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第三节卤代烃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2-3-1卤代烃(1)教案.doc

1.浪乙烷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H H
H H,官能团为________________ 0
⑵纯净的漠乙烷是无色液体,沸点为38.4°C,不溶于水,密度比
水________ O
2.漠乙烷的化学性质:由于_________________ 的作用,使漠乙烷的
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能发生许多化学反应:
(1)水解反应
C2H^—Br +H一—OH+HBr
注意:水解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由于可发生反
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
_____________ 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参键)化合物的反应, 叫消去反应;一般來说,消去反应是发生在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 碳原子上。
结束新
课本节课我们要常握的重点就是认识漠乙烷的结构和漠乙烷的性聆质及卤素原
子的检验。
课后请完成作业、整理教学案,并预习第听、
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思考
提醒
学生
结合
作业
整理⑴分子式为 __________ ;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结构式为
按照培养
老师学生
引导的自
的思主学
路进习能
行阅力和
读,团队
小组合作
内讨精神。
论,
代表
应NaOH + HBr=NaBr+H2O,所以此反应还可以写成:
(2)消去反应
4-NaOH。
《第三节卤代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化学选修5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三节〔卤代烃〕第一课时二,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新课程要求:通过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课遵循新课改的理念,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认识卤代烃,在进行“溴乙烷的性质”教学时利用教材提供卤代烃在不同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取感性认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化学行为的“多样性”和不同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的“多面性”。
2设计理念: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充分考虑发挥学生自我探究,独立思考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有关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对化学反应条件的分析来理解有关反应发生的方向性,以防学生将化学性质学死。
3教材分析:卤代烃处于烃与烃的衍生物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
因为由烃到烃的衍生物的演变,最为方便的途径就是通过卤代烃。
所以,卤代烃对于两大系列的内容起到了联通与纽带。
掌握本节知识有两个抓手,第一,把握C-X键的极性特点是化学反应的重点部位,第二,认识和领会卤代烃的两大反应规律,通过取代与消去,使有机分子引入含氧基团与不饱和键,为有机合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4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看,学生对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困难在于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设计与操作上,学生学习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和疏导,学生可能的学习策略是假设、讨论和实验探索方式为主。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了解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并掌握其化学性质;②. 学会操作溴乙烷的水解实验;③.掌握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消去反应;④.了解氟利昂的用途及危害。
能力目标:①.通过溴乙烷的水解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②.通过学习溴乙烷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试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辨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的训练;③.通过学习消去反应,培养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和概念之间比较的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卤代烃》教案2-新版

第三节卤代烃指导思想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的“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并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发现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应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贯彻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溴乙烷"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当围绕教学重点以寻求和解决问题为线索来进行,将小组研讨作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其中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是前提,交流和深度研讨是关键,贯穿于提问和研究解决问题全过程的反馈与评价起到激起趣、引起思、构起链、阔起野的作用。
另外,课堂上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和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因知识水平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差异,充分的讨论有利于引发思维碰撞。
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肯定和鼓励。
教材分析《卤代烃》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继学习了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及其应用,使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中概念化的知识结合了具体物质而得到提升和拓展。
在有机合成上,由于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发生许多反应,例如取代反应、消去反应等,从而转化成其他类型的化合物。
因此,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本节对取代、消去反应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承上启下。
本节教材安排了科学探究,要求设计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因此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实验。
同时本节内容的选取也注意了联系生活实际,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和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起到的重要作用。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第一章理解有机化合物【课时安排】共13课时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3课时第三节:2课时第四节:4课时复习:1课时测验:1课时讲评:1课时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重点】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理解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思考与交流】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
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氰酸(HCNO)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组成元素:C 、H、O N、P、S、卤素等有机物种类繁多。
(2000多万种)一、按碳的骨架分类:有机化合物链状化合物脂肪环状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化合物芳香化合物1.链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
(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
)如:CH3CH2CH2CH3CH3CH2CH2CH2OH正丁烷正丁醇2.环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
它又可分为两类:(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
如:OH环戊烷 环己醇(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如:苯萘二、按官能团分类: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能够分为以下12种类型:练习: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 )2.〖归纳〗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形练习〗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
2019-2020年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卤代烃》word教案二

2019-2020年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卤代烃》word教案二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2、年级:高二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章节:第二章第三节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卤代烃的概念。
②通过对溴乙烷结构和性质的学习掌握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
③了解卤代烃的用途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有机反应的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有重大影响。
②通过对卤代烃水解反应的分析,让学生领会到大多数有机反应是可逆的,并学会用化学平衡的思想去思考有机反应。
③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②介绍氟利昂的有关知识,并要求学生课后查阅卤代烃和环保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内容分析卤代烃这部分内容是高中有机化学中最关键的内容。
它衔接了烃与烃的衍生物,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特别是在后面学习有机推断和有机合成中,卤代烃是最关键和最基础的推断和合成物质。
本节内容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听的衍生物的学习。
重点: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难点:区分卤代烃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条件卤代烃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实验设计3、学情分析在必修2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了一氯甲烷等卤代烃,对卤代烃并不陌生,但还没有系统的学习卤代烃的性质。
在必修2中学习过酯的水解反应,但并没有学习过消去反应,对一些复杂的反应还比较陌生。
虽然前面的学习中强调过“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学生还没有非常直观的认识。
4、设计思路以学生为主体,介绍了卤代烃的性质后,让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异同,深刻领会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三、板书设计:第三节卤代烃一、卤代烃1、概念 卤代烃: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2、分类 二、物理性质 三、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CH 3CH 2Br+Na 3CH 2OH+NaBr2、消去反应CH 3CH 2Br+Na 2H 4↑+NaBr+H 2O水乙醇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掌握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难点在于实验设计。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卤代烃》【创新教案】

4.1《卤代烃》教案【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本专题是在学生对烃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将为后期学习糖类、蛋白质等有两个官能团的有机物打下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烃的衍生物的第一节,在知识体系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卤代烃是一类结构比较简单的烃的衍生物,它往往是由烃合成其他衍生物的中间体,或由单官能团向多官能团转变的中间体,在有机合成中起着桥梁作用。
通过卤代烃的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官能团的影响而产生的特性反应。
通过烷烃、烯烃和炔烃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它们的沸点和密度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之间的关系。
但在卤代烃中,教材只讲了卤代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没有讲密度与碳原子数变化的关系,学生极易认为它们的密度也随烃基中碳原子数目增加而增大,但事实恰恰相反。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对卤代烃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认识不足造成的。
因此,在讲卤代烃的物理性质时,可从卤原子比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所以卤代烃比相应烃的密度大;又由于卤素原子的非金属性强,卤代烃分子的极性比烃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大,所以卤代烃的沸点也比相应的烃高,这样讲解学生是容易接受的。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讲解时,应从分析C-X键的极性入手,以溴乙烷为例,重视实验的作用,得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至于卤代烃发生的是那个反应,应从反应条件加以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为了强调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注意卤代烃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两种方程式的书写:在水解反应中,卤原子被-OH取代,可看作水是反应物,NaOH作反应条件;在消去反应中,NaOH看成反应物,醇作为反应条件。
在讲性质时,注意联系用途,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
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可作为工业上醇类生产的一种方法;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工业上也可用来合成某种烯烃。
【教法设计】1、采用“探究法”进行对溴乙烷性质的教学。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卤代烃教师教案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三节卤代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已经学习过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充分认识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2.初步形成根据有机物结构特点分析他能与何种试剂发生何种类型的反应生成何种产物的思路.3.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有机化学反应,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一般程序。
过程与方法:1.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充分理解卤代烃的性质.2.能依据有机化学反应的原理,初步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优选并完成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同时关注有机物的合理使用。
【教学重难点】溴乙烷的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及条件【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活动一:自己搭建溴乙烷的结构,并写出溴乙烷的电子式、结构式活动二:根据课本找出生活中用卤代烃做原料的物质活动三:取溴乙烷药品观察其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等性质(2)思考:溴乙烷中存在的是溴原子还是溴离子。
从乙烷的结构思考溴乙烷的结构,从结构中思考溴乙烷的性质活动四:设计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的实验1.需要什么仪器?注意:(1)在搭建过程中遵循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原则(2)注意药品的用量问题2.实验步骤:(1)将5ml溴乙烷与15ml氢氧化钠水溶液充分混合,观察,用小试管收集产物(2)加热直至大试管中的液体不再分层为止。
(说明溴乙烷发生反应)3.学生操作4.学生回答实验现象:5.思考讨论:活动五:讨论、比较、总结填写下表作业:社会实践:请你利用你手中的资源查找我们生活中用卤代烃为原料的用品,并分析他们的成分和用途及对人类是否有危害。
并写一篇小论文。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卤代烃教案

卤代烃一、教学设计卤代烃属于烃的衍生物,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教学中要注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即卤代烃中的官能团──卤素原子(-X)决定了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要注意有机物“官能团转化”的基本规律,分析有关卤代烃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和反应规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在课时分配上,建议“溴乙烷的结构和性质”“有关卤代烃的应用”各1课时。
教学重点: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基本规律。
教学方案参考1在化学2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乙醇、乙酸的结构和性质,对有机物的官能团也有了初步了解。
因此,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及官能团对其化学性质的决定作用,并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
【方案Ⅰ】对比思考,讲解提高对比思考:复习乙烷、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并对比溴乙烷的结构,讨论它们结构上的异同,并推测溴乙烷可能的化学性质。
通过计算机课件、分子立体模型展示甲烷、乙醇、溴乙烷的结构,讨论思考、列表小结。
讲解提高:(1)讲解溴乙烷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官能团-Br的原因:由于溴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强,使得C—Br键的极性较强,因此反应活性增强。
(2)简介溴乙烷结构的研究方法──核磁共振氢谱(1HNMR)。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同一类型的氢原子为一组峰,如CH3—CH2—Br中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因此有两组峰。
(3)讲解消去反应的概念。
(4)讲解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基本规律,列表小结。
巩固提高:指导学生进行溴乙烷取代、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其反应规律。
【方案Ⅱ】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迁移提高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设计并完成溴乙烷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生的Br-。
提示讨论问题:溴乙烷水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如何检验水解产生的Br-?从结构上分析为什么溴乙烷能发生水解?水解反应中,化学键是怎样断裂和形成的?交流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间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结果分析,教师进行评价和点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第三节卤代烃教案
卤代烃的概述和性质适用学科高中化学适用区域鲁教版适用地区知识点适用
年级课时时长(分钟)高中二年级 60 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溴乙烷的水解
反应,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卤代烃的定义和性质知识与技能: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溴乙
烷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溴乙烷发教学目标生水解反应的
条件和所发生共价键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溴乙烷的水解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
验设计能力;通过学习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使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
乙烷水解反应的能力;由乙烷与溴乙烷结构异同点引出溴乙烷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
过实验进行验证的假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卤代烃中如何检验卤元素的讨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乐趣。
通过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
溴乙烷水解反应,使学生体会到对化学反应规律的理解与欣赏。
教学重点 1. 溴乙烷的
水解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2. 试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由乙烷
与溴乙烷结构异同点引出溴乙烷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假说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我们对一氯甲烷、1、2-二溴乙烷、氯乙烯、溴苯等名称已经不陌生了。
它们的分子
结构中除了碳、氢原子以外,还包括了卤素原子。
我们将此类物质称为卤代烃。
二、复习预习
1、复习必修2中学习的关于卤代烃的性质;
2、复习甲烷、乙烯、乙炔等烃的性质;
3、预习卤代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三、知识讲解
考点1:溴乙烷
溴乙烷在结构上可以看成是由溴原子取代了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后所得到的产物。
分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C2H5Br CH3CH2Br或C2H5Br ―Br 1、
物理性质
无色液体,沸点比乙烷的高,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
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其相对分子质量变大,分子间作用力变大,
卤代烃溶沸点升高,密度变大。
所以卤代烃只有极少数是气体,大多数为固体或液体,不
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的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
(1) 水解反应:CH3CH2Br+H2O
CH3CH2OH+HBr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