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共45页)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课标版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件PPT

高中历史人教课标版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件PPT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1)皇帝独尊
皇帝制度
核心
(2)皇位世袭
(3)皇权至上 核心
以专制主义皇帝制度为核心的中央行政制度:
“家天下”特点:
御史 大夫
丞控 相制
(统率)
太 尉 (虚设)
诸卿
“三公九卿” 在地位职责权利方面相互配合,互相牵制, 军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至旁落。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①是燕国,故A项错误;②是齐国,故B项错误; ③是鲁国,故C项错误;④是宋国,故D项正确。
【答案】D
4.(2017·山西名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左传·宣公三年》记
载:“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
疆。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该故事
材料3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虑诸侯谁纳贡,谁不 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辱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4 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其所守也。诸侯 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其职也。无非事者……一不 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秦朝金字塔型官 皇帝 僚机构示意图:
太尉、丞相、御史大夫
中 央
九卿
郡守

县令、县长

有秩、有秩三、三老老、、啬夫啬、游徼夫、里、正 游徼


问题:
秦王在灭六国,结束割据局面后,为 扩大疆域,又进行了哪些活动?这些活 动有何意义?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性质与目的: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 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复习课件

5、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里 宗法制
表 分封制
核心
宗法制在政治 制度上的体现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二者
互为表里。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而分封制是建立
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五、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复习
固镇二中 张枫林 2014年2月
2021/8/14
1
时间年代概念: 公元纪年法
公元前1年 公元1年 (耶稣出生年)
公元99年
世纪:每100年为一个世纪。史学界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元年至100年为
一 世纪;一种是元年至99年为一世纪,
年代:世纪中以每10年为一个年代。如20世纪80年代,通常是指1980年
至1989年,公元前221年,处于公元前3世纪20年代.
世纪的早期、中期和晚期:世纪的前30年为早期,世纪的最后30
年为晚期,世纪的中间的为中期。
世纪的前期和后期:世纪的前50年为前期(或称上半叶),世纪的
后50年为后期(或称下半叶)
世纪初和世纪末:世纪初即这个世纪的最初10年;世纪末即这个世纪的最
后10年。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准确的时间范围是1890年至1909年,
时间年代概念:
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
称十二地支。
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 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比如甲午战争,甲午年指1894年;辛丑条约 ,辛丑年指1901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PPT
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 2.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 3.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
秦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
对后世:
❖ 秦朝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 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沿用, 并不断加强与完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
❖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 探讨:
❖ 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 2.通过对大宗与小宗的关系的认识,谈谈西
周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和发展
❖ 背景: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从秦到清以来的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是皇权的至高无上,地方权力集中 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与皇帝。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
❖ 周公建制 ❖ 周武王弟,辅助武王伐纣灭商,分封诸侯,制作礼乐,建
立典章制度,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依据 。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 1.分封制
(1)定义:西周时,武王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其中分封土地是分封制的核心内 容),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其建立诸侯国,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周 王朝的统治。
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三公九卿制
三公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副丞相 律令图籍 军务 监察百官 (虚有其位)
(位低权重)
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汉
❖ 中央:汉承秦制,有所变化
❖ (1)在三公九卿制的基础上实行中外朝制 ❖ (2)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参与

高考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PPT

高考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PPT
官吏权力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只有俸禄,无封地 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
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此题注意从材料中分出角度进行概括。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与中央的关 第一部分(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地方诸侯国独立性 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系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先秦时期国家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的确立及评价 (1)确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礼记·礼运》
(2)评价:
2.其它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封侯和伯 殷人尊神事鬼、崇尚巫术
3.特点: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诗经》
3.礼乐制度—权力的认同,等级观念生活化 ,天下归心 (1)实质: (2)作用: 4.世卿世禄制:
归纳提升:1.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关系 ①三者间相辅相成,维护了西周的政局稳定。②宗法制与分封制 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 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分封制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也 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③礼乐制是西周文化的框 架,是作为一种通过礼仪和艺术表现出来的外在文化,本身就体 现了分封制、宗法制的内涵,从本质上说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 稳定推行的工具,使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再别康桥 问:大堰河死后得到的是什么?(微薄的葬礼)

(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课《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课《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

3.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 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这句话中的 “礼”的主要含义是 ( ) A.礼仪 B.政权 C.风俗 D.政治制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 宗法制以什么纽带? ( )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定义: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集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 的总和。 2.分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政体而论,有分封 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 3.分期: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早期阶段(夏商周时期,前2070年~前476年)
发展阶段(战国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前475~1840年)
春秋时(瓦解)
——周天子势力衰微; ——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
战国时(被郡县制取代)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直接原因: 诸侯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5、影响:积极;消极
积极作用: 加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密切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联系以及同少数民族的关系 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边远地区社会经济的繁荣、 文化的发展 消极: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 瓦解西周的统治。
《三字经》: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周 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的 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史 称‚楚王问鼎‛。鼎是王位的 象征,说明楚庄王有替代周 王号令天下的野心。 洛阳市区去老城区的路中央立有一座九龙石柱, 名曰:九龙鼎。鼎是王者权力的象征。
崩溃:
西 周(建立)
互为表里
材料1:‚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再其次曰 受德。受德乃纣也,其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 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 :‘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 --《吕氏春秋·当务》 材料2:西周宗法制:大宗与小宗。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讨论:宗法制的核心是什么?依据什么原则?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复习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复习课件(共20张PPT)
(2)分权是加强中央权力的有效手段,尤其 是北宋、明朝最为突出。
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
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 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 成为( )
A.分封.“附益之法”
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由“国小则亡邪
心”可判断作者认为封国变小、实力减弱后就 无法对抗中央,故实行推恩令。
责范围 有对土地的管理权。
无管理和所有权。
和中央 政府的 关系
诸侯国相对独立,并且 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
郡、县 是中央政府 下属的地方 行政机构, 地方绝对服 从中央。
行省只是中央最高 行政机关——中书省的 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 直接对皇帝负责。
作用和 影响
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 但易形成割据。
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 国家统一;后世经过调整和补充,其 积极作用日益明显。
解析
科举制的实行,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 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培养了一大批极 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 管理专家。
答案:A
谢谢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写道:“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 (都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 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 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行省就是一 个行动的中书省。”从此番议论中可以 看出元代行省的主要职能是( )
A.从军事上控制地方
B.监察和管理地方
C.地方自治的方便
D.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
解析
本题考查对行省制的理解。由材料“蒙古 人……不敢把政权分散”可排除D项;根据材 料“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可排除C项;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行省是元代的地方行政区划, 其虽掌有军事大权,但更多的是关于地方行政 的职能,故排除A项,答案为B项。

2015年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共45张PPT)

2015年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共45张PPT)

2、分封制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 ⑴概念: 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诸侯国。
⑵目的: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⑶对象: 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诸侯的权利:
再分封、设官员、 建武装、征赋役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夏 禹 王 像 BC2070年建立夏
舜————禹————启
禅让制 世袭制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启 益
禹死后,启 及其支持者 杀死益,启 建立夏朝。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成语“问鼎之心”(也作“问鼎中原”)的典故:
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 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 的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 史称“楚王问鼎”。鼎是王位 的象征,说明楚庄王有替代 周王号令天下的野心。
洛阳市区去老城区的路中央立 有一座九龙石柱,名曰:九龙 鼎。鼎是王者权力的象征。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效 忠 奉命 征伐
地方方国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Hale Waihona Puke 奴 隶 制 等 级 关 系 产 生 了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西周的建立
商公 ,元 建前 立 周 朝年 。, 史周 称武 “王 西伐 周纣 ”灭 。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提升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提升课件

• 7.清朝初期,沿用明朝内阁制度,负责处理 日常事务,重要的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 议处理,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和六部 之上。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军机处完全听 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 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 志。
• 二、全面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 1.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 程,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 • 2.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在人神关 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 务于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 下级依附上司,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 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了全国的一切大 权,国家所有政治制度内容的设置,无一不 是为了确保这种权力的集中,确保君主意旨 的畅通无阻。
• A.③④②① B.②④③① • 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
• 【答案】A • 【解析】图①为行省,应是元朝,图②为道, 应是唐朝,图③为诸侯国,应是春秋,图④ 为郡县制,应为秦朝,故A项正确。
• 三、惩治腐败 • 导读:一部二十四史,实为一部贪污史。尽 管各朝代灭亡的原因并不完全相同,但是都 无法逃脱兴亡周期律的轮回:从王朝初期狠 抓反腐败斗争,到王朝中叶反腐败制度渐渐 松弛,变得有名无实,再到王朝后期腐败盛 行导致王朝灭亡,然后新王朝又从头开始一 轮新的轮回。 • ——据《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整理
• 3.人治高于法治。人治的实质是权治、官治,是 独裁统治。 • 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国古代政治机构 的设置是相当完备的,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 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网络严密周全。 • 5.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 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 6.在漫长的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 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制定各项制度与 政策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积极:统治范围扩大、统治效果加强、形成等级 序列(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2)消极:诸侯拥有一定的独立性,不利于对地方的 注意:分封诸侯王主要在西周时期推行,但皇帝之子、 控制,易形成分裂割据势力,不利于社会稳定、经济 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对点训练1) 发展和政权巩固。
西周的政治制度
(二)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 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实质: 把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3、特点 (1)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2)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 治隶属关系;但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
理解: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
•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 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它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 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 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诸侯 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 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 领地内又是大宗。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 ——摘自人教版教材
分封制 西周的政 治制度 宗法制 礼乐制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1、含义:封邦建国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 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 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1、含义:封邦建国 2、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 的奴隶制统治(井田制的盛行) 3、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姻亲和先代贵族 4、作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成因
(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自然经 济)的需要 (2)政治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3)理论来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三)两大基本矛盾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四)发展Leabharlann 势1、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2、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3、日益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是其基本发 展趋势。
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 • A、职位由朝廷任免而非世袭 • B、直接受朝廷的任命和监管 • C、以什伍为基层单位 • D、以编户为基层单位
材料1: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 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①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2: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 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 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 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②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线索
1.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有效维护 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秦朝:秦始皇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汉至元:发展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明清:专制主义空前强化,达到顶峰。
夏:开始王位世袭制 商:内外服制度
我国早期 的政治制 度(夏、 商、周)
1.联系: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 上的体现。
2.区别:
(1)分封制以政权为中心,以土地为纽带。
(2)宗法制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
西周的政治制度
(三)礼乐制度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 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夏、商、周创造了我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
1.“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周初实行分封制,初期诸侯与周王关系密切,后来诸 侯之间互相争霸,周王权威受到挑战。 2.材料2中“非郡邑之制失也”的含义是什么? 柳宗元强调秦亡于暴政,而不是郡县制导致秦亡。
秦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材料一
殷商甲骨卜辞图
材料二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 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 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材料三 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 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 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1、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2、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血缘色彩。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五)发展演变过程
1、初步形成 2、确立 3、发展完善 4、达到顶峰 战国(商鞅变法) 秦朝 汉—元 明清
秦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内容:
①皇帝制度: 皇权至上(核心) 皇位世袭 ②中央官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③地方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
分封制
时代 盛行于奴隶社会
郡县制
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
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 前提 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 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 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 权力 的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 与中 政府之外,虽拓展周朝 央的 关系 疆域,但易发展为割据 势力
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 件下实行的,打破了贵族分 封制下的血缘联系,对居民 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 郡、县长官都是由君主任命, 可以随时撤换或调动,官位 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 有封地(主要区别) 郡县受中央政府管辖,有利 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 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含义(考点整合二)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包含专 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层含义。
(1)君主专制制度:是与民主制度相对立的概念, 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 二者关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 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 一身。 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 (2)中央集权制度: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 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 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 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 切受制于中央。
西周的政治制度
(二)宗法制
4、影响 (1)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 权 ; (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 权,实现国和家一体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如 “尊宗敬祖”、“认祖归宗”, 传宗接代、重男轻女)。 (优化视角2)
【探究思考】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联系与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