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杯药敏试验筛选副猪嗜血杆菌敏感药物的研究_刘德成

合集下载

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

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

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作者:申识川宋果王冠杰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7年第10期摘要:副猪嗜血杆菌(HPS)主要危害保育猪群,引发以脑膜炎、关节炎、多发性浆膜炎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猪群一旦发病,病死率较高,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从疑似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河南濮阳某猪场无菌采集病料,并进行触片镜检、分离培养、生化试验。

结果成功分离到了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泰妙菌素、氟甲砜霉素、头孢菌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肟高敏,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链霉素、土霉素低敏。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发病猪群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培养;药敏试验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10-0013-02副猪嗜血杆菌(HPS)是一种多形态、非溶血性、不运动、NAD依赖型、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属于巴斯德杆菌科嗜血杆菌属。

副猪嗜血杆菌只感染猪,有很强的宿主特异性,可以影响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后保育舍阶段发病,感染高峰通常见于保育期的4~6周,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病死率可达 50%[1]。

该菌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侵入猪机体,引发一种以脑膜炎、关节炎、多发性浆膜炎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猪革拉斯氏病(Glasser′s disease)[2],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和被毛粗乱;主要剖检病变表现为纤维素性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3]。

目前,根据免疫扩散试验,确定该菌有15个血清型,全国各地流行的血清型不完全相同。

由于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多、产生耐药性快,致使临床疫苗免疫和用药效果不理想,给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4]。

相对于传统用药,分离鉴定该菌并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6年4月11日,濮阳地区某中小规模猪场出现25头47日龄的猪发病,根据患病猪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原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副猪嗜血杆菌病原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 xl)gn [] Ifc I Ap l eeJ. net mmu ,9 3 6 ( )9 79 4 1 n 1 9 ,1 3 :4 —5.
[ ] B u eK. ah gn s f cioa i u l r p emo ie 5 o k P to eei o t b cl spe o nu na ; s A n l u
验和 P R鉴 定 , 定分 离的 2株 茵为副猪 嗜血杆 茵 。药敏试 验 结果 表 明 , 离株 对诺 氟 沙星 、 氟沙星 、 C 确 分 氧 环 丙沙星 、 恩诺 沙星, 以及 头孢 茵素 、 四环 素和庆 大霉素等 药物敏 感 , 红霉 素 、 对 壮观 霉 素和洁 霉素有抵抗力 。
维普资讯
动 物医学进 展 。0 7 2 ( 2 : 72 2 0 ,8 1 ) 2 — 9
Pr g e s i t rna y M e ii o r s n Ve e i r d cne
副猪 嗜血 杆 菌病 原 的分 离鉴 定 与 药 敏 试 验
关键词 : 副猪 嗜血 杆 菌 ; 离 ; 定 ; 分 鉴 药敏 试验
中 图分 类 号 :8 26 2 ¥ 5 .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5 3 (07 1-0 70 1 0—0 82 0 )202 -3
副 猪嗜 血 杆 菌 ( e p i sp r s i,Hp ) Ha mo hl a aus u s 猪 表现为 多发性 浆膜 炎 、 节 炎 、 膜 炎等 。近 年 关 脑
Roeo o isa d c aa t rzto ft e l ft xn n h r ceia|n o h v toa h sonof ir d ei
[] 高永贵,关怡新 . 7 姚善泾 , 等.包涵体 蛋白的变复性研究[] J.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研究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研究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研究谷禹;张东超;弓建芳;徐继鹏;金天明;李留安;高丰【期刊名称】《天津农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4【摘要】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一种猪的传染病,主要引起断奶仔猪和保育猪发病。

试验对天津某规模化猪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采集病变明显的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显微镜镜检、生化试验等实验室诊断,结合病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判定该细菌分离株为副猪嗜血杆菌。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株副猪嗜血杆菌对头孢噻呋、阿米卡星等药物高度敏感。

【总页数】4页(P9-12)【作者】谷禹;张东超;弓建芳;徐继鹏;金天明;李留安;高丰【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长春 130062; 北辰区养殖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 300400;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天津 300384;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天津 300384;武清区养殖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 301800;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天津 300384;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天津300384;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长春 1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13【相关文献】1.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研究 [J], 宋凤香;闫振贵;姜世金2.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与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J], 张欣;崔敏;罗满林3.北疆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J], 章莲;武磊;高建鹏;汪骁轩;赵鑫;齐亚银;张莉4.一株血清9型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J], 薛瑞; 刘守川; 赵坤坤; 王迎迎; 刘杰; 闫文朝5.一株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J], 邓汝森;颜广智;陈盛楠;张海龙;顾万军;黄良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张立宪;游一【摘要】Five strains of gram negative bacilli were isolated from a pig farm of Jiaozuo, which were suspected to be Haemophilus parasuis.Inorder to control the epidemic,Haemophilus parasuis was finally diagnosed by cultural and infection characteristics,biochemical tests,PCR and pathogenicity examination. The results of drug sensitivity test indicatedthat the isolated strains were sensitive to ceftiofur,cefotaxime, amikacin,lomefloxacin, and not sensitive tochloramphenicol,amoxicillin,clindamycin,chlortetracycline, enrofloxacin,doxycyclile, and resistant to penicillinG,ampicillin,streptomycin,sulfamonomethoxine.%从焦作市疑似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某猪场送检病料中分离到5株致病杆菌后,为控制疫情,对细菌进行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及PCR鉴定,并进行致病性和药敏试验。

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该菌对丁胺卡那、洛美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噻呋较为敏感,对强力霉素、恩诺沙星、金霉素、克林霉素、阿莫西林、氯霉素不太敏感,对链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G、磺胺间甲氧嘧啶耐药。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检验与药敏试验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检验与药敏试验

1 0 0 一
分 离 细 菌 对 头 孢 拉 定 、先 锋 V、氟 哌 酸均 高 度
敏 感 ;对 环 丙 沙 星 、四 环 素 、强 力霉 素 均 中度 敏 感 ;对 阿 莫 西林 、金 霉 素 呈低 度敏 感 :对链 霉 素 、青 霉 素 均 为 耐药 。
药 敏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 该 菌 株 对 对 头 孢 拉
题 ,建 议政 府 财 政 加 以 扶 持 。另 外 , 针 对 机 械 存 在 的 振 动
( 1 )探 索 秸 秆 气 化 集 中供 气 技 术 。 即 将 农 作 物 秸 秆 等 生 物质原料 粉碎后在气 化反应炉 中通过热解 反应或 高温裂解 ,
变成 C O和 H 为 主 的可 燃 气 体 。
| l 一 j 鞠 i 态藏 骥

为 了 调查 副 猪 嗜 m杆 菌病 的 流 行情 况 ,从
将 各 种 药 敏 纸 片 分 别 平 贴 于 培 养 基 表 面 .3 7 ℃
培养 2 4 h后 测 量 抑 菌 圈 直 径 。 判 断 标 准 为 :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阜 蒙 县 部 分 发 病 的 猪 场 采 集 病 料 8份 。 经 实 验
过 分 离 培 养 得 到 革 兰 氏 阴 性 短 小 杆 菌 ,无 芽
孢 ,具 有 多 种 不 同 的 形 态 ,从 单个 的 球 杆 菌 到
一 一 长 的 、细 长 的 以 致 细 丝状 菌体 .符 合 副 猪 嗜 血
杆 菌 的形 态 特 征 。

一 曩
_ 。
定 、先 锋 V、氟 哌 酸 高 敏 ;而 对 链 霉 素 、青 霉
环 丙 沙星 头孢 拉定 阿 莫 西林

副猪嗜血杆菌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副猪嗜血杆菌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副猪嗜血杆菌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在规模化集约化猪场内,副猪嗜血杆菌病时有发生,表现为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主要感染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

我们实验室对湖南地区某猪场疑似病例进行了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1、病料: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取疑似病猪的肺脏、胸膜、胸腹腔积水、心包积液、心血、关节液等。

2、培养基:巧克力琼脂平板或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

3、生化试验试剂:氧化酶、甘露醇、吲哚、葡萄糖、半乳糖、果糖、蔗糖、糖、脲酶和伯胶糖等,均购自长沙金标生物有限公司。

4、药敏试纸:氟苯尼考、泰妙菌素、头孢菌素、丁胺卡那霉素、氟甲砜霉素、头孢噻肟、红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链霉素、土霉素, 均购自长沙金标生物有限公司。

二、方法及结果1、病理变化观察剖检病死猪,发现胸腔内有大量淡红色液体、纤维性渗出物。

肺脏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肺肿大暗紫红色,表面覆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支气管内有淡红色泡沫样渗出物。

心包积液。

腹腔内有大量透明黄褐色渗出液,有的呈胶胨状凝块。

全身淋巴结肿大,暗红色。

2、触片镜检取发病猪的肺组织、心血、胸水和腹膜面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的细小杆菌,个别两极球杆状革兰氏阴性菌。

3、细菌分离培养无菌取发病猪的肺脏、腹膜、胸水和心血划线接种TSA平板,置37℃,5%CO2培养箱培养48h,出现无色、透明、湿润、光滑、边缘整齐的针头大小菌落,镜检可见大小不一、形态有细长、丝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接种无NAD的TSA不生长。

而后挑取单个菌落,再进行纯培养。

4、生化试验挑取纯化菌落接种于氧化酶、甘露醇、吲哚、葡萄糖、半乳糖、果糖、蔗糖、核糖、脲酶和伯胶糖等生化鉴定管中,同时加入0.01%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5微升,置于37℃5%的CO2 培养箱培养48h,观察结果如下:。

副猪嗜血杆菌研究进展

副猪嗜血杆菌研究进展
进展 综述 如下 。
※通讯 作 者 : 傅胜才。

基 上 生 长 良好 , 在L B、 不含 N A D的 T S A、 鲜 血 琼 脂
培养基 、 营养 肉汤 、 马丁 肉汤不生长 , 以N A D浓度 大于 0 . 0 8 g / L的巧克 力培 养基 上生 长最 好 。
1 . 2血 清学研 究
1 9 5 2年 B a k o s 描 述 4种 H P S的 血 清 型被 命 名
为A — D血 清 型 。随后 Mo r o z u m i 和 N i c o l e t 于 1 9 8 6
HP S在 加 入 N A D的巧 克力 平 板上 为光 滑 的灰 白色 小菌 落 , 经过 革 兰 氏染色 在光 学 显微 镜下 观 察 为革 兰 氏 阴性 菌 , 培养 2 0 ~ 2 8 h , 呈 现 短杆 状 、 球状 、
为 相 似 ,在 生 长 时都 需 要 V 因子 ( N A D ) , 但
B i b e r s t e i n和 Wh i t e 在 1 9 6 9年 的研究 表 明其 不需 要 x 因子 , 所 以按 照 国 际命 名 惯例 , 使用 “ p a r a - " 前 缀 将 其命 名 为 “ 副猪 嗜血杆 菌 ” ( Ha e m o p h i l u s p a r a s u i s , H P S ) 。H P S的研究 已有百 年 的历史 , 其 血 清 型 目前 已达 1 5 种, 尚有 一些 不能 分 型 , 而且 比例 正在 逐 年 增加 , 为 了加强 对 其 研究 , 新 的方 法 已经 变 得 越来 越 迫切 。经 过科 学前 辈 们 的研 究 , 基 因分 型 已经 变 得更 加普 遍 和实 用 , 但 其 基 因型 众多 远远 超 过血 清

天津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敏感药物筛选

天津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敏感药物筛选

天津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敏感药物筛选池晶晶;杨春蕾;张莉;路超;任卫科【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5(042)005【摘要】为了给天津地区各区县养猪场提供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科学防控及合理的治疗用药方案,本试验对天津地区各区县养猪场疑似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病猪进行了解剖及病理变化观察,无菌采集36份各猪场病猪组织脏器并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菌进行染色镜检、卫星试验、接触酶反应试验、微量生化反应和PCR鉴定.结果显示,剖检结果以纤维素性胸膜炎及腹膜炎常见,关节腔切面内有大量黄亮黏稠液体;分离出了9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菌株,染色镜检均可见革兰氏阴性多形态菌;分离菌有明显的卫星现象;接触酶反应试验均为阳性;微量生化反应D-核糖、山梨醇、果糖、阿拉伯糖和硫化氢均为阴性,麦芽糖、葡萄糖、蔗糖、甘露醇和脲酶均为阳性,山梨糖和木糖各有1株为阳性,5株菌β-半乳糖为阳性;PCR鉴定结果显示9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菌株在822 bp处均与阳性对照处于同一条带上,均判定为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率达25%.用16种抗菌药物对9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敏感药物筛选,药敏结果显示头孢曲松钠和氧氟沙星对分离株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本试验结果可为天津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总页数】5页(P1306-1310)【作者】池晶晶;杨春蕾;张莉;路超;任卫科【作者单位】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天津300384;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天津300384;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天津300384;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天津300384;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天津3003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28【相关文献】1.陕西省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敏感药物筛选 [J], 张勇;赵兴绪2.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的临床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 [J], 祝天龙;陆叙元3.一株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J], 宋德平;黎家祥;金冲4.重庆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J], 周雪;付利芝;王孝友;翟少钦;谭荣;丁玉春5.屠宰生猪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J], 田昊伦;张彦明;郭抗抗;冯秀;王凯;冯全文;李鑫鑫;范志新;罗丽华;孙颖;周宏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5-10-27;修回日期:2016-01-08作者简介:刘德成(1979-),男,讲师/执业兽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动物传染病学,
327527447@qq.com.牛津杯药敏试验筛选副猪嗜血
杆菌敏感药物的研究
刘德成
(辽宁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辽宁铁岭112099)
中图分类号:S852.61+
3;S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034(2016)07-0104-02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呈现多种临床类型,在很多地区散发流行,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其中典型的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称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Glasser ’s 病,目前很多学者对此病进行了临床诊断与防治研究。

典型病例以发热、呼吸困难和多发性浆
膜炎和关节炎为特征
[1-2]。

因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很多,
抗菌药滥用出现耐药性等因素,给该病的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3]。

笔者通过牛津杯药敏试验[4]
对抗菌药的抑菌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筛选出对副猪嗜血杆菌高度敏感的药物,从而提高副猪嗜血杆菌
病的治疗效果,
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

1材料
1.1试验药物
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强力霉素、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等8种抗菌药,购于吉林某动物保健品公司。

1.2供试菌株
副猪嗜血杆菌供试菌株,辽宁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微生物实验室提供。

2方法
2.1菌液制备
将冻干菌种开启后,接种于含辅酶(NAD )和血
清的TSA 培养基上,37ħ培养12h ,用牛心脑浸液培
养基稀释,平皿计数,根据计数结果决定用菌量
[5-6]。

2.2药敏试验
将菌种均匀涂布于含NAD 的培养基上,然后应用牛津杯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培养基表面垂直放上牛津杯,在杯中加入待检样品,加满后在37ħ下恒温培养18 24h ,观察抑菌圈直径大小。

抑菌圈
直径>15mm 为高敏,
10mm ≤抑菌圈直径≤15mm 为中敏,抑菌圈直径<10mm 为不敏感或耐药。

2.3临床试验
将试验筛选出的高敏药物用于副猪嗜血杆菌感
染病猪,连用7d ,观察治疗效果,以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等评价指标判断治疗效果。

3结果与分析
3.1牛津杯药敏试验结果
应用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强力霉素、乳酸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等8种抗菌药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药物种类抑菌圈直径/mm
敏感程度氟苯尼考16.2
高敏恩诺沙星16.4高敏头孢噻呋钠14.3低敏阿莫西林9.6低敏磺胺间甲氧嘧啶14.5中敏强力霉素14.2中敏氨苄西林8.8低敏乳酸环丙沙星
16.8
高敏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可知,氟苯尼考、恩诺沙星、乳
酸环丙沙星对副猪嗜血杆菌高度敏感;磺胺间甲氧嘧啶、强力霉素中度敏感;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低度敏感。

3.2临床试验结果
将病理学诊断为猪副嗜血杆菌病的21个病例分为3组,每组7头猪,分别应用氟苯尼考、恩诺沙星、乳酸环丙沙星进行治疗,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用药,氟苯尼考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1mL 肌肉注射,每天1次;恩诺沙星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1mL 肌肉注射,每天1次;乳酸环丙沙星按每千克体重0.2mL 肌肉注射,每天1次。

临床治疗效果用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3个指标来统计,结果见表2。

从药物治疗效果来看,恩诺沙星治愈率、有效率高于氟苯尼考、乳酸环丙沙星,氟苯尼考与环丙沙星均出现无效个体。

这可能与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时间、临床表现、药物剂量、病原血清型不同或混合感染等诸多因素有关。

·
401
·2016(07下):104-105
DOI:10.13881/ki.hljxmsy.2016.1273
4
小结与讨论
表2
药物治疗效果组别试验猪
数/头治愈数/头治愈率/%有效数/头有效率/%无效数/头无效率/%氟苯尼考组7457229114恩诺沙星组757122900乳酸环丙沙星组
7
3
43
3
43
1
14
副猪嗜血杆菌病在诸多养殖场中均有发生,主要是饲养环境改变导致猪体内的寄生菌(副猪嗜血杆菌)产生致病作用。

但副猪嗜血杆菌病长期散发,难于控制,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使用或滥用抗菌药,机体内抗菌药物残留或产生耐药性,导致肉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及猪病难于治愈。

鉴于副猪嗜血杆菌在养猪业中危害的严重性和滥用抗生素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必要筛选出对副猪嗜血杆菌高度敏感的抗菌药,从而达到对此病有效预防与治疗目的。

杨茂生等[7]
利用中草药方剂预防副猪嗜血杆菌
病。

杨群等[8]
利用几种抗菌药物的复方对副猪嗜血杆菌病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复方10%氟苯尼考-5%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效果最好。

本研究结果表明: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和乳酸环丙沙星对副猪嗜血杆菌病高度敏感,而磺胺间甲氧嘧啶、强力霉素中度敏感;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低度敏感。

从临床治疗效果看,恩诺沙星治疗效果最好,而其他药物出现作用无效果病例。

此研究结果与刘正伟[9]
的报道有不同之处,可能与副猪嗜血杆菌病病程、用药剂量、病原血清型、耐药性等因素有关。

有关
联合用药的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忽占利,李军星,胡松华,等.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及
耐药基因分析[
J ].华北农学报,2013,28(4):228-233.[2]刘俊伟,安志兴,葛亚明,等.副猪嗜血杆菌河南株的分离鉴定
及药敏试验[J ]
.西北农业学报,2011,20(2):37-39,109.[3]王海永.一起猪副嗜血杆菌病诊治的报告[J ]
.养殖技术顾问,2014(1):137.
[4]刘健,王海雁,赵淑江.牛津杯法测定五倍子对大黄鱼病原弧菌
的体外抑菌活力[
J ].海洋科学,2009,33(11):44-47.[5]蔡进.中西药结合防治猪副嗜血杆菌病[J ]
.草业与畜牧,2012(10):43,58.
[6]谢梦奇,周路遥.猪副嗜血杆菌病的治疗试验[J ].中国畜牧兽
医文摘,
2014,30(1):132.[7]杨茂生,徐景峨,杨莉,等.副猪嗜血杆菌中草药防制方剂的配
制及其毒性药敏试验[
J ].养猪,2012(3):107-109.[8]杨群,周希平,康昭风,等.几种抗菌药物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疗
效比较研究[
J ].中国动物保健,2011(9):23-25.[9]刘正伟.副猪嗜血杆菌辽宁株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01上):111-113.
(013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殝




S8(除S812)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除草地学、草原学)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刊名
序号刊名序号刊名
1畜牧兽医学报7中国畜牧兽医13中国饲料2中国预防兽医学报8中国兽医杂志14黑龙江畜牧兽医3中国兽医科学9中国畜牧杂志15家畜生态学报4中国兽医学报10畜牧与兽医16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5动物营养学报11蚕业科学17饲料工业6
动物医学进展
12
中国家禽
18
中国兽药杂志
S812草地学、草原学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刊名序号刊名1草业学报3草地学报2
草业科学
4
中国草地学报
·
501·ɴ.07,
2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