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月亮别称考

合集下载

月亮被古人称之为什么 有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

月亮被古人称之为什么 有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

月亮被古人称之为什么有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月亮被古人称之为婵娟、桂月、桂轮、桂宫、桂魄、广寒、清虚、望舒、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

月亮被古人称之为什么(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关于月亮的诗句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望月怀远》2、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古诗十九首》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子夜吴歌·秋歌》4、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5、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6、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舟夜书所见》7、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过微山湖》8、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山石》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马诗共二十三首·其五》10、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寒夜》月亮意象1、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2、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3、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4、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5、历代文人墨客钟情于月的文化探源。

诗人笔下月亮的别称

诗人笔下月亮的别称

诗人笔下月亮的别称古诗词中月亮的常见别称月亮一般指月球。

月球是围绕地球旋转的球形天体,同时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在汉语中被俗称为月或月亮,古时又称为太阴、玄兔、婵娟、玉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中月亮的常见别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明在古典文学中,关于月亮的常见别称甚多,诗人往往根据要表达的情感和平仄的需要,选用不同的'别称。

别称银钩,玉钩,琼钩,玉帘钩(初月如钩)玉弓,弓月,明弓(弦月如弓)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琼轮、白轮、冰轮、孤轮,飞镜、天镜、金鉴、玉鉴、圆轮、轮辉,晶盘,(满月如轮如盘如镜)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金蟾,银蟾桂月,桂轮,桂宫,桂魄广寒,清虚望舒,嫦娥,婵娟,姮娥,素娥,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

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称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金丸、素丸,玉环,此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

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阴阳学中月亮又称太阴、月阴、月灵、阴光、阴灵、阴宝、阴婆、阴精、阴兔、阴魄其他别称太阴、素娥、嫦娥、玉兔(玉兔东升)、金兔(金兔犹悬魄《南朝.江总诗》)、白兔、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唐.李白诗》)、月宫、蟾宫(蟾宫风散桂飘香《金.李俊民诗》)、蟾蜍(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唐.李白诗》)、玉蟾(凉穹烟霭外,三五玉蟾秋《唐方千诗》)、玉蟾蜍、蟾兔(三五明月满,四海蟾兔缺《古诗十九首》)、月桂(一轮月桂)、玉桂、寒玉(江上团团帖寒玉《唐.李贺诗》)、玉羊(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南朝梁.刘孝绰诗》)、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宋.苏轼词》)、月魄、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词》)、水精、水镜、阴宗、夜光、素壁朔月、新月、弯月、新月、月牙、月芽、玉钩(上人分明见,玉钩潭底没《唐.贾岛诗》)、玉帘钩(仙宫云箔卷,露出玉帘钩《南朝梁.刘媛诗》)、玉弓(晓月当帘挂月弓《唐.李贺诗》)金轮、金盆、玉环(落月沉月环《唐.白居易诗》)、白玉盘(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唐.李群月诗》)晓月、曙月、皎月、皓月、皓魄、明月、冰镜(团团冰镜吐清辉《宋.孔平仲诗》)、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宋.陆游诗》)、大明、重明、重光、乌兔(笼乌兔于日月《晋.左思赋》)残月、缺月、眉月、上弦月、下弦月。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月亮别称及诗词”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月亮别称及诗词”

公务员常识积累之月亮别称及诗词一、来源于月亮本身特征的别称1.直称月亮夜行于天,明而有光,普照大地,时圆时缺,缺而复圆,盈亏更替,周而复始,于是有了以下一些别称: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

如:①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

(曹直《赠徐干》)②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

(李白《君子有所思行》)③夜光何德,死则又盲?(《楚辞•天问》)月魂: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

阴历每月初始见之月叫“魄”(本字“霸”),后来就以之代称月亮,并逐渐形成以“魄”为基本语素的别称--月魄、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如:①玉魄中天满,清辉近水多。

(何景明《对月》)②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高适《塞下曲》)2.喻称圆月如镜(鉴)如轮、如规、如环、如丸、弯月如钩、如弦、如弓,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比喻性的别称--飞镜、天镜、金镜、金鉴、玉镜、玉鉴、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玉轮、琼轮、白轮、银轮、冰轮、孤轮、圆轮、轮辉,玉盘、银盘、晶盘,清规,金丸、素丸,玉环,玉弓、明弓,玉钩、琼钩、银钩、玉帘钩等等。

此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

如:①团团冰镜叶清辉。

(孔平仲《玩月》)②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元稹《月》)③玉轮卧兔初升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李商隐《碧城》)④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⑤昨夜风高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王昌龄《春宫曲》)⑥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苏轼《宿九仙山》)⑦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李贺《南园》)⑧指点南楼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白居易《三月三日》)⑨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将上述别称相互交错,两两组合,又派生出许多生词--兔轮、兔魄、桂轮、桂魄、圆舒、圆蟾、娥轮、镜轮、蟾轮、蟾盘、蟾魄、蟾钩等等。

写出两句连贯用月亮别称写月亮的诗句

写出两句连贯用月亮别称写月亮的诗句

写出两句连贯用月亮别称写月亮的诗句在浩瀚的夜空中,月亮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古今中外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

它不仅是夜晚的明灯,更是情感的寄托,激发着人们无限的遐想。

在中文诗歌中,月亮有着众多别称,如“玉兔”、“银盘”、“蟾宫”等,这些别称赋予了月亮更多的诗意和内涵。

以下是两句使用月亮别称的诗句,它们各自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玉兔东升,银辉洒满人间;蟾宫高挂,清光照亮归途。

”这两句诗中,“玉兔”和“蟾宫”都是月亮的别称。

第一句中的“玉兔东升”描绘了月亮在东方升起的景象,玉兔作为月亮的化身,给人以温柔和祥和的感觉。

“银辉洒满人间”则形象地表达了月光洒向大地,照亮了夜晚的每一个角落,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第二句中的“蟾宫高挂”则借用了“蟾宫”这一别称,蟾宫即月宫,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嫦娥居住的地方,这里的“高挂”突出了月亮高悬于天际的景象。

“清光照亮归途”则传达了一种指引和陪伴的意味,月光不仅照亮了夜晚的道路,也照亮了人们心中的迷茫和孤独,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这两句诗通过月亮的别称,构建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夜晚画面。

它们不仅表现了月亮的美丽和神秘,也表达了人们对月亮的敬仰和依赖。

月亮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存在让夜晚不再黑暗,让心灵不再孤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常常与思念、团圆等情感联系在一起。

比如中秋节赏月,就是人们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月亮的圆缺变化,也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和变迁。

因此,在诗歌创作中,月亮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情感表达的载体。

此外,月亮在不同的季节和天气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如“月明星稀”、“月黑风高”等,都是诗人根据月亮在特定环境下的特点,创造出的生动形象。

通过这些形象,诗人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思想,使月亮成为诗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总之,月亮作为自然界的奇迹,无论是在科学上还是在文学艺术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诗歌创作中,通过使用月亮的别称,诗人可以更加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创造出更加生动和感人的诗句。

古代诗文月亮的别称

古代诗文月亮的别称

古代诗文月亮的别称推荐文章古代诗歌中月亮的意象热度:有关月亮的古代诗句热度:古代月亮的诗词热度:古代写月亮的诗词热度:古代爱国故事及诗词热度:月亮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

月圆月缺,引发了人们多少美好的想象;月晴月阴,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于是,月亮便拥有了数以百计的、充满诗情的别称。

这些别称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大家平时会关注古代诗文月亮的别称吗?关于古代诗文月亮的别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文月亮的别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古代诗文来源于月亮本身特征的别称1.直称月亮夜行于天,明而有光,普照大地,时圆时缺,缺而复圆,盈亏更替,周而复始,于是有了以下一些别称: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

如:①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

(曹植《赠徐干》)②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

(李白《君子有所思行》)③夜光何德,死则又盲?(《楚辞·天问》)月魂: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

阴历每月初始见之月叫“魄”(本字“霸”),后来就以之代称月亮,并逐渐形成以“魄”为基本语素的别称--月魄、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如:①玉魄中天满,清辉近水多。

(何景明《对月》)②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高适《塞下曲》)2、喻称圆月如镜(鉴)如轮、如规、如环、如丸、弯月如钩、如弦、如弓,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比喻性的别称--飞镜、天镜、金镜、金鉴、玉镜、玉鉴、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玉轮、琼轮、白轮、银轮、冰轮、孤轮、圆轮、轮辉,玉盘、银盘、晶盘,清规,金丸、素丸,玉环,玉弓、明弓,玉钩、琼钩、银钩、玉帘钩等等。

此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

如:①团团冰镜叶清辉。

(孔平仲《玩月》)②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元稹《月》)③玉轮卧兔初升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古诗词中月亮的别称与意象分析

古诗词中月亮的别称与意象分析

古诗词中月亮的别称与意象分析"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假设虚《春江花月夜》)月亮与人类关系极为紧密。

月圆月缺,引发了人们多少美好的想象;月晴月阴,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于是,月亮便拥有了数以百计的、充满诗情的别称。

这些别称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一、来源于月亮本身特点的别称1.直称月亮夜行于天,明而有光,普照大地,时圆时缺,缺而复圆,盈亏更替,周而复始,于是有了以下一些别称: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

如:①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

(曹直《赠徐干》)②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

(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③夜光何德,死那么又盲?(《楚辞·天问》)月魄: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敞亮的部份。

阴历每一个月初始见之月叫"魄"(本字"霸"),后来就以之代称月亮,并慢慢形成以"魄"为大体语素的别称--月魄、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如:①玉魄中天满,清辉近水多。

(何景明《对月》)②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高适《塞下曲》)二、喻称圆月如镜(鉴)如轮、如规、如环、如丸、弯月如钩、如弦、如弓,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比喻性的别称--飞镜、天镜、金镜、金鉴、玉镜、玉鉴、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玉轮、琼轮、白轮、银轮、冰轮、孤轮、圆轮、轮辉,玉盘、银盘、晶盘,清规,金丸、素丸,玉环,玉弓、明弓,玉钩、琼钩、银钩、玉帘钩等等。

另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

如:①团团冰镜叶清辉。

(孔平仲《玩月》)②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元稹《月》)③玉轮卧兔初升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李商隐《碧城》) -④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 -⑤昨夜风高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月亮的别称的诗句

月亮的别称的诗句

月亮的别称的诗句月亮的别称的诗句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月亮的别称的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月亮的别称的诗句1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2、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苏轼《西江月》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4、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佚名《明月何皎皎》5、明月明月明月。

争奈乍圆还缺。

——柳永《望汉月》6、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元好问《倪庄中秋》7、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9、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齐已《中秋月》10、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11、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12、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1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晏殊《中秋月》14、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柳永《长相思》15、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陆龟蒙《中秋待月》1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1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18、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月亮的别称的`诗句21、米芾:中秋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2、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月亮的美称与雅号

月亮的美称与雅号

月亮的美称与雅号月亮的美称与雅号月亮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关于月亮的美称与雅号有很多。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月亮的美称与雅号,希望对你有帮助。

与月亮的形状有关1、玉轮。

圆月如轮,故成月之别名。

宋代卢炳《水龙吟》:“素娥睡起,玉轮稳驾,初离海表。

”2、玉环。

喻圆月。

白居易《和栉沐寄道友》:“落月沉玉环。

”3、玉盘。

冰镜。

指月亮。

宋代孔平仲《八月十六日玩月》:“团团冰镜吐清辉。

”4、玉钩。

新月如钩,故有此喻。

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倏忽城西郭,青天怀玉钩。

”5、玉镜。

玉磨成的镜子,比喻明月。

如宋代杨万里《月夜观雪》:“却将玉镜挂青天。

”6、玉弓。

比喻弯月。

唐李贺《南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7、冰轮。

指明月。

苏轼《减字木兰花》:“夜半老僧呼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8、洋壶。

指月亮或月光。

元稹《献荥阳公》:“冰壶通皓雪。

”9、冰盘。

指月亮。

宋代高观国《齐天乐》词:“素景中分,冰盘正溢,何啻婵娟千里。

”与“兔”有关1、玉兔。

神话里月中有玉兔,代指月亮。

如唐代韩琮《春愁》:“金乌长飞玉兔走。

”2、顾兔。

月亮的别名。

南朝梁何逊《七召·神仙》:“顾兔才满,庭英纷而就落。

”3、冰兔。

指月亮。

如唐代李绅《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冰兔半升魄。

”4、桂兔。

指月亮。

唐代韩偓《元夜即席》:“桂兔韬光云叶重。

”5、蟾兔。

旧说两物为月中之精,因代指月。

《古诗十九首》:“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与“桂树”有关1、桂月。

传说月中有树曰桂,故称。

《乐府诗集·东飞伯劳歌》:“南窗北牖桂月光。

”2、桂花。

亦称桂华,指月。

韩愈《明水赋》:“桂华吐耀,兔影腾精。

”3、桂枝。

指月亮。

唐太宗《辽城望月》:“魄满桂枝圆。

”4、桂轮。

唐代李涉《秋夜题夷陵水馆》:“凝碧初高海海气秋,桂轮斜落到江楼。

”5、桂丛。

指月宫。

清代洪升《长生殿·重圆》:“听何处奏钧天,想近着桂丛边。

”6、桂宫。

指月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中月亮别称考作者:李建云王雨容来源:《智富时代》2014年第09期【摘要】本文以《全唐诗》为依据收集了唐诗中出现的月亮别称,根据别称出现的频率高低,选择了较有代表性的别称约12个,对“来源于月亮本身特征的别称”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唐诗;月亮;别称;神话传说;阴阳学说唐代经济文化较繁荣昌盛,诗人吟诗作乐成为一种雅兴。

在诗人的雅兴中,月亮成为了诗人的宠儿。

它时而皎洁如水,时而朦胧其华,时而圆似银盘,时而弯如镰刀。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自然的景观与社会的情态不谋而合,苏轼一句悲怆的诗句深刻地道出了月与人的默契和共鸣。

月亮或偶然或必然的变化与诗人亦喜亦悲的感情相辉相映,于是,心境各异的诗人随心所欲地把月亮雕镂,并镶嵌于自己的诗章。

在此过程中,诗人改造了月亮,月亮也超度了诗人。

为此笔者特将有关唐诗中出现的月亮别称的资料梳理如下,并做了一些粗浅的研究。

月亮的别称一共有273个,主要有约50个正名别称。

如新月、月魄、玉镜等。

本文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12个别称进行整理研究,研究分为来源于“月亮本身特征”、“神话传说”和“阴阳学说”三类,如下图:本文仅对来源于月亮本身特征的别称进行介绍。

1.直称1.1 月魄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称为月魄。

阴历每月初始见之月叫“魄”,后来就以之代称月亮,并逐渐形成以“魄”为基本语素的别称——宵魄、圆魄、寒魄、魄……刘长卿《湖上遇郑田》:“杯中忽复醉,湖上生月魄。

”高適《塞下曲》:“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李瑞《宿瓜洲寄柳中庸》:“月魄正出海,雁行斜上云。

”司空曙《塞下曲》:“幕营随月魄,兵气长星芒。

”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海潮秋打罗刹石,月魄夜当彭蠡湖。

”权德舆《郊居岁暮因书所怀》:“月魄清夜琴,猿声警朝寐。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愈时在徐籍往谒之辞去作是诗以送):“维时月魄死,冬日朝在房。

”孟郊《峡哀》:“月魄高卓卓,峡窟清沉沉。

”浩虚舟《赋得琢玉成器》:“赏玩冰光冷,提携月魄轻。

”朱庆馀《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静见沙痕露,微思月魄生。

”李商隐《街西池馆》:“疏帘留月魄,珍簟接烟波。

”李商隐《无题二首》:“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长刀悬月魄,快马骇星精。

”刘得仁《回中夜访独孤从事》:“满庭霜月魄,风静绝纤闻。

”丙寅年作《赠吴颠尊师》:“月魄侵簪冷,江光逼屐清。

”吴融《僧舍白牡丹二首》:“月魄照来空见影,露华凝后更多香。

”王贞白《白牡丹》:“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皮日休《寒夜联句》:“河光正如剑,月魄方似玦。

1.2 宵魄也称“宵晖”。

韩愈《会合联句》诗:“夏阴偶高庇,宵魄接虚拥。

”元稹《春六十韵》:“画漏频加箭,宵晖欲半弓。

”1.3 圆魄也称“娥魄”。

李峤《中秋月二首》诗:“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权德舆《唐开州文编远寄新赋累惠良药咏叹仰佩不觉斐然走笔代书聊书还答》诗:“归云夕鳞鳞,圆魄夜苍苍。

”贾岛《晚晴见终南诸峰》诗:“圆魄将升兔,高空欲叫鸿。

”贾岛《寄令狐绹相公》诗:“不妨圆魄里,人亦指虾蟆。

”张乔《对月二首》诗:“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李洞《龙州韦郎中先梦六赤,后因打叶子以诗上》诗:“光辉圆魄衔山冷,彩镂方牙着腕轻。

”崔子向《与崔子向泛舟自招橘经箬里宿天居寺忆李侍御崿渚山春游后期不及联一十六韵以寄之》诗:“悬灯寄前焰,遥月升圆魄。

”可朋《中秋月》诗:“登楼仍喜此宵晴,圆魄才观思便清。

”1.4 寒魄刘得仁《对月寄雍陶》:“圆明寒魄上,天地一光中。

”方干《中秋月》:“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

”奇己《荆州新秋寺居写怀诗五首上南平王》诗:“又见去年三五夕,一轮寒魄破烟空。

”1.5 魄也称“莹魄”。

即月魄,魄,本指月光,指代月亮。

李世民《辽城望月》诗:“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意为月宫满盈时,其圆如明镜;月轮亏缺时,月镜就有失光彩。

“魄满”即圆月光满,“桂枝圆”指月儿正圆。

此侧重指明望月的时间——月儿正圆时。

唐军攻克辽城的时间为五月甲申(十七日),李世民“麾将士登城望月”,望月的时间当为十七日晚。

当月球和太阳出在正相反的方向时,可见整个月面,这时的月相称为“望月”或“满月”。

由于月球平动的原因,正面占月球的59%,背面占月球的41%,所以农历十四到十七日所观月面几乎都是圆的。

“轮亏”指月轮亏缺。

月球出现明显的“轮亏”之相当在二十日之后。

按照王国维的说法,“轮亏”(“死魄”)当在二十三日之后,与李世民登辽城的时间(五月十七日)错位。

从上联的“映云光皙隐”,此联的“魄满”、“轮亏”,到下联的“临城确应三”可以看出,作者用的是“心随月走”的时空同步的纵贯式结构。

通过眼前景物的借托式联想,激发一体两面、得失相伴、相反相因的形而上“两点论”思想。

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不是单纯的因为咏月而咏月,而是从“月轮”体察“是非”。

武则天《早春夜宴》:“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景云舞》:“精感耀魄,时膺会昌。

”薛稷《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昭升》:“阳灵配德,阴魄昭升。

”王睿《相和歌辞·公无渡河》:“当时君死妾何适,遂就波澜合魂魄。

”孟郊《琴曲歌辞·湘妃怨》:“冥冥荒山下,古庙收贞魄。

”贯休《杂曲歌辞·杞梁妻》:“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吉中孚妻《杂曲歌辞·拜新月》:“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深笼桂,虚弓未引弦。

”皎然《杂歌谣辞·步虚词》:“日华炼魂魄,皎皎无垢氛。

”许敬宗《奉和秋日即目应制》:“规空升暗魄,笼野散轻烟。

”2.喻称在古诗文中,对月亮有许多表述和美称,寓意深刻,饶有情趣,经过历史的手口相传和长久的演绎,许多比喻月亮的美称已经定型化为专有名词,代表月亮经常使用的名词有:月轮、银轮、蝉轮、圆轮……2.1 玉轮也称“玉环”,指圆月。

月光如玉,圆如车轮,故称。

徐氏《和题丹景山至德寺》:“丹景山头宿梵宫,玉轮金辂驻虚空。

”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善政驰金马,嘉声绕玉轮。

”宋之问《送赵司马赴蜀州》:“定知和氏璧,遥掩玉轮辉。

” 一作夜游诗《上元夜六首》:“金勒银鞍控紫骝,玉轮珠幰驾青牛。

”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玉轮涵地开,剑阁连星起。

”骆宾王《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水》:“贝阙寒流彻,玉轮秋浪清。

”陈子昂《送梁李二明府》:“空羡双凫舄,俱飞向玉轮。

”武元衡《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玉轮初满空,迥出锦城东。

”刘禹锡《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挽歌三首》:“玉轮今日动,不是画云车。

”张籍《送宫人入道》:“中官看入洞,空驾玉轮归。

”元稹《月三十韵》:“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 借“玉轮”描写中秋之夜的景象,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2.2 月轮也称“兔轮”。

即玉轮。

谢偃《乐府新歌应教》:“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园明月轮。

”骆宾王《咏怀古意上裴侍郎》:“剑匣胡霜影,弓开汉月轮。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诗人写月因事而异,各具千秋。

有的气势磅礴,于恢宏中见深沉博大,就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意境开阔而超迈,无怪能“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

唐人绝句作殿前曲《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岑参《出关经华岳寺,访法华云公》:“月轮吐山郭,夜色空清澄。

”杜甫《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翻然紫塞翮,下拂明月轮。

”借“月轮”表达一种思念悲伤之感,此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史诗”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鼓角凌天籁,关山信月轮。

” 韩翃《经月岩山》:“中有月轮满,皎洁如圆珪。

” 独孤及《寒夜溪行舟中作》:“月轮大如盘,金波入空谷。

”独孤及《雨后公超谷北原眺望寄高拾遗》:“空霞破露月轮,薄云片片成鱼鳞。

” 耿湋《送姚校书因归河中》:“月轮生舜庙,河水出关墙。

”司空曙《故郭婉仪挽歌》:“岂唯泉路掩,长使月轮空。

”卢仝《将归山招冰僧》:“月轮下射空洞响,丝篁成韵风萧萧。

” 次用本韵《和乐天送客游岭南二十韵》:“风黖秋茅叶,烟埋晓月轮。

”元稹《再酬复言》:“绕郭笙歌夜景徂,稽山迥带月轮孤。

”张祜《五弦》:“小小月轮中,斜抽半袖红。

”杜牧《洛阳秋夕》:“清禁漏闲烟树寂,月轮移在上阳宫。

”李商隐《破镜》:“玉匣清光不复持,菱花散乱月轮亏。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 一首皮日休(唐)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把我们带入无限遐想之中,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尽显诗人的闲情雅意。

2.3 银轮也称“银盘”、“银丸”。

贯休《横吹曲辞·长安道》:“紫气银轮兮常覆金阙,仙掌捧日兮浊河澄澈。

”姚合《对月》:“银轮玉兔向东流,莹净三更正好游。

”银轮玉兔:指月亮。

意为:皎沽如银的月轮向东流动着,深夜的天宇澄澈如水,正好畅游其间。

贯休《长安道》:“紫气银轮兮常覆金阙。

仙掌捧日兮浊河澄澈。

”贯休(读《玄宗幸蜀记》):“尘扑银轮暗,雷奔栈阁危。

”贯休《寿春节进》:“银轮随宝马,玉沼见金龟。

”这里“银轮” 代指银饰之车舆。

【参考文献】[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国书局出版发行,2010.10.[2]王力.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华夫.中国古代名物大典[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4]丁振翠.唐代文化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0.[5]赵楠.唐代的教育和教育诗[D].南京师范大学,2006.[6]姜修宪.唐代士人的流迁与江淮文化的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03.[7]王睿.隋唐科技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8]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自序[J].文学评论,1985(3).[9]刘杏梅.论唐代进士科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D].安徽大学,2005.[10]毛治中.关于唐诗繁荣的原因[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3).[11]谢建忠.《毛诗》及其经学阐释对唐诗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6.[12]刘正平.沈佺期诗集与诗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13]张德恒.唐代武周时期诗歌略论稿[D].吉林大学,2011.[14]中华书局.全唐诗[M].中华书局编,1960.4.[15]刘国文.古诗文中太阳和月亮的别称例说(下)[J].师范教育,1993(10).[16]严景华.新月相印情有所异——试论李白和苏轼对月的关系[J].中国教师,2009(S2).[17]廖士毅.八月中秋月正圆[J].养生月刊,2009(10).[18]赵红.阴阳观念下嫦娥、羿神话的奇妙整合及其文化意蕴[J].孝感学院学报,2010(02).[19]奚林元.蟾蜍图腾寓意诠释[J].齐鲁艺苑,2009(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