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度18点
土壤压实度及环刀实验

土方回填施工的质量控制摘要:土方回填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压实度,而压实度又受到回填土料、分层厚度、含水量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压实度的影响因素角度讨论土方回填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
关键词:压实度回填土料分层厚度含水量质量控制土的湿密度=土的质量÷环刀的体积;土的干密度=湿密度÷(1+含水量)压实度=干密度÷标准击实最大干密度1、工程概况湛江钢铁场地平整工程位于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其中我公司承建场平3标工程(以下简称“3标”)。
3标共分为20个区域,总面积为1044370m2,挖土总量为3324606 m3,填土总量为2879257 m3。
按照设计要求,3标内的填方区域分层厚度为500mm/层,压实度≥90% ,施工依据的主要规范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和《冶金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YB 4147-2006。
3标区域划分如下图所示:2、压实机具和程序为保证压实的均匀性与密实度,避免碾轮下陷,提高碾压效率,在自卸汽车卸土后,我们先用SD22S履带式推土机将土推平,利用汽车和推土机的行驶将回填土进行初步压实,再用18T 的振动压路机进行正式碾压。
为保证碾压质量,振动压路机碾压速度控制在2km/h以内。
碾压方向从两边向中间,且保证碾轮每次重叠宽度在15cm-25cm之间,避免漏压。
施工中应保证碾轮的外侧距填方边缘大于500mm,以防发生溜坡倾倒。
在第一遍碾压时,不开振动进行预压,使土表面的平整度达到较好状况,从第二遍开始开启振动效果,一般需碾压5-6遍,且碾轮下沉量不超过1-2cm。
在边角、边坡等压实不到或不足之处,配合以小型夯实机具进行夯实。
3、压实度的质量控制压实度有三个关键影响因素:回填土料、分层厚度和含水量,以下分别从这三个因素来阐明对压实度的控制。
3.1 回填土料我们首先将取土区的覆盖层、腐殖土和山坡堆积物除清后运到指定场地,避免与可用土料混合。
压实度评定

95% 4.465 1.686 1.177 0.953 0.823 0.734 0.670 0.620 0.580 0.546 0.518 0.494 0.473 0.455 0.438 0.423 0.410 0.398 0.387
90% 2.176 1.089 0.819 0.686 0.603 0.544 0.500 0.466 0.437 0.414 0.393 0.376 0.361 0.347 0.335 0.324 0.314 0.305 0.297
灌砂法 水袋法 钻孔取样蜡封法
评定段的压实度代表值K(算术平均值 的置信下限):
K=
- ta / n × S ≥ K0
——评定段内各测点压实度的平均值;
ta / n ——根据ta和n的关系查附表求得;
S ——检测值的标准差;
n ——检测点数; ta : 保证率系数; K0 ——压实度标准值。
关于tα取值
保证率
n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00
99% 0.552 0.537 0.523 0.510 0.498 0.487 0.477 0.467 0.458 0.449 0.383 0.340 0.308 0.285 0.266 0.249 0.236 2.3265/
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
1、路基和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以重 型击实标准为准 2、沥青层压实度以《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的规定为准 3、对于特殊干旱、潮湿地区或过湿土, 以路基设计施工规范规定的压实度标准进 行评定
1-3km长的路段为检验评定单位 求算每一测点的压实度Ki
细 粒 土
灌砂法 环刀法
铁路路基施工中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铁路路基施工中灌砂法检测压实度作者:张本章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18期[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铁路路基施工中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的基本原理,从压实度定义出发,分析了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的影响因素,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总结了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灌砂法;检测;压实度中图分类号: U213.1在铁路建设项目中,压实度是控制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中对基床以下路堤和基床均有压实度的要求,可见压实度在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
压实度检测是控制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灌砂法、环刀法、核子密度仪法、水袋法等。
在众多的检测方法中,灌砂法因其数值的精确性、操作过程的可控性和结果的可代表性而得到建设各方的认可,成为目前铁路路基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压实度检测方法之一。
1 灌砂法的基本原理其原理是利用粒径0.25~0.50mm、密度为1.47~1.61g/cm3的清洁干净的标准砂,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坑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坑的体积进而得到试坑内填料的湿密度,并根据填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该试坑内填料的干密度,通过该干密度与该种填料在试验室确定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得到该测点的压实度。
灌砂法主要用于检测最大粒径不大于75mm的细粒土和粗粒土填的压实度,对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者大空隙的填料不适用。
2选点及取样频率点位的选取是否适当将直接影响检测评定的结果。
由于工程结构的特殊性,一般路基中间部位的压实度较两侧接近路边缘处压实度高,所以加强对路基边部的检测也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灌砂法检测压实度较为繁琐,施工单位总是尽量减少检测的点数;而为了有效控制质量,监理单位希望多抽查一些点。
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认为:选点太少,位置不客观,代表性不足,很难反映实际情况;选点太多,不但费时费力,降低工作效率,而且由于试坑较多,往往会破坏路基结构层整体强度。
土方路基压实度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检验

一、土方路基压实度的质量控制(一)、路基填料选择采用能被压实到规定密实度能形成稳定的填方路基的材料,不准使用沼泽土、淤泥、冻土、有机土及泥炭,及液限〉50和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
同时土中不应含有草皮、树根等易腐朽物质,受条件限制采用黄土、膨胀土作填料时,必须经过处理满足规范要求时方可使用.(二)、填土材料的填前试验用于填筑的路基土施工前一定要完成下列试验:(1)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和液性指数;(2)颗粒大小分析试验:(3)含水量试验;(4)密度试验:(5)相对密度试验;(6)土的击实试验;(7)土的强度试验(CBR值),根据这些数据从理论上能够判定出土的种类,剔出不合格的土质。
通过土的重型击实试验,绘出填方用土的干密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以便确定各类型土的最大密度和达到最大干密度的最佳含水量。
(三)、试验段控制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正确的压实方法,确保土方工程达到规定的密度。
内容有:压实设备选择、压实工序、压实遍数、压路机的行走速度,以及确定填料的有效厚度。
在施工现场选择不低于200m的路线做为试验段.压实试验中,应详细记录各种已定的填筑材料的压实工序、压实设备类型,各种填筑材料的含水量界线、松方厚度和压实遍数、测量高程变化等参数,压实试验必须按规定达到密实度的要求为止.(四)、含水量的控制施工中首先做好路基排水工程以及施工场地的临时排水设施路堑施工土方含水量控制重点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可开挖纵、横向渗水沟.含水区路堑碾压不宜使用振动压路机振压,建议采用D75链轨与3Y15/18间隔稳压;必要时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以防止地下水位上升;土场内外挖纵、横渗水沟或采用无砂管降水,使土方含水量降低。
按粘土∶砂土=1∶3~1∶1∶5d的比例掺拌填筑路堤,可提高混合土方的最佳含水量。
在路基上用铧犁及旋耕犁拌和晾晒土方,在短期内可显著降低土方含水量.压实与填筑分段分层循环进行,穿插组合,可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土方含水量并可尽快提供道路基层作业段.测定土方水分散失系数,可指导洒水、确定碾压作业段长度,减少二次洒水所造成的损失.(五)、土质的控制在最佳含水量下压实可以花费最少的压实功,得到最好的压实效果.但不同的土质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可以归类到粉质低液限砂士,最佳含水量12 %~16%。
压实度检测的常规方法及注意点

压实度检测的常规方法及注意点一、压实度检测原理压实度是控制土料、无机结合料、砂砾混合料及沥青混合料等压实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压实度反应了现场压实后填筑材料的密实状况。
压实度越高,密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例如:在道路施工中,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碾压后,才能保证其强度和刚度,投入使用后不致出现路面下沉、凹陷、裂缝。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为使浇筑的地坪不致下沉出现开裂,对基础回填也有压实度要求。
所谓压实度是指在施工现场抽取的样土经烘干至恒重测得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所得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
例如:10%灰土层现场取样的干密度为1.61g/cm3,设计压实度指标为≥97%,标准击实的最大干密度为1。
67g/cm3取样的压实度为1.61/1。
67=96.4%,不符合设计要求。
二、击实实验土样的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含水量密度随含水量的不断增大而增大,当达到最大值时,随含水量的不断增大而减小。
标准击实试验就是获得土样的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然后求得最大干密度下的含水量即最佳含水量。
标准击实试验根据击实功的不同分为重型击实和轻型击实二种。
实验室试验一般是通过调整击实锤重量及落距、样土体积来转换轻型或重型试验.选择何种试验方法应根据施工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来确定。
在实际操作中采用选择何种试验方法必须要明确。
因为二者由于击实功的不同,所得的干密度相差甚远,对以此为基准计算得出的压实度结果截然不同.通常是道路、场地等按市政道路设计要求的应采用重型击实;一般的房屋建筑工程回填以轻型击实为多.标准击实的作用:一是取得的最佳含水量可为实际施工中提供材料含水量的控制指标;二是为以后的压实度检测提供最大干密度标准值。
(一)、试样制备的注意点1、试样含水量的确定标准击实的试件一般制备6个,其中5个是用作正常实验,一个备用.在制备试件时应注意控制试件的预估最佳含水量.通常是土样的塑性指标,若不知塑性指标时可根据经验来确定。
水泥稳定碎石类路面基层压实度检验方法

水泥稳定碎石类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检测方法近年来,随着大型机械设备组合施工工艺的逐步定型,无论从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上都实现了优质、高效的目的,因此,相应的施工质量检测试验无论从设备配置,还是方法手段上也都要与之相适应,实现准确、快速并能有效地指导施工生产的目的。
以下重点介绍采用核子湿度密度仪检测路面水泥稳定碎石类基层、底基层压实度的优越性和可靠性,以及得到的检测试验数据信息反馈能对现场施工生产起及时有效的指导作用,建议推广采用。
以国内现在普遍采用的机械配套来讲,一个正规的大型公路工程施工单位承担的路面工程项目,应能达到其主要工序施工平行流水作业的能力,实现施工生产的优化组合配套,最少需配备混合料摊铺机2台〜3台(ABG、福格勒等),混合料拌合机至少2套(400 t/h、500 t/h或更大),运料车15 t以上自卸车 20辆〜30辆,碾压设备配备CA25、CA30振动压道机4台〜6台,3Y18 /21光轮静碾压道机2台〜3台。
正常情况下每天工作12 h 〜15 h,两台混合料拌合机每天出料(以500 t/h计算)2X500X0. 8(工作系数)X15=12 000 t,按2. 3 t/m3折算为压实方为:12 000^2. 3 =5 217 m3,按结构层厚度20 cTn计算折合5 217^0. 2= 26 085 mzo JTJ 071—98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规定压实度检测每200 m2每车道不少于2点,再加上监理抽检不少于承包人检测频率的30%,按单向施工三车道计算,每200 m长段落内承包商白检2x3 = 6点,监理抽检2点,计8点。
每天完成工作量按宽度12 . 5 m计,折合长度2 087 m(为基层、底基层之和),最少检测点数2 087+200x8=84点。
传统的灌砂法试验,每组至少需要2人,每天一般能做6个~10个点,且只能在白天进行。
即使按理想状态每天10点计算,也需要9组人员、仪器。
压实度计算公式

压实度计算公式压实度计算方法(灌砂法)1、称取一定量的标准砂重m千克2、称取土的重量m1千克3、称取剩余砂的重量m2千克4、试坑内实际消耗砂重M=m- m2- m3 (m3圆锥体砂重)5、试坑体积V=M/P砂(P砂为标准砂的密度),则V即为土的体积6、试样土的密度为P土湿= m1/V ( g/cm3)7、求出试样土含水量W水(称取30~40克湿试样土,烧干后再称取重量,土中水的重量与干后土的重量比用百分数表示)8、求试样干密度P干=P土湿/1+W水(1+W水通常用湿试样土重与干后土重之比求得)9、压实度是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试验求得)之比用百分数表示K=P干*100%/P大10、例:灌砂筒与原有砂重为4000克,圆锥体内砂重为270克,灌沙筒与剩余砂重m2=2720克,量砂密度为1.42g/cm3,试坑内湿试样重1460克,求压实度。
(称取30克试样,用酒精烧两遍后称重量为25.9克,P大为1.89g/ cm3)解:M=4000-2720-270=1010克V=M/ P砂=1010/1.42=711.3 cm3P土湿= m1/V=1460/711.3=2.05 g/ cm3W水=(30-25.9)*100%/25.9=15.8% 1+ W水=30/25.9=1.158P干=P土湿/1+W水=2.05/1.158=1.77 g/ cm3压实度K= P干*100%/P大=1.77*100%/1.89=93.7%压实度计算方法(环刀法)一、环刀法适用于细粒土,所需仪器、设备为:1、环刀:内径6~8cm 高2~3cm2、天平:称量500g 感量0.1g ;称量200g 感量0.01g3、其它: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小铁锤二、操作步骤:1、测出环刀的容积V,在天平上称出环刀质量。
2、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人工制备所需要求的扰动土样,其直径和高度应大于环刀的尺寸,整平两端放在玻璃板上。
3、将环刀的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面,然后用手或小铁锤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使之土样上端伸满环刀为止,削去两端余土修平,两端盖上平滑的园玻璃片,以免水分蒸发。
隐蔽工程(塘渣)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2010年1月29日
2010年1月27日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3 K12+848 距中桩左5.2 21 20000 11392 22000 19646 6254 4565 10019 2.19 33 2750.4 2600.6 149.8 520 2080.6 7.2 7.2 2.04 2.2 -92.7
量砂密度(g/cm3) K13+002 距中桩左24.4 20.8 20000 11116 22000 19836 6720 4905 10785 2.2 26 2892.6 2755.8 136.8 513 2242.8 6.1 6.1 2.07 2.2 -94.1 4 3077.2 2930.9 146.3 532 2398.9 6.1 --------
பைடு நூலகம்
第 4 页,共 6 页
压实度标准值(%) 取样桩号 具体位置(m) 取样深度(cm) 灌砂前砂+容器质量 (g) 灌砂后砂+容器质量 (g) 放基板 筒+量砂质量(g) 时锥体 砂校准 筒+剩余砂质量(g) 试坑内砂质量(g) 试坑体积 (cm3) 试坑中湿土样质量 (g) 试样湿密度(g/cm3) 盒 号 --------
93 ------------------------
量砂密度(g/cm3) --------------------------------------
1.37 ------------------------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干 密 度 水质量(g) 盒质量(g) 干土质量(g) 含水率(%) 含水率均值(%) 干密度(g/cm3) 最大干密度(g/cm3) 含石率(%) 压实度(%)
2674.8 2533.6 141.2 516 2017.6 7
第 2 页,共 6 页
压实度标准值(%) 取样桩号 具体位置(m) 取样深度(cm) 灌砂前砂+容器质量 (g) 灌砂后砂+容器质量 (g) 放基板 筒+量砂质量(g) 时锥体 砂校准 筒+剩余砂质量(g) 试坑内砂质量(g) 试坑体积 (cm3) 试坑中湿土样质量 (g) 试样湿密度(g/cm3) 盒 号 19 3003.7 2836.2 167.5 510 2326.2 7.2
1.37 K12+694 距中桩左2.9 20.4 17000 10781 17000 14999 4218 3079 6765 2.2 38 2940.7 2783.1 157.6 532 2251.1 7 7 2.06 2.2 -93.6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干 密 度 水质量(g) 盒质量(g) 干土质量(g) 含水率(%) 含水率均值(%) 干密度(g/cm3) 最大干密度(g/cm3) 含石率(%) 压实度(%)
第 1 页,共 6 页
压实度标准值(%) 取样桩号 具体位置(m) 取样深度(cm) 灌砂前砂+容器质量 (g) 灌砂后砂+容器质量 (g) 放基板 筒+量砂质量(g) 时锥体 砂校准 筒+剩余砂质量(g) 试坑内砂质量(g) 试坑体积 (cm3) 试坑中湿土样质量 (g) 试样湿密度(g/cm3) 盒 号 22 2832.3 2695 137.3 516 2179 6.3
93 ------------------------
量砂密度(g/cm3) --------------------------------------
1.37 ------------------------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干 密 度 水质量(g) 盒质量(g) 干土质量(g) 含水率(%) 含水率均值(%) 干密度(g/cm3) 最大干密度(g/cm3) 含石率(%) 压实度(%)
93 K12+369 距中桩右23.7 20.7 17000 11077 17000 14832 3755 2741 6063 2.21 18 2879.9 2737.8 142.1 517 2220.8 6.4 6.4 2.08 2.2 -94.5
量砂密度(g/cm3) K12+533 距中桩左23.1 20.3 17000 11008 17000 14729 3721 2716 5944 2.19 6 2683.9 2547.6 136.3 514 2033.6 6.7 6.8 2.05 2.2 -93.2 3 3124.6 2959.2 165.4 527 2432.2 6.8 13
93 ------------------------
量砂密度(g/cm3) --------------------------------------
1.37 ------------------------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干 密 度 水质量(g) 盒质量(g) 干土质量(g) 含水率(%) 含水率均值(%) 干密度(g/cm3) 最大干密度(g/cm3) 含石率(%) 压实度(%)
1.37 ------------------------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干 密 度 水质量(g) 盒质量(g) 干土质量(g) 含水率(%) 含水率均值(%) 干密度(g/cm3) 最大干密度(g/cm3) 含石率(%) 压实度(%)
第 3 页,共 6 页
压实度标准值(%) 取样桩号 具体位置(m) 取样深度(cm) 灌砂前砂+容器质量 (g) 灌砂后砂+容器质量 (g) 放基板 筒+量砂质量(g) 时锥体 砂校准 筒+剩余砂质量(g) 试坑内砂质量(g) 试坑体积 (cm3) 试坑中湿土样质量 (g) 试样湿密度(g/cm3) 盒 号 --------
第 6 页,共 6 页
压实度标准值(%) 取样桩号 具体位置(m) 取样深度(cm) 灌砂前砂+容器质量 (g) 灌砂后砂+容器质量 (g) 放基板 筒+量砂质量(g) 时锥体 砂校准 筒+剩余砂质量(g) 试坑内砂质量(g) 试坑体积 (cm3) 试坑中湿土样质量 (g) 试样湿密度(g/cm3) 盒 号 --------
第 5 页,共 6 页
压实度标准值(%) 取样桩号 具体位置(m) 取样深度(cm) 灌砂前砂+容器质量 (g) 灌砂后砂+容器质量 (g) 放基板 筒+量砂质量(g) 时锥体 砂校准 筒+剩余砂质量(g) 试坑内砂质量(g) 试坑体积 (cm3) 试坑中湿土样质量 (g) 试样湿密度(g/cm3) 盒 号 --------
93 ------------------------
量砂密度(g/cm3) --------------------------------------
1.37 ------------------------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干 密 度 水质量(g) 盒质量(g) 干土质量(g) 含水率(%) 含水率均值(%) 干密度(g/cm3) 最大干密度(g/cm3) 含石率(%) 压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