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成---当代班主任工作方式转型

合集下载

家长在班级群投诉孩子打人_打人的孩子-被打的老师和那个班级

家长在班级群投诉孩子打人_打人的孩子-被打的老师和那个班级

家长在班级群投诉孩子打人_打人的孩子\被打的老师和那个班级当“制止校园暴力,学会宽容别人”的主题呈现时,就让笔者觉得很吃惊。

主题活动之后,近3个小时的现场研讨,更是生成诸多的新认识、新体验。

而在其中,作为专业工作者的班主任之立场、情怀、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值得进一步明晰。

笔者曾从班级建设之事与班主任成长之关系的角度,通过四个方面讨论过班主任专业品性提升的可能问题:一是提升班级建设改革的价值意识,凸现班级建设对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的价值;二是提升班级建设改革的主动意识,实现教师主动发展与学生主动发展的相辅相成;三是提升班级建设改革的研究意识,在研究学生、研究自己、研究工作的前提下开展改革;四是提升班级建设改革的发展意识,成班级建设之事,成师生发展之人。

笔者也曾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中,从工作过程展开的意义上提出,班主任的专业性,可以从清晰自觉的教育理念、深入系统的学生研究、整体综合的教育策划、富有创造的实践过程、成人成事的综合统一五个方面来认识。

以下结合“制止校园暴力,学会宽容别人”这一主题班会案例,分析其中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问题。

一是从个案学生研究到群体中的个案学生研究和个案学生所归属的学生群体研究。

这是就班主任的研究对象、交往对象的特殊性而言。

在这个案例中,非常突出的A学生的状态,往往会成为班主任工作中唯一被关注的对象,从而忽略掉:A的生存状态,同样与这个班级的学生有关;A的行为方式,无疑会影响这个班级的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对A的教育,既需要借助这个班级学生的群体力量,也应该成为教育全班学生的教育资源。

于是,在这位老师的工作策划与开展中,就加强了与A的个别教育,更强化了借助这一资源,整体提升六年级学生的认识与情感体验的教育工作。

二是由表及里,形成学生立场,透析学生成长需要。

这是就班主任对学生的研究而言。

班主任工作中常见的状态是拿着现有的标准去对照:这个学生集体意识强不强、自律能力好不好、会不会交往与合作……诸如此类的认识学生的方式,有其合理性,但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更需要班主任将学生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将对学生的研究作为自己工作的直接起点。

幼儿园生活教育论文(2)

幼儿园生活教育论文(2)

幼儿园生活教育论文(2)幼儿园生活教育论文篇二《幼儿园学会共同生活教育的途径选择》摘要: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把学会共同生活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内容之一,学会共同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首先说明了学会共同生活的内涵,其次对其必要性和艰巨性进行了分析,再次阐述了学会共同生活教育从幼儿园开始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在幼儿园进行学会共同生活教育的建议策略。

关键词:学会共同生活教育途径幼儿园1学会共同生活的概念界定及其理解1.1概念界定“学会共同生活不仅仅是技巧和艺术,也是一个人生命题,是一个基础文明,其本质内涵在于:一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和尊重他人。

二要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和合作。

三要学会平等对话,互相交流与沟通。

”1.2理解共同生活不仅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还不可避免地包含了竞争。

共同生活不是某一时刻或一段时间内的共处,而是长期,持久的共处。

共同生活不仅发生在某一组织内部,还发生在组织与组织之间。

共同生活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凝聚在一起,最终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同时也实现每个个体的价值。

共同生活的内涵是发展着的,其内容还有待人们在参与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挖掘。

2学会共同生活教育的必要性与艰巨性2.1现代社会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学会共同生活的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首先,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好心情的基础,而好的心情又是创新活动的心理基础。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积极愉快时,智力活动更加活跃,心理束缚更加少,灵感和创造力也会在情绪良好的状态下产生。

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活动越来越多地走出了单纯个人的圈隅而成为一种集体智慧的活动。

2.2我国社会人口构成特点及城市生活特点对学会共同生活教育的需要从1983年我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正式实施至今,我国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特大规模的独生子女群体,这一群体同时成为我国社会教育对象的主体。

由于独生子女成长的环境相对单一和封闭,致使他们从小缺乏与兄弟姐妹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意见分歧、彼此合作的心理磨练。

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发展

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发展

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发展班主任工作思考2007-08-21 16:43 阅读122 评论0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摘要:“班主任”不是国内教育学中的一个普遍概念,是现当代学校教育中随着班级授课制的传入国内而产生和设置的一种岗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从无到有逐步建立、完善起来,班主任工作也成为我国中小学的重要教育力量。

进入当代以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改革曾一度出现了价值观模糊和实践迷茫的徘徊,而当前班主任工作改革又呼唤专业自主的内涵。

因此,非常有必要探讨其去向如何。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制班主任工作改革班主任专业化范式转型自从“班主任”这一岗位在中小学设立以来,我国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几经演变,总体上满足了基础教育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

由于国内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使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专业挑战和巨大的社会压力。

面对新形势,非常有必要建构新的班主任工作。

一、考古: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的历史沿革现代意义上的“班主任”岗位的正式设定是在1942年,迄今已有六十多年了。

短暂的制度建设实践后,我国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从无到有逐步稳定下来。

(一)借鉴模仿别国办学实践,学生管理初步具备现代机制的一些特征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立,首次采用“编班”、“分级”的教学组织方式,班级授课制移植到国内。

当时同文馆内设“正提调”与“帮提调”,履行对生员的管理职能。

“帮提调”必须“轮班在馆管理一切”。

虽然“帮提调”的管理对象是同文馆的全体学生,但履行的职能与今天的班主任岗位职责已有一些交叉之处。

笔者以为,这可以看作是我国“班主任”岗位的设置源头,也是现代学生管理机制创立的重要标志之一。

1878年,张焕伦创办的正蒙书院的教学方法采用班级授课制,把学生分为数班,每班设一班长,每斋设一斋长,斋长上有学长。

“学长、斋长、班长”呈金字塔形垂直监督并统一于教员,今天的班主任工作制在工作流程上与这种学生组织管理体制基本相似。

李家成简历

李家成简历

李家成简历订好了车票,信息是:1、18日G144,17:47到达枣庄高铁站2、19日G257,19:02离开枣庄再联系您,谢谢了!李家成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教,现在教育学系任教,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

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4年)、全国“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奖(2006年)、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杰出新人奖(2010年)、上海市“曙光学者”(2013年)等,曾两次指导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竞赛一等奖(2005年、2007年)、一次三等奖(2013年);指导研究生获得2013年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2014年)。

主要经历2007年9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工作2002-2007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工作1999-2002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攻读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学位1996-1999年,在东北师范大学教科院攻读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学位1991-1996年,在安徽省六安市城北乡任小学教师、中心小学常务副校长、市人大代表1973年6月,生于安徽六安市教学工作《教育学原理》、《学校改革实验专题》、《教育管理学》、《班主任工作研究》、《教育哲学》、《当代教育名著选读》等课程。

专著与主编等1.《教育学基础》教材,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报告:区域研究2009》,副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3.《有一种“家园”蕴“文化”:上海市长宁区开元小学创建“家文化”历程与新路》,蔡俐、李家成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4.《“新基础教育”学生发展与教育指导纲要》,李家成、王晓丽、李晓文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5.《当代教育名著选读》教材,李家成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6.《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报告:区域研究2007》,副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7.《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报告:区域研究2008》,副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8.《学校转型中的管理变革》,吴遵民、李家成著(李家成撰写篇幅为全书3/4),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9.《成长需要:在高三与大一之间》,李家成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10.《回首高中:大学生的高中记忆及教育学评点》,李家成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11.《关怀生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李家成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12.《“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专题论文、案例集》,杨小微、李家成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发表论文(2002年以后)1.《学生是如何在班级主题活动中实现发展的?——对一次班级主题活动的个案研究》,李家成薛燕萍,《思想理论教育》,2014(7)2.Jiacheng Li. (2014) Locker vs. Classroom: Everyday Life Based Leadershipand Policy in U.S. and -China Education Review B, ISSN 2161-6248,June 2014, Vol. 4, No. 6, 368-380.3.《在家校互动中实现教师的文化引领》,李家成,《班主任》,2014(7):52-55.4.《在相通中实现教育自我更新》,《光明日报》,2014年4月1日,第15版。

班主任不可错过的10本书

班主任不可错过的10本书

班主任不可错过的10本书2015-02-15 23:09:49| 分类:引用|举报|字号订阅《当代教育家》杂志评出“班主任不可错过的十本书”。

其中,《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十讲》入选;《优秀班主任都是沟通高手》一书中我的案例占了接近一半。

具体篇目如下:1.《班主任之友丛书》《做一个老练的新班主任》《班主任专业成长读本》《感谢那些“折磨”我的学生——教师如何应对问题学生》《班主任应急手册》《做一个家长喜欢的班主任》《班主任之友》杂志30年专题精华魏书生王晓春李镇西张万祥陈宇万玮郑学志郑立平李家成等诚挚推荐2.《给班主任的48个教育预案》方庆主编集众多老班智慧,帮你应对教育难题。

48个预案在手,从容不迫地做班主任!3.《今天怎样做班主任——点评100个典型案例》王晓春著围绕班主任在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惑、棘手问题,给与精彩的分析和点评,也给与班主任切实的建议。

4.《优秀班主任都是沟通高手》齐学红主编几十个典型案例,数十位优秀班主任,近百个沟通妙招,让你成为沟通高手5.《班主任工作十讲》陈宇著详解班主任经常面对的十大问题众多妙招,一看就能懂,拿来就能用。

6.《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闫学著苏霍姆林斯基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种种做法当下中国班主任系统反思7.《今天怎样做德育——点评88个情景故事》张万祥编著精心选取88个情景故事方法实用,告诉你如何做好德育8.《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郑英著还原班主任有滋有味的管理过程一线班主任的实用宝典9.《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陈宇著全国著名班主任陈宇老师20年工作智慧总结只要用心,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的班主任10.《班主任兵法》万玮著畅销数十万册全国著名班主任万玮老师力作。

班主任管理对于班级发展的意义研究

班主任管理对于班级发展的意义研究

班主任管理对于班级发展的意义研究【摘要】班主任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与生活习惯在班级里时刻影响着学生,因此,身为班主任要具备有高尚的品格和责任心,给学生树立榜样。

班主任的工作繁琐复杂,要想做好班主任的工作,就要有足够的耐心、信心和爱心。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班级在学生发展中的地位日渐突出,而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就显得尤为重要。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关乎着学生今后的发展。

本文就班主任管理对班级发展的意义进行理论意义上的探究。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教学;隐形;新型;亦师亦友;师生关系班主任管理的工作和意义:班主任是一个负责学生学习、生活等全面发展的教师,是班级建设的领导者和建设者,是班级发展的统率,是指导班级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更是联系各科教师的纽带和沟通学校与家长的桥梁。

在班主任的工作中,班主任扮演着许多角色,担负着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和学生是否能健康成长的重担。

班主任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为班级建设设计内涵,班主任根据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办学思想,在客观允许的条件下实现班级的建设目标、建设途径和工作程序等。

其中,班级建设在整个过程中十分重要。

接下来对班级建设的建立制定目标,根据国家政策和学校规定来完成学生的培养目标,实现班级群体发展的高水平。

1.班主任管理班级统率班级发展在社会迅猛发展的时代,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的发展,都需要制定一定的发展目标,有了目标才有了前进的动力。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为了班级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目标来为学生提供前进的动力。

在学校的环境中,班主任也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目标的计划,制定严格的班级制度,以此来约束学生的违纪行为。

对于违反班级规章制度的学生,班主任要依据班级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做到奖惩分明。

班主任应时刻做到言传身教,注重为人师表,以良好的道德品质来教育和管理班集体。

这样才会潜移默化的激励与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管理类书目

教育管理类书目

教师阅读书目推荐——教育心理类教育管理类《朱校长的365天》,朱学清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小学生安全教育宝典》,黄明豪等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中学生安全教育宝典》,黄明豪等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如何调动和激励教师(升级版)》,[美]托德·威特克尔等著,田丽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教育政策入门》,吴遵民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管理》,黄艳芳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让教师期待星期一:校长激励教师的艺术》,[美]戴安·霍吉斯著,史明洁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如何提升学校的内力(升级版)》,[美]罗兰·巴特著,张振成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给校长的127条建议》,[美]福冉兹·弗莱克著,左小霞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创新型学校》,[美]托德·威特克尔著,冯凯、刘琦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给学生一个心灵的支点:高慧明班级高效管理艺术》,高慧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适合是最好的教育》,王振宇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挑战班主任19项全能》,郑学志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高等院校战略管理》,[英]戴维·沃森著,孙俊华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文化生成:营造学校发展“新生态”》,易丽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组织变革:重建学校管理“新关系”》,张立新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世界一流大学:校长必须是科学家吗?》,[美]古多尔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世界一流大学:国家战略与大学实践》,王琪等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班主任如何思考——班主任理念创新之道》,赵坡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谢安邦、张东海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中小学班级主题活动40例》,庄传超主编,刘西萍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班级管理智慧案例精选》,熊华生主编,李慧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风景这边独好——知名中学启示录》,王坤庆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班主任工作的50个细节》,郑金洲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教育漫话》《教学勇气》《学生第二》《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陶行知教育名篇》《爱弥儿》《帕夫雷什中学》《与教师的谈话》《静悄悄的革命》《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儿童心理学》《朗读手册》《给教师的建议》《教学勇气》《静悄悄的革命》《儿童的人格教育》《逃避自由》《爱的艺术》《未发现的自我》《动机与人格》《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有效地管理你的课堂》《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问题学生疗诊手册》《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教育人类学》《儿童的人格教育》《给青年诗人的信》《民主主义与教育》《优秀是教出来的》《童年的消逝》《第56号教室的奇迹》《逃避自由》《乌合之众》《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教育的目的》《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动机与人格》《发生认识论原理》《走向一种有意义的逻辑》《小学课堂管理(第三版)》《给教师的建议》《教育人类学》《教育的目的》《我们怎样思维》《孩子们你们好》教师专业成长阅读推荐书目心理学理论精粹叶浩生主编心理学叶奕乾,祝蓓里主编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等主编心理压力与健康耿兴永,吴洪珺编著当代社会问题与青少年成长魏曼华等著教育研究空间的探求陈桂生著中国教育学问题陈桂生在学校教育中学作研究刘玉莲编著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傅建明主编教育生态管理吴林富著陶行知教育文集胡晓风,金成林编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檀传宝等撰稿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朱永康中国德育问题陈桂生著大众传媒的价值影响与青少年德育檀传宝等撰稿德育论储培君等著教会孩子感恩唐骏波,祖霞著班级管理新探索李伟胜著情境中的课程(美)Leigh Chiarelott著;杨明全译校本教研基地建设模式黎奇主编综合课程的开发(加)Susan M. Drake,(美)Rebecca C. Burns 校长的课程领导( )Allan A.Glatthorn著;单文经等译课程领导(美)Leo H. Bradley著;吕立杰等译成功教学的策略(美)佩尔蒂埃(Carol Marra Pelletier)著;李非常教师 (美)Frederick J.Stephenson主编;周渝毅,李网络教育(美)白甫丽·艾碧主编;丁兴富等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实施陆宏,孙月圣编著教育博客余文森主编学校心理咨询实用规划(美)John J. Schmidt著 ; 沈湘秦译;沈湘秦教育心理学新编李小融编著教育心理学的生机(美)理查德·迈耶著;姚梅林等译校写给教师的学习心理学 (美)Morris L.Bigge,(美)Samuel S.Shermis给教师的18个工具(美)泰普林(Taplin,J.)著;张祥荣,景光仪译校本功能性行为评价(美)T.Steuart Watson,(美)Mark W.Steege著破解班主任难题张万祥, 席咏梅主编班主任的100个怎么办杨连山著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梁广,周积昀主编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洪明著优秀班主任八项修炼李军鹏,代贝编著不做教书匠管建刚著教师教育研究陈永明等著明日教育论坛黄旭,张文质主编教育管理学(美)Fred C. Lunenburg,(美)Allan C. Ornst学校管理新思维胡东芳著学习型学校的管理理论与策略柳恩铭著学校文化管理新思维陶然编著校长与教育家殷爱荪,周川主编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郭继东著学校诊断姚文忠等著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英)斯蒂芬·鲍尔(Stephen J. Ball)著;王玉感受好玩的数学刘庆华主编 "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专题论文·案例集杨小微,李家成主编校本研修面对面陈大伟著研究性学习百例, 数学萧菲,修义主编学习型学校的专业发展(美)SylviaM.Roberts,(美)Eunice Z.Pruit 自主学习靳玉乐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学研究黎奇主编合作学习靳玉乐主编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陈爱苾著校本研究修模式与案例<校本研究修模式与案例>编委探究式教学实践指导(美)Alexandra Weinbaum[等]著;郑丹丹译校本研究九大要点余文森,洪明编著探究学习靳玉乐主编校本教学研究刘良华著与理想同行"新教育理论的实践及推广研究"总课题组[编] 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代蕊华编著校本行动研究刘良华著学校中的多元智能(美)Mindy Kornhaber, Edward Fierros, Shi 教学改革探索录苏式冬著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严先元编著走进课改实验区傅圣瑾主编走进课改实验区傅圣瑾主编课堂提问的艺术(美)Marylou Dantonio,(美)Paul C. Beisenh 课程与课堂教学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编写实施高中新课程前沿论坛郑强主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推进与校本化实施姜平编著校本教研教师行动研究案例罗炜等编著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刘旭东, 张宁娟, 马丽著新课程四大困惑的探索马彦平主编新课程热点问题探究与校本学习刘云燕,王景主编新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严育洪编著建设新课程杨九俊,吴永军主编新课程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解析叶禹卿校本培训实施指南王祖琴等编新课程老师课堂技能指导本书编委会主编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编委会编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编委会编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靳玉乐主编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傅道春著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校本课程开发吴刚平著怎样做校本培训姜平编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张传燧著教师与新课程程黎曦编校本教研教育叙事研究刘翠鸿等主编多元智能教学的艺术(美)David Lazear著;吕良环等译有效教学论高慎英,刘良华著50种教与学的总结技巧(美)Rick Wormeli著;池春燕,彭坚译教学方法应用指导郑金洲编著新课程下的老师教学技能与培训郭友主编探究式学习任长松著问题教学丁念金著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刘旭编著微雕课堂严育洪著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 (美)汤姆林森(Tomlinson,C.A.)著;刘颂译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黎奇主编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案例郑金洲主编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美)Jacqueline Grennon Brooks,(美)Martin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靳玉乐主编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美) W. James Popham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郑金洲主编对话教学程亮,刘耀明,杨海燕编参与教学林存华,张丽娜编著体验教学杨四耕著互动教学刘家访编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陆建中主编合作学习郑金洲编著新课程教学九辩严育洪著班级经营与教学新趋势吴明隆著生成教学郑金洲,蔡楠荣编著高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案例精选集高树忠,刘凤玲主编课改新课型郑金洲主编理解教学靳玉乐主编班级经营林进材著事说师生关系严育洪著基于新课程的教育案例郑金洲主编开放教学李伟胜著反思教学靳玉乐主编建设理想课堂陈大伟编著新课程教学法张行涛,周卫勇主编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吕世虎,巩增泰[编著]自主学习张美云等编著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严育洪编新课程英语教与学黄远振著课堂管理与沟通戚业国著新课程探究学习教学实例丛书李亦菲,杨宝山主编班主任新视野杜松鹏,倪传荣主编教育学博士写给中学班主任的信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编写组编著做最好的教师刘永舜,董志斌等编著教师的教学技能严先元编著班主任理论与实务田恒平主编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张国宏主编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麦志强,潘海燕主编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孙学策主编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陈爱苾著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张万详著问题学生教育指南关文信主编。

家校社协同育人李家成观后感

家校社协同育人李家成观后感

家校社协同育人李家成观后感第一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采用怎样有效的方式和家长合作教育孩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我认为可以从家校合心,共同教育做起。

要做到这点,就要善于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要知道,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家庭的教育对学生也尤为重要。

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会使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和习惯,那怎样比学生在家里也有个好的环境教育呢?这就要我们班主任多与家长沟通,多与家长交流,向家长介绍好的教育经验,与家长-查找各自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 -起共同进步。

要让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的表现,也让家长告诉老师他们孩子在家的情况。

在学生做了-件好的事时,家校可共同鼓励他,表杨他,赞赏他;要是学生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家校可共同教育他,劝导他。

这样就强化了孩子习惯的养成和对错的辨别能力。

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名言: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所以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不管怎样,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只依靠老师,更多的还需要家长和我们一起来共同完成。

学校家庭教育怎样才有更有效,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

更要我们在实践中不管总结完善,让自己的教育更为有效,让自己获得提高。

第二篇就如何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努力做好一名合格家长,我的认识有三。

一是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对事物和各种社会现象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标准,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遵守社会公德良俗和行为规则。

这样才能避免因自己的不慎行为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伤害。

二是不能没有原则的宽容,自然法则和-个社会的整体规则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年龄大小来改变,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触犯了这些规则就选择无限的原谅和宽容,孩子犯了错误,我们往往是想尽一切办法帮他来弥补,不想让孩子受到该有的惩罚,认为这才是对孩子应有的爱。

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这样实际上是在鼓励孩子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下一次犯下更大的错误,可能是我们家长根本无法弥补,到时候孩子只能受到更重的惩罚,受到更大的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性交往,家长,视野、创造校园生活、社 会实践,思维方式,个性,新目标

七 八

新生入学教育,班委会形成,小干部能力培 养,学习习惯培养、“非正式群体”,交往 尊重,师生关系,读书,内心世界的丰富, 创作与创造,网络 与家长的沟通,与教师的沟通,“友情”, 社会生活(社区、流行文化),“青春”, 男生 自信,未来生活的设计,社会生活,美


学习性文化建设围绕学习技能的交流、学习经验的 传递、学习成果的展示开展 日常生活题材的班级文化建设:将学生在家庭、社 会和学校生活中的丰富性带到班级中来,形成一个 丰富的、相互沟通的班级生活世界 人际互动类的环境文化,包括各种表扬栏、回音壁 等 加强了动态性的文化环境建设




文化建设中的学生发展
3、岗位建设与干部轮换 ——突出“培养”色彩
重新认识岗位和干 部轮换的价值


对于学生发展的 价值 对于班级形成与 发展的价值
已有的一些创造



家庭小岗位 根据需要设立岗位 班级理事会制度 双班委制 如何“培养”干部 的系列研究
4、文化建设 ——彰显儿童立场

班级奋斗目标的研究,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构 成,包括建设目标、班训、班级口号、班徽、班 歌的设计 “Warm Family(温暖之家)”的班名,“阳 光中队”的队名,班级口号:“我们是最棒的”、 “大雁齐飞不掉队”、“我是班级小主人”、 “每天进步一点点”、“会爱、会玩、进步快”、 “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志当存高远”、“美 丽每一天”、“我们也能行”,“大拇指小队”、 “光芒之星小队”、“快乐精灵小队”、 “Happy小队”等队名

方法:


日常观察(强恕) 座谈会(华坪) 班队会(开学,结束, 学生主持) 调查(强恕) 访问(洵阳路家访,糜 老师) 作品分析(成长册、心 愿树等)
个体与他人 精神状态
个体与群体、 个体与自然 组织、社会
个体与自我
认知(知识获 得、应用等)
情意 思维方式(动 态,立体,主 体介入等) 行为方式(目 标、策略、行 为、反思、重 建) 人格、人之本 质属性(自主、 自由、超越)
高中生的案例 初中生的案例 小学生的案例




班级建设与班主任成长的支持系统建设
学校层面


教育局层面 国家层面

未来的可能

当代学校变革需要尊重班级建设的专业性
当代学校变革需要努力开发班级建设领域 丰富的可能性 当代学校变革需要努力通过班级建设而促 进师生共同成长 还有许多的研究、创造,等待着有志于此 的教师和研究者
2、主题班队会的开展

案例4:强恕学校金老师
案例5:洵阳路小学周老师 案例6:华坪小学赵老师



案例7:华坪小学陆老师
成长需要研究视频1,视频2


案例8:初三主题班队会设计的四次改变
初三主题班队会的实录 初三主题班队会中的学生发展


聚焦成长需要

学生学校生活的体验,认知、情意、思维方式, 行为方式,人格发展等 学生发展在与个体、他人、群体或组织、自然世 界等多维度上具体呈现出来


当前优秀班主任的基本工作方式

认真负责(良心,责任心)


注重教育艺术(个案、个别学生,理论)
感受快乐与幸福,不顾劳苦 班主任之“爱”(化爱心为理念,化爱 心为实践,化爱心为师生的生命成长 )
二.当代教育变革背景下的班主任成长

班级建设是重要的教育领域 班主任的工作具有专业性 班主任的成长在班级建设的实践中实现 班主任成长与学生成长的相互玉成


谢谢,一起合作,共同努力!


李家成 本领域关注:生命成长教育的全程研究
班主任工作方式转型与德育管理更新第1部分
当代班主任工作方式转型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李家成

当前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状态
当代教育变革背景下的班主任成长 班主任工作方式转型与专业品质提升


一、当前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状态

忙:数量 累:状态 烦:品质
案例1:嘉兴班1 嘉兴班2 嘉兴班3 案例2:松江班
不同年段已经开始尝试的工作

二 三


喜爱新生活,家长,教师,评价,入学阶段 的行为习惯,岗位启蒙,入队,接触自然 小队,思维方式,认知,评价方式的改变, 干部与岗位建设的再认识(劳动岗等) 学习,自信,同伴群体,干部与岗位建设中 的能力提升,班级活动,挑战自我(作业) 朋友,班级个性,科普,教师,意志



三. 班主任工作方式转型与专业品质提升

1、计划制定

2、主题班队会的开展
3、岗位建设与干部轮 换工作 Fra bibliotek、文化建设

1、计划制定

形成针对本班级学生发展状态的班级工作方案
案例3:四次计划的制定 (华坪小学陆敏)(录像) 班主任的问题意识

——以对本班级学生成长需要的认识为前提 ——以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为基础 ——将班级工作方案作为自己真实的工作方案 ——为学校工作提供创造性的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