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双价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研究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生物2024.08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等相关信息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地方。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蛋白质的各种元素中,N元素主要存在于R基中B.原核细胞的拟核中不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C.同一个体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和浆细胞的核DNA量可能不同D.还原性辅酶Ⅱ(NADPH)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催化C3的还原2.下图表示NAT10蛋白介导的mRNA乙酰化修饰参与癌症进展的机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过程①相比,过程③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U—AB.在肿瘤组织中NAT10蛋白的表达水平与COL5A1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C.过程②中的mRNA乙酰化修饰,可以提高mRNA的稳定性D.靶向干预NAT10蛋白介导的mRNA乙酰化修饰,可抑制癌细胞转移3.剂量补偿指的是在XY性别决定的生物中,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
剂量补偿主要有两种机制:一种是果蝇,雌性细胞两条X染色体中,单条转录效率是雄性单条X染色体转录效率的50%;另一种是哺乳动物,雌性细胞两条X染色体中,随机一条失去活性形成巴氏小体。
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为XXY患者外形为男性,体细胞内不会形成巴氏小体B.性染色体为XXX的果蝇,可能是由于位于X性连锁基因过量表达而死亡C.人类某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X b,X B X B和X B X b个体表型均相同D.父母色觉正常,生出XXY色盲孩子,可能是父亲提供了XY精子所致4.下列关于胚胎工程和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和早期胚胎培养的培养液中通常需要添加血清等物质B.植物细胞培养的目的主要是获得植物生长和生存所必需的次生代谢产物C.胚胎工程可用于稀有动物的种族延续和培育生物制药的反应器D.诱导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肝细胞的成果表明已分化细胞的状态可以改变5.下列与植物细胞内一系列防御反应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活性氧和H2O2的强氧化性使致病细菌的生命活动受抑制B.植物合成的抗毒素属于其生命活动必需的初级代谢产物C.植物合成的水解酶可能会引起致病细菌细胞壁的降解D.水杨酸的含量可通过Ca2+参与的调节机制维持动态平衡6.下图中的m和n为一对同源染色体,A~E为染色体片段,联会时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桥,该染色体桥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随机断裂。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摘要:选择连续种植传统非转基因棉、5年连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和10年连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棉田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土壤0~20 cm的小型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与种植传统非转基因棉相比,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小型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等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减少了双翅目的优势种群。种植5年转基因抗虫棉会降低土壤无脊椎动物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Effects of Transgenic Pest-Resistant Cotton on Soil Invertebrate Communities Abstract: Traditional (non-transgenic) cotton, 5th year transgenic resistant-pest cotton and 10th year transgenic pest-resistant cotton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 the population and number of soil invertebrates in depth of 0~20 cm.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quantity of soil small invertebrates between transgenic pest-resistant cotton and conventional cotton, but transgenic pest-resistant cotton decreased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diptera. However, 5th year transgenic pest-resistant cotton decreased the Simpson, 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es and pielou evenness index of the soil small invertebrate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cotton.Key words: transgenic pest-resistant cotton; soil invertebrates; community diversity 转基因抗虫棉给人类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生物安全性问题。转基因抗虫棉的外源基因可来自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例如转Bt基因棉花中的外源基因来自于微生物。这些可能出现的新组合、新性状是否会改变原有的生态环境,并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引起各方面的极大关注[1]。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基因表达蛋白进入土壤生态系统后,可以进入昆虫(包括靶标害虫和非靶标害虫)体内后被降解[2],但也会改变土壤的特异生物功能类群以及土壤的生物多样性。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长期田间试验,笔者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以期为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田间土壤无脊椎动物调查试验地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白璧镇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老棉花农场(东经116°22′,北纬36°07′)。土壤质地为沙壤土。棉田设3个处理:A.5年连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农田(简称5年抗虫棉田);B.10年连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农田(简称10年抗虫棉田);C.连续种植非转基因棉农田(常规棉田)。棉田种植情况见表1,每个处理3次重复,棉花种植和管理按一般大田棉花常规进行。分别于2005年11月13日(棉花采集后期)、2006年4月3日(棉花苗移栽前期)、2006年7月17日(棉花开花期)和2006年10月16日(棉花大量采集期)采集土壤样品。每次按对角线5点取样法在单位面积25 cm×25 cm内,采集0~20 cm的土壤表层样品500 g,并用Tullgren法收集土壤无脊椎动物标本。1.2 土壤动物的鉴定和多样性分析将收集得到的土壤动物置于纯乙醇中保存,参照文献[3]进行分类定名。动物分类一般鉴定到“纲”或者“目”。采用幼虫和成虫综合的方式统计土壤动物数量,并对各个样方进行群落多样性分析[4]。种群数量等级的划分:根据各个种群的个体数量与群落总个体数量的比值Pi的大小确定,优势类群的Pi≥10%,常见类群为1%≤Pi<10%,Pi<1%为稀有类群[5]。群落多样性分析:运用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等相结合,说明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1)Simpson多样性指数(D):它是对集中度的度量,是多样性的反面。计算公式:D=1-■Pi2其中Pi为第i种占总个体数的比例,S为丰富度,即群落所包含的物种数。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它表明群落中生物种类增多,群落的复杂程度增高,群落中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多。计算公式:H=-■PilnPi3)Pielou均匀度指数(J):用Pielou的实测多样性与最大多样性(在给定物种数S 下完全均匀群落的多样性)之比率。计算公式:J=H/lnS。2 结果与分析2.1 棉田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和变化在棉田土壤动物调查中,所收集的土壤动物种类隶属于2门6纲8个类群(表2)。棉田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和变化如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处理间的3个优势种弹尾目、后孔寡毛目和蜱螨目平均数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常规棉田的优势种有双翅目,而抗虫棉棉田没有。说明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差异,但对土壤小型无脊椎动物的优势种群有所影响。而杜社裕等[6]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棉田(苏抗310)土壤主要无脊椎动物数量少于非转基因棉田(泗棉3号),并说明其原因是苏抗310的根系分泌物对主要土壤无脊椎动物的数量产生了影响,使之产生了规避性,降低了其在根系周围的数量,进而影响了土壤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稳定性。与本实验结果的差异可能是所试转基因棉品种不同所致,但具体原因还有待将来进一步研究。2.2 群落多样性变化棉田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变化如图1。从图1种群数曲线中可以看出3个处理间的总种数变化趋势一致,下降后都趋于平稳。其中在棉花采集后期(11-13),5年抗虫棉田的总种数最多,为9;在棉花大量采集期(10-16),常规棉田的总种数最多,为6。Simpson指数曲线、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曲线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曲线(图1)表明,10年抗虫棉田和常规棉田的指数曲线几乎完全吻合,5年抗虫棉田的3个指数比它们略低,但3个处理的指数变化趋势几乎一致。说明短期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会降低土壤无脊椎动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其原因可能是土壤无脊椎动物对种植转基因抗虫棉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3 结论与种植常规棉相比,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小型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等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减少了土壤小型无脊椎动物优势种的数量;种植5年转基因抗虫棉会降低土壤无脊椎动物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但种植10年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小型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没有显著的影响。参考文献:[1] 白耀宇,蒋明星,程家安,等.转Bt基因作物Bt毒蛋白在土壤中的安全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1):2062-2066.[2] KOSKELLA J, STOTZKY G. Microbial utilization of free and clay-bound insecticidal toxins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and their retention of insecticidal activity after incubation with microbes[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1997,63(9):3561-3568.[3] 尹文英.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527-562.[4] MAGURRAN A. Ecological Diversity and Its Measurement[M].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86-97.[5] 殷秀琴,王海霞,周道玮.松嫩草原区不同农业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特征[J].生态学报,2003,23(6):1071-1078.[6] 林社裕,梁建生,陈云.转Bt基因棉对土壤无脊椎动物影响研究[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4,24(4):377-378.。
转基因抗虫棉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进展,包括抗虫基因的研究、载体构建技术的研究、转化技术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等,并展望了转基因抗虫棉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花研究进展引言棉花生长周期长、虫害多,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
据统计,在转基因抗虫棉商品化之前,全球每年用于防治棉花虫害的费用高达20亿美元,约占所有农作物防虫费用的四分之一。
[1]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不仅费用高,且已引发了棉虫的抗药性,同时化学杀虫剂的过量使用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而转基因植物所产生的杀虫蛋白主要是通过抑制害虫消化等生理功能而达到抗虫的目的。
与施药防治棉田害虫相比,转基因技术具有较多优势:不会在土壤和地下水中造成残留;不会被雨水冲刷流失;对非靶标生物无毒性;保护作用无盲区;减少农药及用工投入[2]等。
雪花凝集素(Gulanthus nivalis agglutinin gene,GNA)是第一个转入重要作物、并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有抗性的基因,转GNA的水稻可降低害虫的存活率,阻止害虫的发育[3]。
另外烟草阴离子过氧化物酶[4]、昆虫几丁质酶基因[5]也被用于抗虫基因工程的研究。
迄今为止在棉花抗虫基因工程研究领域,最成功的例子是苏云金芽孢杆菌Bt杀虫基因的应用,其次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另外,凝集素、α-淀粉酶抑制剂、胆固醇氧化酶等转基因抗虫植物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所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转基因抗虫棉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
自1996年商品化种植转基因作物开始,全球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已由1996年的170万hm2猛增到2008年的1.25亿hm2,增长了73倍,2008年全球市场价值已达75亿美元,约占全球商业种子市场的22%,其市场价值优势明显,转基因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印度Bt棉2002年引入,连年种植面积快速增加,至2008年达760万hm2,产量翻番,曾经是全球棉花产量很低的国家,现已成为棉花出口国。
棉花抗病遗传学研究

棉花抗病遗传学研究在全球各地,棉花被广泛种植并且被用于生产衣物和其他纺织品。
然而,棉花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遭受病害的侵袭。
这些病害可以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使得生产者的利润减少,同时也影响了消费者购买纺织品的选择。
因此,对棉花的病害进行研究和治疗变得十分重要。
在这方面,棉花抗病遗传学研究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棉花的抗病性是一种遗传性状,它在不同的品种和种群中存在一定的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对于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科学家们对棉花抗病遗传学的研究一直是个热点,他们希望在棉花中发现相关基因,并分析棉花的基因结构,从而推进抗病基因的研究和开发。
近年来,随着遗传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在棉花抗病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进展。
他们可以通过对棉花DNA的分析来发现新的抗病基因,并将其纳入到遗传育种中。
同时,科学家们还研究了棉花与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病害治疗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在遗传育种方面,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棉花抗病遗传学,发现了多个抗病基因,并进行了相应的基因工程,将这些抗病基因导入到棉花中。
实践表明,新培育的抗病棉花在抵抗多种病原体上表现突出,且抗病性比传统品种更强、更稳定。
这种抗病育种技术的出现,对于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保障全球纺织品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一些棉花病害的治疗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例如,科学家们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研制出蜱虫芙蓉糖蛋白,可以用于防治棉花蔫锈病;同时,结合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他们开发了植物细胞壁生物控制技术和基因治疗技术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棉花的多种病害。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尽管棉花抗病育种和治疗方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需要长期的的研究和探索。
由于棉花抗病性存在较为复杂的遗传机制,因此在棉花抗病遗传学研究方面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对于不同的棉花品种和地域,需要制定相应的抗病策略。
因此,需要在相关领域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以助力棉花产业的发展。
转基因抗虫玉米和棉花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评价

转基因抗虫玉米和棉花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评价转基因抗虫作物的广泛应用为防治作物上的害虫提供了重要途径,进而减少了化学农药的用量。
然而,转基因作物对靶标害虫的功效需要鉴定并且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是否会对非靶标昆虫产生不利影响仍然存在广泛的争议。
本文以转CrylAc基因抗虫玉米BT38和BT799为材料,通过室内生测分析和田间调查,研究了其对主要靶标害虫的抗性和对田间非靶标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此外,还研究了转CrylAc/Cry2Ab基因棉花和转Cry1F基因玉米对天敌安德森钝绥螨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评价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主要结果如下:Ⅰ.BT38和BT799对主要靶标害虫的抗性及对田间非靶标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通过田间人工接虫,明确了BT38(2010-2011)和BT799(2012)对粘虫、亚洲玉米螟和棉铃虫的抗性效果。
结果表明,BT38和BT799对亚洲玉米螟表现出非常好的抗性效果,然而对粘虫和棉铃虫的效果不明显,需进一步研究。
通过直接观察法研究了BT38(2009-2011)和BT799(2012-2013)对玉米田主要非靶标节肢动物种群密度、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每个取样日期,两种转基因玉米田的节肢动物群落的数量、香农威纳指数(H)均匀性指数(J)及优势集中性指数(D)与对应的非转基因玉米田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取样日期”对这些指数有极显著的作用,但“玉米种类”和“取样日期X玉米种类”的交互作用与这些指数的变化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Bray-Curtis差异性分析表明,CrylAc蛋白的表达没有增加转基因玉米田和非转基因玉米田非靶标节肢动物群落的相异性,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的进化趋势类似。
以上结果表明BT38和BT799对非靶标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没有显著影响。
Ⅱ.转基因作物对二斑叶螨的天敌安德森钝绥螨生长发育的影响室内实验通过对转基因作物-二斑叶螨-植绥螨三级营养关系的研究,明确了转CrylAc/Cry2Ab基因棉花和转Cry1F基因玉米对安德森钝绥螨Amblyseius andersoni (Acari: Phytoseiidae)生长发育(存活率,发育时间,生殖力和卵的孵化率)潜在的影响。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总目次

…
…
…
…
…
…
…
・
唐 正义 , 胡 蓉, 岳兴 建( 0 7) 马1 娜 , 映红 , = 1 刘 l 1 j 王雅静 , 7 ) 等( 4
・ - - ・ ・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
…
窦彦霞 , 上生 荣 , 段廷 玉( 7 7) 张 彬, 刘 怀, 肖 伟( 1 8)
…
…
…
…
…
・
・
…
…
…
…
…
…
…
…
…
・ ・
方 敦煌 , 夏振 远 , 邓建 华( 4 8) 秦 素研 , 刘 怀( 7 8) 吴龙火 , 李 庆 , 群 芳 (9 杨 8)
… … ・ … …
…
…
…
…
…
…
…
…
…
…
・
・
陈
姚 拿珠 , 李秀娟 (4 9) 凌 , 建桥 , 余 张 尉 (7 9)
・
…
…
…
…
…
…
…
…
…
…
…
…
…
低温下外源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 氧化 酶 系的影响 ………………… …… ……… 1 种提取产紫杉醇 内生真菌高质量核酸 的方法 …………………… …… ……… N C 胁迫对 豌豆幼苗生理生化指标 的动 态影响 ………- aI ………… …………… 1 新 的 I P 活 性 测 定方 法 的 探 索 … … … … … … … …… … … … … … … ・ 种 ) S酶 AH 小………… 环境因子对莱 氏野村菌 q菌株 生长发 育的影响 …… …… ……………………・ 1 个抗条锈病 小麦 新种质的遗传学研 究 ……………… …… …………………… ・ 姜 黄 素 二 硝 基 苯 肼 衍 生物 的 合 成 及 活 性 评 价 … …… … … … … … … … … … … ・ 甲酸 乙酯对赤拟谷盗 不同虫态的熏蒸活性研 究 ………… ……………………… 田间小棚繁殖烟蚜茧蜂 的繁蜂效果研究 ………………… …………………… 3种 农 药 的 微 核 效 应 研 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寄主植物 对烟蚜 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 甘 肃 兴 隆 山 白粉 菌 种 群 生 态 分 布 及 生 态 位 调 查 … … … … … … … … … … … … ・ 不同蛋白质饲料对甜 菜夜蛾发育和繁殖 的影响 …………………… …… ……・ 球孢链霉菌 A M 6的液体发酵 条件研究 …… ………………………… …………・ 食物 对尼氏真绥螨 发育繁殖和朱砂 叶螨 捕食量的研究 … ……………………… 氧肟 酸的次 生代谢 及其对昆虫 生理毒性 研究 ………………… ………………・ 移动 电子 商 务 动 态 集 成 问 题 的 研 究 与探 讨 … … … … … … … … … … … … … … ” 1 种基于 2’ I L新的封锁协议研 究 … …… ………………… ………………………- 1 种基于可变精度粗糙 集的网络入侵检测 模型 ……………………… ………” 基于 A c I E gn r ; nie的三维地物平 台的建立—— 以审庆忠 县果园管 理为例 …・ (S ・ 原子荧光测定苹果中的微量硒 ………………… …… ……………………… …・ 光催 化 活 性 纳 米 TO i 的 固 定 与 催 化 降 解 甲基 橙 研 究 … … … … … … … … … … ・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B.必修包括“1.分子与细胞”“2.遗传与进化”和“3.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C.必修选择的是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必须按顺序讲授D.选修是为了满足学生需要【答案】 C2、某校教师在讲解“细胞中的无机物”时,提问学生:“炎热夏天男生打篮球后球衣晾干后会有一道白色印记。
你们知道这个印记是什么吗是怎么出现的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答案。
”属于哪种导入方式()A.俗语导入B.故事导入C.悬念导入D.情境导入【答案】 C3、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中枢是()。
A.脑千B.小脑C.脊髓D.大脑皮层【答案】 C4、植物细胞中,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结构是()。
A.叶绿体B.细胞膜C.线粒体D.细胞核【答案】 A5、在生态系统中传递者多种多样的信息,下列属于生态系统中化学信息的是()A.豪猪遭遇敌害时竖起体刺B.雄鸟求偶时复杂的求偶炫耀C.刺激烟草种子萌发的某种波长的光照D.抑制藻类繁殖的由水葫芦根部分泌的某类物质【答案】 D6、利用酵母菌酿酒到一定阶段, 经取样检测,发现酵母菌数量适宜。
但酒精产远低于预期。
此时最应该采取的措施( ).A.降低温度B.隔绝空气C.添加缓冲剂D.添加新鲜培养基【答案】 B7、玉米和小麦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
A.胚芽B.胚轴C.胚乳D.子叶【答案】 C8、患者,女性,26岁。
面部红斑,光过敏,关节肿痛,多种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尿蛋白检查阳性,激素治疗有效。
A.过度劳累B.感冒C.近期怀孕D.吃含磷脂高的食物E.情绪激动【答案】 C9、炎性甲亢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滤泡细胞中的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进入血液,而引起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的一种疾病。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节B.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的低C.炎性甲亢患者的机体细胞代谢快,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答案】 C10、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综合入学测验属于()。
转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调查时间间隔的探讨

we r e c o n c e n t r a t e d o n e v a l u a t i n g t r a n s g e n i c c o R o n b i o l o g y c o mmu n i t y s a f e y t b y 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 i n s e c t c o mm u n i y t d i v e r s i y t i n c o  ̄ o n
C ot t o n Sc i e nc e
棉 花 学 报 Co t o n S c i e n c e 2 0 1 3, 2 5 ( 5 ) : 4 4 0  ̄ 4 4 5
转基 因棉 田节肢 动物群 落调 查 时 间 间隔的探 讨
雒 瑁瑜 , 王春 义 , 辛 惠江 , 崔金 杰
L UO J u n — y u , WA NG C h u n — y i , X I N Hu i - j i a n g , C UI J i n - j i e
(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o t t o n R e s e a r c h , C h i n e s e Ac a d e m y o f A g r i c u l ur t a l S c i e n c e s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C o t o n B i o l o g y , A n y a n g , H c n a n 4 5 5 0 0 0 , C h i n a )
关键词 : 转 基 因棉 : 节肢 动物 群 落 ; 安全性 ; 评价方法
中圈 分 类 号 : ¥ 4 3 5 . 6 2 2 文献 标 志 码 :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优势 集中性指数 高低依 次为常规棉 田 、 常规 用药 田、 t 田和 双价棉田 , B棉 均匀度指 数依次为 双价棉 田、 t 田、 B棉 常规 用
A
药田和 常规棉 田, 多样性指数为双价棉 田、 t B 棉田 、 常规用 药田和常规棉 田 ; 天敌 亚群 落的优 势集 中性 指数依 次 为 B t
a l n 2 w i et dt nl a e a l tdwt o wtot et ie(ei a da n 4 s dT ) h e h aio a vr t w s a e i r i u p sc Ta lt r i i y pn h h i d ds nt s atT )+D mi n ocnrtno — g e T i o n t net i fn a c ao i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 1期 20 0 6年 2月
(自然 科 学 版 ) ( aua ce c ) N trlS in e
Vo . 1 28. NO.1 Fe . O 6 b 2 O
文章编号 :00— 6 2 20 ) 1 0 0 0 10 2 4 (0 6 0 — 0 8— 4
C IJn— i。 U J n—y W A h n—y 。 I h U i j L O u e u。 NG C u iL u—h n 。 IC u S o gL h n—h a u ( ot eerhIstt o A S A yn - e a 5 12 C ia C t nR sa ntue f A - nag H n n45 - h ) o c i C 1 n
转 双 价 基 因棉 田节 肢 动 物 群 落 的 稳 定 性 研 究
西 如 m U
崔金 杰 , 雒琚瑜 , 王春 义 , 李树 红 , 李春 花
南 订
( 巾国农业科学 院
棉花研究所 , 河南
安 阳 45 1) 5 12
农 w 摘要 : 究 了转双价 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 的稳 定性 , 研 并分析 了昆虫群 落多样 性 的时 间格局 。结果表 明: 4种处理棉
AbtatZ og i so4 at ngncCy A + C … aiy -Z og aso3 ( asei B ai y n h nmi so2 src: hnm a u 1( asei rl c n r p vr t) hnmi u 2 at ngn t r t)adZ og a u 3 I 1 e n r c v e n
田昆虫群 落的优势 集中性指数 由高到低依 次为 常规 用药田 、 常规 棉 田、 t 田和 双价棉 田 , 匀度 指数依 次 为 B 棉 B棉 均 t 业 吼 田、 g 双价棉田、 常规棉 田和 常规 用药田 , 多样性指数依 次为 B 棉 田 、 l 双价棉 田 、 常规 棉 田和常规 用药 田; 害虫亚群 落的
害虫亚群 落和 天敌 亚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稳 定性反 而得到提 高, 虫种群和 天敌 种群 趋于稳定 。 害 零 词 :转跌价基 因棉 ; 关 键 节肢 动物群落 ; 定性 稳
r
中图分类号 : 3 .2 S 562 4
文献标识码 : A
S TUDI ES ON THE TABI TY S LI OF ARTHROP OD COMMUNI Y N T I TRANS GENI C Cr l LUS Cp yAc P TICOTTON I F EIDS
s c o e tc mmu i a e h g e t n T , ol w d i e u n e b 4 2a d TI v n e s i d x w st e hg e t n T ,fl w d i r e y n t w st ih s i 3 f l e n s q e c y T ,T n .E e n s n e a h ih s i 2 ol e o d rb y h o o n Tl T n 3 - 4 a d T .Die st n e a n t e o d ro 2> Tl> T v r i i d x w si r e f y h T 4> T .Do n n o c nr t n o e t u 3 mi a tc n e t i fp s s b—c mmu i si h r e ao o n t wa n t eo d r y o 4> T fT 3> T 2> T ,i v n e s id x w s i h r e fTI T l t e e n s n e a n t e o d ro > 2> Tj> T ,a d i i est n e si h r e f > T s 4 n t d v ri i d x wa n t e o d ro s y Tl 2> T ,> T .Do n n o c n rt n o h a u a n my s b c mmu i a h ih s n T2 i l w d i r e y T -T n ;i 4 mi a tc n e tai ft e n t r le e u — o o n t w s te h g e ti 。f l e n o d r b 3 4 a d Tl t y )o s
学一 棉 田、 常规用药田 、 常规棉 田和 双价棉 田 . 匀度指数依 次为双价 棉 田、 均 常规棉 田 、 常规 用药田和 B 棉 田 , t 多样性指 数 U
依 次为双价棉 田、 常规棉田、 常规 用药田和 B 棉 田 可见 . t 种植转 双价 基 因棉不会 降低 昆虫群 落的稳定性 , 虫群 落、 昆 学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