾的处理非常严谨,他们注重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生,同时重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这些做法对我国也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
在日本,人们非常重视垃圾分类,他们将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进行严格分类,然后按照相关规定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中。
这种分类清晰、严格执行的做法有效减少了垃圾混合污染的问题,提高了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效率。
而在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较晚,人们对分类意识的认识还不够,导致了垃圾处理难题的出现。
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加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推动垃圾分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效促进我国生活垃圾管理水平的提高。
日本生活垃圾处理的包装及资源利用值得我国借鉴。
日本人在购买商品时,注重包装的简约和环保,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包装材料,以减少垃圾的产生。
并且他们注重回收利用,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再利用,使其变废为宝。
这种对垃圾的节约利用和资源再生的理念,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也有着很好的启示。
中国当前还存在一些生活垃圾处理不当的问题,如过度包装、浪费等现象比较普遍,这些都造成了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我们应当吸取日本的经验,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
日本推行“热值回收”技术值得我国借鉴。
由于日本土地资源有限,垃圾填埋空间有限,因此他们采用了“热值回收”技术,将生活垃圾进行燃烧,利用垃圾中所含有的有机物质产生热能和电能,实现能量的再生利用。
这种做法对我国也有很好的启示,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由于垃圾处理量大、填埋场空间有限,采用“热值回收”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垃圾处理的难题,同时也能有效减少垃圾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和危害。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从垃圾分类、资源再生利用、能量回收等方面,日本都有着很好的做法和经验,这些都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垃圾管理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难题。
日本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备受关注,其成功经验为中国垃圾分类管理提供了启示。
一、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的背景与现状1. 垃圾分类管理的背景日本作为一个资源稀缺的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意识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
由于限制资源,日本政府迫切需要减少垃圾并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2. 垃圾分类管理的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提倡垃圾分类管理。
通过大力宣传、培训等手段,提高了市民对垃圾分类管理的认识和意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垃圾分类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各个市、镇、村都建立了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将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分拣、处理和回收利用。
二、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的经验1. 强制性的分类制度在垃圾分类管理过程中,日本实行了强制性的分类制度。
即将垃圾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可回收垃圾等几个大类,并要求市民在家庭中自行分类。
2. 垃圾收费制度日本实行了垃圾收费制度,即根据个人产生的垃圾量收费。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励市民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时也增加了回收利用的动力。
3. 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日本政府通过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市民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提供详细的分类指导。
此外,还开展了各种宣传活动和讲座,提高了社会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水平。
4. 垃圾分类处理中心的建设日本各地建立了垃圾分类处理中心,通过先进的技术和合理的流程,将垃圾进行分类、分拣和处理。
这些处理中心将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垃圾的填埋和焚烧,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对中国的启示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中国垃圾分类管理法制建设仍不够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需要加强。
必须出台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明确市民的义务和责任,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推动垃圾分类管理的实施。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首先,日本的生活垃圾分类和回收工作非常严格和系统化,包括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厨余垃圾等的分类回收。
这种管理模式在我国也有一些城市的试点实践,如上海、深圳等地,但由于相关措施不够严格和执行不到位,可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果,例如混装垃圾、垃圾分类回收设施不实用等,因此可以借鉴日本的严格管理方式,加强垃圾分类教育,提高垃圾分类率。
其次,日本通过生活垃圾焚烧来发电,在垃圾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提升了能源效益。
例如东京的一家能源公司,将垃圾焚烧发电的环节与能源业务相结合,将垃圾处理与能源利用紧密结合起来。
这种模式可以为我国地方法规制度的建立和能源利用提供一些实用性的经验。
再者,日本生活垃圾管理还实践了“原产生者负责制”和“分解分析制”两种方式。
这种方式从根源上促使垃圾的减量化,主张在生产、供应和消费环节中防止或减少垃圾的产生。
这个管理方法可以引导我国从源头上遏制垃圾产生,从而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问题的产生。
综上所述,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成功实践对我国有着一定程度的启示。
我们应该加强垃圾分类教育,鼓励垃圾减量化和可回收利用,以及推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机制等。
通过借鉴日本的生活垃圾管理方法,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 引言1.1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的重要性日本生活垃圾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而垃圾处理则是影响环境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日本政府通过实施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有效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环境风险。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可以帮助我国解决当前面临的垃圾处理难题,推动我国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的建设,促进我国垃圾处理技术的提升,提高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研究和借鉴日本的生活垃圾管理经验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我国垃圾处理面临的挑战我国垃圾数量庞大且增长迅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日益庞大的人口数量和经济活动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垃圾数量的急剧增加给垃圾处理带来了巨大压力。
我国垃圾处理设施和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还存在着垃圾处理设施不足、处理技术落后的问题。
部分地区依然采用传统的填埋方式处理垃圾,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缺乏先进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也加大了垃圾处理的难度。
我国垃圾分类意识薄弱。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比较薄弱。
大多数人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了解不够,导致很多可回收垃圾被混在一起处理,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我国垃圾处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急需改善和加强相关工作。
2. 正文2.1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的体制和政策1.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日本将生活垃圾划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和有害垃圾等四类,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市民需按照规定将垃圾正确分类投放,以便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回收。
2. 政府监管与支持:日本政府设立了专门机构负责生活垃圾管理,并颁布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政策。
政府通过监管、宣传教育和财政支持等手段促进垃圾分类和回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我 国垃 圾 分 类 现状
细 分 化 为 若 干 子 项 目, 每 个 子项 目又可 分为 依次 类 推 。 两 国的 垃 圾 分 类 虽然 稍 从2 00 0年 开始 , 北 京 、上 海 、 广 州 、深 孙 项 目, 但都细致严谨, 且 不 同 的 城 市根 据 圳 、杭 州 等 被 列 为 全 国首 批 生 活 垃 圾 分 类 有 区别 , 采 用不 同的 分 类方 法 。 试 点城 市 , 垃圾 分 类 成 为全 国各地 环保 部 门 各 自的情 况 , 在 回收 方面 , 所 有垃 圾 和 废 物 均 由环卫 和 城 市建 设 部 门的 共 识 。 同时 , 在 近 几 年 的 可燃 垃 圾 燃 烧 后 可作 为肥 实 践 中, 各大 城 市 也 陆续 出台相 关 垃圾 分类 部 门人 员来 回收 , 料; 不 可燃 垃 圾 经 过 压 缩 无 毒 处 理 后 可作 管理条例, 保 障 垃 圾 分 类工 作 的实 施 。 报 纸 被 送 到造 纸 如 广州 发布 的 垃 圾 分 类 条 例 , 按 颜 色 为填 海 造 田用 的原 料 ; 很 多 日本 人 的名 片上 印 有 将垃圾分类: 蓝 色 垃 圾 桶 投 放可 回收 物 , 绿 用以 生 产 再 生 纸 , 使用再生纸” 字样 , 饮料 瓶、 罐 等 则 会 被 色 垃 圾 桶 投 放 厨房 垃 圾 , 橘 黄 色 垃 圾 桶 投 “ 电视机 、 冰 放 其 它 垃圾 , 红 色垃 圾 桶 投 放 有 害垃 圾 。 并 送 到 相 关 工 成 为 再 生 资 源 ; 箱、 洗 衣机 等 废弃 电器 也会 被 送往 专 门 的公 对 各大 类下 属 的子 项 目也 做 了详细 的说 明 , 司, 进 行分 解 处 理 。 此外, 垃 圾 收 集 日和 具 比如 同为 纸 张 类 垃 圾 , 报纸 、 传单 、 杂志 、 如 果 错 过了 旧书 、 纸 板 箱 及 其 他 未 受 污 染 的 纸 制 品 等 体 投 放时 间也受 到 严格 的 限制 , 期 指 定 的时 间 , 就 只能 把 垃 圾存 放 到 属 于 可 回收 物 ; 而纸杯、 照片、 复写 纸 、 压敏 规 定 日 纸、 收 据 用 纸 、明星 片 、 相册、 卫 生 纸 、尿 片 下个 收 集 日再 进行 投 放 。 . 2 分 类 宣传 教育 到 位 等 为 受 污 染 与 无 法 再 生 的 纸 张 ,应 投 放 到 2
其 他 垃 圾标 识 的 垃圾 桶 内 。 再 如上海 市制定 了《 上 海 市 促 进 生 活 垃 圾 分类 减 量 办 法 》, 于2 0 1 4 年5 月1 日起 施 行。 该 办 法 中明确 规 定 , 生 活 垃 圾 必须 按 可 回收 物 、 有害垃圾、 湿 垃 圾 和 干 垃 圾 进 行 四 分 类。 单位 未按照规 定投放 生活垃圾 的, 责令 改 正 { 拒不改正 的, 处l 0 0 元以上l 0 0 0 元以下罚款 。 个 人 未 按 照规 定 投 放 生 活 垃 圾的, 责令 改 正 ; 拒 不改正的, 处5 0 元 以 上 2 0 O 元 以 下 罚款 。考 虑 到 不 同区域 产生 垃 圾 的类 别、 数 量不同, 办 法 》采 取 “ 因 地 制 宜 ”原 则 ,区 分 住 宅 小 区 , 单 位 办 公 生 产 场 所 以 及公 共 场所 等 三 类 区域 , 设 定 了差 异化 的 设 置要 求 。 同 时 ,《 办 法 》也 授 权 市 绿 化 市容 局 会 同相关 部 门制 定和 公布 设 置规 范 ,
3 对 我国 的启 示
3 . 1 加 强宣传教育, 提 高 居 民垃 圾 分 类 意 识, 促 进 习惯养 成
借 鉴 日韩 做 法 , 加 强 垃 圾 分 类 标 识 的 建设 , 广 泛 利 用 各种 公益 型 宣 传手 段 , 宣传 各种 环保知 识 , 如 为 市 民 印 发 垃 圾 分 类 宣 传 册; 社 区举 办 环 保 知 识 竞 赛 、 讲 座; 制 作 环保年历, 将垃 圾 分 类知 识 印刷 在 日历上等 等 。垃 圾 分 类 的 良好 习惯 , 不 是 一 朝 一 夕就 可以养成的。 我 们 要 结 合 学 校 进 行 环 保 教 育, 从孩子抓起 , 将垃 圾不 分 类 的 害 处 进 行 广而 告之 , 使 环保 观 念 深 入 人心 。 3 . 2 切实 进 行分 类 回收 , 提高 末 端处 理 能力
Q: 坚
Sc i ence an d Tech n ol ogy l n no va t i on Her al d
生 态 与 农 业
日韩 两 国垃 圾 分 类 经验 对 我 国的启 示
黄俊婷 崔琳 杰 ( 大连 艺术 学院 辽宁大连 1 1 6 6 0 0 ) 摘 要 : E l 本, 韩国等亚洲发达国家的垃圾 分奏经历了 很长时问的发展 , 到现 在为止 已经形成 了 比较 完善的垃圾分类体 系。 而我国的垃 圾分类虽 然已经实施 了十几年 的时间, 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通过 学习借整 日本、 韩国的优 秀经验和做 法, 可以帮助我们少走 弯路,有助于尽快建设与完善 具有我国特 色的垃圾 分类体 系, 进而保护环境 , 节约资源。 关 键词 : 垃 圾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0 9 8 x ( 2 0 1 5 ) O l ( c ) 一 O l l O — O l 日韩 两 国 在 生 活 垃 圾 管 理 上都 实 行 了 “ 按 量 收 费” 的方法, 这 就 意 味 着 多 扔 垃 圾 就 要 多 付钱 。 一 般 情况 下 , 可 回收 垃 圾 和 有 害 垃 圾 的收 运 是 免 费 的 , 而 大 件 废 弃 物 等 就要按 体积收费。 居 民 分 装 垃 圾 的 垃 圾 袋 也要 到制定地 点购买, 有些 地 区 的 垃 圾 袋 还 实 行实 名制 , 对 垃 圾 没有 正确 分 类 的居 民 实行罚款 处理 。 这 样 的 方 法 起 到 了一 定 的 监 督 作用 , 鼓励 人们 减少 垃圾 , 提 高 对 垃 圾 进 行分 类 整理 的 自觉 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