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A改善报告运用方式与方法ppt课件
持续改善的六个步骤ppt课件

织布机的故事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丰田持续改善活动背景
1950
应对危机
年 经
压缩成本,着手开展为期五年的生产设备和工具改进计划
营
危 机 1952年开
经验
培训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丰田持续改善活动背景
丰田戒律
1、无论在任何工作岗位,都要踏实地履行工作职 责,通过共同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和福利做贡献。 2、通过永无止境的创造力,求知欲和对改善的追 求成为时代的先锋。 3、参与实践,避免虚度光阴。 4、慷慨、友善;努力创造温暖的、家一般的氛围。 5、要虔诚,对于各种思想或是行动,无论大与小 都在存有感恩之心。
小组活动、质量控制活 动、建议系统
建议系统
新系统、设备改进
改进工作程序,修改标 准
当场改进
渐近的、看得到的改进 显著升级现状
渐近的、看得到的改进
渐近的、看得到的改进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改善,是一种理念
实例:日本关西电力获得1984年的戴明奖 日本第二大公共事业单位关西电力,获得了1984年的戴明奖。一开始,关西电力并非那种急于改善 的公司,因为该公司一直保持全世界供电失误最少、修复时间最短的纪录,更何况在日本九大电力 公司中,它的费率最低廉。但是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向关西电力敲响了警钟,使它产生了 获得进一步改善的愿望,尤其是在业绩、可靠性及扩充核能电厂方面,改善的需要更显得迫切。这 是电力供应业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通过“思想革命”来达成TQC的实施。该公司总裁在1982年 宣布引进TQC。 关西电力成立了第一个“TQC推行办公室”,并由总裁兼任主席。公司最高主管亲自出马,推动质量 改善计划。此外,公司还成立了好几个委员会,分别负责质量保证、标准化、采购控制等任务。 截至1983年,每家分公司以及地区办事处都已经设立了自己的“TQC推行办公室”及专职人员。1984 年,更成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常设单位—质量审核室来评估进度。同时,总裁负责自我质量审核的工 作。这是石川所建议的“启发”最高主管以及向员工显示其追求质量决心的做法。 在教育方面,关西电力开发出一套TQC训练计划:1982年先开设经理人课程,1984年再开发出一套适 用于一般员工的课程。过去,“质管圈”一向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议题,但从那时开始,它们分发 手册与案例研究,并以此为指南。 虽然公司对是否参与并没有硬性规定,但在强大的同事压力下,大多数人还是参加了。到1984年, 全公司共成立了2306个“质管圈”,参加人数达18 223人。检查过现有的原则及标准后,关西电力 将其中不合时宜或没有意义的予以废除,另外制定了合乎TQC要求的新规范。 环保与安全问题尤其受到重视。使用低硫燃料的情形变得普遍,植树活动也愈来愈扩大了,这些都 是这一领域的TQC活动。到1984年,供电中断及工作意外事件都减少了,而年度总开销缩减为原来的 1/3。关西电力员工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整个员工队伍士气高昂,空前团结,客户方面的反应也十 分良好。最终于当年赢得了戴明奖。
改善八步法及课题总结简述课件

10/13/2023
零部件集团公司制造管理部 二0一二年十月
1
编写说明:
1、为提高改善八步法运用和课题成果总结的水平,进一步促进QCD改善活 动的持续发展进步,特编写此资料,供参考借鉴。
2、本资料依据 “PDCA”管理循环和“改善活动八步法”等法则编
制,是各类改善课题必须开展的步骤,也是对改善活动过程如何展示进行 说明。 3、受认识和水平所限,本资料内容尚有许多不到之处,敬请包涵,欢迎 指正。
10/13/2023 18
步骤四:解析
2、追求原因型课题解析:
1)要因分析 *用掌握的现状(不良现象),以获得的不良程度为特性进行要因分析(影响主导因素的主要原因),特性
用比较具体的事来表达。 *要因分析的方法:对不良现象的构成进行分层,分析手法可采用因果图,按照构成全面罗列所有可能的原
因(是否属于要因需要验证),重要的要因要打上标识。
★ 明确课题的领域和类别,做到特点鲜明。 有的课题可从多个角度进行整理,要考虑改善主要运用的是哪类方法,取得最 主要的效果属于哪一类,再从相应角度进行课题策划和成果总结。
每个课题完成之后,都会形成课题报告。接下来的篇幅,将以课题报告编 制要领说明为切入点,来说明改善八步法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思路和关注 点,以及每个环节总结需要注意的方面。
10/13/2023 8
课题名称设定要求
课题名称的设定要简洁、明确,一目了然的针对所要解决的问 题,不可抽象。原则上按以下方式设定:
××
○○○ 的 △△
要解决什么---指质量、效率 成本等方面的管理特性。
所解决问题的对象---指产品、 工序、过程、作业的名称。
如何办---指提高还是降低,增大还是减少。
FACA课程教育训练 ppt课件

製作:TOM_XU 製作日期:07/03/07
ppt课件
1
課程簡介
本課程是介紹5C&8D的文件
透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了解5C&8D的具體內容和 兩者之間的差異,讓大家知道如何去review廠商的 FA/CA report,并push廠商完善報告.
備註:F: failure(失敗,失效的)
18
8D Report Instruction
D8.恭賀專案小組成員: (發展/持續改善) 8-1.將在 問題中學到的列入檔案中; 8-2.寫出案例研究報告; 8-3.讓全體員工了解問題之重要性及其價值.
ppt课件
19
Review 5C & 8D的注意事項
Not allow to say ASAP---need specific due date Not allow say the dept or unclear owner->o解)
C: corrective(糾正的,矯正的)
A: Action(動作)
FA:失效措施
CA:糾正措施
ppt课件
2
課程大綱
學習目的 5C&8D簡介 5C Report Instruction 8D Report Instruction Review 5C & 8D的注意事項
ppt课件
11
8D Report Instruction
D2.問題描述: (現況調查,目標明確化) 2-1.參與人員必須對問題有相同定義及共識 2-2.指出內部/外部顧客問題所在以5W2H為
基礎(參考下頁) 2-3.不可以故障現象.當成原因問題之說明.
ppt课件
现场改善方法PPT演示课件

3)标牌是否正确?
4)是否有杂质?
5)进货周期是否适当? 6)材料浪费情况如何?
7)材料运输有差错吗? 8)加工过程正确吗?
9)材料设计正确吗? 10)质量标准合理吗?
•14
Methods
1)工艺标准合理吗? 2)工艺标准提高了吗? 3)工作方法安全吗? 4)此方法能保证质量吗? 5)此方法是否高效? 6)工序安排合理吗? 7)工艺卡是否正确? 8)温度和湿度适宜吗? 9)通风和光照良好吗? 10)前后工序衔接好吗?
•12
Machine
1)设备能力足够吗? 3)是否正确润滑? 5)是否经常出现故障? 7)设备布置是否正确? 9)设备数量是否足够?
2)能否按工艺要求加工? 4)保养情况如何? 6)工作准确度如何? 8)噪音如何? 10)运转是否正常?
•13
Material
1)数量是否足够或过多? 2)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
工序分析
工序分析是工序管理、搬运管理、布局研究、作业编制、顺序 规划等基础资料获取的必要手法。
步骤: 1.整理工序流程 2.工序流程中是否存在不均衡、不合理现象 3.工序顺序是否合理 4.工序流程是否顺畅,设备配置、搬运方法是否合理 5.工序中的作业是否必要,是否可以取消,是否有更好的作业方法
•15
改善的概念
全体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区域内进行: 小规模的 持续的 增值的 改变以产生积极影响。
•16
改善的概念
-是否可以消除 -如果不能消除,可否减少 -如果消除和减少,会出现何种现象 -什么、有多少、怎样变好
改善使操作变得 更容易、更方便 更安全、更稳定
第五要素
第一要素
持续不断地变化 更容易地
•8
faca改善报告怎么写

FACA改善报告的撰写:从理论到实践一、引言FACA改善报告是一种用于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工具。
它是一种结构化、规范化的报告,需要遵循一定的撰写规则和格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撰写一份高质量的FACA改善报告,帮助您实现生产过程的持续改进和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目的与意义FACA改善报告的撰写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后续的改善活动提供基础。
其次,通过FACA改善报告的撰写,可以培养员工的改善意识和能力,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此外,一份高质量的FACA改善报告还可以为企业带来以下好处:1.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2.降低制造成本和浪费,提升盈利能力。
3.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流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4.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报告内容构成一份完整的FACA改善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问题描述:对问题进行详细描述,包括问题所在部门、生产线、类型、发生频率、影响程度等。
2.现状分析:对生产流程、设备配置、工艺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识别潜在的问题和瓶颈。
3.问题定位与根本原因分析:通过数据收集、实地调查等方式,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和现象,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
4.改善对策与实施计划:根据问题定位与根本原因分析的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对策和实施计划,包括具体的改善措施、方案、时间安排、人员分工、资源配置等。
5.预期效果与评估方法:对改善对策与实施计划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估,制定具体的评估方法和指标,预测其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责任分工与执行计划:进行责任分工和执行计划的制定,包括负责人、执行人员、执行计划、监督和考核机制等。
7.结论与展望:对整个改善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企业管理和生产活动提供经验和启示。
F M E A培训教材PPT教学课件

2020/12/10
17
DFMEA的分析方法
可能发生失效的模式 考虑极限使用条件 考虑滥用状况 用专业的词汇描述失效模式,而非顾客所见
的现象---例如裂纹,变形,松动,泄漏,短路,氧 化,断裂
2020/12/10
18
案例
系统
冷柜
子系统
门
如果产品组成比较复杂,将其分解成为小的系 统,识别初级和二级的功能
2020/12/10
12
DFMEA顾客定义
DFMEA“顾客”的定义,不仅仅指“最終 使用者”,并且包括车型设计或更高一级 装配过程设计的工程师/设计组,以及在生 产过程中负责生产、装配和售后服务的工 程师。
2020/12/10
13
DFMEA的作用
有助于设计要求的评估和设计方案的权衡 有助于制造和装配要求的最初设计 对制定全面有效的设计试验计划和开发项目,提供
更多的信息 根据潜在失效模式对客户的影响,对其进行排序列
表,进而建立一套改进设计和开发实验的优先控制 系统 为推荐和跟踪降低风险的措施提供一个公开的讨 论形式 为将来分析研究现场情况,评价设计的更改及开发 更先进的设计,提供参考
2020/12/10
14
DFMEA的分析方法
明确设计的意图 设计期望和不期望事项 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如利用QFD工具 国家强制性要求---法律法规 系统结构 制造/装配要求
2020/12/10
2
FMEA简介
起源于六十年代中期 首先在航天工业界应用 美国汽车业界作为管理的必备工具
(QS9000的参考手册之一)
2020/12/10
3
FMEA 推行的原因
产品的日趋பைடு நூலகம்杂和精密使由于产品失效带 来的损失越来越大
FACA改善报告运用方式与方法ppt课件

Heisei Training Material By : TOM_XU Date:07/03/07
1
簡介
問題 掌握事實 分析原因
自發性因素 他發性因素
對策
下雨被淋濕了---上班又遲到了----
2
FA/CA改善報告的方式與手法
方式一:分析與改善 從現狀作法中,加以分析,找出不合理,浪費…之
對策
2.1.1 安排上過課的人員種子教官:教導部屬如何去利用這 個表格來幫助新人用最快的時間上線:增加新人的自信及 成就感.
2.1.2 不會寫 這個表格
3.1.1 同上
3.3.1 針對學習能力較慢的人員給予較多的時間練習;另外 也統計平均每位學員需要多少時間去練習才能\達到上線 的要求;以此為標準來衡量學員的學習能力.
處,逐項解決 例如:5W1H , 3WHY , QCC… 方式二:創新的方法 確定工作之目的,而不拘泥於現在的作法,想出
各種有效的方法,以達成目的. 注:將以上兩種方法融合使用
3
FA/CA在企業中常使用之改善手法
QC----7手法,品管圈[新舊手法] SPC[統計方法] 6Sigma 專案 5W1H[5W2H] 3WHY[系統圖法] 制程分析 KJ法 腦力激盪法……
8
4
FA/CA問題分析與對策
第一步:[問題的發現] 第二步:[掌握事實]
第三步:[原因分析] 第四步:行動[對策]
1.應該(目標)是什麼? 2.實際上是什麼?(偏差) 1.偏差的確定----
問題本身的真相? 發生地點,時間? 問題的幅度? 2.受到影響與否之區分 1.可能的原因? 2.真正的原因?
5
2.1 無工作分解表 2.2 人員素質差 2.3 製程所需
经典改善报告 PPT

吹残屑工位搬至装配的最后一道工 序
装配/何春泽
挑出限度不良样品交与海外客服部
James,由其与客户沟通确认
Jeky/Zarl/pit
吹残屑工序装气压表
装配/何春泽
效果确认
CLOSE
OK
2016、11、9 James来厂共同 讨论了此问题,
确定了标准
ok
吹残屑工序改善phase1-2
复合检具检测
吹残屑
QCC第一时期改善总结phase1
标准化
项目
内容
部门
Φ5、13,Φ 3、51检駩工位,由原来的两次
1 全检,改为用复合检具一次全检
品保课
外观检验如发现六片变形或弯曲的用复
2 检具执行检验,通过插板过与只是来判定 品保课
绝缘体残屑依照美国客户提供的图片作 品保课
3 为外观验验的标准
日报表及窗体记录的填写
4
品保课/ 装配课
5 生产工序流程对吹残屑工位进行调整变 装配课
相关WI
已纳入外观检验作业指 导书(WI-QC47-022) 已纳入外观检验作业指 导书(WI-QC47-022)
已纳入成品外观检验规 范(WI-QA42)
QCC报表/首检记录/巡检记录 (WI-QC02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4M1E变动表(装配)
QC/黄祥成 装配/何春泽 生技/李跃
效果确认
CLOSE
OK
3、
1、Φ5、13/ Φ 3、51复合检具,保证QC人员在检验上一 1、PIE/王雄飞
致性、
2、
(同时可有效判定六片变形)
2、CI(卢兴军)/ OK
QC(黄祥成)
插板检具改进phase1-1
第一步: Φ5、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 不會寫 這個表格
3.1.1 同上
3.3.1 針對學習能力較慢的人員給予較多的時間練習;另外 也統計平均每位學員需要多少時間去練習才能\達到上線 的要求;以此為標準來衡量學員的學習能力.
3.1.2 不會寫 這個表格
3.3.1 操作機 會少
6.11 人員過於 分散,成本太 高
7
K.J法
8
是由文化人類學者川喜田二郎(原東京工業大學教授)創始 的創意思考方法.K.J是創始者名字英文名的縮寫.
如何使用K.J法: 1.決定主題; 2.利用類似腦力激盪法,針對主題來進行語言資料的收集; 3.重新確認,修正語言資料; 4.語言資料卡化; 5.卡片的收集於分群.
3.1 無工作分解表 3.2 人員素質差 3.3 教育訓練不足
4.上班時間過 長
4.1 工作特性
5.須輪夜班
5.1 工作特性
6.上班地點太 6.1 無交通車
遠
6.2 個人因素
7.工作環境不 佳
7.1 工作特性
WHY?
2.1.1 不知道 這個表格
對策
2.1.1 安排上過課的人員種子教官:教導部屬如何去利用這 個表格來幫助新人用最快的時間上線:增加新人的自信及 成就感.
第三步:[原因分析] 第四步:行動[對策]
1.應該(目標)是什麼? 2.實際上是什麼?(偏差) 1.偏差的確定----
問題本身的真相? 發生地點,時間? 問題的幅度? 2.受到影響與否之區分 1.可能的原因? 2.真正的原因?
3WHY [系統圖法]
6
問題: 為何上班常遲到
WHY: 鬧鐘壞了,爬不起來,鬧鐘不准,塞車,
FA/CA改善報告運用手法
1
簡介
問題
掌握事實
2
自發性因素 分析原因
他發性因素
對策
下雨被淋濕了---上班又遲到了----
FA/CA改善報告的方式與手法
3
方式一:分析與改善 從現狀作法中,加以分析,找出不合理,浪費…之處,逐項解
決 例如:5W1H , 3WHY , QCC… 方式二:創新的方法 確定工作之目的,而不拘泥於現在的作法,想出各種有效
的方法,以達成目的. 注:將以上兩種方法融合使用
FA/CA在企業中常使用之改善手法
4
QC----7手法,品管圈[新舊手法] SPC[統計方法] 6Sigma 專案 5W1H[5W2H] 3WHY[系統圖法] 制程分析 KJ法 腦力激盪法……
FA/CA問題分析與對策
5
第一步:[問題的發現] 第二步:[掌握事實]
車子壞了…
2WHY
電池沒電
忘了設定
3WHY
忘了換
不耐用
對策:
每月換一次 使用N牌新電池 (1日)
3WHY [系統圖法]
問題狀況
WHY?
WHY?
生產線的 新人流動
率高
1.薪水太低
2.工作內容複 雜
1.1 公司政策 1.2 人事成本太高
2.1 無工作分解表 2.2 人員素質差 2.3 製程所需
3.容易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