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上期高一半期考试 成都外国语

合集下载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14—1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数学(无答案)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14—1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数学(无答案)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高一数学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120分钟,满分150分。

3、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并使用2B 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请考生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集合{}0,1,2,3A =,集合{}2,3,4B =,则A B =( )A. {}2,3B. {}0,1C. {}0,1,4D. {}0,1,2,3,42.设全集为实数集R ,集合{}|2A x x =<,{}|3B x x =≥,则( )A.()R A C B R ⋃= B. ()()R R C A C B R ⋃=C.()R A C B ⋂=φ D. ()R C A B φ⋃= 3.若函数23()43x f x mx mx +=-+的定义域为R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0(,)4-∞⋃+∞ B .3(0,)4 C .3,4⎛⎫+∞ ⎪⎝⎭D .30,4⎡⎫⎪⎢⎣⎭ 4. 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是[0,2],则函数)12(-=x f y 的定义域是( )A .[0,1]B .[0,2]C .⎥⎦⎤⎢⎣⎡2321, D .[1,3]- 5.已知0,a >且1a ≠,函数log ,,x a y x y a y x a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6.已知幂函数)(x f y =的图像过点(21,22),则)2(log 2f 的值为( ) A .21 B .-21 C .-1 D .1 7.已知映射f A B →:,其中A B R ==,对应法则222f x y x x →=-+:,若对实数k B ∈,在集合A 中不存在元素与之对应,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1k ≤B .1k <C .1k ≥D .1k >8.定义两种运算:①a b ⊕= ; ②a b ⊗=2()22x f x x ⊕=⊗-是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 .非奇非偶函数9.已知23(1)a b k k ==≠,且2a b ab +=,则实数k 的值为( )A.6B.9C.12D.1810.若一系列函数的解析式相同,值域相同,但定义域不同,则称这些函数为“孪生函数”, 那么函数解析式为221y x =-,值域为{1,7}的“孪生函数”共有( )A .10个B .9个C .8个D .4个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3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并用2B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Ⅰ卷一、选择题(1-40题每题1分,40-50题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请将答案填涂于机读卡上,否则不得分。

)1、有些运动员在剧烈运动中由于肌肉抽搐影响了运动成绩,这是由于血液中缺乏A. 水B. 钙盐C. 钠盐D. 尿素2.下列关于HIV、幽门螺杆菌、人体肿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DNA B.都能繁殖后代 C.都属于原核生物 D.都含有核糖体3、下列有关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的正确说法是A. 形成两个肽键B. 水中的氧来自氨基C. 形成多肽D. 水中的氧来自羧基4.下图表示蛋白质结构的一部分,图中A、B、C、D标出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当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是()。

5.下列物质中都含有肽键(—CO—NH—)的一类物质是( )A、脂肪、载体和生长激素B、胰岛素、载体和抗体C、胆固醇、载体和酶D、维生素D、甲状腺激素和雌性激素6.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目的不包括()。

A.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C.杀死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D.水解DNA7.在高等植物细胞中有两种大量元素,淀粉中不含有,但核酸中含有。

关于这两种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这两种元素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元素 B.这两种元素是组成核酸分子不可缺少的C.这两种元素是构成蛋白质不可缺少的 D.这两种大量元素也是动物生活必需的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噬菌体不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B.除病毒外,生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结构C.所有生物都具有一定的结构D.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9.下列生命活动中,与蛋白质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A.引起肌肉收缩,红细胞运输 B.降低血糖浓度C.维持植物细胞的形态 D.体现生物性状,调节新陈代谢10.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糖类只有提供能量一种功能B.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糖类有蔗糖、麦芽糖、果糖和葡萄糖C.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是糖原D.因为同样质量的糖类比脂肪含有更多的能量,所以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11.汉堡包是现代西式快餐中的主要食物,已经成为畅销世界的方便食物之一。

试题精选_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精校完美版

试题精选_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精校完美版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150分钟,满分15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敕.(chì)造美人觚.(gū )羱.(yuán)羊不积跬.(g uī)步B.纨袴..(wánkù)两靥.(yâ)汲.(xī)取汗涔涔.(cãn)C.监.(jiàn)生蹙.(cù)缩马嵬.(wãi)少不更.(gēng)事D.绣闼.(tà) 錾.(zhàn)银谬.(miù)种舟楫.(j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恓惶歆享畏思不前蚕从鱼凫B.训熟骐骥揭杆为旗沸反盈天C.蹂躏俨然弃甲曳兵撒手人寰D.寒喧撕打前合后偃放诞无礼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A.政府安土重迁....,拨给搬迁到外省的移民一大笔搬迁费,使他们在建好新的家园后.还有足够的生活费。

B.目前国内整形机构的水平良荞不齐....,做整形手术风险很高,据统计,美容整形业连续三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C.2014年索契冬奥会期间,为了让观众不错过每场比赛的观看时间,成都各大报纸届时特别登出转播时间表,人们可以按图索骥....。

D. 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成为过去的十年,从历史的角度看,不过是吉光片羽....,然而对亲历 21 世纪的我们而言,已经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

4.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2013年的宽带中国专项行动,使我国宽带家庭覆盖面和网络能力都有了大幅增加,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将是解决“宽带不宽,网速不快”的问题。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掌门1对1教育高中物理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2012年2月27日上午10时,我国海军第十一批护航编队从青岛胶州湾某军港解缆起航,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经过5000多海里的航行,于3月15日晨抵达目的地,关于此次航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将其看做质点B.“5000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C.“5000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D.题中数据“2月27日上午10时”和“3月15日晨”指的是时刻2.(4分)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改变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C.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一定越来越小D.物体运动速度改变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3.(4分)足球以10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0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改变与加速度分别为()A.0、0 B.0、100m/s2C.﹣20m/s、﹣100m/s2D.20m/s、100m/s24.(4分)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从同一位置开始计时的速度图象,如图中的A、B所示,则由图可知,在0﹣t2时间内()A.A、B运动始终同向,B比A运动的快B.在t1时间AB相距最远,B开始反向运动C.A、B的加速度始终同向,B比A的加速度大D.B追上A之前,t2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5.(4分)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小球经3.5s到达最高点,小球在抛出后的1s内、2s内、3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1:3:5 B.1:4:9 C.3:5:6 D.3:7:96.(4分)有一长为L的列车,正以恒定的加速度过铁路桥,桥长也为L,现已知列车车头过桥头时的速度为v1,车头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那么,车尾过桥尾时的速度为()A.2v1﹣v2B.2v2﹣v1C.D.7.(4分)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x=4m,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运动,两车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乙车做曲线运动,甲车做直线运动B.甲车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C.乙车的速度不断增大D.两车相遇两次8.(4分)关于力的分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两个比它大的分力B.一个力可分解成两个大小跟它相等的力C.如果一个力和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确定,那么另一个分力就是唯一的D.如果一个力以及它的一个分力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确定,这两个分力就完全确定了9.(4分)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推乙物块,使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一起沿水平地面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则各物块受到摩擦力的情况是()A.甲物块受到一个摩擦力的作用B.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C.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D.丁物块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10.(4分)如图所示,有2n个大小都为F的共点力,沿着顶角为120°的圆锥体的母线方向,相邻两个力的夹角都是相等的.则这2n个力的合力大小为()A.2nF B.n F C.2(n﹣1)F D.2(n+1)F11.(4分)每年春天许多游客前往公园放风筝,会放风筝的人,可使风筝静止在空中,下列的四幅图中,AB线代表风筝截面,OL代表风筝线,风向水平,则风筝可能静止的是()A.B.C.D.12.(4分)如图所示,A、B两个相同的物块紧靠竖直墙壁,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A物块受力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13.(4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天花板与竖直墙壁间,通过不计质量的柔软绳子和光滑的轻小滑轮悬挂重物G=40N,绳长L=2.5m,OA=1.5m,关于绳中张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B点位置固定,A端缓慢左移时,绳中张力增大B.当B点位置固定,A端缓慢左移时,绳中张力不变C.当A点位置固定,B端缓慢向下移时,绳中张力变大D.当A点位置固定,B端缓慢向下移时,绳中张力不变二、实验题(2个小题,共12分)14.(6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N.(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填字母代号)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15.(6分)(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50Hz),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x6﹣x1)等于(x2﹣x1)的6倍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2)由题中给定的字母写出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三、计算题(4个小题,共36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步骤和文字说明.)16.(8分)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三个物块A、B、C用劲度系数完全相同的三个弹簧1、2、3依次连接着处于静止状态,A、B在水平桌面上,C绕过定滑轮悬挂在桌面外,此时弹簧1、2、3的伸长量分别为0、2cm、3cm,已知C的质量为m C=3kg,(取g=10m/s2)求:(1)弹簧2的弹力大小为多少?(2)此时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3)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17.(8分)如图所示,斜面倾角θ=37°,物体A质量为2.0kg,它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是其对斜面压力的0.25倍,绳与滑轮接触光滑,且绳的质量不计,要使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不动,物体B的质量应为多少?(g=10m/s2)18.(10分)在渠县二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的800米比赛中,小明很想得冠军,他一直冲在最前面,由于开始体力消耗太大,最后在直道上距终点50米处时便只能保持5m/s的速度前进而不能加速冲刺.此时一直保持在小明后面的小华在直道上距小明6.25米,速度为4m/s,他立即发力并保持以0.5m/s2的加速度冲刺.试分析:(1)小明是否一直保持在小华的前面跑到终点而得到了冠军?(2)小明和小华中任一个跑到终点前,他们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19.(10分)在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6.0m,若汽车起动时都以a=2.5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运动,加速到v=10.0m/s 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40.0s,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红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请解答下列问题:(1)若绿灯亮起瞬时,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问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2)第(1)问中,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司机,在时间显示灯刚亮出“3”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大小.(3)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绿灯亮起时不可能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现假设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迟后△t=0.90s起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前一辆车迟后0.90s起动汽车,在该情况下,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2012年2月27日上午10时,我国海军第十一批护航编队从青岛胶州湾某军港解缆起航,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经过5000多海里的航行,于3月15日晨抵达目的地,关于此次航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将其看做质点B.“5000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C.“5000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D.题中数据“2月27日上午10时”和“3月15日晨”指的是时刻考点:质点的认识;位移与路程;时间与时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当物体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即可以看作质点;位移是指初末两点间的有向线段的长度;而路程是指物体经过的轨迹的长度;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在难以区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可以通过时间轴来进行区分.解答:解:A、当研究舰艇的运动轨迹时,舰艇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故可以看作质点,故A 正确;B、舰艇做曲线运动,其行驶的距离为轨迹的长度,故为路程,故B错误,C正确;D、“2月27日上午10时”和“3月15日晨”是时间点,指时刻,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位移与路程、质点的定义等,从位移开始在学习中应开始对矢量加以关注,明确其性质.2.(4分)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改变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C.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一定越来越小D.物体运动速度改变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解答:解:A、根据a=知,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B、根据a=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故B错误.C、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故C错误.D、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所以速度变化率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3.(4分)足球以10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0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改变与加速度分别为()A.0、0 B.0、100m/s2C.﹣20m/s、﹣100m/s2D.20m/s、100m/s2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已知初速度和末速度,则由加速度的定义可求得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解答:解:初速度方向为正,则v0=10m/s;v=﹣10m/s,则速度的变化量△v=﹣10﹣10=﹣20m/s,则加速度为:a=,故C正确.故选:C点评:加速度为矢量,故在解题前应先设定正方向;这是高中物理学习中应注意培养的一个好习惯.4.(4分)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从同一位置开始计时的速度图象,如图中的A、B所示,则由图可知,在0﹣t2时间内()A.A、B运动始终同向,B比A运动的快B.在t1时间AB相距最远,B开始反向运动C.A、B的加速度始终同向,B比A的加速度大D.B追上A之前,t2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由速度﹣时间图象读出:在t1时刻前B运动方向为负方向,t1时刻后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在t1时刻前,A、B速度方向相反,t1时刻后速度方向相同.根据斜率大小比较加速度的大小.在t2时刻,A、B的速度相同,加速度不同.解答:解:A、在t1时刻前,A、B速度方向相反,t1时刻后速度方向相同.故A错误.B、在t1时刻前,A、B速度方向相反,t1时刻后速度方向相同.但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所以二者间距离继续增大,t2时刻相距最远,B错误D正确;C、由斜率的大小和正负知A、B的加速度始终同向,B比A的加速度大,C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是速度图象问题,考查基本的读图能力:由速度的正负读出速度的方向,斜率读出加速度,面积读出位移,等等.5.(4分)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小球经3.5s到达最高点,小球在抛出后的1s内、2s内、3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1:3:5 B.1:4:9 C.3:5:6 D.3:7:9考点:竖直上抛运动.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位移速度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由题意知:初速度v0=gt=35m/sx1=v0t1+gt12=30mx2=v0t2+gt22=50mx3=v0t3+gt32=60m故:小球在抛出后的1s内、2s内、3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3:5:6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6.(4分)有一长为L的列车,正以恒定的加速度过铁路桥,桥长也为L,现已知列车车头过桥头时的速度为v1,车头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那么,车尾过桥尾时的速度为()A.2v1﹣v2B.2v2﹣v1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进行求解.解答:解:已知列车车头过桥头时的速度为v1,车头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则有.设车尾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则有.联立两式解得v=.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并能灵活运用.7.(4分)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x=4m,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运动,两车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乙车做曲线运动,甲车做直线运动B.甲车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C.乙车的速度不断增大D.两车相遇两次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分析两车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可求出两车的位移,则可确定何时两车相遇.解答:解:A、乙车的x﹣t图象虽为曲线,但这不是运动轨迹,且图象只能表示正反两个方向的运动,故A错误.B、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由题图可知:甲车在前6s内沿负向做匀速直线运动,6s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由于乙车图象的斜率大小增大,即其速度逐渐增大,故C正确.D、在x﹣t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车相遇,故两车相遇两次.故D正确.故选:CD点评:对于位移时间图象,关键抓住斜率等于速度,交点表示两车相遇,来分析两车的运动情况.8.(4分)关于力的分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两个比它大的分力B.一个力可分解成两个大小跟它相等的力C.如果一个力和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确定,那么另一个分力就是唯一的D.如果一个力以及它的一个分力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确定,这两个分力就完全确定了考点:力的分解.分析: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如果一个力作用于某一物体上,它对物体产生的效果跟另外几个力同时作用于同一物体而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是那个力的分力;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解答:解:A、B、力的分解的本质力的等效替代,就是用同时作用于物体的几个力产生的效果代替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合力与分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故分力的大小可能大于、小于、等于合力的大小,故AB正确;C、已知一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有唯一解故C正确;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方向,如图,有可能有2组解故D错误;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点评:研究对象受多个力,对其进行分析,有多种办法,正交分解法不失为一好办法,虽然简单题用它显得繁琐一些,但对初学者,一会儿这方法,一会儿那方法,不如都用正交分解法,可对付一大片力学题,以后熟练些了,自然别的方法也就会了.9.(4分)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推乙物块,使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一起沿水平地面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则各物块受到摩擦力的情况是()A.甲物块受到一个摩擦力的作用B.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C.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D.丁物块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分别对各个物体受力分析,当判断不出接触面上有无摩擦力时我们可借助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解答:解:接触面是水平的,以下我们只分析水平方向的力:(1)甲: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如果受摩擦力的话,甲不能处于平衡状态.(2)乙:甲不给乙摩擦力的作用,故乙只受到丙给它的一个摩擦力的作用.(3)丁:丁只受地面给它的一个摩擦力的作用.(4)丙因为丙给乙一个向后的摩擦力,故乙给丙一个向前的摩擦力,丙给丁一个向前的推力,所以丁给丙一个向后的推力,丙静止,故丙受到地面给它向后的摩擦力.综上所述:甲,不受摩擦力;乙,受1个摩擦力;丙,受2个摩擦力;丁,受一个摩擦力.故选:C点评:当判断不出接触面上有无摩擦力时我们可借助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分析的顺序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外到里.10.(4分)如图所示,有2n个大小都为F的共点力,沿着顶角为120°的圆锥体的母线方向,相邻两个力的夹角都是相等的.则这2n个力的合力大小为()A.2nF B.n F C.2(n﹣1)F D.2(n+1)F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专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由题意,本题已知分力的大小和相邻两分力的夹角,从而即可求出合力的大小.解答:解:由题意,两个相等的共点力大小为F,夹角为120°,而合力的大小即为F,因此2n个力的合力大小为nF,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结合图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知识容易解决,会用合力的大小公式也可以解决,可灵活处理.11.(4分)每年春天许多游客前往公园放风筝,会放风筝的人,可使风筝静止在空中,下列的四幅图中,AB线代表风筝截面,OL代表风筝线,风向水平,则风筝可能静止的是()A.B.C.D.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要使风筝能静止在空中,则应使风筝受力平衡;故对风筝受力分析,由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可得出可能的情况.解答:解:风筝受到的浮力应是垂直于风筝面向上的;故:A、风筝的重力竖直向下,风筝受到的浮力与而拉力方向相反,则三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故风筝不可能静止,A错误;B、风筝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都竖直向下,而浮力垂直于风筝面,故三力不可能平衡,故风筝不可能静止,故B错误;C、风筝重力竖直向下,风力垂直于风筝面向上,绳子拉力沿绳向下,故任意两力的合力均可能与第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正确;D、风筝受浮力竖直向上,而绳子的拉力斜向下,风力对风筝不起作用,故浮力与绳子的合力不能为零;故不可能平衡,故D错误;故选C.点评: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均说明物体受力平衡,则其受到的多力的合力一定为零.12.(4分)如图所示,A、B两个相同的物块紧靠竖直墙壁,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A物块受力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知,整体共受两个力作用,墙面无作用力;再分别隔离A、B受力分析,应用平衡条件分析受力个数.解答:解: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知,竖直方向:F=G A+G B水平方向,不受力,故墙面无弹力,也没有摩擦力(否则不能平衡);隔离B物体,受重力、A对B的压力以及A对B的斜向下的摩擦力(否则不平衡)、外力F四个力作用;隔离A物体,必受重力、B对A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受三个力;故选:B.点评:关键利用整体法并结合共点力平衡条件得到A物体与墙间不存在弹力,不难.13.(4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天花板与竖直墙壁间,通过不计质量的柔软绳子和光滑的轻小滑轮悬挂重物G=40N,绳长L=2.5m,OA=1.5m,关于绳中张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B点位置固定,A端缓慢左移时,绳中张力增大B.当B点位置固定,A端缓慢左移时,绳中张力不变C.当A点位置固定,B端缓慢向下移时,绳中张力变大D.当A点位置固定,B端缓慢向下移时,绳中张力不变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动滑轮C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合成判断张力的变化.解答:解:A、当B点位置固定,A端缓慢左移时,滑轮两边绳子夹角变大,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要想合力不变则绳子张力变大,A正确B错误;B、当B点位置固定,A端缓慢左移时,滑轮两边绳子夹角变小,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要想合力不变则绳子张力变小,A正确;C、设绳子总长为L,两堵竖直墙之间的距离为S,两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左侧绳长为L1,右侧绳长为L2.则由几何知识,得S=L1sinθ+L2sinθ=(L1+L2)sinθ,又L1+L2=L得到sinθ=;当绳子右端慢慢向下移时,S、L没有变化,则θ不变.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当A点位置固定,B端缓慢向下移时,绳中张力不变,C错误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的难点在于运用几何知识得到当绳子b端慢慢向下移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对于滑轮问题,解题要充分利用拉力的对称性.二、实验题(2个小题,共12分)14.(6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3.60N.(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D.(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B(填字母代号)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实验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确定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从而读出弹簧秤的读数.在该实验中,由于P、O的位置确定,则A弹簧的拉力大小和方向一定,合力又一定,则弹簧B的拉力大小和方向也一定,不需进行多次实验.解答:解:(1)弹簧测力计读数,每1N被分成5格,则1格就等于0.2N.图指针落在3N到4N 的第3格处,所以3.60N.(2)A、实验通过作出三个力的图示,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重物的重力必须要知道.故A正确;B、弹簧测力计是测出力的大小,所以要准确必须在测之前校零.故B正确;C、拉线方向必须与木板平面平行,这样才确保力的大小准确性.故C正确;。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资料概述与简介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5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 语文 出题人:唐有益审题人:胡华强 本试卷满分分考试时间分钟注意事项: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答题卡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参禅/ 封禅悄悄/ 悄然海量/量体裁衣自怨自艾 /方兴未艾 B.熨斗 /熨帖碑帖 /妥帖诘问 /佶屈聱牙薄利多销/ 日薄西山 C.款识 /标识翘楚/ 翘首勒紧 /悬崖勒马拾级而上/ 拾人牙慧 D.刊载 /下载佣工/ 佣金露脸/ 抛头露面鬼使神差 /差强人意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和睦姿式出奇制胜斐然成章 B.宣泻和事老名门望族委曲求全 C.缘分影碟机纷至沓来集腋成裘 D.青睐捉谜藏敝帚自珍义愤填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建党伟业》讲述了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故事,影片真实反应了革命者的生活和斗争。

B.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孩子显得胼手胝足的。

他们一会儿把牛奶打翻,一会儿把台灯弄到,有时还免不了因爬树摔断手脚。

C.近十年来,余秋雨一直以亲身历险的方式考察着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他创作的散文不落窠臼,被人称为“文化大散文”。

D.前不久,孔子在画像中被穿上西装,打起领带,成为商家推出的衣服品牌的“代言人”,此事折射出国人漠不关心传统文化的现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我们如果再不加以保护,这些江豚将会从地球上彻底消失。

四川省成都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试卷第1页,总12页绝密★启用前2014-2015学年度上期成都市半期考试高二英语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 共90分)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从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A series of food problems have been reported, ________ great concern about food safety. A .leading to B .leads to C .led to D .to lead to 2.The machine doesn't work. It requires________ badly.A .repairB .to repairC .repairedD .repairing3.The most important ________ of his speech was that we should all work whole-heartedly for the people.A .elementB .spotC .senseD .point 4. Their love _____ quickly over the months that followed after they met in a dating show.A. was developedB. developedC. had developedD. would develop 5.The manager wants to see progress in the company, and I am sure that he will_____.A. in detailB. in turnC. in chargeD. in time6.I do enjoy when I’m listening to the sound of the rain. A. them B. that C. it D. this7.Appointed as ____chairman to China, Mr. Xi was determined to serve his country____ heart and soul. A. an, the B. the; a C. the; the D. /; / 8. Jack would like to go to the cinema with dad, but the film is ______ for adults only.A. admittedB. promisedC. intendedD. permitted 9.September 30 is the day_______which you must pay your bill. A. by B. for C. with D. in 10.— Do you enjoy your present job? — . I just do it for a living.A .Of courseB .Not reallyC .WonderfulD .Well done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41—60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 、B 、C 和D )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届高三11月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届高三11月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届高三11月月考英语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共90分)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准确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第I卷(共90分)第一节: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从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将该选项标号涂黑。

1.Some people fear that ________ air pollution may bring about changes in _______ weather around the world.A. /; theB. the; /C. an; theD. the; a2.I just wonder ____ that makes him so excited.A. why it doesB. what he doesC. how it isD. what it is3.Isn't it time you got down to the papers?A. markB. be markedC. being markedD. marking4. If you are traveling the customs are really foreign to your own, please do as the Romans do.A. in whichB. whatC. whenD. where5.Nobody believed his reason for being absent from the class he had to meet his uncle atthe air port.A.whyB. thatC. whereD. because6.I’m sure you’d rather she went to school by bus,_______?A. hadn’t youB. wouldn’t youC. aren’t ID. didn’t she7.---It’s burning hot today, isn’t it? ----Yes. ________ yesterday.A. So was itB. So it wasC. So it isD. So is it8. fired, your health care and other benefits would not be immediately cut off.A. Would you beB. Should you beC. Could you beD. Might you be9.I won’t tell the student the answer to the math problem until he on it for more than an hour.A. has been workingB. will have workedC. will have been workingD. had worked10. A good story does not necessarily have to have a happy ending, but the reader must not be left.A. unsatisfiedB. unsatisfyingC. to be unsatisfyingD. being unsatisfied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从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上期第一学月测试题高一物理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上期第一学月测试题高一物理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上期第一学月测试题高一物理命题人:吴国玉审题人:候明杰(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3分/题,共14×3分=42分.本题中有的选项有一个正确答案,有的选项有多个正确答案)1.2012伦敦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世人瞩目,下列几种奥运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A.在研究叶诗文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比赛中的划水动作时B.确定徐莉佳激光雷迪尔级比赛中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C.研究陈若琳女子单人10米跳台比赛中的动作时D.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时2.对于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且加速度越来越小,则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位移越来越小B.若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则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C.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大小决定于平均速度的大小D.若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3. 下列给出的四组图像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4.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xvt∆=∆,当t∆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B.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5.一汽车在运动的过程中突然刹车,从开始刹车时他们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2244x t t=-(x单位是m,t单位是s),则刹车后4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A.6m/s B.8m/s C.9m/s D.12m/s6.一物体自空中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1s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m/s,则此时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取210/g m s =)A . 在A 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B . 在A 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下C . 在A 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D . 在A 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上7.下列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伽利略科学思想的核心是实验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B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是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即它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C .伽利略是通过斜面实验并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D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这是他用实验直接进行了验证的.8.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恰好离开水龙头,从第一次听到水击盘声时开始计时,测出n 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 ,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 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所用的NaOH中混有少量Na2O
B.用带有生锈砝码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固体NaOH
C.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烘干
D.固体NaOH在烧杯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F.最后确定NaOH溶液体积(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与容量瓶刻度线
B.18 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 L
C.在常温常压下,20 mL NH3与60 mL O2所含的分子个数比为1∶3
D.将40 gNaOH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6.设NA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4g铜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D.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是:H++ OH-= H2O,也可以表示所有的强酸和强碱的离子反应。
11.在aL 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的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3,则原溶液中的Al3+的浓度(mol/L)为()
C.在强碱溶液中:Na+、K+、Cl-、SO32-D.在pH =1的溶液中:K+、Fe2+、Cl-、CH3COO-
14.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2OB.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OH-
C.该反应电子转移总数是5e-D.配平该反应式后,H+的系数是16
24.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 0.100 mol·L-1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 )
A.100 mL0.2 mol/L的NaNO3溶液B.50 mL 0.1 mol/L的NaCl溶液
C.25 mL0.2 mol/L的Na2SO4溶液D.10 mL0.5 mol/L的Na2CO3溶液
8.上海磁悬浮铁路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商业磁悬浮铁路。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性。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YBa2Cu3Ox。现欲合成0.5mol此高温超导物质,理论上需取Y2O3、BaCO3和 CuO的物质的量( mol)分别为()
C.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D.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
1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硝酸银溶液与铜:Cu + Ag+= Cu2++ Ag
B.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H+=Ca2++CO2↑+H2O
C.标准状况下2.24LCO2通入1mol/L50mLCa(OH)2溶液中:CO2+ OH-= HCO3-
A.无水硫酸铜、蔗糖B.生石灰、硫酸亚铁C.食盐、硫酸亚铁D.生石灰、食盐
2.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酸雨和碱石灰都是混合物;②煤和石油都是可再生资源;③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⑥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④⑤B.①⑤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共50分)
26.(11分)某次实验需用0.4 mol·L-1NaOH溶液480 mL。配制方法如下:
(1)配制该溶液应选用_______________mL容量瓶;
(2)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__________g固体NaOH,应放在(仪器)中称量。
(3)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在500 mL大烧杯中,倒入约300 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全部溶解,待__________________后,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A.0.25、0.50、0.50 B.0.50、1.00、1.50
C.0.25、1.00、1.50D.1.00、0.25、0.17
9.一个密闭容器中,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边充入1molN2,右边充入8gCO和CO2的混合气体时,隔板处于如右图所示位置(两侧温度相同)。则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分子个数比为()
A.氯酸钾是还原剂B.反应中消耗3mol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C.KCl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发令时产生的白烟只是KC1固体颗粒
22.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6M,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
A.Cl2+2KBr===Br2+2KCl
B.2NaHCO3Na2CO3+H2O+CO2↑
C.4Fe(OH)2+O2+2H2O===4Fe(OH)3
D.2Na2O2+2CO2===2Na2CO3+O2
18.纳米是长度单位,1nm=10-9m,当物质的颗粒达到纳米级时,具有特殊的性质。例如用铜制成的“纳米铜”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下列关于“纳米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的金属性强B.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更容易失去电子
C.常温下,“纳米铜”的还原性与铜片相同D.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的氧化性强
19.常温下,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C-+2XO4-= 2X2++5C2+8H2O;②2A2++B2= 2A3++2B-;③2B-+C2= B2+2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3.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用品都能用到的是()
A.蒸馏水的制取(酒精灯、锥形瓶、沸石)
B.粗盐的提纯(蒸发皿、玻璃棒、温度计)
C.除掉淀粉胶体中的氯化钠(半透膜、蒸馏水、激光笔)
D.碘水中碘的萃取(分液漏斗、酒精、带铁圈的铁架台)
4.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
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一定有SO32-离子B.一定有CO32-离子
C.确定C1—离子是存在的D.不能确定HCO3-离子是否存在
17.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G.定容摇匀 后静止,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27.I.(7分)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中可能含有SO42-、Na+、CO32-、H+、NO3-、HCO3-、Cl-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又做了如下实验,以确认这些离子是否大量存在。
B.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6 NA
C.100mL 0.1mol/L的BaCl2溶液中Ba2+和Cl-微粒总数为0.02NA
D.101k Pa、4℃时,18 mL水和202 k Pa、27℃时32 g O2所含分子数均为1NA
7.与50 mL 0.1 mol/L Na2CO3溶液中Na+的物质量浓度相同的溶液是( )
A.1:1 B.1:3 C.2:1D.3:1
1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萃取碘水中的碘,选取萃取剂应具备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B.在0℃和10kPa的条件下,将2.00g氦气、1.40g氮气和1.6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是13.44L。
C.在NaCl、MgCl2和MgSO4三种盐配成的混合溶液中,若Na+的浓度为0.1 mol·L-1,Mg2+的浓度为0.25 mol·L-1,Cl-的浓度为0.2 mol·L-1,则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
D.碳酸氢钡溶液与少量NaHSO4溶液反应:HSO4-+ Ba2++ HCO3-= B aSO4↓+ H2O + CO2↑
16.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
命题人:李明审题人:林小华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9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部分使用0.5毫米的签字笔完成;
A.反应中O3是氧化剂,H2O和KI是还原剂B.氧化产物I2和还原产物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在反应中,每消耗1molO3转移2mol电子D.由此反应可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O3>I2>O2
21.10月22日至24日,我校第5届体育节暨第26届田径运动会胜利举行。在径赛上发令枪所用“火药”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5KC1O3+ 6P = 3P2O5+ 5KC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4.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卷考生保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He:4C:12 N:14O:16Na:23S:32Cl:35.5 Fe:56Cu:64As:75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