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的症状,甲亢的早期症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见于哪些症状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见于哪些症状呢
导语:现在的很多疾病都是我们自身的问题出现的,环境的变化也是越来越大,雾霾的天气也是越来越多,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了我们正常生活都受到
现在的很多疾病都是我们自身的问题出现的,环境的变化也是越来越大,雾霾的天气也是越来越多,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了我们正常生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问题也是现在比较普遍的了,很多人出现了类似的症状。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了解一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见于哪些症状的问题。
1.通常在甲亢的症状不明显时,甲亢的早期则会出现甲状腺肿大,大多数都会是弥漫性以及对称性的肿大,不过也有少数的会不对称,而且甲状腺肿大的也不明显。
与此同时,甲状腺部位的血流就会增多,在甲状腺的外侧能够听到血管杂音,触及时可以感觉到震颤,特别是在甲状腺的上部。
2.大多数的甲亢患者,在早期都会出现眼征,也就是甲亢突眼。
突眼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患者眼球会突出,眼睛会出现凝视,或者会出现惊恐的眼神;恶性突眼患者经常会表现为:流泪和视力减退和眼部肿痛以及有异物感等等,因为眼球会突出的比较严重,所以眼睛经常不能够闭合。
3.由于甲亢患者的代谢会加快,所以通常会表现为怕热,容易流汗,身体会疲惫乏力还有体重也会下降等等的症状。
患者的神经系统方面也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会比较神经质和容易激动和情绪非常的不稳定以及注意力不能够集中等等的一些症状出现。
4.甲亢的早期症状,皮肤也会出现一些表现,比如说:皮肤会比较潮湿,还会搔痒还有肢体会软弱无力等等的症状。
女性甲亢患者则会
生活常识分享。
甲亢病历-专业文档

甲亢病历甲亢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疾病,其症状包括心悸、多汗、体重下降、手抖、便次增多、月经紊乱等。
甲亢的病因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炎性甲亢、药物致甲亢、hCG相关性甲亢和垂体TSH瘤甲亢,其中最常见的是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患者信息:姓名:XX性别:女年龄:35岁职业:职员病例记录:患者XX于2023年2月出现心悸、手抖、多汗、体重下降等症状。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亢进、失眠、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
患者曾自行服用中药治疗,但症状并未缓解。
患者入院前一个月,体重下降约5公斤。
入院查体:体温:37℃心率:11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85mmHg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神志清楚,步入病房,巩膜无明显黄染,甲状腺未触及。
实验室检查:1.甲状腺功能检查: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23.1 pg/mL,游离甲状腺素(FT4) 4.6 ng/dL,促甲状腺激素(TSH)< 0.05 mIU/L。
提示FT3、FT4增高,TSH降低,符合甲亢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2.血常规:白细胞 4.5×10⁹/L,中性粒细胞 65%,淋巴细胞 30%,血红蛋白120 g/L,血小板 150×10⁹/L。
提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正常。
3.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40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30 U/L,总胆红素 1.2 mol/L,直接胆红素 0.4 mol/L。
提示肝功能正常。
4.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10次/分。
5.超声检查: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血供丰富。
6.X线胸片:心肺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引起的甲亢。
治疗过程:入院后患者先进行各项检查以明确诊断。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了治疗方案,采取药物治疗,使用的主要药物有甲巯咪唑和普萘洛尔。
治疗期间,医生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药物剂量。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体重开始逐渐恢复,心悸、手抖、多汗等症状明显减轻。
早期甲亢表现是什么?早期甲亢的症状

早期甲亢表现是什么?早期甲亢的症状临床上发现患有甲亢的人群,有不少患者长期出现心情压抑,情绪得不到释放。
这也是甲亢出现的一个主要因素。
患有甲亢的病人,时常感到很痛苦,平时的症状也多表现为心悸,心慌,易激动,烦躁,神经衰弱等,女性会出现内分泌失调,而男性可出现性功能障碍。
★症状一:代谢亢进
通常,患者会有产热过多的症状,如怕热,皮肤温暖,潮湿多汗,尤其是在手掌表现的更为明显。
★症状二:消化系统
食欲亢进是甲亢的常见症状,虽然甲亢患者吃得非常的多,但是远远跟不上消耗,故大多数女性甲亢患者体重减轻,甚至有的患者因胃肠蠕动增加而有腹泻,出现一系列的消化系统症状。
★症状三:精神神经系统
女性甲亢患者的早期症状还会出现紧张、急躁、易激动、失眠等精神症状。
随着病情的加重,有的患者甚至可出现优郁、狂躁等精神失常,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症状四:心血管系统
患者一般还会有心跳加强、加快,常常会感到心悸,大多心律规则,偶有心律不齐的感觉。
由于左心室搏出量增加,心脏负荷持续加重,可使左心室肥大,并出现心尖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第一心音亢进,晚期亦或出现心力衰竭,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甲亢健康教育

甲亢健康教育
甲亢健康教育: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俗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它是由甲状腺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引起的,导致身体各个系统功能异常。
甲亢早期症状包括焦虑、心悸、疲劳、失眠等,严重时还可出现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危害健康的症状。
为提高大众对甲亢的认知和早期发现,以下是我们分享的相关信息:
1. 症状:甲亢患者通常会感到不明原因的焦虑和心悸,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2. 检查:甲亢的确诊需要进行血液检查,检测甲状腺激素的水平。
3. 治疗:甲亢的治疗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切除甲状腺等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决定。
4. 饮食:甲亢患者在饮食方面应注意控制碘的摄入,避免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总结:了解甲亢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早期发现和控制疾病的进展至关重要。
如果您出现相关症状,请尽早就医,并与医生进行详细的咨询和治疗。
甲亢症

甲亢症锁定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至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
甲亢症状就是由甲亢引起的一系列身体反应。
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和血管兴奋增强,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眼突、手颤、胫部血管杂音等为特征,严重的可出现甲亢危相、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目录1. 1简介2. 2甲亢型心脏病3. 3甲亢型周期性麻痹1. 4甲亢危象型2. 5甲亢眼病3. 6甲亢肌病4. 7护理1. 8甲亢治疗2. 9预防3. 10甲亢症状4. 11甲亢危害简介甲亢症也就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它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因甲状腺激素(T3、T4)在血液中水平增高所导致的机体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的一系列高代谢症候群以及高兴奋症状和眼部症状。
临床上甲亢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心动过速、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体重下降、疲乏无力及情绪易激动、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颤抖、甲状腺肿或肿大、女性可有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男性可有阳痿或乳房发育等。
甲状腺肿大呈对称性,也有的患者是非对称性肿大,甲状腺肿或肿大会随着吞咽上下移动,也有一部分甲亢患者有甲状腺结节。
甲亢时引起的眼部改变,一类是良性突眼,患者眼球突出,眼睛凝视或呈现惊恐眼神;另一种是恶性突眼,可以由良性突眼转变而成,恶性突眼患者常有怕光、流泪、复视、视力减退、眼部肿痛、刺痛、有异物感等,由于眼球高度突出,使眼睛不能闭合,结膜、角膜外露而引起充血、水肿、角膜溃烂等,甚至失明。
也有的甲亢患者没有眼部症状或症状不明显。
上述均是典型甲亢的临床表现,但是并非每位甲亢患所有的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类型的甲亢,临床表现也不同。
甲亢型心脏病16~73岁都可发病,发病率占甲亢患者的13.4%~21.8%,常发生于甲亢后2~3年,除有典型甲亢临床表现外,其心电图常有窦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心肌损伤与心肌肥大等。
甲亢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

甲亢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
①甲亢的症状一般表现为怕热,出汗多,精疲力尽,体重在缓慢的减轻等,这些症状是甲亢患者的全身表现。
②消化系统上的症状也属于甲亢的症状的一种,通常表现为吃得多但容易饿,腹泻等症状。
③甲亢的症状对皮肤也有伤害,一般表现为皮肤潮湿、搔痒,肌肉软弱无力、疼痛等症状。
④对于甲亢的症状一般还表现为血液系统上的症状,一般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贫血等。
我十几年前是甲亢,吃了几年的西药但一直没治好,病情反倒加重了,恶化成甲状腺结节了,去医院做了手术挺了二年,可还是复发了,后来听一个病友介绍开始服用百结消汤药,早晚各一碗,虽然苦点,但坚持喝了四个月真的把困扰多年的病根除了,到现在停药五年多,一直也没再复发过。
⑤甲亢患者同时还会对生殖系统有所伤害,甲亢的症状一般表现为月经不规则,生育力下降等。
⑥甲亢患者的症状还表现为神经有问题,容易激动,情绪不够稳定,焦虑和不安,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常常患有失眠等这些也是甲亢的症状中在精神方面的症状。
⑦甲亢患者同时也会伴有心悸,心跳加快,心律不齐,心绞痛等症状。
甲亢属中医瘿病范畴,主要有燥热多汗,心悸易怒,多食消瘦,指舌震颤,甲状腺肿大等症状。
甲亢接诊问诊要点

甲亢接诊问诊要点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以下是甲亢接诊问诊要点:1. 病史询问:询问患者的症状出现时间、是否有甲亢家族史、是否曾接受过甲状腺疾病的治疗等。
2. 症状询问:甲亢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心悸、手抖、体重下降、怕热、出汗、烦躁、失眠、食欲增加等。
询问患者是否有这些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3. 眼部症状:部分甲亢患者可能出现眼部症状,如眼球突出、视力模糊、复视等。
询问患者是否有眼部不适或视力问题。
4. 甲状腺触诊:检查甲状腺是否肿大、质地是否坚硬、是否有结节等。
同时,注意甲状腺的血管杂音。
5. 心血管系统:甲亢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异常,如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
询问患者是否有心血管方面的症状,如心悸、胸痛、气短等。
6. 代谢方面:甲亢患者常伴有代谢亢进,如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
询问患者是否有口渴、多尿、易饥等症状,以及是否有骨痛、骨折等问题。
7. 精神心理状态:甲亢患者可能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
询问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压力情况。
8. 药物使用:询问患者是否正在使用任何药物,特别是甲状腺相关药物或含碘药物。
9. 生活方式:询问患者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运动量、吸烟饮酒情况等,这些因素可能对甲亢的发生和发展有影响。
10. 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能需要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超声、心电图等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在接诊甲亢患者时,医生应全面询问病史和症状,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并根据需要进行辅助检查,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医生应向患者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提供生活方式和饮食建议,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疾病管理。
甲亢的健康教育

甲亢的健康教育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
为了提高人们对甲亢的认识,以下是甲亢的健康教育内容。
一、甲亢的概念和病因1. 甲亢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身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2. 甲亢的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结节和药物引起的过度摄入甲状腺激素等。
二、甲亢的症状1. 心跳加快、心悸不安。
2. 大便次数增多、排便次数增加。
3. 体重减轻、食欲亢进。
4. 焦虑、易怒、情绪波动大。
5. 手颤抖、肌肉抽搐。
三、甲亢的危害1. 心血管系统受损:心律失常、高血压等。
2. 神经系统受损: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
3. 骨骼系统受损: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增加。
四、甲亢的预防和治疗1. 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压力。
- 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异常。
- 合理膳食,摄入适量的碘。
2. 治疗:- 药物治疗:抗甲状腺药物能有效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 放射性碘治疗:通过摄入放射性碘消灭过剩的甲状腺组织。
-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情或无法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手术切除甲状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五、关于甲亢的饮食1. 低碘饮食对于甲亢患者很重要,可以帮助减轻症状。
2. 避免摄入过多的碘:少食海产品、少食含碘药物。
3. 合理摄取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D和钙,有助于骨骼健康。
六、甲亢的康复护理1. 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2. 减轻精神压力,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
3.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七、甲亢的重要性和普及程度1. 甲亢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2. 甲亢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3. 应普及甲亢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以上是关于甲亢的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甲亢,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亢的症状,甲亢的早期症状甲亢症状诊断一、症状甲亢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多数年龄在20~40岁,一般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约为4∶1。
但是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则女性稍多于男性,约为4∶3。
青年女性常可出现青春期甲亢,症状较轻,有的人未经治疗,而在青春期过后也可自愈。
老年病人较年轻者更易见“隐匿性”或“淡漠型”甲亢,其神经过敏和情绪症状较轻,突眼发生率也较少。
甲亢时多系统受累,临床表现多变,20~40岁中青年发病较常见,但近年来老年甲亢不断增多。
起病较慢,多有精神创伤史和家族史。
发病后病程迁延,数年不愈,复发率高,并可发生多种并发症。
(1)能量代谢与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异常:甲亢时基础代谢率(BMR)增高,可烦热、潮汗、体重减轻、工作效率低、肌肉消瘦、乏力、易疲劳。
蛋白质代谢负平衡,胆固醇下降或正常,皮下脂肪消失,脂肪代谢加速。
肝糖原与肌糖原分解增加,糖原异生增快,血糖可升高或出现餐后高血糖,糖代谢异常重者可发生糖尿病。
(2)水盐代谢与维生素代谢紊乱: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利尿、排钾与排镁,故甲亢时易发生低钾性周期麻痹与低镁血症。
钙与磷运转加速,常有高尿钙与高尿磷和高尿镁;久之,可发生骨质脱钙与骨质疏松,当有低血钙发生后患者又摄钙不足,少数病人可发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同时由于甲亢时吸收差,代谢快,消耗多,可发生维生素B1、C、D等多种维生素缺乏症及微量元素缺少症。
(3)皮肤肌肉代谢异常症状:蛋白质呈负代谢平衡,肌酸负平衡,负氮平衡,ATP减少,磷酸肌酸减少,易发生甲亢性肌病,眼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或经常性软瘫。
皮肤发生黏液性水肿,多见于眼睑与胫骨前。
指甲变软或发生变形与感染。
(4)心血管系统症状:甲状腺激素兴奋心肌交感神经,增强儿茶酚胺作用,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音增强、脉压加大、甚至心脏扩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老年人易发生心房纤颤、心绞痛甚至甲亢性心脏病与冠心病同时发生,以致心力衰竭。
(5)精神与神经系统症状:甲状腺激素可兴奋神经肌肉,易产生精神紧张,急躁、激动、失眠、头晕、多虑、易怒、多言、手抖、反射亢进,严重时可发生甲亢性精神病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6)消化系统症状:甲状腺激素可增加肠蠕动,发生易饥饿、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消化不良性腹泻,营养与吸收不良,严重时可出现低蛋白血症及腹水,呈恶病质状态而卧床不起,老年人多见。
(7)内分泌与生殖系统症状:甲亢时内分泌系统功能可有紊乱,最常见的是性腺功能受累,女性闭经和月经不调,男性阳痿,但女性妊娠不受影响,分娩时应注意防止发生甲亢危象和心力衰竭。
(8)甲状腺肿大:一般呈对称性,少部分呈非对称性肿大,分Ⅰ°、Ⅱ°、Ⅲ°增大,多数呈弥漫性肿大,常有血管杂音及震颤。
甲状腺也可不增大,或甲状腺有囊性、结节性肿大,但甲亢症状不减。
(9)突眼:眼球突出超出16mm为突眼。
一般有良性突眼与恶性突眼(浸润性突眼)之分,前者多见。
过去有人认为突眼系由于垂体分泌致突眼物质所致。
目前则认为突眼是自身免疫因素所致。
即:①甲状腺球蛋白与抗甲状腺球蛋白复合物沉积在眼肌细胞膜而引起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眼外肌肥大,致突眼和球外肌麻痹;②球后脂肪及结缔组织细胞发生免疫反应。
严重时上下睑不能闭合,眼球调节作用差,辐辏反射失调。
交感神经活动亢进使上睑退缩,眼裂增宽与凝视。
恶性突眼时眼压升高,可发生角膜溃疡、穿孔、结膜充血、水肿甚至失明。
(10)局限性黏液性水肿:多在胫骨前发生对称性的浸润性皮肤病变,还可发生在手指、掌背及踝关节等部位。
皮肤增厚,变韧,出现大小不等的棕红色斑块状皮肤结节,凹凸不平,面积逐渐扩大融合,形似象皮腿,此种病人LATS、LATS-P、TGA、TMA多呈阳性。
(11)淡漠型甲亢:与一般典型甲亢症状相反,情绪淡漠,不易激动。
特点为:①老年女性多于男性;②发呆、嗜睡、抑郁;③消瘦、乏力、面容憔悴早老;④皮肤干燥、粗糙而少汗;⑤眼睑水肿下垂,但明显突眼较少见;⑥甲状腺呈结节性或腺瘤性或囊腺瘤性变化较多;⑦肌肉萎缩、身材瘦小且多恶病质状态;⑧心律失常者多,有心房纤颤或窦性心律不齐,一般心率为90~120次/min,伴心脏扩大,供血不足或慢性心力衰竭;⑨病情较重而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而得不到恰当治疗,可发生甲亢危象;⑩多并发贫血、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黏血症及免疫功能紊乱等症。
(12)T3型甲亢:1957年提出,本型甲亢是指临床表现甲亢,而血清T4、FT4、TSH、131Ⅰ、PBI水平均属正常,仅T3、FT3升高。
多见于甲亢发病前奏,复发型甲亢、缺碘地区甲亢及治疗中的反应,还可见于弥漫性甲肿、结节性甲肿或甲状腺腺瘤性甲亢,T3型甲亢不被外源性T3抑制。
(13)T4型甲亢:临床有甲亢表现,而血清T3、FT3、TSH、PBI及131Ⅰ摄取正常,T4、FT4升高,多见于Graves病及结节性甲肿。
一般营养差,有用药史,碘负荷后T4合成增多,或周围组织有T4脱碘障碍,使T3减少,rT3增多。
(14)T4、T3及TBG异常的甲亢:Graves病可伴有TBG 升高,多为家族性或与基因遗传有关,因TBG合成增多或降解缓慢所致。
TBG增多还可与用药有关,如奋乃静、雌激素与吸毒等,某些疾病如骨髓瘤、传染性肝炎、结缔组织病及卟啉病等皆可使TBG升高。
T3、T4、T3/T4升高时其TBG 值可有升高,也可降低,使甲状腺激素谱发生变化,T3甲亢约占12%,T4甲亢约占%,而典型甲亢约占%。
TBG缺乏多为先天性家族性低TBG血症,也可因感染、手术应激、肾病综合征、应用雄激素、糖皮质激素及苯妥英钠等引起低TBG血症。
(15)家族性甲肿伴甲亢:家族中成员有2位以上发病,可为同辈或上、下辈亲属,多有家族遗传性,也可因环境因素或免疫因素所致,其甲状腺功能多为甲亢,也可正常水平。
(16)复发性甲亢:临床上所见甲亢,一般疗程为2~3年,大多可痊愈。
而少数患者可呈复发型,即数年复发1次,最长病程为近30年。
本型患者多不愿手术及131Ⅰ放疗,而与患者自己用药史有关,即治疗半年~1年自行停药,复发时再来诊。
(17)甲亢妊娠:甲亢时月经紊乱或闭经,但可妊娠。
妊娠可加重甲亢病情,因此对母婴均不利,故病情属中重型甲亢者应尽量避免妊娠,如已妊娠,可行人工流产术。
轻型甲亢可继续妊娠,由于胎儿12周后其甲状腺逐渐发育,具有吸碘功能与合成激素功能,对TSH有反应功能,故应禁用131Ⅰ或125Ⅰ的诊断与治疗。
应用小量抗甲状腺药物,不宜做手术治疗,分娩时应警惕甲亢危象的发生。
产后用药者不可哺乳。
(18)碘甲亢型:1821年Coindet发现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常有心动过速、体重下降、食欲亢进、失眠、震颤等症甲亢患者。
1900年Breuer称为碘甲亢,即Job-Basedow病。
1928年Kinball报告美国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应用碘盐预防后有近4%发生碘甲亢。
我国于1976~1979年在万例中发生碘甲亢403例,占%,女男比为∶1,年龄9~66岁,平均甲状腺肿病程年,多在Ⅱ°以上,可为结节型,或混合型。
本型早称医源性甲亢,即甲肿患者服用甲状腺片或L-T4片时间过长,剂量过大,在沿海地区食用海带、紫菜、带鱼等含碘物质过多所致。
本型治疗在停药后可恢复正常或避免食用含碘较多的海带等,也可恢复正常。
二、体征1.高代谢的临床表现。
2.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3.实验室检查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均可增高,Graves病的诊断即可成立。
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阳性或TSH受体抗体(TR-Ab)阳性,可进一步证实本病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亢进症(Graves病)。
因Graves病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一种,所以也可同时出现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
少数患者TSH降低,FT4正常,但是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增高,可以诊断为T3型甲亢。
总甲状腺素(TT4)和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由于受到甲状腺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的影响,在诊断甲亢中的意义次于FT4和FT3。
131I摄取率:24h摄取率增加,摄取高峰提前。
甲亢是全身性疾病,全身各个系统均可有异常。
以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为例,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概括起来有三方面:①代谢增加及交感神经高度兴奋的表现。
病人常有多食、易饿、消瘦、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潮湿,也可有发热、腹泻、容易激动、好动、失眠、心跳增快,严重时心律不规则,心脏增大,甚至心功能衰竭。
②甲状腺为程度不等的弥漫性对称肿大。
肿大程度与病情不一定平行,由于腺体中血管扩张和血流加快,在肿大的甲状腺上可听到杂音,或可以摸到如猫喘一样的颤动。
③眼部改变。
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表现眼裂变大、眼睑后缩、眨眼减少,呈现凝视状态或惊吓表情。
有的病人由于眼部肌肉受侵犯,眼球活动受限制,产生视物成双的复视现象或眼结膜、角膜水肿,也可破溃。
病人常有眼球突出。
眼部病变严重的可有视神经乳头和(或)视网膜水肿、出血,视神经受到损害可引起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也有少数病人的表现与上述不完全相同。
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只有少数症状或体征,或者只突出表现某一系统的症状,如消瘦明显或心律不规则;有些患者衰弱、乏力、倦怠、精神淡漠;有的表现精神失常;也可见到以肢体颤抖或以反复发生的肢体力弱或瘫痪前来就诊的。
检查时有的患者并非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而是一侧或是一侧的一部分肿大。
极少数病人可伴有小腿前的限局性粘液性水肿,表现于手脚末端的甲状腺肢病或男性乳房增生等。
甲亢时,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T4及T3),血中与甲状腺蛋白结合的总T4及T3和不结合的游离T4及游离T3均增高;甲状腺摄取放射性131碘的能力也增强;由于血中甲状腺激素增多,抑制了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在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后促甲状腺激素也很少增加。
对于临床表现不够典型的病人,实验检查是重要的,若血中结合甲状腺激素的蛋白正常,则对甲状腺激素结合没有异常影响,测血中总T4及总T3能够反映病情,直接测量游离T4、游离T3固然好,但方法复杂。
为了消除蛋白对测定的影响,测总T4、T3的同时,常同时测T3树脂摄取试验,用它与总T4、T3做数学相乘计算出游离指数,可较真实反映激素分泌情况。
基础代谢率测定,所需设备简单、方便,若操作正确,对诊断、估计病情、观察疗效等均有帮助,但本法缺乏特异性。
三、分类(1)甲状腺性甲亢:甲状腺自身功能亢进,激素的合成分泌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