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摄影指导刘寅带您漫步太空领略这部灾难科幻电影的拍摄幕后
电影解说文案

电影解说文案
电影是一种集视觉、听觉、情感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它有着独特的魅力,能够带给观众无尽的惊喜和感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部备受瞩目的电影,并对其进行解说,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主题意义以及影片特色。
《流浪地球》是一部由郭帆执导,屈楚萧、吴京等主演的中国科幻灾难电影。
影片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在太阳即将毁灭地球的情况下,人类发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工程,试图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的故事。
影片以宏大的背景和磅礴的场面展现了地球面临毁灭的危机,人类为了生存发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冒险。
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们经历了重重困难和考验,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影片不仅展现了人类的团结、拼搏和奋斗精神,更深刻地探讨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生存意义的思考。
影片的视觉效果堪称惊艳,宏大的场面和精美的特效让人仿佛置身于未来世界。
同时,影片也融入了许多中国元素,展现了中国式的科幻想象和文化自信。
影片的音乐也是一大亮点,配乐紧张激
动,为影片增添了不少看点。
总的来说,《流浪地球》是一部充满科幻想象力的电影,它不
仅仅是一部灾难片,更是一部富有情感和思考的作品。
影片通过宏
大的背景和深刻的主题,唤起观众对于人类命运和未来的思考,给
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希望通过本文的解说,读者能对《流浪地球》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希望这部电影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感动。
愿我们能够在
这样的电影中,感受到科幻的魅力,感受到人类的勇气和智慧,也
感受到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流浪地球》影片分析

《流浪地球》影片分析《流浪地球》是一部2024年中国科幻灾难电影,由郭帆执导,刘慈欣担任编剧,吴京、屈楚萧和李光洁等主演。
该影片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庞大的太阳系引擎,以避免太阳耗尽能量而改变运行轨迹的故事。
电影在国内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成为中国电影市场最赚钱的电影之一首先,影片以科幻灾难为主题,融合了科幻、动作和剧情元素,展现了人类为了生存拼尽全力的壮举。
在片中,太阳即将熄灭,地球岌岌可危,人类面临生存危机。
为了找到新的家园,人类发起了名为“流浪地球”的计划,将地球转移到距离更近的另一颗行星上。
这个前所未有的旅程充满了艰辛和不确定性,人类面临着各种挑战,但他们坚韧不拔地与时间赛跑。
其次,影片通过精心设计的特效和视觉效果,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悬疑、奇幻的未来世界。
特效团队通过细致入微的建模和动画技术,还原了太空船、地球引擎和各种科技设备的细节。
在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地球表面的冰雪覆盖,星空中闪烁的星星,以及庞大的引擎运行的壮观场景。
这些视觉效果不仅增加了电影的可看性,还表达了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幻想和探索。
除了视觉效果外,影片还着重刻画了主要角色的情感世界和成长历程。
吴京饰演的刘培强是故事的主角之一,他是一个罪犯,被迫参加地球引擎的运行。
在这一过程中,他开始意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并与父亲产生矛盾。
随着故事的发展,刘培强逐渐发展起责任感和勇气,最终成为了驱动地球引擎的核心人物。
这种角色的转变和成长使得电影更具有情感共鸣力,同时也传递了人类面对困境时应该勇敢面对的信息。
最后,《流浪地球》在整体故事构架上也有一些亮点。
电影中充斥着紧张刺激的场景,包括太空船在宇宙中的飞行、太阳系引擎故障时的修复和突发事件应对。
这些场景带给观众紧张刺激的观影体验,同时也展现了人类面临困境时的智慧和勇气。
此外,《流浪地球》通过太阳系引擎的故障与修复,展现了科技对人类命运的重要影响,并给予了人类未来的希望。
总的来说,《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灾难电影,通过精心设计的特效和视觉效果,展现了人类为了生存奋力拼搏的故事。
《2024年《流浪地球》制片人龚格尔_这是我们竭尽全力的作品》范文

《《流浪地球》制片人龚格尔_这是我们竭尽全力的作品》篇一《流浪地球》制片人龚格尔_这是我们竭尽全力的作品《流浪地球》制片人龚格尔:这是我们竭尽全力的作品随着中国科幻电影的蓬勃发展,一部名为《流浪地球》的科幻巨制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其独特的剧情设定和震撼的视觉效果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而在这部作品背后,是制片人龚格尔和他的团队倾注了无数心血和努力。
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了龚格尔先生,听他讲述《流浪地球》的制作历程和背后的故事。
一、创作初衷与团队集结谈及《流浪地球》的创作初衷,龚格尔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展现中国科幻电影的独特魅力和高水平制作。
在策划初期,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剧本构思,力求打造一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幻大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龚格尔集结了一支优秀的制作团队。
他表示:“我们的团队成员都是业内的佼佼者,他们在剧本创作、视觉特效、拍摄制作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我们相信,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共同完成这部作品。
”二、制作过程中的挑战与突破在制作过程中,龚格尔和他的团队面临了许多挑战。
首先,科幻题材的拍摄需要大量的特效制作,这对团队的技术水平和制作经验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为了达到预期的视觉效果,团队成员们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制作水平,确保每一帧画面都能呈现出最佳的效果。
此外,在拍摄过程中,团队还遇到了时间紧迫、预算有限等困难。
但龚格尔表示:“我们始终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并不是问题。
我们竭尽所能地调动资源、优化流程,确保电影的顺利拍摄。
”三、作品成果与未来展望经过团队成员们的共同努力,《流浪地球》终于呈现在观众面前。
龚格尔表示:“这是我们倾注了无数心血和汗水的作品,我们为它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们相信,这部电影将会成为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之作。
”对于未来,龚格尔表示将继续致力于科幻电影的制作和发展。
他表示:“我们将继续探索科幻题材的深度和广度,力求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流浪地球赏析600字

流浪地球赏析600字《流浪地球》赏析。
《流浪地球》是一部由中国导演郭帆执导的科幻灾难电影,于2019年2月5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这部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人类在面临太阳即将毁灭的危机时,通过建造巨大的推进器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的故事。
影片以宏大的场景和紧张的情节吸引了众多观众,成为了中国科幻电影的一次突破。
首先,电影中的科幻设定非常吸引人。
在影片中,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离开地球,这一设定让人不禁想起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对未来的畅想。
电影中的地球推进器和移民船都是宏大的工程,展现了人类的科技实力和智慧。
同时,电影中还出现了一系列科幻元素,如太阳即将毁灭、地球陷入冰冻、移民船遭遇危机等情节,让观众感受到了科幻世界的魅力。
其次,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也非常丰富。
主人公刘培强是一个坚毅、勇敢的军人,他为了保护地球和人类的未来不惜一切,展现了一名军人的忠诚和担当。
而他的父亲刘启则是一个执着、聪明的科学家,他领导着地球推进计划,为人类寻找新的家园。
此外,影片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人物,如船员、科学家、政府官员等,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命运,为影片增添了许多戏剧性和情感。
再者,影片的视觉效果也是其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
电影中的特效和场景设计非常震撼,如地球推进器的巨大身影、太阳即将毁灭的景象、移民船在宇宙中穿行的场面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影片中的动作场面和紧张的情节也给观众带来了很大的视觉冲击,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未知的宇宙中。
最后,影片中的主题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流浪地球》不仅仅是一部科幻灾难电影,更是一部关于人类命运和未来的思考。
影片中的人类面临着太阳即将毁灭的危机,他们不得不离开地球,寻找新的家园。
这个情节让人不禁思考人类对地球的依赖和对未来的畅想,以及人类在面对危机时的勇气和担当。
同时,影片中也反映了人类对科技的迷恋和对未知的探索,让人们思考科技对人类的影响和未来的走向。
总的来说,《流浪地球》作为一部中国科幻电影,不仅在视觉效果上有着突出的表现,而且在故事情节和主题上也有着深刻的思考。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解说文案

电影《流浪地球》解说文案谁敢想象在2075年人类把地球推离了太阳系故事是这样的因为太阳持续老化加速膨胀300年后太阳将吞没地球所以人类不得不带着地球离开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制定了流浪地球的计划耗费了全球的人力、财力、物力在地球上建造了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并且建立了国际空间站“领航员号”在前面为地球开路来保证地球的航行安全而在每个行星发动机的下面都会建造一个地下城因为伴随着地球的推进地球表边将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但是所有的地下城加起来只能容纳35亿人也就是说全球有一半的人将无处可去自生自灭谁去谁留只能通过抽签来决定而刘培强是一名航天员所以他不用抽签便为家人拿到了地下城的通行证让父亲带着儿子进入地下城看来2075年办事儿还是要靠关系转眼17年后他叫刘启外号“户口”是刘培强的儿子你别说还挺帅他在地下城里是一名机械工马上过春节了为了庆祝他准备带着自己的妹妹去地球表面浪一浪因为17年过去了他的妹妹还没有去过地表他们来到黑市骗了两套防护服做了假名片乘坐几分钟的电梯来到了地球表面如今地球的表面到底有多冷自己看他们偷了姥爷的车卡找到了姥爷的车这种车户口也是第一次开扣不扣分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刺激伴随着朵朵的尖叫他们出发了在车上户口给朵朵讲了行星发动机它们分为两种一种就是现在看到的推进机还有一种就是在赤道上的转向机在个头上转向机要比推进机的大很多简直就是一个爷爷一个孙子但是他们两个貌似运气不太好没走多久就碰到了查车的还以为只是扣点分就完事了结果他们的长辈韩叔得知后匆忙赶了过来面对看守人员韩叔直接拿出陈年蚯蚓干来贿赂贿赂他希望能够通融通融哎呀这招不好使看来诱惑力不大啊没办法他只能忍痛割爱祖孙三人都被关了起来这时隔壁嘴欠的黄毛还过来捣乱户口反手就是一拳头然后他们就都傻眼了与此同时在国际空间站上刘培强已经工作17年准备退休返回地球但现在的地球正在不断的靠近木星也不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他曾给儿子说过不用望远镜抬头就能看见木星时他就回来了此时他的搭档老毛子不知从哪弄来的伏特加表示庆祝不过老刘却没有接因为太空舱是不让带酒上去的他可不想晚节不保就在交接任务不久后空间站突然响起了警报因为地球离木星越来越近引力越来越大地球上发动机承受不住这么大的引力有7000多座发动机熄灭很快地球变失去了动力更糟糕的是空间站的人工智能莫斯这时候提示地球将会在37小时后撞击木星户口他们带着黄毛逃到了车上老司机就是老司机在韩叔的带领下他们这才暂时脱离了危险正在他们高兴时却又被眼前的车拦住说是要征用原来这个小队要带着新的火石重启熄灭的发动机不过半路却出现了意外驾驶员牺牲这才征用他们的车此时空间站的人工智能莫斯下令全体进入低消耗状态休眠但是老刘却意外发现人工智能竟然背叛计划它要撤离地球为了让老刘快速休眠它还喷出了镇定剂这可是赤裸裸的人工智能背叛韩叔他们众人暂时还算安全在进人上海地区的时候韩叔看到熟悉的建筑有点伤感因为这里曾经是他的家乡此时地球离木星越来越近引力越来越大大陆板块断裂开始剧烈运动韩叔他们的周围开始塌陷在这种情况下开车是非常危险的老司机也不行不一会儿韩叔他们就陷入了绝境进退两难此时有一个人说看到那大楼没从里面爬上去再从楼顶就可以逃出队长听取了他的建议很快就来到了79楼把钢丝固定在电梯上再拉众人上来但是电梯这么多年都没维修了很快电梯有些松动了在火石被安全的转移到75楼后意外发生了幸好下面有个队员拉住了韩叔在千钧一发之际踢开电梯门把韩叔扔了进去可是这名队员却为此牺牲了然而得救的韩叔状况并不是很好他虽然得救了可是防护服却被刺穿了受伤加上氧气不足他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活下去了为了不让户口再冒险来找他韩叔摘下头盔然后看看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最后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此时户口和王队也吵起来了他质问王队长为什么不救他的姥爷之后便和他们分道扬镳了王队他们没有了车子全靠人工拉火石移动但就在他们要抵达杭州地下城时看到彻底被岩浆淹没的杭州地下城他们傻眼了这也意味着里面的35万人全都没了紧接着又有一个队员倒下他是被活活冻死的即使这样王队依然固执的要去杭州地下城因为她的老婆孩子还在里面为了阻止他有个队员向火石开了枪火石熄灭任务失败就在这个小队准备解散的时候一束车灯照了过来驾驶员正是分道扬镳的户口户口在和他们分开之后根据求救信号找到了一辆车子车子状况还算良好并且在车子上还有个非常厉害的技术宅“小白”现在他们的任务是要重启苏拉维西的发动机与此同时在国际空间站上老刘为了停止休眠强行打开了休眠舱人工智能莫斯为了阻止他还叫醒了其他人但这次莫斯却失算了谁知老毛子和老刘的关系非常铁在老刘说明了情况后老毛子决定要和他一起去总控制室把空间站停下来不能让它抛弃地球在出了舱门后他们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木星已经开始捕获地球的大气地球上的生命也会因为缺氧而死亡就在老毛子要靠近总控制室的时候人工智能莫斯竟然痛下杀手老毛子知道自己活不下去了最后关头帮了老刘一把老毛子牺牲了而老刘在他的帮助下来到了总控制室看着莫斯一直在那叨叨个没完老刘直接但就在老刘按下停止按钮后屏幕却显示出人工操作无效这时候又有一个新的莫斯出来了而老刘通过它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其实莫斯并没有叛逃它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听从全球最高领导人的安排与此同时地球上90%的发动机都被重启赤道的转向机也都全部启动救援成功了吗?并没有此时在总控制室的老刘得知在紧急预案启动的0.42秒后莫斯便推演出所有的结果三小时后地球就会进入解体过程此时莫斯也进行了全球通告它宣布救援失败开启火种计划忙活了这么久付出这么多代价最后好不容易完成了竟然被告知救援失败给你希望又让你失望这谁又能受的了然而就在这时看着木星的户口突然想起了什么他急忙问技术宅小白这个答案真是让人兴奋户口确实是个天才想法也太大胆了此时木星表面的氢气再加上它捕获的氧气如果能点燃的话就是一个巨型的原子弹产生的冲击波足以推开地球摆脱木星的引力所以他们现在只需要一根火柴来点燃这个原子弹而这个火柴就在眼前他们制定了点燃木星的计划很简单第一步,关掉发动机获得控制权发动机有七个喷射口小白在关闭它们后把所有火焰都集中在一个喷射口这样应该就可以达到足够的高度七万公里第二步,等获得控制权后需要王队他们手动解锁装置第三步,就是要户口把火石带入反应堆很快他们就开始分工行动关闭发动机后小白开始植入所需要的程序户口则是带着黄毛把火石送到反应堆而王队他们万万没想到手动解除装置有一个步骤叫作撞针朵朵则是用广播寻求救援但是却没有人理会朵朵的救援因为莫斯之前全球通报了救援失败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绝望此时户口已经到达指定地点取走火石放入反应堆可是反应堆竟然卡住了这可如何是好户口没办法了只能亲自去解决而就在这时朵朵通过韩叔的特殊密码和空间站的老刘取得联系当老刘得知了他们的计划时莫斯又给他浇了盆冷水不过老刘却不信这个邪不试试怎么知道他联系了联合国政府希望他们能下达命令让救援队前去帮户口他们联合国政府先是拒绝了但接着却答应可以让朵朵以通告的形式告知所有的救援队至于去还是不去那要看他们自己了很快朵朵的救援声在每个人的耳边响起朵朵用她的真心感动了大家不久就有人响应了之后更是有很多救援车辆调转车头前去支援他们户口这边在黄毛的帮助下完成了点火与此同时王队的撞针处也及时出现了来自各国的救援队瞬间一股暖意涌上心头发动机被重启火焰直冲万米高空但是正如以色列科学家所说的那样不可能成功的还差5000多公里才能点燃木星这可怎么办这时空间站的老刘想到了空间站还有30万吨燃料如果把这30万吨燃料引爆爆炸半径轻松达到5000公里老刘直接分离的空间站的救生舱带着空间站和30万吨燃料充当了这个火柴空间站爆炸木星被点燃最终在木星的冲击波下地球摆脱了木星引力重新开始新的旅程(完结)。
生态电影视阈下《流浪地球》的创新之维与现实意蕴

104
2021 第07期
感知与精神转化。《流浪地球》突破了传统影片的生态 理念表达方式,通过描述科幻场景,为观众回应现实 生态问题提供了全新呈现方式。实际上,优秀的生态 电影不仅是人文生态理念、生态意识的单一传播或艺 术化展示,更重要的是通过引入现实生态问题,以艺 术审美观对生态理念进行解构、重构,实现电影创作 与现实意蕴的价值归一。影片通过巧妙利用科幻的无 限时空和想象式场景,传递了维护自然、关爱生态的 精神理念。该片塑造的地球与木星相撞、太阳即将毁 灭、地球地震海啸等自然灾难,以魔幻场景传递重大 生态危机,实现了人们对现实生态危机的回应与反思。 在聚焦生态文明、关注绿色发展的时代进程中,《流 浪地球》聚焦社会意义,以影视视角打通了人与自然的 “文化通道”,使大众在科幻影视画面中更直接、有效 品鉴“生态文明”的精神意蕴。
冰封的北京、北京交通委的道路提示音、冰封的上海 “东方明珠”、校车和2044年的上海奥运大厦等一系 列鲜活的中国元素,无时无处不在透露着人们对“回 家”的渴望,传递了家国情怀、乡土情节和家园意识。 影片生动叙述了重大环境下的中国担当,探索了中国 力量在未来想象空间的独特地位。生态科幻电影在表 达叙事主题时,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展示优势,营造了 新的故事画面,通过用影视化的手法描绘了未来可能 发生的事情,向人们传递了真情的精神,拓宽了影片的 表述空间,增进了大众感知。
《流浪地球》的科幻特色与创新

《流浪地球》的科幻特色与创新《流浪地球》是一部2019年上映的中国科幻电影,由郭帆执导,吴京、屈楚萧、李光洁等主演。
影片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地球即将被太阳毁灭,人类发起了一项名为“流浪地球”的计划,利用巨大的推进器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宜居星球的故事。
这部电影在中国国内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引发了人们对科幻特色与创新的深入讨论。
科幻电影一直是电影界的一个热门题材,而《流浪地球》以其独特的科幻特色和创新摘得了一片天。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对于太阳逐渐膨胀即将毁灭地球的设定。
这一设定最早来自刘慈欣在小说中的构思,影片中通过震撼的视觉效果和细致的科学解释,将地球即将被太阳毁灭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观众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地球的末日景象,这种科幻特色让影片的氛围更加紧张刺激,观众被带入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宏大冒险之中。
影片中以“流浪地球”为背景的设定也是一大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探索宇宙的渴望越发强烈,然而受限于科技水平和资源条件,人们离开地球并居住在其他星球的设想一直在科幻作品中出现。
而《流浪地球》中的设定则将这一设想进行了极致的发挥,人类不是在地球上通过太空飞船探索宇宙,而是将整个地球作为巨大的飞行器,推离原来的轨道,寻找新的宜居星球。
这一设定打破了以往传统的科幻设定,颠覆了人们对于太空探索的传统想象。
观众们在影片中看到了地球巨大的推进器、城市的移动和恢弘的太空场景,这种创新的设定让影片中的世界观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和想象。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和科技设备也是一大亮点。
在《流浪地球》中,人类面对地球末日的危机,展现出了乐观、坚韧和勇敢的一面。
主人公刘培强带领着一群科学家和战士,不畏困难,勇敢面对,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实施了“流浪地球”计划。
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让观众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一面,也带给了观众们对未来的安慰和希望。
而影片中展示的各种科技设备也颇具吸引力,高科技飞船、巨型推进器、宇宙中的生活设施等,都让影片中的世界充满了科幻的魅力。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视觉奇观、场景沉浸与空间赋能

CRITICISM ON FILMS电影评论电影《流浪地球2》通过围绕大众审美与心灵体验,采用情绪铺垫、承前启后的“剧透式叙事”框架,让观众带着了解、认知来观看电影。
该片通过使用最新的视觉技术和数字技术,充分激发艺术想象力,将个性化的艺术美学与智慧化的数字技术巧妙融合,确立了整体视觉概念、美学风格和艺术想象,构建了超经验的科幻视觉图景,在营造沉浸式叙事场景的同时,以多层次叙事架构、引入数字生命的叙事内容,为观众呈现了具有“真实科幻感”的电影作品。
一、视觉呈现:电影《流浪地球2》想象框架的搭建与创设学者全荣哲在《电影美术设计语言》一书中写到:“在科幻电影中,人类在时间上面向未来,在空间上向外探寻,场景设计成了构建未知世界最初的视觉呈现。
”[1]科幻与电影的结合,使美学的视觉表现向未知、未来的方向发展。
通过将数字技术、人文美学相融合,能够构建超现实主义的奇观影像,使叙事文本焕发出新的美学魅力。
电影《流浪地球2》采用批判式创作理念,围绕光影、色彩等视觉元素,用镜头语言进行叙事与表意,详细讲述了“地球流浪计划”实施前产生的各种变化以及人类为了应对灾难所采取的努力,为观众呈现了生动的视觉画面。
(一)视觉风格:视觉色彩的合理搭配与科幻空间的抽象创造大卫·波德维尔与克里斯汀·汤普森在《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一书中提出:“每一道光线都有最亮的一个点,也有完全消失的一个点,光线由其核心到黑暗的旅程,即他历险与戏剧的所在。
”[2]光的变化不仅成为制造戏剧冲突的重要元素,也强化了电影叙事冲突。
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电影既有和其他艺术媒介的表达共性,也更加强调展现视觉美学。
电影视觉构图设计、造型元素的应用,不仅营造了充满艺术想象的视觉空间,也诠释了独特的精神隐喻与象征。
[3]电影《流浪地球2》为了获得更稳固的光影结构,设置了更丰富的故事细节,彰显视听画面的层次,并且保持光影的情绪表达能力;采用了“环绕式”的光线控制方式,通过设计复杂的移动光效,塑造了充满科幻感的视觉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影视制作《流浪地球》 摄影指导刘寅带您漫步太空领略这部灾难科幻电影的拍摄幕后文/ARRIQ1. 简单介绍一下《流浪地球》这个项目?你们想为《流浪地球》乃至中国科幻电影带来什么不一样的面貌?刘寅:导演郭帆是一个科幻迷,科幻电影一直都是他心里的一个念想,我跟导演也合作很多年了,所以拍科幻电影这个想法是一直都有的。
那时候我们觉得既然要拍科幻导演郭帆 (中) 与摄影指导刘寅(右)45影视制作《流浪地球》是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郭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科幻电影。
该片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在不久的未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面对绝境,人类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并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
该片于2019年中国农历春节大年初一上映,上映10天累计票房已经突破30亿人民币,成为春节档最大赢家。
近日,《流浪地球》的摄影指导刘寅为我们分享了这部科幻电影的拍摄幕后。
片,那它就一定是一部有中国特色的科幻电影,所以前期筹备的时候我们就想到《流浪地球》必须是以中国主创为主要阵容的团队来完成,而且一定要在工业流程和制作水平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让中国观众能看一部属于自己的科幻电影。
它的画面要有一定质量及品味,所有的场景、服装、道具的质感也要有一定水准,而且我们并不仅仅只满足于把它当成一部科幻电影来对待,而是会往高的层次去做,我也非常荣幸能参与这部电影的创作。
Q2. 身为摄影指导,您为《流浪地球》确定了什么样的画面风格?《流浪地球》有哪些视觉参考?刘寅:《流浪地球》的画面风格是从原作中的科幻设定中延展出来的,影像风格在“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两个维度上同时进行。
宇宙和生命相关的电影主题本身就是宏大的,在画面风格上很自然地就会考虑如何去展示这种震撼感。
同时,《流浪地球》也有灾难片的元素类型,科幻和灾难这两种元素碰撞在一起的时候,我跟导演一致的思维方向都是把科幻与震撼的视觉奇观作为时代和故事的背景,重点还是去塑造人物情感,表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既想让观众享受到视觉奇观的体验,也想让观众感受到真实感,能从中看到自己当下生活的影子。
比如地下城,它是一个特别中国化的场景,我们的剧情设计是在春节时发生的一段故事,所以最后商定的方案是场景中有很多彩色的灯,地面不干净,甚至会有一些油渍的质感,气氛很像是某些城市色彩斑斓的步行街的感觉,也有一种赛博朋克的风格。
所有的元素都是为了让观众看完后没有违和感,不会觉得只是在看一部电影,而是也会在剧情中投入自己的感情。
视觉参考则包含了太多的电影,像《攻壳机动队》、《银翼杀手》、《星际穿越》、《2001太空漫游》等经典电影都看过,但我们的参考实在太多,最终自己都没有觉得是直接受了哪一部电影的影响。
但在视觉上,我们的宗旨一是要让《流浪地球》中国化,二是根据我们的能力去把它做到最好。
Q3. 对于一个工业级的科幻题材来说,您是基于什么样的技术考量选择了三台ALEXA SXT以及ALEXA Mini来作为这次拍摄的主机?刘寅:其实我用A L E X A系列很久了,很早以前就做过大量的测试,对ALEXA的画质非常了解,所以这次没有针对ALEXA的低照度、宽容度这些基础画质再做测试。
但《流浪地球》开机前两个月我一直都在做大大小小的测试,更多的是在研究ALEXA的感光性能跟我们场景的道具灯光配合出来会是什么样的质感,以及花了很多精力用SkyPanel做不同的色彩还原与色彩搭配测试。
《流浪地球》有大量对色彩和光线捕捉要求较高的场景,ARRI的摄影机在这些方面有很好的表现力,在一些设计出的低照度、低反差场景里,ALEXA也有出色的还原能力。
ALEXA Mini则主要是针对一些运动镜头的拍摄,我们有一些实景的空间也会非常有限,ALEXA Mini 的体积小巧方便,可以实现一些不容易拍到的角度。
Q4. 影史上,不少经典科幻电影都选择了变形宽银幕镜头来拍摄,您是基于哪些考虑选择使用变形宽银幕镜头的?刘寅:变形宽银幕更符合人眼的观看视角,风格上也是一种历史潮流,我们想要的则是画面的身临其境感和视觉冲击。
变形宽银幕镜头独特的浅景深效果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它与MA的宽视野相结合会带来一些全新的感受,我觉得我们应该选一个有足够能力把这些震撼的画面展示给观众的镜头,所以对MA变形宽银幕这个选择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这次《流浪地球》最后是2.55:1的宽画幅比,它有一种接近人眼观察全景环境的视觉角46影视制作度。
此外,我比较喜欢锐度良好以及带有工业质感的画面,不太喜欢镜头畸变。
即便是《流浪地球》中途使用了一些略有畸变的变形宽银幕镜头,在后期时也会把畸变修掉。
我们想要的画面风格就是工工整整的,画面里的线条不会显得那么乱。
但有时候遇到紧张气氛或者危机感特别重的时候,我们也会做一些风格化处理,但平时都会让画面里的线条尽量与屏幕的边框垂直,我们想让《流浪地球》的画面呈现更多的工业感。
Q5. 对《流浪地球》这样有大量影棚拍摄环境的电影来说,您经常使用哪些焦段的镜头?除了MA系列变形镜头之外,您还使用了AUWZ 19-36mm T4.2这支变形超广角变焦镜头,它与MA的画面是否容易匹配?刘寅:我想让观众观影时感觉与人物更近、更有参与感,所以短焦距镜头的使用会多一些,25m m、35mm、45mm、50mm是我比较常用的焦段,定焦与变焦的使用比例则是能用定焦的时候就一定优先使用定焦镜头。
其中变焦有用到ARRI的AU-WZ 19-36mm T4.2,这支镜头可以拍摄更广的画面,它在展示一些宏伟场面的视觉冲击力时特别强悍。
比如当我们想表达在大自然环境里人类的渺小和无助时,超广角镜头下的画面中间就只有一小群人,这种超广角镜头所体现的镜头语言也是《流浪地球》所需要的。
虽然这次影棚环境较多,但其实我们在场景里用的灯却很少,而且我们这次也大胆地尝试了全环境光的质感,比如我不会单独去做一个所谓的主光或者副光,而是会更多地利用道具光源,去追求更真实的气氛。
所以在合适的情况下我经常会使用MA光孔全开,MA在不同光孔下的画质也没有太大区别,对我来说则47影视制作只是景深的变化,不像一些老的镜头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画面质感可能会变差,但MA绝对是没问题的。
MA 和AUWZ 19-36mm T4.2都有变形宽银幕镜头那种独特的浅景深画面与低畸变,而且风格接近,非常容易匹配,对我们想要的工业质感表达是很合适的。
Q6. 《流浪地球》的灯光效果设计理念是什么样?刘寅:在情景设置内的光线要求中,所有的光感还是以真实合理为前提。
比如在拍摄时我们会考虑木星、地球、太阳、发动机的位置角度变化所带来的光线变化,也会花一些心思在光线冷暖程度的比例上。
比如冷白色调硬质感的太阳直射光;青色而又偏蓝的发动机光效,用蓝色的浓度体现发动机是否运行,随着行进,蓝色的灰度逐渐加大;慢慢变强的木星橙红色柔光,象征着危机感也在慢慢变化。
拍摄时主要用SkyPanel和调光台来控制色彩、亮度和饱和度。
永夜半球则是一种阴沉的气氛,所以我们在内景会给出一些高光点和色彩搭配,外景环境光的色彩倾向则不明显,阴云间隙处会有木星反射出的柔和高光。
地下城是人类蜗居的地方,拥挤和杂乱,并不适合很干净的调子,而是一种大反差、色彩丰富而又粗糙的质感。
所以这部分使用了多角度且不同色彩的复合底光,人物面光也会由多个不同角度、不同色彩的灯具来完成。
此外我们还用了大量的T4、T5、T8民用灯管加色纸放在场景里作为可以入画的道具灯来做中低层的区域光效,这样做出来的光线角度和色彩、亮度可以和整个环境的气氛融合在一起。
Q7. 对《流浪地球》这种规模的剧组而言,灯光工作的规模有多大?您经常使用什么样的灯具来为《流浪地球》布光?刘寅:《流浪地球》中仅S k y P a n e l就有一百多台,SkyPanel S30、S60、S120全部都用了,我可以用SkyPanel加蝴蝶布做很柔的光,也能用全包围的方式来做整体光效。
《流浪地球》里的移动光效也特别多,SkyPanel真地帮了我很大忙,我们用过频闪的效果、颜色渐变的效果、快速切换颜色以及跑马灯的效果。
我觉得如果没有SkyPanel,《流浪地球》在影像风格上就会少一些东西。
而且我觉得这种布光方式一定会是48影视制作以后的趋势,《流浪地球》是我第一次使用这么多的SkyPanel,但我现在的戏前期的灯光预制比《流浪地球》还要复杂。
此外我们还用了很多的ARRIMAX18以及M90,我会用18K来做大面积的散射光,再加上场景里的道具灯,我可以玩出很多种花样,M系列比原来的12K Par、6K Par都要亮很多。
冰封世界里会有一些硬光,所以我们还会把几台ARRIMAX18拼在一起,那种聚光灯的质感也是没有问题的。
比如运载车的戏份,我们设置了三条在轨道上的摇臂,然后挂上灯光遥控头并装上了M90或者ARRIMAX 18,用碎玻璃贴在一起完成运载车在冰面上运动时的不规则冰面反射效果。
很多情境下我们都会用自制的大cookiet(一种制造不规则形状阴影的工具)完成一些硬光的移动光效和柔光的明暗变化。
比如太空中一直围绕太空站转动的太阳光硬光和木星的柔光,地下城里高中低三层的环境运动光效。
而且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在一个镜头中随着演员的角度变化,用调光台配合轨道或者用装在摇臂上的灯来改变主副光的光线位置和比例,同时我们会把场景中所有的道具灯也接到一个控制器上,随着演员的表演对道具灯的亮暗和闪动进行控制。
我们的灯非常多,所以经常能看到我周围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控制器,有的是简单的开关,有的是旋钮调光器,有的是无线iPad控制器或者调光台来做各种不同灯具的光效变化。
导演、特效指导、导演助理很多人都帮我做过这个工作,后来我们就简称大家一起“搓灯”。
Q8. 简单介绍一下每天的拍摄流程及工作进度?刘寅: 因为我们在前期准备时有很详尽的故事板和可视化预览,导演、摄影、视效三个部门也从前期开始就在一起商量拍摄方案和光效设计,所以拍摄进度基本是按照计划走。
每场正式拍摄前我们会提前做好灯光布置,现场只根据演员的走戏对灯光做局部的调整。
由于演员的道具服装有几十公斤重,穿上后表演非常辛苦,所以我们在现场会尽量缩短调整光线的时间,每个镜头也都争取尽量减少表演次数,用多机位的方式拍更多素材。
我们的复合式光效也是为此而考虑,让多机位的光线效果更完美甚至成为另外一种风格。
通过调光台,我们会随着演员的角度变化来把一些灯调亮或者调暗,尽量减少这种多机位拍摄时光线不匹配的问题。
Q9. 《流浪地球》录制的是什么格式的素材? DIT工作是如何进行的?刘寅: 素材格式是3.4K的Open gate ARRIRAW,这次现场的DIT工作是由SJWORKS团队帮我们设计的,他们的工作流程非常细致,现场由QTAKE Video Assist和Live Grade和DMT三个部门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