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狼.》阅读附答案-范文模板 (3页)

合集下载

《狼》课外阅读后附答案.doc

《狼》课外阅读后附答案.doc

《狼》课外阅读课阅读一:阅读下面文章,冋答问题。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shan)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顾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满)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shi猪)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宜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1•请用表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断两处)。

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②惟有小刀不盈寸()• •③方缚以带()④遂负之以归()• •3.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的“之”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以吹豕之法吹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翻译。

■B.屠急捉之:代词,它,代狼。

■C.顾无计可以死之:代词,它,代狼。

■D.遂负之以归:代词,它,代狼。

■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顾无计可以死Z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故事与课文《狼》中人与狼搏斗的情景有什么不同?这两则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示呢?6•请写出三个带有“狼”的成语。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二:阅读下面文章,冋答问题。

有屠人货①肉归,日已暮,钦②一狼来,瞰③担上肉,似其垂涎,随屠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④;及走,又从之。

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味爽⑤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逡巡⑥近视,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吋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⑦Z,是可笑也。

[注]①货:出售、卖。

②钦(xu):忽然。

③瞰(kan):看、窥视。

④却:退。

⑤味爽:拂晓、黎明。

⑥逡巡(qUnxiin):因有顾虑而徘徊。

《狼》精选题含答案

《狼》精选题含答案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4分)
(1)其一犬坐于前 犬:_像__狗__一__样_____
(2)屠暴起
暴:_突__然_________
(3)目似瞑
瞑:_闭__上__眼__睛_____
(4)乃悟前狼假寐 寐:_睡__觉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止增笑耳”蕴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2分作)者指出狼的狡黠奸诈,嘲笑其顷刻 而__毙__的__结__局__,__间__接__赞__扬__了__屠__夫__的__勇__敢__机__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一__只__狼__径__直__离__开__了__,__另__外__一__只__狼__像__狗__ _一__样__蹲__坐__在__前__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禽__兽__的__欺__骗__手__段__能__有__多__少__呢__?__只__不__过__ _给__人__增__加__笑__料__罢__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7分)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 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 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 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 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阅读理解及答案

狼阅读理解及答案

狼阅读理解及答案狼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一」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甲】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乙】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节选自蒲松龄《狼》)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骨已尽矣山穷水尽筋疲力尽弹尽粮绝B.顾野有麦场相顾无相识顾此失彼奋不顾身C.以刀劈狼首首当其冲首屈一指蓦然回首D.盖以诱敌以其境过清学以致用不以为然11.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理解:这只狼蹲坐在屠户的前面,意在迷惑屠户,为另一只狼的'偷袭作掩护。

【乙】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狼)打算由通道进入从背后攻击屠户。

理解:狼柴堆打洞想趁屠户不备从背后攻击的行为,体现了狼的凶狠残暴。

狼阅读答案:(三)(共7分)10.答案:A(2分)11.答案:[乙](2分)12.(1)答案:天地间的万物都有存在的道理,人不应杀害它们。

(2)答案:当人的生命受到虫兽威胁时,应当果断反击。

(3分。

前一小题2分,后一小题1分)狼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二」【20xx・西藏自治区】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文言文《狼》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狼》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狼》阅读及答案文言文《狼》阅读及答案「篇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

(10分)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1分)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1)值()(2)或()(3)去()3、说说文中画线句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的意思。

(2分)4、在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的情况下,郑燮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效果?(2分)5、你认为郑燮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和下列链接材料来说明。

(2分)[相关材料]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参考答案:1、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划对一处即可)2、(1)遇到(2)有的人(3)离开3、这是什么时候了,如果经过多处地方多人之手层层申报(荒情),老百姓哪里还能活下去?4、不经请示皇上,先开仓赈济灾民,愿意为此承担责任。

此举使万余百姓活了下来。

5、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文言文《狼》阅读及答案「篇二」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

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

昔以色幸者多矣。

高祖有籍孺以佞幸,孝惠时有闳孺,孝文时中宠臣,士人则邓通,宦者则赵同、北宫伯子。

孝景帝时,中无宠臣,然独郎中令周文仁,仁宠最过庸,乃不甚笃。

今天子中宠臣,士人则韩王孙嫣,宦者则李延年。

嫣者,弓高侯孽孙也。

今上为胶东王时,嫣与上学书相爱。

及上为太子,愈益亲嫣。

(完整word版)《狼》课外阅读题附答案

(完整word版)《狼》课外阅读题附答案

《狼》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shān)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满)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shǐ猪)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1.请用“/”表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断两处).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含义.①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 )②惟.有小刀不盈寸( )③方.缚以带()④遂负之以归.()3.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的“之"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以吹豕之.法吹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翻译。

B。

屠急捉之.:代词,它,代狼。

C.顾无计可以死之.:代词,它,代狼。

D。

遂负之.以归:代词,它,代狼。

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顾无计可以死之5.这则故事与课文《狼》中人与狼搏斗的情景有什么不同?这两则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示呢?6.请写出三个带有“狼”的成语。

①②③课外阅读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屠归。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逡巡近视,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及走,又从.之(2)屠思狼所欲.者肉(3)遂.钩肉(4)示以.空担(5)似人缢死状,大骇.(6)时狼皮价昂.(7)屠小裕.焉(8)缘.木求鱼,狼则罹之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不如……蚤取之。

通(2)……直十余金。

通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屠惧,示之以刃,少却。

(2)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3)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

狼节选的阅读附答案

狼节选的阅读附答案

狼节选的阅读附答案
【原文】
狼(节选)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先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大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问题】
9.课文选自《【】》,作者是清朝文学家【】(人名)。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3分)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1.以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屠户武断杀死了第一匹狼,是由于他早已明白那狼是以假寐来诱骗他。

B.屠户之所以能克服狼,缘由之一是他盘踞了有益的地形。

C.狼以打洞的方式想从暗地里袭击屠户,是由于高高的柴堆可以掩护它。

D.课文生动地表现了狼的奸诈狡诈,以此反衬山屠户的机灵英勇。

【参考答案】
9.(2分,每空1分)聊斋志异
蒲松龄
10.(3分)一匹狼径直离开,另外一匹像狗同样地坐在(他)前面。

(关键字:去犬于)
11.(3分)A。

《狼》精选题含答案

《狼》精选题含答案

《狼》精选题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6分)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缀.行甚远缀:_____________ (2)苫蔽..成丘苫蔽:_____________ (3)一狼洞.其中洞:_____________(4)狼亦黠.矣黠:_____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句2分,共4分)(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用“屠户遇狼”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后面三段的内容依次应为____________、屠户御狼和____________。

(2分)4、“一屠晚归”的“晚”字用得十分精妙,试简要分析其作用。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阴险?(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有关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文章主要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的性格。

《狼》阅读附答案

《狼》阅读附答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狼》阅读附答案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眈眈相向
(chén)B.狼亦黠矣(xié)C.屠大窘(qiǒng)D.止露尻尾(kāo)【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①顾野有麦场()②一狼洞其中()
 ③止露尻尾()④屠自后断其股()
 【小题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目似瞑,意暇甚。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4】狼很狡猾,但最终自取灭亡,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看到打洞只是大腿
 【小题3】①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②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狼.》阅读附答案
龄《狼.》两则故事,回答问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忽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涎垂,随屠尾行
数里。

屠惧,示之以刀,则稍却;既走,又从之。

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
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

狼乃止,屠即径归。

昧爽往取肉,(a)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b),则死狼也。

仰首(c),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鄂,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

亦可笑也!(注释蚤:通“早”;昧爽:拂晓;直:通“值”,价值)
【小题1】将“细审、遥望、近视”分别填入乙文a、b、c三处,正确的顺序是:
a. b. c.
【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1)顾野有麦场(2)一狼洞其中
(3)有屠人,货肉归(4)既走,又从之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小题4】“缘木求鱼,狼则罹之。

亦可笑也!”作者认为乙文中狼“可笑”
的原因是什么?从
甲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答案
【小题1】“遥望、近视、细审、”(3分,每空1分)
【小题2】回头看;打洞;卖;离开(4分,每题1分)
【小题3】(1)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
能有多少呢?
(2)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黄金呢。

(于是由于)屠
夫(得到了这张狼皮,)发了一笔小财。

(4分,每题2分)
【小题4】乙文中的狼缘木求肉、贪婪愚蠢。

(2分)启示: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
招,总是要被识破的。

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2分,写出一点即可,
意思符合即可)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乙】文中屠夫第二天来取肉,先从远处看到树上
悬着一个大东西,好像人上吊死的样子,大惊;后来迟疑地走近看,原来是死狼;最后再抬头仔细看,发现狼口咬住肉,但钩子钩住了狼的腭部。

是按照从
远到近的顺序来写的,所以a、b、c三处,应填写的词语分别是:“遥望、近视、细审”。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选词填空的能力。

点评: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懂原文内容,理解作者写作思路,然后再根据具体的
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小题2】试题分析:(1)中的“顾”在这里的意思是“回头看”,不能与
“三顾茅庐”中的“顾”(拜访)相混;(2)中的“洞”是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常作名词,意思是“窟窿,深穴,孔”等;(3)中的“货”在这里是动词“卖”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常作“、钱币、商品”等意思;(4)中的“走”在这里是“离开”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是“行、往来、移动”等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

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
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1)时,要注意“黠”(狡猾);“而”(表转折,可是、但是);“顷刻”(一会儿);“毙”(被砍死);“变诈”(作假、
欺骗);“几何”(多少)等词的意思;翻译(2)时,要注意“时”(当时);“直”(通“值”,价值)等词的意思。

另外,文言文翻译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性与流畅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

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
顺流畅)就很不错了。

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
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4】试题分析:“缘木求鱼”:爬上树去找鱼。

比喻方向不同、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乙文中的狼缘木求肉、不知变通,贪婪愚蠢,为了眼前
蝇头小利白白失了性命,实在愚笨可笑至极!启示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答:①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