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景设计:合理尺度下走入社区

合集下载

水景工程平面形式设计方案

水景工程平面形式设计方案

水景工程平面形式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水景工程作为一种城市景观设计形式,通过水的运用和景观的打造,为人们营造出一种宜人的自然环境,提升居住区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成为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水景工程平面形式设计方面,如何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的需求,更好地营造出一种具有特色和魅力的水景空间,是该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设计原则1. 结合区域特色:水景工程的设计应该根据不同的区域特色,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地形、文化等因素,使得设计更加符合当地的特点,更加具有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2. 突出环保节能:在水景工程的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实现节能减排,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

3. 满足居民需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使得水景工程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4. 结合城市规划:设计应该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周边建筑和道路相协调,形成与城市风貌相统一的景观。

三、设计内容1. 水体设计水体是水景工程的核心,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水的运用和布局,创造出多样化的水景形式。

可以包括人工湖、溪流、喷泉等,通过不同的水景形式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2. 绿化设计绿化是水景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植物的种植来丰富景观,提升空间品质。

可以根据不同的景点和功能区域进行绿化的设计,创造出与水体相融合的景观效果。

3. 功能区设计在水景工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景观效果,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功能的设置。

可以包括休闲区、健身区、游乐区等,使得水景工程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4. 艺术装饰设计艺术装饰是水景工程的点睛之笔,可以通过雕塑、灯光、雕刻等方式,为水景工程增添艺术气息,提升空间的美感。

5. 交通组织设计水景工程的设计也应该考虑到周边道路和交通的组织,合理规划人车通行,使得水景工程与城市的交通网络相协调。

小区水景设计方案

小区水景设计方案

小区水景设计方案1. 引言水景设计是小区景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可以为小区带来美感,还能改善空气质量、增加负离子含量,为居民提供休闲放松的场所。

本文将介绍一种小区水景设计方案,包括设计目标、设计要点以及实施建议。

2. 设计目标设计水景的主要目标是为小区营造一个令人愉悦的环境。

具体目标如下:•增加小区的景观价值,提升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利用水景的声音和视觉效果,创造一个放松的氛围;•利用水体的蒸发作用,改善小区的微气候;•通过引入植物和动物,丰富小区的生物多样性。

3. 设计要点3.1 水景元素选择选择合适的水景元素对于设计方案的成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景元素选择建议:•水池:可以选择适合小区尺寸的水池,可以是长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水池的深度要适中,以便容纳各种水生植物和鱼类。

•喷泉: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喷泉,如喷泉柱、喷泉帘或喷泉泳池。

根据小区的面积和风格,选择合适的喷泉类型。

•瀑布:如果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设计一个小型瀑布。

瀑布不仅能增加水景的动感,还可以增加负离子的产生,提高空气质量。

•水雾系统:在适当的位置安装水雾系统,可以为小区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也有助于降低气温。

3.2 植物选择选择合适的植物是水景设计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浮叶植物:选择适合浅水区域的浮叶植物,如荷花、香蒲等。

它们能有效吸收废物和提高水质。

•水生植物:选择适合深水区域的水生植物,如水仙、水葱等。

它们不仅美观,还能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

•围墙植物:在水景周围设置一圈围墙,并种植适合小区环境的植物,如绿萝、常春藤等。

围墙植物能有效遮挡噪音和增加隐私。

3.3 光照设计合理的光照设计能增加水景的魅力。

以下是一些光照设计建议:•室外照明:在水池周围安装适当的室外照明设施,如落地灯、彩灯等。

通过灯光的照射,可以打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水下照明:在水池底部布置水下灯具,用以照亮水中的植物和鱼类。

水下照明可以增加水景的神秘感。

居住区景观设计内容(三)——水景景观

居住区景观设计内容(三)——水景景观

居住区景观设计内容(三)(水景景观)水景景观水景景观以水为主。

水景设计应结合场地气候、地形及水源条件。

南方干热地区应尽可能为居住区居民提供亲水环境,北方地区在设计不结冰期的水景时,还必须考虑结冰期的枯驳岸(1)驳岸是亲水景观中应重点处理的部位。

驳岸与水线形成的连续景观线是否能与环境相协调,不但取决于驳岸与水面间的高差关系,还取决于驳岸的类型及用材的选择.驳岸类型见表4-14.(2)对居住区中的沿水驳岸(池岸),无论规模大小,无论是规则几何式驳岸(池岸)还是不规则驳岸(池岸),驳岸的高度,水的深浅设计都应满足人的亲水性要求,驳岸(池景观桥(1)桥在自然水景和人工水景中都起到不可缺少的景观作用,其功能作用主要有:形成交通跨越点;横向分割河流和水面空间;形成地区标志物和视线集合点;眺望河流和水面的良好观景场所,其独特的造型具有自身的艺术价值。

(2)景观桥分为钢制桥、混凝土桥、拱桥、原木桥、锯材木桥、仿木桥、吊桥等。

居住区一般采用木桥、仿木桥和石拱桥为主,体量不宜过大,应追求自然简洁,精工细做。

木栈道(1)邻水木栈道为人们提供了行走、休息、观景和交流的多功能场所。

由于木板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粗朴的质感,因此行走其上比一般石铺砖砌的栈道更为舒适。

多用于要求较高的居住环境中。

(2)木栈道由表面平铺的面板(或密集排列的木条)和木方架空层两部分组成。

木面板常用桉木、柚木、冷杉木、松木等木材,其厚度要根据下部木架空层的支撑点间距而定,一般为3-5cm厚,板宽一般为10-20cm之间,板与板之间宜留出3-5mm宽的缝隙。

不应采用企口拼接方式。

面板不应直接铺在地面上,下部要有至少2cm的架空层,以避免雨水的浸泡,保持木材底部的干燥通风.设在水面上的架空层其木方的断面选用要经计算确定。

(3)木栈道所用木料必须进行严格的防腐和干燥处理。

为了保持木质的本色和增强耐久性,用材在使用前应浸泡在透明的防腐液中6-15天,然后进行烘干或自然干燥,使含水量不大于8%,以确保在长期使用中不产生变形。

环境设计中的水景规范要求与设计原则

环境设计中的水景规范要求与设计原则

环境设计中的水景规范要求与设计原则在环境设计中,水景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元素,不仅能够增加场地的美感和观赏价值,还能够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营造出舒适和谐的氛围。

然而,水景的设计不仅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还需要遵循一些设计原则,才能实现最佳的效果。

一、水景规范要求1. 涉水安全要求:在设计水景时,要充分考虑到人员的安全问题。

确保水景的设置符合相关安全规范,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例如,在公共场所的水景设计中,需要考虑围栏、护栏的设置,以防止儿童意外跌入水中。

2. 水质处理标准:水景中的水质应该清澈透明,无异味,并且符合相关的水质标准。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水源、水质处理设施以及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建设,确保水景的水质符合相关要求。

3. 功能要求:水景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观赏,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功能。

例如,在城市公园的水景设计中,可以考虑设置喷泉、人工湖等,以提供降温、净化空气的功能。

4. 照明要求:水景在夜间的照明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使水景更加美丽,同时也能提升场地的整体夜间亮度。

在照明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景观照明、水面照明等方面。

二、水景设计原则1. 美感与协调:水景作为整个环境设计的一部分,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建筑、植被、硬质装饰等相互融合。

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材质、色彩和形态,使水景与周围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风格。

2. 功能与实用:水景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和实际功能。

例如,在商业广场的水景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人流量、座椅设置、遮阳设施等,以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空间。

3. 可持续与节能:水景设计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可以采用循环水系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或者利用太阳能照明和水泵系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 生态与环保:水景设计应该尽可能融入自然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

例如,在水景中适当布置水生植物,搭建人工湿地等,为鸟类、昆虫等生物提供合适的生境。

居住区水景亲水性与安全性设计思考

居住区水景亲水性与安全性设计思考

居住区水景亲水性与安全性设计思考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越来越高要求,城市中的居住区水景设计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在水景亲水性和安全性方面的合理设计,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还可以增强社区居民的社交互动。

因此,在城市居住区水景设计中,如何兼顾亲水性和安全性需求,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设计问题。

一、水景亲水性设计水景亲水性指的是利用水这个自然元素,将其与居住区的设计相融合,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与水紧密接触,获取更多的自然氧气和滋润。

以下是一些水景亲水性设计的具体思考:1. 配置水景可以在居住区中适当地配置一些水景,如小型喷泉,小型人工湖或人工河等。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居住区整体的美感,还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与水紧密接触的机会,优化生活质量。

2. 建造水景休闲设施可以在水景周边区域设置一些休闲设施,如座椅、遮阳棚等。

这样可以使居民在接触水的同时,也可以休闲娱乐。

3. 利用水景景观引导流线可以在水景周边设置一些景观引导流线,如小路、绿化带等。

这样可以引导人们在在水景周边活动,提升水景的亲和性和观赏性。

除了水景的亲水性设计,还需要考虑水景的安全性问题。

以下是一些水景安全性设计的具体思考:1. 设立栏杆在水景周边设置合适的栏杆,以保证行人的安全。

特别是针对一些水深较深的地方,更应该设置水下栏杆,减少深水区的掉落风险。

2. 设立安全警示牌在水景周边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牌,以提醒居民注意安全,不要靠近深水区或推搡他人。

3. 设置庇荫设施为了防止居民在水景周边长时间暴晒,不仅需要设置庇荫设施,还需要多种绿植,以降低紫外线的侵蚀。

总之,在城市居住区水景设计中,既要考虑水景的亲水性,又要兼顾水景的安全性,这样才能实现居住区水景的真正价值,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小区水景设计方案

小区水景设计方案

小区水景设计方案小区水景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小区水景作为一种常见的景观设计元素,可以为小区居民提供一个美丽、舒适的居住环境。

以下是我对小区水景的设计方案:一、整体规划在小区规划中将水景作为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合理布局水景的位置和形状。

可以选择在小区的中央或角落设置一个大型的水景区域,周围是花草绿化带和休闲区,形成一个中心景观。

同时,在小区内的其他区域也可以设置小型的水景,起到点缀和连接的作用。

二、水景种类选择1. 喷泉水景:在中央水景区域设置一个喷泉,喷泉水柱可以根据季节和节日的不同进行变化。

喷泉水柱的高度和形状可根据小区居民的喜好进行调整。

2. 带瀑布的人工溪流:在其中一侧设置一个人工溪流,沿溪流设置小瀑布,营造出山水之间的自然景观。

溪流可以穿过小区的花草绿化带,与户外休闲区相连,增加居民的亲水性活动空间。

3. 池塘水景:在小区的不同区域设置小型的池塘水景,池塘中可以养殖各种花草和金鱼,增加观赏性。

同时,在池塘的周围设置一些石头和花坛,提升美观。

三、水景材质选择1. 喷泉和水柱可以使用不锈钢和镜面材质,增加光洁感和现代感。

2. 人工溪流和池塘可以使用天然石材和仿真石材进行铺设,营造出自然环境。

3. 在整个水景区域使用绿植和花草进行点缀,增加色彩和美感。

四、水景照明设计可以使用 LED 灯光进行水景的照明设计,选择不同的灯光颜色和亮度,增加夜间观赏效果。

在喷泉和溪流的周围设置地下灯,照亮水流和水花,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五、安全措施在水景施工过程中,应设置合适的安全栏杆和围栏,避免居民和游客不慎坠入水中。

同时,在池塘和溪流中设置防滑的台阶和石头,保证行走的安全性。

六、生态环境保护在水景的规划中,应考虑到节水节能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水泵和过滤设备。

同时,为了避免水质受到污染,要定期对水景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水质的清澈和透明。

最后,小区水景设计应注重人性化和环保性,提供一个美丽、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为小区居民带来愉悦和放松的心情。

简述水景的设计方法及其设计要点

简述水景的设计方法及其设计要点

简述水景的设计方法及其设计要点1. 引言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水景常常被用作美化环境、增加视觉效果和提升空间氛围的重要元素之一。

水景的设计方法有很多种,本文将简述水景的设计方法及其设计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践中。

2. 水景的设计方法2.1 利用水体水是水景设计中最核心的元素,可以通过引入水体来打造出具有艺术感和观赏价值的景观效果。

水景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静态水景:通过池塘、喷泉等形式将静态的水体融入设计中,营造出宁静、优雅的景观效果。

(2) 动态水景:利用流水、喷泉、瀑布等形式创造出动态的水体,赋予水景更加生动活泼的表现力。

(3) 反射水景:通过水体的反射效果,将周围的自然景观或建筑物映射到水面上,提升整体视觉体验。

(4) 水下景观:设计师可以利用水下景观,如水下花园、水下雕塑等形式,打造出独特的水下世界,让观者感受到别样的惊喜和美感。

2.2 增加景观元素水景设计不仅仅局限于水体本身,在增加景观元素的可以使整个水景更具层次感和丰富性。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景观元素的设计方法:(1) 植物景观:可以通过种植花草树木来营造出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观氛围。

选择适合水景的植物,如荷花、睡莲等,能够增加水景的视觉吸引力。

(2) 建筑物和雕塑:在水景周围布置建筑物、雕塑等艺术品,形成与水景相互呼应的效果,增加观赏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3) 照明设计:在水景中合理设置照明设施,利用灯光的投射和变化,增强水景的夜间观赏效果,打造出独特的夜景魅力。

3. 水景的设计要点3.1 环境协调在进行水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特点和风格,使水景与整体园林环境相协调。

在自然风光的环绕下,选择自然形态的水景更能体现整体的和谐与美感。

3.2 功能性考虑水景设计不仅仅追求美观,还要考虑到功能性。

根据水景的用途和场所的特点,合理规划水景的功能,例如设置游泳池、儿童水池等,增加水景的实用价值。

3.3 材料选择水景中的材料选择也非常重要,要考虑到其耐久性、防水性以及观赏性。

城市居住区水体景观的设计与应用评析

城市居住区水体景观的设计与应用评析

城市居住区水体景观的设计与应用评析摘要:时下,旺盛的建筑业持续发展,给居住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变革与挑战,将建筑与水环境结合在一起,营造生态型社区,是主流也是时代的趋势所在。

但凡带有水体景观、或者水景营造比较好的居住区,都是城市的焦点、亮点位置。

本文主要是对城市居住区水体景观的设计和应用的探讨,仅为本人自己的一些实际客观的思路,以供与大家交流学习。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水体景观,设计,分析1、城市居住区水体景观现实需求在现代城市居住区中以水为主题,美化、活泼户外景观、改善生态环境条件的水景观皆称为城市居住区水景。

城市中的水体象征着文明与灵性,渲染着城市的生机与艺术的魅力,而居住区内的水景更能满足人们亲水的要求。

它的风韵、气势、清音,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无限的遐想。

居住区内的水景对于生态、景观、文化及娱乐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并且经常是造园上的主景,易于吸引视线,增加景园之美,使景色生动。

根据有关统计,南京江北地区2000年以后新建楼盘,都不同程度的考虑了水体景观的使用。

调研中除部分初期建设的安置房(桥北小区)和小开发商新建楼盘(幸福美地)未营建水景,大部分楼盘都在不同规模的使用水体景观来增亮居住环境,其中不少楼盘直接打出水体景观概念(江景概念:明发滨江、威尼斯水城;水城概念:江岸水城、威尼斯水城;景观河概念:天润城)。

随着南京市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环境质量,特别是遭受工业污染频繁、生态危机的现实背景下,“健康住宅”理念被人们所认同和推崇。

水是大自然最宝贵的馈赠,从功能上看,或动或静的水景不但令人赏心悦目,还能调节空气湿度,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生态健康。

地处长江沿岸的南京江北区域,人们自古就喜欢择水而居,《黄帝宅经》就指出:“宅之泉水为血脉”。

古诗曰:“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

”中外古今的豪宅名园,无不以水相依。

借水造宅,可以让生硬的建筑充满灵性。

特别是住宅形态、品质越来越趋同的今天,消费者更加渴望居住环境情况的变化和提升,这是调研中人们集中反映的内心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下,水景住宅已然成为了一种时尚。

无论条件允许与否,房地产商们都热衷于开发建设与炒作,各种亲水、滨水、水景楼盘也备受消费者青睐,而在缺水地区,水景住宅更因稀缺而成为高端、高质、高价的标签。

数据显示,南方城市的水景楼盘比例普遍在20%以上,北方城市的占比也普遍超过10%。

可以说,水景楼盘已经成为颇具普遍性的特色或主题楼盘。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水,也成为了现代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最基本、最感人的要素之一。

然而,在开发者、消费者对水景的需求趋于普遍和强烈时,规划建筑师应该如何根据地域特点科学规划?能采用哪些具体手法?水景在实际使用和维护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已建成的水景住区存在哪些普遍问题? 为此,笔者走访了北京市多个进行了水景景观设计的小区,试做调查与解析。

稀缺更显风靡众所周知,北京是一个缺水的城市。

但是,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目前800多个住宅楼盘里,水景住宅约占5% 6%,有40多个亲水楼盘,如果算上50余个沾水楼盘,这个比例超过了10%。

因为缺水,近水、亲水更显珍贵。

由此产生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沿河、依湖而建的楼盘多大打“水景牌”,以博取购房者更多的关注,价格也比同地段的“旱地楼盘”高出5% 10%,即便同一楼盘中面向水景的户型也要比其他户型每平方米高出400 1500元。

尽管如此,这些楼盘几乎都获得了上佳业绩。

在笔者走访的楼盘中,碧水庄园、银湖别墅等千万元级别的湖景别墅,均在短期内被抢购一空。

至此,水景在文化、景观、生态特性之外,已然具备了高经济性。

正因如此,一种现象开始显现:水景成为了楼盘销售的重要宣传手段,开发商迫切希望由此获取高附加值,盲目追求夺人眼球的水景设计,甚至打出了“江南水乡”这样不合时宜的定位,对于是否符合地域特点、气候条件,实际使用效果如何,尺度和布局是否科学合理等,并没有认真考量。

这就使得不少原本开发商和设计者起初想法很好的水景,由于实施起来难度太大、代价太高,或者中途放弃,或者在建成后成为了干涸的摆设,令购房者失望的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尺度合理手法多样事实上,居住区水景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以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引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共鸣。

对建筑师来说,面对水景住区,只要合理定位,根据住区具体环境,把握好水体的尺度与形态,可以借由多种设计手法,精心布局。

具体而言,在居住区水景设计中有以下几种水体布局方式一是面形态的基底作用。

大面积的水面,如湖、池等可起到衬托与基底作用,通过水体的光影反射,使岸畔的风景漂浮其上,扩大与丰富了居住区的空间,让居住区景致构图愈加完美。

北京当代MOMA,就是利用宽阔的人工水面作为环境构图的元素之一,结合地下雨水回收系统的设置,形成了以湖面为主体的住区模式,湖不仅是小区格局的中心,更是环境景观的高潮。

湖水虚幻的倒影效果,让岸边的竹林与建筑愈加迷蒙含蓄,韵味悠长。

二是线形态的系带作用。

利用河水、溪流等线状水体,曲折萦绕,使分散的建筑、景点联成一体,再结合传统园林设计中移步异景的思想,把水景小品和景观节点布置在水体沿线,增加景观趣味性。

三是点形态的焦点作用。

喷泉、瀑布、水帘等动态水体具有跳跃的姿态与欢快的水声,能活跃气氛,唤起人们的内心共鸣,应受到特别的重视。

不过,这类水体的位置需要精心选择,通常宜放在人们视线的中心处,如广场中心、道路交点、重要建筑的前方等。

同时还要注意与其他要素的配合,可适当运用叠石堆山、石阶驳岸、水中汀步等技巧,增加韵味。

四是点、线、面形态的组合。

通过点、线、面的呼应与对比,产生出丰富变化的空间,同时,大大增强了景观的可读性与趣味性。

在北京住区水景的设计中不乏成功之作。

如山水文园小区,由于紧邻萧太后河,小区内便引水建立了一处大型人工湖,所有的居住建筑均临水构筑,同时,结合水景建造了很多诸如水榭、栈台等景观,实际效果颇佳。

维护难题双重考量然而,即便精心设计,一个事实仍不容忽视: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可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

笔者分析发现,北京居住区中的水景设计,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有很大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临水而建的居住区,多紧邻北京现有河流建设,以五大水系(永定河、北运
河、潮白河、大清河和蓟运河)为主,如昆玉河畔的碧海云天、康桥水郡、万柳花园,温榆河畔的美林香槟小镇等;二是周边没有天然水源,但为了美化住区环境,增加卖点,完全依赖人工建设,打造出各式水景。

但是,不管是临水而建还是人工造景,都不得不面临资源的局限。

本身水资源不足加之人口众多,人均用水量过低,受此影响,居住区中能够用的淡水更加有限,再加上北京冬冷夏热、降雨量小、蒸发量大等气候特点,造成了居住区内水景长期干涸的尴尬局面。

不少住区水景在建成后的长期使用过程中,普遍面临着严重的现实问题水污染严重,理想中的悠悠清水变成了浑浊的一潭死水;水体渗透非常严重,用水量激增;蒸发量过大,水体维护费用过高,等等。

为此,笔者认为,要解决维护难题,必须从设计与技术两个角度进行考量。

一是住区水景最好采用节约水资源的形式,如旱地喷泉、小的浅水、枯山水等,既能降低昂贵的养护费用,也能为城市节约用水量;二是在设计中注意多采用生态技术的处理手法,技术层面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也是造成水景难以维护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对规划建筑师而言,为了迎合市场、迎合甲方,为增加美感而随意设计水景,不考虑实际情况和后期使用维护中的一系列问题,是极不可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