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材《我爱我家》教学设计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课 第2框 我爱我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预习讨论,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
提纲;
(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2)学会感受爱、奉献爱,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
(3)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展,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批注:提示学生在知识点重点勾画,有疑问处做好标记。
还住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分配的大宿舍里,一套两居室,他和夫人住7平米的小间。夏天很热,家里没有空调,半夜起床,王铁成看见儿子坐在床上呼哧呼哧地摇扇子,头上后背淌着汗。。。。。。儿子热的一定十分难受,但嘴里却说不出来,王铁成就拿了一把扇子使劲给扇,儿子才慢慢地躺下睡着了。
问题:文中父母的行为让你对家、对父母有什么感受?
A,母亲对子女总是比较溺爱
B,母爱比父爱更伟大、更永久
C母爱是无微不至、永恒的爱D,与父爱相比母爱不求回报
2,家庭式绿洲,我们受了委屈,常常回家诉说;我们获得快乐,常常与家人分享,我们碰到困难,往往向家人求援。这说明家是(B)
A娱乐的天地
B情感的栖息地
C发展的大本营D物质生活的源自盾附:本框题知识体系五教学反思
预习很好,讨论时间稍短,小组探究环节由于引导到位,效果比预期好。
2,秀怡的父母嫌弃她是个女孩子,出生后就将她寄养在外婆家,很少过问,也不负担抚养费。随着秀怡一天天长大,外婆家的生活越来越困难。秀怡长大懂事了,自己向父母要抚养费,可他们总是搪塞推诿。秀怡只好到法院起诉,法院判决父母补偿外婆多年的抚养费,并定期支付秀怡的抚养费(含教育费),直至她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为止。
问题:请你谈谈材料中秀怡起诉父母的做法有道理吗?请说明理由。
有道理
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展,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初中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上册 相亲相爱一家人《我爱我的家》教案(021993)

《我爱我的家》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介绍家庭情况,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学习用家庭小调查的方法了解长辈们小时候生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带来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展示家庭照片、根据亲子画册讲述家庭生活、家庭小调查、写爱心卡等活动来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索性学习。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培养学生适应家庭生活能力,教育学生要学着为父母分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家庭成员要互相关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联系实际,深入学生家庭生活,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激发爱家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学生的“家庭问卷调查”,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带来的变化。
三、教法及学法本课主要采用了谈话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运用了合作学习法、讨论学习法和探究学习法。
这些教法和学法都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四、课前准备1、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片。
2、学生画《我爱我家》亲子画册。
3、学生进行“家庭问卷调查”。
4、制作“爱心卡片”。
5、准备歌曲《让爱住我家》。
五、教学过程(一)引言——爱从歌中来(欣赏歌曲,期待亲情)我根据学生喜爱音乐动画的特点,课堂一开始播放视频《我爱我家》,学生跟着轻声哼唱。
这样设计的意图,就是给学生创设一个愉悦、温馨的情感氛围,让他们产生情感共鸣,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自己的家,为下一步学习内容产生期待。
(二)第一篇章——爱定格在照片中(展示照片,再现亲情)1、学生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片,投影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介绍自己的家,讲讲照片背后爱的故事。
2、我选择几张有代表性的学生家庭照片粘贴到黑板上。
每一个亲情故事和每一张家庭照片都充满了爱。
3、出示课本3页组图,感受人人都离不开家。
4、诵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游子吟》。
5、拓展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比感知人人都离不开家。
这样设计的快意图,是通过运用照片,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唤醒学生“爱”的意识,体会亲情中“爱”的份量,感受人人生活都离不开家。
品德道德与法治八上八年级政治上册_第1课_第二框_我爱我家教学设计_人教新课标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我爱我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2.承担起自己的对家庭的责任3.培养学生权利与义务的意识能力目标通过活动锻炼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对于“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感受家庭的温暖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合理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参加并体验家庭的温暖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小时候与家人的合影;2.和父母一起回忆在你们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比赛成功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教学过程展示学生小时侯与家人的合影,分别请大家来猜一猜照片上的人是谁?[导入新课]我爱我家一、大人讲我小时候活动一:“我说我家”活动过程: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歌曲中的小朋友,唱到“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爱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听到这些,是否你能回想起你小时候受到爸爸妈妈呵护的小片段呢?(如果你现在回忆不起来,可以回家后,让爸爸妈妈在闲暇的时候给你讲一些你小时候的事情。
)在你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学生]略。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家”,每个“家”都是不一样的,在每个人的“家”里都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所以今天的第一个活动叫“我说我家”。
对于“家”,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更深的认识呢?“家”是什么?请大家用一句话把你对“家”的认识概括出来。
学习小组先交流,然后课堂上发言。
[学生发言]略教师把学生发言记录在黑板上,然后和学生一起概括。
[教师]“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爸爸妈妈都把我们视为掌上明珠,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护我们,使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让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希望同学们在享受家庭温暖的同时,不要忘记献上自己的一份爱,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那么,我们能不能具体说一说爸爸妈妈为我们作了什么呢?二、无悔的爱活动二:填写表格活动过程:在你家,下列事情通常由谁来做?父母爷爷奶奶哥哥姐姐自己其他人挣钱养家,获得家庭收入建房子或者买房子装修房子或者改造庭院购买家用电器整理房间洗衣物做饭洗碗……学生填写后,老师讲解[教师]上述大多数有我们的父母支付。
八年级上册政治一单元教案:我爱我家

八年级上册政治一单元教案:我爱我家新学期的伊始,让学生尽快进行自我调整,明确奋斗目标,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因此,编辑老师为各位老师准备了这篇八年级上册政治一单元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您!一、教材分析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知识目标: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明白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而父母也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
能力目标:辨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的能力,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培养学生权利与义务的意识,承担起自己的对家庭的责任。
2.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教学重点:感受家庭的温暖。
教学难点: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与家人一起营造温馨的家。
3.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我爱我家,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是大人讲我小时候,主要是让学生回忆小时候受父母呵护的甜蜜时光,把自己的童趣讲给同学听。
二是无悔的奉献,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父母对家庭的贡献、父母的优秀品质。
三是感受家庭温暖,主要从不同方面让学生体会父母所给予的爱、家庭的温暖。
二、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有些孩子可能在学校表现得很乖,对老师和同学都很温顺,但在家中却判若两人。
孩子之所以会顶撞父母,对父母出言不逊,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跟父母太熟悉了,不知珍惜身边的爱。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父母对他们的养育之恩,为了他们的成长父母要倾其一生的心血。
2.学生的需要:不少学生虽然每天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对父母的情况不一定知道,特别是父母的辛劳,即使学生看到了,也很少去体会。
可以以说一说的形式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父母的了解情况,父母的生日、工作和辛劳。
通过说,促使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对自己的生日、爱好全都知道,而不知道父母的?这样导入新课,学生更易信服。
三、综合设计思路。
《我爱我家》精品教案

《我爱我家》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感受家庭的温暖。
2.培养学生对家人的感恩之情,学会关心家人。
3.引导学生在家庭中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家庭的重要性,感受家庭的温暖。
2.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人的感恩之情,学会关心家人。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故事法、讨论法、活动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一段家庭温馨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家庭重要吗?为什么?”
2.家庭的重要性
1.讲述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
2.让学生讨论家庭的重要性,如提供生活保障、给予关爱和支持等。
3.教师总结家庭的重要性,强调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3.感受家庭的温暖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庭中的温暖瞬间,如家人一起过生日、一起旅
游等。
2.引导学生体会家人的爱和关心,感受家庭的温暖。
4.感恩家人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应该如何感恩家人,如帮家人做家务、给家人送
礼物等。
2.教师总结感恩家人的方法,强调要从行动上表达对家人的爱。
5.活动:“我爱我家”手抄报制作
1.让学生以“我爱我家”为主题,制作手抄报。
2.学生展示自己的手抄报,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3.教师对学生的手抄报进行评价和鼓励。
6.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感恩家人的意义。
2.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做一个懂事的孩子,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人教版八年级思品上册《我爱我家》教案

课题名称:第一课第2框我爱我家课时: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对“家”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认识;明白抚养和教育子女的道德和法律义务。
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锻炼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能力,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感受亲情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认识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并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培养学生权利和义务的意识,增强学生热爱自己家庭、自己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会父母的爱心与亲情,感受家庭的温馨。
2、难点:使学生真正认识自己是家庭成员之一,热爱家庭就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家人一起营造温馨家庭。
【教学方法】:练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教辅资料(百分导学)。
【教学过程】1、出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阅读课文P8—11。
2、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促。
①完成《百分导学》P4课前预习部分,组内交流答案。
(6分钟)②演练单项选择题。
3、后教:合作探究,突破重点和难点。
(15分钟)核对单项选择答案,错题重点讲解。
课件配套讲解重难点知识。
如:我们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家4、巩固记忆。
(10分钟)知识点一:什么是家?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知识点二:我们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家?①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②学会感受爱、奉献爱,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
③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还是我们的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我们在家中享受亲情和温暖,我们热爱自己的家。
5、当堂训练,及时反馈。
(9分钟)独立完成分析说明题。
6、作业布置。
复习本课知识,并提前预习下节课内容。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在集体中第一课大家之家《我爱我家》教学设计教科版

2. 拓展要求:
-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通过阅读和观看相关资料,加深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思考家庭教育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 设计一份家庭活动计划,让学生规划一次家庭活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家庭的故事或短文,展示家庭中的温馨和幸福。
- 学生可以进行一次家庭访谈,了解家庭成员对于家庭和谐的看法和建议。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今天教授《大家之家》这节课的过程中,我观察到学生们对于家庭的理解和认识存在一些差异。有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和体验,但也有部分学生显得较为沉默,对于家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详细介绍家庭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家庭案例分析(15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家庭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家庭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家庭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家庭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 学生可以尝试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家庭矛盾、友谊纠纷等。
- 学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3. 设计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
- 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拓展阅读材料,总结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上《我爱我家》word说课教案

一、教材处理1、教材简析《我爱我家》出自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
本课旨在让学生知道“尊重父母是基础,孝敬父母是根本,知恩图报才是真。
”本框在第一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2、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对于“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知道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
(二)能力目标: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感受家庭亲情。
在活动中锻炼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能力,以及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感谢父母的关爱和抚养,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并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
这里渗透权利与义务的意识。
3、教学构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大人讲我小时候”,第二部分“无悔的奉献”,第三部分“感受家庭温暖”。
这三个部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第一部分是情感体验基石,第二部分是情感构建链接,第三部分是情感权利和责任的融合;这种“块块”互链构建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4、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体会父母的爱心与亲情,感受家庭的温馨。
教学难点:使学生真正认识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与家人一起营造温馨的家。
二、教法、学法教法:我尝试着运用“四步四活动”的教学步骤来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一、回忆爱——夯实情感基石;二、感受爱——交流情感所得;三、走进爱——感受温馨家园;四、分享爱——促进情感共鸣。
学生的活动为:同桌互助、小组交流、小品表演、制作卡片四步。
使整个课堂营造出一种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情感体验到逐步升华的氛围。
学法:《课程标准》强调:“实践性”,即“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我引导学生运用以下学法:自学品味、同伴互助、情景再现、合作探究,将“三维目标”落在实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我爱我家》
教学设计周文娥
细节处理
●整个课堂气氛应该事先有一个定位,我个人感觉这节课应该让学生在比较温馨且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与感受,在教师设计活动中就要注意营造氛围。
●我们教材中的家庭是指三口之家,这种定义过于简单,在实际的调查中,我发现在学生中有相当的比例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学生的生活背景是不同的,甚至是比较复杂的,为了尊重差异,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说妈妈爸爸怎样怎样,而是要宽泛一些。
在学生的家庭里可能是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如果统称为家人,可能会更好,我们要尊重学生,呵护他们的情感。
本课的目的是要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并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不仅不是幸福温暖的,而且是不幸的。
●注重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和课下的活动比较多,教师一定要注意全体学生,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例如活动有展示照片、家里的故事、头脑风暴以及比喻自己的家等活动,老师在活动时不要只关注个别人,要让每个人都尽量有机会以各种形式参与进来。
【板书设计】
家是:爱是一种责任
(学生的观点)家长对家庭:
老师补充我对家庭:发展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