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三年下册《语文园地八:直述句改转述句》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

小学语文三年下册《语文园地八:直述句改转述句》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直述句改转述句》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板块的内容,本课主要练习转述别人的话,学习怎么将直接引语转成间接引语,对完成复述故事很有益处。
在转述别人的话时,要注意改变人称、去掉语气等。
二、说教学目标1、理解直述句和转述句的概念。
2、掌握几种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基本方法。
3、能独立、正确地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基本方法,主要是人称变化。
教学难点:直述句改转述句时,准确找出人称变化的规律四、说学情三年级孩子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和感性认识。
直述句改转述句,人称代词的变化比较复杂,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直述句改转述句时,准确找出人称变化的规律,学生往往找不全面,不够准确。
五、说学法在本次教学中,我主要选择生活事例和课文内容为实例,先扶后放,引导孩子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自主探索、发现直述句变转述句的规律。
让孩子能联系生活,学得有趣,学得有效。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转述句。
2.运用观察、归纳法,让学生掌握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环节一、导课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把一些人的话转达给别人,遇到这样的情况,那么怎样转达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直述句怎样换成转述句的一些基本方法。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直述句?什么是转述句?直述句:就是把说话人的原句原意写下来,也叫做直接引用句。
例如:妈妈对我说:“我要给你做饭。
”(直述句)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
例如:妈妈对我说,她要给我做饭。
(转述句)环节二、如何将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改什么?)1.改标点①“说”后的冒号改成逗号②删去双引号例:妈妈对我说:“我要给你做饭。
”妈妈对我说,她要给我做饭。
2. 改人称第一人称:我、我们(咱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她)、他(她)们(怎么改?)“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第二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要看前面具体指的是谁,一般不改动例1李明说:“我不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反思

语文园地八[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
积累8个词语。
2.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
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
3.能模仿例子说几个题目。
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4.朗读并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
[教学重难点]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学会复述故事;学会转述别人的话;积累古诗《大林寺桃花》。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1.回忆交流:在本单元课文中我们学过哪些故事?2.同桌互相提点,把《漏》这个故事复述给同桌听。
3.复述故事不是背诵课文,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主要内容讲出来。
复述《漏》课后的示意图。
4.学生交流说出并展示《漏》课后的示意图。
5.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出示下表:时间人物事件古时候夫妻两人生了枣核大的孩子,就叫“枣核”一年又一年枣核不见长,很勤快很聪明有一年衙役们大旱,衙役们把牛、驴牵走了到了晚上枣核到县衙闹腾,躲在驴耳朵里,赶着牲口回了村子天一亮县官、枣核枣核被抓到县衙,衙役们打枣核,结果打了县官学生根据图表复述。
6.小结: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也不会遗漏重要情节。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1.课件出示词语。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词语。
(1)指导读准轻声,如“嗽”在“咳嗽”中读轻声;“唠叨”的“叨”在词语中也读轻声。
(2)指导读准“呕吐”,这里“吐”读tù。
而“吐气、扬眉吐气、吞吞吐吐”中都读t ǔ。
3.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看看能发现什么。
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4.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小结:巧用偏旁归类识字。
(1)口字旁的字和口有关。
例如:咳、吐、唠、叨、嘀、咕等。
(2)言字旁的字大都和语言有关。
例如:谚、语、谣、诫、辩、论等。
5.复习巩固词语。
(1)抽读词语卡片。
(2)找词语游戏:找朋友。
6.学以致用。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试着再找出几组这样的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及反思
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堂小结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语文园地八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1.扌:打扫拉把拔讠:说话课议论辶:近进迁达迅
木:树林槐栏杆2.(1)飞机呜的一下子飞远了。
(2)苹果咚的一声掉进水里。
3.(1)善良的羊和凶恶的狼(2)勤劳的蚂蚁和懒惰的蜗牛(3)谦虚的大海和骄傲的小河
4.(1)小明说,他要请江波到他家去玩。
(2)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3)姐姐说,她太喜欢这本书了。
(4)王宁说,他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5)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6)李楠小声说,她家在少年宫附近。
(7)小姑娘说,她要去北京,她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5.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及教学反思

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注意读准平舌音“嗽”,边音“唠”,前鼻音“谚、辩”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声词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增强学生对这些词语修饰作用的理解。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学会了复述的方法,识字加油站学习了形旁表义功能的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词句段运用学习了拟声词组的修饰作用,了解了带有反义词的并列关系的词组,学会转述别人的话,日积月累学习理解了古诗《大林寺桃花》,表达了作者由悲伤春天的离去,到看到大林寺桃花的喜悦之情。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有关桃花的诗句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2.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韩愈《题百叶桃花》3.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答问》4.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徐俯《春游湖》5.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袁枚《题桃树》6.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7.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8.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王维《田园》9.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10.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陆游《泛舟观桃花》。
《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集合(精选14篇)

《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集合(精选14篇)《语文园地八》集合篇1语文园地的教学要以生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
而教学的过程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因此表现出一定的封闭性。
如何在语文园地的教学过程中,实现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如何开发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如何情境互动,实现教学方法生活化;如何拓展延伸,实现教学时空生活化;如何多元评价,实现教学评价生活化。
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实践的。
苏老师执教《语文园地八》这节课给了我今后如何进行语文园地教学的一个启示,即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进行拓展延伸。
“语文园地”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以外,更注重在学生心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
苏老师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在发现中学习,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也就抓住了教学成功的关键。
创设情境的做法尤为适用。
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激起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轻松完成了巩固识字、积累词语的教学任务。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字、词、句的规律,并进行迁移。
如“我的发现”,“读读背背”,“读读记记”等训练,都应该引导学生在自主发现的基础上认字、写字、说句子,而后以教材为依托进一步将教学作必要的延伸。
如上述片断一“读读背背”的教学“快点动脑想一想,看看词语中有什么奥妙?”这一环节的安排,意在引导学生将词语进行归类,如:圆溜溜、胖乎乎、红扑扑,是表示人物外貌描写的词语;笑呵呵、乐陶陶、喜滋滋,是表示心情的词语;静悄悄、雾沉沉、雨蒙蒙,是描写天气的词语,绿油油、黑糊糊、白花花,是表示颜色的词语等,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拓展性训练。
语文教学的课堂越来越广泛,我们应该大胆、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优点不足

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优点不足1. 课程优点1.1 教学内容丰富说实话,语文园地八的教学内容真的是很丰富。
这里面的知识点覆盖面广,有了这些内容,学生们不仅能提高语文水平,还能了解到不少课外知识。
这就像在一个大菜市场里挑选各种各样的美食一样,能让孩子们的“语文味蕾”得到全方位的满足。
举个例子,学习古诗文的部分,让学生们接触了许多古代文化的瑰宝,这样他们不仅能理解诗人的情感,还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文化的探险,孩子们在不断探索中成长。
1.2 教学方法灵活说到教学方法,这一部分做得也挺不错的。
老师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等。
这些方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就像是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玩耍一样,大家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尤其是一些互动环节,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知识点,这样的体验无疑会让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倍增。
这就好比是把枯燥的理论变成了生动的实践,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 需要改进的地方2.1 知识点衔接不够紧密不过,也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
比如说,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有时显得有些松散。
就像拼图一样,有时候拼接的地方会有些空隙,这样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理解。
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这个问题而感到困惑,不知道前后的知识是如何关联的。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更加注意知识点的串联,可以通过复习和总结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
这样,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就会变得更加紧密,学生们也能更好地把握整个课程的脉络。
2.2 作业设计不够合理另一个需要改进的方面是作业设计。
有时候,作业的难度和量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有些吃力。
这就像是给孩子们安排了一大堆任务,结果让他们感到不堪重负。
虽然作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但如果设计得不够合理,可能会适得其反。
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难度的适中以及任务的合理分配。
可以考虑分阶段布置作业,让学生能够逐步完成,而不是一次性地让他们面对大量的任务。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八》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语文园地八【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语言运用:体会拟声词表现的情景,进行句子仿写,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思维能力: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能较准确地进行故事复述。
审美创造:积累“桃花”相关诗句,初步感受“桃花”文化的魅力。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再次强调了复述与背诵的区别,并对本单元的复述方法作了归纳,提示学生借助一定的方法,有助于完整、有序的复述篇幅较长、内容比较丰富的故事。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字组成的两组词语,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对形声字特点的认识,运用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学习生字。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三项内容,一是体会拟声词的作用,并照样子写句子。
根据语境恰到好处地运用拟声词,能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动作的状态或人物的心情。
通过仿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拟声词的作用。
二是让学生仔细观察所给题目的特点,再试着写几个类似的题目。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把两个性格特点相反的人连在一起做题目,很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通过仿写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类题目的好处。
三是练习转述别人的话,学习怎么将直接引语转成间接引语,对完成复述故事很有益处。
在转述别人的话时,要注意改变人称、去掉语气词等。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古诗《大林寺桃花》,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初夏时节游览庐山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是唐人绝句中的珍品。
诗中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表现出意外与欣喜之情,富有情趣。
【教学目标】1.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咳、嗽”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
积累8个词语。
3.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
4.能模仿例子说几个题目。
5.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6.朗读、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
【教学重点】1.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培养热爱阅读故事的兴趣,并能较准确地进行故事复述。
《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15篇

《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15篇《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1《语文园地八》的展现台是展现学生借到的科普读物及小组办的“身边的科学”手抄报。
教学时,我拓宽了展现内容,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进展。
先布置学生做好预备,确定课外阅读的书目,分工搜集身边的科学材料,并合作办报。
再利用班会时间开一个“我们爱科学”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展现读物和小报,沟通了解到的科学学问与见闻。
《语文园地八》的宽带网给出了我国古今科学家和科学成就的一些资料,旨在启发学生去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创造家的成就。
这是一种阅读训练,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训练,也是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课后,我和学生一起沟通了我国古今都有哪些闻名的科学家、创造家,我们预备了解哪些科学家或哪些科学成就,从什么渠道去了解。
然后让学生以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去读书,去搜集资料。
最终给学生沟通和展现的时机。
《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2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围绕“假设我会变”,绽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故事,要求把故事写清晰,写明白。
在故事里,可以自由表达,大胆想象,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知道什么是想象作文,但是他们的想象力很丰富。
因此在本次作文教学中,我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鼓舞学生大胆梦想,擅长联系,敢于质疑,在想象作文的过程中,对有突破性见解的学生要赐予了恰如其分的表扬。
学生的想象特别丰富,但是在语言表达上还是特别欠缺。
在沟通修改的时候,发觉有些学生并不是想象不合理,而是语句表达不通顺,或表达的时候翻来覆去。
于是我给学生读了范文,让他们听听人家写作的时候是怎样组织语言的,争取字一次次的习作训练中熬炼他们,提高他们的写作力量。
《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3一、注意整组课文的整合。
在教学每一组课文前;我都先引导学生读读每组课文前的导语;让学生知道这组课文是讲什么的。
接着;我就让学生看这个单元的习作要求;提前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的习作是写什么;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教学是巩固一单元学习的综合性教学。
本学期的《语文园地八》目的是在于培养孩子们学习兴趣之余,使学生通过观察找出汉字的某些构字的特点,,扩充识字量;能够通过读一读、做一做等体会词语在语句表现的情景,学会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学会给故事编写有趣的题目,学会和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学会对古诗的欣赏,并学会积累所学。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要在语文园地语文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与习惯,开发其智力。
在“交流平台”栏目中,是如何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复述出来。
复述课文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
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关键词语提示来复述,依据故事结构特点来复述,依据故事情节发展来复述,依据故事线索梳理来复述,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因为本单元故事较长,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利用列表填空法来复述故事情节,多媒体展示表格,借助表格,复述《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的对话,学生们积极性很高,借助表格把慢性子和急性子的对话简要的复述出来了。
通过对表格的填空,学生不仅迅速掌握了故事的内容,牢记了故事之间的联系,理解了文章的思想,也为后面的复述全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还尝试让学生用学习卡片、示意图、脉络图等方法进行小故事的复述。
“识字加油站”第一组都是和口有关的词语,第二组是和说有关词语。
引导学生弄清每个词的意义,理解每个词如何应用,观察每个字的写法,掌握每个字的结构,掌握每个字的读音。
通过读写加深对字的认识。
“词句段运用”中引导学生读句子理解句子的含义,理解加点词语在句子中所产生的效果,体会加点词语表现的情景。
让学生变换语气体会,换词体会。
加深对加点部分的理解,并尝试仿写句子。
在转述的讲解中我创设了多种转述的环境和课堂情境,让学生转述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转述别人的一件事、一段话,通过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来达到教学目标。
在教学“日积月累”时,我发现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是笼统的、模糊的。
因此,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出示图片、场景、视频,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